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军事] 国军与日军在武器方面的真实差距 | 短史记

[复制链接]
66 0
lunwentiandi 发表于 2018-6-6 00:52:24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 | 杨津涛


抗战期间,国军装备与日军相比,处于绝对劣势,是其在战场上屡屡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劣势并不体现在武器性能上,而在于武器的标准化和数量。而标准化之混乱与数量之缺乏,又体现出中日两国工业水平的巨大差距。

国民政府初建时,仅能生产步枪、弹药等简单武器,且质量低劣。

1928年~1938年,国府在德国帮助下,逐步实现了军工现代化。中国自德国所购武器,既有枪支火炮,也有通信器材。譬如,仅1935年,中国就从德国进口2厘米高射炮12门、3.7厘米高射机关炮6门、3.7厘米战防炮60门、探照灯9架、窃听器6架、钢盔9.5万顶,另有子弹、炮弹数千万发。①


图:国军炮兵训练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也开始着手武器的自主研发与生产,大举购买先进设备,建立研发机构和兵工厂。这些兵工厂主要仿制德式武器,包括国军制式装备“中正式步枪”和“24年式马克沁机关枪”,都是德国军工署提供的图纸和样板。

上面说到的这两种武器,在性能上并不次于日军。步枪方面,日本陆军主要装备的6.5毫米口径的“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枪”,精度好、射程远,但杀伤力差;“中正式步枪”的优点是威力大。至于重机枪,战时日军使用的7.7毫米口径“九二式”,耐寒性好,不过弹夹易卡壳;“24年式马克沁机关枪”除需用水冷却外,可靠性优于九二式。日本自制火炮的性能,也不如中国使用的德、美产品。②


图:汉阳兵工厂旧址


国军装备的武器不差,但数量严重不足。

抗战前,国民政府着手整编20个师时,缺步枪1.2万支、轻机枪108挺、重机枪612挺、迫击炮120门。即使是装备最好的三个师,也各自仅有一个炮兵营。一个日军师团的火力约是一个国军陆军师的4倍。③

国军装备的另一大问题是新旧杂陈,标准化混乱。

比如第69师,其装备的枪支中,一度有60%来自汉阳兵工厂、14%来自巩县兵工厂、10%为德国制造,还有16%的杂枪。由于枪械种类多,子弹供应不易。一旦一种子弹断绝,相应的枪械便失去作用。④日军枪械因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后勤保障更为容易。

战争爆发后,武器大量消耗,国军装备更是捉襟见肘。

自“七七事变”至1938年12月,中国陆军损耗步枪31.1万枝,轻机关枪1.85万挺,迫击炮1300门,重机关枪4000挺,山、野、重炮660门,子弹7.2亿发,炮弹346万发,手榴弹730万颗。

但在1937年~1938年,国民政府仅生产步枪12.3万,轻机关枪3600多挺、重机关枪700挺,迫击炮1700多门,子弹、炮弹更是缺口极大。

可供对比的是:仅仅在1937年前三个月,日本生产的机枪就在3.75万挺以上。⑤


图:抗战期间的国军


中国落后的工业水平,严重制约了武器生产。

国内兵工厂“一切必需之重金属木材以及硫酸、酒精诸宗,悉仰给自外来,所用机器,且多赖于外购。”⑥东北沦陷后,中国甚至无法生产优质钢。如汉阳兵工厂,所用的枪管钢、炮筒钢、子弹钢等,皆需从德国采购,而无法就近使用汉阳铁厂的产品。

战时德国、苏联与日本签约,停止对中国的武器、物资销售。美国启动对华援助后,因史迪威等因素的制约,供应中国国内战场的武器和弹药甚少,同样远远无法满足国军的需要。

下面再具体比较一下中日两国当年在武器生产能力方面的差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之所以要维持对日交涉,避免战争扩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乃是“中日国力差距过于悬殊”。1934年,蒋介石曾在一次谈话中无奈说道:

“现代战争为科学的战争,然而中国的科学发明与工业技术,自觉幼稚,不逮日寇”,“中国在战争上应具备的条件极不充分,海军空军都不如人家,殊无对日作战之可能。”

蒋介石此说,确非虚言。从下表中选取的生铁、钢材和煤产量情况,即能看出战前中日两国工业水平的巨大差距(中国的数据未计入已沦陷的东北,日本数据仅包括其本土。不包括殖民地)。


图:中日两国生铁、钢材、煤产量对比


战前,日本的钢铁产量是中国数十倍;全面战争爆发后,中国只有少数企业迁往后方,钢铁产量进一步下降。

技术落后,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日本在战时使用高炉炼钢,如八幡制铁所有两座1千吨高炉、广畑制铁所有一座1千吨高炉等。相比之下,中国大后方规模较大的大渡口钢铁厂,仅有2座10吨炼钢炉;云南钢铁厂直到1943年,才有了一座50吨炼铁炉。

日本煤矿很小,主要依靠从中国进口。战争后期,至少有10万个熟炼矿工被征召入伍,取代他们的是外国劳动者(主要是朝鲜人和中国人)和战俘。这虽然使日本的煤产量在1945年减少了50%,但还是远超过了重庆国民政府。

良好的工业基础,是战时生产充足武器的前提条件。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所有战争武器,如飞机、战车、火炮、舰船、车辆及化学兵器等等,均能自造”。当时的中国。“科学落后,工业基础脆弱,军事工业设备简陋,技工缺乏,尤属十分幼稚。且复限于财力,无法大事扩充,致重武器多不能自造,往往付之阙如。”陈诚曾因此感慨:

“敌人之军需工业,实非我国所能望其项背。”

弹药方面。战争初期,据何应钦的统计,至1938年12月,国军消耗步、机枪子弹达7.2亿余颗,而当时中国各军工厂月产量不足1000万发。1939年之后,因弹药库存耗尽,且弹药补充能力极为有限,国军弹药消耗量骤减。这也是战事长期被迫处于防御态势的关键。

武器方面。下面是重庆的主要兵工厂(国军武器的最重要来源)1938年~1945年生产量,与日本1939年9月~1945年8月的生产量的一个对比。


图:战时中日部分武器生产量对比


从表中可知,在轻重武器生产上,日本的年产量远多过中国。太平洋战争后期,在受原料减少,钢产量降低等影响,1945年前8个月,日本依旧生产了4万支机枪,超过中国战时的全部生产量。

至于飞机、坦克与舰船的生产,更远非中国所能相比。

战争期间,日本生产了5.5万架飞机、4800辆坦克和244艘舰船。中国战时所使用的少量飞机、坦克等,全部来自进口,只能自产其中的一些部件。⑦

也就是说,不管是战前,还是战时,中日两国的工业水平相差都极为悬殊。在拼国力的现代战争中。这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不得不持久待变的主因。


图:侵华日军行军用餐照


注释
①丁栋:《1928—1938年德国军事技术对华转移与南京国民政府军事现代化建设》,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②徐焰:《从抗战时中日武器对比看军队战斗素质》,2009年第3期《兵器知识》。
③何应钦:《对临时代表大会军事报告》,《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民国丛书》第2编第32分册,上海书店1990年,第111页。转引自章慕荣《日本侵华时期国民政府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南京政治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
④《后勤部军械会议记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全宗号:八〇五,卷宗号:499。转引自章慕荣《日本侵华时期国民政府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
⑤章慕荣《日本侵华时期国民政府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
⑥张焯君:《七十年来中国兵器之制造》,《东方杂志》第33卷第2号(1936年1月),第30页。
⑦关于中日两国在武器生产能力方面的差距,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原茂敏《大东亚补给战》、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虞宝常《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石柏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总结与教训》等。


推荐阅读

禁用柴胡注射液:一份迟到了40年的儿童节礼物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与孙中山合葬?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