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年轻人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

[复制链接]
64017 20
逗你玩l呵呵 发表于 2020-11-24 19:45:1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轻人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


上一篇:985、211高校学生为什么陷入群体性焦虑
下一篇:你想不到的,悲观的好处|降低焦虑:你需要“防御性悲观”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楼主很笨很纯真 发表于 2020-11-24 19:45:57 | 只看该作者
 
焦虑在年轻人身上比较常见,这是由于人们对环境或事物不适应造成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特别是刚进职场的年轻人,每天忙忙碌碌的付出,到头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就像我每天焦虑如何能让自己挣更多钱
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感到迷茫
每天的花销,工资都不一定够
不喜欢现有的工作,但又不敢轻易的放弃现有的经济来源
工作加班时间长
每天都在重复性的机械化运作
......
人在焦虑中,没有任何创造力;
人在焦虑中,没有任何思考力;
人在焦虑中,没有任何觉察力;
人在焦虑中,没有任何学习力。
焦躁 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我们看似忙碌实则焦虑 。 那么怎么打败焦虑?打败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 -- 李尚龙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产生焦虑的原因,才能去解决焦虑。
我们会觉得焦虑,无非是因为现在的我们,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
打败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焦虑。
焦虑也是我们成功路上比较强大的敌人。
拒绝焦虑,走出焦虑,我们便收获了一半的的成功。
不要问,不要等,不要犹豫,不要回头,既然你认准了这条路,就不要去打听要走多久。
这是打败焦虑的最好方法。
 第1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阿洛记 发表于 2020-11-24 19:46:55 | 只看该作者
 
焦虑真的是很多人的普遍通病,关于这个问题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
那么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全文在末尾)
1. 接受当下情绪

在前面也说了,焦虑情绪的产生是由大脑过去建立的预测系统给出的情绪模式。那过往发生的经历,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只能先接受它。
当情绪上来的时候,不要试图完全控制它,压抑它。
大脑也是具备可塑性的,你可以慢慢锻炼对情绪的掌控,锻炼忍受不确定性。
像平常晚上失眠,我们时常告诉自己要赶紧睡,只可以睡四个钟了,过了一会,又在心里告诉自己,还不睡的话,只能睡三个钟了,于是越想越睡不着,刚闭眼就到天亮。
我们这样努力的让自己睡,反而起到反作用,焦虑也是如此。你越和自己说,不要焦虑,不要紧张,便越紧张,越是想那些灾难性的后果,便越焦虑,因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那具体下来,我们需要怎么做呢?放松对掌控感的需求,让大脑放松。
当你非常焦虑的时候,可以试试冥想。
据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在NeuroImage期刊上发表了关于冥想的任务态fMRI研究显示,冥想训练可以改变自主情绪调节的神经回路。
也就是说,长期的冥想练习,杏仁核可以减少对消极刺激的反应,从而也可以慢慢改善那种爱焦虑的情绪。

2. 做可以掌控的事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焦虑背后的本质其实是什么?对不确定因素的恐惧,那拥有掌控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缓焦虑的。
仔细思考,让你焦虑的这件事上,我可以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不确定因素。集中精力放在可以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花大把时间想太多。
例如在得知我下周一要进行演讲,短暂的接受可能会产生焦虑情绪以外,我会把更多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准备上。
很多时候,焦虑是由于我们放大了未知事情的最坏情形,其实你只要客观的开始分析你预设的结果,就会发现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你可以着眼于当下,设定短期计划,一步步开始实操,让大脑重新回归拥有掌控感的感觉,就能合理降低焦虑。
如果这些都做完之后,你可以尝试说服自己接受最坏的结果,接受眼下这种不确定性。
当你最坏的可能都能接受的话,那一切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3. 锻炼大脑情绪模式
前面也说了,大脑是具备可塑性的。除了冥想之外,我们也可以多去做一些积极向上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来建立正向反馈。
多扩充脑内的预知系统,那么在决策的时候,也会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具体下来,你可以这么做:

(1)不要过度依赖过往经验,仔细想想当下情景模式与过往经历的事情在哪些方面有本质的区别,是不是可以换另外一个角度去看问题。
(2)不断颠覆自己的想法,允许身边也有不同的声音。很多人会产生焦虑是因为外界的声音和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一致,产生一种恐慌感,但其实,你要准予多种声音在你脑子里互斥,去削弱那种“自我掌控感”。
(3)多读书多改变身边环境,多读书很好理解,可以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让大脑多一些神经联结,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
那多改变身边环境怎么说呢?不是说要你频换换朋友工作之类,而是不能总是在固定的圈子环境中生活,这样思维容易固化,情绪模式也会固定不变。
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外出走走,甚至走一条平常没有走过的一条小路,这种新鲜的体验都能刺激大脑神经,来锻炼大脑。
所谓当你见过更多美妙的事情,学过更多有趣的事情,便不会对当下细枝末节的琐碎而感到焦虑。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任何一种情绪本身,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要过多去苛责自己,学会和它和平共处是我们一生要学的课题。


全文戳下文!
沐夏:深度剖析,如何克服焦虑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meiyingxue 发表于 2020-11-24 19:47:32 | 只看该作者
 
首先,理清焦虑的根源。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

    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再往深了说,焦虑并不完全源于我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来自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
焦虑肯定是你的老朋友了,它总像背景音乐一样伴随着你,我们虽对它极为熟悉,却从来不知道它究竟是谁。我也是默默忍受多年之后,终于在某天鼓足气力和它对视了一番,从此,它一点一点地离我远去,虽然偶尔会反扑,但再也无法近身。今天,我把这个认知武器送给你,愿你此生不再受焦虑的煎熬。
焦虑之战
36 岁那年是我的「觉醒元年」,在此之前我过得很混沌。正如前文所言,那时的我虽然对本职工作很投入,但业余时间几乎被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占据。警醒之后,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便油然而生,我内心迫切希望发生改变,毕竟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
但一阵忙碌之后我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也没有看到任何变化与转机,那种对独特优势求而不得的心情,就像一个孩子面对最喜欢的玩具却无法拥有一样。
好在网络学习时代来临了,我发现各路能人现身网络,也有很多和我一样希望变好的人出现在各个社群里,我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跟着报了很多课,买了很多书,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特别是每次收到书的那一瞬间,我总会产生一种好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的错觉,但事后才发现,读书的「艰难」与买书的「惬意」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为了缓解焦虑,我开始不自觉地求多、求快,结果又陷入只关注阅读量的低水平勤奋——每本书都读得很快,回头却发现什么都没记住。再抬头看,与一些同龄人的差距早已遥不可及,甚至一些比自己还年轻的人也已成就满满,而自己还得从零开始。这种情况让我变得烦躁和焦虑,情绪一度低落,那段时间我心里总是回响着一句话:来不及了,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直面焦虑
我像一个落水者,被焦虑彻底包裹,仿佛在慢慢地沉入河底。看着河面的波光逐渐消失,我终于在一次感到绝望时想通了一件事:做总比不做强!王德顺 79 岁走上 T 台,褚时健 74 岁开始种橙子,这都是现实中的例子,而我现在才三十几岁,人生之路还很长,现在开始行动根本谈不上晚。所以我不应该跟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比现状,如果非要比,也应该跟他们刚起步时的状况比。事实上我更应该跟自己的过去比,哪怕好那么一点点,也是值得的!
大概是触底反弹,焦虑慢慢消失了,这时的我才回过神来:自己面对焦虑从来都是被动承受,主动权从来不在自己手中。我既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出现,也不知道出现之后该怎么请它走。为了今后不再承受这种情绪起伏,我必须正视它,彻底解决这个困扰。
一天下午,我拿出笔和纸,把心中的烦恼、担忧、顾虑和欲望全部列了出来,大到人生愿景,小到 10 分钟后要做的事,慢慢地,我勾勒出焦虑的几种形式。
第一,完成焦虑。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Pandoracardi 发表于 2020-11-24 19:47:4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年轻人的焦虑有一个普遍特质,就是追剧打游戏刷抖音的时候,不会觉得焦虑,一旦停下来,或者看到「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类文章的时候,立刻就焦虑得寝食难安。
我有段时间也是这样,持续性的焦虑情绪低落,选择用游戏和手机来麻痹自己,之后反而陷入到更大的空虚和绝望之中,恶性循环。
要走出这种恶性循环,首先要了解焦虑产生的原因:1,自我认知偏差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拒绝承认自己平庸,即便过往人生中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依然觉得自己比大部分人要优秀。所以在和同龄人横向对比的时候,很难接受现实的落差,甚至会把自己平庸的原因,归结于没有努力,或者没有碰到风口。这种想法就好比是看电影的时候,觉得自己用脚拍都比这强,但真轮到自己,就知道拍出来的是怎样一坨屎。
傅首尔有句话很中肯,「现在的年轻人,太多人愿意对自己说我值得,太少人愿意对自己说我不配」。当你觉得自己值得,以为自己有希望,实际上却没能得到的时候,往往就会陷入焦虑情绪。
2,现实层面的焦虑相比于自我认知偏差带来的焦虑,现实层面的焦虑则更为直接。大到薪资、买房、结婚、生子,小到一次演讲、一个考试、一个困难的项目,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不管你怎么逃避都没有用。演讲、考试带来的焦虑可能是短暂的,但结婚、生子、负担家庭的焦虑却只会与日俱增,年轻时或许还可以拿年龄作为逃避的借口,但到了某个年纪之后,这些你从前刻意规避的问题,就会突然就横亘在眼前,你依旧可以像过去那样懒散懈怠,但不可回避的是,内心深处始终会有一根刺,扎得你隐隐作痛。
适度的焦虑能帮助我们客观的认识现在的处境,有利于摆脱一些困境,但过度焦虑却可能让我们陷入“焦虑-无法集中注意力-更焦虑”的恶性循环里,甚至引起失眠、抑郁、损伤大脑等严重问题。
对于应对焦虑,我的建议是:1,无条件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现状,放弃无意义的幻想,对于一些客观存在且无法弥补的事情,意识到很多东西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焦虑。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你的现状就是你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如果你现在过的很平庸,可能意味着你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人。
 第3张图片 认清自己是个普通人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好,虽然你确实没有自以为的那样与众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只能这样平庸的过一辈子,在认清自己的基础上,究竟是安心当咸鱼,还是奋起直追,最终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况且「人生的意义」没有统一的标准公理,因此每种生活都是合理的,人可以持有不同的价值观,追求不同的东西。但也要记得,「要得到就必须要付出,付出你还要学会坚持,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那你就放弃,但放弃了你就不要抱怨,人生就是这样,世界是平衡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2,把负面评价静音当你被别人的负面评价,或者自我否定困扰时,可以做一种想象练习,把脑海中的一个负面声音分离出来,想象它是一只老鼠,然后抓住它的尾巴,扔进一个可以调节音量的盒子里。以此类推,把每一个负面声音都变声老鼠扔进盒子里,最后盖紧盖子,按下静音键。现在,整个世界清净了。
这样做并不是要你闭目塞听,能够理性的反思改进固然很好,但如果这些声音严重困扰到你,也要明白它们不过就是一些声音而已。一方面,别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关注你,很多人对你的评价不过是随口说说,对你的了解也并不全面,最重要的是,除了极少数亲近的人,别人压根不在意你活得怎么样,你唯一需要交代的人,就是你自己,所以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甚至是自己假想的别人的评价),专注提高自己就好。另一方面,即便你明确知道自己犯了蠢,也没必要因为某件事就给自己下定义,觉得自己不行,人生很失败,人生长着呢,你有的是时间推翻过去的自己,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痛苦纠结中。
3,抗焦虑产品辅助。在国内,大众对于焦虑情绪需要疏导的意识还比较弱,只知道自己越来越焦虑,却不知道还有更科学的方式可以舒缓情绪,如果你发觉焦虑已经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焦躁易怒、睡眠障碍、难以集中注意力等问题,其实可以借助于抗焦虑产品改善。考虑到市面上的抗焦虑产品鱼龙混杂,有些加了很多化学成分,比较刺激,副作用也大,建议大家选择正规药企生产的抗焦虑产品,比如意大利最大药企美纳里尼集团研发的seremind薰衣草定心丸(目前抗焦虑产品里唯一做过临床试验的保健品)
 第4张图片 它的主要成分是专利成分Silexan(一种医用级别薰衣草中提取的专利薰衣草油),作用原理是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减少神经递质释放,使过度活跃的神经细胞恢复正常,进而缓解焦虑紧张情绪。经过临床验证,该产品可以缓解轻度焦虑,改善睡眠质量,而且非镇静剂,没有成瘾性,安全系数更高。
ps:18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女性禁止服用,个别人服用后腹部会有轻微不适(如有薰衣草味的打嗝)和皮肤过敏反应。最后,作为过来人提醒大家一句,无论如何不要把焦虑作为逃避现实的借口,打着放松心情的名义,把时间全部浪费在碎片化的娱乐里,否则,当你不得不回到现实的时候,只会更加焦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艾尔quit 发表于 2020-11-24 19:48:01 | 只看该作者
 
不仅仅是年轻人,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都必将处在各种焦虑之下。
比如死亡焦虑、患有某种疾病的焦虑、分离焦虑、考试焦虑、性焦虑等等,这是一种会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情绪,焦虑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会很清楚的看到这种焦虑现象的存在。有这样一种现象:叫做“你妈觉得你冷”,就是你明明不冷,但是妈妈觉得你穿的太少了,需要多穿一些。或者你太瘦了,需要多吃点。那我们知道,这种情况是往往妈妈有一些焦虑,无法真正看到这个孩子的需求。

在亲密关系中,焦虑的现象也很常见。最近男友没有联系你,回应微信时不及时。这时候就会产生好多焦虑,比如他是不是不爱我,我是不是没有那么重要。于是有的人会陷入到自己的思虑当中,连工作也没有心思处理了。
明明知道下周一就要交论文、工作报告,但是过去的一周多时间,什么也做不了,要拖到周日晚上,熬夜去做。
在非常焦虑的情况下会失眠、有时候睡着了做梦也会中断,突然惊醒,睡眠很浅。有的人会出现腹泻、恶心,心慌心悸等身体反应。有的会担心自己生各种各样的病,不断的去医院反复的检查。究其原因是和内在某种焦虑情绪无法处理和表达,对个体的身体、睡眠带来许多影响。
 第7张图片 一、揭开焦虑的迷雾,触碰精神空间,连接真实的自我

1、焦虑是一种情绪,它是对未知危险的担心和恐惧。
在远古时期,对危险的和未知的担忧及恐惧,保护人们活了下来。古人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告诉我们焦虑的积极作用。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焦虑水平和任务完成之间是呈倒U型曲线,焦虑水平过低和过高不利于任务的完成,适度的焦虑可以促进我们很好的完成任务。运动员比赛前或者考试时,都需要有适度的焦虑,焦虑过低,情绪状态调动不起来,而焦虑过高,也无法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考试上,还需要分出一些精力来处理焦虑。
当焦虑时,可以体验到,被焦虑所包围。它的本质是一种处于扩散状态的不安,具有模糊性、弥散性,没有相对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恐惧是针对特定危险的反应,当有人害怕狗时,离狗远一点,危险就解除了,也就没有那么的害怕了。而焦虑时,往往无法离开引发焦虑的事情或情境,比如说考试,写论文,评职称,你不能不去做,因此,和这个东西的关系是胶着的,你害怕它,但是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因为是必须要完成的,所以视线无法离开它。比如对完成论文非常焦虑,一段时间内不想要触碰论文,不想去思考,但是那个论文就一直在那,玩也不能放心的去玩。

即使做其他事情,内心里也潜藏着担忧。于是在一段时间里,处于僵持和胶着的状态,体验到非常强烈的无助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焦虑和恐惧的不同在于害怕对象是否明确,是否有控制感。如果害怕的对象很具体很明确,人是可以知道是怎么应对,是有控制感。而不明确时, 往往有种不确定感,会带来很强的失控和无助的感觉。这也就是焦虑如此恼人的原因。
焦虑就像一层大雾,被它吞没时,人的认知功能、判断能力受到很大影响,这时无法对外在客观现实、危险情境和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时候人很容易体会到孩童期的情绪,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也做不了,自尊,自我价值感等受到严重的威胁。
 第8张图片 例如,领导让你做一个以前从未处理的工作,一定是有一些焦虑的。因为从没有办理过。如果这个焦虑非常大,可能会睡不着觉,自己感觉无从下手,无法胜任,什么都做不了。但随着焦虑感的降低,可能会知道,哦,原来做这个工作需要和其他部门对接,自己可以处理的是什么,过往的工作经验中可以用的部分是什么。

有哪些参考的项目,是否需要领导帮你去协调一些资源,可以找哪些人帮忙。随后慢慢的清晰起来,知道我怎么样,一步一步的去完成这个项目。
2、焦虑从人一出生开始就有,而早期养育者对孩子焦虑的消化和回应,对个体处理焦虑情绪非常重要,也有利于个体内在形成足够的心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从而涵容焦虑。
焦虑的拉丁词源的意思是狭窄的,德语意思是缺乏,有点紧。

这两个解释,都能感觉到人没太有内在的心理空间。焦虑的体验和获得与失去自己的精神空间相关联。

与能承受爱的缺失与丧失能力有关。内化了父母处理情绪的能力对于个体日后情绪涵容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思维和情绪处理能力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精神空间的发展。
精神分析师把人的出生看做是一种创伤,小婴儿从母亲温暖、安全的子宫中来到一个冰冷的、无边无际的世界里,这是一场环境的巨变,从在母亲体内一体的感觉到突然的切断,往往会会带来强烈的死亡焦虑和分离焦虑。

这说明在个体内部从一出生开始就存在非常强的焦虑感。这时候如果母亲可以很温柔的呵护小婴儿,竭尽所能的去理解和根据孩子的需要去照顾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孩子内心强烈的焦虑。我们可以去设想下,如果这个母亲自己很焦虑,不断塞给孩子吃的,明明孩子不想要,那会怎么样?

那孩子的感受肯定是不好,它自己的节奏被打乱,有种被侵入、控制的感受。如果这个母亲很抑郁,当孩子很焦虑时,不会去抱抱他,哄哄她,那这个孩子会感受到被忽略、有很强的的绝望和无力的感觉,不论他大声喊或者做些什么,都是不能被听到的。因为我们可以得知,如果早期养育者不能很好的来帮助孩子去消化情绪和回应他们的情绪的话,那些焦虑不但不能被缓解,反而会被放大。

对于小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帮助,他们就很难消化处理自己的焦虑,那些感受就遗留下来,不能解决。当日后,他们遇到类似带给他们巨大焦虑的情境时,也就很难去解决,因为他们在生命早期没有获得被帮助的经验和成功应对焦虑的经验。
设想小孩子对去学校很焦虑,如果是一个焦虑的妈妈,有可能会说“你必须去学校,你不去学校怎么行呢?以后考不上大学,你找不到工作,怎么活?”

那我们知道这个小孩子就更焦虑了,因为他母亲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带给了他很大的焦虑,他会没办法生存。所以这个孩子内在的感受是,我是没法解决的,内在的母亲也是没有办法帮助他解决的,于是他陷入到焦虑中无法自拔。
成年后,当遇到困难焦虑时,他会像他妈妈一样不断的去想各种不好的结果,明明工作上只犯了一个小错误,但是会担心自己会失业,活不下来。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早期处理焦虑的经验会对日后他的关系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模式有一定的影响。
3、挫折本身并不一定会带来内在的冲突,而是当其威胁到自身的价值、自尊安全和人际关系模式时,才会带来冲突,冲突带来焦虑,焦虑带来压抑和防御。
社会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现代社会的功利性,作为独特的个体价值的部分变得不重要,很多时候变得更加的工具化,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工具人”。

个体作为机器大生产某一环节中的螺丝钉,也很容易被替代。焦虑往往是对未来的担忧,和当下失去了连结。人是会生老病死的,也会分离,这会带给人很强的匮乏感,生命和时间是有限,总会带个人我做的还不够,爱的匮乏,金钱、权利和快乐等都不够,这会使得个体焦虑,想要更多。被生活和社会裹挟着前行,自己的价值却迷失于其中,所做的是这个社会觉得好,他人觉得好的,于是人变得贪婪,对自然、他人和社会有更多的攫取。
这其实会带来一个问题,一个人很难跟着自己的生命节奏,冒一定的风险去生活。例如一上大学就有找工作的焦虑、996现象、到了30岁没结婚被称为“大龄未婚”,结婚的焦虑、紧接着是生孩子的焦虑,有了孩子后又有其他的焦虑。所以人生似乎处在无休止的焦虑中。
中国古代有个词叫做“拔苗助长”,父母强烈的焦虑推动孩子做超出他们年龄段和心理思维发展水平的事情。

比如有的父母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参加四年级的奥数比赛。要知道这容易给孩子带来焦虑和挫败,对自恋和自我价值是一种比较大的伤害,也难以帮助孩子正确的看到自己的价值。

因此我们知道适度的挫折有利于人的发展,而这个挫折过大,超过个人可以承受和解决的范围时,会带来自尊打击、自恋受挫,长期下去,会带来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低,自我效能感降低,甚至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一遇到困难就无法动起来,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弗洛伊德说焦虑导致压抑。如果生活中,我们遇到焦虑,总是绕过去或者回避,这种行为模式一旦被结构化,便成为一种心理症状。久而久之,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焦虑,只是体验到焦虑的感受。
这是因为产生焦虑的冲突总是会被压抑下来,焦虑产生和应对变成一种自动化的反应。你会发现在生活中,焦虑的人往往,工作任务一安排下来,自己还没仔细去想,焦虑感先产生了。这便是已经自动化的反应。也会发现,他在找工作、工作中、考试中、人际关系中,都是这种反应,出现一个情况,首先是焦虑。然后去回避,最后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去处理。


 第9张图片 二、了解焦虑的分类,深层理解焦虑

1、弗洛伊德对焦虑的分类
(1)现实的焦虑:是对于现实的、客观的威胁、灾难及危险所表现出的焦虑。一般的反应有惊慌、躲避及恐惧、愤怒与攻击。它来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的感受,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或行动,就可以从客观方面解决这种焦虑。如人在公园看到老虎和在深山老林中看到老虎的感受不一样,人们可以采取行动或措施来消除和降低现实的焦虑。

(2)神经症的焦虑:客观威胁没有那么大,但是个人主观感到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这种焦虑往往是和客观情景不符合的,是压抑在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于人格内在的冲突。也就是说阻碍个人使用自己的力量的,不是客观上的脆弱,而是他内在的心理模式和冲突。这些冲突往往来自于生命的早期。
虽然压抑始于早年的亲子关系,但是终其一生,会以压抑威胁的方式持续存在。压抑对威胁的恐惧,导致无法辨认焦虑的来源。无法对危险进行分辨和评估,会助长个人的无助感,造成个人自主性的减损,也就是个人力量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3)道德性焦虑:这种焦虑来源于道德、法律和自我理想。如对自己要求过高,要求自己尽善尽美等。如果自我的行为不符合超我的要求,超我就会对自我进行惩罚,从而产生道德上的焦虑。
2、G O.GABBORD根据人的发展顺序分为以下五种焦虑:
·失整合焦虑:(这是一种自己感觉自己要疯掉或者要碎成碎片的焦虑,往往在精神分裂或者崩溃的边缘,精神分裂症和某些重症的抑郁病患者有类似的症状)它起源于与某客体融合而失去自体感或者失去自他体的界限,或者是由于环境中的他人未能提供镜映或理想化而失去自体的完整性而使自体崩解。
·迫害性焦虑:(感觉外界存在很多的危险,其他人都是坏人,会伤害自己。比如其他人可能会在背后议论自己,总感觉有人在监视自己,会有种侵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迫害性焦虑较强,有的会有一些迫害性妄想,比如,路上有人看了自己一眼,就似乎在谋划着迫害性的计划。)起源于克莱因学派的偏执分裂位,其中首要的焦虑时外在的坏的、迫害性客体会侵入自体并在内部毁灭。
·失去客体的恐惧(分离焦虑):不仅仅是失去客体的爱,而且也惧怕失去客体本身。往往失恋或者家人去世、搬家、转校等情况下会出现,例如失恋时,会觉得以后再也没有人会爱自己了。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小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分离焦虑,不同儿童的分离焦虑表现的方式会不同。
·阉割焦虑:俄狄浦斯期,来自报复性的双亲影像的对生殖器的潜在破坏或阉割。
·超我焦虑:一种对于未能满足一种内在的道德行为准则内疚感或者良心痛苦。
三、建设性的应对焦虑,转化焦虑,过有创造力的生活
焦虑是非常难以忍受和接纳的。许多很焦虑的人一直在煎熬的情绪中忍耐着,也努力的活着,和自己内在的焦虑和冲突在抗争。对焦虑情绪的处理,都带有过往处理此情绪的经验和自动化的反应方式。对焦虑的应对,我们需要尝试以建设性的方式去处理,改变原有的情绪应对的方式。
1、以非评判和嫌弃的态度去体验、尊重和接纳当下的情绪,评估和理解它传达给你的讯息,同时去看自己可以为自己的情绪做些什么。
需要对自己的焦虑进行觉察、理解和评估,如果超出了自己可以承受和处理的范围,这时候需要找相关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我们知道有很多的时候,很多人感觉到焦虑时,只是自己去承受和处理,在他们成长经历中,父母和身边的养育者无法帮助孩子去消化焦虑,久而久之,有一部分人靠忍耐、煎熬过去。
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你生命中遇到一些困难,可以找其他人帮助你,也是一种好的方法。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如果像神经性焦虑、失整合焦虑、迫害性焦虑和分离焦虑非常严重,需要去看精神科医生,根据医嘱来服药,同时和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一起工作,处理内在的焦虑问题。


 第10张图片

2、在关系中,情绪激烈时,避免直接倾倒情绪,平静下来后尝试去沟通。采取建设性方法而非自我保护性的方式去处理焦虑。开放式的沟通可以促进许多问题情境和情绪的解决。

(1)用积极的方式去代替原有的、习惯性的、保护性反应

当人们感到焦虑时,常常采取的方式要么是回避,仍其发展;要么会做出一些保护性的行为,如指责别人,攻击对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家庭中,当父母对孩子学习非常焦虑时,他们不是尝试去处理自己的情绪,而是直接把焦虑的情绪倾倒给孩子,有的会直接打骂和批评孩子。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报道,一个妈妈,生活很艰辛,带着自己的孩子坐地特,孩子把钱丢了,于是这个妈妈非常愤怒,在地铁站打骂孩子,然后周围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去帮助这个孩子。
如果我们仔细想想,知道这个母亲她很不容易,一定很焦虑,不知自己能否生存下来,孩子又闯了祸,把仅有的车票钱给丢了。但是这个妈妈需要去自己承受这个焦虑的部分,看看是不是能和周围的人求助,帮助一下他们。和她的孩子需要到家里,当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和他好好的沟通。所以其实这需要母亲对自己的情绪有很强的涵容作用,才能帮助孩子去消化情绪。

(2)在关系中不直接倾倒焦虑情绪,开放式的沟通自己的焦虑和情绪。
例如,对爱人忽略自己的需求,总是拒绝自己感到很焦虑,有的时候往往会责骂,批评对方,感觉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甚至觉得他一无是处。

首先,当这种焦虑的情况产生时, 需要先对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涵容,消化,然后当平和下来后,和爱人一起沟通,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自己过于焦虑了,双方都可以做些什么来处理这些问题。诗人威廉布莱克谈到愤怒,他写到“我和我的敌人生气,我藏住愤怒,愤怒却兀自增长,我和我的朋友生气,我说出愤怒,愤怒却停止了”。
(3)像一个好的母亲一样,以关爱和情感性的回应自己的情绪
自己的孩子不上学的话,母亲一定会有焦虑,那一个不是那么焦虑的母亲会怎么回应呢?这个妈妈可能会说
——“宝贝,你为什么不想去上学啊?和妈妈说说”,
——(这个小孩子可能会说)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人际上或者学业上的困难。
——(妈妈会说)“哦,那你在学校一定不开心,所以才不想去学校的是吗?(抱抱这个小孩子)。妈妈也不能和你一起去学校,和你一起去面对你所要面对的那些人际,和学业,但是妈妈会一直支持你的,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改变这种情况”(然后妈妈会和孩子一起去分析面对的具体问题),
——妈妈永远爱你,都会和你一起面对,我们一起把这个难关度过去。没关系的。不论怎么样,妈妈都在这呢。你需要妈妈的的时候或者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的时候,就来告诉我。
那如果妈妈可以这样去回应小孩子,那这个小孩子会慢慢有勇气去面对那些困难,而不会那么无措,不会去回避这些困难的情境,他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感到焦虑时,会像他的妈妈一样安抚自己,并去找资源去帮助自己解决困难。
(4)通过调整对产生情绪的想法来调解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情绪ABC理论,认为相同的会激发情绪的事件,对不同的人会带来不同的情绪反应,区别在于个人对引发情绪的事件的想法和解读不同。
有些人内心里有些错误的解读和想法,因此带来大量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的想法有些已经变得固化,所以需要有意识的去纠正。例如,一个人担心自己工作上犯了一个错误,会带来被开除和失业,以及无法活下来的想法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但往往我们知道,通常一个错误不会带来这么大的后果,因此在整个过程中“灾难性的想法”是错误的,当个体觉察到想法中的错误时,需要有意识的去纠正,通过纠正想法来调解焦虑的情绪。

(5)以问题解决的策略来解决当下产生焦虑的事情

焦虑情绪往往和带来压力的事情有关,生活中往往也会发现,当我们解决了面临的事情时,焦虑的情绪会有很大缓解。

在这个过程中刻意学会分析问题,获得掌控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先将困难变得具体化、细节化和可操作性。把模糊一团的东西整理清晰;然后逐步分析每一个小困难可以解决的方法、可用的资源有哪些?自己没有的部分是什么,需要寻求帮助的方面有哪些?因此来分析自身资源和环境中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资源,通过一定的步骤一步一步解决困难。
同时需要区分这个过程中,需要区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例如参加一次考试,运气、题目难度都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个体可以控制的是努力程度。
当问题解决后,需要及时对自己的努力、价值进行肯定,同时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6)活在当下,给内在的心理空间和精神空间扩容
内在空间狭小,是因为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内在充斥着各种声音,总觉得自己可以更好,做的还不足够,不能肯定自己。这往往活在过往的自责和评价之中,对未来的结果有很多的担忧、无助、甚至是绝望的感觉:我们需要去和自己进行连结。如果你没有一个对情绪可以很好消化处理的父母,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做到自我扩容:
    ·每日做20分钟的冥想练习,学会对情绪的觉察,与当下的感受进行连结,不评判的去体验当下的情绪。 当感受焦虑时,学会去区分是自己的焦虑,还是认同了周围人的焦虑和评价。明确自己的边界,对别人给的焦虑说不,保护自己内在心理空间不受侵犯。例如:你妈觉得你冷,领导觉得你需要多付出一些,但这不是你想要的,可以去选择拒绝; 如果你有一个不那么焦虑的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咨询和交流中缓解焦虑,理解焦虑,承受焦虑。 对自己少一些批评和苛责,更关爱的方式来照顾自己,原谅过错。
(7)转化焦虑,适度冒险,过有创造力的生活
焦虑可以促使人们去冒险,经验新的生命体验,可以带来生命中崭新的可能性。我有听到,很多处于中年危机的人,他们忽然间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忙忙碌碌的金融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虽然可以有很多收入,但是却不快乐,自我价值难以实现,有的人会冒险去做新的尝试,例如就去做面包店,活得很快乐。
神经性焦虑是我们处理早期焦虑经验失败所致,个体没有成功的处理焦虑的经验,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适度 冒险,勇敢的去面对,会开启新的可能性。工作上往往有些焦虑会逼着人 不断的成长,也开拓了你其他的一些可能性。焦虑也提醒我们有时候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和安全区,用于尝试,会带来不一样的成长。
只有我们有过往面对焦虑的经验,才能面对当下和未来的焦虑经验,而不至于被焦虑吞没。如何在焦虑情境下继续前行?而不是绕过这些情境或者临阵退缩。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应战远比躲避更有价值,这意味着,在主观上便已经做好了要建设性面对不可避免的焦虑。勇敢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即使是害怕却依然具有前行的能力。
我们每一个人生命至少在这一世都是只有一次,我们为何而活着,想要怎样生活,是一个一直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但是我想,据生命本来的样子,让它生长和绽放,尊重自己的节奏,不同的生命历程都同样有自己的价值,都是一种生命的完成。
最后祝福大家可以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带着焦虑去生活,转化焦虑。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节奏,适度冒险,过有创造力的生活。
作者:于丽丽,注册心理师(X-18-60),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I组成员。CAPA初级班、高级班毕业,督导班在读。 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心理咨询与评价硕士毕业。心理学本科。曾任职于西南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咨询师个人从业10年以上。 个体咨询5000小时+,团体咨询600小时+,个人长期接受美国训练分析家分析,600小时以上。
 第11张图片 【简单心理Uni】 心理咨询师的终身成长学院,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40+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直播/录播、音频/视频、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目前已有20万+人参与学习。 更有20+门免费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http://jdxinli.cn/q199xq」
学习心理学相关课程,加「课前答疑简老师」微信:jdxlxy4。暗号:知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linzhh2003 发表于 2020-11-24 19:48:47 | 只看该作者
 
先说结论,反正不能冷处理。
开始的时候面对焦虑情绪,我的选择就是冷处理,压在心底不管,但是焦虑情绪并不会消失,总是时不时冒出来放冷箭,晚上经常会失眠,偶尔回忆起什么事情,胸闷的像要喘不过气来,注意力不集中,莫名其妙就会情绪低落,整个人控制不住的散发负能量。
尤其是在白天做事的时候,明明已经反复检查过没问题了,还是会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真的没问题了吗?甚至不可抑制地往最坏的结果去想,然后就被自己吓到,越想越焦虑...
后来实在受不了这样的自己,开始找缓解焦虑的方法,在网上看了资料,尝试转移注意力去看书运动,学点新东西,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但焦虑情绪还是反复来袭,看书看不进去,运动也经常断掉,怀疑自己的意志力,不仅没效果,反而更焦虑了。
也尝试过和身边的人倾诉,但他们只会让我别太紧张,多出去玩放松心情,或者反过来倾诉他们的焦虑,出于礼貌,我还得负责安慰他们,就很离谱。
那段时间我频繁失眠,一到晚上就控制不住的开始思考人生,大脑也不停地撕扯,一边给我发出求救的鸣笛,一边给我说别挣扎了,你根本无法自救,就很绝望。
可最后,我还是成功自救了,并不是说现在就完全不焦虑了,但至少不会焦虑到影响日常生活,更懂得怎样调节焦虑情绪了,在整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小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帮助。
首先要明白焦虑情绪是正常的,因为这个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到处都是噪音,一切看起来都轻而易举,而背后的艰辛痛苦全被隐藏起来。尤其是对一无所知的年轻人来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在被推着往前走,恋爱,求职,婚育,买房,养老……还没准备好就被一脚踹了过去,搁谁身上都得焦虑,所以,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焦虑。
其次,要接受焦虑情绪就是会反反复复的出现,它可能和一件小事有关,也可能和人生方向紧密联系,不是说多跑两圈步,多听点轻音乐,或者冷处理就能解决的,一定要正视它。
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我开始学着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发现自己一直活在被别人(家人,朋友,专家)建议的人生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一直悬浮着够不到地,就很容易焦虑。开始慢慢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又真正对什么感兴趣,为自己定下一些垫垫脚能实现的目标,并付出努力,让自己忙起来,每一个小目标的达成,都能增加自我实现感,这样一来倒是踏实了许多。
在这个过程中,焦虑引起的失眠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因为失眠代表着难熬,代表着精神状态差,工作效率低,影响生计。
所以我也学会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改善睡眠,比如放松训练,睡前十五分钟,开始做可以让自己身心放松的训练,通过身体动作和心理暗示,让自己尽快进入睡眠的状态;睡眠限制,简单来说就是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养成好的生物钟,即便晚上没睡好,白天也不补觉,这样等到晚上就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刺激控制,睡不着就安心待着,不要让自己陷入失眠带来的焦虑之中,直到困了再睡。
还有服用抗焦虑的辅助产品,没必要排斥这些,尤其是在很难靠自己毅力缓解焦虑的情况下,选择辅助产品来缓解焦虑很正常,科学的进步本就是为了服务于我们。
不过在具体抗焦虑保健品选择上,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性。我当时吃的是seremind薰衣草定心丸,主要功效成分是专利的纯天然薰衣草油Silexan,经过多项临床验证,对于改善焦虑和焦虑引起的失眠问题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对人体没什么负担,更没有依赖性。
 第17张图片 我吃了大概两周,就明显感觉睡眠改善,脑子里不会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又坚持吃了一段时间,情绪也慢慢稳定下来,自我调节和薰衣草定心丸双管齐下,改善焦虑失眠还是很快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款未成年人不能服用,本身对薰衣草油过敏的人也不能服用,极个别的人服用会感到腹部轻微不适,大家还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在情绪稳定、睡眠正常之后,我就有心情也有时间来针对性提高自己,相比于之前为了转移注意力而看书和运动,调整之后的看书和运动目标更明确,制定了阶段性的阅读和运动计划,执行时效率也更高,不存在之前看不进去书,到运动时间就焦虑,还很难坚持下去的情况,虽然偶尔也有达不成计划的时候,但整体来看是在稳步提升的,就像胡适先生说的那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现在回过头来看,调节焦虑后的生活反而比焦虑之前更充实,也算是因祸得福?
所以说事物都有两面性,有焦虑情绪也不要害怕,更不要逃避,正确的看待它,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调节,跨过去了,可能就是另一层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q305390813 发表于 2020-11-24 19:49:03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事,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不会出错。
阅读
一个人外貌打扮得再光鲜亮丽,胸中如果没有知识,就是易碎的花瓶,没有内涵,语言粗俗匮乏。
不是说读完某一本书就可以提高气质,但博览群书一定会提气质。
只要养成了读书习惯,人的知识面扩大了,整个人的思绪、思想、观念都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由内而外的,是由心而生的,当然气质肯定就会提高了。


运动
磨练意志与克服困难向来是是紧密相关的。
坚持运动,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打磨自己,持之以恒、遵守规则。
热爱运动的人,一来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二来也塑造了自己坚韧的意志,建立起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
此外,它会让你更加乐观和热情。


认真出席每一堂课
如果感到不幸,那就拼命学习,直到忘记幸与不幸。在拼命吸取知识的过程中,人生就会慢慢走上正向的积极的轨道。
拼命努力,至少可以使不公平和不满等杂念都从你的脑海里消失,让你可以专心致志。
用这种毫无杂念的纯净清澈的心来学习,肯定会有好的结果;从而给你带来更多的自信。


寻找爱好
人无癖,则无趣。
“余观世上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者,皆无癖之人耳。”
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好,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世界不再好奇,对生活不再热爱,活得犹如一潭死水。
有爱好的人,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件事情,在获得无穷乐趣的同时,也调养出热爱生活的真性情。
没有人会不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缺少的不过是一点点动力和伟大的决心。生活不易,喜欢的东西很贵。
改变的意义,不在于一定会让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是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得比原来的那个自己,更好一点。让你与生活少一点妥协,让你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力所能及。
你所做的事情越是有效和实际,生活就越可能会越来越理想。
关注我的公众号「李多想」。跟你一起用聪明的方式,成为最美好的自己。号内时不时会有福利哦。
@李多想 ,每天都会被自己的才华惊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PANLIWANG 发表于 2020-11-24 19:49:37 | 只看该作者
 
解决日常焦虑的基本心理学方法其实非常简单,这个方法叫做“静心”。  
是由心理学设计出来的,最开始用于罹患痴呆症人群的治疗。  
但正是因为它简单,所以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个方法。  
“静心”非常关注行为层面的放松,而对认知的层面关注较少,一共有五步。
 第19张图片 第一步是意识到焦虑的根源。  
这个步骤大部分人都跳过了。  
因为好像我们已经知道的答案,你也许认为自己知道是什么让你焦虑。  
但是有时,伴随焦虑的特定情况,生理特征和情感因素并不是你所想的那么明朗。  
所以,可以尝试着记一记“焦虑”日记,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你什么时候感到焦虑?  
焦虑时的生理特征有些什么?  
有时,仅仅是这个步骤就足以帮助人们处理他们的焦虑。  
意识到焦虑是改变的第一步!特别是在习惯养成的这个领域。
 第20张图片 第二步是专注于呼吸。
大脑和身体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相互反馈的关系的。  
例如:自信的站着让人们感觉更自信。  
人的大脑不仅影响身体,身体也会影响大脑。  
对于焦虑来说也是一样的:有意识地控制你的呼吸会给大脑传递信息。  
所以,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通产都伴随着浅而快的呼吸),试着将它改变为放松的呼吸,更慢更深的呼吸。  
你可以在吸入和呼出时慢慢的数数,尝试将你的手放到你的肚子上,感受气流进入,呼出。  
另外,采取任意使身体感到放松的姿势,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焦虑。  
 第21张图片 第三步是冷静的思维暗示。
要说“冷静的思维”非常容易,但是当压力情景来临,心跳加速的时候谁又能够真正做到冷静思考呢?  
所以想要冷静思考关键是,要提前准备好冷静的思维暗示。  
这个暗示可以是一句简单“冷静下来!”,也可以是一些复杂的句子。  
重要的是这些暗示必须是对你最有效果的。  
所以找到适合你的词语或者想法,能够帮你更快的冷静下来。  
 第22张图片 第四步是抽身去开始活动。  
如果说更多的活动是解除焦虑的关键好像有些奇怪。  
因为我们倾向于觉得焦虑的解决办法是放松,做更少的事情。  
但是,当大脑没有被事情占满的时候,它空荡荡的部分常常走向了焦虑。  
相反当我们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时,我们感觉会更好。  
即使只是一些简单或容易使人疲劳的事情,比如说整理办公桌、整理家务,都比坐着焦虑要好。  
 第23张图片 最后一步是睡眠技巧。
通常,当人们焦虑的时候他们的睡眠也会出现问题。  
有时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躺在一片漆黑的环境里,感觉自己的注意力被焦虑一点点占据更糟糕了。  
然后,因为缺少睡眠导致人们焦虑睡眠,从而恶性循环地导致更加糟糕的睡眠。  
跳出这个循环是很困难的,但是对于锻炼“健康的睡眠”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24张图片 虽然焦虑是一种较消极的情绪体验。  
但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而言,焦虑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本能。  
它可以提醒我们做好准备,从而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危机。  
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和允许焦虑的存在,这样它就能成为我们前进的能量。
如果焦虑长时间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你自己无法解决,也要记得及时寻求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pzs0619 发表于 2020-11-24 19:50:08 | 只看该作者
 
先给结论:处理焦虑情绪的最好办法是——允许焦虑的存在。
当代人可能没有一个不觉得亚历山大吧,当学生的时候焦虑分数,工作之后焦虑升职加薪,上点年纪焦虑老婆孩子,每个阶段都有停不下来的焦虑,这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所以,我们先要端正一个观念——焦虑就像影子一样,总会如影随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焦虑相处呢?
第一,认清焦虑的来源,确定一个中心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源。
比如你对当前的工作不满意,决定转行当老师,于是一边工作,一边准备两个月后的教资考试,我敢说这两个月你除了脑袋里只想着好好备考外,几乎不会有太多的焦虑感,搞不好你还过得特别充实,觉得未来就在脚下。
但是如果你对当前工作各种吐槽,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同期的同事又是升职又是加薪,你不焦虑才怪呢。
所以说,找准一个努力的方向,我们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焦虑。
第二 制定细分的阶段目标 避免想太多
虽然我们拥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在制定计划和执行过程中肯定不会有偏差,任务完成得不顺利得时候,我们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自己是不是又不行了,焦虑的情绪再次袭来。
比如教师资格证复习到一半,我们一会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记住,一会觉得复习进度太慢了怕来不了,整个人又焦虑了。
其实,只要我们制定细分化的目标,并时时监测和调整,事物的发展方向总能大概按照我们的计划前进。如果我们计划两个月复习完教资,那么我们每个月的目标是什么?每周的目标是什么?每天的目标又是什么?对目标做好拆解,而不是躺在床上空想。
空想,就是焦虑的培养皿。
第三 给自己积极的正反馈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故事,有个老爷爷嫌院子前玩耍的小朋友太吵闹,他没有直接将孩子们轰走,而是运用了一种“反馈机制”——
第一周,没当孩子们来院子里玩时,他便给孩子5颗糖,第二周,糖的数量降低为2颗,第3周,直接不给糖了,孩子们气得再也不乐意来院子里玩了。
当孩子们得不到正反馈时,便降低了相对应的行为频次。相反的,我们为了提高自己自己积极的行为频次,就可以人为的给予相应的正反馈——
我要是完成了某个阶段目标时,就奖励自己一件喜欢的东西,还可以把这个小成就分享给朋友,在得到他们的认可时,这种正反馈又形成了一种自我监督。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对应的焦虑。焦虑就像黑暗,我们能将黑暗消除吗?不能啊,但我们可以允许它存在,并用灯光去充满它——在和它和平相处的时候,也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纯手工码字,作者创作不容易,希望你可以点个赞,也可以关注 @水哥的内容创业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8 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