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父母情绪稳定多重要?教育专家:“焦虑绝对养不好孩子” | 学前教育论坛

[复制链接]
8129 0
胖子喷球 发表于 2024-3-16 22:54:3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较智商、情商、财商、逆商等广为人知的概念,代表心理状况的“心商”,显得有些小众。不过,在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探讨学龄前孩子的心商,极具现实意义。
3月16日,教育新说x教育领航者同学会“2024湾区9+2城市群学前教育院长论坛”现场,6位幼教、普教从业者围绕“如何引导孩子走向自己”,展开了精彩的思辨,加之三位导师干货满满的点评,这场思辨环节格外有料、有趣、有爆点。
父母情绪稳定多重要?教育专家:“焦虑绝对养不好孩子” | 学前教育论坛 第1张图片


“想要孩子心商高,先要妈妈心商高”
所谓心商,即是维持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幼儿是否需要情绪管理?现场,6位教育从业者当起了彼此的“同学”,从个人教学经验和生活感悟出发,各抒己见——
“心商的高低也是幸福指数的高低,我们希望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培养幸福的人生。”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院长潘虹认为,想要给孩子更高的心商,首先要给孩子们“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对内让孩子们建立强大的自我,在遇到委屈、愤怒时,能通过安全的方式,疏导自己的情绪;对外也要学会理解他人、互换角色,理解对方的立场,学会沟通,更好地接纳对方。
广州市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园长林举卿则直言:想要有一个心商高的孩子,就一定要培养一个心商高的妈妈,“只有一个心平气和、温暖有智慧、宽容的妈妈,才能够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出此言,皆因林举卿20多年的观察。“我没有见过一个特别焦虑的妈妈,能养出一个心平气和的孩子。只要孩子状态不好、情绪不好,直接去找妈妈聊天,几乎无一例外都能解决。所以解决孩子的心理情绪状态的问题,要从源头开始。”
成年人给予孩子的反应,让孩子建立了不一样的情绪处理方式。在林举卿看来,一个乐观平和、智慧的妈妈,无疑让孩子无论走向何处,都有温暖的支撑作港湾。
对于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小学从业者也深有体会。广州市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小学部校长王健谈到,幼小衔接课题中最令人头疼的,是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情绪管理问题。面对新环境的不适、与父母的分离焦虑、交友问题、接触新学科等各种因素,往往给孩子们带来各种情绪。
王健介绍,接过幼小衔接接力棒,清湾小学部编绘相应的情绪管理课程,通过彩色升旗教室等环境创设和活动式的课程,帮孩子建立安全感,激发好奇心。此外,通过开设心理游戏小课堂,让孩子在游戏角色扮演中,逐步形成一种正确的自我评价,“每个班级都设置了像悄悄话、心情树洞、冷静星球这样的小小空间,为孩子不稳定的情绪状态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
父母情绪稳定多重要?教育专家:“焦虑绝对养不好孩子” | 学前教育论坛 第2张图片


事实上,对幼儿来说,有很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对自己的情绪收放自如,并非易事。广州市天河区童莘幼儿园园长彭珍梅分享了自己的做法:通过绘本游戏帮助孩子去认识、命名情绪;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的认知,升入中班后,鼓励孩子们整理自己的一日生活。她认为,成人应该尊重、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进而引导、示范给孩子看,如何表达、管理情绪。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去建立自我效能感,孩子应当被允许犯错,我们帮助他们为自己负责。当他能够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能够对自己和对身边事物有一定掌控感时,我想情绪管理就可以做到了。”合景教育集团学前教育总监唐娟提到,当前青少年抑郁问题日益严重,心理问题或有继续低龄化的趋势。她认为,心商培养应成为教育理念的新课题。
“如今经常有小孩说自己情绪管理很差,情绪真的是一个需要管理的东西吗?”思辨现场,广州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专职心理老师殷雨萱这个问题——在她看来,“管理”一词有一种控制、征服的意味,而实际上,人们与情绪的关系不是敌对的,情绪调节、情绪调适或者情绪适应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殷雨萱认为,无论是心商或者社会情感技能是一个孩子,也是成年人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都需要培养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综合能力, “早期的情绪学习、情绪适应可以帮孩子在后面更好融入幼儿园、小学环境,跟身边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出积极健康的心理。”
父母情绪稳定多重要?教育专家:“焦虑绝对养不好孩子” | 学前教育论坛 第3张图片


“焦虑绝对养不好孩子”
思辨现场,6位“同学”畅所欲言,3位导师更是金句频出,不时引发台下叫好声一片、掌声阵阵。
父母情绪稳定多重要?教育专家:“焦虑绝对养不好孩子” | 学前教育论坛 第4张图片


面对林举卿园长的“妈妈重要”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郑福明直言:“母亲的心理问题往往来源于父亲,一个男人最大的成功就是让老婆开心!家庭关系好了,家庭教育才有基础。”
此言既出,台下女观众不由拍手叫好。同为女性的点评导师、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实践与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细清感慨,当下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愈加全面,压力和焦虑传导之下,如何稳定自身情绪也成为为人父母的重要课题。
苏细清根据自己数年的科研结果告诫父母,“焦虑绝对养不好孩子,”因为数据证实,父母的1分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将是4倍之多。她说,家庭的沟通质量和在家里感觉到的幸福感决定了孩子的精神健康与否,“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妈妈在负面上的情绪要稳定,爸爸要做到理性和参与。爸爸要‘支援’妈妈。”
思辨现场,有人提出“对孩子放下所有期待”,面对这一说法,苏细清认为,父母对孩子有期待没有问题,“一定是可以调整的期待,而不是不可以调整的期待。我们现在已经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就是孩子空心症,很小就觉得生活没意义,第二就是过度鼓励。”
心商与情绪,育儿和焦虑……思辨现场,导师和“同学”们为当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种种问题,谈看法、出建议。如何破解当下焦虑的“怪现状”?在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看来,当下对于教育,人们有着太多的误区,对好学校的过度追捧让家长和学生深陷 “漩涡”。
“华南师大附中的学生为什么优秀?”作为华附老校长,吴颖民阅尖子生无数,尽管他们优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吴颖民发现,所有的尖子生都有温馨民主和谐的家庭,无一例外,因为轻松感、愉悦感对于学习十分重要。
他提到,除了父母要给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老师也需要具备识别学生情绪根源的能力和知识,但遗憾的是,在教师群体中,这种能力还不尽如人意。所谓的焦虑根源,实则是期望和现实的差距,如何给孩子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如何建立恰到好处、正确的期望值,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根源,是父母、师者的重要一课。
文 | 记者 崔文灿 实习生 梁曼欣
图 | 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当你开始和孩子谈钱,TA已经比大部分人优秀了
下一篇:武汉大学樱花已开三成,限额预约赏樱措施即将发布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