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其他问答] 去法国念数学选择巴黎综合理工还是巴黎六大呢?

[复制链接]
49616 13
TERRYKANE 发表于 2020-11-25 23:38:2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人中科大数学系大一升大二,恳请各位前辈指教!


上一篇:圣母之都,巴黎游记(内附省钱攻略)
下一篇:法国:疫情下的学校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3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leoliu 发表于 2020-11-25 23:38:42 | 只看该作者
 
巴黎综合理工有很多项目,感觉题主说的应该是工程师项目吧。
先说一下这个项目的情况吧,既然题主在科大读本科,那就需要通过Filière Universitaire Internationale (FUI) 被录取了。国内通过此途径被工程师项目录取的中国学生每年在20人左右(见下表)。


 第1张图片 被录取的中国学生本科也是以数学或者物理专业为主,目前网络上有公开的关于全部录取学生本科学校和专业的统计应该是X2014的这份:【图文】武汉大学物理学院经验交流会法国高校申请介绍_百度文库(第29页)


 第2张图片 (这个表中的人数和第一个表中的人数不一样,原因不详,可能是之后有人放弃录取吧)


今年(X2017)通过FUI被录取,并且决定去的中国学生中(有好几位同学被录取后放弃了,最后去的人应该也是近十年来最少的了),有6位南大物理,2位复旦数学,2位中山中法核,1位北大数学,1位武大数学,只有我一个人本科是学工科的(说起来好担心自己未来四年的学业啊)。


关于巴黎综合理工的工程师项目的优劣,以及是否应该申请,我觉着目前写得最全面的可能是十几年前某位清华的前辈写的(虽然是很久之前写的,但是大部分内容依然受用):


发信人: ysheny (ysheny), 信区: France
标  题: 也说说我对申请X的建议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y 25 06:01:56 2006), 站内

嗯 义不容辞 谈谈这段时间对X的感受吧,对现在打算申请的xdjm也算个参考。

X的学制特点是:

1。时间长,4年 vs 正常工程师学校的2-3年;当然第四年要么实习,要么去美国念PhD,倒也不算耽误,但三年和其他学校比起来也算是多了一年。

2。培养口径宽,课程涉及专业很多。X号称培养“generalist”,所以什么课都逼着你上。第一年所有课程均为必修,第二年还要修满六个课组(可选项:数学、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力学、生物、化学、经济和实验课)。总体来看,基本可以理解为基科班的加强版。

3。数理基础要求高。X的数学课本来就多,其他课程也使用比较大量的数学。法国学生刚刚经过两年预科班的洗礼,每天上午四个小时数学,下午四个小时物理,所以数理基础都很扎实,基本相当于数学系或基科班大二结束时中上的水平。

4。X号称工程师学校,但其实完全没有工科。因此工科学生过来后要么转行,要么先在X打基础,再去其他专业工程师学校深造。

X的出路:

1。工作。很多中国学生选择直接工作。X的学生在金融、工业领域都比较好找工作,校友实力也比较强。

2。去美国念PhD。拿到好offer的可能性比国内大一些。

3。留在法国继续念书。通常是进另一所专业的工程师学校深造,不过也可以花一年念硕士(X的第四年等同于硕士第一年,因此只需再念一年),再考虑念博士。

因此,建议如下:

1。如果你到法国时大二结束(不知道程序上可不可能):
  A 你是数学背景:很合适。课程进度衔接得比较好,你和法国学生的水平也差不多。毕业后可以选择去美国念PhD, 留在法国念博士或转行金融业工作。
  B 你是物理背景:数学需要努力,但总体还好。出路应该和数学差不多。
  C 你是生物、化学或计算机背景:需要先撑过前一年左右的数学和物理课,之后分专业就没问题了。出路不详,因为还没多少中国学生走这条路。
  D 你是工科背景:基本上不要指望能在X的学分级排名上排在前面,因为基础课将成为比较大的问题。但是过是总可以过的,只要你不在乎,熬过这几年,工作了就爽了。出路可以考虑直接工作(金融或工业)或去其他工程师学校深造专业。
  E 你是其他背景:X好像不收其他背景的学生...

2。如果你到法国时大三结束:
  A 你是数学背景:数学上会有些优势。缺点是由课程设置和学制的关系,相当于浪费了一点时间。
  B 你是物理背景:物理上有巨大优势(法国学生物理没有数学好)。数学好一点就没问题了。
  C 你是生物、化学、计算机或工科背景:在国内已经相当明显的专业化倾向将被再一次的宽口径培养所打断。因此如果你一心就想从事你现在的专业,来X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会浪费很多时间,耽误专业的深入。但如果你想转行,X给你提供了再一次选择的机会。当然,代价是时间。另外,基础课仍将成为大问题。不过也就是成绩难看点,学校总会让你毕业的,所以心理素质够好就没问题。

3。如果你到法国时大四已经结束:
    一切都和大三差不多,区别只在于你又多浪费了一年做毕设。因此如果想继续现在的专业,就更不该来X了。

其他心理准备:

1。要做好学很长一段时间法语的准备。法语难啊...

2。节奏很紧张,课程排得非常满,所以没多少时间可以颓。

3。X的食堂比较垃圾,中国学生不一定吃得惯,可能要经常自己做。

4。X在巴黎南郊的一座山上,上下山要爬三百级台阶;生活不方便,距离最近的超市步行20分钟,坐车可以到的最快也是要20-30分钟。

5。X的女生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几,还不如清华呢...

不过也有优点:

1。不用担心财政问题。对没有申请到外面奖学金的同学,学校会统一发钱,生活基本没问题。房租、饮食都很便宜。

2。住在学校内,上课方便。

3。体育设施好。马术、高尔夫、击剑、赛艇...什么都有,而且免费。

嗯 就这些吧。总之X是个比较诡异的学校,机会和挑战都很多,大家要慎重考虑。
--
水木社区-源于清华的高知社群


和十年前相比,主要的区别可能在以下两处:是否能够完全经济独立还未可知(GENG Mingmeng: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工程师项目开始收学费了吗?),第二年的课程由八选六变成八选四了。


根据多年前的介绍巴黎高科的小册子(http://www.newsmth.net/nForum/elite/download?v=%2Fgroups%2Fregion.faq%2FEurope%2FFrance%2FEtudeEnFrance%2Fapplication%2FGrandeEcole%2FParisTech%2FPresentation%2FZ.1159548011.m0&pos=282),写出上面建议的应该是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的沈一学长(见上面的PDF的第5页),2013年在康奈尔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现在是滑铁卢大学的助理教授:Yi Shen | Statistics and Actuarial Science


在那本册子里,还有两位X2005的前辈:
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吴涵学长,2013年从EPFL博士毕业,此后在ETH,Bonn等地做Postdoc:https://sites.google.com/site/hanwuant/
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的倪远学长后来去工作了: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这个页面还有X1998和X2006的两位后来去工作的两位学长的简要介绍)。


我目前知道的知乎上最早的校友是X2007的陈浩学长,14年在德国拿到博士学位,现在还是Postdoc(http://page.mi.fu-berlin.de/haochen/),不过他好像已经把之前的回答设为匿名或者删除了(就不放他的知乎账号了)。


我目前还没有找到完整的毕业生去向的统计。几个月前,我曾经和X2006的一位学姐当面聊了很久,她在X继续读了三年博士,15年成为港大数学系的助理教授(Zheng QU),她告诉我说她那一届的中国学生现在留在学术圈的人很少(但她也说她不知道所有人的近况)。


除了上面说的那个学姐之外,X的工程师项目的中国毕业生,目前还在国内学术圈的我就只知道七个(估计不止这么少,欢迎大家补充~):
X2005,中央财经大学,俞脱脱,俞脱脱_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此页面看起来很久没更新了),本科是电子,后来改行了;
X2005,上海财经大学,Cheng Wan,教师简介;
X2002,清华大学,于品,Pin Yu-Yau Mathematical Sciences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传言说他也是Heros in My Heart这个系列的作者(Mather King:你知道什么很苦的故事?);
X2000,华东师范大学,周国栋,Resume;
X1999,北京交通大学,李晓龙,研究人员--数字媒体信息处理研究中心;
X1998,复旦大学,姚一隽,Y Yao-| ScholarMate,现在高中搞数学竞赛的应该都认识他吧;
X1998,中科院数学所,付保华,个人主页,我是前几天和国科大的同学交流才注意到他的。


再偏题一点,搜了一下X1998中(当然并不清楚是否其它年级的延迟或者提前到2000年毕业的情况:Liste des élèves diplômés de l'Ecole polytechnique sortis en 2000)其他看起来名字像中国人的情况:
Fang (Yong),巴黎十一大的博士(Encadrement, Pierre Pansu),现在在L'université de Cergy-Pontoise(Membres labo/dpt);
Jiang (Dong Hua),没找到近况;
Kong (Xiao-Long),毕业后就工作了(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Luo (Yun),马普所的博士(Plus MAT AG),后续情况不详。


也有在工程师项目毕业,国内任教的外国人:
X2004,Marie-Jean Thoraval,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 - 主页;
X1983,Thierry BLU,香港中文大学,Thierry Blu's website;
·······


国内也有一些老师是X的博士或者在X做过博士后,这里就不列了。
在其它国家有教职的还有不少,这里就也不列了。


上面介绍了X的工程师项目的情况,下面说一下和巴黎六大的比较吧。
巴黎六大的老师更多,博士更多,研究实力应该也更强。
举个例子说,比如六大官网上的菲尔兹奖校友列了六个人(Fields medal winners),表面上看,完全碾压了X。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他们除了都是六大校友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巴黎高师的。这六位都是巴黎六大或者是原巴黎大学的博士,而不是硕士,你本科毕业后过去并不是去读博。
Cédric Villani, Fields medal winner 2010
Cédric Villani works primarily on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mathematical physics. He studied at the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from 1992 to 1996, where he was appointed an assistant professor. Cédric Villani received his doctorate at Paris Dauphine University in 1998,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ierre-Louis Lions, and became professor at the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in Lyon in 2000. He is now professor at Lyon University of Claude Bernard Lyon I.
He has been th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 Henri Poincaré (a joint UPMC and CNRS organization) in Paris since 2009.


Wendelin Werner, Fields medal winner 2006

Wendelin Werner works in the area of self-avoiding random walks, Schramm-Loewner evolution, and related theories in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physics.
He studied at the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from 1987 to 1991 and his 1993 doctorate was awarded at 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and supervised by Jean-François Le Gall. Wendelin Werner was a research officer at the CNR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from 1991 to 1997, during which time he also held a two-year Leibniz Fellow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e has also received the Fermat Prize in 2001, the Loève Prize in 2005, and the 2006 SIAM George Pólya Prize with his collaborators Gregory Lawler and Oded Schramm. He became a member of the 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s in 2008


Pierre-Louis Lions, Fields medal winner 1994
Pierre-Louis Lions introduced the notion of viscosity solutions in the paper "Viscosity solutions of Hamilton-Jacobi equations", which he co-wrote with Michael Crandall, in 1983. This has had a great effect on the theory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on of the mathematician Jacques-Louis Lions, Pierre-Louis Lions graduated from the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in 1977 and received his doctorate from UPMC in 1979. From 1979 to 1981 Lions held a research post at the CNR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in Paris, and in 1995 he became a director of research. He has also been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Dauphine since 1981 and is currently the president of the scientific council for the Fi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ir. Since 1992, he has been a professor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t the École Polytechnique. In 2002, he was named professor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and the Chair of Applied PDE.


Pierre-Louis Lions, Fields medal winner 1994
Pierre-Louis Lions introduced the notion of viscosity solutions in the paper "Viscosity solutions of Hamilton-Jacobi equations", which he co-wrote with Michael Crandall, in 1983. This has had a great effect on the theory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on of the mathematician Jacques-Louis Lions, Pierre-Louis Lions graduated from the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in 1977 and received his doctorate from UPMC in 1979. From 1979 to 1981 Lions held a research post at the CNR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in Paris, and in 1995 he became a director of research. He has also been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Dauphine since 1981 and is currently the president of the scientific council for the Fi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ir. Since 1992, he has been a professor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t the École Polytechnique. In 2002, he was named professor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and the Chair of Applied PDE.


René Frédéric Thom, Fields medal winner 1958
René Frédéric Thom made his reputation as a topologist, moving on to aspects of what would be called singularity theory; he became world-famous among the wider academic community and the educated general public for his work as founder of catastrophe theory.
René Frédéric Thom attended the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in Paris and then received his PhD in 1951 from the Paris Faculty of Science (the predecessor to UPMC). His thesis, titled Espaces fibrés en sphères et carrés de Steenrod (Sphere bundles and Steenrod squares), was writte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Henri Cartan. The foundations of cobordism theory, for which he received the Fields Medal at Edinburgh in 1958, were already present in his thesis.
After a fellow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taught at the Universities of Grenoble (1953–1954) and Strasbourg (1954–1963), where he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in 1957. In 1964, he moved to the 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Scientifiques, in Bures-sur-Yvette. He was awarded the Grand Prix Scientifique from the city of Paris in 1974, and became a member of the Academie des Sciences of Paris in 1976


Jean-Pierre Serre, Fields medal winner 1954
Jean-Pierre Serre has made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s of algebraic geometry, number theory and topology. Serre was educated at the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in Paris from 1945 to 1948 and obtained his doctorate from the Paris Faculty of Science (the predecessor to UPMC) in 1951.
From 1948 to 1954 he held positions at the CNR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in Paris.
In 1956, he was elected professor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a position he held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1994. In 2003, Jean-Pierre Serre was awarded the prestigious Abel Prize.


X只有一个菲尔兹奖校友,但是他是X的PhD,并不是工程师项目。那他之前在哪里呢?
当然也是高师:Jean-Christophe Yoccoz
Yoccoz attended the Lycée Louis-le-Grand,during which time he was a silver medalist at the 1973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and a gold medalist in 1974. He entered the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in 1975, and completed an agrégation in mathematics in 1977. After completing military service in Brazil, he completed his Ph.D. under Michael Herman in 1985 at the École Polytechnique.
可以说都是难兄难弟吧,因为巴黎十一大官网上列的(Prizes and notable researchers)四个菲尔兹奖校友,也全都是巴黎高师出品:有三个人在巴黎十一大读博,有一位获奖时在十一大任教(上面那位Yoccoz)。


如果题主想搞基础数学,在巴黎综合理工的工程师项目和巴黎六大的硕士项目之间徘徊(读博是另一回事),我建议题主努力考高师。


与巴黎高师相比,X更侧重就业。不是X在科研上比较弱,而是巴黎高师太过恐怖。
去年,曾经有一个关于培养学生获得诺贝尔奖的统计(Where Nobel winners get their start),算人均的。在这份榜单中,巴黎高师以0.00135/人排在第一位,加州理工以0.00067/人排在第二位,X以0.00025/人排在第六位。中文版本(2017诺贝尔奖产出率最高世界大学排名-迁木网),不过这里关于X的介绍有错误,外国人申请进入X的工程师项目,也是需要考试的。
菲尔兹奖的校友统计中,巴黎总数已经是第一了,更不用提人均了:Fields Medal - Wikipedia。


虽然二战之后的著名校友以企业相关的为主,但X在科研上也培养出了不少人才,只是到菲尔兹奖和诺贝奖这个级别的还比较少。


六月份去香港蹭了一个科学计算的会议(Workshop on Optim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两个来着法国学校的报告人都是X的工程师出身,X1985的Patrick CIARLET(Patrick Ciarlet's homepage)和X1989的Simon LABRUNIE(Simon Labrunie - Info)。
晚宴的时候坐在边上的朋友向我科普说Patrick的父亲(菲立普·希阿雷_百度百科)要更有名(编过很有名的教材,也好几个院士头衔),我后来一查,发现他是X1959的(Philippe G Ciarlet)。


前段时间看GAN的论文([1406.2661]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Ian J. Goodfellow名扬四海,后来我无聊搜其他几个作者的履历,发现第二作者Jean Pouget-Abadie(Jean Pouget-Abadie)是X2011的,2014年6月挂了GAN那篇论文,同年也到哈佛读博了(不知道为什么只用了三年就去读博了)。
今年年初大火的Wasserstein GAN([1701.07875] Wasserstein GAN),署名的最后一位(但好像不是通讯作者?)Léon Bottou(Léon Bottou - Wikipedia)是X1984的,当然他还有一些其他的学术贡献。


在巴黎数学大学读硕士和博士的中国人就很多了,目前还没有看到完整的去向统计(欢迎各数字大学的校友提供一下)。


X的工程师项目,我目前只看到了第四年双学位硕士项目的统计,没有看到毕业后读博学校分布的情况:


 第3张图片

 第4张图片

 第5张图片

 第6张图片

X的工程师光环到底有多大?X的法国人和中国人就读体验和毕业后去向到底有多大的差距?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说明。


之前贴的清华的学长十几年前的分析基本上把优劣说的差不多了。


X的工程师项目的一大缺点在于,如果想走学术道路,需要多花好几年的时间。一般工程师需要读四年(也有少有四年的,前面有例子),如果在法国国内读博还需要三年,到其他国家读还需要四到五年。
X2017从国内本科考过去学生里面,只有北大数院的那位是大三的,其他的都是大四的。四个数学本科的同学里面,貌似有两位目前还是倾向于读博的。
被录取后X的工作人员向我们很多被录取的同学发邮件(但不是全部人,没有南美的同学,可能是分开发的),不知道为什么其中一份文件中带了所有人的出生年月。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其他国家的同学比中国的学生要小一两岁,大学也都没毕业。今年一同入学的越南同学里面有一位比我低两级,但是问了几个人(没问很多)还是大三为主。所以如果题主真的想申请,最好在大四之前进行,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但是,巴黎六大要更省时间。我有同学今年本科毕业后就通过FMJH去巴黎十一大读M2,也就是说他有可能在明年就开始读博了。而我如果想继续学术道路的话,很有可能需要在四年后才能读博。
比较理想但不极端的情况是,通过巴黎综合理工的工程师项目从本科入学到拿到博士学位需要10年(3+4+3),通过巴黎六大的项目则需要8年(3+2+3或4+1+3)。前者用10年完成要比后者用8年完成操作性强一些,可能和后者用9年完成的难度差不多。如果再去北美读博,就相对本科毕业后直接去北美读博的人花很长时间了。


另一把双刃剑就是要学很多学科的课程了吧,如果只喜欢上数学课,那很可能要度过一段痛苦的时光了。


你才刚到大二,还有时间去考虑是更倾向于学术道路,还是更倾向于多样的人生。(当然也没这么绝对,感觉有几个工程师项目的同学还是很学术的。)


我几个月前和一位断断续续在法国待了快十年,十一大的数学博士当面聊了很久,感觉他虽然对公立大学的情况门清,但是似乎对X的工程师项目的具体情况知道却不多。不知道是个例还是普遍情况。
所以,建议题主平时多留意学术讲座的海报,看看那些在X和其他国家的数学系都待过较长时间的人,特别是工程师项目毕业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项目的。


顺便一提,我选择X的工程师项目原因是:工科背景想继续加强一下数学和物理基础,也想系统的从头学一遍计算机,爱好广泛感觉学一堆杂七杂八的课程很有意思,本科科研做的不开心想换方向,并不追求尽快拿到博士学位,并不能全身心投入学术感觉以后创业或就业也挺好的,以及,我也搞不清楚我是因为主申欧洲所以没急着考英语还是因为英语一直拖着没考最后主申了欧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悦然 发表于 2020-11-25 23:39:24 | 只看该作者
 
科大数学本科,现在巴黎综合理工第四年。11年大二的时候麻小南老师来科大访问,介绍了一些法国的数学留学项目,我第一次知道了综合理工工程师的项目。我听着觉着不错,当时就问他我是应该申请这个工程师好呢还是申请fmjh或者pgsm直接来巴黎找个université读m1或者m2呢?

他这样回答我 (大意):
关键看你学数学的变数大不大,如果现在你打定主意以后一直学数学的话就去直接申请m1或者m2。

如果不那么确定有不小的变数,那就去综合理工读工程师,既可以有很多的机会转到其他专业,并且毕业就业不差,如果读了两到三年之后还想继续读数学,综合理工也有很好的平台读数学。

后来我就来X了。

工程师项目一共四年,大致是这样:
第一年,
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前半年被学校送去南法的一个小镇里面的语言学校学法语,住在当地老乡家里。后半年同实习归来的法国同学一起上课,就算正式开学了。这个学期名曰tronc commun大约三个月,所有课必修,有数学,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经济等等。数学课主要是分析,基本是国内本科实变函数和泛函分析的内容。应用数学是概率论。

第二年,
有四个学期,要求在几个专业(数学,应数,物理,化学等等)里面选至少四个,主要说一下应数的课,有统计,傅立叶分析,马尔可夫链和鞅论,动力系统,pde数值解等等。

第三年,
这一年是m1,也就是说master的第一年注册在综合理工。学校要求选一个专业和其中的一个方向。应数department下有好几个方向可以选择,比如生物数学,运筹,金融数学,等等。这一年结束并没有毕业,但是就要离开在palaiseau的校园了。

第四年,
这一年要找一个和综合理工有合作的项目,当然也可以选择本校的m2。

其中第二年有一个至少8周的实习,主题是企业体验,第三年有一个至少16周的实习,主题是研究性实习,与第三年的专业相关。

除此之外前三年每年都有必修的人文课和商业相关的课程。

从以上可以发现,工程师的项目要到第四年才会读m2。如果直接来法国读m2的话,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工程师的项目要花一些时间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学法语,上体育课,上不同专业的课程以及做实习。

关于第四年的m2,可以选择留在法国或者出国,在法国和应用数学相关的项目分布在各个universite和grande ecole。
先说这么多,想起什么再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loalal9 发表于 2020-11-25 23:40:02 | 只看该作者
 
国内本科来法国读基础数学,首选应当是ENS的国际生项目,并且最好在大二结束或大三结束时来法。

如果错过了ENS的选拔,应当选择11大的FMJH项目或6大7大的PGSM项目,在本科毕业时来法,可以选择就读于M1或者M2。以及13大,12大也有类似的项目。

X的工程师项目曾经是来法学数学的最好选择,有很多现在做的很好的学长学姐曾经就读于这个项目。但那时候没有上面两个选项给中国的本科生。本科毕业还要四年再拿到M2是有些绕弯了,而且最后一年的M2也是要在6,7,11等大学就读的。

上面说的都是硕士阶段,等到了选择博士导师的时候,导师个人的因素比他所在的学校重的多得多,这时应首先考虑导师,再考虑学校。到了博士阶段巴黎的学校里6,7,9,11大,ENS,X等都可以看作第一梯队,没有本质差别,除了X和ENS的数学组规模较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隐形刚丝冒泡泡 发表于 2020-11-25 23:40:21 | 只看该作者
 
谢邀,六大和X之间选的话,肯定是X更好一些。因为法国教授的普遍观念,在找导师的时候,X的工程师要容易的多,而且因为学生的入口水平更高,整体上说,X的教学节奏更快。X数学是没法和ENS Ulm比,但是和ENS Lyon、ENS Cachan还是可以比一比的,假如读应用数学的话,X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因为同学中会有很多将来从事工程等方面的职业的,那些物理、力学、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对应用数学家来说也是必须的。所以对于做应用数学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蛮有利的环境。但是对于对纯数学的人,就要差一些了,主要问题就是工程师的学制被拉得比较长,还有就是EP的制度似乎没有ENS Ulm灵活,比如ENS Ulm连选课都没有,直接去考试就行了。至于课程质量的话,就我翻过X的讲义和习题的印象来说,X的分析类课程质量很好,几何类的课程也还不错,代数类的课程就得稍微注意一下,虽然四门代数课(代数与Galois理论、模与有限群、代数数论、代数几何引论)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是其中的模与有限群这门课的习题训练似乎略显不足。
总得来说,在法国读数学的话,ENS Ulm大于X略大于ENS Cachan等于ENS Lyon大于巴黎六七十一大大于里昂一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rocky_qust 发表于 2020-11-25 23:40:26 | 只看该作者
 
两位X校友回答的非常全面了。我就稍微补充个人经历,仅供参考。本科时候,有一样想法。工科专业,一直想转数学,自学数分、高代。申请X动机信直接说,就要读基础数学,一直读到博士。

结果第一年,被近世代数群表示论虐到精尽人危。渐渐对应用数学产生了一点兴趣,X的应用数学也很理论,比中国更重基础。但没有足够的信心读博了。

如果真的是基础好,打算做数学的话。最佳策略是
大二直接申请X的Ingenieur,USTC2+X4=六年
大四毕业,申请六大的master2,USTC4+UPMC1=五年
大四申请X工程师,是极其耗时的。

我记得以前还有一个中大三年读完本科申请X的基础数学master的,人家也是铁了心的读博士,所以对ingenieur没兴趣。

X对于目标不很清晰,不确定以后到底想干什么的,极其推荐。
但是如果确定做研究,六大更适合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雷伤time 发表于 2020-11-25 23:40:55 | 只看该作者
 
泻药。但是,你邀请一个在X工作的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你觉得答案会是什么呢?
要是回答六大,让我们大X的脸往哪里放
 第13张图片
另外,匿名答主认为“六大和综合理工是走投无路再想的选择”,相信一定是超级大大牛,我只能对您表示膜拜。对于俺这种小透明,在X混着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维维小乖 发表于 2020-11-25 23:41:18 | 只看该作者
 
与其费劲想那么多,上一个六大和综合理工强强联合的数学专业不就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bin大宝宝 发表于 2020-11-25 23:41:50 | 只看该作者
 
法国的院校不同于英美等国家的院校,法国的院校分类比较严谨,巴黎综合理工属于精英体系院校,侧重实践和就业;巴黎六大属于综合性大学,侧重理论的学习。所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定位,个人建议选择精英教育体系下的巴黎综合理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水果酒村上 发表于 2020-11-25 23:42:37 | 只看该作者
 
研究生阶段 巴黎高师 大于 综合理工 约等于 PGMS,FMJH等六/七/十一大的项目 大于 这几个大学的普通硕士


博士随便找你方向的好的导师就行,根据方向选导师,根据导师定学校。


[跟题主说的话,没空回复评论,引起争议已删。此外,推荐 @GENG Mingmeng 的答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0 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