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女儿清明节问“妈妈,你会死吗?”妈妈的回答温暖孩子一生

[复制链接]
89840 20
32区孤独冈本 发表于 2019-4-5 20:35:5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的安全感从哪里来?育儿专家这样说》

女儿清明节问“妈妈,你会死吗?”妈妈的回答温暖孩子一生 第1张图片

清明节到了。

这几天,路边有不少给逝去的亲人烧纸的人。

每次看到,女儿都会呆呆地盯着看,还会小声问我:“妈妈,他们在做什么呢?”

我说:“他们在给死去的亲人烧纸钱,这样亲人在地下就能花这些钱了,是一种寄托思念的方式。”

女儿突然沮丧地问我:“人都会死吗?妈妈,你也会死吗?”

我一下子愣住了。说实话,孩子这样问我感觉不太舒服,并且下意识想要回避。同时,我还担心:这孩子会不会太敏感、太早熟?我到底该怎么回答?

很快,一位老师为我解了惑:当一个年幼的孩子问及死亡、关注死亡,他们的潜台词很可能是:请肯定我的存在,让我确信,我会一直被关注,被爱。

所以,妈妈只需要笃定地告诉孩子:“每个人有一天都会死。不过,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妈妈会一直爱你,陪着你,照顾到你长大。”这样的答案,温暖且有力量,能够有效安抚孩子内心的焦虑情绪。

当然,你也可以顺势给孩子做做与死亡相关的教育

其实,向孩子解释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若刻意回避,或者特意长篇大论地解释,都有点极端了。

事实上,孩子在什么时间需要什么教育,不能划出一个特别精确的时间表,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个体差异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孩子,因为具体需要什么教育,孩子都会发出一些信号,父母要敏锐地抓住这些信号,科学地进行早期教育。

比如,当孩子问到“为什么我们看不见祭奠的亲人?”“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会到哪里去?”等等跟死亡相关的问题时,就可以适时地做死亡教育了。

具体应对孩子这些问题的时候,语言表述是有讲究的。说得太直接了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产生恐惧;相反,如果过于美化死亡,比如讲亲人的离世说成去天堂过着幸福的生活,就有可能导致孩子万一哪天不开心了,或者想念离开的宠物或亲人,这些童话般的描述就可能会误导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

女儿清明节问“妈妈,你会死吗?”妈妈的回答温暖孩子一生 第2张图片

女儿清明节问“妈妈,你会死吗?”妈妈的回答温暖孩子一生 第3张图片

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关于死亡教育的建议如下:

3岁以前的孩子

一般孩子在三岁之前,很少会问到和死亡相关的问题。即使是提到了,也是没有概念的。对于两三岁的孩子,父母可以根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事情,对他做一些生命教育。

记得有个妈妈说过一件事:

去年冬天,小区里面的大树掉光了叶子,只剩下光枝桠,还有些大树经受不住寒冷和干燥,死去了,被园林工人挖出来拖走了。

当时他们一家三口在小区散步。孩子问道:“为什么叔叔要拖走这些树?”孩子爸说:“因为天气太冷了,它们穿的衣服不够,冻死了,园艺叔叔只好把他们拖走。”妈妈听孩子爸说到死,开始觉得紧张,但又担心如果刻意批评会让孩子更加害怕,就揪了他一把,提醒他注意说话的内容。

这时,孩子又问:“那这些站着的树叶子也都掉光了,也是死了吗?它们都会被拖走吗?”爸爸说:“不会的,它们只是身体暂时比较虚弱,园艺叔叔已经给它们穿上了抵御寒冷的衣服,还给它们输着营养液,等春天到了,它们又会长出新叶子来到。”

这位妈妈很紧张,想向我们确认孩子爸的回答对不对,到底需不需要对孩子做死亡教育。

其实,这个爸爸做得很好,就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给孩子做了一次生命教育,因为是植物,所以孩子并没有伤心,反而意识到冬天要多穿衣服,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如果孩子后来没有再多问,也不需要再长篇大论地将死亡教育进行到底,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很难理解那么抽象的东西。

② 3~5岁的孩子:死亡跟过家家一样

一般来说,孩子自3岁左右开始,会对“死亡”的概念发生兴趣。

不过,相关研究表明,孩子在5岁以前并未能很好地理解死亡的概念,也许他们在这之前已经意识到死亡的存在,但他们更倾向于认为那只是一种暂时状态,生命可能由此缩减,却不会停止。

就像有个妈妈说的她家3岁的孩子,有一天看到电视里面的人死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觉得很新奇,就经常模仿,动不动就躺在地上,痛苦地喊道:“我死了。”稍后又站起来,高兴得喊道:“我活了!”在他眼里,死亡就是一个新鲜词汇,一种新的可以扮演的体验,就跟过家家一样。

还有一些孩子会觉得死亡就是长时间睡觉,就像童话中的睡美人,早晚会再醒过来的。对他们来说,死亡毫不可怕,而且还觉得好奇,他们认为如果人们足够努力的话,死去的人还可以醒过来。

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死亡只是一个新词,但具体意味着什么,他们不能体验,所以,即使他们知道某个人“死了”、“去世了”,也不会产生多少痛苦体验。

父母大可不必向他详细解释死亡的含义,也不必因为孩子扮演死亡而有所忌讳地去责怪他。继续做好生命教育,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就好了。

③ 5~6岁的孩子:开始对死亡表现出恐惧

相关研究标明,孩子在5岁左右已经能够较好地理解死亡的终结和不可逆性。在某些情况下,儿童将死亡赋予某种魔鬼或恶魔的形象。他们会开始对死亡表现出恐惧。不过,他们会认为死亡只是个别事件,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由于心理发展的阶段不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所产生的体验也是有所差别的。有些体质弱、经常生病的孩子,或者看到过亲人离世的孩子,可能对死亡概念的理解要早一些,他们可能在四岁左右就会对死亡表现出恐惧,甚至更早一些。这种恐惧还可能让他们出现很多反常的行为,例如,不停地追问父母关于死亡的问题;担心自己会死;害怕和妈妈分开;担心妈妈等重要亲人会死……

④ 7~12岁:孩子有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也大大提高

到10岁左右,孩子能像成人一样理解死亡的意义,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永恒的消亡。他们可能会问大人关于死亡的细节问题。孩子甚至可能因此而变得很敏感,对于身体的任何伤害或疾病也都变得小心且多疑。

父母能够做的,就是坦诚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跟孩子一起探讨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陪孩子一起哀伤,也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独处。

譬如,当孩子失去他所爱的宠物,他不想跟你谈论失去宠物的痛苦,那么你最好不要主动去揭他的伤疤。你只需要看到孩子的情绪,陪伴他,必要的时候,带孩子为死去的宠物举行一个哀悼仪式。其他时间,带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陪孩子去做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

女儿清明节问“妈妈,你会死吗?”妈妈的回答温暖孩子一生 第4张图片

女儿清明节问“妈妈,你会死吗?”妈妈的回答温暖孩子一生 第5张图片

孩子的种种追问和忧虑是在提醒父母做死亡教育的信号。

虽然死亡对于成人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很多家长可能会无所适从,但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往往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在某个阶段产生对死亡的疑问和恐惧,这时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

这个时候,最好的死亡教育就是通过绘本,让孩子了解生命自有其生生不息的意义。有很多很好的死亡教育或者生命教育的绘本,对孩子初步理解死亡是很有帮助的,譬如《我永远爱你》、《獾的礼物》、《爷爷没有穿西装》等。

如果孩子再担忧一朵花、一棵树甚至是一个人会死掉,下面这些语句可以借鉴:

“大树如果不能在土地里吸收足够的营养,不能接受足够多的阳光照射,就可能会生病,甚至会死去。人也一样,但是我们好好吃饭,努力锻炼身体,多晒太阳,就能茁壮成长。”

“放心,宝贝,妈妈现在不会死去,那还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只要我们珍惜现在,好好保护自己,就会开心地活着。”

TIPS:

1、在死亡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生命教育,强调生命的价值所在,正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亡,生命或长或短,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不管是以什么方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珍惜生命,挖掘自身潜能,尽力去完善过程。

2、据孩子的性格有差别地进行教育:

外向的孩子,一般会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这时候,家长应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告诉他这个事实: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中花开花落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

性格内向,适时探讨消除偏差——内向的孩子一般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即使有问题也会憋在心里。他们常常遇到一些困惑,总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比如,关于死亡的困惑,他们很可能上网去查。作为父母,在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3、对孩子来说,亲人离世打击非常大,一方面,自己亲近的人突然走了,他会感到孤单、无助;另一方面,看到大人伤心痛苦,他自己内心的恐惧感会加深。大人在发泄自己情绪之后要尽量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让他感觉到,虽然一个亲人去世了,但对他的爱并没有减少,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时候,他也愿意将内心的感受讲出来。

女儿清明节问“妈妈,你会死吗?”妈妈的回答温暖孩子一生 第6张图片

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不仅仅是让孩子懂得“生死与离别”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让他学会在离别的情绪里勇敢地站起来。

直面死亡,其实是以更丰富、更有力量的方式重返人生。

探讨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

回复“敏感期”可以看到更多相关文章

如果同意本文观点,欢迎转发

今日互动话题:

孩子问过你关于死亡的话题吗?

抓住春季宝宝大脑发育黄金期!

学会这几招,让你家宝宝更聪明!

原价 19.9 元的洪兰博士《宝宝脑神经发育课》

限时抢购仅需 1 元!1 元!

女儿清明节问“妈妈,你会死吗?”妈妈的回答温暖孩子一生 第7张图片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明日之海 发表于 2019-4-5 20:36:50 | 只看该作者
 
活着未必快乐,死了未必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刘文捷 发表于 2019-4-5 20:37:48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从三岁开始,就陆续遇上阿太、太奶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世的情况,这些老人都80岁以上,顺至最长寿达106岁,儿子很小就明白人死不能复生这件事。我记得他10岁时,我那106岁的奶奶(儿子叫阿太)去世后,儿子非常伤心的大哭,然后他对我表示,一定听孝顺外公外婆,一定好好学习,长大赚钱养父母,果然,现在儿子31岁了,也娶媳妇了,但依然格守他的诺言,对长辈非常孝顺,工作也很有出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liu—若可以 发表于 2019-4-5 20:38:1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上,女儿祝我清明节快乐[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左界灵影 发表于 2019-4-5 20:38:28 | 只看该作者
 
对小孩子,不能像文中这样,看似很明确的回答,其实在转移话题。说会一直爱他,只是一片麻醉剂而已,药劲过了,疼痛依旧。即使孩子不懂,也要告诉孩子真相:生命,是不生不灭的,肉体的死亡,只是生命脱去一件旧衣服。正如同你的到来,就是我们前世爱的延续,直到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新星知行教育 发表于 2019-4-5 20:38:37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想问一个问题,请问我应该怎么克服内心对死亡的恐惧,还跟孩子说这是个很自然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勤奋的SERW43W 发表于 2019-4-5 20:39:26 | 只看该作者
 
只要说的变老,人都会死的这些,就想哭,捂住嘴不让说,说妈妈你不会变老的。他过生日时,悄悄许了个愿,后来告诉我说,妈妈不要告诉别人,老规矩,我的愿望是妈妈永远不会老,不会死,不生病。他刚六岁,我感动的想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他在那方 发表于 2019-4-5 20:40:2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隔壁有个老人病逝,我孩子四周岁,就会问我,妈妈你会死吗?瞬间心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kc9uyzw15 发表于 2019-4-5 20:40:4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奶奶死时(奶奶走时,我儿子还很小,我要带孝,只能把他给亲戚带两天),孩子回家问我:‘’奶奶呢‘’我对孩子说:‘’奶奶死了‘’孩子问:‘’奶奶为什么死‘’我只能说:‘’奶奶老了,所以死了‘’孩子说:‘’爷爷也老了,爷爷死了吗‘’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长江ABC2009 发表于 2019-4-5 20:41:23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三周岁的儿子说等你长大了妈妈就老了,他说你老了就死掉了呀?那我不要长大我要变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4 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