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第二十五章 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先

[复制链接]
98945 0
linda229 发表于 2019-8-30 10:27:3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他能被大家所熟知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两个天才儿子的老爹,而且,更厉害的是,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也就是作为“苏门三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竟然占了三个位置,简直就是妥妥的人生大赢家啊。

不用我点醒,相信你们也知道苏洵培养的是哪两个儿子了吧,正是苏轼与苏辙。

虽然,在三苏当中,大多数人最熟悉的还是那个醉东坡——苏轼。他在北宋文坛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能撼动,仅仅凭一人的才气就扛起了宋词的半壁江山,也留下了无数名作。而苏轼的弟弟苏辙,名气虽然不如苏轼,但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做过宰相,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

可以说,苏轼和苏辙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是离不开苏洵对他们的引导的。但是,苏洵除了作为一个父亲的成功之外,他个人的故事也很传奇,这里,我们有必要好好的说道说道。

说到苏洵,那么,就得从他的亲爹苏序说起。

苏序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农民,但是,也不是一字不识的粗人,多少还是有些文化和见识的。性格也是十分豁达的,像个豪侠似的,经常到处行侠仗义。在苏洵的回忆录中,对父亲的为人是这样描述的:“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

可见,苏序是个很开明的家长。

不过,苏序深知没有文化就要吃苦的道理,在有了子女之后,便把他们的教育放在了第一位。按照他的安排,苏家三兄弟苏洵、苏澹跟苏涣,将来定是要走科考入仕的道路,好光耀门楣。然而,在两个哥哥都发奋读书的时候,作为老三的苏洵却不爱读书,对那些应付考试的东西更是不感兴趣,只想着四处游荡,走了不少地方。

苏序作为他的老爹,面对这样的问题孩子,按理说,肯定是恨铁不成钢的,然而,他并没有表现很焦虑的样子,只是纵而不问。这让同乡们都感到很是奇怪,于是,问苏序为何不好好调教这个孩子,不然,这孩子多半是要废了。老苏只是笑而不答,回答的也模棱两可,对老三的实际问题并没有感到忧虑,后来,被一老朋友问得急了,他便回答说:“非忧其不学者也。”

其实,苏序内心知道这个孩子还是很聪明的,只是不擅长科举考试罢了,那些要应付科举考试的诗赋、记问之学,对这个孩子来说还是很枯燥的。所以,逼孩子为了考试去死读书,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坏作用。不过,只要他下定决心苦读,也是能够读出大名堂来的。

所以,不要看苏洵到处游荡是不务正业,实际上,也是开拓眼界的好办法,只是在那个年代,没有几人认可这种学习方式。

好在,苏序并不是一个认死理的人,反而给了他足够的发展空间,没有用科考来束缚他。苏洵后来回忆说:“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可见,苏序是懂得因材施教的,面对孩子的“不务正业”,没有立刻批评,而是选择了包容,用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他培养出一位杰出人物。

据传,苏洵的两个哥哥考中了进士,喜报传来时,老苏非常淡定,和往常一样,去村口下下棋,下完棋后,才醉醺醺地骑着毛驴颠回家了。

可以说,苏序的旷达,对苏洵乃至苏轼一辈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说完了老苏,相信你们对苏洵的少年故事了解了不少。在《三字经》中,就有说过苏洵大器晚成的故事:“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也就是说,苏洵在年少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而是老大不小的时候才想起来读书。

那么,问题来了,苏洵是真的如《三字经》所说,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用功学习的吗?他为什么就突然转变了呢?能让他发生这么大人生转变的人,便是他的妻子——程氏。

苏洵迎娶这位程氏小姐的时候,还是他十八岁的时候。

然而,这桩婚事在很多人看来,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一个是富豪千金,一个是布衣百姓,在一起的话怎么可能幸福呢?别的不说,程夫人的祖父曾是录事参军,父亲又担任大理寺丞,家境很是殷实,而苏家往上三代一看,一位有名的人物都没有,穷酸的很。

尽管,这桩婚姻并不被人看好,然而,程夫人却不在乎这些。在婚后,程夫人做到了孝恭勤俭,然而,苏家情况还是愈来愈窘迫。这时,就有人劝程夫人去求娘家接济,她却坚决不肯,只因为不愿让夫君苏洵被人笑话了去。如此一位良妻,夫复何求。

然而,当时的苏洵,刚刚经历了第一次科考的挫败感,就不愿意再读书了,于是,又开始了到处游荡的生活,俨然成了一个不回家的浪子。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睛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蚖。

... ...

——《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

对于丈夫经常不着家的问题,程夫人并没有过多的埋怨,而是默默地操持家务。因为,她和老苏一样,都看出了苏洵的过人之处,是个不可多得的潜力股,只是,此时的他没有斗志罢了。久而久之,苏洵对妻子的默默付出都看在眼里,发誓此生不能辜负她。

也就是在这一年,程夫人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名叫景先。

过了两年,苏洵的儿子才刚学会走路,不幸的是,这个孩子便落河溺亡了,还没来得及难过,就在这时,他的母亲也突然病逝了。这让原本就不宽裕的苏家瞬间陷入了困窘,也让苏洵体会到了人生八大痛苦的其中之二。

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苏洵身上,此时的他已经25岁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磨难,他幡然醒悟了,走上了发奋读书的道路。“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起初,苏洵觉得自己聪明,读书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难事,然而,在这一次乡试中他还是落榜了。

之后,他决定要自我检讨,拿出了自己曾写过的几百篇旧作,一一细读,完后才发觉到自己压根没有认真读书,不禁感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随后,他将所有的旧稿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然后拿出了《论语》、《孟子》等等书籍,从头再读一次。

在接下来的这几年里,苏洵每天都泡在书斋里,到了夜晚还是在读书。他暗暗发誓着,在没把这些书读明白之前,绝不写任何文章。此时的苏洵,已经二十七岁了,也就是苏轼出生的那一年。又过了一两年,幼子苏辙出生了。

已经是孩子他爸的苏洵,前后经历了两次科考,没想到一次都没考中,对此,苏洵表示心好累,但还是坚持刻苦读书。到了三十七岁这一年,苏洵忽然觉得,把时间浪费在考试上根本没有意义,于是,他又用一把火把这十年来为考试所作的文章都烧了个干净。

这次,他不再为考试读书,而是为自己读书,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不被考取功名所累。随着埋头苦学的这些年,他再次写文章时,终于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下笔时做到了思接古今,纵横驰骋;也能在针砭时弊时心游万仞,畅快淋漓。

这时,苏洵的两个儿子也都慢慢长大了,他意识到,是时候把对孩子们的教育提上议程了。苏洵教育孩子的方法算不上特别,也就是言传身教,但是,他能把言传身教做到了极致,是相当了不起的了。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在大儿子苏轼题写的《答任师中、家汉公》,说的正是父亲苏洵,他为了给孩子们做个表率,整日就是闭不出户,只专心读书。“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暇窥园葵。”“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轩。”“闭门书史丛,开口治乱根。”

在二儿子苏辙所题写的《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中,也能看得出苏洵对这两个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此篇表达的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兄弟二人开始读书习文,把当时的心态和感受都一一描写了下来。可见,苏洵对其子苏轼、苏辙的教育是非常用心的了。

到了四十八岁那一年,孩子们也到了科举的年纪。作为一名老考生的苏洵,对考场再熟悉不过了,于是,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京城,参加高考。只是,苏洵没想到,他之前考了这么多次科举考试一次没有中,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参加考试,还都考中了进士,一时轰动了京师。

苏洵此时的内心活动是这样的:“这两个小子,真给老爹长脸了啊,不亏是我的好儿子!”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苏洵题写了一首诗《登科》: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本以为科举考试一点都不难,老夫这些年来,没有一天是不寒窗苦读的,没想到,还是屡考屡败,简直比登天还难,更让人沮丧的是,至今没能取到个功名。现在的科举考试也有可能还是那么难,谁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考个试就像捡了个东西一样的简单。

不管咋样,儿子们好歹也算是学有所成,大器晚成的自己也实现了名满天下的愿望,此刻的苏洵正享受着人生大赢家的全部荣耀。然而,就在儿子们金榜题名的同时,老家传来了坏消息,程夫人病逝了!妻子病逝的噩耗对苏洵是个沉重的打击,悲伤不已。

为了哀悼自己深爱的妻子,题写了一篇《祭亡妻文》:

呜呼!

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先。

我徂京师,不远当还。嗟子之去,曾不须臾。

子去不返,我怀永哀。反复求思,意子复回。

人亦有言,死生短长。苟皆不欲,尔避谁当?

我独悲子,生逢百殃。有子六人,今谁在堂?

唯轼与辙,仅存不亡。咻呴抚摩,既冠既昏。

教以学问,畏其无闻。昼夜孜孜,孰知子勤?

提携东去,出门迟迟。今往不捷,后何以归?

二子告我:母氏劳苦。今不汲汲,奈后将悔。

大寒酷热,崎岖在外。亦既荐名,试于南宫。

文字炜炜,叹惊群公。二子喜跃,我知母心。

非官实好,要以文称。我今西归,有以藉口。

故乡千里,期母寿考。归来空堂,哭不见人。

伤心故物,感涕殷勤。嗟予老矣,四海一身。

自子之逝,内失良朋。孤居终日,有过谁箴?

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

我知子心,忧我泯没。感叹折节,以至今日。

呜呼死矣,不可再得!安镇之乡,里名可龙。

隶武阳县,在州北东。有蟠其丘,惟子之坟。

凿为二室,期与子同。骨肉归土,魂无不之。

我归旧庐,无不改移。魂兮未泯,不日来归。

斯人已逝,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于是,苏家父子三人一起在外整整游历了两年,不但,观遍了山川大河,还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苏洵将这两年来自己与两个儿子在途中所写的诗文,先后整理成了两本书《南行集》、《南行后集》,很快就成了人人争相购买的畅销作品。

游历结束后,父子三人终究还是要各奔东西的。对于孩子即将迎来什么样的一生,苏洵不知道,他只知道的是,自己接下来还要继续读书,做官不做官的,都随它去吧。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只有通过高考才能做官。可是,苏洵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没有通过高考,但是,朝廷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招他来做文官,苏洵也不好再拒绝,便答应了下来。

晚年的苏洵,因为做官,开始忙碌了起来,花了数年的时间参与编纂了《太常因革礼》。《太常因革礼》对宋代来说,是一本很重要的礼仪法典,也是当时所有人必须要遵从的行为规范,可以减少其犯罪的几率。

等到《太常因革礼》百卷顺利修撰完成之时,此时的苏洵已经五十七岁了。后来,在一次宴会上,苏洵酒喝得正是尽兴,高兴之余写了一首诗: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九日和韩魏公》

哪怕到了这个年纪,苏洵依然还是没有忘记自己报国安民的远大抱负。但遗憾的是,在写完这首诗的一年后,苏洵在京师病逝了,年仅五十八岁。他的逝去,就连天子都痛心不己,哀叹道:“这个年代又少了一位大才子。”

三个月后,苏洵的棺材由官船载着并由苏轼、苏辙两兄弟扶护出都城,苏轼的妻子王弗的灵柩亦随载而行,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十二月入峡延水路于第二年四月护丧还家,到了十月,二子尊父命将其与其母合葬。

纵观苏洵的一生,可以说是完成了屌丝逆袭,为自己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但是,他很有福气,娶到了一个温柔贤惠的富家大小姐;他在年少时没有好好读书,到了中年才发愤图强,最终,也意外的没有耽误老有所成,还成为了一代大文豪。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并没有考取任何国家颁发的文凭学历,但就愣是培养出了两个优秀儿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老爸了,一手打造出了中国文学历史上最大的苏氏豪门。

所以,苏洵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你愿意努力,一直努力着,人生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而已。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干言”的程度。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2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