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浴血奋战却输得最彻底,为何英国会成为二战中最大的输家?

[复制链接]
72724 10
jack40709 发表于 2020-7-5 12:34:5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浴血奋战却输得最彻底,为何英国会成为二战中最大的输家?

浴血奋战却输得最彻底,为何英国会成为二战中最大的输家? 第1张图片

浴血奋战却输得最彻底,为何英国会成为二战中最大的输家? 第2张图片



上一篇:英国的风土人情?
下一篇:英国统治了苏格兰300多年,为何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jiekelin 发表于 2020-7-5 12:35:49 | 只看该作者
 
内外两方面原因。
从内因来说,英国从1894年开始就不是世界头号工业大国了。此后,英国的工业又先后被苏联和德国超越,滑落到世界第四。
工业文明时代,世界的头号强国,头号殖民帝国的工业产值居然不是世界第一。
这是什么概念?德不配位,悲剧啊!

 第5张图片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盟主的功夫修为不是江湖第一,他纵然可以通过权谋之术赖在盟主的位置上装腔作势。
但是,他裤裆上的遮羞布终究会有被人扯下来的一天。这只是时间问题。
从外因来说,英国迅速没落,这主要“归功于”它的好盟友兼头号债主——美国。

二战结束后的头十年,英国当时其实也没惨到沦为“最大的输家”的地步。因为按照当时的人对英国整体国力的评价——它依旧属于超级大国之列。

 第6张图片



当时的人对美、苏、英三个超级大国的评价是这样的。
美国: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并能在全球相当大部分地区投射其军事力量,在全球对其盟友都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大英帝国分享全球的制海权。
苏联:世界版图第一大国,军事投射力横跨欧亚大陆,在东欧和东亚具有相当影响力。

大英帝国:世界历史上统治势力最广、辖区人口最多的帝国演变而来,并能在全球投射其军事力量,还通过英联邦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其他大国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美国分享全球的制海权。
从以上当时人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二战后的英国虽然从一家独大变成了三强之末,但它的遮羞布依旧还在,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依然不容小觑。

然而,大英帝国的遮羞布终究还是被“好朋友”美国给扯了下来。

 第7张图片



二战结束后,印度和部分殖民地独立,再加上英国本土经济政策失败,英国本来就衰落了的国力更是雪上加霜。
1956年7月26日,埃及又在伤口上撒盐,其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资产也全部没收。
当时,英国苟延残喘,脸面上还挂着超级大国的称号,埃及如此欺负它,它自然是要想办法修理埃及,把面子找回来的。
不过,国力衰落是事实。所以英国首相艾登在决定出兵之前,他做了两手准备。
第一手是联络法国、以色列,想借助三国联军的报团威慑力,给自己壮胆。
第二手是反复询问美国:大哥你对我埃及打有没有意见?没意见我就打了……
美国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支支吾吾,没说支持,也没说反对,算是默认了。

英国一看美国默认了,就以为美国点头答应了,于是它就联合法、以出兵了。
PS:英国政客玩了那么多年政治,精的跟猴子一样,不可能头脑发昏,抛开美国单独进攻埃及。艾登的行为只能说明,美国确实默认了他的行动。

 第8张图片



结果,当以色列军突破埃及国境线,英法联军陈兵于开罗外海后,美国中途反悔了,给了英国背后一刀。艾森豪威尔在电话中丝毫不给艾登面子,声称如果英国不退兵,他就中断对英国的经济援助。(同时还宣传将会抛售英镑)
并且,艾森豪威尔当时居然还跟赫鲁晓夫达成了默契,下令美军进入全球警戒。其行为隐隐约约的是在说:你们要是不知趣,苏联拿核弹炸你,我可是不管的哦。
美国这种翻脸不认人的行为,让高举反苏大旗,自以为有苏联这个共同敌人就能跟美国死死捆绑在一起的英国在国际上大丢脸面。
其后,美国又联合苏联,高举民族主义旗号支持殖民地独立,拆英法的台,导致大量殖民地独立,英法国力一落千丈,其在国际上影响力从全球范围龟缩到了西欧一隅之地。
法国受此大辱,遂自强自立,法国人选举戴高乐上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
1958~1969年期间,戴高乐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从北约手中收回了对法国舰队的指挥权,禁止美国使用法国基地。并且在戴高乐的主持下,法国还在1960年和1965年分别试爆了西欧国家的第一颗原子弹以及成立了现在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遂走上了一条“欧洲由欧洲人做主”的路线。

 第9张图片



而英国受此大辱,遂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超级大国的遮羞布,倒向美国,死心塌地的给美国当马仔。

按英国当时的首相麦克米伦的设想,奴家都这幅德行了,大哥还好意思整我吗?
然而事实证明,大哥是真的能狠心整它。
1962年,肯尼迪总统为了逼英法放弃独立核计划,就抛出了一个名义上隶属北约、但实际上由美国控制核按钮的“多边核力量”。
法国看穿了美国的小伎俩,就坚决不加入这个计划,并且还劝英国别加入。英国当时想加入欧共体,不想得罪法国。对于美国的提议,内心也是犹豫的。
美国见啃不动法国,就威逼英国。最终,英国还是骨头软,签了《拿骚协议》,气的戴高乐对英国人的骨气是“刮目相看”,彻底跟英国闹掰。
拿到英国的“核按钮”后,美国顺脚就踢了英国屁股一脚,让英国加入欧共体。
说实话,我真是不知道当年的英国政客怎么过的。要知道,英法前脚才刚刚翻脸,后脚就让英国去求法国批准入会,这真的是一点碧脸都不想给英国留了。

 第10张图片



最后,英国求爷爷告奶奶,谈判过程受尽了羞辱,花了十年时间,赔了无数的笑脸,才搞定法国(因为戴高乐下台了),挤进了欧共体。
而至此之后,英国的国际形象大跌,没有国家把它再视为世界大国了。
平心而论,要说美国不知道英法关系,不知道欧共体是法国主导的,我是不信的。而既然知道,还逼着英国跟法国翻脸,翻脸之后再让它去给法国赔礼道歉,自跌身价,这很显然就是美国不想给英国留活路,想彻底把英国捏在自己手上。
如果说,美国真心要帮英国,它大可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者出面帮英国站台,毕竟它的面子大,法国还得给他点面子。
然而,美国就是什么都不干,就是专心的给英国下套。最终,彻底撕掉了英国裤裆上的遮羞布,让英国再也抬不起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非常亲切 发表于 2020-7-5 12:35:5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第17张图片


英国原本就是一个岛屿国,不!它是一群岛屿,虽然它有相当长的海岸线,但陆地面积和人口都相对较小,日不落帝国主要还是靠殖民地发家的。二战前,英国已经欠了美国一屁股债,本来就没钱,二战的浴血奋战后又欠了美国一屁股债,最后二战打完,自己的殖民地都不受自己管控了。虽然作为盟国赢了,但是国际地位和权力都丢了。
基于以上,英国绝对是二战最大的输家之一。

 第18张图片


它失去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失去了它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失去了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并沦为一个瘫痪的经济体和一个大国美国的旺财。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是绝对的赢家,在某种程度上,苏联或俄罗斯也是如此,但我们可以发现,法国甚至德国的结局都比英国要好。

 第19张图片


法国实际上未能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抵抗(法国所谓的抵抗是在盟军对诺曼底的攻击成功后才开始的),也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来击败轴心国。然而,在英国的坚持下,法国获得了安全理事会的主席,达成了与英国非常相似的立场,尽管它的战争努力和军事表现远远低于英国。
而四分之一的领土被占领的德国,成为北约成员,并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德国和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五大经济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和技术国家之一,如今仍在其中。与英国相比,德国的处境要好得多。如今德国在欧洲占据领导地位,而不是当年的战胜国英国。
总结以上,如果不发生二战,英国在美国巨大的债务面前,也会站不住脚,至少现在英国除了失去权力和对其他领土的控制外,并没有表现得太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neocacu 发表于 2020-7-5 12:36:06 | 只看该作者
 
英国绝对不是二战最大输家,德国就比英国输得惨,波兰在战后的结局也不咋地。当然,英国确实是战后国际地位跌幅最大的一个,在二战前英国起码还是名义上的世界老大,然而到了战后英国就完全沦为美国的跟班了。

英国最强大的时期是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也就是19世纪中叶,此后英国的国力就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在第二次工业中英国人固步自封,仰仗着自己殖民地辽阔,不愿意进行工业升级,以至于被相继德国和美国超越。到一战前夕,英国的工业实力就已经远不及德国和美国了。
面对德国的强势崛起,英国只得放下过往的纠葛,与法国佬抱团,后来再拉上俄国,三国于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但要注意的是,英法俄三国并没有签订正式的军事同盟条约,其中只有法俄结为军事同盟,英国则拒绝承担军事义务。
英国人号称“欧洲搅屎棍”,英国的外交战略一向是遵循“光荣中立原则”,既不予欧洲大陆任何一个国家结盟,对欧洲事务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当欧洲大陆爆发冲突时,英国就介入其中,打压任何想制霸欧洲的国家。例如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就联合普鲁士、奥地利、沙俄,死磕法国,防止法国统一欧洲。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英国还是不愿意亲自介入欧洲大陆矛盾的,英国人更喜欢以夷制夷,自己则躲到最后去收割人头。
在一战前,英国继续延续以往的对外战略,虽然与法俄抱团,但只是想以此威慑德国,英国还是想法俄死磕德国,自己从中捞便宜。
英国人之所以能如此逍遥自在,主要还是得益于地理条件好。作为一个岛国,在飞机大规模应用于战争之前,英国只要海军能稳得住,那么本土就不会卷入战争。

 第23张图片

(作为一个岛国,大海是英国天然的屏障,从古至今英国的对外政策就只有一个,防止欧洲大陆统一)
在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英国起初并没有想介入战争,但德国入侵比利时的行为触及了英国的底线,于是英国跟着法国对德国宣战了。
说实话,一战时英法与德国的实力差距还不算很大,但即便如此双方也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选手。英法在坐拥辽阔海外殖民地的情况下,单线对抗德军一家都被打得哭爹喊娘。
而反观德国的战争资源只限于本土,即便是德国在海外也有一些殖民地,可是由于英法海军的封锁,德国在战争时与海外殖民地也是基本处于失联状态。况且除了对付英法,德国还要在东线与沙俄互殴。
但就算在两线开战的情况下,德国愣是跟英法打了四年,直到美国参战出兵欧洲,协约国也仍旧没能攻入德国本土。是的,没错,在一战期间协约国没能大规模攻入德国本土。西线战场主要在法国、比利时展开,而东线战场基本都在沙俄境内。
总的来说,一战德国的战败并非输在军事上,而是输在了战争资源上。德意志第一帝国的面积大约有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900万,其战争潜力还是可以的。若英法单挑德国,肯定是没有胜算,到了战争后期,英法和德国都同样疲惫。但是美国的加入彻底改变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德国最后支撑不住,被迫投降。
从一战中可以看出,此时英国的实力就已经无法支持它世界老大的地位了,于是英国选择继续与法国抱团,这二人合力击退了美国上位的野心,继续主导者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第24张图片

(一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想挑战英法的国际地位,但遭到两国的联合阻击,气得美国人连国联都没有加入)
不过在一战后,沙皇俄国意外崩溃,英法对新诞生的苏联采取敌视态度,于是转而放松了对德国的控制。而德国则抓住这一机遇,迅速扩军备战。由于一战并没有波及德国本土,德国的家底还在,在强大的工业基础支持下,德国军力迅速复苏。
面对重新武装的德国,英法是惧怕战争的,毕竟实力不济,相比于一战前夕,二战前夕的英法更打不过德国了。而且英法也希望德国能去攻打苏联,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于是即便是德国入侵了波兰,英法均是“宣而不战”,按兵不动,坐视波兰亡国。直到德国玩了把回手掏,英国才进入战争,一直对德采取绥靖政策的张伯伦下台,主战派丘吉尔上台。
其实对于英国在二战的选择,后世也是有许多争论的。同为日耳曼民族,希特勒还是想跟英国讲和的,并且给英国的条件也不差。
德国允许英国保持独立,甚至仍旧允许英国保留在非洲的殖民地。在纳粹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大英帝国仍旧还在,与德国的地位也相对平等。
但是新上台的丘吉尔死活不跟德国媾和,铁了心要跟希特勒死磕。因为与希特勒议和将意味着英国维持数百年的“大陆制衡政策”彻底走向破产,届时英国对欧洲大陆事务再无说话的权力,这是大英所不能容忍的。
再者虽然英国军力比不过德国,但好在海军上还是压德国一头,德国一时半会也奈何不了英国,所以丘吉尔就是不同意与德国和谈。

 第25张图片

(鲁道夫·赫斯,纳粹德国副元首,曾被希特勒指定为继承人。 赫斯一直反对与英国开战,1941他突访英国议和,但却旋即遭到扣押,英德和谈之事也彻底没了下文。关于他和谈的内幕,英国政府至今都没有解密,而赫斯更是被关押了长达42之久,最后死的不明不白)
到今天为止,许多英国历史学家都丘吉尔的决策都十分诟病。因为在今天看来,二战后英国的地位还不如当年德国人许诺给予英国的地位高呢。
但是在丘吉尔眼中,希特勒与当年的拿破仑无异,对此英国必须拉拢苏联,就如同当年与沙俄结盟剿灭拿破仑一样。但英国实在是低估了苏联,在二战之前的苏联工业实力就已经超越英国了,相比过去的沙俄,如今苏联的战争潜力更大。到1945年初时,苏联已经横扫了大半个欧洲,整个东欧都落入了苏联人手中。
眼看着苏军铁蹄横冲直撞,丘吉尔心中自然非常着急,他希望盟军能够抢在苏联之前拿下德国,因为德国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了,若德国被苏联占去,那么英法日后将直接暴露在苏军铁蹄之下。
可是在欧洲战场上英国人说了根本不算,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拒绝了丘吉尔抢先攻占柏林的提议,德国东部地区最后被苏联占领。
说实话,英国在一战时的制衡战略还是比较成功的,一战后欧洲大陆还是强国林立,英国就算是国力不济,但还是可以拉拢一波,打压一波,勉强维持着自己的霸主地位。
然而在二战后,欧洲大陆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纳粹虽然被剿灭,但苏联已是占据整个东欧,而西欧则被美国全灭控制,美苏两国瓜分了欧洲,英国人在欧陆的影响力几乎没有了,这种结局完全出乎丘吉尔的意料。
 第26张图片

(丘吉尔坚决反对与德国媾和,他不同意将欧洲让给德国人,但在这战后,欧洲却被美苏给瓜分了)
并且更让丘吉尔头大的是,战争一结束美国就开始打压英国,毕竟一山不容二虎,美国想做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大,想要控制欧洲就必须彻底整垮英国。
而让丘吉尔更加无奈的是,此时的英国已经没有盟友可以联合了,只能单挑美国。至于结果则是毫无悬念,英国被美国整得很惨。
战争一结束,美国就公开支持印度独立,明目张胆的肢解大英帝国,而英国却是无能为力,最后只能同意印度独立。之后,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又拉上苏联给英国施压,逼迫英军将苏伊士运河还给埃及。
苏伊士运河危机的狼狈收场让英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大跌,英国也终于正视自己日薄西山的现状,之后相继放弃了在远东和非洲的殖民地,转投跟着美国混。
总的来看,英国早在20世纪初的时候就开始衰落。但彼时的世界还是群雄争霸,英国了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从中纵横捭阖,拉一波打一波,勉强维持着霸主地位。但二战后欧洲基本被打残,法德都是元气大伤,世界被美苏瓜分。此时的英国不仅自身实力不济,同时连个给力的盟友都没有了,大英帝国也彻底走到了尽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小猪爱吃饭 发表于 2020-7-5 12:37:05 | 只看该作者
 
确如题主所说,二战真正输的最彻底的就是大英帝国。二战永远将英国踢出了大国行列。而他当年的小弟美国却借此成为超级大国。直到今天。

 第31张图片



二战中,法国虽然一个多月就亡国投降,颇被英国讥讽。但正式由于过早地投降。让国家免遭‘’涂炭‘’,工业体系还在。国家经济框架还在。所以战后恢复很快。而英国则是彻底废了,满目疮痍和战败国德国区别不大,甚至还不如。战后当英国记者发现德国普通民众生活要比英国要好的时候,便愤慨写道:到底是谁赢得了这场战争。但原因何在呢?

 第32张图片



因为打败英国的不仅仅是德国。还有一个美利坚。如果说德国只要大英帝国的土地的话,美国要的却是英国的金钱,殖民地。金融地位。一个要钱一个要地。大英帝国最终能够活着已经是奇迹了。面对德国的武力进攻,英国只有答应美国的要求,按照《租借答案》的方式,跳进了美国给挖好的坑里,明知道是毒酒那也得喝。二战以后,无力维系庞大的殖民体系。他们分分独立,成为美国的小弟,日不落帝国就此成为历史。永远不复存。

 第33张图片



一场二战让英国花费近300亿英镑巨额经费。为了保卫国家,英国低价向美国变卖了四分之一的海外资产,这些可是优质的金融资产。战后外债高达37亿英镑。英国的金融地位让位给美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的地位。如果说一战后英国只是勉强维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在1894年美国GDP已经超过英国)。那么二战就是美国的时机。而英国时代就此结束。

 第34张图片



二战的创伤补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心里上的,英国已经知道,他已经无法再次伟大,丘吉尔在1951年的演说中说,让我们恢复信心。这不过是慰籍而已。科技,金融,工业,英国已经无法恢复。更加难以释怀的是。面对美国和苏联的崛起。英国除了依附美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办法。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你丫丫闭嘴 发表于 2020-7-5 12:37:49 | 只看该作者
 
 第39张图片


什么是最大的输家?
二战期间,苏联死去了近三千万人,中国死去了两千万人左右,德国死去了一千万人左右,而英国死去了40万人左右,到底谁惨?到底谁是输家?
英国不是二战中最大的输家,而是二战前后综合国力“整体下降最狠”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
二战是美英新老交替的重要阶段


 第40张图片


曾经的美国就像英国的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在十九世纪末时,国民生产总产值已经超越了“爸爸”英国。其后,英国苟延残喘地走着,而美国却向世界第一的宝座奔去。

一战后,英国的老大就当得很费劲了。二战时,英国实力已经大减,在陆地上干不过德国,还好,他们的海军威力还是很大。
其实,在二战前,英国已经衰落了,GDP不如美国不说(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左右),还不如德国,也不如苏联。二战,就是“新王崛起、老王退位”的重要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直屹立不倒。
这个新王,就是当时GDP全球第一的美国。“新王”能不能完全当老大,要看二战中的表现。美国在二战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帮助了欧战战场的苏联,也帮助了亚洲战场的中国,不仅如此,在亚洲战场和日本对打,在欧洲战场与德国开战,这操作没问题,是老大干的事。
特别是二战末期,“送给”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更是让世界各国只能仰视美国。
综合来看,在二战期间,关于盟军的胜利,牺牲最大的是苏联,出力最多的也是苏联,但整体贡献度和影响力,美国必须排名第一。
因此,二战的胜利,确定了美国世界大哥的位置。
一个新的大哥产生了,一个旧的大哥就要淡出了,因为大家要以新的大哥马首是瞻。于是,美国开强势影响全球,而英国开始无奈地退出了那个舞台。
二战时,英国开辟战场太多,失血太多


 第41张图片


按理来说,英国就算GDP不如美国,但怎么也得排名前三位啊!但是,不行啊!因为英国在二战时期元气大伤,伤到爬起来都没那么容易。

英国曾经的强大,是引领了工业大革命的潮流,而且控制了很多的殖民地,因此才有了“日不落帝国”的美誉。
但是,在美欧地区,工业大革命的科技成果普及很快,不到百年时间,后来者纷纷居上,美国、德国、苏联一个个跑得和疯子一样,这让老迈腿疼的英国跟不上趟。
最关键的是,以绅士自称的英国人,在世界各地殖民地太多,当第二次世界爆发后,英国的各殖民地“纷纷起火”,作为宗主国,作为要担当责任的英国,开始在全球多个地区和他国开战,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等区域,英国和日本开战;在非洲,和德国开战;在欧洲,还是和德国开战。这让英国非常费劲,人死了不少不说,钱花老鼻子去了。
德国海战打不过英国,但是空中轰炸,还是整了不少,这也让英国损失不少。
总之,英国在二战期间,多处开战,导致财产损失巨大,对英国国力大有损伤,失血太多。
二战后,英国控制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更加势单力薄


 第42张图片


(英国曾经的殖民地)
形象地说,英国其实是靠殖民地的获益,支撑起了曾经强大的英国,如果只是靠本土的实力,综合实力确实一般,和美、苏、德都比不了。

二战后,英国控制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属印度、英属缅甸、马来西亚、埃及、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肯尼亚、尼日利亚、索马里等国家先后独立,英国从“日不落”国家,变成了“日将落”国家。
有人说了,英国为什么会愿意让这些国家独立?
因为英国也没有办法,二战后,各个国家的民族主义抬头,到处爆发独立运动,英国没有办法一一开战解决,只能让这些国家独立了。
当然,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那些国家看到一个衰落的英国,谁都不愿意当衰落英国的小弟了,大家都积极要求主权独立,然后和“高富帅”的美国处好关系,或者和“成熟粗犷”的苏联增加来往。
总之,英国是个过气的大哥了,此时不独立,等待何时?
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小,最后就沦落为第二梯队了,只能和法国一起当起了难兄难弟。

 第43张图片


总体来说,英国二战后的衰落,原因有三,一是新老大崛起了,英国退出了政治舞台;二是二战期间开战点太多,失血严重;三是二战后,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大减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佳佳520小 发表于 2020-7-5 12:38:49 | 只看该作者
 
二战后,丘吉尔被胜利冲昏头脑,依然沉浸在“雅尔塔三巨头”的幻影里,提出了“三环外交”理论,试图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核心作用。
 第49张图片


这三环主要就是欧洲、英联邦、英美三环,通过确保在欧洲和英联邦的领导地位、维持英美特殊关系来实现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权。
英国人觉得英美同文同种,都是“自由世界”的卫士,不过英国人怎么想,不代表美国人也会这么想。
英国希望能在欧洲事务中保持主导权,在这个欧洲国家集团内地位是最高的,而美国希望英国人能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但这个作用是建立在美国利益基础上的,这个欧洲国家集团的领导权显然应该归美国,英国人可以在欧洲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必须为美国利益考虑。
 第50张图片


二战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英国人显然对自己“日不落帝国”的逝去心有不甘。
印度、大洋洲、美洲、非洲、亚洲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对于这点,英国人无力阻止,其中有些殖民地的独立,他是给予了承诺的,作为殖民地在二战全力支持英国的报答。
不过英国人有个底线:确保继续控制世界海洋的各交通要道,以最小的占领成本来实现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包括直布罗陀、新加坡、苏伊士运河、南非等等。
 第51张图片


其中苏伊士运河,是英国人要守住的底线,当然也包括法国人,这条运河归苏伊士运河公司所有,而英法都是大股东。
而此时英国的实际情况下,自从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就不断在相对下降,一战搭进去一代年轻人的命,欠了美国大笔的贷款,二战本土被德国封锁多年,靠着印度等殖民地续命才得以苟延残喘,继续欠下美国大笔的战争贷款,战后经济长期萎靡不振,伦敦也不再是国际金融中心,英国人的国际霸主地位在断崖上不断跌落。
 第52张图片


而面对实力的不断下降,英国领导人还盲目的乐观,1955年,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认为,新的西欧紧密连接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美国应该对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盟国的稳定有新的信心。英国继续认为自己可以很好地在欧洲和美国之间维持好微妙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而第二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直接把英国人的美梦彻底击得粉碎。
这一年,埃及领导人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对此,国际舆论普遍是支持埃及的,因为这象征着让全世界唾弃的殖民主义的消退,在二战后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中,这件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具有积极意义。
 第53张图片


英国人、法国人不干了。
为了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英法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开战。
 第54张图片


可以确定的是,英国人在出兵前肯定咨询了美国人的意见,不可能抛开美国人的想法而进攻埃及。
美国人的态度依旧暧昧,基本上不表态,先观察形势。
当英法联军大肆入侵埃及,轰炸了埃及的城市乡村,造成重大伤亡,以色列也同时向埃及发起进攻,事件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英法成了全世界口诛笔伐的对象,国际形象和地位一落千丈。
 第55张图片


这时,美国人入场了,还是和苏联手拉手一起。
美国人宣布美军进入全面警戒状态,并开始抛售英镑,同时拒绝在给英国提供新的资金援助和贷款,导致英国经济大受打击。
苏联直接威胁以色列:以色列的行为“将使以色列是否能继续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发生问题”,以色列也慌了,以色列领导人问英法领导人:“如果……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那么英法两国会处于何种境地呢?”
 第56张图片


英法不得不再请出美国作保,艾森豪威尔则直接要求两国停止战争,“如果这场战争不予制止……能发展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苏联……对于制止战争和恢复近东地区的和平负有特别的责任。
 第57张图片


英法联军灰溜溜地退出了苏伊士运河、退出了埃及,也彻底退出了国际舞台的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Taozitaozi89 发表于 2020-7-5 12:39:4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主要参战国之一的英国,虽然没有苏联在苏德战场上的惨烈,也没有抗日战场上遭受如中国一般的巨大伤亡。但是,曾历经了激烈的不列颠空战,最高时集结了1000多万军队,始终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的英国,说一声浴血奋战并不夸张。

 第67张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付出虽然没有苏联2700万人的惨重伤亡,也没有美国一力支撑整个欧洲战场上的财大气粗,更没有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惨烈。但是,始终坚持抗争没有投降的英国,一直是美国支援欧洲战场上的桥头堡。动员了几乎所有殖民地的英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完全称得上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作为战胜国,彻底击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之后,英国的形势却急转直下,随着全球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曾坐拥3000多万平方公里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英国由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国,沦为了二流国家,英国的影响力,也从全球缩回了欧洲。

 第68张图片


哪怕是在欧洲,英国也远不如“祖上”那般说一不二。因为,且不说同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法国,单单战败之后在废墟之上重新崛起的德国,无论是工业实力还是影响力,比之英国都丝毫不弱。而且,更惨的是,哪怕缩回了欧洲,成为一个岛国,本土依然不消停,如今,甚至连苏格兰都有分离英国的可能。

英国遭遇的经历,说一声“战胜国中损失最惨重的国家”,并不为过。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什么做出巨大贡献的英国,反而沦为战胜国中最大的输家呢?
首先,当然与二战之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世界老大——美国,有直接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坐拥3000多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的英国,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大国。欧洲的诸多列强们,也理所当然的认为,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

 第69张图片


但实际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工业实力就已落后美国。单纯比较工业实力,一战时期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但是,由于欧洲列强有意无意的歧视,一战胜利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被欧洲列强默契的排挤,其工业大国的地位,也并没有被完全认可。

但是,这些显然并不影响美国的真实实力。二战期间,进一步发展的美国,更爆发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工业实力。且不说美国在二战期间如下饺子般的海军舰艇,单单一个租借法案,美国就为盟国提供了高达500多亿美元的军事物资。苏联和英国能够坚持对德作战,美国提供的援助物资,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无论在二战期间还是二战之后,同出一源的美国和英国,往往被我们认为最亲密的两个盟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相反,二战前后,英国反而是美国成为世界老大的最大障碍。

 第70张图片


因为,早在20世纪初就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国,迫切需要更广大的市场。但是,占据全球陆地面积1/4的英国,却一直将3000多万平方公里殖民地视为禁脔,这个庞大的市场始终是英国人的独食,美国人根本分不了多少羹,这自然引起了美国的极大不满。

吃独食是需要实力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国,由于强大的实力,其他国家即使羡慕也仅仅只能流口水。然而二战之后,国力大幅衰落的英国还想保有这些殖民地已经完全不可能了:没有了足够的实力,却还想如以前一般多吃多占,自然是痴心妄想。这也正是战后英国失去几乎所有殖民地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则源于英国自身的原因。作为称霸地球200多年的日不落帝国,如果自身没有发生问题,任何一个后起之秀都不可能轻而易举的具备挑战他的能力。但是显然,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英国自然也不例外。

 第71张图片


随着称霸地球日久,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不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后起之秀如德国、美国,都纷纷赶超。英国能在20世纪初仍保持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除了惯性之外,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掠夺庞大的殖民地的财富。

因此,20世纪初的英国,除了庞大的海军舰队,其实就已经开始落后其他国家,这也正是德国能够两次挑战英国,美国能够超越英国的关键原因。同时,英国的殖民王朝始终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英国的本土面积太小,本土人口太小。
位于欧洲的英国本土只有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四千万,对比英国3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殖民地和数以亿计的殖民地居民,英国的国土面积和本土人口几乎忽略不计。因此,在英国鼎盛时期尚可控制如此庞大的殖民地,一旦英国的控制力衰落,英国很难有足够的实力继续掌控这些殖民地。而且,限于有限的人口,英国也很难同化这些殖民地。

 第72张图片


最后,则由于二战时期英国几乎一无所获,做了个亏本买卖。为了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几乎已竭尽全力。除了疯狂的从殖民地搜刮财富作为军费之外,英国还征召了高达1000多万人的军队。可以说,为了二战胜利,英国几乎把所有的家底全部用上了。

二战胜利之后,英国除了花光数百年积攒的底子之外,还欠了美国一屁股债。但是,二战胜利之后,作为战胜国的英国,除了从德国瓜分了一部分先进技术之外,战争的庞大支出几乎毫无收回的可能。可以说,二战胜利之后,英国除了得到了战胜国的美名,几乎一无所获,反而损失极为惨重。这也成为压倒英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73张图片


因为,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美名,是需要庞大的武力、尤其是庞大舰队作为支撑的。二战之后,英国面临的局面是:英国庞大的军队,哪怕仅仅维持日常开销,英国都已坚持不下去。因此,英国被迫削减军队开支,这自然极大的降低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力,也为殖民地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添了一把火。

最终,二战胜利后,只过了不到20年的时间,英国的殖民体系就轰然倒塌,英国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彻底消失。而作为事实上的第一强国美国,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庞大的市场和世界老大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Xizi_cWcYVNCz 发表于 2020-7-5 12:39:5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二战后英国所处的尴尬国际地位,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曾有过一番形象的描述: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的话语,释放着一个日益清晰的信号——二战后的英国,已然丧失了在全球国际格局中的主导优势,而美国和苏联将会成为战后国际舞台上的主角。
 第81张图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国霸权的衰弱,其实在二战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便已显现,二战的作用,只不过是压死英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抓住蒸汽机时代产业革命的先机,使自己一步步获取了世界性的工业强国、金融大国地位。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大多集中于欧洲大陆,而在欧洲本土的优势地位巩固上,这位全球霸主一贯采取的是大陆平衡政策。
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时,英国联合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构建反法同盟,将法国皇帝拿破仑关进了圣赫勒拿岛;德意志帝国、纳粹第三帝国两个崛起阶段,英国又与法国、波兰等国结成同盟,压制德国在生存空间扩张上的勃勃野心。
 第82张图片


英国人的“拉帮结派”,之所以能玩得这么顺手,前提条件是英国相对于其他强国,能够保持较为领先的实力优势。
然而到了一战前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美国和德国,其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已经超越老牌的英国,并且急切希望能够得到与国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这就将英国推到了与美国、德国直接竞争,甚至战争对抗的风口浪尖。
英国原先那套拉一派打压另一派,从而保证自身绝对领先优势的手段,再也没有了施展的空间和条件。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英国连那副霸主的空架子也维持不下去了。
尤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等28国抱成一团,组成欧盟这样一个政治、经济体后,面对欧洲大陆的“铁板一块”,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的英伦三岛,越发显得孤立和另类。
 第83张图片


1944年4月,德国和日本败亡前夕,各同盟国代表在美国商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又使得英镑彻底失去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主导地位,美元霸权确立。
货币霸权的易手,意味着英国构建的金融帝国随之崩塌,全球的经济重心由伦敦的金融城,转移到了纽约的华尔街。产业落伍的英国,其财富和国际地位的维系,又失去了金融手段的支撑。
手里没把米,连只鸡都招不来。
战后的英国,再也维持不了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体系,随着印度、香港等海外殖民地的丢失,英国也由地理上的世界性大国,几乎回归到欧洲一隅的岛国状态。就连与阿根廷争夺马岛的战役,也是显得捉襟见肘。
 第84张图片


至于摆在现今的国际体系上,英国的话语权更是大大减弱,沦落到了“说话不硬,放屁不响”的尴尬境地。由原先北美大陆的宗主国,变成美国全球政治格局中的一个环节,同亚洲日本、中东以色列一样,是美国平衡欧洲整体局势的“仆从国”。
相对于风光不再的英国,在二战中沦为废墟的德国和日本,经过短短几十年的重新崛起和经济腾飞,德国在欧盟中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也跻身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地位。而唯独英国,再也没能恢复到二战前的国际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hawck 发表于 2020-7-5 12:40:2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场席卷了大半个世界的全球性战争,二战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超过7000万人丧生,1.3亿人受伤,像苏联和中国,伤亡人数更是高达千万级别。

 第89张图片




英国,作为二战的主角之一,历来是被人讨论的一个国家,有人说: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了全世界,堪称二战中最大的输家。
这么说有没有道理?也对,也不完全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还维持着欧洲霸主的地位,英国的伦敦还是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彼时的英国,还沐浴着日不落帝国最后的荣光,殖民地还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至少,看起来,二战前夕的英帝国,还是一个巨无霸。
然而,二战之后,一切都变了。英国不仅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就连欧洲霸主的地位也没有了,甚至沦为了美国在欧洲的跟班。二战之后,英国的全球殖民体系开始逐渐崩塌,东南亚诸国、印度、中东诸国开始纷纷脱离英国的殖民体系,让英国失去了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市场,特别是英属印度的独立,对于英帝国殖民体系是致命性的。
当然,英国殖民体系崩塌的背后也少不了美国的推波助澜,甚至有人还认为美国在二战中还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彻底摧毁英帝国庞大的殖民体系,以便于美国称霸的需要。由美国一手主导而成立的联合国,其宪章里面就有这么一条:尊重各国人民的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这一原则直接促成了英国各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殖民体系的崩塌,对于英国来说也许还不是最致命的。更为严重的是,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二战临近尾声之际,由美国一手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举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乃至全世界的霸主地位,掌控着世界金融体系,世界金融中心也从英国的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的纽约。

 第90张图片



雪上加霜的是,英国的本土由于被德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导致其工业体系在遭遇到极大破坏,相反的是美国却因为战火并没有波及到本土,并没有损坏其工业体系。以至于二战之后,英国不得不沦为美国的附庸。
综上所述,英国作为二战的主要战胜国之一,却是败的一踏糊涂。
但是,如果把英国的衰退归结于二战,那也是片面的。
当18世纪后半叶,英国人在相继打败了西班牙人和法国之后,正式踏上了日不落帝国的扩张之路。中间虽然有美国独立战争对英国人的世界霸主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整体上来说还是英国还是处于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随着第一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让英国一举奠定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特别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日不落帝国达到了巅峰。全盛时期,英国国土面积(包括海外殖民地)达到了3367万平方公里,几乎达到了世界陆地面积的的1/4。

 第91张图片



月盈则亏,盛极而衰。到了二战前夕的1938年,已经是大英帝国最后的荣光了。发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把大英帝国推上了巅峰,但是,紧随其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则不再是英国,而是美国和德国。

 第92张图片



相比于第一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所带来的电气时代显然具有更加的优越性。作为第二次工业的发源地的德国和美国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最终,新兴的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新兴的美国则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世界霸主。特别是远离欧洲大陆的美国,已经在20世纪到来之时不声不响的时候逐渐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号的工业强国,取代英国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自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以来,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就已经岌岌可危。即便是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日不落帝国的崩塌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这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8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