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小米突然“叫停”CDR,是不看好当下的市场机会吗?

[复制链接]
71 0
fiola 发表于 2018-6-19 22:46:42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点击上面文字添加关注!推荐指数★★★★★


本来今天应该是证监会过会小米CDR的日子,但早上看到资讯显示,小米推迟了CDR。小米官方微博表示,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为此,公司将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起申请,推迟召开发审委会议审核公司的CDR发行申请。证监会也在今日早间发表补充公告对此回应“尊重小米集团的选择,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8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众所周知,现在国内资本市场的行情并不是很好,此举是不是“困扰”小米暂停CDR的原因所在?要知道之前小米可是“信心十足”地要抢占国内CDR第一股的架势。众所周知,由于诸多因素的困扰,国内资本市场在近期一直走势不好。今天更是放量大跌,一直寻求较高市值(估值)的小米显然也在担忧这样的资本市场时机是否是“回归”的最佳时机?原来要创造12天上会的记录,但在发审会前夕却按下了“刹车”按钮。

不是时机?

小米官方微博表示,“公司经过反复慎重研究,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市场也有声音表示,“小米集团考虑到境内资本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CDR作为一项创新的举措,为了更有质量的CDR发行,决定CDR暂缓审核,后续将择机重新启动。”说白了,害怕“回归”之后遭遇富士康(工业富联)的覆辙吧?毕竟,工业富联并没有表现出一只新股的足够“一字板”期待,要知道作为互联网企业(工业互联网)应该会有更多的机会才对,但结果市场的表现还是让人看到了“代工企业”发展的窘境了。三个板就打开,如今已经跌回到上市开盘价附近了。

小米难道不害怕自己CDR之后也会遭遇这种情况吗?不排除这种忧虑。还有一种说法是小米对自身估值还是很在意的。近期监管部门先后召集机构召开了两次有关创新企业该如何定价的会议,目的其实也是希望通过合理定价,努力引导市场各方理性投资,维护市场平稳运行。有相关人士表示,“传统的市盈率等估值方法不完全适用试点企业,新的成熟的估值模式尚未建立或未经有效检验,估值和定价难度较大,需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询价来发现价格。”那么对于小米的估值是不是有不同的意见,最终也让小米不得不重新面对CDR的时机?

配售资金(CDR独角兽战略基金)会不会觉得尴尬了?

众所周知,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的发行很火爆,一度时间市场传闻某银行的发行当天就达到了近百亿元。虽然我们还无法考证消息的准确性,但市场对于新鲜事物历来喜欢“炒新”,而独角兽战略配售资金拥有率先配售独角兽概念股的机会,因此也受到了很多用户的关注甚至积极参与。尤其是独角兽基金的配售通过多个渠道展开,各种宣传也是铺天盖地,让一些投资者开始蠢蠢欲动了。

如今小米暂缓CDR的决定,对于独角兽基金有影响吗?如果说没影响估计很多人也不相信,毕竟之前市场对于小米CDR的报道和“炒作”已经是沸沸扬扬的了,如今小米却戛然而止了。人们本寄托于独角兽资金能够依托自己的独有地位,再加上一些新上市的CDR品种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能够先“炒”一波儿呢。但小米暂缓CDR,这种打算显然就泡汤了。虽然,战略配售基金的投资主要还是债基,战略配售基金不是仅投资CDR,只要是新经济创新型企业的CDR和IPO,战略配售的都可以参与。但市场的关注焦点无疑还是CDR的走势以及市场接纳程度,尤其是会不会出现被“爆炒”的可能?

而之前小米即将CDR的新闻也印证了这一点。从6月7日递交CDR发行申请,到6月19日就将召开审核委员会进行过会,12天就要过会,比富士康还迅捷,这也说明市场对于小米CDR还是非常期待的。但如今小米“刹车”了。你说没有影响,你信吗?

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官网曾经披露了小米CDR反馈意见以及小米更新后的CDR招股书。发审委就小米的CDR申请给出反馈意见,一共罗列了多达84个提问,字数超2万字,从各个环节对小米此次发行CDR进行了严格问询。可以看出市场对小米CDR的期待,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不得不审慎对待。面对如此严厉的“监管”是不是也让小米感受到了压力?进而影响其进一步CDR的决心?虽然我们无法确知究竟是什么让小米暂停了CDR,但种种扑朔迷离的背后,其实还是有所担心的。

“蒙圈”的计划“打新”小米CDR的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国内的投资者历来喜欢炒新,面对CDR的第一股相信会有很多资金来追捧。因此也必将迎来一场市场的“革命”,不过现在这个热情暂时被浇灭了。因为小米暂停了CDR了。市场对于小米的估值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估值空间也相去甚远。有人说,小米估值的“上限”,取决于公司到底是一家优秀的硬件制造商还是一家科技互联网企业。当然,小米创始人雷军在近期路演中反复强调了小米的互联网企业属性。也就是说,雷军并不认为小米只是一家手机企业,而更多的是互联网企业的属性,不过小米的主营收入也确实是来自于小米手机业务。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因此在投资者的认定中,故事怎么讲也就有了多个版本。但无论如何讲述上市的故事,最终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是关键。

有人甚至拿出苹果来进行类比,“苹果的互联网收入占到整体收入的20%,远远超过小米在互联网上的收入,但估值2019年仅为15倍,海外投资者并未因为苹果软件收入接近总收入20%,而给予苹果互联网的估值,”而且苹果的品牌、用户忠诚度、业务持续性都远超小米。也就是说苹果还是被认定为一家硬件公司,而不是单纯地互联网属性的公司。这一点,小米想“偷换概念”估计也很难,尤其是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因此小米的估值,或许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高。对于那些想“打新”攫取最大利润的那部分资金,还是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吧。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