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职场]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复制链接]
69248 2
长江ABC2009 发表于 2020-8-26 23:50:4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夏娃蓝空间”,陪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第1张图片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受,就是我们的时间被智能科技切的越来越细碎——微信、抖音、淘宝、各种直播……让我们活在一个感官刺激的麻木时代,日益丧失了专注的能力,导致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

例如:

你是否在工作的时候,总是不断被手机的各种推送和消息打断思考?

你是否在休闲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刷起小视频?

你是否无法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些深度的问题,做一些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工作?

……

如果是,你身上很大可能出现了“心智残疾”的现象!

“心智残疾”这四个字出自于《深度工作》一书。该书的作者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卡尔·纽波特,他擅长用一些方法指导别人进行深度学习以获得职场成功,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作家。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第2张图片

《深度工作》封面


他在书里面指出,“心智残疾”意味着一个人的大脑一旦习惯了随时分心,那么即使在他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他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

这,令人揪心得可怕。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回想起自己过去工作的状态,发现身上也曾出现“心智残疾”的症状。

比如,我多次想静下心来好好写一篇深度书评,可是事与愿违,每当有空闲了,我坐在电脑桌前,准备写或写了一会后,却总是被频繁作响的手机消息所吸引过去。

就算手机调成静音了,可是刚写一会,心就开始痒痒,觉得写东西好无聊……

于是,一解锁打开手机,就把写文章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

等把手机刷累了,回头一看,时间都过去一大半了,却啥事都没干成。。。

日复一日,浪费的时间实在太多,错失的成长太多。这就是“心智残疾”带来的可怕后果。

好在,《深度工作》一书就像一剂猛药,恰逢其时让我等浑浑噩噩的灵魂清醒。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第3张图片

一、专注的好处多多,但是做到却不容易

书里,作者对“深度工作”做出如下定义: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相对应“深度工作”,作者还提出了相反的一个概念,即“浮浅工作”,指对认知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两个概念相比之下,我们很容易看出,“深度工作”更能给我们带来成功和回报。

然而,根据作者研究表明,在网络工具的时代,极大部分人都处于“浮浅工作”的状态,不断被小事扰乱心神,使个人的专注力变得支离破碎,有难度的工作任务得不到很好的完成。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第4张图片


樊登在一次讲书里说到,他自己喜欢大批量招聘实习生,让实习生跟在老员工身后,帮助老员工进行一些琐事的处理,比如点外卖、打印资料、跑腿等,既让实习生能得到职场实践的机会,也能让老员工可以处于深度工作的状态,不被小事扰乱思绪。

樊登此做法,就是为了给资深老员工营造一个能够深度工作的环境,以实现员工和公司收益最大化。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让你在职场上混的好、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专注力,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成功作品。

正如作者所说:深度工作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

也许你会说,既然了解了专注对成功的重要性,那以后在工作中,我做到百分百专注就是了。

然而,现实真的那么乐观吗?

作者认为,想要做到不分心,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人类往往有将注意力转移到肤浅事物上的冲动。大多数人都能够意识到这种冲动会使专注困难工作的努力变得无效,但是多大数人低估了这种冲动出现的频率及其力量。

试想一下,你有多少次,希望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写一份工作报告、系统学习英语,却总是被手机的推送所吸引过去?你原本计划看 10分钟手机,结果你想起来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一个多小时了?

你用来对抗肤浅事物影响的意志力,就这样,在多次中被不断消耗,产生强烈的负罪感。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恶劣的现象反复循环,真正感受到深度工作带给我们的收益,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有效的方法,布置一些精妙的惯例和固定程序,就只需很少的意志力就能启动工作并保持深度,长期持续下去。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第5张图片

二、如何有效保持“深度工作”?3个方法分享给你

    01.首先,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每个人的习惯和喜好不同,你需要为自己选择一个合适你长期执行的方法,将其融入你的职场生活中。

作者在书里给了我们4种哲学选项。

第一种,禁欲主义哲学

该类实践者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他们通过摒弃或最小化肤浅职责,来实现自己高度专注工作的需求。

唐纳德·克努特,因为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多项创新而闻名,但是,他却注销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并且向外界宣称此事,总之完全屏蔽职业生活中的干扰和浮浅内容,一心扑在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当中。

这种方式,就是禁欲主义哲学。选择这种方式的人,采取的是一种禁欲生活,优先深度工作,尽量剔除或减少其他所有类型的工作。

第二种,双峰哲学

划时代的心理学家荣格,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塔楼,他常常隐居在此,并这样评述这个房间,“我随时都带着钥匙;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进入这个房间。”

在隐居期间,每天早晨,荣格都会把自己锁在塔楼里,雷打不动花2个小时的时间来写作,之后他会冥想,在树林里散步,为第二天的写作做好准备。

当然,荣格只有在隐居的时候才会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其他在诊所的日子,荣格非常忙碌,经常给病人看诊到深夜,而且会到一些大学里讲课、听课,参加咖啡屋的文化活动等。

作者说: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的时间划分为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这类工作哲学,比较自由职业、创业人或公司领导等,能够拥有自由分配时间的权利。樊登就曾在读书会上表示,自己是双峰哲学的践行者。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第6张图片


第三种,节奏哲学

畅销书作者张萌,从初中开始,每天早晨4到5点之间起,利用早起这两三个小时,给自己制定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并用“一万小时”定律来深度学习,因此,成长的步伐始终领先同龄人一大截。

每天早起期间,张萌把自己制定的计划完成后,其余时间照常上课、工作,她的这种方式,就是节奏哲学。

合适使用节奏哲学的人群,一般是上班族,工作性质比较忙碌,无法有大块时间走开,或进行长时间的深度工作,那么便可以使用雷打不动的惯例,确保能够定期完成一定的工作,在一年时间里往往也能够积累非常多的深度工作时长,争取成长的速度更快。

第四种,新闻记者哲学

20世纪80年代,记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三十多岁就已经成为“美国最优秀的杂志记者之一”,面对他的成功诀窍,作者的记者叔叔在回忆起自己和沃尔特·艾萨克森共事的时候,他 这样评价艾萨克森的工作习惯:

“一直都很令人惊诧……他会退回到自己的卧室用上一段时间写稿,而我们其余人则在露台或别的什么地方闲聊……他会在楼上待20分钟或1小时,我们能听到打字机的声音,然后他会像我们余下所有人一样轻松地走下楼……

工作似乎从来都没搅乱他的节奏,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会愉快地到楼上工作。”

艾萨克森的工作方式,完美阐述了新闻记者哲学的实用之处。只要有空闲时间,无论何地,他都能快速进入深度工作状态,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年纪轻轻就成就斐然的原因所在。

以上四种深度哲学,各有各的精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选择一种合适自己的方式,下定决心长期执行。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第7张图片


    02.要有大手笔

JK·罗琳,《哈里·波特》的作者,其财富远超英国女皇,成为英国最有钱的女人。她在创作哈利波特最后一个系列的时候,其工作难度让她陷入了瓶颈。

有意思的是,她最终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继续创造出奇迹的方法,是她从自己家庭工作室,搬进了每晚几千块的豪华五星巴尔默勒尔酒店套房,在那里,她的写作进行地非常顺利。

这座昂贵的酒店的特殊之处,是因为它距离爱丁堡城堡只有几个街区远,而爱丁堡城堡是当初JK·罗琳写出霍格奥茨魔法学校的灵感之源。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第8张图片


JK·罗琳的做法,让我们看到,当一个人工作陷入无法专注的状态时,适当换个环境、给自己点奢侈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最近,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我很难静下心来看书学习,也没有定期的输出,这让我很挫败。

为了让自己重新找回专注力,我选择经常到一个学习氛围好的书店去看书,做读书笔记,虽然在那家书店里看书需要消费一定数额才有座位坐,但是我却用这种方式找回了专注学习的美好感觉。
    03.图安逸

刚看到这个法则的时候,其实我的有些不理解的。

掌握专注的能力,不就是希望燃起奋斗的激情,争分夺秒前进吗?

然而,作者认为,每天在职业问题之外常享受一些自由时光,这样才能使你得到——虽然听起来有些矛盾——完成(深度)工作所需的闲散安逸。

比如,作者建议我们,工作日结束的时候,在第二天早晨到来之前,屏蔽掉对工作问题的担忧——晚饭后不要查电子邮件,不要回顾白天的对话,也不要筹划如何处理即将到来的挑战;彻底屏蔽与工作相关的思考。如果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工作,就加一下班,但是一旦屏蔽工作之后,大脑就必须放松。

为什么作者会做出这样的结论呢?理由有三:

①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给有意识的头脑休息的时间可以激活无意识头脑,从而理清最复杂的职业挑战。

②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注意力复原理论认为,要保持专注需要自主性注意力,这种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用光了,想要保持专注就很困难。

③晚间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那么重要。任何可以在夜间做的工作都不会是高价值产出的活动,不会对你的事业精进带来真正的益处。

因此,我们可以在工作日完成所有重要工作后,设置严格的终结点,比如某种仪式。并且,向自己做出承诺,一旦工作日终了,就不能让任何职业相关的事情侵扰你的注意力。

古语云:“偷得浮生半日闲。”学会休息,是为了更高效、专注工作。作者提倡“图安逸”的法则,实质上就是——为了过上半天美好的闲暇时光,我愿意在工作日的期间,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创造——这是我所愿意付出的代价。

混迹职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做到这点,你就是行业尖子 第9张图片

小结:

在合适的阶段,遇到合适的书,是非常棒的体验。

比如这本《深度工作》,对目前的我而言,有醍醐灌顶之作用。

它让我领悟到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与那些职场成功者的区别,让我反思自己应对现代智能科技时代的所作所为,让我懂得该如何利用“专注力”这个手段,迅速和同级人拉开差距。

同样的,深度工作的精神,在网络时代越来越稀缺,意味着它的存在价值越来越大。正如樊登所说,无论出于更好地谋生,还是获得人生的价值,我们都需要深度工作的能力,和刻意训练这种能力。

愿你在这本书里,能够找到通往成功职场的路径,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作者夏娃蓝,一个爱写作的心理学的“死忠粉”,劈柴喂马,写字修行。成长无止境,愿与你成为同路人。】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收藏|关注@夏娃蓝空间,持续输出优质成长好文!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比03强大105倍 发表于 2020-8-26 23:50:49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水扁大叔的爱 发表于 2020-8-26 23:51:09 | 只看该作者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0 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