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房产] “房奴”和“无房族”有何差别?过来人:10年后,差距一目了然

[复制链接]
76556 7
用户我奋斗我理想 发表于 2024-6-9 14:40:5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于房价依旧非常高,买房的沉重负担让越来越多的人沦为了“房奴”的境地。这一称谓形象地揭示了购房者的艰辛生活,他们每日辛勤劳作,只为供养那一方小小的住所。然而,生活的内涵远不止于房子,日常开支、教育医疗、娱乐休闲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金钱的支撑。在沉重的房贷压力下,人们不得不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偿还房贷,生活因此变得捉襟见肘。
“房奴”和“无房族”有何差别?过来人:10年后,差距一目了然 第1张图片


面对如此高昂的房价,许多初入城市的年轻人只能选择租房生活。然而,租房的日子却充满了不稳定和种种烦扰。由于房子是租来的,人们往往不会投入过多的心思去装修和改造,家具摆设也往往将就了事。这种生活状态下,人们往往难以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生活品质也大打折扣。
更为重要的是,房子在城市中往往与孩子的教育、公共福利等紧密相关。年轻人谈恋爱、结婚更是离不开房子这一物质基础。因此,尽管房价居高不下,但人们依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
据统计数据披露,至2024年首季度末,我国新建商品房的平均售价已飙升逾9200元/平方米。面对如此高昂的房价,即便是选购一套面积仅为100平方米的小居室,其总价也近乎百万级别,令人咋舌。值得一提的是,这仅仅是全国的平均数值,众多一线及二线城市中的房价更是骇人听闻,动辄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一平方米,令众多家庭望房兴叹。
无论是首付还是后续的月供,对于许多家庭而言都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人们一旦购房,便自嘲为“房奴”。不少年轻人甚至需要倾尽自己和父母的全部积蓄作为首付,更有说法戏称需要“掏空六个钱包”。而在购房之后,每月的房贷压力更是如山一般沉重,许多人不得不拼命工作、节衣缩食,只为能够勉强支撑起这份负担。
“房奴”和“无房族”有何差别?过来人:10年后,差距一目了然 第2张图片


因此,人们在购房后常常自嘲为房子的“奴隶”,每日辛勤工作,仿佛是在为房子“打工”。这时,或许有人会说,既然买房如此艰辛,何不选择租房生活?毕竟租房无需首付,且每月的租金相比房贷也要便宜许多。如今,就有许多年轻人表示,他们不愿成为房奴,更愿意将挣来的钱用于享受生活,追求自由与快乐。
然而,也有人认为,虽然短期内租房看似轻松,但长远来看,购房的优势会逐渐显现。以过去十年、二十年为例,那时房价虽低,但工资水平同样不高,因此购房压力并不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购房者的压力逐渐减轻,且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仅能让自己和家人拥有一个稳定幸福的居所,还能享受房子升值的红利。相比之下,那些当初选择租房的人,却可能面临房租不断上涨、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困境。
毫无疑问,现今和过去大不一样了,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房价高企且房源过剩的现象愈发显著。尤其对于那些人口逐渐流失的三四线城市来说,房源过剩的问题已愈发凸显。过去,人们购买房产后,房价便扶摇直上,下跌之虞鲜少被虑及。然而,时至今日,诸多城市的楼市已深陷供过于求的困境,房价滞涨甚至下跌的态势屡见不鲜。因此,如今购房可能面临亏损的风险,导致许多人开始对楼市持悲观态度,认为未来房产价值将大幅缩水,从而选择租房生活,而非沦为房奴。
“房奴”和“无房族”有何差别?过来人:10年后,差距一目了然 第3张图片


然而,租房与购房做房奴之间究竟有何差异呢?那些有过亲身体验的人直言不讳地指出,选择租房与购房的人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这究竟是何故?让我们一探究竟。
尽管当前房价居高不下,购房成本极为昂贵,但房价下跌亦非易事。国家对于楼市的调控政策以稳定为主,旨在遏制楼市炒作,降低房地产行业的负债率,从而促其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楼市政策并非旨在打压或推高房价,未来房价的涨跌将趋于平稳,具体走势将取决于各城市楼市的供需关系。对于人口持续流入的一二线热点城市,未来十年房价仍有上涨空间;而对于人口流失严重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则可能出现滞涨或下跌的情况。当然,在通胀的影响下,只要城市人口未出现大规模外流,房价便难以出现大幅回调。
因此,从整体来看,未来十年间,房价的走势将是平稳发展,但在这平稳之中,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以及不同品质的房产之间,房价的分化现象将会逐渐显现。换言之,现今选择成为房奴,务必精挑细一座适宜的城市、一片有潜力的区域以及品质上乘的住宅。这样一来,即便未来房产的升值空间有所局限,也至少能确保资产不贬值,且能有效对抗通货膨胀,将其视为一种财富的稳健积累。
而对于目前选择租房生活的人们而言,由于房价走势稳定,他们的工资增长速度有望逐渐超越房价涨幅,因此,即便日后有了积蓄再考虑购房,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这里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选择租房与购房的人群之间的差距会日益拉大?其实,压力往往伴随着动力,没有压力,便缺乏动力,而且开销也会因缺乏规划而增大,难以积攒财富。
“房奴”和“无房族”有何差别?过来人:10年后,差距一目了然 第4张图片


对于购房的房奴而言,初期的生活压力固然沉重,但他们没有退路,只能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收入。这一过程本身,便是一种成长与历练。当收入逐渐能够覆盖房贷,最终摆脱房贷压力时,生活将变得愈发轻松自在。这也正是许多家庭在购买首套房产时倍感压力,但几年后却能有余力购置第二套房产的原因所在。
而反观租房生活的人们,由于租房带来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往往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努力奋斗。即便没有房贷负担,很多人依然难以控制消费欲望,甚至入不敷出。房租的逐年上涨,更是让租房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有时甚至需要拿出月薪的一半来支付房租。长此以往,十年后,那些选择购房并承担房贷的人们,其生活条件将远胜于那些一直租房生活的人们。
因此,在此,我要向那些真正急需住房的朋友们发出诚挚的建议。在经济条件允许,那么不妨给自己施加些许压力,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温馨小窝。尽管目前房产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已大不如前,但拥有自己的房子,意味着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居所,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了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同时,房贷的压力也会成为你们不断前进的动力,驱使你们更加奋发向上,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起宝贵的财富。
“房奴”和“无房族”有何差别?过来人:10年后,差距一目了然 第5张图片


​当然,对于那些自律性极强的朋友们来说,无论有无压力,他们都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对于他们而言,买房与租房或许并无太大差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租房可能更为经济实惠。毕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不尽相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关于买房与租房的差距,你又持怎样的观点呢?


上一篇:基金发售“冰火两重天”,“逆向销售”难在哪?
下一篇:莫迪收到第2个坏消息,巴基斯坦不仅要买歼31,还要带走生产线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7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五哥放羊 发表于 2024-6-9 16:00:21 | 只看该作者
 
差别可谓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房奴有负担,而且不是一般的负担,那就是需要还贷,还房贷。而“无房族”没有房贷问题,过得相应洒脱无忧🉐多。 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真没想到有些事情会发生大逆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打鱼晒网 发表于 2024-6-9 16:19:48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重复以前说过的话:早在20多年前,我就曾说,房价肯定跌—— 在今年看到一篇媒体报到政府融资收购库房问题,作者还言什么房产商借机开创新型应和房产消费者新产品,大谈特谈未来房产前景可期云云。 我我反问说,当今之房问形势、走向,我我作为一个小小的平头百姓都能看出房地产走势走向,你们作为高级别的行业精英,就真的看不出来,还是有什么别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嵩山少林 发表于 2024-6-9 20:51:22 | 只看该作者
 
买不起房就租房,死不起也别买墓地,总得活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彩色牛牛 发表于 2024-6-9 21:11:2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趋势是人口负增长,那些人口持续流入的一线城市还不是从三四线城市吸收过来的人口?也就是说打拼要在一线城市,等退休了再把一线城市的房子卖了回三四线城市养老就完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桂香 发表于 2024-6-9 21:19:29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是想租个公寓房在改装修成别墅的样子,结果被房东反对👎🙅‍♂️了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苏联 发表于 2024-6-9 23:41:00 | 只看该作者
 
比如说租房子一个月4000买房子一个月7000那么到底是替别人还房贷还是多出一些给自己还房贷呢?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幇幇 发表于 2024-6-9 23:53:0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很容易选择的,钱比较富裕就买房,钱就够个首付的就建议你把首付钱存个定期拿收益来租房,这个阶段没钱别买房硬撑,说失业就失业,手里还是有点现金流的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27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