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职场] 同学同事同乡,此“同”非彼“同”

[复制链接]
77768 0
kristy888 发表于 2020-2-25 10:35:0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葛志华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圈与生活圈;在线上,多数人也有微信朋友圈与QQ群;人也因此被社会学家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所有社会关系中,除了家人与邻居,更多的就是同学、同事与同乡了。

同学同事同乡皆因“共同性”而得名,都是个体社会关系的基本人群。同学一般是指在同一间教室乃至同一所学校读书、拥有共同的老师与校园而成名;同事则是指在同一个单位乃至同一个系统工作,面对共同的任务与上司而获名;同乡则是指源自同一个出生地或成长地,存有共同的乡愁而生成。正是基于这些因缘,彼此由陌生变为熟人,由路人成为相识,有的还结为朋友。也是因为这份因缘,彼此生命在共同的时空中流逝,甲的烦恼与忧伤,乙也感同身受,许多场景彼此在场,精神元素相互渗透。

然而,社会的复杂性、生命的丰富性、人性的多样性又给这份因缘抹上不同的色彩,名义虽同但涵义各异。

“成长性”与“非功利性”的勾兑是同学关系的鲜明特征。就成长性而言,学生时代是个体生命中最年轻的时光,也是社会化的必经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特征在于持续的“成长性”,既要不断地从食物中吸取物质营养,促进身体发育,实现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所谓“成人仪式”、“女大十八变”都发生在这一阶段;又要不断地从课堂上汲取精神营养,加快精神成长。所谓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大多在这期间形成。青春期是“成长性”的重要标志与必经阶段。人因荷尔蒙而闹腾,又因闹腾而叛逆,更因叛逆而成长。这段人生既离不开师长的庇护,又要时常冲撞师长。有些事情与想法必须瞒着家人,但可以与同学分享。无论是成长的烦恼,还是学习的收获,都能在同学中找到“知音”得到释怀。聪明的家长都会通过同学来了解子女的相关情况。只有兴趣相投,彼此心仪与敬重,就会成为真心朋友。学校是布满人生早期脚印的地方,那里有人生起跑线上的许多曾经,又都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这种早期经历嵌入大脑的记忆,犹如玻璃上的初始划痕,既清晰有力,又不可磨灭。

与“成长性”相伴而生的还有“非功利性”。学生时代有诗的浪漫、梦的多彩,眼睛是清澈的,心灵是率真的,犹如江之上游,水量虽不大,但不夹带泥沙。除了学习考试,基本不存在压力与责任,也就是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岁月让这段人生逐渐远离了童年的天真,换成了学生时代的单纯。入世后的功利考量、利害取舍、各类社会潜规则尚未侵入心灵,没有欲言又止,也不会虚情假意,彼此敞开心扉,喊着绰号,搂着双肩,心灵与身体均处于自然放松状态。

这种“成长性”与“非功利性”勾兑而成的共同性,就是同学关系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与其他关系最本质的区别。即便是毕业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这一特质依然鲜亮如初,中间的岁月仿佛不曾存在。同学会之所以长盛不衰,既是对生命中那段“成长性”的怀恋,又是对生命历程中那段“非功利性”的回味。失去青春的人依旧渴望青春,不再单纯的人仍然留恋纯真,或许就是同学聚会的深层意识,只是我们自己未必意识到而已。

与同学的共同性不同,同事之间的“共同性”主要是由“合作性”与“竞争性”合成的。从学校毕业到退休的几十年是人生最充实的阶段,也是“入世”最专注的阶段。与学生时代相比,这一阶段的人生,少了父母的庇护,多了配偶与子女的依赖,少了无忧无虑,多了推脱不了的责任,所有问题都要自己担,做人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经历着诸多生活磨难,逐渐由“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学生频道换成了“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职场频道。

如同一上学就有同学一样,人一入职场就会有同事。同事也是一种缘分,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无论是一辈子的同事,还是一阵子的同事,都意味着要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内相守相望,面对共同的上司与任务,为同一桩工作而分工合作,并在履职中获得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

单位是社会的微观基础。无论是经济组织,还是社会组织,凡单位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与功能。实现目标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协作,增强功能则需要每个岗位耦合。单位发展好了,每个同事都会从中受益;单位发展受阻,每个人都可能受损。单位的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都不会孤立存在,而是有机联系不可或缺的。没有分工,个人就会无所事事,单位也就无法考核;没有合作,单位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个人收入也就失去依托。无论是生产线上前后套工序的流转,还是企业内部产供销之间的衔接;无论是“编辑部的故事”,还是机关内部的程序流程,都离不开同事之间的协同配合。不懂合作的同事,不愿成全他人的同事,都会成为“孤家寡人”。

单位又是社会的缩影,生动地折射出与阐释着人世间的游戏规则。人性有优点也有弱点,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利益的蛋糕总是嫌小,不敷分享也没法分享。职务职称的晋升、利益蛋糕的分配、出国学习考察等好事,多数人都惦记,尝愿的毕竟是少数;而苦脏累的岗位、急难险重的任务,不少人都想回避,但总得有人去。再加上天性各异好恶有别,共事过程中难免生出各种嫌隙,存在或明或暗的竞争关系。其间种种心思机巧,不泛波谲云诡,诸如指鹿为马、合纵连横、推波助澜等谋略就会浮出水面;欲言又止、弦外之音、流言蜚语,乃至恶语相加也就时隐时现。个体生命的成长代价就是在这个封闭的时空中支付的。因此,如何与同事相处,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就成为职场中人区别于学生时代的必修课。这需要智慧,也离不开经验与教训。

与同学、同事关系不同,同乡关系的共同性是由“相对性”与“阶段性”生成的。共同的生活环境给彼此增加了许多共性,同一区域的历史与地理、气候与人文乃至饮食口味容易成为彼此的共同话题。乡音是故乡水土在游子喉舌间的深度留痕。在南腔北调的氛围中,熟悉的乡音无疑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增强了亲近感。乡愁成为天然的情感黏合剂。

同乡关系既有相对性,又有阶段性。相对性主要体现在距离与标准两方面。同乡的感受,是和彼此间的距离成正比的,距离越近,同乡意识越浓;距离越远,同乡感受也就越淡。在同一个县长大,比同属一个设区市但分属不同县的同乡,显然拥有更多的话题与亲近感。同乡的标准也是相对的。大抵离故乡越远,同乡的范围也就越大。一般说来,在一县之中,同村人是同乡;在一省之内,同县人是同乡;到了首都,来自同一设区市的人就是同乡。到了国外,特别是华人稀少的地方,遇到的中国人都特别亲近。

与相对性相伴而生的还有阶段性。从人的一生来看,乡愁在心中有一条明显的曲线。未成年时,父母含辛茹苦地撑起一片天,给子女一个温暖的家,但子女又往往把家看成是诗与远方的束缚,家里的平凡抵不上外面的精彩。年轻时到外打拼,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告别了父母的庇护,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不适与不便,最容易触发乡愁。同乡关系既是最好的依托,又是必不可少的慰藉,能有效缓解初来乍到的不适之感。历史上的家乡会馆、当今的同乡会就承载这一功能。成家立业后,红尘间的一路打拼,利害关系的诸多考量,日益扩张的关系网络,不断扩容的“内存”,差不多挤满了心灵空间,乡情变得稀薄。年过半百以后,青春之门慢慢关闭,怀旧之窗轻轻开启,乡愁又开始升温。退休以后,尤其是进入老年阶段,“入世”换成了“出世”,背负几十年的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渐渐淡出,喧嚣退尽,生命回归本色,冷却的乡愁再次被唤起,同居一城但多年没有联系的老乡也时常走动了。这时的人生格外惦念生养自己的那片热土,故国乔木,时时入梦;乡愁连绵,不绝如缕。叶落归根成为所有在外老年人的共同心声。

同学同事同乡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伴侣。有了这些基本人群,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没有这些伴侣,个体就会离群索居。由于勾兑的元素不同,三者特点各异。同学关系显得珍贵,同事关系显得现实,同乡关系显得易变。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9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