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二战德国为什么丢了制空权?

[复制链接]
56641 20
金碧上弦月 发表于 2020-11-24 10:07:1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战德国为什么丢了制空权?


上一篇:二战德国的闪电战要怎么防御?
下一篇:德国为什么有能力挑起两次世界大战?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天神的笑 发表于 2020-11-24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1939年底,德国有51万吨的航空燃料库存。1940年,生产和进口72.1万吨,消费量96.6万吨。阻止德国储备大幅下降的原因是从法国库存中缴获了275,000吨,这使得帝国在当年结束时库存增加了613,000吨。
1941年,因为巴巴罗萨行动对燃料供应严重超额,德国生产和进口了91万吨,消耗了1,274,000吨,从而在年底将库存减少到254,000吨,或略高于其1941年1月1日储备的40%。事实上,如果没有被缴获的法国航空汽油,德国将在当年年底之前用完航空燃料!
1942年是非缴获供应量超过消费量的第一年,但几乎没有缴获,一共生产了147万2,000吨,消耗了142万6,000吨,也就是说当年富裕4万多吨,加上之前的储备,也就是总库存是30万吨。
如果大规模增加新飞行员的培训,那么这些库存将会被迅速消耗光!
另外注意一点,即便没有增加新飞行员的培训,但43年美军大量介入,德军战斗出动剧增,同样会大幅度增加汽油消耗。
同样要注意的是41年也不可能扩大飞行员培训,因为库存就那么点。
在42年以前,德国飞行员先要在Fliegerersatzabteilung 进行大概6个月的新兵训练,然后是到 Fluganwärterkompanie 学习航空基础知识2个月。
再到 A / B Schule 飞行学校接受100到150小时的基础飞行训练,大概为期半年,最后编入 Ergaenzungseinheiten(作战训练部队) 当战斗机飞行员,整个周期大概是13个月,飞行时数为150到200小时。
然后爆发了巴巴罗萨行动,这时候德国空军开始玩命的飞,高强度的飞,虽然俄国空军不经打,但高强度出击导致的事故损失剧增,一年内损失了4400名左右的飞行员,为了确保前线满员,大量教练被派到前线作战,这导致训练质量开始大幅度滑坡,倒霉的是这些教练大头来自Ergaenzungseinheiten。
总的来说到1943年还能勉强凑合,这时候大概能受到160小时的培训,不过44年big week导致德国空军一下子损失了2千飞行员,为了弥补损失,飞行员的训练标准被降低到112小时,其中50小时是基础训练,40小时相当于原来的 Ergaenzungseinheiten ,另外20小时在实战部队训练。
到1944年9月,开始直接取消关闭各种训练学校,教员直接被拉到前线作战,到1945年2月基本上彻底停止了飞行员的培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钟爱一生you 发表于 2020-11-24 10:08:5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指西线制空权,那么丢失制空权的关键时间段是1944年3月-6月“流血的夏天”。在此之前,由于盟军护航战术不完善,以及大航程战斗机不够,德国空军可以以相对较少的损失率进行飞行员消耗,这其中在1943年8月,打出了单日让盟军损耗超过25%(26.5%,单次损失25%被认为是维持空中作战的关键节点)的战绩,直接让第8航空队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停止出击。但随后,盟军开始集中护航战斗机与轰炸机群持续了近3个月的不间断轰炸后,硬生生的将德国西线空军的鲜血流尽,使之在未来的诺曼底作战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同时西线空军的巨大的损耗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补充,飞行员的训练和补充也需要时间的,德军之后再也无法拼凑起可以维持西方防御的空中力量。
如果是东线制空权,那么在1941年12月之后,德军就主动放弃了维持绝对制空权的念头,一个是消耗太大,到了12月德军的东线飞机数量就只剩开战时的一半,这还是算上了马上要被调到地中海去的第2航空队的前提下。另外一个就是东线实在太广,无论苏德空军都无力维持前线的绝对制空权,即使是苏军,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未能完全控制天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我爱山西农行 发表于 2020-11-24 10:09:33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资源和生产力不够,制造业美国,苏联,英国加起来起码是德国三倍以上了,体现在坦克,飞机产量上,还有德国生产的东西质量要求比较高,也不简约。举例子吧,战争事情坦克平均使用寿命可能也就一年,那就没必要按照20年的使用上限精细制作。苏联制造的军事装备更加适合大规模战争,虎式再厉害也干不过5辆以上的t34。  还有德国全面动员得太慢了,主要是战争前期太顺利,苏联,盟军都是很早就全面动员了,妇女都全部排到工厂去了。美国和日本打仗没有尽全力,实际上一直是欧洲优先的战略,大多数空军装备资源都给的欧洲战场,美国先有b17那样的大型轰炸机,而且数量巨大,不列颠岛就像是永不沉没的航母,盟军把德国工业区都炸得稀烂,德军主力一直都被苏联拖着。 资源确实不够,英美两国基本上是全世界的物质和欧洲抗衡,1943年之后,德国的潜艇战术就被制约了,盟军的物资一直都是压倒性优势,德国的战略重心一直在东欧,被拖着,实际上打的是不对称战争。一直打架又一直被放血。诺曼底之前,英美两国,美国确实是只用了半只手和日本打架,主要精力在欧洲就是搞空袭,北非也不是隆美尔不如蒙哥马利,是资源,后勤补给差得太远。相持阶段之后,失去闪电战的优势,德国就必输了,苏联就像是血量不断被奶上去的肉盾,美国英国是经济爆表神装的的adc,德国最多是个孤独的上单。 希特勒太迷信科技了,然后被数量怼死了。 当时那个时代,导弹误差那么大,他相信飞弹能干英国,其实效果很差。德国最早有喷气式战斗机盟军用的螺旋桨战斗机的顶峰p51野马,十几架怼两三架,德国搞不过的。德国还从瑞典弄铁矿石,罗马尼亚搞石油,至于英国美国,面积上最大的地方都是资源产地。   德国人口大概苏联的百分之60,生产力略大于苏联,英美资源储量是欧洲几十倍,生产力应该是3倍以上,战略战术不落后,确实是堆都可以堆死。加上意大利1943年就投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做自己就好的我 发表于 2020-11-24 10:10:1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许多知友的答案,有说产能的,有说装备的,还有就说是P51的,其实都对,也都不对。因为德军西线制空权的完全丧失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不是某个独立因素决定的。我就从战术的角度简单的谈下,在1944年血染的夏天之前,p51其实就已经在西线投入作战了,德军在军需部长施配尔博士的领导下,1944年军工产能其实反而是二战的高峰,那么为什么1944年夏天德三空军突然从还能顽强抵抗,变成了毫无还手之力呢?   
        我认为是在于盟军的护航战术做了改进,而且是极其致命的改进-------P51前进控场战术。在解释这个战术之前,我们先要简单的了解一下西线空战的简单概括,二战活塞战斗机,都是视距内用机炮进行格斗,所以攻守双方在进入战斗状态时所处的相对位置,机体当时所保有的能量(什么叫空战能量自己百度)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德军在拦截盟军轰炸时,首先要做的是根据雷达的探测结果和前方观察哨的观测结果,推测盟军的大致进攻方向,在得出结论的同时,战斗机部队要起飞,进行集结,编组成一个机群,之后飞往预定空域进行拦截作战。在使用新战术之前,P51的护航方式是对轰炸机群进行伴飞,在遭遇德军拦截时,以轰炸机为保护目标,与德军交火,保护轰炸机。严格来讲P51的空战性能,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出色,该机为了大航程也做了不少牺牲。与德军的后期109,190相比,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性能差距。所以双方一直你来我往,打的有来有回。而在新的战术部署中,P51并不对轰炸机进行伴飞,而是先于轰炸机部队,提前起飞,以机群的形式进入作战空域,这个时候德军就难了,如果在探测到P51机群后,德军立刻起飞集结,前去与美军战斗机群交战,得益于P51超大的航程和载弹量,他可以与德军纠缠很久,在双方打个精疲力尽,弹药和燃料都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轰炸机群飞到了。基本就是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对德国的战略目标进行狂轰滥炸。而如果德军按兵不动,不提前起飞集结,等轰炸机部队近了在起飞,你就必须顶着美军战斗机部队强行起飞,P51在交战时会同时拿到相对位置,能量以及数量的三重优势,任德三的飞行员再哈特曼附体,这种仗也打不赢。而德国空军的产能,飞行员数量,装备数量等情况都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同时应对分别到来的盟军轰炸机和战斗机群。
        小小的起飞顺序成了压垮德三西线空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使用该战术的1944年,血染的夏天后德三西线空军被打的血流殆尽,彻底失去了西线的制空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SSN 发表于 2020-11-24 10:10: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邀请。具体而言的话德国制空权的丧失实际上还是因为自身体量和同盟国三巨头的体量差距太远,尤其是美苏。
不过苏联重点在于地面装甲部队,所以说在东线的德军地面部队要好过不少,因为毛子虽然飞机产量也大,但是直到雅克-3和雅克-9的出现才实现了抗衡。
西线这边的空军不多说,美国人和英国人基本上实现全面空优,德国人连制空权一回都没拿到过,二战里面基本上欧洲西线战场全空优路线,把你炸的连你家人都不认识(确信)。
德国工厂还不断受到英美战略轰炸的影响尤其是鲁尔,汉堡,德累斯顿等工业区,受到美英空军的战略轰炸的影响极大。(当然产量直到1944年末才降低很多,能够维持产量的原因还是靠斯佩尔这位建筑师部长的佩恩-战时管制经济)
具体的产量的话可以看看斯氏通史我记得上面有一个产量表的。当然专业的二战书籍可能更适合。
飞机产量是一个原因,飞行员也是一个原因(但是鄙人还没有研究过这一块,所以不敢乱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sight 发表于 2020-11-24 10:11:43 | 只看该作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战略、战术都纷纷登场,德国凭借着先进的军事理论,训练有素的新型军队,在战争开始阶段所向披靡。掌握了制空权也是德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1张图片 在各个战场,德国的空军大显神威。它们不但掩护地面和海上德军的行动,还担负着对敌人纵深战略目标轰炸,空降奇袭的任务,担负着战略任务。通过轰炸,德国就迫降了贺兰,通过空降,德军占领了埃本·艾马尔要塞,占领了克里特岛。
但是,到了战争后期,德国空军逐步丧失了制空权。在东线的广阔战场上,这种情况尚不很严重。可是,在西线战场上,这个情况成了左右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说,每当德国地面部队取得一定进展的时候,就会招来大批盟军战机,把战场炸成一片火海,德军只能撤退,失去制空权。
 第2张图片 由于丧失了制空权,德国在各个城市和战略目标遭到了盟军的大肆轰炸。工矿企业、交通运输、战略城市等目标被盟军轰炸破坏,严重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那么,德军是怎么丢失制空权的呢?除了德国的战争的战略错误,比如多线作战,动员过晚,实力悬殊等等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现在德国空军本身。那就是,德国空军中没有战略空军的编制。
 第3张图片 在德国空军建设中,虽然有出色的战斗机队,俯冲轰炸机队,但是,这些大多都是直接投入战场的部队。德国当时也有人提出建设大空军,制造战略轰炸机,建立战略空军。可是这个建议被希特勒给否决了。当时德国的资源有限,他的眼光更多地放在能够直接应用于战场的方面,没有想到战略轰炸这个方面。
这个恶果在不列颠空战中就显露出来。由于没有战略空军和相应的轰炸机装备,德国不得不把大批的直接用于战场掩护的俯冲轰炸机投入空战。结果不但没有产生显著的战果,反而损失了大批的飞机和飞行员。
 第4张图片 在此之后,德国将主力转向苏联战场。在西线,德国反而成了英国战略空军轰炸的目标。虽然德国空军想尽了办法,德国还是遭受了越来越大的损失。等到美军参战后,这种局面更加严重。
财大气粗的美军组建了第8航空队,他们负责白昼轰炸德国目标。而英国战略空军则负责夜间轰炸。在开始的阶段,战果不大,而且损失不小。在当时,第8航空队是伤亡最大的盟军单位。但是,随着美国强大的战争机器开动,德国越来越不是盟军空军的对手。
 第5张图片 在开始的时候,盟军战斗机的航程有限,不能为轰炸机队全程护航。为此,美军制造了著名的P-51“野马”战斗机。这种战斗机以长航程为轰炸机队进行全程护航。这样,德国的战斗机一面要对付对付轰炸机上的自卫武器,另一方面还要和对方的护航战斗机作战。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德国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越来越少,德国空军已经落了下风。
到了1944年,为了即将开始的“霸王”行动,空中会战进入了高潮。从2月20日到25日,美军组织了针对德国空军和德国飞机制造工业的大会战。在这一周的时间里,美国第8航空队和第15航空队的3300架轰炸机参加了对德国的空袭,一共投下10000吨炸弹。德国的飞机工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第6张图片 这次会战的胜利,使得德国的战斗机无法补充,飞行员也损失过大,德国的战斗机队几乎崩溃。这使得德国空军彻底丧失了制空权,德国空军一蹶不振。虽然德国空军还在继续垂死挣扎,可是在越来越强大的战略轰炸面前,德国空军再也没有喘息的机会。
到最后,德国的战争机器,在盟军的战略轰炸下崩溃了。当德国的燃料工业被破坏后,所有的飞机、战车都无法运转,战争彻底无法进行下去了。
 第7张图片 后来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对地面部队发出讲话,“如果你们看到天上有战斗机,那么这些战斗机肯定是我们的”。确实如他所言,诺曼底登陆当天,在空中只出现过两架德国战斗机。和盟军的上万架战机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
而负责德国军工生产的施佩尔回忆到,“我已经看到了战争结束的征兆,因为每当我一躺在那张并不怎么舒服的床上时,就可以看到美国第15航空队在轰炸机从意大利的基地起飞,越过阿尔卑斯山来轰炸德国的工业目标,而此时天空中没有一架德国的战斗机”。
 第8张图片 正是因为德国空军忽视战略轰炸,没有自己的战略空军。不但不能对英国进行战略轰炸,削弱消灭对方的军事潜力,反而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最终,在强大的美国军事机器面前,失去了制空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chole6688 发表于 2020-11-24 10:12:10 | 只看该作者
 
资源不够呀。和苏联来回磨,早晚生产能力见底儿。
只要没有快速击败苏联,纳粹德国肯定是要玩完的,后期盟军不可能和纳粹和谈的。
其实二战并不想一战似的,协约国、同盟国分成了对立的两个阵营,两个阵营打的你死我活。从轴心国的角度看,二战应该分成日美战争、日中战争,以及苏德战争、德国和英法的战争、德美战争区分看待。各场战争的结果会对其他战争造成质变的影响。
其中最关键的是苏德战争和日美战争。苏德战争德国的胜算37或者28开吧,日美战争日本的胜算是零十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1149716410 发表于 2020-11-24 10:12:25 | 只看该作者
 
讲一个东线战场上比较简单的对比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爆发之前,德军集结了1800架各类战斗机型,占了当时东线总量的百分之80左右,而苏军集结了2100架左右的飞机,只占总量的百分之33
这下差距够明显了吧?德军的后继乏力是非常明显的,哪怕巴巴罗萨前期空中战斗打的顺利的不行,德军依旧损失巨大,各方各面的原因都有——比如过高的出击次数导致的人员/机械事故、被防空击落、被苏军优势力量强吃等等等等,啊对,还有不掩护轰炸机队友这个传统艺能,导致德军开局损失了大量用于战术打击的斯图卡,不得已调动He111这种去进行前线战术轰炸
再加上库尔斯克之前,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在刻赤半岛/库班空战的失败,直接丧失了白捡苏联油料的能力,罗马尼亚产油区还天天被苏军的伊尔4、叶-2等远程轰炸机骚扰轰炸(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结束前,黑海舰队的岸基轰炸机部队日常舔罗马尼亚的油厂)
所以德军在战斗机数量、人员素质、油料储备及后勤能力上出现了巨大的滑坡。
除此之外,苏军在技战术装备上也直接反超了德军,是压垮东线德空的最后一根稻草。库尔斯克的时候,苏军的标准主力最起码已经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登场的雅克-9和拉-5战斗机了,除此之外,在强大产能的支持下,苏军还有大量库班空战登场的拉-5F,以及库尔斯克战役首次亮相的拉-5FN和雅克-3战斗机,拉-5FN和雅克-3在4000米以下的低空格斗可以摁着当时德军主力的BF109G2、BF109G6、Fw190A暴打,BF109F就更死的快乐,而且这个高度是东线空战的主要区间,德空是躲不掉的,否则地面部队就会被海量的伊尔2吃干抹净
如果说西线是被战略轰炸机放血,那东线就是德国在地面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放的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gulove 发表于 2020-11-24 10:13:00 | 只看该作者
 
产能不行呗,不管是空军飞机还是陆军的坦克装甲车,和整个盟国比起来就是屑啊。
再者飞行员的培养也跟不上,你以为不列颠空战是英德之间的事,其实是整个英联邦的军人和各种自愿军的战争,加上雷达这种技术装备的使用,损失差距进一步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2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