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最高600亿元,中信系欲“抄底”A股?

[复制链接]
13016 0
厚时光 发表于 2024-3-3 12:59:0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之际,中信系正在悄然布局。旗下的AMC公司中信金融资产宣布,将出资不超过600亿元与中信证券资管和中信建投设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投向境内外上市公司优质资产,包括债券、股票等。

600亿的增量资金或已就位。


2月28日,并入中信集团已有多时的中信金融资产宣布,委托中信建投设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开展投资的决议表决通过。该计划涉及的委托资金规模不超过400亿元,将由中信金融资产分期分批投入。


该资管计划设定为三年期限,由中信建投担任管理人,中信银行作为托管人,投资领域涵盖境内外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如债券、股票等,委托资金的支付将由中信金融资产负责。


对于这笔投资中信金融资产解释,此次行动旨在进一步挖掘中信集团的协同潜能,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并强化其投资专业能力的支撑作用。

最高600亿元,中信系欲“抄底”A股? 第1张图片

600亿资金“抄底”

2月28日,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产”)公告称,公司审议并批准委托中信建投设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开展投资。同日,中国中信金融资产与中信建投、中信银行就设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签署了资产管理合同,当日起生效。


这也是近期中国中信金融资产与中信系券商成立的第二支单一资管计划,1月26日,公司委托中信证券全资控股子公司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资管”)设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展投资的决议案获得股东大会批准。


对于这两次与同集团公司协同开展资管计划,中信金融资产表示,两支资管计划由中信金融资产分批分期出资,投资期限均为3年,可提前结束,中信金融资产是单一委托人、唯一受益人。


两支资管计划委托资金规模分别不超过400亿元,两支合计不超过600亿元,投资范围包括,境内外上市公司优质资产,包括债券、股票等,委托资金由中信金融资产分批分期出资。


中信证券资管、中信建投作为管理人,择时择机开展投资,进行主动管理,仅按照0.1%/年收取管理费,无后端分成。中信银行作为托管人,按照0.01%/年收取托管费。


单从金额来看,中信证券资管和中信建投至少有200亿元保底,最高可拿到400亿元。以200亿元规模计算,这两家公司每年可固定收取的管理费为2000万元。


作为头部券商,中信建投的资管业务不容小觑。截止2023年上半年末,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规模4524.38亿元,单一资管计划规模1384亿元,同比增长13.20%,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行业第五,资管业务收入行业第8位。


自2023年四季度起,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但在政策鼓励做多的背景下,长期资金已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就在中信金融资产与中信建投签订高达400亿元的单一资管计划的同日,2月28日,鸿鹄志远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成立。信息显示,鸿鹄志远注册资本为500亿元,股东分别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金融资产的管理计划或与近期成立的险资私募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可为市场带来可观的长期增量资金。
最高600亿元,中信系欲“抄底”A股? 第2张图片

华融“重生”

据悉,中信金融资产前身是中国华融,作为第一家控股银行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曾被认为是AMC商业化转型的重要举措。然而其发展却遭逢诸多不顺,截止至2023年底,中国华融已累计计提六次损失,总额超2600亿。


为应对巨额亏损,2020年中国华融宣布引入中信集团、中保投资等五大机构,合计增资420亿元。此后,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由财政部转变为中信集团,持股比例为26.46%。2024年1月,中国华融正式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


加入中信集团以来,中信金融资产依托集团综合性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加强与中信集团成员单位在主业拓展、风险化解领域的沟通对接,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效能,今年以来实施协同项目45个。


与此同时,中信金融资产逐渐走出业绩阴霾。1月22日,该公司发布的盈利预告显示, 2023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全年该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预计在10亿元至20亿元之间,这是自“出险”后的首次盈利,2022年度净亏损达275.81亿元。并且在2023年该公司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和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400亿元,抵减了本期利润。


在不良资产主业上,中信金融资产也持续发力。2023年9月末,公司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129个,债权规模超800亿元,同比增长119%,排名市场第一。自今年1月以来,该公司已成功拿下工行、交行等商业银行的5个大型不良资产包,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其他持牌AMC的总和。

最高600亿元,中信系欲“抄底”A股? 第3张图片

新变局下的AMC

中信金融资产作为AMC行业的一员,正在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业务机会,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信金融资产的转型策略不仅仅局限于与“中信系”内部公司的合作。2024年2月23日,中信金融资产与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平煤神马控股等河南地方资本签署了《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一举措旨在支持河南省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该基金的总规模达到200亿元,首期规模为50亿元,涵盖了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市场化债转股基金、资本市场投资基金、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基金等多个子基金,河南资产担任基金管理人的角色。


此外,中信金融资产在加入中信集团后,一直强调回归主业,聚焦核心业务。为此,公司已经转让了旗下多家金融牌照,包括华融消费金融、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华融融德资产管理等。华融证券、华融信托等子公司也在积极寻找市场化的买家,以完成股权转让。目前,中信金融资产在四大AMC中拥有的金融牌照数量最少,仅保留了租赁和期货牌照。


与此同时,中国信达、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这三家AMC也面临着新的变革。自华融风险暴露后,这三家公司逐步剥离非主业资产,开启“瘦身”之路,其中,中国信达转让幸福人寿,长城资产转让地方AMC股权,东方资产甩卖小贷公司。


进入2024年,这三家AMC的控股权更是可能发生重大变革,1月28日,据媒体消息,中国信达、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三家AMC将于近期从财政部划至中投公司。而中投公司旗下的中央汇金已经入主了2020年末批准开业的第五大AMC——中国银河资产。


此外,与中信金融资产相似,这三家AMC公司在2024年1月,联合中国国新成立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助力国企提升运营质量。总规模400亿元,中国国新出资130亿元,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各出资90亿元。


从财政部到中投公司,可以预见这四大AMC公司除了深耕不良资产主业外,将会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size=10.5000pt]
责任编辑 | 陈斌


上一篇:山东龙大美食回应“火腿疑似吃出老鼠尾巴”:经鉴定不属于动物尾巴
下一篇:向佐说自己是“废人”,宁静曝其家教严,吴镇宇:脱离生活!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