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国内哪些一二线城市有纽约式的中央公园?

[复制链接]
楼主
宏新家具11 发表于 2022-8-17 09: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有评论提到,广州中央公园应该和中山纪念堂一起看。这个看法,有部分的合理性,但从纪念堂与周边环境和设施的关联性来看,是不太恰当的。
一、中央公园、纪念堂同属广州近现代传统中轴线的组成部分,从中轴线的角度来看,两者确实应该一起看。
这条传统中轴线,有别于广州古代中轴线(布政司署-双门底-大南门-永清街-永清门一线,即现北京路全线)和现代中轴线(广州火车东站-中信广场-天河体育中心-天环广场-花城广场-广州塔一线),在古代与现代的连结、政治与城市肌理的融合方面,都比前后两条中轴线更为显要。
这条传统中轴线大致是中山纪念碑/镇海楼——中山纪念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大楼——广州市政府合署——中央公园——广州起义路(原维新路)——海珠广场——海珠桥——江南大道。既囊括了民国以来广州最重要的纪念场所和政治中枢,包括纪念碑、纪念堂、市政府以及纪念堂东侧的省政府(原总统府所在地),又契合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以“云山珠水”为依傍的城市生态。从空中俯瞰,会看到这条中轴线呈明显的“羊”字形态,又与广州的别称“羊城”所吻合。
因此,不管是从国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还是从公园本身蕴含的田园城市的理念,它作为中轴线的一部分是可以与中山纪念堂放在一起探讨的。

 第1张图片

民国时期城建规划中轴线北段鸟瞰,1993年蔡建中摄,可看到纪念碑、五层楼、纪念堂、市人大、市政府、中央公园

 第2张图片

1929年建造的中山纪念碑

 第3张图片

1929年在镇海楼设立广州市立博物馆,即现广州博物馆

 第4张图片

1931年竣工的中山纪念堂

 第5张图片

1934年双十节广州市政府合署落成典礼,中间着长袍者为时任广州特别市市长刘纪文

 第6张图片

民国时期从中央公园内望向市政府

 第7张图片

解放后的广州中央公园

 第8张图片

1930年位于广州市维新路的广东省会公安局

 第9张图片

20世纪50年代初建成海珠广场

 第10张图片

1933年建成海珠桥

 第11张图片

1989年从海珠广场望向河南江南大道

 第12张图片

2021年的广州海珠广场

二、中央公园是由孙中山先生倡议建设,在孙中山生前就已落成并举行多次政治活动,而中山纪念堂则是孙中山逝世后,与南京中山陵同一时期策划和兴建。两者的功能定位和被赋予的政治意涵都不同,原来错位的对象放在一起讨论未免有点牵强。

 第13张图片

1929年中山纪念堂奠基,立石者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刚卸任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

三,就广州中山纪念堂本身而言,是与中山纪念碑由吕彦直(南京中山陵设计者)一并设计,属于“碑堂一体”的格局,具有整体性。纪念堂后方有百步梯直达纪念碑。论与纪念堂的关联,纪念碑以及纪念堂东侧的省政府(原总统府所在地)、越秀山上的孙中山读书治事处遗址等,都要比中央公园与纪念堂更为密切。
广州中央公园倒是与中山纪念碑有另一个维度的关联。1929年,广州市播音台在中央公园西北角正式设立,开启了广州市的无线电广播。1959年,广东电视发射台安装在当时广州市区海拔最高的建筑物——中山纪念碑上,开启了广州的电视广播。它们都为广州的广播电视事业作出了特别的贡献。

 第14张图片

中央公园播音台及发射塔

补充:
前面有评论提到广州中央公园树种单一、也缺少人工湖、假山园林、大草坪等构件。愚以为这些之于广州中央公园都是不适宜的,也不合广州中央公园变迁的历史背景。
中央公园是公园,不是私园
广州第一公园倡议和建设的时候,正值孙中山、陈炯明驱逐军阀重新控制广州、孙科主持的广州市政厅开始大规模拆城墙开马路。广州要由古代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变,有几个市政重点。一是开马路疏导交通,发展工商业。二是改善卫生环境,当时的流行病尤其是光绪朝的鼠疫触目惊心。三是兴建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引进现代城市功能。
这些都和第一公园有密切关系。
一,广州历史上没有公园,却从来不缺私园,前清伍家、潘家的花园不可能为民众开放,沙面租界的洋人花园也是华人勿近,即便建立民国,陆荣廷、龙济光时期越秀山、白云山仍屡屡被占据。第一公园采用意大利庭院设计,很大程度排斥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私园属性,为真正的公园创造空间。
二,广州城其时面临的问题是排水,而不是引水入城。第一公园附近恰恰就不缺水,相反还要防水。古时广州城有六脉渠,其中一条就在第一公园东侧吉祥路一带,旁边有个清风桥。康有为题字的陶陶居最早不是开在西关第十甫,而是在清风桥。第一公园北边现纪念堂一带,古代还有湖泊,以至于土层水分很多,兴建纪念堂时吕彦直别出心裁地从南洋进口木材打桩,起到防水作用,到修建地铁二号线时才重新发现。其时西濠涌、玉带濠及城内几条河涌,清末以来陆续淤塞,不少填平或改成暗渠。因此,引水入城建造人工湖,即使有想法,也不敢做。何况乙卯水灾殷鉴不远。
三,中央公园从意识上不具备引入其他树种的可能性。中央公园内主要是榕树等岭南传统树种。同时期引入外国树种的不是没有,但极少,例如岭南大学(现中大南校园)就有部分民国时期学者从国外带回的树种。但从沦陷到解放,广州市政建设基本停滞。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也相对封闭,经济困难,五六十年代绿化长堤、白云山以及新建四大人工湖,也是以传统树种为主,即使成本允许,也不会考虑公园树种的多样性。改革开放后,广州市于1982年列入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人民公园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古树名木都纳入保护,在2021年以前即使有兴建地铁1、2号线的重大工程,都没有对人民公园大动手术。如果要通过移走榕树来种其他树木,那就犯禁了,长官意志未必总是能骑在人民群众头上作威作福。
四,中央公园是综合性公园,不是纪念性公园和专业性公园。专业性公园最著名的要数华南植物园,那里的植物就足够多样了。反过来从另一个角度看,植物的多样性对于中央公园这样一个位于城市中央、一不显山二不露水的综合性公园而言,并没有意义。
五,关于大草坪,2021年改造前,中央公园内的草坪很小,且被小径分割得七零八落。大草坪意味着对人的排斥,游人不能散步,不能闲坐,这与中央公园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广州过去不是没有大草坪,岭南大学(现中大南校园)中区就有大片草坪,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开垦来种番薯,以至失礼外宾。中央公园没有大草坪,却不缺大笪水泥地,音乐亭以南的大片区域,每天大批游客唱歌、跳舞、踢毽,真正契合了音乐亭挂的匾额“与众同乐”。
孙中山先生提出民生主义,他提议兴建第一公园就是最生动的实践之一。一座公园除了考量规划和园林的各种理论,还更应该着眼于对改善民众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否则,再怎么繁花似锦、丰富多彩,也只能是权贵玩弄、学阀铭志的私园。
用不着复刻,广州就有中央公园。

 第15张图片

 第16张图片
广州中央公园于民国十年(1921)落成开幕,地处广州府城中央,前身为前清的广东巡抚衙门所在地。倡导建设公园的人叫孙文,当时主持广州市政建设的人叫孙科。孙科是广州市首任市长。孙中山、孙哲生父子对广州的市政建设有大量开创性的倡议和具体工作,其中一点便是贯彻当时西方流行的田园城市的理念。

 第17张图片
广州中央公园最初叫第一公园(实际上并非广州第一个公园),民国十四年(1925)改为中央公园,文化大革命时改为人民公园。公园采用的是意大利式庭园布局,整体呈方形,东西对称,按当时的位置大抵北至现在的府前路、东至吉祥路、西至连新路、南至公园路,门前有一条马路通向惠爱中路。上世纪90年代在公园前兴建地铁、并在原公园路和中山五路之间建成了地下商场动漫星城后,中央公园前才逐步形成广场、延伸到中山五路,并拆除围墙免费向市民开放。

 第18张图片

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广州街道图已经标注了中央公园

 第19张图片

民国15年《广州市市政报告》中的第一公园平面图

由于原址为王府(清初的平南王府)和巡抚署,广州中央公园既没有纽约中央公园那样的湖,也没有上海人民广场(前身为跑马厅)那样的大块平地,因而只有草地、树木、小径、凉亭、小水池等元素,面积也仅有4.46万平方米。这样的面积现在看起来是很小,但在当时刚刚拆除了明清两代城墙、人口和建筑稠密、缺少现代马路的广州城而言,已经非常难得。

 第20张图片

 第21张图片

 第22张图片

 第23张图片

这个观音像所处的水池现在还在,但石像已经没有了

从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来看,当时的中央公园设施已经相当完善,并带动了市内其他公园的建设。到陈济棠治粤时期,广州已经有海幢公园、东山公园、海珠公园(后来填平连接长堤并兴建爱群大厦和胡文虎永安堂等建筑)、粤秀公园多个公园。
广州设市之初就着手兴建公园,从现在回过头看,应该有这两个层面的考量。一是以孙哲生、林云陔、刘纪文、程天固等为代表的广州市政当局和工务部门,积极实践“田园城市”的理念,在原有广州府城的现实基础上,努力提升城市环境和发展空间,使得广州在抗战前不到二十年前,由古代城市转变为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近现代商业城市。二是孙中山先生一贯提倡民生主义,将公园视为能够给广大劳工休闲、学习、呼吸新鲜空气以促进健康的地方,并通过公园来开人们的眼界。
中央公园除了作为公园本身的属性和意义,在广州的政治活动和城市交通上,也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从建成至今,中央公园就一直是举办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之一(其他场所主要是纪念堂、越秀山体育场和海珠广场)。从举办纪念列宁逝世大会,到庆祝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再到庆祝广州解放、纪念广州建成2210周年,都以中央公园为会址。到现在中央公园门前广场还有一个新冠疫苗接种点。

 第24张图片

民国1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胡汉民、汪兆铭、孙哲生、廖仲恺等国府要员在第一公园音乐亭合影。音乐亭离国民政府(现越华路省民政厅所在地)约三百米

 第25张图片

1949年11月11日在广州市府前路(中央公园后)举行广州解放入城仪式

 第26张图片

1964年广州市民在中央公园前“放声高唱革命歌”

 第27张图片

1964年在广州中央公园前举办的元宵文艺花会,中间的传统彩灯上写着“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的标语

 第28张图片

1996年1月1日广州市在市府门前(中央公园后)举办建城2210年城庆活动

 第29张图片

上世纪70年代的人民公园

 第30张图片

上世纪80年代的公园前

中央公园的地理位置,无疑是明代以后广州府城的中央,甚至是权力核心。一是中央公园北面的市府合署自民国13年(1934)至今一直是广州市政府所在地。二是中央公园前被作为“广州城市原点”,并成为广州地铁1、2号线换乘站(之前在另一篇回答详细讲过这个问题,链接放在下面)。三是《广州市地名志》描述地名方位的依据,也是市政府所在地。这种地理上的意义,又要回到古代城市的格局去看。
为什么中国所有城市的第一条地铁都不是环线?先修环线日后换乘不是更方便?从中国古代城市的格局来看,广州最适合类比的城市是北京城。广州中央公园的位置就相当于故宫的前朝部分。明清京师有内城、外城之分,广州城也有旧城、新城之分。皇城承天门(天安门)外是一条东西走向并连接两个城门的通衢——长安街,广东巡抚署即后来中央公园门前也有惠爱直街(1918年以后改惠爱路,1948年改中山路),连接旧城的大东门和西门口。皇城东西两边有大街通向安定门、德胜门,广州中央公园两侧也有仓边街(仓边路)-小北直街(小北路)通向小北门、大北直街(1918年以后改中华北路、1951年改解放北路)通向大北门。不同的是,故宫后面是景山、地安门,而广东巡抚署后面却是军械库,后来变成了市府合署和市人大办公大楼。由此可见广州中央公园在广州府城的地理位置是何其显要。
广州中央公园的布局、景观、设施不可能达到纽约中央公园那样的布局,也不可能和国内像南京、上海那样的其他大城市去类比,毕竟从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尺度、城市文化的特质、公园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都诸多掣肘。但是,广州历朝历代以及民国10年(1921)设市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了中央公园很多历史意义,不仅公园布局没有太大变化,公园内还保存了不少古树和文物,例如原先置于前清靖南王府的一对石狮子。谁要拿中央公园做文章,都应该慎重。2021年,广州市当局开展大规模砍树工作,以中央公园为代表的一大批公园、街道的榕树被移除,最终导致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全数免职,是解放以来除文革以外市政府最严重的非正常人事变动。广州市因此被撤销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广大市民为之拍手称快。
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事件问责情况通报----要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广州传统中轴线百年名园“整容”备受争议_公园建碧道公园要移除榕树?不能为一时的网红把经典去掉
 第31张图片

广州人民公园被迁走乔木213株

改造后的中央公园:

 第32张图片

 第33张图片

 第34张图片

 第35张图片

 第36张图片

 第37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430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2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