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如何看待《柳叶刀》文章预测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将结束,3 ...

[复制链接]
楼主
青女小子的朋友 发表于 2022-1-22 16: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文章我最近两天已经在几个群里以及朋友圈里都看到过了。
首先要说的是,不管是哪个学科,领域内的所谓“权威期刊”之所以被叫做权威期刊,是因为他们可以更快速地刊发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时稿件的审核流程也更严格,被引用率也更高。但这从来不代表“权威期刊”说的就是对的,特别是在公共卫生这种没办法做严格对照组实验的领域内,很多结论只能靠建模来做预测。所以,《柳叶刀》也好,NS也好,他们的结论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话说回来,其实这篇文章的观点完全不新鲜。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有无数人都说过了新冠流感化的问题,包括美国、英国等很多国家的卫生医疗部门负责人,也常常在说“新冠就是大号流感”。这个文章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即O的传播力强但对人体的损害不大,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建立群里免疫的时候,新冠病毒虽然不会消失,但对人体却不再会有什么破坏性了。说到底,也还是“新冠流感化”的那套说辞。
但即便这个作者说的是对的,那也必须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美国的所谓的“住院率下降”跟中国的“住院率下降”并不是一个概念。从人均ICU数字上讲,美国是中国的10倍。这也就意味着,在同样的传播速度下,中国的医疗系统面临的压力是美国的数倍以上(这也是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美国防疫乐观的原因)。即便O的感染力下降能减低医疗系统的压力,但美国可以承受,中国也依然无法承受。
再退一步来讲,中国已经算是世界发展中国家里基建和公共卫生方面做的相对比较好的国家。现在全世界70多亿人,能比中国公共卫生做得更好的国家和地区,总人口加起来也不超过20亿。再加上中国的14亿,也就是30多亿。换言之,全世界一多半人口所面临的医疗压力比中国要更大。中国尚且不能承受新冠大流行的医疗压力,这些国家只会更糟糕。
那么,在这些国家,在这40多亿人里,新冠是否还会产生新的变异?这个答案谁也不能保证。
我不是医学领域的研究者,我当然不能就说这个结论是错的。但至少从这个文章里,我看到的是这个作者所援引的数据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发达国家。他的核心理由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医疗系统已经可以从容应对O,所以大流行会结束。然而,那些欠发达国家,真可以像美国一样从容应对O以及新冠?如果新冠在这些国家仍然肆意传播,且这些国家的疫苗接种率还是很低,新冠真的能在这些国家结束?
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类的词确实有点打官腔,但毫无疑问的是,那些欠发达国家才是木桶短板。他们的防疫问题不解决,说新冠大流行就能结束恐怕为时尚早。
至于所谓的感染病例少的国家的问题,这个作者倒也说得的清楚:
一些国家推行的“零病例战略”仍存在问题。由于Omicron的高传播率,这些国家似乎不太可能永久排除Omicron的冲击。对于这些零病例国家来说,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不过,Omicron激增较晚到来,将使这些国家在增加疫苗接种覆盖率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并有机会更好地了解Omicron变异对免疫水平低下人群的影响。
到2022年3月,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将感染Omicron变种。随着新冠疫苗接种持续增加,许多国家推进第三剂疫苗,以及感染获得性免疫的高水平,在一段时间内,全球新冠免疫应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里,全世界的病毒传播水平应该会较低。
简单来说,就是作者认为群体免疫最重要的还是靠疫苗——一方面O的危害低,另一方面疫苗会让人体的免疫力提升。那些感染人数少但接种率低的零病例国家或许会面临挑战,但中国在疫苗方面至少是能保障的,现在也已经开始有很多人在打第三针了。这个作者说的就是个防疫上的常识,应该不难理解。
说到底,如果只把欧美的人当人看的话,那么这个结论有可能是成立的——低破坏力的病毒迅速传播,与接种过疫苗的人群相遇,产生新的抗体来结束大流行,与此同时发达的医疗水平也让他们可以有更多余力来应对病毒传播带来的问题。可对那些发展中乃至于落后国家来讲,这有可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431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30 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