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高考制度必须坚持,但建议取消小升初考试和中考

[复制链接]
90015 0
信不信由你 发表于 2024-2-1 15:57:3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年来,“教育内卷”成为热议的话题,而中高考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也时常被置于风口浪尖。腾讯新闻《文话教育》年度策划中,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院长提到,中考让青少年失去对科技的兴趣。那么,取消中高考是否真的能解决教育内卷问题,进而保护孩子的学习动力呢?
中高考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承担着很多功能,既承担了教育评价功能,也决定着教育资源分配,还影响着公民受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中高考不仅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也是教育政策制定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取消中高考,意味着整个教育政策体系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取消考试的问题,更涉及到整个教育理念和体制的转变。
取消中高考是否可行,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能优于现行中高考的替代方案。如果替代方案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有利于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考试成绩,那么这可能有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从而减缓教育内卷现象。然而,设计这样一个公平、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1
建议取消小升初考试和中考,但高考制度必须坚持,高考形式必须改革。
教育公平最重要的是机会公平,高考是上大学机会公平的一种。中高考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相对公平。在统一的考试标准下,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考虑到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也是重要的人才分类培养阶段,尽管社会上对高考诟病很多,但目前还找不出一种比考试更为公平的人才分类培养办法。因而我们要重视改进考试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使考试分数能更加客观评价教育成果和人才成长需求。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考试分数也是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高考制度必须坚持,高考形式必须改革。
对于义务及阶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应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旨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能因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基于此,取消小学升初中的选拔考试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这样既符合义务教育法保障平等受教育的原则,也避免了因考试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取消这些考试有助于确保所有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虽然高中阶段目前还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因而,取消中考进而普及高中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必然之举。实行多年的初中后的中职分流也要改革,严格来讲,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应该是育人,提高科学素养,而不是选拔,应该保持基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这样说并非不重视职业教育,实际上当前很多中职搞起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的学制,还有的职高进校后就分流出“对口高考冲刺班”,这等于又回到了起点,直接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我们为什么非要走这样的迂回呢,把选择权交给家长和学生不是更好吗?总之,取消初中升高中考试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当前,许多学生在应对升学考试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和兴趣发展。
取消小升初考试和中考可以大幅度减少“教育内卷”,为学生创造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取消考试可以促使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取消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考试不仅合理,而且符合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是推进教育公平、减轻学生压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02
如何保护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结驱动人性做事的四大动机:要么有价值,要么有意义,要么有兴趣,要么有压力。学习的动力来源也是这四个动机,考试只是其中(压力)之一。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中高考是一个明确的目标,是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所在。取消中高考,可能会让一部分学生失去方向感,导致学习动力的下降。但同时,也有可能减轻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
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甚至与孩子冲突的根源恰恰在于这四大动机的认知错位上。对于家长来说,学习有价值,有意义,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年龄和阅历使其很难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只能依靠兴趣和压力来推动孩子学习,但这要把握好一个度,失去兴趣导致厌学,压力过大造成厌世。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寄希望于价值和意义来引导孩子学习,但孩子需要的却是激发兴趣和合理的压力,却暂时理解不了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家长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的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规律,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段,让学习成为成就感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家风,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格。
我们习惯于把教育问题、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多地归责于学校,而把家庭教育放在了配合学校教育的从属地位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教育问题从来都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独立地位与特殊作用,尤其需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03
社会单一的价值观和家长对名利的追求可能是影响青少年对科技失去兴趣的两个重要原因。
首先,社会单一的价值观往往追求社会地位的提升带来物质利益的优越感,而科技并非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造成多数人认为科技并非是一种特别值得探索和热爱的领域。在这样的价值观导向下,青少年可能会觉得科技领域缺乏吸引力和成就感,从而对其失去兴趣。
其次,家长对名利的追求也会对青少年的兴趣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家长过分强调成绩和竞争,将科技学习视为获取名利的途径,而非一种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那么青少年可能会觉得科技学习枯燥无味,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乐趣和满足感。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因素并不是唯一影响青少年对科技兴趣的原因。其他因素,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科技教育的质量和方法等,也会对青少年的兴趣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为了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社会应该倡导多元化的价值观,鼓励青少年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过分追求名利;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提供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总之,取消中高考是否可以解决教育内卷,保护孩子学习动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教育内卷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革和调整。而孩子的学习动力更多地依赖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中高考是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手段,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更好的高等教育机构。取消中高考可能需要建立新的资源分配机制,确保教育资源能够公平、有效地分配给有能力和需要的学生,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去思考和解决这些教育问题。(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


上一篇:一位流水线女工开始写论文
下一篇:华中农大通报11名学子举报导师:撤销职务、解除聘用资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