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像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这类的学校的教育水平是否被过誉了?

[复制链接]
66566 20
靚坤__ 发表于 2020-11-23 23:57:3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像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这类的学校的教育水平是否被过誉了?


上一篇:在麻省理工学院上学是什么体验?
下一篇:在波士顿多少$年薪可以活下去?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jooooyyyy 发表于 2020-11-23 23:57:35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北京大学读过2年本科,后来在MIT本科毕业。我本人的体验:
    北京大学的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奇技淫巧”。在很快介绍完基本概念后,会开始迅速升级解题的难度。类似一只狗在两列相向而行的火车之间奔跑距离的问题。或者一些计算复杂度非常高的问题。MIT的课程相对来说更注重基本概念,题目也多注重对基本概念各个角度的理解,不会有对复杂度或技巧过高的要求。这样便于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快速进展到研究生的课程或科研前沿去探索。北京大学的很多教育理念比较陈旧。比如线性代数从矩阵开始讲。再比如非计算机系的编程课考试是纸上写代码,完形填空。刚才下面有人说线性代数从行列式开始讲,这个我具体记不太清了,十几年过去了。不过我后来在美国学习的线性代数是从线性空间和抽象运算符定义开始讲起的,讲到后面才自然引入了矩阵,确实让我耳目一新。
给人的体会就是北京大学的本科生课程考核似乎还是以“选拔”为主,学生的成绩要有“区分度”,导致了学生很多时间“浪费”在解题技巧上。而MIT是以“学会”为主,只要认真上课,掌握了概念,再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拿到A。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进行科研,或者学习研究生的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西瓜大星 发表于 2020-11-23 23:58:02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是授课水平的差异,这一点如果没有在国内和国外都念过书的经历不会有很深的体会。
即便在Top4的中国大学,能以专业精神进行授课准备的的老师也只是少数。有相当比例的高校老师是本校学科近亲繁殖出来的混子,尤其是许多女讲师(这里没有任何性别歧视的意思),把大学当婚介所+养老院,之所以选择毕业留校purely只是因为学校安逸好混,轻松有闲,方便自己找老公生孩子,本身对科研和教学是没有任何创见和热爱的。
日常教学很多就是照着ppt念台词。之所以只念ppt是因为没有应对任何意外提问的储备,不能也不敢组织师生讨论。而实时进行,和授课平行开展的激烈讨论是古典式大学之所以存在的意义。这种普遍性的水货泛滥导致了很多人对大学翘课毫无负罪感(至少从2000年代初开始的风气),因为单位时间的效率还不如自己去图书馆看书。
除了老师水平这个差异之外,更重要的是中美在本科教育上有一些根本性的理念差异。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大学是干什么的”,以及“怎样才算一个完成度高的人”。
这种理念上的巨大分歧直接导致在美国的大学本科阶段是没有法律和医学的。你想读法律,先读完四年本科再去考LSAT进法学院从零开始;你想学医,先读完四年本科再去考MCAT进医学院从零开始。这至少说明他们并不认为一个没有完成本科通识教育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连出厂设置都没有调教好半成品硬件,是没可能托付性命的。
我们现在这种大学的专业主义有个很大的问题是:一个人很容易在18岁填志愿的时候,懵懵懂懂就把自己一辈子做什么给定下来了。毕业10年20年回头看,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在那个当时看似寻常的夏天下午居然产生了如此严重的分叉。大学读什麽专业好像签下卖身契一样,彻底改变了自己后半生做什么,去哪里。但一个人在 18-22 岁这个年纪所做出的选择,真的应该被赋予这么大意义么?教育是一个野人“格式化”成为文明人的过程,从考虑到兼容性,可扩展性,和未来升级的可能的角度看,美国人的那套博雅而非专业主义的理念有独特的优势。
比如对“大学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美国大学明显要更为精英主义甚至稍显迂腐,有点类似中国古典时代对士大夫的要求:因为你被考察过是精英,所以才有被培养的必要,又因为你是精英,当下做什么反而变得不重要了。反正你先进来,我们用一个士大夫共同体的小圈子像玩养成游戏一样慢慢修炼你升级你,增加你的各种属性,以便将来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的太离谱 —— 也即给你的人生兜好最低下限,这就是博雅(通识)教育的内涵。
过去有能力贯彻博雅教育思想的学校一般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学院,大部分集中在美国东部和东北部,这些学校通常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小镇,一两千人的规模,有历史、有名望、有校友、有人脉,不愁生源,不愁资金,博雅教育作为学校的传统不断传承。这种精英主义就是靠不是短时间的经济报酬率为目的来体现,它提倡的个体的逻辑、思考、及创意能力这些没法短时间内被量化的软实力。这些看似抽象的能力,却往往是社会、文化、甚至科技进步的最大原因。
而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思路大致来说是苏联和美国的杂交,你不能说他完全没有精英主义的部分(毕竟近代大学是美国人从零开始帮着建立的),但是毛子的集体主义思路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在集体主义下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产品,就像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一出厂就直接开赴前线的T34一样,实用性价值(工具属性)是第一位的,反正都是消耗品,不需要太多独立的个体精神内涵。
当然在美国也有工具化思维的声音,但总的来说教育界顶住了企业界的压力,把古典传统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博雅(通识)教育是成年之后可能唯一的一次系统学习“big Picture”的机会。而在大部分时间里,个人是被培养成工具的。个体的螺丝钉化是人类目前无法解决的悲哀,而博雅(通识)教育是自古以来教育阶段仅有的反工具化手段。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罗马人管教育要叫“liberal education”—— “自由民教育”。我的理解是,人一旦智力在某个分界线以上,就意味着对你来说更高层次的意识自觉比某个职业技能要重要的多。因为精神的自我觉醒意味着对内对外都进行更深的探究的可能,这种边界扩展的重要性碾压单个技艺对人生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越是顶尖大学越是喜欢探讨无用之术,层次越低的学校看着越像职业技术学院。
事实上,所谓的“无用之术”也没有那么无用。达拉斯小牛队老板在一个 Bloomberg 专访中,被问到对于未来就业市场的想法时,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预测,他认为在十年后,互联网行业就业市场对 Liberal Arts主修的需求量会高于计算机专业本身,逻辑是AI的发展会替代掉许多当下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而当很多事情都被自动化时,拥有宏观、独立、自由思考能力的人,或者在艺术领域有才华的人,反而能创造出不同的岗位。
就像乔布斯曾回忆说,苹果外观和字体设计的灵感来源于Reed College的博雅教育,尤其是书法和美学方面的薰陶。抓住消费者痛点,需要一个人在美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方面跨界的能力,科技的前沿应用需要的对伦理学有基本的了解;深刻的理解一个行业甚至需要政治和历史学的广泛阅读。
有人统计过整个硅谷的大佬们大概只有不到40% 拥有计算机背景,其余全散落在不同领域。成功跟他们的专业没有太直接的关联性,真正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的热情。大学终究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阶段,真正的学习绝不会因为你毕业就停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tianzhishehua 发表于 2020-11-23 23:58:12 | 只看该作者
 
我本科是在人大法学院,硕士是康奈尔法学院LL.M.。非常惭愧,康奈尔不能和哈佛等强校并肩,自己水平所限,也只是个LL.M.。但我比较喜欢学术,也认真对比过中美的法学教育,所以想交流探讨下这个问题。
就我个人经历来看,社会科学(以法学为例),如果想感受学术的魅力,真的应该来美国名校深造。当然,以国内的本科教育和美国的硕士教育进行对比,可能有点不公平。而且我国法学又更亲德日,学习美国法可能有些百无一用。但是,有一些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我认为美国法学院走在了前面。以下是我粗浅的观察:
1.师资。
部分国内法学教授距离现实,总是比较地远。很多论文字里行间就透露出,我不想分析现实,我只是对法律做教义学分析。这种路径当然也有价值,但难免造成规制没有分寸、过急过严,结论可操作性不强,疏忽了某些当事方的重要利益,使得皇皇巨著流为废纸。对于民法刑法而言,做思维体操的作用更大。而对经济法而言,如果缺乏对现实的分析工具,那么论文就不会有价值。史际春教授就曾评价说,学术作者的观念要再更新颖一些,不能总是希望为中央提立法建议,压服地方,不管地方利益;事实上地方会有他自己的对策,写文章时要考虑到。再就是分析法条的能力足够了,但分析现实,讲好故事的能力有待加强。我当时便对史教授由衷敬佩。因为这正是我在法学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我想某些老师的字里行间,也会透露出这些问题,而我们正是学着这些论文成长起来的。仅仅在象牙塔里皓首穷经,而没有分析现象的能力,恐怕不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而美国法学院的部分师资则能弥补这一缺陷。仍然举经济法的例子。我的证券法教授“白头”先生是美籍日裔,体型圆润,身手敏捷。曾经于10米开外准确向学生投食好时巧克力(偏题了)。他是哥伦比亚JD毕业,在真·宇宙大所Sullivan and Cromwell工作了六年,之后曾任野村证券、所罗门兄弟公司和花旗集团的董事总经理。40多岁又投身学术,现在是讲席教授。在白头教授讲课时,他会尽力告诉你美国证券法法条之间的勾连关系(真心草蛇灰线、浮脉千里,谢 @王丰 指正),还会告诉你这么规定是为了围堵华尔街制造的哪种漏洞。因为他就曾经担任证券公司的法务总监,所以讲课时能站在不同角度向你透露“行规”,使教学更生动了。对于资产证券化模型、柠檬市场理论、掉期交易、有效市场理论,白头教授也是信手拈来。只有当和华尔街商业世界结合起来时,我才感到繁冗的法条变得生动起来。
反垄断法教授“干草”老爷子也是我敬仰的学者。他是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第一份工作是耶鲁经济系副教授,发过好几篇AER,后来在福特时代任司法部首席经济学家,最后来到康奈尔任法学和经济学教授。由于是经济学家出身,所以老爷子打通了经济学和法学的壁垒,每堂课先讲经济模型,再讲规制手段。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真的是爽。老爷子让我相信了,反垄断法学离不开经济学基础;同时,如果修炼到一定阶段,法学的真理都可以用简单、凝练的语言复述出来。以其昏昏,无法使人昭昭。
2.课堂
美国法学教授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先进的技巧,甚至在某些角度上,比国内课堂还要原始。现在国内法学教授都会做PPT了,有些教授的PPT做得还是相当不错、引人入胜。在康奈尔法学院课堂上,教授们一般都不用PPT,而是最原始的板书。唯一一位做了很“漂亮的”PPT的教授,是从牛津来的。
 第1张图片 简约就是美(Copyright: Pro. Dan Awrey)
美国法学院一年级课程和upper class(自选学术课程)的讲授方式就是满堂灌+cold call。Cold call是一种很神奇的提问。它可以按顺序,也可以随机;在大多数教授那里,答不好cold call,会直接削减期末分数。但是你又不能随意展开,你必须先读过案例,然后答出教授想要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其实已经在判决意见或案件摘要里写明了。Cold call是一种伪苏格拉底式教学法。表面上是师生互动,探寻真理,实际上就像一位答主所说,是教授和被提问者共同演一出戏,引出之后教授要讲的话题。
我就被干草老爷子Cold call两次,好歹是用蹩脚的口语应付下来了。在中国课堂上,如果被cue到,答不出来也可以扯着法感情说一通。但是Cold call有标准答案,不答对,你会感觉全班70多双眼睛死盯着你。教授在两三分钟内也不会轻易放过你,而是会不停启(zhui)发(wen)。我答完之后,发现心跳都快了两倍。白头教授更绝,一堂课一个多小时,只逮着一个人问,这个同学的内心一定很崩溃。但是正因为此,美国法学课堂上几乎每个人都在课前读了案例,做好了准备,这时候的教学效果真的倍增。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某些同学的提问非常深刻,教授也做了很深刻的解答,使我们享受了正外部性。(也因为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是工作多年的律师。)
美国法学课堂的节奏特别快。因为美国学期短+春秋假,真正的课时只有12周,比国内少了近一个月。再加上同学们大多数是JD,所以教授会直接把核心内容端出来。比如干草老爷子,一节课(55分钟)要讲三到四个案例,这些案例需要你前一晚读透,压力可想而知。(当然,Quimbee大法好)
不过和国内法学课堂一样,教授们的段子是少不了的。干草老爷子年高德劭,颇知旧日掌故。一天跟我们说,1989年10月11日,川普本来是要从纽约飞大西洋城,结果老爷子去见川普,谈合规问题,川普就先让其他人坐直升飞机先去了。结果,这架飞机半路坠毁了,无人生还。老爷子课上讲了这个段子,课后还把报纸截图放进了课程平台,标题:"It's all my fault."(按:川普后来说是自己福至心灵,才选择不坐飞机的。)
 第2张图片 有图有真相
3.课后
做社科学术,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后和导师交流想法。一般来说,美国导师更尊重学生的想法,愿意提供很多实际的思路,而不仅限于让你去读读某个题材的著作。当然,我想国内很多大学的研究生也能享受这种待遇。
白头教授的讨论时间是固定的,虽然他很忙,但是每周二周三下午都会雷打不动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学生来问问题。如果有事,教授必须在课程平台公告自己的其他答疑时间做为代替。干草老爷子则需要预约,但是回邮件很快,而且从不失约。老爷子已经78岁了,用起电子设备来比我还6,邮件几乎都秒回。而在国内,可能教授们会有各种社会活动。你需要提前预约,失约的概率也不是没有,而且有事也不会告诉你,只留给你紧闭的大门。微信、短信也都是很难联系上的,打电话则更是唐突。最终也就写写邮件,等待教授有空时再简单回复。这种等待的感觉,其实就会打消某些同学提问交流的信心。
在交流中,教授们的思维都很清晰敏捷。其实社科学术不怕有偏见,就怕没观点。吞吞吐吐,折中主义,是最令人生厌的。干草老爷子在讲轴辐协议案例中,如何区分横向限制与纵向限制时,就明确指出:第一,看经销商决策能否仅凭纵向指示确定下来。如果横向上的商家需要互相观望、互相监督之后才能订立纵向协议,那么它一定是横向限制(inferring horizontal agreements)。第二,看经销商能否自由退出与制造商的约定。如果可以,那么说明限制都是纵向的;如果不能,那么说明限制存在横向的可能性。这种明确的测试标准我在判决书中都没有读到过,真心受益匪浅。
总之,和美国法学教授的课后交流,信息量比较大,确实有了“开小灶”的感觉。这也激励我在课下阅读更多文献,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
4.实务、后勤与环境
美国法学院的学费很贵,托马斯大法官在就职大法官的前一年才还清读法学院时欠的贷款。(当然,他43岁就当了大法官。)不过法学院财大气粗,也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帮助。
第一,实务。我们的研讨会(seminar)都由“久经考验”的律师或法官讲授,这些人的要价自然不会低。最后要写一篇论文,可以训练基本的英文学术能力。我们还有辩论技巧(oral skills),商业法律数据库检索等课程,对实际工作还是很有帮助。这些课在国内比较少见,也可能因为我们的实务还在摸索阶段,真正懂行的人不会夫子自道。再加上国内的信息披露还不够规范,所以北大法宝、威科先行很难做到Lexis或Westlaw的程度,启信宝、天眼查也很难做到Bloomberg,Capital IQ或Mergent Online的水平。还需要继续进步呀。
第二,后勤。服务真的无微不至,并且时刻微笑,当然效率有时候可能不太高。每个行政人员都态度友好,和国内某些行政老师鼻子朝天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的图书馆员都必须是JD(学校不太靠前),除了整理书籍,还必须教论文引用规范(bluebook)和数据库检索课程,必要的时候还得上阵修扫描仪。真正的文武全才。法学院的装潢十分豪华,给人以强烈的仪式感。这些都是学费堆出来的。
 第3张图片 康奈尔法学院图书馆(手机实拍)
 第4张图片 康奈尔法学院外景(手机实拍)
第三,环境。其实有点跑题了,不过为了宣传,还是附上。康村的环境是可以吹一波的,“翠柏扶风染藤黄,碧岑无尽点墨章”。学院有门禁,但是校园没有。土地宽阔,人烟稀少,随手一拍,都不必担心人群入境。冬天的雪扑簌簌地从枝头落下,仿佛在你的耳边细语。雪地上没有一丝脚印,河谷的冰柱使你仿佛置身北海道。
 第5张图片 胡适曾走过的河谷
最终我想说,美国名校的社科教学水平(以康村法学为例),目前还处于世界的前列。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每个人的光阴有限。如果能够有条件赴美深造,去体验这种敏捷的对谈、智慧的洗礼,我相信这对学术研究水平是很大的助力。即便在思维上与之有异,能学到一些范式也是很好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Xizi_xve43Bu2 发表于 2020-11-23 23:58:17 | 只看该作者
 
题主看过《射雕英雄传》吗?如果看过,大概会好奇这样一个问题:郭靖的武功是什么时候超过杨康的?为什么能超越杨康?
说起来,由于「18年比武之约」,郭靖和杨康在早年的学武经历是有相似之处的。郭靖是有「江南七怪」的悉心教导,但杨康的师傅丘处机比起江南七怪是只强不弱。杨康虽然不算特别勤奋,但却是出了名的天资聪颖,郭靖虽然不是真的愚笨,但「江南七怪」教了那么久,武艺依然没有大成。在穆念慈比武招亲的时候,杨康的武功也明显要高于郭靖,更何况,他还藏着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没用呢。
但是,在洪七公教会郭靖「降龙十八掌」后,杨康打郭靖就明显有点力不从心了。
不可否认的是,郭靖的天赋属于「厚积薄发」的类型,学习降龙十八掌后,这种「厚积」被激发了,步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但我们也要看到,真正让郭靖「厚积」的人,不是洪七公,也不是江南七怪,而是另有其人。
他就是全真派的马钰。马钰教给郭靖的,看起来只不过是睡觉、打坐的方法,不是什么具体的武功,其实却是大名鼎鼎的「全真派心法」,是一种「内功」。在学习了这种内功之后,无论是江南七怪,还是洪七公,在教郭靖武功的时候,似乎都变得轻松许多。
而国内的应试教育,所缺乏的最重要的点,便是这种「内功」。看起来,中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又广又杂,就像江南七怪一样,水平不算太高,但都愿意把自己的毕身绝学都传授给了你。如果你聪颖如杨康,也可以吸纳各个门派初级武功的精华,拥有不错水平的武功。
但这种学法,日后若想要步入顶尖,却是相当困难的。就像杨康,即使后来有梅超风和欧阳锋这样厉害的师傅,武功还是被郭靖远远甩开了。
而海外名校的教育,在思路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概括地讲,它会教你「内功」。
就拿我所更为熟知的理工科来说,过去我也曾对海外名校的教科书和课程表示过自己的困惑和不解。
比如大学数学和物理,虽然国内的教科书水平参差不齐,但我们学校老师推荐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些经典教材似乎就写得很不错,通过教科书,我能很快地掌握课程要点,学好这门课。相反,老师推荐的一些来自国外名校的教材,却让我感到非常不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教材实在是太厚了,好像什么内容都有,又很难判断哪些是重要的;
● 二是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似乎都是很简单的,看它们似乎又是浪费时间。
但硬着头皮看完几本教材后,我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我逐渐意识到,国外教材的「厚」,主要是为了能更加「体系化」地讲清楚一门学科;而「简单」内容多,则是因为在国外(尤其是美国),高中教育的难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在大学中,会承担很多对应国内高中就会学习的内容。
不光是教材,课程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你听 AndrewNg 的 Machine Learning 课程,会发现里面包含了很多非常简单的数学知识,似乎对于专业基础水平不错的学生来说,知识的「密度」并不是很高,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于非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入门也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海外名校的教材和课程,真的是很用心在做的。比起中国名校的老师,那些海外顶尖名校的教授们,在课程的「通俗性」和「体系性」上都下了更多的「硬功夫」。这种硬功夫,如同武功中的「内功」一般,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能更健康地串联你所学的各种武艺,让你在今后能更自然地吸纳各派武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这种「内功」,在人文社科上同样显著。只是在早期,你的体验不会太好。
在经历过高中的一系列「应试教育」后,我们对学科的理解往往是「略懂一二」但「体系不清」的,国内的大学老师呢,很多也受过类似的教育,所以非常懂得该如何针对这类学生「授课」,让学生听起来比较「舒服」,更容易「考高分」。
但舒服不意味着合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在中学「重知识,轻体系」的「揠苗助长」后,大学其实应当承担更多「让思维体系重构」的「纠正」职能。而在这点上,针对性较强的国内课程往往并不能(或不屑)做到它,而海外名校的课程,由于愿意重体系、并且照顾各种水平的学生,却更有动力实现它。
而作为一个在高中阶段并没有接触过太多人文社科思维体系的理工科学生,我反而觉得自己对美国名校教授的「通识类课程」有极高的接受度。
比如,我最近在喜马拉雅上听一个叫《哈佛通识课:影响人类的100本书》的专辑,就觉得那些哈佛的教授,在讲授课程中有非常多的独到之处。
举个例子,我曾痴迷于电视剧《半泽直树》,它让我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恰好我看到了喜马上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 David Howell的一个标题为「武士道」的通识课。于是饶有兴趣地听了一下。结果发现,Howell 教授从解读《武士道:日本之魂》这本不到 120 页的小书入手,站在历史视角全面阐述了「武士道」诞生的来龙去脉,分析了「武士道」的核心特征、社会定位和对外影响(甚至还顺带提到了「切腹」的具体实施方法),在我看来,是一个简洁却又不失完整性和趣味性的高水平解读。
之所以像这种类似于「武士道」的人文社科通识课能让我听起来如此地舒服,和哈佛教授们在专辑架构上的设计不无关系,而这是国内很多课程明显缺失的地方。
而从对「通识课」的认真制作中,我们也能见微知著,看出海外名校的教育,确实有国内教育所缺乏的独到之处——它就像一个有着深厚内功的武林高手,能「四两拨千斤」,教给你更本质的内容,为你日后的武艺大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kenz2x 发表于 2020-11-23 23:58:43 | 只看该作者
 
我本科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后申请了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博士,在斯坦福读应用物理博士的这几年,除了发物理的paper,我不仅还拿到了电子工程的硕士,还拿到了管理工程的辅修,这些都源自我对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交往不同的人的渴望。我觉得这些很大程度上是我留学期间思维的开阔转变,这也是我留学生活收获最大的部分,下面以我的亲身经历谈谈我在斯坦福的科研生活和课余生活以及个人感受:
▶ 先来给大家介绍下我自己
09/2009 - 06/201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应用物理学学士学位
09/2013-03/2018 :      斯坦福大学          应用物理学博士
03/2015-06/2015 :     斯坦福大学           电子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硕士( 辅修 )
我在斯坦福的科研生活
我2013年来斯坦福的时候,觉得加州并没有那么美好。其实自己2012年去过波士顿那边,毕竟波士顿是一个有历史有人文的城市,有现代的高楼也有复古的欧式建筑,以为这就是美国给我的感觉。然而来到湾区以后,反而觉得这边的楼既不高耸,也没有很多独特的设计,觉得有些枯燥。不过美国的城市还是无法和国内的北京上海比,无论其繁华的程度,还是人口的数量。但是美国的城市也有自己的特点,与其说成城市,不如说成“城乡结合部”。这里气候适宜,安静开阔,这些特点都是国内大城市甚至一些美国的大城市没有的。斯坦福就坐落在这里,因为其温暖的基本不会下雨的气候,我慢慢习惯了这里。


我在斯坦福读的是博士,毋庸质疑,首先要聊到的是科研生活。斯坦福学校很大,涵盖的科研方向特别广,除了物理系之外,还有我所在的应用物理系。斯坦福的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吹拂”,这句话也深深体现在了斯坦福的人身上,包括在斯坦福工作的教授和在上学的学生。斯坦福的学术风气是非常自由的,自我感觉比东部的常青藤的学校要自由很多。斯坦福不是按照学期制,而是按照quarter制,也就是说一年按照季节分成四个quarter,每一个quarter就是传统上的一个学期。一般大家上课都是从autumn到spring上课,summer的话课会比较少,很多学生会选择去校外公司实习。博士第一年的科研大都会通过一个“rotation”的阶段,也就是每一个quarter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导师,跟导师商量后去课题组实习。一般的学生都会经过若干轮rotation,这样就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让学生能更好的找到自己心仪的导师。


在斯坦福的科研生活其实相对于很多学校来说算是比较轻松的,作为一个过来人,非常推荐头几年的时候好好把自己的科研做好,一方面是给自己今后哪怕是找工作找教职打好基础,一方面是和老板以及实验室的小伙伴处好关系。所以从我自己个人的经历,以及我认识的学弟学妹的经历中总结出来,头几年的科研是快乐也并着痛苦的。


虽然学校给了个人很多的自由,但是个人的发展还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所以在斯坦福的科研中,很多的时候还需要靠自己,也因此常常会自己专研到很晚。在斯坦福我的感触是导师一半不会太去push自己的学生,很多时候都和学生保持一种类似于朋友的关系。这个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科研的选题上和进度上,不会有太大的限制。当然好的事物必然会带来坏的一面,这导致很多科研工作主要还是要靠自己自觉,如果个人不够自觉的话,就会很容易落后。我自己感觉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时候,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经历到科研上,很多辛苦的时候也只有自己明白。然而每次工作能发表出来的时候,自己也是开心和幸福的。到了第三年和第四年的时候,因为基础因为有头两年的工作慢慢打牢,后面的科研相对来说就会更轻松自如一点。


另外一点就是斯坦福的课程。对于博士来说,都会有必修的课程(别的学校也会一样)。但是很多课程,在本科的时候都已经修过了。斯坦福会提供学生waive的机会,也就是说上过的课完全是可以用本科的成绩代替的。这就给学生很多选其他系别的课的自由,据我所知,这一点是美国很多学校没有的。Waive掉没有必要重新上一次的课后,就可以自己选自己想了解的方向。比如我自己为了毕业后找工作,就选了很多的EE和CS方向的课。


斯坦福的学位也相对来说非常自由。因为我自己选了很多除了应用物理之外的系的课,所以完全可以拿一个外系的master学位。比如我自己在第二年末就拿到了EE的master学位,这个对于找工作来说是很有用的。除此之外,我还修了很多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的课,同时也拿到了一个辅修学位。虽然既做科研,还要去上课会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对于自己个人今后的发展来说还是非常值得的。
▎我在斯坦福的课余生活

斯坦福的课余生活是相当丰富的。整个湾区的大环境是非美国人,特别是中国人的比例特别高,因此国内很多娱乐的地方湾区都有。在湾区,有有名的周末三大宝:桌游、爬山、滑雪。在斯坦福这三项活动也特别流行。我自己在头几年的周末基本会每周都去爬山,过节的时候就会和小伙伴一起打桌游,感恩节后都会去一次tahoe滑雪。在学校内的活动也特别多,我在第二年加入了斯坦福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ACSSS),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会。当时自己加入的是学术规划部,每个学期的活动特别多,自己也组织过好几次活动。在学校的活动除了和学术相关,比如faculty luncheon、找工作经验交流会、master转phd交流会之外,还会有每年固定的迎新晚会和中国学生学者春晚。这些活动都举办的非常有质量,而且可以增加中国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我建议如果有同学申请到了斯坦福,一定要加入学生会这个大家庭。


除了学校的学生会之外,还有会各个大学的校友会。比如科大的话就会每年都有峰会和校友聚餐bbq,周末有一些爬山群羽毛球群会约一起出去玩。比较累的时候就会找同学一起去吃饭看电影扯扯淡。湾区的生活很多方面会很像国内的生活,差别在于交通上需要一辆车。因为这边独特的气候,每年下雨的时间特别特别少,经常是阳光明媚,所以特别适合各种户外活动。


节假日的时候,我自己一般都会组织旅游。美国的风景和国内的大好河山完全不同,国内的景区大多都修的很好,A越多修的越好。然而美国主要是靠自然风景出名,比如各类不同的国家公园,都成为季节合适的时候游客聚居地。我自己每年都会出去大旅行至少两次,都会离开加州去别的州,比如看尤他的拱门和佛罗里达的key west,我甚至自己尝试过从湾区开到纽约(最后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实施)。在美国公路旅行是一种常态,也是一个非常让人放松的活动。我觉得许许多多的课后时间,美国给我的感觉和国内是完全不同的。然而每次结束后回到湾区,又会给我很多国内的亲切感。
▎ 我自己的感受

斯坦福给我的感受是丰富多彩的,湾区怡人的气候,也孕育了斯坦福的灵气。我自己在斯坦福的几年,感觉自己当年的选择没有错,斯坦福带给我的,永远比我贡献给斯坦福的要多得多。在斯坦福我自己科研上能够一直很顺利,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让我对这个地方和学校抱着无限的感激。


扯了这么多,希望各位读到这篇文章的同学,无论是有没有申请到斯坦福,都请来这所坐落于美国西部闻名世界的学校来看看。高大的拱门,严肃的教堂和深厚的底蕴一定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感觉。如果在申请的过程中,有任何需要帮助的,都欢迎大家来WordSunny留学平台咨询我,在WordSunny的这几年,我已经帮助数百名同学斩获了自己理想的offer~


我自己所在本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着浓厚的出国留学的氛围。我自己大二就开始背GRE,考过托福和雅思,参观过美国几乎所有名校。大四的时候,我自己也是花了半年的时间为自己的申请做准备,其中酸甜苦辣必然自知,同时也和许许多多跟我一级和比我低几级的学弟学妹有过交流,有很多关于申请细节、改文书的经验,特别是美国本土的学校STEM的学科。


我个人始终抱着一个宗旨,那就是要去帮助那些想通过去开辟更大的世界去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所以我希望我自己经历的所有都能帮助到大家,也希望有梦想的同学一定要去坚持不要放弃。


(下面的三张照片:第一张是硕士毕业的照片;第二张是和携程CEO梁建章的合影;第三张是和于丹老师的合影)


 第11张图片



 第12张图片



 第13张图片 PS :以上分享来自WordSunny留学平台入驻导师Francis Chen


WordSunny始于2011,专注互联网留学9年,超过3000名海外名校学霸入驻,无论是商科、理工、人文社科还是法学、艺术~在这里你都可以找到。☞ 任何留学方面的问题,欢迎点击下面链接关注WordSunny留学平台,每天分享美国TOP30、英国G5、澳八大等名校学霸的申请攻略与留学问题剖析~


WordSunny是一个基于共享经济原理运作的留学众包平台,让申请人通过更低的成本得到更加专业的申请服务导师,例如梦校的前招生官、学长、学术大牛~


我们的初心是帮助更多的同学申请到 Dream School !让留学变的更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富泽百川 发表于 2020-11-23 23:58:59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本质是科研机构,国外优质综合性大学尤其如此。80%以上教授教你只是为了恰饭,给ta选择的话ta才不要教普遍愚蠢无知(在教授level看)的本科生。这个情况被两个因素削弱:
a) 国内尊师重道,不管哪个等级的学校,很多人进去就是准备当“老师”而不是研究员的,而且整体中国老师苦口婆心的多一些。
b) 国外的话,教学认真的教授很多都在文理学院。文理学院没有硕士博士,只有本科,教学+学习的氛围应该是多于“教授急着发论文扬名立万”的。我本科很想去文理学院的,没考上,如果有美国顶级文理学院的看到,可以探讨一下我这个印象是不是真的。
2. 你想要走学术,尤其是社科,我感觉还是要出国。
国内社科和文科论文注水确实有点吓人,我研究生的时候写的论文是中国数据,所以中英文文献都查了,中文的真的绝大多数。。。就是瞎写的。明明和我主题相关的并不少,但文章长度经常一两页,数据没有前因后果,解释也非常不到位,在我看来整个就是学术态度有问题。当然,我确实不能说是100%了解国内查阅资料的所有渠道,但整体印象真的是有点不好。未来几年考虑读博,我也在网上问了问查了查,最终估计还是会去英语圈读。一个是对于国内论文质量确实害怕(大牛国内教授好的论文也是投稿到外刊的),另一个是略微担心自己变成国内导师的翻译机器(如果有比较教育/语言学/学习机制优秀大导的学生跪求推荐)。
另外,建议你读一读相关领域的英语圈论文,再决定国外教授是不是水。就像第一点说的,很多教授心思不在教学上,但你做学术,到时候是一对几,也要求你更主动找导师指导你(所以选负责的导师和侧重学术的项目也很重要),这和网上大课感觉完全不同。
3. 你说的常青藤硕士表姐,其实也算有代表性。我是个揭自己老底都不怕的人,所以知乎上其它回答已经说过了,留学圈有明显的鄙视链:本科>博士>硕士。本科牛逼的人被当做类似“贵族血统”,比如我“血统”只能算英国G5,和斯坦福本科中国人是比不了的。因为国外硕士很多项目为了捞钱不得不招收超级多国际生,而本科对国际生数量卡得很严。所以,如果你认识本科哈佛斯坦福MIT的中国国籍人士,看法应该会不一样。当然,在这个前提下,美国仍然是牛校中国人偏少的(英国可参考我其它答案),而再看专业大小,比如我这个专业每年一共才二十来个人,中国人个位数,而且一篇毕业论文写一整年改了一百八十遍才通过,所以你说我们专业非常水这也不太可能。
希望你坚持学术初心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嗳妳是我de骄傲 发表于 2020-11-23 23:59:48 | 只看该作者
 
不请自来
我这里不是想为我的学校说话,我只是觉得答主对教育的理解可能不大准确,所以希望表达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先说观点:
教育不该被定义为单纯的授课、教学、管理等,应该被视为对一个人在某个阶段在某种环境中进行的全方位的培养。
听起来有点拗口,对不对?我先举个例子。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叫做“知识的诅咒”,大概意思就是,你学到的知识,会以一种不显性的方式内化成你的思维模式,即便你可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但实际上你已经不知不觉地遵循了这种思维模式了,这会天然地让拥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在和别人交流时形成一种壁垒。这个人以为别人也是有这种思维背景的,而实际上不是这样,这就导致了交流成本变得很高
具体到我身上,我自己是学工科(机械)出身的,所以在看到很多现实问题的时候第一想法就是先做受力分析,把各种相互作用视作各种力作用一一个问题上,然后找个参考系来思考这个问题。后来转行物理以后,我接受了一套新的思维模式,我又开始喜欢先按照量子力学的思维,想这个问题的“哈密顿量”是怎么样的,应该把它直接代入到薛定谔方程中去看还是求出“拉格朗日量”然后用最小作用量原理来分析。而这样的思维方式对没有相关背景的人来说,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他们只会奇怪,这个人到底在干嘛?
扯了这么半天,我要表达的观点其实很简单,在哈佛、MIT、斯坦福这样的学校学习、生活,学到的可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的那一点点的内容,它是一种把价值观、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礼仪、专业知识、专业视野等一个人所必须学会的东西在你的身上全方位内化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而走出学校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带上了这种名校的“气质”、“思维方式”、“使命感”等,或者用某一个答主的回答,叫做内功,这种东西才是这些名校在一个人最美妙的青春年华能给他的最宝贵的礼物
让我先不以恶意揣测人,站在和你一样的立场,假设你看到的这些名校的网课确实讲课质量不大好,但很有可能的是,你没看到的还有很多,这些东西是你不在这所学校就无法感受到的。能在这些顶尖名校任教的老师,毫不客气地说,都是天才,他们对这个领域的理解都是超乎常人的,他们的授课思路,课程补充材料和课后习题等,都凝练了他们在这个领域浸淫多年所得到的理解,跟着他们的思路,你得到的可不仅仅是课堂上传达出的那一点点的东西,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一片森林,森林中的河流,花朵,参天大树与啼鸣的黄鹂都尽收眼底,此时,其中的某棵树是否挺拔、青翠,还那么重要吗?
之前我有一个回答,提到过我在浙大和哈佛上课经历的对比,如下:
Friedrich 陈力源:为什么大部分大学生上课不听,空余时间自学?在哈佛给我上“断裂力学”课的老师是美国的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断裂领域泰山北斗级的人物,除了这个回答中提到的,他的讲课非常好、深入浅出之外,我没提到的还有他的课程设计之精巧,课后作业布置的绝妙:老师的课没有课本,只有讲义,上来第一节课就直接带我们读Griffith在1921年建立断裂力学理论的开天辟地的论文,之后讲到塑性材料的断裂时,又带我们读Orowan和Irvin在1953年建立金属断裂理论的论文,还有后来1957年James建立J积分研究裂纹能量场的文章。他的讲义紧紧围绕领域内的经典文章,顺着整个领域建立的逻辑来进行授课,并不断指出在领域早期发展时出现的错误,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断裂现象的本源及其最新的发展。他布置的作业都是非常经典的,每周只有五道题,但是要做出这五道题需要你去细读他的讲义和他列出的一些参考的文献,而只要你真的认真去这么做了,就一定能做的出这些题,考试也会拿很高的分,而且还会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这么一堂课上下来,我对断裂力学的理解我自认为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对其前沿的研究内容也有了很广泛的了解,我觉得这就是大师的课,该有的样子。
更有意思的是,老师虽然是两院院士,但没有架子,课堂上经常跟我们开玩笑,也特别喜欢自嘲,对于我这么一个只是过去访问的本科生去蹭他的课,他也丝毫没有区别对待,我交的作业他会改,课堂上他也经常cue我找我回答问题,大师的包容和风度可见一斑。再想想某些国内的老师,本事不大,脾气却不小,真是令人唏嘘。
除了课程之外,你的同学,你的TA(Teaching Assistant助教)都会对你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一同上课的同学都是哈佛MIT的博士生,大家课堂上都非常认真活跃,有问题就会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确保最高效率地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同时课后大家也会经常讨论文献里的内容,大家完全没有因为我是一个本科生就瞧不起我,这些都是国内死气沉沉的课堂所见不到的。而且我们的TA是老师的博士后,也是这个领域的一个新兴的小牛,对领域的理解也非常深入,我们在有不懂的问题时都可以去问他,他的解答也总能帮助我们自主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就是理想的助教该有的样子。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讲的是毛泽东他们读书时的事情,这是我认为的国产“偶像剧”的巅峰,它告诉我们青春可以没有装逼,炫富,打架,撕逼,拉帮结派和堕胎等看似酷但对成长无意义的事,它告诉我们青春可以是大家一起为了理想而奋斗,一起读书学习,一起追寻自我,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第17张图片 《恰同学少年》剧照
在这部电视剧里,充盈着一种“朝气”,那是心怀壮志的年轻人所特有的精气神,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覆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何等的慷慨大气!而我在国内的很多大学,见到的只有为了GPA和一些小的荣誉锱铢必较的利己主义者,见到的只有为了一点资源和利益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的老师,像极了《恰同学少年》里的刘俊卿纪墨鸿,这对有志青年的损害是可怕而无形的。
但是在哈佛,大家的肩上都多了一份荣誉感和使命感,身边的人,不论做什么,对自己的专业内的事情要求都很高,而且对自己各方面的品行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大多数人都有着很崇高的理想,争做时代的弄潮儿,虽然哈佛给我们的博士奖学金在波士顿那里也只能过上紧巴巴的生活,但是那种朝气和追求却能够克服物质上相对的贫困让大家努力去奋斗。我丝毫不怀疑,这里的老师大多有着孔昭绶,杨昌济,方维夏他们的国士之风,这里的学生都如同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那样积极向上,心怀天下。在这样的环境里走出的人,自然会有更大的概率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有更大的概率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真正的时代弄潮儿。
所以,总结一下,我说了那么多,只是希望告诉题主,也告诉大家,教育的意义绝不只是上几堂课,刷几道题那么简单的,它更重要的是塑造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带给一个人更好的视野,给人使命感和价值感,让人有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和自我要求,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希望你能摒弃一些暂时有些狭隘的观点,去努力奋斗,积极向上,走到更好的地方,和更好的人一起遇到更好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いせえう岚_卢 发表于 2020-11-24 00:00:1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因为东亚人“过于重视教育”和“重视进步”,所以我们默认按照自己能力和潜力的上限去选择接受的教育。
这种社会文化让学生能被清北复交录取,就绝不去平均水平985;能录985绝不去211;能走文化课考上211,绝不走艺考。这种“重视进步”更让学生在考研时只考虑录取分数线比自己本科院校更高的学校,本科211考研只考虑985,本科985只考虑去清北或者国外读研。
而西方文化则相对“不重视进步和教育”(犹太人除外),只是人生选择的一部分,事实上,能满足哈佛、斯坦福、MIT录取条件的应届美国学生数量,是实际提交申请人数的数十甚至上百倍。
这使得大多数美国TOP20名校的录取率高达6%~15%,很多平均水平之上的公立学校更是有60%以上录取率。别忘了,美国是可以同时申请也可以同时录取无限多个大学的,也就是说作为美国人,如果你达到了SAT的要求,把美国top20统统申请一遍,肯定可以录取至少三四所。
例如王力宏获得了耶鲁、普林斯顿两所美国top3名校的录取,但选择了去威廉姆斯学音乐。而中国走文化课能考上清北复交的学生,即便是高晓松,也没有去走艺考。
例如这位女孩被耶鲁录取,但是去了阿拉巴马州的奥本大学,因为有奖学金并且学费便宜。
 第19张图片 这种对教育的“不重视”,也让西方学生即便本科毕业于名校,也可能选择从事与学历教育无关的工作,例如英国几乎全部著名演员,都毕业于牛津剑桥或者其他G5大学的非艺术类专业。

另一个美国人不追求TOP20的重要因素,也是在美国教育被称为教育市场的一大原因——不同于我国愈好的学校,学费愈低。美国名校应届毕业生在美国就业市场的平均年薪,与该学校学费基本相当。6~7万美元一年的耶鲁大学,其毕业生年平均收入也差不多是6~7万多美元。。
这样的美国TOP20名校本科读下来四年,至少要花掉220~300万人民币(其中学费150~200万)。如果继续读master、phd,那共计消费五六百万也是正常的(只算学费、住宿费、餐费)。无论在什么国家,工作之前,先花掉几百万读书的人,绝不是为了获得工作能力。要知道,在美国读四年名校的花费能买4辆超跑或者8辆M3、RS4、C63。

而公立大学的性价比明显高得多,2~3万多美元学费的优质公立大学,比如佛罗里达大学,也可以有4~5万美元一年的应届毕业年薪。此外这种公立大学的贷款利率也会低一些。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接受教育,然后工作赚钱,那么选择这些“名校”绝不是最优解。这也可以解释美国名校学生的读研率很低。而清北复交的“人中龙凤”则几乎一定要继续“深造”。反正读HYP又不是为了工作或者科研。
这种文化和制度差异下,哈佛、MIT、斯坦福们,重视的必然不是培养学生的学术、工作能力。在美国名校普遍被提及的更多是“领导力”、“青年领袖”、“决策能力”这样的词语。真正的专业能力,在美国被留在master和PHD的几年中学习。
相比美国更加old school的英国,则把“硕士”阶段也一样作为“瞎混”的过程,从PHD起步才培养专业能力。这种文化误解进一步让很多外国人选择去英国读研读得一头雾水。

现在我们回到主题,哈佛、MIT、斯坦福的“教育”水平确实是被过誉了,但他们的目的又不只是教育。就像法拉利、爱马仕这些名车和名包的水平也一样是被过誉了——如果你期望的是它们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美英本国的学生来说,哈佛、牛津的教育经历并不是他们截止到毕业时,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资本,他们的家庭才是他们这些学生的骄傲,也是哈佛、牛津们的骄傲。
而对于清北的学生来说,清北的教育经历则是他们整个家庭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li198621 发表于 2020-11-24 00:00:39 | 只看该作者
 
与题主的观点相反,从我在中国和美国上课的经历看来,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的教学水平的差距,可能是各个方面中最大的,甚至比科研水平的差距更大.
以数学专业举例,对相同年级的人而言,美国学校的课程难度可能要低不少,但是对于相同内容的课程,即使不是最顶尖的学校,教学观点和水平大部分时候也远高于北大的教学水平.更不必说很多课程在国内很多学校根本找不到有老师能以不是纯粹念书/抄黑板的方式完成.在北大就读的时候,对老师好不好,我个人的标准是这样的:能把书念清楚,稍微有点结构的,就算是合格的教师;在此基础上能做到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就是不错的教师.有自己的结构和理解,上课风趣,内容详实,那就是优秀的教师了.但是平心而论,数院的课有至少三分之一是达不到合格的标准的.
造成这样的差距的原因是两方面的,第一是教师水平的限制,尽管近年来差距在大幅度缩小,但是很多老师的眼界有限,研究水平一般;第二是很多数院的老师继承了数学系的stereotype,交流能力差,也不在如何讲好课上下功夫(我没有暗示frj,据听过他上课的人说,他课讲得还蛮有趣的).
虽然美国每个学校都有很差的教师,但是就教育水平而言,北大可能连美国的三流高校都比不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0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