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华人华侨贡献简述

[复制链接]
49714 0
yao369 发表于 2020-12-4 22:17:0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言
2020年8月,著名的结构生物学,美女科学家颜宁获得了佛罗伦斯·萨宾杰出研究奖。在中国国内的一片赞誉声中,也有人对这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提出了质疑,有人指出即使现在颜宁取得了再高的成就,但是她,包括她的成就已经不再属于中国了。因为本来在清华任教的颜宁,于2017年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聘请,受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并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了一名美籍华人
那么,是否侨居他国,或者已经加入他国国籍的华侨、华人真如大家所想,他们完全已经与中国割裂开,并不再会对中国的发展和前进做出任何贡献了呢?
本期将通过对华侨华人这个群体的历史渊源介绍,以及列举华侨华人在各个时期对中国所做出的贡献,让大家再明晰的认识一下华人华侨这一群体。
        正式开始之前,我先简单的对“华侨"和“华人”这两个概念做一个介绍,华侨是指在长期定居于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者,本质上仍然是中国公民,享有中国公民所具备的权益。而“华人”是由华侨转化而来,为便利华侨在国外的生存权益,保证正常的国际外交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鼓励海外各地华侨凭借自己意愿加入所在国国籍,成为所在国公民,以此捍卫自身正当权益,故被称为华人。
        此处再提及一下华裔,华裔也就是已经移民他国的华人后裔,不考虑家族文化教育等影响,从法律而言华裔已不属于中国公民。


一、华人华侨的历史渊源
书归正传,华侨华人大规模旅出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西汉商人向西旅足至西亚;向东航行至日本,这期间停留定居在海陆丝绸沿岸国家的西汉客商不断增加,并渐成规模,因此我们把西汉看做中国华侨华人史的开端。
        自西汉以后两千多年的华侨华人历史,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唐代到南宋,华侨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代,根据相关史料估计,在这一时期侨居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数量已达到10万人,这部分华侨,因为较早的旅居扎根于东南亚各国,又离中国本土大陆距离较近,并且规模较大,因此东南亚一带的华侨华裔与中国内陆联系十分紧密,这份紧密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个时期就是元明时期,元代作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朝代,不仅对各民族的宗教文化有着极大的宽容性,同时统治阶级-蒙古贵族普遍尚商,广修驿站鼓励商人们四海经商,这进一步鼓励了汉族商旅到他国经商定居,而到了明初随着官方开展的朝贡贸易-郑和七下下西洋外,江浙闽粤沿海地区,民间商人也有大规模的泛海经商活动,不断推动东亚、南亚和西亚各国与中共的商品交互,因此元明时期也成为了中国中古时期华侨群体大规模发展的高潮时期。在这一时期,东扩日本、朝鲜,西含印度东部海岸,北起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皆有华侨、华人常驻,总数也达到百万以上。
        第三个时期是在经历了从明中叶到清末的闭关锁国,国人旅足外国的低潮后,随之而来到的近现代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华侨华人对中国所出重大贡献的时期之一,也是本期讲述的重点。
        19世纪50年代,列强踏海东来,中国开始了被侵略殖民的困顿苦难的近现代历史。这段时期中国国内,由于战争连绵、经济破败以及政治的腐朽黑暗,导致民不聊生,国人们急于寻找生路;而经历了工业革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也开始对殖民地进行疯狂的掠夺大量廉价劳动力。因此,一批批被恶称为“猪仔”的华工从近代中国被贩卖出洋,成为这个时期中国主要移民方式。这种贩卖活动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百年间,近700万人被贩卖到世界各个角落,这也一定程度上为今天华侨遍布世界各地的奠定格局。
        第四个时期,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至今。这个时期,虽然华侨大批移民出国的历史基本结束,但是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差异的趋势,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移民政策的调整,仍有不少中国人出于自身立场考虑,通过姻亲、留学等方式移居到了国外。21世纪迄今,在海外各地的华人华侨人口总数约到3975.8万人,炎黄子孙的足迹已经步及在世界上161个国家,并且其中绝大多数已加入所在国国籍,成为了华人华裔。
二、各历史时期华人华侨所做出突出贡献
那么,在这上面这几个历史时段,华人华侨们大多数在专注谋求自身的发展的同时,也为推动华夏民族的发展和中国的复兴做出了努力。
比如汉唐至明清时期,华侨通过在商旅沿线客居经商,为各族物质文化传播交互提供了支持,丰富了各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
而到了20世纪中国存亡之秋的关键时刻,海外华侨同胞们更是迸发出极大的援助力量,他们通过捐款,捐物,组建海外革命势力,斡旋于国际政党之间,为国内革命志士推动反封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非常援助:1894年孙中山组创的兴中会,华侨占比87%;1905年同盟会成立,南洋、欧美分别设有同盟会支部,以吸纳当地华侨华人物资为工作重点;广州起义失败后,著名的黄花岗72烈士,其中有29人为华侨;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华侨华人捐资高达六百万元,并且需要强调的一点是,20世纪在海外谋生的华侨同胞们,绝大多数也是靠着自己的手艺,体力或者经营小本生意立足的,与晚晴民末转移巨资资产到海外的官僚豪绅有着最本质的区别。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华侨华人为了祖国的反侵略斗争胜利纷纷伸出援手。他们主要采取的做法有:
1、组织大量的抗日救亡团体。抗日战争期间,世界各涌现出由华人华侨组织的抗日团体最多达到了3940多个,其中著名的爱国侨领包括陈嘉庚、司徒美堂、邝炳舜、蚁光炎、李清泉等人,也正是在这些侨领和华侨们组织的抗日社团影响下,世界各地的华侨们凝聚在了一起,为支援祖国抗战的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为支持抗战而捐款捐物。抗日战争期间,海外侨胞以义捐、义演、义卖、侨汇、认购国债等多种方式为中国抵御抗战筹措军费,捐献的总量之大令人震撼,抗战时期海外总计800万华侨,其中一半侨胞也就是400多万人为中国抗战进行捐款,捐款总计超过13亿元,侨汇达到95亿元以上,占到当时民国政府军费开支的43%。 
3、回归祖国参军抗日。20世纪40年代,海外华侨华人们通过半个世纪的打拼已经逐渐在国外立住了足,有了相对稳定安宁的生活了,但是当他们得知祖国有难仍然舍生回国杀敌。他们归国后,不仅亲自加入一线作战,而且组建了了工程队、救护队、战地记者团等参与救护后勤等保障工作来配合前线作战。据统计,仅美国归国的广东籍侨胞就有4万人,而像毕业于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航校毕业的飞行员,也大批次的回国等回国参战,只美国归国的飞行员就有300多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抢修抗战后期云南通往缅甸的滇缅公路,这条作为中国抗战中后期唯一的国际通道时,由侨领陈嘉庚领导组织的南侨总会,从海外招募了超过3900名华侨华人司机和修理工,回国抢修。这些英雄将45万吨作战物资以血肉之躯运送到前线。期间1800多名侨工为国捐躯。
        4、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如驻东南亚,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华侨华人们积极参与所在国的反法西斯联盟,与法西斯展开斗争,其中美国有1.3万余民华侨直接服役参战,在马来西亚也有1000多名华侨战士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献出生命。
即使到了现代,国人泛海出洋,谋生求学,凡有所获仍然不忘回馈祖国。如邓芳、范世兴两位美籍华人夫妇,就通过多方联络,斥巨资为中国购买下了31件极为珍贵的汉代文物,并把无偿捐赠给祖国;又如马来西亚华人锺正山在云南捐建了一座美术馆,并将毕生珍藏的古迹字画捐回这座馆内。
除了文物的回赠,以及不可否认的是,前往欧美的华人华侨们也在不断的从西方带回利于祖国发展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挣脱阻挠留美归来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邓稼先在取得博士学位的第九天后就回国效力,此后始终站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为中国成功地设计了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的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离世后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而虽然没有回国效力,却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反哺祖国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他不仅在人类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研究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同时积极推荐国内的英才赴英美培养学习,并始终关心中国科研建设,亲自推动了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私人捐款高达到600多万。


三、华人华侨反哺中国的原因
     历数过往种种,华人侨胞们是我们的国家民族的重要份子,他们虽然没有身在祖国,飘零于异国他乡,但事实证明他们大多数未忘源头,当他们在处于挑剔生涩的环境中费劲挣扎时,扎根时,他们依然发自内心的牵挂着自己来时的地方。他们渴望看着中国,这个古老庞大,拥有雄心壮志的伟大国家,能够繁荣富强。并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愿意在任何时候为祖国助力,中国越是苦难困顿,他们越能够割肉相予。
   若非要给这些华侨华人同胞们的行为找一个缘由的话,我想只有一个答案,这是一种同脉相生的共情。
我们的祖先生长在同一片大地上,在这片古老温润的大地上繁衍传承,这缔造了我们每个一个华夏子孙的血脉联系,这种血脉联系让我们有着相同的心性,勤劳,勇敢,念旧。正是这样的心性让我们的侨胞们能够不惧苦难远行万里,泛海出洋后,又韧性十足的扎根在新的天地间,而我们留下来的人也同样蕴藏着勃勃生机,拼命的向上生长着;同样也因为这样相同的心性,让我们的同胞们在对待事务与变革时和我们一样有着相近的感知与态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这种用数千年文化精神蕴养出来的共有的情感联系,血脉联系。所以即使侨胞们与我们天隔一方,但是只要祖国有难,抑或是侨胞有难,那么这种共情就会发挥作用,就会再次绷紧祖国与侨胞们之间那股股深深的羁绊和牵挂,让彼此无法就此放下。
那么对于现代中国和华人华裔之间的关系定义又是什么样的呢?1995年周总理在印度尼西亚,安抚放弃了中国国籍的侨胞们时,已经给出了他的答案:“朋友依然是朋友,兄弟仍然是兄弟”,中国就像是世界华人的娘家一样,血脉亲缘犹在。


四、现代中国对于侨胞们的态度
最后,再次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国人是不是还要继续抱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去质疑留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质疑颜宁教授呢?
我已然觉得不必如此。既然国家给了华人们选择去留的自由,选择离开的人又抱有和我们同样勇敢,勤劳的心性,愿意靠着自己力量在另一个地方打下一番天地,为人类做出贡献,展示我们华夏一族的智慧与勇气时,我们又何必苛责呢?不必担心他们会忘记我们,两千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他们从未忘记故土。
当然我们也不必祈求他们一定会记得,因为我们的祖国已经走向日益强盛,20世纪一般挣扎着寻求儿女们的反哺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中国不止是冉冉升起的红日,更是世界各地同胞们最坚实的后盾,就像他们不曾忘记我们一样,我们也将永远支持着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


上一篇:萨省&NS省公布最新省提名邀请,无雇主担保真的是优势吗?
下一篇:全球公民最想移民的国家排名,加拿大夺魁,美国垫底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8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