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胡可育儿公式:当孩子发脾气时,你说的第一句话至关重要!

[复制链接]
177 0
江湖情劫 发表于 2018-8-6 03:38:43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发脾气时,你第一句话怎样说?

在最近播出的《不可思议的妈妈》中,四位明星妈妈正带着宝贝们吃大餐

面对丰富大餐,胡可的儿子小鱼儿心心念念的却是本人的新玩具,他请求妈妈如今、立即、马上把新玩具组装成“机器人”。

遭到妈妈的反对后,小鱼儿立马送上了“鱼式怒目”,一场暴风雨眼看就要降临了。

看着发脾气的儿子,胡可温和而坚决地说:“我晓得你很想让玩具'变身',你很想让它变成拿着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你要恪守规则。”




当小鱼儿因无法带走心爱的玩具而解体大哭时,胡可说:“我晓得你很想要这个玩具,如今拿不回家你心里有点难过,但是这是规则……”




当小鱼儿从水堡里出来因惧怕而哭泣时,胡可说:“我晓得你有点惧怕,但是你表现很好、很英勇,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在整档节目里,凡是小鱼儿闹心情,胡可必定第一时间送上的“我晓得”句式。简单的一句话,代表着你领会到了孩子的感受,了解他内心正在发作什么。

“我晓得”三个字,意味着接纳和共情。一个好妈妈不是在孩子心情迸发时指摘他,或用更大的音量压制他,而是应该第一时间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心情。

别对心情解体中的孩子讲道理

在幼儿园门口遛弯,恰巧遇到小朋友们放学。有个小姑娘看到有小同伴在吃雪糕后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吃雪糕。”

妈妈:“你最近有点咳嗽,不能吃雪糕。”

女孩:“能吃!能吃!就要吃……”

这个妈妈没有妥协,小女孩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妈妈气急败坏地说:“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你就坐这儿哭吧,我走了!”

话音未落,妈妈喜洋洋分开,只留下原地哭泣的孩子。路过的一位大妈好意“劝”孩子:“快追你妈吧,你妈不要你了。”

听到妈妈不要本人的话,女孩疾速爬起并大哭着向妈妈分开的方向跑去……

不被了解和接纳的孩子真不幸!

“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这是我们常常用来指摘孩子的理由。

但对孩子来说什么是大事,什么又是小事呢?在炎炎夏日,孩子万般盼望却得不到本人想吃的雪糕,对她来说,这就是一件大事。

假如那位妈妈可以这样和她的孩子说:“宝贝,妈妈晓得你很想吃雪糕,这么热的天吃根雪糕,冰冰凉凉的一定很舒适,可是你如今有点咳嗽,我们改天再买好吗?”

在第一时间得到妈妈爱和接纳的孩子,更容易承受妈妈的“回绝”。

假如接纳没有发作,妈妈讲的一切道理都会被孩子的心情屏蔽。因而,对正哭得天昏地暗的孩子讲道理,真实不是一件明智的事儿。

脑科学研讨发现:心情系统先于明智系统发育并成熟。也就是说人类的“心情脑”要比“明智脑”优先发育。当孩子心情迸发时,他弱小的“明智脑”完整管不住强大的“心情脑”。

幼儿教育专家李群锋在《儿童心情心理学》一书中说:儿童的心情和大人的不一样。孩子的心情表达常常直接,且是经过行为来表达的。

当孩子有心情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时辰提示本人,孩子的心情和大人的不一样。作为成年人,我们常常将本人的观念和价值判别强加在孩子身上,殊不知孩子感遭到的世界和我们的并不一样。

不会接纳心情的父母,常常将孩子逼向解体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当我们的言语和表达方式,倾向于无视人的感受和需求,致使彼此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领会到心中的爱。

《少年说》中有位名叫袁璟颐的孩子,鼓起勇气向本人的母亲呼吁:不要再拿我和“他人家的孩子”比了!

孩子拼尽全力只是想通知妈妈:你看看我的优点吧,看看我的努力吧,我很痛苦啊!

但是面对孩子发心的呼吁,妈妈圆满地避开了重点,她给孩子的回应是:我晓得你很棒,但是第一、第二、第三……

“我晓得”很短很敷衍,“但是”很长很详细!

孩子长期被压制的心情,在行将解体的一刻照旧没有被接纳和认同。

在刚刚过去的六月,安徽滁州一名十四岁的花季少女就因考试失利,与父母发作争论而选择了跳湖轻生。




暂且不谈孩子的心理接受才能,假如父母可以在第一时间接纳孩子的心情,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结果可能会很不一样。

当孩子被负面心情包裹时,父母一切盛气凌人的说教,都会成为压在孩子濒临解体神经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情看不见,但不表示不存在。

父母与孩子的“作战”,其实多数时分都是与孩子心情的比赛。这些心情,很幼稚却充溢力气,父母若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它便会冲垮你的防线;父母若能开渠引导,它便会成为灌溉亲子关系的养料。

永远坚持和孩子站在一同的姿势

作为父母,我们有一项应战就是:为孩子的心情贴标签,协助孩子认识并表达本人的心情。

孩子发飙时,他也不明白本人正在阅历一种怎样的心情,而家长要有和孩子共情的才能:

“我晓得你没有考好,你也很生气……”

“我晓得你的朋友分开了,你有点难过……”

“教师今天的评价并不精确,你很冤枉吧……”

孩子首先要学会认识到心情,然后才干正确地表达心情。当孩子的心情无法排解时,父母要充任孩子的“心情管理师”,陪孩子一同打打球,看场电影,听听孩子喜欢的音乐,和孩子一同找找合适他的宣泄方式。

一切不伤人伤已的宣泄方式都是可行的,在引导和陪伴的过程中,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

当然,在安抚和接纳孩子心情的同时,也别忘了一个词:温顺的坚持。

这里的温顺,指的是面对孩子的心情要温顺以待,无条件接纳,但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必需坚持准绳,不能妥协。




为人父母,我们都曾对身边的小天使许下过“永远爱你”的誓词。

永远有多远?它不只仅是一个时间的跨度,更重要的考验是,当你的小天使转身就化为小恶魔时,你还能不能控制好心情,接纳那个“不心爱”的他?

会发脾气,才是孩子真实的表现。

当他发脾气时,让我们蹲下来,以接纳的姿势,耐烦地看看孩子的世界到底发作了什么,并通知他:孩子,在爸妈这里你是能够犯错的,你的冤枉是能够流露的,你的感受我们正在尝试领会,你的内心我们能懂,我们一直是站在一同的。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作者:欢乐美,80后宝妈,二级心理咨询师愿以闲来之笔陪你一同不慌不忙,渐渐生长。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