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科技] 高通与恩智浦的午时

[复制链接]
85 0
2056slp 发表于 2018-7-31 00:23:33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示:点击上方"关注我"↑快来吧,亲

       (如想加入无人驾驶微信圈,有国内整车企业和科技公司无人驾驶研发负责人,请加车评君的微信号,具体微信公号里有,麻烦注明“姓名”和“公司”。)

Qualcomm和NXP的漫长恋爱,历经多重挫折,最终还是没能走到尽头。

这几年半导体巨头们的日子都不好过:摩尔定律在逼近极限,一方面晶圆厂工艺难以突破,成本降不下来;另一方面Fabless的研发难度越来越高,成本反而逐渐增加。于是大家不约而同抱团取暖,走规模效应。



不仅要抱团,还要跨界打劫。Softbank购入ARM是为了布局IoT, Intel购入Altera和Mobileye是为了抢占云计算和汽车AI,Avago收购Broadcom是为了5G通信能PK高通, Qualcomm购入NXP,明眼人一看就是为了汽车电子。在这一波智能化浪潮中,汽车电子是唯一已逐渐成型的战略高地,既喝得到当下的肉汤,又能吃到明天的蛋糕。很简单,相比于IoT,AI,汽车电子是一个统一而规范化的市场,只要撬动它,Qualcomm可以再称霸20年。



可以看到,除了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是增长最快的一个巨大市场。随着智能手机的芯片需求逐渐趋于平稳,未来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的需求将成为半导体公司重要的新收入来源。根据IC Insights数据显示,到 2021 年,汽车 IC 市场将会增长到 436 亿美元,2017 年到 2021 年之间的复合增长率为 12.5%,为复合增长率最高的细分市场模块。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汽车电子市场增长将拉动半导体产品需求。



美系半导体厂以技术出身,做到最后多半被华尔街资本控制,一向秉承激进扩张战略,催化着每个新兴市场。如果Qualcomm和NXP走到一起,我们来分析下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在这之前,先简单介绍下汽车电子各领域的构成: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电子包括车身与便利系统(Body&Convenience)、车用资讯娱乐系统(Infotainment)、底盘与安全系统(chassisand safety)、动力系统(powertrain),以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等五大细分领域。到了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时代,可能要加上电池管理系统(BMS),并且ADAS部分的比重会上升。



今天,一个入门级轿车包含20个左右MCU,中级轿车有60个左右,豪华轿车达到110个,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时代的来临,这一估算还会指数级的上升,MCU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达到高峰,销售额达到209亿美元,销售267亿颗芯片。如果说全球前十的整车厂都采用NXP的i.MX MCU,你还用拿计算器算这个数字吗? 事实如此,作为Infotainment和ADAS系统普遍用到的MCU,NXP就是霸主。而ADAS和Infotainment领域,也正是Tier1厂商的集中地。



除此之外,NXP在NFC和无线安全领域的专利储备也时刻觊觎着车联网这个市场,将其移植到汽车上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只待车联网应用的成熟。虽然二维码支付已随处可见,但也面临着安全和效率问题,在人流车流密集场所,不见得较NFC有优势,目前普遍的公共出行刷的还是NFC卡。对于汽车这种高集成度的产品,多集成个NFC支付功能对成本几乎没有影响。


NXP+Freescale的专利地图


Qualcomm这边,不是从盯上NXP时开始布局汽车电子的,早在2014年,Qualcomm就通过车载LTE进军汽车市场,到现在他已有V2X,无线充电等专为汽车电子准备的技术。去年的CES展,纵目科技联合高通展出了第一款基于骁龙820A的最新ADAS产品原型系统,我们看看820A上集成了些什么?5G+wifi+GPS已经是把下一代移动通信场景搬到汽车上来了;再加上V2X中的DSRC和神经网络处理引擎SNPE,其中纵目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神经网络算法就运行在SNPE上。听说打败李世石的AlphaGo运行的就是这套算法,这就不仅仅只是一部行走的Iphone了,而是一辆奔驰的阿尔法



高通作为手机IC的霸主,左手卖芯片,右手收专利;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从2G到5G,可以说高通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大跃进。怨声载道也好,感恩戴德也好,他都存在,现在他想拉上NXP一起为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推波助澜。在这个链条上的众多企业,也许不必再选边站队,不必再左右徘徊。作为一个标准制定者,Qualcomm+NXP神一般的存在会给你指明方向。


高通的无线充电专利



高通的专利授权商业模式


这是一个强者恒强,赢者通吃的行业,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如果Qualcomm和NXP真的走到了一起,对跟随者也是一场灾难。



Qualcomm若携NXP入场,必然加速汽车电子IC厂家的整合和洗牌,下一个百亿级的并购案也许就会发生这几家当中。曾经有传闻英飞凌与瑞萨谋求合并,但我并不看好欧日间的联姻,日本人还是倾向于有事找他主子。去年,瑞萨完成了对Intersil的收购,通过此次收购,Renesas补充了他在电源管理和模拟IC方面的短板,可以抢占些BMS方面的市场。但这肯定不是Renesas最后的一笔交易,Renesas还在寻找下一个目标。



Infineon和ST,日子一直过得不紧不慢的。ST倒不担心,他的产品线很全,基本覆盖电子产业的方方面面,汽车电子只占其39%的生意来源。ST除了在全球的汽车发动机控制、主动安全、车灯照明、音响系统、车身控制器等多个市场中博得头筹,目前的V2X车路通信中,ST也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在自动驾驶方面,ST也早就开始布局,目前给出的产品路标中,除了24/77GHz雷达,还有车载通信、导航。Infineon一直的强项就是汽车电子市场,特别专注于动力传动系统、安全与车身控制,他的产品范围从功率元件到MCU、传感器都有。不过整体来看,功率IGBT和MCU贡献了其大部分份额。ST和Infineon本来就眉来眼去,Qualcomm+NXP的挤压,必然加速一系列传闻的坐实。



传统汽车电子的市场份额正在向寡头聚集,新兴巨头还在不断加入战场。Intel去年花153亿美金收购Mobileye剑指无人驾驶市场。以色列公司不可小觑,都是技术超群的实力派,Mobileye这家在埋头吃土8年后终于逆袭,几乎所有汽车巨头和Tier1都是其座上宾。他在车用摄像头、传感器芯片、车载雷达技术方面均有一流的技术。但切不可以为Mobileye只是个IC公司,在汽车级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方面,他都是领头羊。我们都知道ARM架构,指令集少,频率低,适用于低速控制场景;MIPS架构指令多,频率高,适合于多线程多任务处理。Mobileye 最新推出的EyeQ4 SoC就是基于多核多线程的MIPS 架构CPU来处理来自汽车各个摄像头的数据流。搭载EyeQ4的汽车已能做到L3级无人驾驶,在常规路况下也能实现L4级无人驾驶。EyeQ这一只眼睛比你能够看到的更多,不久的将来,“开车睡觉,停车拍照”不是梦想。Intel这台“脑”加Mobileye这只“眼”,基本可以碾压道路,碾压对手了。



“皮衣狂人”黄仁勋也没闲着,Nvidia正在把GPU上超强的计算力搬到汽车上。去年CES上,Nvidia发布的最新自动驾驶超级计算平台Drive PX2将整体运算能力从上一代的2.3 tera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提升了至少十倍,达到 24 teraflops。这是业界领先的自动驾驶平台,囊括了Deep Learning技术。除了性能提升外,Drive PX2还跟车企、Tier 1们搭建了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网络,包含物体/行人/车辆检测、高精地图生成、定位、路径规划等能力。通过云端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指导车辆的驾驶,“Sheer Driving Pleasure”开车还有乐趣吗?以后广告不能这么写了,It’s on AI’s way。



FPGA领域的独孤求败Xilinx,基于FPGA的无限可能,自然不会错过自动驾驶这波浪潮。车辆网的应用越来越丰富,无人驾驶又对以AI为核心的处理单元提出了更高的验证平台要求,FPGA的灵活可编程性满足这些需求。有人预言,FPGA取代ASIC将成为汽车电子的新趋势,只要它价格足够低。Xilinx不仅自己在扩充其汽车产品,也不忘花钱买时间,最新的消息是,就在上周,Xilinx收购了中国的ADAS和自动驾驶先锋企业深鉴科技。深鉴科技一直在开发基于FPGA的ADAS和面向无人驾驶AI计算系统,他们之前推出的DPHiAuto可为ADAS提供车辆检测、行人检测、车道线检测、语义分割、交通标志识别、可行驶区域检测等深度学习算法功能。



买、买、买,这个节奏停不下来。一浪接一浪,传统汽车巨头还在风口浪尖,新兴豪强又开始兴风作浪。连本土的先锋公司都被他们买走,而我们连手机进入他们市场都被禁止,何谈买他们的芯片公司,这个车还怎么超?。

一切无疑都触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垄断和公平,尤其在当下这个关口。“中国制造2025”不是纸上谈兵,“厉害了我的国”不是打疫苗。5G通信的专利之争赫然在目,我们好歹抢占了一席之地,汽车电子我们再也不能给自己制造障碍了。欧盟批准了Qualcomm对NXP的并购,条件是Qualcomm放弃了对NXP 的NFC领域专利要求,NFC仍然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增长热点,对下游及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是有利的。IC领域的专利交叉授权是普遍现象,比如5G的Polar码、LDCP码,华为和高通都是各有专利在手的,不怕你卡脖子;最近的福州政府禁售Micron案,就是福建晋华反诉Micron侵权其memory专利成功。



在汽车电子领域,我们几乎没有技术方面的谈判筹码。目前国内的汽车电子企业基本上是集中在Tier2和后装市场,在特定领域有些企业崭露头角,比如航盛、宁德时代,德赛西威等,但在产业链顶端的几乎没有。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国内涌现出了一些AI芯片独角兽如寒武纪、地平线;这些新星是有机会切入汽车电子市场的,就看这个赛道怎么制定游戏规则了?

你买我们的可以,我买你们的不行,是该踩一脚刹车了!7月26日午时,这个节奏喊停了,中国监管机构没有如期通过高通对恩智浦的收购。无疑,寡头们的聚集会放缓,但汽车电子的技术演进不会放缓。

推荐阅读:你家的无人驾驶汽车是骡子是马,拉出来PK一下?

招   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
1. 人品好,三观正;
2. 极强的进取心;
3. 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
4. 心态极度open;
5. 英语好。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9 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