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职场] 想成为职场赢家!就这两个字「万一」

[复制链接]
187 2
梅少夜 发表于 2018-8-7 21:31:3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读

一个人能否在职场上成事,90%要取决于Ta的专业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算有强悍的专业能力呢?作者认为,专业能力由“四大金刚”构成,快来看看你是否缺了哪个利器。

来源:笔记侠精选自《专业的力量》

作者:赵树良

人在职场不能任性,这是很多主流价值观倡导的,我也毫不例外地赞成这种说法。但有一种情况我却充满鄙视,就是不正视问题。比如:

全年加班都有你,年底评优不见你!脏活苦活都有你,升职加薪少了你!优质项目给别人,鸡肋项目给你了!

你内心纠结,一边充满愤怒,一边又默默接受。同时还安慰自己,要不是自己有格局、情商高,早就不干了。

在我看来,这不是有格局,你只是“不得不”,只是自我麻痹,根本没有认识到是自己能力不够、价值不够。

陷入“不得不”的境地本没有错,但明明是“不得不”,还安慰自己是格局高就有问题了。

什么才是有格局?

必须是你当下有较好的选择,但为了更长远的目标,暂时战略性地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差的方案。

比如:1990年,杨元庆没有去夏威夷参加一次意义不大的会议,而是派一名下属去参加了这次会议。

柳传志说,当时出国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杨元庆这种本来有资格选择出国却放弃出国的行为,叫格局。

而你根本没有选择权、没有话语权,遇事只能靠忍,就不要谈什么情商高、更不要谈什么有格局了。




《专业的力量》,由机械出版社出版

如何改变“不得不”的状态呢?毫无疑问,最关键的就是靠你的专业能力提升你在组织中的价值,让自己在行业内、在领域内成为专家。

这样才可能建立自己的话语权、选择权。我们可以不任性,但我们一定要有任性的资本。

专业能力,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做好或做成一件事通常取决于三个方面:

即外界允不允许你做;

你有没有意愿做;

你有没有能力做。

允不允许是法律、制度或道德层面的外界因素,我们这里不讨论。我们也不讨论意愿的问题,因为多数人都有做成事的意愿。关键是第三点,你有没有能力做成事。

专业能力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专业能力强通常体现在四个方面:




1

扎实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一种元能力,即提升能力的能力。通俗来讲,这种能力是指会学习,会思考问题。

《专业的力量》一书讲了4项基本功,逻辑与框架能力、讲依据的能力、对标的能力、价值输出的能力。

这4项基本功是国人最欠缺的,因为在正统的教育体系之内,是没有类似这样的课程的,这些知识并不是显学。

这4项基本功是一种基本的思维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了这四项基本功,就能善于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善于洞悉事物本质、善于认识世界的真相。




2

体系化的领域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分工和定位的社会,“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必须聚焦在某一个领域,才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这时就需要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行业内有哪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有哪些基本的案例,每一类知识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都必须弄清楚。

当然,体系化的领域知识还包括行业内的现实格局,即业内有哪几类代表性的做法,好的标杆、坏的标杆都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工匠人”的工作方法,是很难以最有成效的方式把自己的知识发挥出来的。

很多行业的门槛在行业里面。

比如相声行业,我曾观看过一个对郭德纲进行的专访,郭德纲说相声这个行业的门槛就在行业之内,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嘴贫话多就能说相声,结果进入相声行业才发现,相声并不是那么好说,自己说的相声根本就没有观众喜欢。

很多行业都有类似的特点,管理咨询行业也是这样。对管理咨询有个粗浅了解的人都会这样想,谁不能做咨询,无非就是问问题,把客户知道的信息整理成PPT,整理成WORD,有什么难的?但事实上,水平参差不齐。

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不代表你就在这个行业入门了。

打着行业从业者的旗号混口饭吃可以,但要想在这个行业做出些许成就,就一定要从构建这个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开始。




3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看懂现实,但很多人总是想当然。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宫中,晋惠帝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

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晋惠帝这种可笑的行为,也存在于我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很多场合。

我曾与一个处于创业期的老板交流,谈到利润来源时,他说:“我们可以3年不赚钱,我的员工都是有高度的。”

我只想说,那是你的一厢情愿,你可以3年不赚钱,你有家底。那些员工靠的就是工资,靠洗脑、靠所谓的文化宣导是不可能解决薪酬问题的。

看懂现实后,再提出解决方案是需要逻辑的。

很多情况下,当我们提交工作成果后,不管对方是客户还是老板,亦或是一起合作的同事,总会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方案中为什么从这几个方面去入手?”,“为什么先要做这些准备?”等等。

他们想通过这些问题了解我们工作的逻辑。

当然,也有很多专业人士直接问“你这么做的逻辑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少人是在被别人问起的时候才开始思考的,这就有问题了。

我们必须在解决问题的初始,就想清楚自己的行动逻辑是什么,这种逻辑是解决问题的保障。




4

持续自我突破

很多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能力高原期,即能力的增长停滞了,长时间不能够突破,也找不到突破的方向。

以色列籍物理学家和企业管理大师高德拉特博士提出的TOC(Theory Of ConstrAInts)制约法,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TOC认为任何系统至少存在要一个约束,否则它就可能有无限的产出,因此要提高一个系统的产出,必须要打破系统的约束。

个体本身也是一个系统,高德拉特博士的TOC理论既适用于组织,也适用于个体。

想一想影响自己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既不要盲目地把精力放在补短板上,也不要在短板已经影响整体发展的情况下,一味地去强化优势。

持续突破的关键是能够发现制约自己发展的关键点,这样就找到了突破的方向。

想要取胜,唯有专业。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体系化的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持续突破自我。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被雨包围的飞鱼 发表于 2018-8-7 21:31:49 | 只看该作者
 
转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闫帮】love妮 发表于 2018-8-7 21:32:35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