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移民]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复制链接]
86373 1
盖世凡凡prince 发表于 2020-5-28 00:53:2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872年,中美关系迎来了蜜月期。大清决定向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派遣官方留学生。这批学生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对于他们而言,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是个新鲜而陌生的世界。

这是中国第一次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若放在三四十年前,这压根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中国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以往只有别的国家来咱们这儿学习,岂有中国向别人取经的道理?事实上,即便朝廷发出了通告,精英阶层中的响应者仍旧寥寥无几。在他们看来,去“蛮夷之邦”学习不啻为奇耻大辱,和古时候中原王朝给少数民族送人质差不多。

但毕竟时代不同了,此时的中国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无论主动还是被迫,中国都必须睁眼看世界了。最终,120名幼童踏上了旅美征程。虽然一开始显得非常拘谨甚至害怕,但这些孩子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他们脱去中式马褂,换上了西服与休闲装,在待人接物方面也表现地异常出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爱上了体育,甚至组建了自己的棒球队。在舞会上,中国的少年也学会了向外国女孩提出优雅的邀请。

这原本是个美好的开始,但仅仅过了八年,一切戛然而止。1881年,大清朝发出通知,要求所有留美学童立即回国。清廷为何要急于撤回中国留学生?除了担心他们受西方花花世界的诱惑而给“数典忘祖”以外,美国即将出台的排华法案也是个重要原因。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张图片

清朝留美学童


1/6 登陆美国的中国人

为什么美国人要排华?中国人究竟给当地带去了什么?这得从中国人的海外移民史说起。

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可追溯至明朝中叶。那时的移民以福建人居多,他们主要前往东南亚地区。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中国人在当地建立起了庞大的商业网络。中国人善于经商,故而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

虽然中国人在东南亚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但中国朝廷对这些海外移民持消极态度。在朝廷看来,凡是脱离朝廷统治,主动前往“化外之邦”的中国人,都是天朝的“弃民”,不值得信任和关怀。所以,中国从未像同时期的西方国家那样,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而是任凭他们自生自灭,尽管这些移民每年都会给家乡寄来数量可观的钱财。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2张图片


很多东南亚国家都有过排华浪潮,印尼甚至发生过针对华人的大屠杀。但从总体来看,华人在东南亚还是比较成功的。他们以宗族为纽带,通过杰出的商业才能与社交本领,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有不少人步入当地的上流社会,成为了精英阶层。

然而,与东南亚的华人移民相比,前往美国的华人,境遇就截然不同,甚至充满了血泪与辛酸。

东南亚的华人大部分来自福建,而美国的华人则多来自广东。根据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在《美国种族简史》里的说法,他们大部分来自广东的台山地区。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3张图片


这批赴美华人与东南亚华人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他们的身份背景。东南亚华人在出国以前,他们的家族经过数十年经营,在国外的人际网络早已树大根深。所以,华人到了当地能立即加入这些网络,迅速投入到商业活动中去,延续宗族在该地区的生意。

但美国的华人却没有这般幸运,他们多半是由于家乡的贫穷,才选择到外头打工的。他们经过同胞或美籍华人的介绍,以合同工的身份来到美国,从事种地、修路或挖矿等工作。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4张图片

19世纪的美国华工


中国人的吃苦耐劳远近闻名,虽然身材瘦小,他们一个人却能干几个人的活。不仅如此,中国人拿的薪水也很低,即便生活清苦,仍毫无怨言,试问哪一个老板不喜欢这样的廉价劳动力呢?

然而,即使中国人任劳任怨,仍不免给自己惹来麻烦。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而且工资低廉,这无疑会抢了当地人的饭碗。不仅如此,每年仍有华人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这引起了广大白人的嫉妒和不安。

2/6 排华法案

自19世纪中叶起,美国针对华人的暴力案件就层出不穷。1871年,白人在洛杉矶对华人发动攻击,共杀死了20位华人。1885年,美国怀俄明州的一个煤矿发生了屠杀华工的事件,有28名中国人被杀。与此同时,在加利福尼亚、西雅图、达科马等地区,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排华运动,不少华人永久性地撤离自己的社区,不得不到别处谋生。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5张图片


19世纪八十年代的排华法案,将对中国人的仇恨推向了高潮。这项法案将每年华人移民美国的人数,控制在千人以下。即便如此,美国华人的境遇,在所有少数族裔移民中仍然是最糟的。

排华法案的主要内容,是限制华人移民的各种权利,包括减少移民的数量,并禁止在美华人成为美国公民。成为不了美国公民,就意味着很多职业向华人关上了大门。他们只能从事最低贱,最辛苦,最被人鄙视的工作。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6张图片


排华法案将在美华人逼向了绝境,原本就生存艰难的他们,而今又被堵住了上升通道。大量的华人只能在底层挣扎,因为贫穷,他们没钱回到国内,却又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成了美国的边缘人群。

起初,这些华人主要给美国的农场主打工。作为农耕民族,华人似乎比当地白人在农业上更加得心应手。他们领着微薄的薪资,以超乎常人的坚韧努力工作。正是这份坚韧,让华工为美国人修筑了太平洋中央铁路。

那么,在城市里的华人主要干些什么呢?开中餐馆或洗衣店成了他们的首选。由于遭受白人的排挤,华人尽量避免与他们竞争,大多数华人的店铺集中在唐人街一带。到了20世纪初,美国所有受雇的华人中,有一半以上不是在中餐馆工作,就是在洗衣店打工。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7张图片


在暴力和歧视的包围下,美国华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洗衣店和中餐馆越来越多,成了美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时刻面临的人身威胁,华人还得频繁忍受人格上的羞辱。

作为大清朝的子民,中国人头上的辫子经常成为嘲讽的对象。暴徒在袭击华人的时候,喜欢抓着他们的辫子取乐。法律对华人同样不宽容,凡是华人开的店铺,政府一律课以重税。甚至连华人用扁担送货也看不惯,被政府判定为违法行为。

3/6 藏污纳垢的唐人街

生活在这个充满敌意的社会里,华人能采取的唯一办法,就是抱团取暖。唐人街也应运而生,成为美国华人最重要的聚居地。

尽管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但美国的唐人街仍然是个独特的存在。这是一个“国中之国”,中国的饮食、中国的服饰、中国的习俗、中国的语言文字,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乍一看,你会以为这里是中国,你甚至能见到各种古老的仪式,而它们在自己的故土早已濒临灭绝。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8张图片


在电影《叶问4》中,有一段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叶问首次抵达美国,拜访了唐人街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万宗华移民美国多年,作为当地华人的领袖,却不会讲一句英语。他对美国人退避三舍,遇到任何问题,凡是能让自己人解决的,一概不找美国人。尽管身处异国他乡,万宗华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周围只有中国人,从不愿意和美国人打交道。

万宗华是众多早期华人移民的真实写照。当华人遭到不公正待遇时,他们不是设法诉诸法律和政治,而是龟缩在一个角落里,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建立秩序。这也是为何过去的唐人街存在大量黑社会组织的原因。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9张图片

《叶问4》中的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


19世纪的唐人街是落魄者的安身之所。很多华人由于找不到正经工作,只能在此落脚。他们把鸦片馆、赌场和妓院开到这里,结果使唐人街成了藏污纳垢之地,暴力犯罪事件更是屡屡发生。

帮派与帮派之间经常陷入利益之争,它们有时会升级为血腥的杀戮。街头暴力使唐人街变成了犯罪的温,而遍布其中的赌场和妓院,则吸引了大批白人的流氓与无赖,这就进一步恶化了唐人街的治安,加剧当地社会对华人的恐惧与反感。

在华人社区内部,传统中国的家族统治在这里大行其道。如果你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家长,你就能为自己的同乡提供庇护。并对新开的店铺授予特许经营权,当然,允许多少家店铺开张,则取决于别人“孝敬”你多少。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0张图片


除了家族首领,在美华人还成立一些互助组织。他们替中国人介绍工作,调解纠纷,还对贫穷者施以补助。互助组织与家族首领,实际上扮演了唐人街的政府角色。所以,唐人街的华人基本不需要外界的帮助,凭一己之力就能维持社区的生活和秩序。

当然,暴力犯罪与家族统治并非华人的特产。在美国的外族移民中,此类现象并不罕见。比如,犹太人也把自己隔离起来,组建犹太人社区,甚至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履行商业契约,而不求助于当地的第三方机构。暴力犯罪在意大利移民中十分盛行,一度使他们成为黑手党的代名词。爱尔兰人第一次登上美国大陆时,他们差不多是全欧洲最贫穷,最肮脏,最受歧视的人群,和中国人一样干着下贱的工作,遭受各种不公平对待。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1张图片


然而,无论这些移民自身多么问题重重。从总体上,他们都没有华人社区那么封闭,中国人坚守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本着“不惹事”的原则在夹缝中艰难求生,而正是这种隐忍+退让的生存策略,使他们不断地失去存在感,在美国沦为可有可无的一群人。

4/6 华人境况的改善

直到1943年,美国政府才撤消了《排华法案》。此后,中国人的移民浪潮再次迎来高峰。随着华人悄悄融入美国社会,他们的下一代开始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从事高收入工作,逐步跻身中产阶层。

据统计,从1950年至1960年,美国加州从事专业工作的华人,十年内翻了三倍。在美国有工作的华人中间,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占比,也从1940年不到2%,上升到1960年的20%。在美国,华人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所有移民家庭中最高的。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2张图片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华人中已有超过一半从事专业工作或经商。中国人的吃苦耐劳与实干精神,使他们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误解和歧视之后,终于成为美国社会的中坚。

昔日藏污纳垢的唐人街,而今旧貌换新颜。黑社会组织销声匿迹,妓院和鸦片馆关门了,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餐厅和旅馆,以及五光十色的中式招牌。中国人把这里变成了一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参观。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3张图片


然而,即便美国华人的境遇有了极大的改善,和其他少数族裔相比,仍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华人在美国政治中几乎微不足道。虽然在美国政界也有华人担任公职,但他们不仅人数有限,职位也不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美国华人的社会参与性依然不强。

在学术界,虽然有25%的华人从事科研与学术工作,但除了三位美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几乎叫不出别的名字。在艺术和娱乐界,华人的影响力同样有限,除了凤毛麟角的极个别,华人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似乎乏善可陈。

在收入方面,华人也算不上佼佼者。目前美国有508万华裔,居亚裔族群的人数之首。但华人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为7.28万元,低于亚裔家庭的中位数。在亚裔族群中,收入最高的是印度裔,其中位数超过了11万元。日裔的收入也很高,他们的人均收入比美国平均水平高出了32%。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4张图片


在美国企业界,华人同样缺乏突出表现。2015年一份针对美国500强企业的调查中,有15%的企业的CEO由外裔担任。其中印度裔CEO竟多达10人,华裔却无人上榜。就在去年,随着硅谷最后一位华人高管离职,美国科技业的核心管理层中已找不到华人的身影!

勤劳善良、重视教育,是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普遍印象,也构成了早期海外华人最宝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帮助他们一次次顽强地渡过难关,并在美国社会站稳了脚跟。然而,华人却并未因此大放异彩,他们沉默、勤勉、安分守己,过去如此,现在仍是如此。

5/6 仅仅归咎于排外吗?

为何美国华人表现平平?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美国人排外。然而,几乎所有来美国的外来移民都遭受过类似的“待遇”。无论是早期的黑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犹太人还是日本人,他们都有过被歧视、被侮辱的经历。有人说美国人尤其歧视亚裔,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该如何解释印度人在美国企业界混得风生水起呢?难道美国人跟中国人有仇吗?

所以,如果单纯从外界去找原因,显然有失片面。我们还是得从中国文化自身入手。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5张图片


美国是个移民社会,早期的移民中间,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黑奴以外,绝大部分移民都来自欧洲。他们要么是德国人、要么是法国人、要么就是爱尔兰或意大利人,还有一部分来自东欧地区。

虽然这些移民来自的国家有着千差万别,但他们依然有共同点。他们都是基督教文明的组成部分,虽然盎格鲁-撒克逊人尊奉新教,爱尔兰和意大利人崇信天主教,但在共同信仰上帝这件事上,大家是一致的。

基督教成了白人移民群体的共同语言,美国政府曾经把是否信教作为评价移民的重要标准。早年以贫穷著称的爱尔兰移民,就是通过充当神职人员巩固了社会地位,并在美国的天主教团地中起到了纽带作用。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6张图片


犹太人虽然不信基督教,但犹太教却与基督教同根同源。即便西方也会有反犹浪潮,可犹太人总能借助信仰与商业天赋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吸引外族也加入犹太教的团体。

至于黑人,虽然他们来自贫穷落后的大陆,但因为来美国比较早,且经历了旨在取消奴隶制的南北战争,他们的维权意识在不断觉醒。美国黑人实质上继承了法国大革命关于自由与平等的传统,伴随着一次次民权运动,他们的地位在不断提高。黑人在政治、艺术、体育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7张图片


而中国文化,却是离西方世界最遥远,最陌生的文化。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不信上帝,这本身就令他们大惑不解。而中国人强烈的宗族意识,又是西方人所不具备的。自然而然,中国人要融入西方的主流社会,就得经过漫长的过程。要么被彻底同化(即变成所谓的“香蕉人”),要么完全坚持自我,与外来文化割裂,就像《叶问4》中的那位万会长一样。

6/6 “天下中心”的漩涡机制

中国曾自诩为世界的中心,几千年来,中国的四周并没有可与之抗衡的高级文明。按照哲学家赵汀阳先生的说法,中华文明从不主动征服对手,而是以中原为中心,形成一个漩涡,能够把所有外来文明卷入其中,成就一个不断强化的博弈游戏

不过,这种“漩涡机制”仅仅适用于周边文明不够强的场景,因为它本质上是个主动接受,不断怀柔的过程,它不需要我们的祖先把规则强加给别人,就像曾经的古罗马与阿拉伯帝国那样。“漩涡机制”更适合一个相对静止的社会,一旦放在竞争更激烈,文化更多样的场景中,这套游戏就不再管用。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8张图片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家族为核心的同心圆。中国人依照亲疏之分,把不同的人划到同心圆的各个部分中。但有一点无可否认,就是中国人始终以熟人关系作为做事的前提。如果结合上面提到的“漩涡游戏”,两者恰好相辅相成:我只与和我关系亲近的熟人合作。同样,我也不会主动出击去“同化”陌生人,而是让陌生人进来,久而久之变成我的“熟人”。

但是在更需要个体参与的西方社会,仅以熟人为纽带,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人更不可能像古时候那样,通过期待“万邦来朝”,来显示中华文明的优越性。而大部分美国华人尚未从这个文化传统中走出,其结果就是,华人的圈子越来越封闭和保守,既然咱们影响不了别人,也不要受别人的影响,干脆关起门来得了。

且认他乡作故乡:美国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 第19张图片


这也解释了为何美国华人在政治领域缺乏建树,中国的历史传统本来就不鼓励民众的政治参与。现如今,华人遭受歧视,而他们的对策不是采用西方式的“以法律维权”,而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方针,让自己彻底退出公众的视野,直至消失在角落中······

当然,美国华人不会永远如此。毕竟,文化传统会随着环境与博弈规则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定会有不少杰出的华人,在世界舞台上亮相。


上一篇:考驾照快把我折磨死了怎么办?
下一篇:如何评价支付宝推出的全民保终身养老金?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空闲闲星人4号 发表于 2020-5-28 00:53:43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1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