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欧元这么“强”,其实它只是“早产儿”

[复制链接]
165 0
都市穷鬼 发表于 2018-8-2 12:59:17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欢武侠的朋友会发现:主角刚出场时都是小菜鸟,或勤学苦练,或机缘巧合,才慢慢蜕化成江湖数一数二的高手。然而,货币世界却有一个特别的存在,欧元是如此强,但你可能想不到它却是一个“早产儿”。




欧元“强”在哪?

欧元的“强”,不仅仅指其汇率强势,还暗含了其在国际政经舞台上的地位不容小觑。

其一,欧元覆盖范围宽,认可度高。作为一种超主权货币,欧元是是19个欧盟国家和6个非欧盟国家的法定货币,覆盖1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和3.4亿人口;

其二,欧元牢据全球外汇储备第二位,且近年来其比例呈扩张趋势。截至2017年底,全球欧元储备达2.02万亿美元,占比升至20.1%,创2014年四季度来最高;

其三,美联储加速升息下欧元贬值速度相对可控。2017年至2018年年初见证了欧元/美元的大幅升值,欧元/美元一度突破1.25,尽管近期由于美联储加息提振美元施压欧元,但欧元/美元始终能守稳1.15。

欧元的“强”来自何方?

欧元的成立本就是为了对抗美元的霸主地位,抵挡美元对欧盟各国的冲击,从而维系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方面,欧元区对内实行固定汇率,消除了成员国跨国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和换汇成本,鼓励区域内商贸活动、资金配置和人员流动,进而保持各国经济稳定发展。据统计,欧元区内部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容量非常可观。

另一方面,欧盟是欧元区各国对外的代表,经济和政治话语权明显强于单一国家,能够很好地捍卫地区利益和尊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法德两个一向不和的国家也勠力同心,契合程度与日俱增。今年以来川普悍然发动贸易战,如果欧元区还是单一国家估计够呛,但欧盟却能与美对等谈话。

欧元“早产”表现在哪?

欧元的早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成立时间短,另一个是制度存在内在缺陷。

说欧元时间短,情况显然:欧元最早面世是在1999年1月,2002年7月才正式成为欧元区的唯一合法货币。如果以前段时间来算,欧元的使用刚刚20年,如果以后段时间来算,欧元的岁数就更小了。与美元、日元和英镑动辄上百年的历史相比只能说是太年轻,尚且不足人民币的发行史。

欧元存在其固有缺陷,最为重大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分离。根据三元悖论原理,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者不可兼得,只能选择其二。欧元的成立正是放弃各国对货币的控制权而保有后两者,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决定权收归欧洲央行,但各国尚且保有独立的财政决策权。我们知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被用来调整经济活动,单独行使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正是基于这一点,欧元自出生就被不少人唱衰,然而,近20年过去了,欧元尚且活跃在世界经济的舞台。

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饱受掣肘。尽管欧元区加入有门槛,比如规定成员国预算或实际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的3%、政府债务不得超过当年GDP的60%,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方经济实力不均等的短板。但却远远不够,欧元区存在德国法国之类超级强国,也存在希腊、斯洛文尼亚这类经济表现一般的小国。而欧洲央行在进行货币政策决策时是从整体角度考量,做出的决策自然不适合所有国家。

其实,欧元区各国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欧元区更符合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俱乐部理论,先入者承担更多成本,而后入者则能搭便车。不可否认,德法意等欧元区初创国承担的责任更多,而后续加入国家则尽享欧元区带来的贸易便利和政治地位提升的红利。于是乎,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就会出现推诿扯皮的表现,难民问题即是一例。

欧元“早产”带来的恶果?

早产儿会表现出各种异状,欧元也一样,两个典型的案例是欧债危机和英国脱欧。

欧债危机外在表现为部分欧盟国家债务规模过大造成债务违约,但不能说其与欧元机制脱不了干系。正因为欧元区各国采用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得在危机初期各国不能通过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造成债务规模越滚越大,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欧债危机中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合称“欧猪五国”,不能不说是对当事国家彻底的讽刺,所幸的是,欧元扛过了这一波打击。在该次危机中,欧元/美元最低跌破1.22,虽说较当前还贵点,但距近1.6的高点相去甚远。

英国非欧元区国家,英国脱欧虽说不直接跟欧元相关,但英国也是欧盟的成员国,而欧元本来是为欧盟量身定制的。英国脱欧的诱因就是欧盟规制过严,不利于自主决策,难民涌入也不利于英国社会的治安。担忧英国脱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脱欧当天跌得最惨的并不是英镑,反而是欧元,该天欧元跌幅2.38%。

欧元确实很强,但其还是带有早产儿症状,不是吗?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外小至,一场外汇盛宴等着您!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