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有没有哪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复制链接]
87537 20
何乜骸骨 发表于 2021-4-28 15:37:4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没有哪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上一篇:“抑郁状态”是指什么?
下一篇:2021.4.28自主神经系统笔记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妞妞的书桌 发表于 2021-4-28 15:38:01 | 只看该作者
 
一、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该书评分高达9.4,是不可多得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内容丰富,例子生动形象,结论发人深省。
 第1张图片
1.绝大部分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少——《社会心理学》
做过的事情,不论成功与否,你都了解了它是怎么一回事,给事情划上了一个句号。等事后,你回想起这件事,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句号,便很少感到遗憾和后悔。
但是没有做过的事,就像你高中时期的暗恋,过于美化的异乡,半途而废的考研,总是让你魂牵梦绕,不能好好享受当下。
2.在一项针对成年人的调查中,最常见的悔恨是未能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社会心理学》
生命中的大事件,学业是最为可控的,对我们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通常情况下,在学习上,你付出多少,相应得到多少。但是成年之后,恋爱、工作、人际关系,一切都变得不可控了。
你投入很多,不一定得到很多。你的用情至深,也许赶不上别人一张好看的皮囊。你挑灯夜战获得的职位,也许只是别人走后门一句话的事。
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一个普通人难以掌控的因素——人。
3.假以时日,害羞的人往往能被他人接受和喜欢。他们不自我中心,并且谦虚、敏感和谨慎——《社会心理学》
害羞的人就像胖子,他们清楚自己的劣势,在人际交往中,更愿意善待别人。当别人对他好时,他会加倍回馈。也因此,能获得更深刻更长久的友谊。
 第2张图片
4.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行为。人们的道德标准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并没有太大关系。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的实际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社会心理学》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学校和父母对我们耳提面命的教导。但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态度不能决定行为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人经常喊口号,立目标,但他们总是有始无终。
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把态度等同于行为,认为有了好的态度,事情自然水到渠成。于是乎,他们便丧失了危机感
坚持这样的信念是极其可怕的。当人们把自己的态度等同于行为的时候,他们会把态度当做真实的自我接受下来。
这会导致四个后果:
(1)犯错后推卸责任
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想这样啊”。
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真的把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划了等号。当他们犯了错后,他们会强调自己的态度,而把自己的错误归于其它不可控因素。
如此,这次错误就变成了一件偶然事件,与他们的本性无关。他们自然也不需要为此负责,也不会感到愧疚。
其实,他们跟出轨者一样,只是羞于承认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如果承认,他们的价值体系会崩塌。因为除了漂亮话和喊口号,他们可能什么都没有。
(2)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不能从错误中吸取到有价值的经验
他们依然会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我行我素。他们不能接受真实的自我,难以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3)犯错后,想要做出改变,但不从行为下手,而是从态度着手
简单点说,他们继续把失败归因为态度还不够好,意志还不够坚定。
如此一来,又回到了原点,以为态度能够决定行为,然后又在“树立一个良好的态度”上花费了过多时间。
(4)拖延症
过于依赖态度容易导致拖延症。
很多人特别强调心态的重要性,他们在做事之前,必须让心态调整到一个好的状态。心态没准备好,他们迟迟不敢下手。而等到失败时,他们自诩自己是完美主义者
但也许,他们只是不敢承认自己能力不行,害怕被人嘲笑。
综上,我们对人对事的评价体系应该从态度转变到行为。你想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做了什么。
我们得到的四条宝贵经验教训是:
(1)不要放大态度和情绪的影响力
调低态度的权重,增加行为的权重。
(2)行为影响心理
心态没有调整好,不代表我们就无能为力。有时候我们正是做点事,看到一点成绩,才感到有信心,然后继续地做下去。
 第3张图片 (3)态度来源于经验
对未来的乐观应该来源于我们对自身专业领域的专研、亲密关系的用心经营、人生的顿悟和释怀。
你可以悲观,但是一定要尽力把事情做好。等你做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你早已忘了你的悲观,因为你看到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4)想改变行为,就从行为下手
与其把大量时间花在教育人们“公共场合不要吸烟”,远不及公共场合抽烟罚款100块更有用。
 第4张图片 二、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如想知道什么是什么,先得知道什么不是什么。而今社会,伪心理学大行其道,我们只有先了解心理学不是什么,才能更好地了解心理学。
大学时,好友就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可惜彼时心浮气躁,看了几页,便束之高阁。而今,再次阅读,爱不释手。
 第5张图片
1.达尔文比他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因为他并没有受缚于“让宇宙符合自己预期”的冲动。

一个真正开明的人愿意跟随证据的引导。开明的人愿意听从公正的调查,而非他自己的预测。科学方法是对世界的印证,而不是对我们自己的印证——《对伪心理学说不》
生活中,你会发现,我们对人对事经常有一个“直觉”,认为事情会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某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当你对某个人有“他不是个好人”等先入为主的观念后,你在和他接触时,便会有意疏远他,对他刁难刻薄。
敌意总是会招致敌意。他如鲠在喉,定会想方设法让你不爽。如此,他的恶劣行为便印证了你的假设:他不是个好人。
但其实,他不是个好人,是你一步步给“设计”出来的。
心理学也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指人们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简单点说,预言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是我们受到了预言的影响,让事态发展的方向不断逼近预言。
然而一个真正开明的人,会放下自己的直觉,对人对事不做判断,而是尽可能了解信息,让事实浮出水面。
2.动物会思考吗?这个问题没有科学意义,没有关于“思考”的操作性标准——《对伪心理学说不》
操作性定义指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不对抽象词汇进行操作性定义,思考抽象问题就毫无意义。
人活着有意义吗?如果不对“意义”进行操作性定义,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虚无缥缈,再深入的谈论也是高谈阔论。
同时,操作性定义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适用的,比如关于小时、千克的定义,“1小时”的时间长度为测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的1/24,这个适用于全人类。
第二类适用于个人,比如人生意义、快乐、孤独。你的人生意义未必是我的人生意义,让你感到孤独的环境我可能怡然自得。你觉得金钱房子开豪车、让自己活得激情四射是人生意义,我觉得读书品茶窝沙发、让自己舒舒服服也是人生意义。
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关注第二类操作性定义,定义属于自己的定义。
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让我感到平静,孤独对于我来说是什么?是独处,是孤单,还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感?
否则,你会容易受到世俗影响,随波逐流,以为别人想要的就是你想要的,让大家快乐的也能让你快乐。
你还容易沉迷于对终极问题的高谈阔论中,总是想说服别人。你看似活得明白,想得透彻,却倍感迷茫,经常感觉靠近了答案,但又和答案渐行渐远。
简单点说,在谈论人生意义之前,请先定义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意义。
 第6张图片
3.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对伪心理学说不》
伪心理学会给你一些毫无破绽的理论:你今年会有好运降临。如果没有,是因为你做了某些事情,导致了幸运女神的离开。
这种理论是完美的,永远不会犯错。但是它也丧失了进步的可能,只能在原地打转。今天的算命师说的话跟一百年前的算命师说的话不见得有多大区别。
然而真正的科学是由证据堆砌出来的。优点不言自明,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因为一旦有新的证据出现,它随时会被质疑,甚至被驳倒,从而建立更完善的理论。
而这就是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
举例来说,勾股定律“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等哪一天,你找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它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不等于斜边的平方,那这个定律就被推翻了。
可证伪性强调的不是你能不能找到反例,而是只要你能找到,这个理论就可以被推倒重建。这就是可证伪性定义里的“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的意思。
科学就此和伪科学“分道扬镳”了。
科学理论给他人留了一个“把柄”,因为它随时准备被驳倒重建。理论在不断更新中趋于完美。伪科学停滞不前,而科学在快马加鞭地前进,便得益于可证伪性。
那么有意思的问题出现了,算命师的预言中,很多是不能实现的。那为什么有些人还对此趋之若鹜呢?
简单归为迷信是不合适的。其实这里涉及了一个心理机制:间歇强化
如果你想唤一声小狗,就让小狗跑过来,你不需要每次它过来的时候都给它骨头吃,你只需要偶尔给它骨头吃就行了。
这让小狗期望着偶然的、不可预期的骨头,可以一直跑到你身边。即便连续两次得不到骨头吃时,它也会自我安慰:“没关系,也许下一次会有骨头吃的。”
算命师的预言也是一个道理。预言并不需要每次都准确,只需要间断的正确,便能让人们敬之如神明。
间歇强化还可以用于教育、人际关系等领域。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你不需要每次都予以奖励,你只需要间断地予以奖励,便能让他持续保持良好行为。
 第7张图片 三、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

这是一本一上来就教你怎么阅读教材的教材。可操作性强是本书的特色。减肥时怎样避免美食的诱惑,怎样戒烟,该书从理论到具体操作,条分缕析,面面俱到。
而心理治疗方法的特色便在于因简单而实用
 第8张图片
1.遭到轻视是因为他们属于少数群体,而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什么错——《心理学导论》
你认为我三观很正,很可能是因为,我跟你的三观一样。你认为我三观不正,也许仅仅是因为,我的三观你接受不了。
只要不给别人带来伤害,任何一种让我们感到幸福的生活方式都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第9张图片
2.如果你不照顾自己,那么殡仪馆的人就会代替你来照顾你——《心理学导论》
不说了,睡觉去。
3.安全型依恋是一种稳定和积极的情绪联系。

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友好、善良和可爱的人,也认为别人普遍是友好、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他们十分容易与他人接近,总是放心地依赖他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一般来说,他们既不会过于担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在感情上与自己过于亲近。

无论我们自己的依恋方式属于哪一种,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做自己的伴侣——《心理学导论》
生活中,你会遇到一种人,他会急于建立恋爱关系,一周内便发生身体上的关系,甚至很快同居。当另一方想要放缓节奏时,他态度强硬且焦急,认为两个人要经常在一起,感情才会加深。
他的行为看起来是在用心经营这段关系,但也许只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害怕被抛弃,所以想急于建立关系。
内心安全感很足的人,他们会静静欣赏事情的变化。时间到了,他就表白;感情稳固了,他就求婚;觉得两个人不合适,他就分手。
他很清楚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可以理性地做决定。
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恋爱和恋人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为了填补他们心上的洞。也因此,只要有人能填补他心上的洞,他便会降低或忽略自己的择偶标准,与其建立恋爱关系。
事实上,如果你不离不弃,即便你们感情不和、互相折磨,你们也可以在一起生活很多年。
你有时候会想,我可以感化他,填补上他心上的洞。但其实这是办不到的。因为那个洞,在他遇到你之前,就已经有了。
而当你想要分手时,你可能会想,她会不会因为陷得过深而从此一蹶不振。
请不要对她过于担心。一开始她的确会很痛苦。但这种痛苦是暂时的。她会很快结识一个新人,建立恋爱关系,从而填补上她心上的洞。
应该担心的人其实是你自己。
你可能会因为主动提出分手而陷入长久的负罪情绪中。你会一遍遍回忆起分手时她那令人心碎的、哭花了的脸,以为自己给她带来了无尽的伤害。
这种情绪让陷入对她的追忆。回忆过去的经历时,你会忽略坏的,美化好的。
 第10张图片 四、英国DK出版社《DK心理学百科》

获得爱情的技巧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自己?我们怎样训练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该书的优点在于接地气,用心理学的观点解释了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操作性极强的答案。
 第11张图片
1.当一个人想要逃避自己时就会感到深深的绝望:“他不再拥有自己,不再是自己了”——《DK心理学百科》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到:“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睡觉的时候也不用为了逃避可耻的爱情程式而装睡。”
是啊,因为我就是我自己啊!我永远成为不了别的人。我也不想。
2.引导我们决策过程的并不是逻辑或推理。事实上,在从认知层面对我们的选择进行考量之前,我们已经基于情绪和本能快速作出了决策——我们的判断过程跨越了信息加工这个环节——《DK心理学百科》
耳目一新的观点。
当别人犯错或做出冲动行为后,我们常常指责他不能保持理智。我们会说,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怎样怎样。但这种腔调其实比事后诸葛亮还要趾高气扬。
当我们审视一件事情时,我们常常忽略事件发生时的背景或氛围,进而把它视为一个独立事件。然后我们在大脑里从容不迫地处理它。
但事实上,影响我们理智的恰恰是背景或氛围。我们会基于情绪快速做出反应,如同条件反射一般。
生气了,咒骂一句;恐惧了,赶快逃跑;高兴了,走路一蹦一跳。这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反应。
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被自己的情绪和本能操控了。
想想看,当别人踩你一脚时,你的鞋子被踩脏了,你会破口大骂吗?
大概率不会。虽然你心里不舒服,但你意识到他不是故意的,然后就选择原谅了他。
但你生下来就是这样有礼貌吗?并不是。这是你多次练习的结果。
以上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保持理智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不断练习的结果。只有这样,在真正面临危机时,即便你情绪受到波动,你依然可以选择做正确的事情。
因为,做正确的事情,也成了你身体里条件反射的一部分。
这本书我是在薄荷阅读上读的。那时我正在准备六级和心理学论文,所以我想,何不去读一些心理学英文书籍呢。
结果,犹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评论区各位知友所言,中文版的心理学书籍实在过于晦涩难懂,即便是赫赫有名的《社会心理学》。但英文原版就非常浅显易懂。表达简洁明了,内容流畅幽默,让人意犹未尽。
借助自带的丰富的注释解析,我花了一个月时间读完了《DK心理学百科》。之后,我还在薄荷阅读上读了英文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月亮和六便士》。还听了一本《复仇者联盟》,是饰演《唐顿庄园》马修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读的。声音实在太性感啦。
 第12张图片 五、Curt R.Bartol《犯罪心理学》

译者是李玫瑾哦!
 第13张图片
1.存了500美元就被告知可以认领百万美元大奖的人应该知道:如果一件事太美好了,就应该不是真的,这种事不可能成真——《犯罪心理学》
经常被骗的人、消极悲观的人过于相信小概率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太美好了,它多半不是真的,是被故意设计成那样的,并且准备随时割你韭菜的。
2.人的一生是一条伴随着各种风险因素的路径——《犯罪心理学》
进入大学代表你的人生开始进入困难模式;找到好工作也需要做很多机械重复的活;和女神生活在一起也会发生很多琐碎的争吵……
你有时候期望通过实现某个梦想或是和某个人生活在一起来摆脱一切,永远快乐,永远幸福,但这是不切实际的。人生就是一条苦乐参半的路。
高期望往往会带来高失望。如果你不能承受高失望,你最好学会降低期望。
理性的做法是,对外界保持最低程度的期望。随着事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期望。
最为关键的是,享受当下。因为,未来并不可期。
你毕业后去了上海,住在2000块钱一个月的匣子里,被5号线的人群挤成肉饼,在香水、汗液、屁的味道中咒骂着。
如果你是女的,你还得提防惹人厌的咸猪手。夜晚睡不着时,你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可救药。
在这种弥漫的忧伤情绪中,你的容颜在衰老,你的身体机能在下滑。关键是,你可能依然没钱。
 第14张图片
3.给小孩一巴掌比耐心细致的教育策略更容易执行,但这一巴掌的结果也许是严重的——《犯罪心理学》
气急败坏地教训孩子,看似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无能的表现:
难以换位思考、做不到有效沟通、缺乏耐心。显然,比起直面自己的无能,直接殴打孩子要容易得多。
当自己被打时,孩子会寻找原因。在专制型家庭(父母是至高无上的)中,他只能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他认为自己的确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自己被打。
这会导致他出现消极的自我概念:他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自卑、过于自责。这一点在她的恋爱和婚姻中表现尤为明显。
我们通常认为经常遭受家暴的孩子在恋爱中最痛恨最排斥的就是暴力。其实未必。她们可能比正常人更能容忍来自恋人的暴力,尤其是她妈妈也遭受暴力的话。
我肯定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被打。我是罪有应得的——这种归因模式(受害者有罪论)是家暴带给他们的最大伤害。
 第15张图片 六、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对于那些难以维持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教科书;对于那些懂得经营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锦上添花。
 第16张图片
1.羡慕的特点是谦卑地渴望他人所拥有的。嫉妒则相反,它是一种由伤害、愤怒和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态,源于担心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或者自己不想放弃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
羡慕是渴望变成他,嫉妒是想要毁灭他。
2.最有效的拒绝是自信果断、前后一致和坚持不懈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不爱他,请不要给他任何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3.矮个子男人在约会网站上获得的点击率如果想和高个子男人一样多:他们只需要每年多赚10万美元——《亲密关系》
啊这……让人心碎。
当然,这也是一种进化优势。在远古时代,个子高的人可以采摘到更高的果实,奔跑速度更快,更有利于捕捉到动物。
但是,境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聪明是新的性感(smart is the new sexy)。小马哥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充钱让你更强!
 第17张图片 七、菲利普·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最最基础的入门书籍。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堂专业课一般就是《普通心理学》。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也一般是心理系的精英老师。
 第18张图片
1.人性和认知中将复杂东西简单化的倾向似乎仍然在鼓励我们将人类分类——《普通心理学》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非黑即白的认知是一种懒惰的、不成熟的认知。我们只是难以接受好人也有邪恶的念头,坏人可能对母亲百依百顺。
信念崩塌的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承受的。与重新构建信念相比,人们更倾向于依赖原有的信念。即便它是错的。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摘掉偶像的光环:经常想象他们上厕所的样子。上完厕所后,他们手上也会粘有尿液,天冷时可能也会不洗手。
我们过于美化别人的原因可能仅仅是,我们对自己不满意。
2.跑进一座正在倒塌的大楼不是一个典型的人类反应,它是接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的一个学习反应——《普通心理学》
这意味着,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好人也不是天生的。好人是练习的一个自然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心理阻碍,坚守自己的底线。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需要克服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
好人并不特别,他们只是不断练习怎样做好事而已。不要过于强调好人这个标签,否则我们会夸大天性,忽略他们的努力。
冒着生命危险扑火的消防员是好人吗?当然。但请不要用一个好人的称谓就把他们打发了。因为为了克服恐惧,他们日复一日进行着艰苦的练习。
同时,我们还警惕晕轮效应的影响,把好人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而等他们稍稍犯错之后,便认为他变了,随之把他抛弃。
但是他依然是他。他只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了“好人”练习而已。在其它领域,他们也有欲望,也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浅薄无知的地方,他们并没有为此做出练习。但这也是真实的他。
以上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一切都是可以习得的。包括美德。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29159689083830272">  第19张图片
3.和平离婚和与前配偶共同抚养子女,以及不在孩子面前互相诋毁对方,会减少离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时把孩子从一个常发生冲突或父母有虐待倾向的家庭环境中带出,对他们来说显然会更好——《普通心理学》
请不要以孩子的名义来维持支离破碎的婚姻。比起不敢面对离婚后的孤独与难堪,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个理由显然让你体面得多。
你真的以为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孩子最想要的吗?是的,孩子想要一个完整的家,但是他想要的更是和平。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用在玩得正欢的时候,突然听到小伙伴对他大喊:某某,快回去啊,你爸妈又吵架了。
那种提心吊胆和惊慌失措的感觉,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第20张图片 八、苏珊·诺伦-霍克西玛《变态心理学》

本书详细分析了各种精神障碍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解决方案。
 第21张图片
1.强迫症患者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有多荒唐,他们只是无法控制自己——《变态心理学》
很多心理问题都是如此。当事人知道自己就是想太多、过度担忧,这一点不需要你特别强调。
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想太多,因为每个人都会想太多,他们只是不能阻止自己想太多。这一点,通常跟原生家庭、创伤经历有关。
所以,作为家人或朋友,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定地站在他身边,鼓励他接受治疗,监督他吃药或者接受心理咨询。
 第22张图片
2.强迫观念导致焦虑的人们发现,如果他们实施某些行为,焦虑症状就会减轻。每次强迫观念回来时,他们就实施这些行为来减轻症状,从而使这些行为得到负强化。因此,强迫行为就形成了——《变态心理学》
这便是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
焦虑源—带来焦虑—当事人通过某种行为缓解焦虑(放松就是奖励)—奖励强化该行为—下次感到焦虑时继续实施该行为。
在无数次的重复中,焦虑源便和该行为建立了条件反射。以后,一旦出现焦虑源的时候,便会实施该行为来缓解焦虑。
拿社交恐惧症距离。小明非常害怕跟人打交道,每次跟人在一起时都会感到焦虑。为了缓解焦虑,他开始回避人群,一个人窝在家里。这让他感到放松。
在这里,放松就是一种奖励,强化了他窝在家里这种行为。
那以后,他开始回避掉各种聚会、约会。他只喜欢一个人窝在家里。到最后,出门工作对他来说都成了一件困难无比的事情。
如何解决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打破强化循环,取消奖励。
也就是说,当小明感到焦虑的时候,让他站在人群之中,暴露于焦虑之中,而不是逃避焦虑。之后,还可以让他主动和人打招呼。这种治疗方法也叫脱敏法
要相信人的适应能力。久而久之,焦虑感会在熟练中散去。
 第23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ńi坑爹a 发表于 2021-4-28 15:38:31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有过,甚至曾沉迷于人生困惑的年轻人,是 赫尔曼·黑塞 的作品打开了我的世界。
我强烈的向每一个年轻人推荐他的作品,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对获得力量。


01/
第一部解开我心结的作品是《悉达多》
我从小成绩一直不错,而且自认为聪明,至少对于课堂上的那些东西,我可以毫不费力的掌握,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
但我之所以说上面东西,不是为了吹逼。而正是因为这种毫不费力,让我陷入困惑。
拿到一手好牌就容易不满足。
我开始思考,人活着是为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成功?为名为利?有什么意义!
同时也开始厌倦平凡,在安安稳稳的生活里找不到幸福感。对得到的成绩也好,荣誉也罢,并没有多大的快乐。
迷茫中,心中总是得不到安稳,我试图找一些东西填满它。
刚开始是手工,通过与自己相处得到短暂的安宁。再然后是考学物理专业,寄希望于破解宇宙的秘密,从而了解自己。后面还夹杂着阅读心灵类的书籍,例如《遇见未知的自己》他们总是告诉我们这样或那样的道理,可这些在短暂对内心的安抚后都失去了效用。
但《悉达多》不是这样。
阅读这本书,我仿佛活过了一辈子。才方知最好的自我无非是活在当下。
 第47张图片 《悉达多》的故事中,年轻的主人公悉达多是一位印度的婆罗门青年(贵族阶级)。他聪慧过人,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
但他并不认为婆罗门的道能让他接近真正的自我。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放弃了贵族身份四处求道。
一路上,他做过苦修的沙门,也听过佛陀的宣讲,但思考过后,却发现他们寻求自我的方式各不相同,甚至有些是矛盾的。
终于他明白了,每个人的自我只能靠自己寻找。
所以他厌倦了修道,他来到人群之中放纵欲望。
在随后的漂泊中,他在繁华的大城中活过,与名妓伽摩拉一次次欢爱,并成为一名富商。不过后来,这让他越发厌恶自己。
他跑了,中年的他再一次抛弃一切。
在绝望中,一个摆渡人救了他,他也成了摆渡人,他们聆听河水的声音,以此忘记烦恼。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全文告诉我们回归自然、聆听自我?原本我也这样想。
但事实不是这样。上天和他开了个玩笑。晚年的悉达多找到了他的儿子。
正是他和妓女最后的欢爱留下的。
后来,他一直包容这个孩子,不可抑制的关心他。自己也成了一个“陷落在”平凡中的一员。才明白,每一个他摆渡过河的人,那平凡的亲情,对金钱的追求都是人之常情。
追求自我也好,追求成功也好,甚至追求口腹之欲也好。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欲望所支配,而谁又比谁高贵。
能获得内心的幸福和宁静就好,不是吗?
看看那江河,和组成我们的元素又有何不同。我们,从万物中来,不可避免的,要回到尘埃里去。中间留下的短短几十年,才叫做自己。尽情享受,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说,和你说一百句“活在当下”都不如读一本《悉达多》。
此书不长,全书不到10万字,3-4小时足以。本书代入感很强,你可以随着主人公抢先体验这一生。强烈推荐给有同样困扰的你。


02/
第二部推荐是《德米安·少年彷徨时》
每个人的青春期大概都有这样的阶段。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从爸妈的小天使悄悄的长出了叛逆的羽翼。例如一个谎言、又例如对“性”的好奇。我们每一次悄悄探出一步,而后又有无尽的后悔,认为自己不像从前那样纯洁,而不够纯洁的我们离家人也越来越远。
《德米安》这部作品把这种感觉写活了。
主人公所经历的正是年少时如白纸的我们,在社会笔墨渲染下的挣扎。
 第48张图片 还是我自己的例子。
刚出校门的时候,我炙热、相信自己握住的能力,渴望以能力取得成功。但现实立马给了我一巴掌。
过来人告诉我,我认为的能力至上,在现实中只能占三成的作用。剩下的是什么?是利益、关系和处关系。
后来我因为工作关系跟在老板身边。一周三四天泡在酒桌上,面对在人前虚以委蛇、嬉皮笑脸的自己,内心却十分痛苦。我很纠结要不要停止。保持纯洁还是习惯社会?
不知道面对同样的问题你会怎么想。但当时的我是非常纠结和痛苦的。
主人公辛克莱也是如此,虽然在理论上看清楚了两个世界的划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能做出选择,这样就会在迷离不定的现实面前龃龉难行,不知所措,在做出选择时也必然会历经皮肉挣扎和精神磨折。
当然最后他走出来了,我也走出来了。具体如何你可以看书来寻找答案。
而我的答案,或许你可以关注我( '▿ ' )以后再和你分析,哈哈~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04050984146780160">

03/
赫尔曼·黑塞的作品,总是藏着很多对自我的思考。
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忍受着生活的两极分裂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 在道德与人性、理智与感情、社会与个人间徘徊,为寻找两者的和谐与统一而苦苦探求。
这不正是每个年轻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吗?
最后,再次向你推荐黑塞的作品,《在轮下》、《荒原狼》……,我虽然没读完他的每一部作品,但到现在为止,每一部读完的作品都会让我深有共鸣。
所以在这里分享给你,也希望解决你的困惑。
我是 @清闲的九夏 一个爱折腾的90后 | 中国历史学习者 | 揣着很多思考想与你分享。有兴趣的关注我,我们一同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宝贝阳阳2013 发表于 2021-4-28 15:39:03 | 只看该作者
 
《向上生长》,本书从多个角度,阐述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难题,然后逐个进行深层分析,从而告诉你如何精准选择,抓住每一次出现的机会,拥有一条一路向前的人生路径。
比如接下来的一章就从「内卷化」这个问题出发,分享了在面对内卷化的中国社会时我们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认知突围

掉进坑里如何爬出来
有个词语,跟「熵增」一样值得我们好好吃透,叫内卷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是在一篇分析清朝经济的文章中,讨论清朝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学者们针对清朝没有发生革命的现象,提出了内卷化的概念。
清朝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以及内卷化到底是什么概念?——清朝人口太多,人力成本非常低,所以,不管人们做什么,都不需要改进技术,通过增加人力就可以解决。比如在清朝的时候,生产丝绸和瓷器有利可图,作坊的所有者如果需要扩大再生产,只要多招一些手工业者就行了。如果同样的事情在英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人力太贵,作坊主想扩大生产,增加一百个人的花费还不如搞一台机器来解决节省成本的问题。于是英国人开始研究改进机器。清朝的时候,因为作坊主不研究开发机器,就不会有工业来吸收多余的人口——工业化时代人口才是资源,在工业时代之前的农业社会,人口往往是累赘,因为农业社会对过剩人力的吸收能力极弱,过剩的人力进一步导致人力成本低,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清朝在这种恶性循环的逻辑之下进入了一个循环向下的通道。如果没有外界打破自身的循环,很难突破手工业和农业的「结界」,就像一面无形的玻璃似的,挡在清朝的前边。所谓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文化模式)某一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之后,这种形式便停滞不前,难以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从而把自我锁死在低水平状态上,周而复始地循环。
我认为内卷化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现象,一方面它有极高的价值,因为它能解释我们心中的很多困惑,而不是用一句简单的「中国人的思维有问题」去解释现象。
「思维有问题」是非常「万金油」的解释,这种解释方法能解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的国家穷?我们可以套用一句,说他们国家人的思维有问题。为什么中东总打仗?我们套用一句,也是他们的思维有问题。其实,喜欢用这个逻辑的人思维才有问题。另外,把内卷化的逻辑延伸下,就能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这样的现象。比如,一个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很早就辍学,然后进入社会当小工,他只有体力可以出卖,闲暇时间也被游戏和抖音挤占了。他想学习点新东西,基本不大可能得到周围人的支持,而且他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这就是一种「低层次循环」,日复一日,人生越混越掉坑里了。再如,一个京沪的白领,天天早上出门,晚上很晚到家,天天都在忙,但是他过了一些年才发现,他以前所得到的升职加薪,本质都是教育和年龄的红利,等到黄金年龄一过,如果没有升到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上,绝大部分人迅速进入下行通道,似乎越努力掉得越深。
一旦进入真正的内卷化的陷阱,如何解决呢?
首先,解决内卷化陷阱的问题就是注入外界的资源。
我们复盘下,为什么后来我国从农业社会的内卷化逻辑中摆脱出来了呢?
我认为有下面几个核心因素,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初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我国被深层次改变了一遍,加快基础建设、推广平等意识、妇女解放、全民识字……在全民的努力下,社会的软、硬件方面都有了初步的奠基,这算作自身的努力。
其次是苏联的援助,在苏联的支持下,我们获得了很多技术。中国初步有了工业化的能力,不仅埋藏在我国地底的财富被开发了出来,而且各种各样的物质也被加工成了有价值的产品。
后来,我国加入 WTO 之后,出现了像大海一样的市场,前期的工业准备具备了更高的价值——我们的工厂和设备可以生产、升级、再生产,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型成为工人,越来越多的人收入多起来,慢慢地形成了巨大的内需,内需又可以拉动经济。
一开始我国的工厂生产一些低端的产品,慢慢地生产出越来越精细的东西,将来会像韩国、日本一样引领科技进步。当然了,生产的广度上也有了突破,黄桥镇农民们生产的小提琴干掉了日本同行,市场份额达到了世界的一半,而且生产的不是低端产品,很多是中高端的。桐庐被称作「中国民营快递之乡」,中国快递行业著名的「三通一达」全部发源于此。这一切简直恍若隔世。
一个人要解决内卷化的陷阱难题,是需要外力来帮助的,即需要外界拉一把,也就是我们民间说的贵人。所谓的贵人,其实是比你高出一个段位的人,你的问题在他那里不算什么问题,他可以把你从底层拉上去,当你有能力形成正反馈,你就能在高层次进行良性循环了。如果你能力差一些,也有可能是锁死在了一个稍微高一些的层次,但是一定会比之前强一些。
多年以前我从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那里学到了一句话:「小孩靠教育,年轻人靠勤奋,中年人靠运气。」是的,教育其实是很多人的「贵人」,知识本身就是上帝,可以帮助很多人提高很多层次。
从某种层面上看,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勤奋,教育对他是非常平等的。现在你能够在网上看到耶鲁大学的心理学课程,并且这些内容还是翻译过来的。令人气愤的是,到现在还有糊涂的人问看书和教育有什么用。如果你真的接受了正儿八经的教育,就不会问这么无知的问题了。高考其实是教育这个上帝对你的一次救赎,把你往上拉几个阶层。
很多人认为犹太人智慧是因为他们的基因(血统),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如果严格地讨论血统,原始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同一个血统,都是中东闪米特人后裔。你如果坚持认为犹太人种族智商高,你得顺便相信阿拉伯人也智商高。因此,准确地说,犹太人这个概念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文化概念,而不是血统概念。也就是说,信仰犹太教,并且母系跟原有的犹太人有血缘关系的,就是犹太人。
不过犹太人的成就,是和地理位置有着很大关系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犹太人里成就高的,往往名字中带有「斯坦」和「伯格」,基本上都是大德意志地区的犹太人,也就是现在的德国和奥地利那一带的犹太人,而其他支系的,普遍成就比较低,比如东欧的那些犹太人就没有很大的作为。对于这种现象,这些年有一个非常可信的解释:犹太人高成就,其实和德国最早开始搞义务教育是分不开的,他们吃了大德意志地区的教育红利。
解决内卷化陷阱的问题就是注入外界的资源。对一个人而言,教育是一个人的贵人,是解决一个人内卷化陷阱问题的最好的外界资源。
其次是多试错会带来运气。
中年人靠运气这件事不好理解,我最近慢慢有点体悟。首先,几乎所有有成就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一步,都是靠运气走出去的。对一个人而言,勤奋和智力学识都是基础,能不能实现跃迁,主要靠运气。但是有成就的人是不会跟你说的,因为说了也没用,毕竟运气没法复制,也没法学习。生在巴菲特他们家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巴菲特把这种现象称为「卵巢彩票」。
我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虽然说不上有巨大的影响力,但还是小有成绩的:当前我的微博接近一百万粉丝,微信公众号在文化类排行第二十二名。
有时候我自己觉得难以置信。在李子暘老师推我的微博之前,尽管我写了很久,也没多少人关注,阅读量基本为零。我的微博能够火爆起来,最初靠的是铅笔社的李子暘老师推了几次,有了一批关注的小伙伴,然后才慢慢成长起来,跳跃到一个正反馈循环里。
有的读者咨询我,怎样才能把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做起来?很简单,你先写起来,然后具备好运气的基础——被人推荐。
运气既然这么重要,具体怎么操作呢?其实没有特别的办法,你要多尝试不同的事情,才能获得更多的运气。如果你每天按时搬砖,其余时间玩抖音,你也很难获得运气。
以前一个很厉害的人说,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多尝试,多去面对不确定性。你只有买了彩票才会中奖,你只有去寻宝才有可能碰到宝。比如年轻的时候,不要怕苦,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多尝试,毕竟一线城市变化多、机会多。运气和变化是一对孪生兄弟。这就跟进化似的,进化始于自身的基因突变和环境的变化,所以不要太害怕变化,也不要太害怕不确定性。
如果你做的每件事确定性都很强,当你在学校的时候,你是个好学生,当你毕业以后你是个好员工。是的,你很少冒险,人生按部就班,那么结果你就会成为彻底的无神论者,因为拜佛不拜佛对你获得的结果没什么差别。
如果你做高冒险性质的事情,对运气的要求就要高很多。比如一个人以打鱼为生,需要出海,或者从事高危行业,每天睡着不知道能不能醒来,时刻充满了风险,这样他就慢慢对不确定性充满畏惧,很容易变得迷信。
某次出海拜了妈祖顺利归来,下一次没拜差点死在海里,很容易让人觉得有「超越个人的能力」,以后每次都去拜,哪次拜了还是碰上风浪,很容易让人反思是不是上次不够虔诚。
很多特别富裕的人喜欢看风水、算命什么的,因为他们经常从不确定性中受益,想持续维持这种状态,几乎无法避免掉进迷信这个坑里。
很多处于高段位的人也都不是特别明白自己怎么混到这一步的,而很多贫苦的人对自己的人生缺乏控制感,所以这两个群体往往不可避免地迷信。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钱是怎么来的,你想迷信也迷信不起来。
说这个不是想让大家去迷信,我只是想尝试解释下运气到底怎么运转的,并且正确看待运气这种事物。运气就是基于不确定性产生的,一般来说,你坐在家里什么也没干,好运很难会从天而降。
我们正常人在进化上有一些缺陷,比如本能地恐惧变化和不确定性,因为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随意溜达很容易被老虎吃掉,我们都是不爱乱溜达的人的后代。我们也总是很容易悲观、泄气,没法长时间保持乐观,这也好理解,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好奇心太强,看见毛茸茸的豹纹绳状物就想摸一下,那么这种人基本上就被淘汰了,剩下的人都本能地对不认识的东西充满疑惧。而且本能地对短期没效果的东西充满反感,没法在一个领域熬死竞争对手,也就没法在多条战线上同时进攻。所以,基于以上的缘故,绝大部分人容易掉入内卷化的陷阱而难以爬出来。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内卷化的陷阱之后,你才能先于别人爬出来。
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更强

谁是塔勒布?
塔勒布是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是个非常有思想的人。他的书和文章我已经看了十来年了,笔记我也记了很多页。不过,《黑天鹅》翻译得不够好,有些人看一会儿就崩溃。
所有读者在亚马逊的 kindle 对每本书的评分大家都是能够看到的,塔勒布的《黑天鹅》评分非常低。有人就问:是不是塔勒布被一些人严重高估了?——他的书在亚马逊低估,很大原因是翻译水平有问题造成的。
我认为塔勒布的作品非常有价值,认真地学习下他的作品,是能够让人受益的。我们把塔勒布的理论拿出来看看,是能看懂很多东西的:
一、毒物兴奋效应

有种理论认为,人类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仅仅是因为蔬菜可以给大家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是我们饮食营养的关键因素。蔬菜有利益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是:蔬菜是有毒的。
蔬菜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兔子吃它,都纷纷进化出来了一定的毒素,争取让兔子吃了闹肚子或者精神恍惚,以便下一次兔子见到这种植物就会绕着走。
蔬菜没想到的是,生命体都是要进化的。蔬菜那点毒素不但没吓到兔子,反而刺激了吃到植物的兔子机体的发展,兔子可能被毒了一下,但是适应了这种毒素,而且变得更加抗毒。
也就是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低剂量毒素有助于身体健康。
几乎所有的生命体都有种「过度补偿」的机制,锻炼的时候肌肉被拉伤,在家养几天,新长出来的肌肉会变得更加粗壮,这个过程反复多年,就能长出一身肌肉。
最近这几年有研究发现,突然哪天一整天不吃饭,饥饿感可以激活人体早已沉睡多年的应急机制,断食 24 小时细胞的自噬反应会提高 200%,这种反应可以帮助细胞清除代谢的废物,从而起到修复细胞、延缓衰老的作用。这几年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风靡全球,也是这个原因。
疫苗的本质是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其他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当疫苗进入人体后,人体以为遭到入侵,迅速组织抵抗,并且把入侵的微生物登记了,下次遭到入侵就可以迅速反击,这就是为什么接种了疫苗后有些人竟然跟感冒似的,其实就是免疫系统正在尽力攻击疫苗,这次攻击完,今后就不用再经历病痛了,以小痛苦避免大折腾。
社会和公司这些类生命体也有类似的机制,什么叫类生命体呢? 非生命体,比如一个杯子,掉地上就摔碎了,如果杯子比较结实,没被摔碎,也不可能摔一次后变得更加结实,因为杯子内部没有那种复杂的机制让它逆势上升。
但是生命体不一样,婴儿就是在不断的摔倒过程中成长的,类生命体的公司也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小危机和大周期中成长的,国家也是在磕磕绊绊中从小国变成大国。哺乳动物、银行、跨国公司、科技、谣言、思想等,这些东西都有生命体特征,越压越厉害,会进化、变强。
有机体,或者说生命体,都有类似的能力,经历小的刺激和压力,使我们恢复过来后更加强大。非生命体则没这个能力,用塔勒布的话说这就是「反脆弱能力」。
为什么流行病来临的时候,不幸没挺过来的基本都是老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失去了「反脆弱性」,面对病毒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免疫系统很快崩溃,各种器官也纷纷罢工,很快就撑不下去了。
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就跟一个现代国家的国防系统似的,面对病毒的入侵,迅速发布动员令,所有资源送到免疫系统,抗下病毒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后不但没变弱,反而变强了,最终持续几天之后,病毒被压制,人也就痊愈了。
二、创新的来源

创新的价值被严重高估了,尤其我国以前有一个阶段,动不动就说「中国人缺乏创新能力」。
西方有句谚语叫「必要性是发明之母」,几乎所有的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
这些年我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目睹在一些领域,我和我的同事们做的工作已经基本和美国持平。我的几个朋友所在的几家科技公司也拥有全世界业内数一数二的技术优势。
我发现所谓的创新,往往是一群人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解决了一连串问题之后,产生的了不起的创新。
我以前在其他的文章里讲过,为什么欧洲在近代会迅速追上东方并领先东方呢?要知道,当初他们去美洲的船都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来的,阿拉伯人又是从中国学的。但是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之后,各种需求暴涨,为了应对频繁的大洋贸易就需要天文方面的技术,不然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为了防海盗,就得研发火炮技术。欧洲打成一团,人口严重不足,就得研发火器来「以一当十」。
相比西方,当时东方的中国却什么新技术都不需要。清朝的名将福康安在尼泊尔见识过英国的火器,当时清兵横扫了操练火器的那帮人,你认为福康安会对马戛尔尼的火器操练感兴趣吗?
后来清朝被西方列强欺负了,才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改革和进取。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加大了技术上的创新。到如今,无论是社会、公司的管理机制还是技术,都有了大量的创新,这一点如果你是个做事的人,自然有体会。所以塔勒布认为,你缺乏创新精神,是因为你面对的麻烦不够多,如果没麻烦,可以去找点小麻烦。
为什么企业家厉害,因为企业家是以调动资源解决复杂问题为生,时间长了资源和解决问题的套路会多很多,每次用新办法解决一个新问题,就是一次创新。
每天按部就班的人,相对来说用脑就比较少,锻炼得少,自然有些能力这辈子都训练不到。
知乎上总有人问:为什么有些学历不咋地的买卖人却能赚到名校毕业上班族不敢想象的财富?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不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买卖人的学历可能不高,但是他们天天都在磨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他们已经在社会大学里拿到了博士学位,上班族往往磨砺的是给别人赚钱的能力,在社会大学里还处在初中阶段,自然不能比。
总有人说,「人类从历史里唯一学到的就是什么都学不到」,说这话的多半是无知的文人,因为他们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只有具体做事的人才能感觉到那种「知识底层」。比如:正是因为 1665 年伦敦发生瘟疫,英国最先引入了垃圾处理机制,并且开始考虑使用自来水,把污水和饮用水分开,成立了现代公立医院收治没钱的老百姓。
人类为了对抗海洋贸易的巨大不确定性,所以引入了股票、保险和期货业务来对冲风险。
俾斯麦之前,德国贵族差点在 1848 年革命中被屠了,所以德意志帝国为了防止爆发革命,最早引入了社会福利制度,给老百姓上保险发养老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俾斯麦更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规则、技术、用品,包括红绿灯、靠右走、喝热水、手机、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等,都是历史上为了解决特定问题出现的东西,然后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三、越来越强

通过上述两点,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一句话:适量的毒素会让生命体更加健康,适量的麻烦会让人和组织更强悍,更有创造力。
人类往往经历过一轮萧条,或者战争,在那之后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会发生爆发性反弹,不仅仅是因为艰苦的时期大家更加奋发图强,更重要的是每次灾难后,人们吸取了教训,经济体里的人更加注意平时就做好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也留足现金流,做决策更加稳妥,大家报复性地消费,经济反而会在灾难之后迎来一波繁荣。
而且前几天李子旸在文章中论证过,人类历史上没出现过因为自然灾害而衰落的城市,如果有,往往是本身的政治和经济出了问题,处于下坡路,被自然灾害给重创了,属于雪上加霜。
很扎心也很暖心的一件事是,越是艰难时候,在大家都恐慌和绝望的时候,有人完成了逆势向上,困难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机会。也正印证了之前反复说的那句话,不管你是悲观还是乐观,最终你都是对的。
有读者要问了,这次疫情能让我们学到什么呢?为了家人和自己,是不是应该锻炼起来?因为我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才是核心竞争力。 还有,是不是应该在家里准备上百个 N95 口罩、消毒酒精、消炎药、维生素之类的?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Xizi_YGbwbhmy 发表于 2021-4-28 15:39:3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从来没想到,一本马恩的书,能让我看到凌晨三点,拍案叫绝。

推荐大家都看一下,绝对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会颠覆大家对于婚姻的认知。
多读书,没坏处,见的多了,就不会轻易的在情感中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能了解更多。
如果你正在准备进入婚姻,或者已经进入婚姻,那么推荐你看一下这本书。
 第51张图片 当然不止推荐这么简单,看完这本书过后,大家可以通过15个问题来看清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本文内容不短,建议看完。

很多现在的女性,内心存在着男女平等的基本理论,但在真正接触社会以后,特别是面对父母的催婚,感情的突变时,对于那些变了个样子的压迫女性的封建思想,鉴别能力。
“女人哪有不结婚的?!”
“你能找个好男人嫁了,有了依靠,我就放心了。”
“你男人那么能挣钱,你还出去工作干嘛?在家看看孩子,做好他的贤内助不就行了?”
“强势的女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天道。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幸福。女人要归位。”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我养你!”
……
这些理论看似没有问题,好像老一辈的人都在这样说,但其实,这些都是那个男性和女性之间是压迫与被压迫时代的余毒。


不理解对吗?我们来分解一下,恩格斯在分析婚姻的产生时,都说了什么。
那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恩格斯的这本书里关于婚姻和女性地位的延变的部分。然后,再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婚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第52张图片 01:恩格斯,对于女性、家庭、婚姻,说了些什么?



恩格斯的这本书,基于的是马克思生前对于摩尔根的一本书《古代社会》的研读,他对马克思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并且加入了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思想。
对于女性、家庭、婚姻,恩格斯是这样说的:        在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家庭,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相反,在那个时代,群是我们在动物中所能看到的最高的社会集团,它大概是由家庭构成的,但家庭和群一开始就处于对抗之中,它们是以反比例发展的。
这应该不难理解,在远古时,生存条件是恶劣的,要实现人类在自然界的伟大进步,必须满足一个因素:用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
一个群生存下来的概率,肯定比一个家庭生存下来的概率要大。
所以,那时,成年雄性之间没有嫉妒,互相宽容,这是形成较大持久集团的首要条件。
思考1:既然最开始的人类,男女之间是没有嫉妒的,那么人在感情中的排他性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形成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形成了一种古老的婚姻形式:群婚。
也就是一群人中,一列女子和一列男子,互为夫妻,所有女性是所有孩子都母亲,所有男性也是所有孩子都父亲。
这时,乱伦是不被禁止的,父亲和女儿之间,母亲和儿子之间,同胞兄弟姐妹间,是可以交配的。
当然,这肯定会因为基因的问题自然淘汰一批远古的人类,然后人类也自然会越来越注重外婚制。
而母系社会,正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终其原因,是孩子只能确定谁是自己的母亲,而不能确定谁是自己的父亲。
在人类逐渐排除了血缘结婚以后,世系也仍然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而继承关系,当然就只能从母亲方面来论,这时逐渐发展起来的,叫做母权制。
那么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母权制社会里,存在爱恋这种东西吗?
是的,不存在。
韦斯特马克说:“杂交状态包含着对个人爱恋的压抑。”
这种母权制的形式,存在了很久,直到人类的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是的,人类终究是发展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然,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婚姻关系。
在生产力逐步发展起来以后,出现了第二种主要的婚姻形式——对偶制
对偶制下,是一个男子有许许多多的妻子,但是有一个主妻,这个男人同时也有可能是这个女人的主要的丈夫。
对偶制的特点,就是短暂。
婚姻关系很容易就被任何一方解除,而子女像以前一样仍属于母亲。
这时大家发现了吗?女性是仍然具有离婚的权利的。
对偶制的出现,一定原因也是由于人类对于血缘关系中的男女交配的排斥。
为了自身群体的发展,他们不再允许人们在本群内交配,而是要求去别的群体中去寻找女性来交配。
但这就发生一个现象——抢婚,和买卖妇女。
当然,这里,奴役妇女只是雏形,在对偶制的时期,女性的地位仍然是非常受人尊敬的。
在共产制的家户经济下,女性承担着非常重的工作,这是19世纪旅行家和传教士在蒙迷人和野蛮人的部落里发现的现象,但这样的部落中,女性的地位,却是非常高的。
在这里,恩格斯有句原话:“外表上受尊敬的、脱离一切实际劳动的文明时代的贵妇人,比起野蛮时代辛苦劳动的妇女来,其社会地位是无比低下的,后者在本民族中被看作真正的贵妇人。”
 第53张图片
思考2,大家真的觉得那些当代依附于男人的贵妇人,为了嫁个有钱人而沾沾自喜的女性,社会地位很高吗?
好,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产有了结余,既然有了结余,就有了继承的问题。那么此时,私有制出现了。
伴随着私有制出现的,就是父权制对母权制的推翻。
主要的原因,是对偶制下,人们的婚姻形式是脆弱的,当两个人分开,男性带走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甚至是畜牧。
这对于群体来说,是一种损失。
另外,男性有了生产资料的结余,会有了继承的问题。
但是男性无法确认谁是自己的孩子,那么此时,针对于女性的专偶制,就会出现,也就是说,一个女性只跟一个男性交配,是男性继承的需要。
男性对于先进生产工具的掌控,促使他们引起了一个群体的权力变革。
而男性对于继承的需求,促使了女性地位的进一步降低。


那么思考3来了:男性真的从一开始就在乎自己的基因的传承吗?并不是的,群婚制时,男性并不在意谁是自己的孩子,也就不会在意自己的基因有没有传递下去。
只有到了私有制产生,男性掌握了先进生产力之后,有了剩余的生产资料,才产生了对于血缘子嗣的需求,而这份需求的目的,仍然是为了生产资料的永恒的占有。
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说,专偶制的产生都是为了生产资料的私有而服务的,大家思考一下呢?
而恩格斯在这里说:“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
而可悲的是,family,这个词,起初,都不是指的丈夫、妻子、家庭和子女,而是奴隶
这时,为了保证妻子的贞操,从而保证孩子出生自一定的父亲,妻子便在丈夫的绝对管理之下了,丈夫对于妻子,有生杀大权。
但这时,女性子女依然是有继承权的,但如果她出嫁到其他部落,这种继承权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女性不能带走任何部落的生产资料。
此时,男人可以跟几个女人交配,是依据生产资料的多少来决定的。或许他们可以只有一个妻子,但可以有很多的妾,或者女奴隶。


思考4:在夫权制下,有爱恋这一说吗?女性的地位如何呢?
其实,在这一阶段,任何婚姻,都不会让当事人自己做决定。
好,对偶制下,出现的,就是专偶制了。
专偶制家庭与对偶制不同的地方,在于婚姻关系要牢固得多,这种关系已经不能由双方任意解除了。
可惜,这个“专”字,依然只针对于女性,却不针对于男性。
在这一阶段,男性有解除婚姻关系的权利,赶走妻子,但女性却没有。男性有对婚姻不忠的权利,女性却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时,执行着名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但占有生产资料的男性,却有权力去嫖娼,或者娶妾。
这是不是已经跟封建社会的夫妻关系类似了呢?
男人娶一个妻子,但可以娶无数个妾,同时,要求主妻要大度,不能嫉妒。
而任何事情都是对立存在的,有一夫一妻制,就必然有妾,有卖淫。就像现在,有婚姻,就必然有出轨一样。
恩格斯,在此时,说了这样的话:“归根结底,她对于男子来说,仍不过是他的婚生子嗣的母亲,他的最高的管家婆和女奴隶的总管而已,他可以随意纳这些女奴隶为妾。”
 第54张图片 那么思考5来了:在封建社会,女性是可以随意离婚的吗?并不是,对吗?离婚的妇女会被社会重新接纳吗?有点难,对吗?
女性会要求自己的丈夫对自己忠诚吗?不会,对吗?


思考6:女性在封建社会有继承权吗?没有,只有嫁妆,对吗?
在这里,恩格斯给一对一的,私有制的个体婚姻,下了一个定论——个体婚制在历史上绝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
恰好相反,个体婚姻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历史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
是不是很惊讶?婚姻的出现,一开始就带着压迫。


那思考7来了,封建社会的婚姻中,爱情存在吗?作为爱情基础的排他性,有存在的土壤吗?
好,那么既然谈到了爱情,恩格斯用性爱这个词来描述。也就是说到了这儿,性爱才成为一种让人愉悦的事情,之前,不过是繁衍。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继续着他们的专偶制,虽然,在法律上男女是平等的,但仍然是跟嫖娼和通奸并行的。
而无产阶级,却发展出了新的婚姻模式。
因为无产阶级是没有财产的,他们中的男性和女性都必须加入劳动者的大军,才能生存下去。
在这里,也就没有了建立男性统治的任何推动力。
工人是贫穷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所以,男性工人对女性工人,就没有了权属的效力。
在专偶制中的嫖娼和通奸,在工人阶级中,只有极其微小的概率。
而女性,重新获得了离婚的权力。


思考8:离婚的权力为什么总是被提及,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权力,对吗?
这里有了一个重要的点,我以前一直没有想明白,现在我明白了,那就是,关于家务劳动。
在古代的共有制家户经济中,家务劳动是由女性来主要承担的,同时也是被尊重的,因为这是在为整个群体做贡献,是必须的社会劳动。
但是私有制产生以后,特别是专偶制产生,让家务劳动,变成了一种私人服务。
女性仍然承担着家务劳动,但却不再有社会价值。因为社会并不需要家务劳动,需要家务劳动的,仅仅是那个家庭的男性。
所以,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她们的价值,完全被她们所结婚的男性所赋予。当男性不再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一文不值。
这就是资产阶级中,专偶制下,妻子的实质。
但,无产阶级中的女性打破了这一点,因为女性同样要参与生产,家务劳动不再是她们的义务。她们可以选择,参与或者不参与家务劳动。
但无疑,参与家务劳动,会占用她们参与社会劳动的时间。
但可惜,并不是所有的无产阶级女性意识到了这一点,恩格斯在这里说:“现代的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者隐蔽的妇女的家务奴隶制上。”
瞧,非常的形象对吗?
 第55张图片
思考9:你可曾想过拒绝家务劳动?你是否是一位既承担社会劳动,又承担家务劳动的双重劳动者?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恩格斯的名句:“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事业中去。”
社会发展到这里,似乎已经到了现代。
就像9世纪的欧洲大陆一样,平民宁可饿死,也不愿意从事生产,因为那曾经是奴隶做的事情。
人们思想的转变,总是慢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被社会倒逼着,才能意识到,我已经拥有了某项权力,或者,我已经失去了某项权力。
而当代的中国女性,是否要思考一个问题,你真的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了吗?你内心的观念,是否还停留在封建社会呢?梦想去做一个主母?但你又哪来的资本去要求男性的忠诚呢?


思考10:资产阶级的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还是生产资料为基础呢?
思考11:无产阶级的婚姻,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呢?
思考12:无产阶级的婚姻,是牢固的吗?还是可以随时解体的呢?


恩格斯到了这儿,又往前走了一步,他畅想了未来。
他说,在未来,私有制终将被消灭,生产资料终将变成社会共有,那时,是什么样子呢?
那时,卖淫就会消失,因为妇女没有必要为了金钱而出卖身体。
而妇女的地位也会发生改变,个体家庭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私人的家务变成了社会的事业,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了公共的事情,社会同等地关爱一切儿童,无论婚生还是非婚生。
而此时,个人的性爱,男女间的爱慕,才是平等的,不参杂任何其他因素的爱慕。
人们仅仅因为互相喜欢而在一起,又因为不再喜欢而分开。
婚姻,也从来不会有结婚就是一辈子的要求。
这时,才是真正的婚姻自由。
而在这之前,所有的婚姻,都标好了价格,无论男人,还是女人。
夫妇之爱,在公有制到来之前,从来不会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
 第56张图片
思考13:你认为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切社会资料共有的阶段了吗?那么,你的婚姻,是否是不参杂任何条件的爱慕呢?

思考14:现在的中国社会,你认为适用于哪种婚姻形态?

思考15:当你用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来要求自己的时候,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跟男人是不平等的?而不平等的当下,你是否能够得到你想要的爱呢?


这就是恩格斯这本书中关于婚姻的延变的全部,里面有那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欢迎大家进行思考,并且在评论区给出你的答案。
比如,中国的女性,自古就不曾要求过男性的忠诚,是什么让我们解放70年之后,有了要求男性忠诚的底气。
中国女性从封建社会的被压迫中解放出来了,以前离婚是不被接受的,为什么现在仍然会有很多人认为离婚是不被接受的,并且不珍惜自己离婚的权力。
中国女性对于家务劳动的认知是否是正确的,女性天生就应该做家务吗?
中国女性古代不占有生产资料,现在的中国女性是否占有了呢?
中国女性是否有需要被人继承的资产了呢?
中国女性的价值在过去是由自己的丈夫赋予的,那么现在呢,由谁来赋予?
中国女性在过去,结婚看的是对方的生产资料的占有量,那么现在结婚,看的又是什么呢?
中国女性在过去的婚姻中是被压迫者,那么现在的婚姻中,女性是否仍然被压迫?
中国女性在过去生孩子总说,为男人所生。那么如果认知到,孩子是用来继承生产资料的,那么孩子在当代的定义是否需要被改一下呢?孩子也是继承女性生产资料的,是不是更恰当?
中国的生产关系已经发展到以纯粹的爱慕为前提的婚姻了吗?
婚姻在哪个阶段是永恒的?那个阶段妇女的地位又如何呢?
女性进行社会生产的能力,一定是弱于男性的吗?


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到现在,不过才一百年左右,生产力却已经在赶超西方国家,但来自于封建思想的残余,却不是那么好铲除的。
所以,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有些权力已经赋予了我们,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呢?
这种对于家庭生活的向往,这种对于找人结婚就是有人依靠的观念,从何而来?
来源于封建社会的遗留?还是当今某些影视剧的洗脑?
当代女生的成长经历中,为何会参杂这些封建的东西?
而为什么刚解放时,女性从来不会觉得,要依靠男性生存?


评论区,等待大家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Brignolles 发表于 2021-4-28 15:40:23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选集》
 第63张图片
在我看来,毛选的最厉害之处在于,无论你从任何一卷的任何一篇读起,都可以读下去并有所收获,因为它的受众一开始就面向当时最广大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工农群众。

毛泽东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通篇用朴实,简洁的语言,一针见血地将关键问题的本质与核心呈现,同时能够让最广大的人民理解和接受。

通读毛选,你会发现毛泽东是孤独的,他是个一生致力于改造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思想高度超过同时代的人太多,常常难以被理解;同时,毛泽东又不是孤独的,他始终心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与人民站在一边,用深刻的洞见和实践指导着中国的崛起,他从未真的离开人民。心系人民的人,必定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一个能够真正读懂《毛泽东选集》的人,必定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他会成为一个发自内心的忠实追随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回矛 发表于 2021-4-28 15:40:2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什么是“感觉人生打开了”,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一样。


也许是“天眼开了”,看透人世浮华。
也许是“灵光一闪”,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也许就是单纯地想要过跟之前不一样的生活。
(据说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就是在某天厌倦了关店后搓麻将的生活,直接掀了麻将桌愤而创建了火锅美甲界扛把子海底捞)
 第65张图片 全文1850字,阅读4分钟找到精神和行动的钥匙而至于什么书能有“人生打开的效果”,大家可能会觉得是不是惊世巨著,比如《战争与和平》之类的;或者是荡涤灵魂的经典,比如《金刚经》。
但现实的状况可能是不经意中的一首歌、不经意间的一件事、不经意中的一本小书,开启了人生新的契机。
正如伟大的故事,往往也有一个平常的开始。

对于小鹿我来说,人生的打开,有精神和行为两个层面。
精神上第一次感觉打开了新的世界,是当时接触了一本“平凡”的书。

没错,就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
现在回想仍然记得当时的情景,书从哪来的已经不记得也不重要了,只记得当时正好放假,学习结束只想休闲玩耍,而对我来说最好的休闲玩耍就是看小说。
结果拿到《平凡的世界》就无法自拔,坐着看,躺着看,吃饭看,老妈拖地的时候追着我到处跑还放不下。
 第66张图片 虽然故事时代的背景跟现在已经截然不同,但里面人物的命运起伏,让人深深震撼。
小的时候,身上发生任何事情,都觉得很大,也兴致勃勃憧憬未来的各种可能,觉得自己总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慢慢长大的时候,才发现没有人是世界的中心,人是多么渺小和无助。
当时看到《平凡的世界》,就是处于这样自我认知的矛盾时期,自信而又自我怀疑,经历了一点点小的挫折,就觉得碰到了天大的事情。但看了书立不管是主角孙少平,还是二男主孙少安,都是在平凡中不断淬炼着不平凡。
对于历史场合来说,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世事变迁,都是些平凡的小事。
然而平凡人努力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又是那么可爱可敬。
其实看完《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感受不是励志和鸡汤,反而是对自己和世界,有了一种客观的认识:
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到改变不了任何历史进程;但这大多数人,又有着不平常的力量,坚持做自己,总能为自己博得更丰盈的人生。
每当生活碰到迷茫挫折,想想这本书,就觉得没有什么事过不去的,办法总比问题多,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尊重个人的力量,也接受世界的无常。
 第67张图片 那么,精神上打开了,要怎么落地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行为上让我的人生打开的一本“小书”——《微习惯》。
坦白说,我以前是有点完美主义倾向的:
    锻炼,感觉不锻炼1小时,不练到汗如雨下,总觉得不是锻炼写文章,不把内容写全,不深入,总觉得是白写作报告,不把PPT格式模板结构做到完美,总觉得不专业
……
这样心态的影响显而易见,那就是——严重拖延。

拖延的后果是:
    在坚持了半年健身房锻炼,换工作搬家以后,健身房不方便,一次也没再锻炼过。写文章,长篇小说的坑也就拖了几年吧,一直在打磨开头的一万多字。作报告,一周过去,还在改背景颜色。
好多事情就不了了之~~~
一直到我后来看到了《微习惯》这本书,和作者的“一个俯卧撑”理论。
其实原理不复杂,但作者强调的其实是认知的变化:
超小的步骤反而比巨大的目标,更容易启动和坚持(也就是骗过情绪脑和本能脑,降低启动门槛)。
 第68张图片 这个心态其实就是由以前的“完美心态”向“过程心态”和“成长心态”转变,避免了因为抵触、畏难带来的拖延,推动行动的一步步发展。
对我来说,最大的执行上的变化,就是:
    微健身坚持了几周了,不管是KEEP十几分钟的课程,还是骑车,或者瑜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一天不练反而有点失落。写作,不管是不是臭狗屎,先完成再完美,即使知乎没什么粉丝,先写了再说,现在也就坚持了半年吧,应该还可以继续坚持下去。作报告,可以先把框架和内容写完,看时间状况再优化模板。
这些微小的习惯,虽然还没有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身材并没有变魔鬼,写作也没有变大V,但是生活感觉更有掌控感,也比以前更有奔头了。
这都是《微习惯》给我打开的新的积极行动的人生。

其实人生的改变,契机可能是一瞬间,积累来源于过去你看过各式各样的书,走过长长短短的路,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
但是不经意间接触的《平凡的世界》和《微习惯》这两本书:
前者精神上让我保持客观的乐观,后者行为上让我保持现实的积极。

最后分享两句摘自作者的话:
路遥: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

斯蒂芬·盖斯: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建立在之前打好的基础之上。追根溯源,你会发现一切都始于那一小步。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


双击屏幕点赞是个很好的微习惯:)


其他文章也推荐给你哟~

如何让自己保持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如何快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你在人际交往方面吃过哪些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830 发表于 2021-4-28 15:40:52 | 只看该作者
 
因为读了这本书,我治愈了长达14年的抑郁症,翻过了人生的分水岭,走出灰暗的过去。如果你正经历苦痛,我建议你一定要读它。
正文

很多读者关注我、甚至加我微信的原因,大部分都是被我过往的苦难经历折服,想要向我学习。
“抑郁症14年”,“迷茫10年”,曾经我以为它们毁掉了我的整个青春甚至人生。
毕竟,在整个人生最应该阳光灿烂的岁月,我对其的记忆全是灰色,这怎能让人释怀?
别的同龄伙伴过的生活,早已超出我一大截,我却因为心理疾病,和自身弱势局限,白白浪费十几年,落后同龄人好几年,这怎能让人甘心?
如今,我却觉得这是自己人生的两大枚漂亮的勋章,是我顽强生命力的见证。看似代表着我过去经历着的长久苦痛,实则更代表我不服输的韧性。我很高兴自己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
我不止一次在文章中写过,我能够完成人生蜕变,离不开「阅读」这件事。去年6月开始,我有一搭没一搭在图书馆找书看(那时还没有养成看电子书的习惯)。大家都知道,图书馆的书,品类不太齐全,网上常出现的高分高质量书单榜里的书,自然也不太可能在图书馆借到。
在这期间,我翻到一本书:《让人生停止灰暗的艺术》。没想到,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过去几乎所有认知,通通被它洗牌然后重构。正如书名一样,让我的人生,逐渐停止了灰暗。
 第73张图片 该书作者是西班牙最受欢迎的心理医生,和该国认知心理学的领军人:坦德雷乌,此书霸榜西班牙畅销图书榜18个月。
全书教我们用认知疗法摆脱“非理性”的绑架,建立理性认知,升级大脑的底层操作系统,收获精神自由的人生。作者在书里,用了大量的咨询案例(包含大多数人遇到的人生烦恼),对其进行抽丝剥茧般分析,给予实用性建议。
就我自己来说,不仅作者的理论知识恰合我的情况,连其中的案例,很多都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相似的非理性认知)。
这本书并不代表只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人才能看,而是,但凡有认知失调引起负面情绪的人(世界上极少有认知完全正确完全理性的人),都适合看它。其中的认知疗法,我认为是情绪万能贴,哪里不愉快贴哪里。
01 不快乐来源于我们的思维认知,而非事实

作者在书中写到:“外部事件和情绪效应之间存在一种介质——思维。人们都误认为是因为发生某事才引起的某种情绪,这种错误是个人成长中的大敌。”
很多人以为,外部事件和情绪之间存在着线性(因果)关系,因为发生某些事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产生正面情绪,如兴奋、快乐、幸福等;或负面情绪,如失望、难过、愤怒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正决定我们情绪走向的,不是事情,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读/认知方式。非理性的认知,会导致我们跟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比如高考。
为何高考失败的人那么多,其中却总有几个想不开要自杀或进行其他偏激行为?如偷偷篡改同学志愿和拦截录取通知书。能够解释这一行为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对该“没考好”的解读出现偏差。
在他们的心里,通常这样想:“天哪,我竟然名落孙山,这太可怕了,我无法接受!”在此类想法滋生后,产生对应情绪:恐惧、难过、抑郁等。再回头看看那些同样遭遇考试失利、却并不产生如此情绪或行为反应的人,就知道,同一件事,每个人对它的解读方式都不一样。
大脑的认知角度不同,引发个人对此的内心对话不同。可想而知,理性的认知,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选择,是多么重要!
02  非理性的三大特点

既然快乐与否,来源于我们的认知是否理性,那么,为了避免踩坑,如何鉴别非理性认知?
作者提出,情绪处于负面状态的人,常有以下非理性认知:
1.我必须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或做得非常好。
2.人们必须对我友好、公平、体贴。
3.事情必须按我的意愿进行。
在生活中,总是发生各方面的意外,产生不快乐的认知也是多种多样。但总而言之,基本可以归结三点:我必须……,他必须……,世界必须……
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完美,也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运转。因此,及时用正确的信念更替这些非理性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我们迟早会在自己画的牢里被折磨死啊喂。
正确的信念应该如何构建呢?作者指出,把这些显得非常幼稚的要求——一种绝对、僵化、空泛的“必须”态度可进行如下转换:
1.我愿意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但如果做不好,天也不会塌下来。
2.如果每个人都对我友好,真是太好了;但如果对我不好,也没关系。
3.我很高兴事情能按照我的意愿发展,如果不能总是那么顺利,我也能接受。
发现了么?我们仅仅是将上面的「我必须/他人必须/世界必须」执念修改成较温和的方式,整个人就能立马从紧绷的弦上离开,身体也忽地松弛下来。
花椒摘颗栗子。
曾经,我对自己所做的所有事,都要求做好。然而,能力不够,要求还高,这导致我常常受不了自己,失败频率也因此更高,于是影响到我的自信心,继而导致我更容易失败,甚至是焦虑,不断自我怀疑,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说直白点,就是眼高手低。后来我如何解决的呢?当我让自己只是全力以赴,而不再要求我必须做好某事后,我的情绪就好多了,心态也更积极正向。于是失败频率也低了下来,紧接着也增强了自信心,重新回到良性循环。
03  如何建立理性认知

基于人类天生存在的这项认知缺陷,认知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发明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在书中强调,认知疗法是一种思辨治疗,而不只是积极思考问题。使用这项疗法,我们将站在更高的位置,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从而改善我们地情绪。在认知疗法实践中,“思辨程序”包括
1. 检验每天生活中我们有哪些非理性信念。例如,让我们产生情绪困扰的信念。
2. 通过对比性论据、可能性论据和存在性论据消除那些非理性信念。
3. 最后树立相应的理性信念。
再次以我自身的故事举栗子,告诉大家如何进行认知疗法实践。
①检验让我产生情绪困扰的非理性信念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极其厌恶自己的长相,觉得丑,因此很自卑。
②通过论据消除非理性信念。
A.对比性论据: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开心吗?
答案:会。
证据:马云丑,但他不会自卑(哪怕只看他没有成为富豪之前的学生时代,发现他也不自卑)。兵乓球王邓亚萍、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他们外观也不出挑,但依然乐观,不自卑。
B.可能性论据:即使我真的不够好看,我就不能为自己和他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
答案:能。
证据:尼克胡哲虽然没有四肢,但他依然帮助世界不计其数的人,鼓舞他们,给予他们生活的信心。霍金全身上下只有大脑是健康的,但他依然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万岁》纪录片里的盲人老夫妻,虽年老力衰且残疾,但依然用双手养活家庭且幸福生活。
C.存在性论据:百年之后,我和我担忧的问题还会存在吗?
答案:不会。
证据:那时我已不在世界,这些让我困扰的东西,早已不重要。在浩瀚的宇宙中,斗转星移,没有什么事让人无法放下。
③最后树立相应的理性信念。
我希望我能更漂亮,但即使不够好看,我也无需自卑,依然能做出有益的事,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除了长得好看以外,生活中也仍然有许多享受快乐的机会。
04  总结

《让人生停止灰暗的艺术》,正如它的书名,带我走出了人生的灰暗,希望也能帮助你。(不要被书名骗了,这不是一本鸡汤书,而是教我们如何走出人生困境,学会认知自我及周围一切的书)
最后,花椒推荐你看我的这些高质量回答唷: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89554/answer/1257152964" data-image="http://pic1.zhimg.com/v2-db3c57bc5fe88dcf27e8fe8f863af608_bh.jpg" data-image-width="480" data-image-height="324" class="internal">怎样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低自尊的人如何自救?复盘面对自己缺点,感觉特别难堪,心情低落怎么办?研三了,延毕了。当了一辈子的乖乖女,终于还是闹出了笑话。你不知道我每天活在怎样的地狱里,怎样才能解脱?

你的认同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如果对你有用,还请花一秒点个赞呐!

答主介绍:
花椒很芒:92年女生,患抑郁症14年而后通过读书并实践,实现自愈。嘲弄自己是一颗很芒的花椒,虽不起眼但有自己的光芒。努力预演未来,相信并实践「用旧的自己不可能换新的未来」。
更多首发成长干货,欢迎来公众号【花椒很芒】寻宝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魍魉_幂荼 发表于 2021-4-28 15:41:44 | 只看该作者
 
必须是《超越感觉》!!!它能够把你从猴子进化成人的一本书,恕我直言,看完书也许你会觉得很多人和猴子差别不大。
这本颠覆我认知的书就是《超越感觉》,已经再版9次了。
豆瓣上英文版9分,中文版8.3分,个人认为主要是中文版翻译太差了,影响了分数。
 第75张图片  第76张图片 看完这本书之后的感觉就是两个字 —— 愣住,原来我前半辈子活得如此无知。
就好像豆瓣的一个评论:
 第77张图片 如果你想学会独立思考,这本书绝对是你必读的书籍。
1/ 为什么我会看这本书?
最近一直都在思考「逻辑能力」这个问题,我慢慢开始养成凡事思考都按照「逻辑」,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变得更加理性。
以前我脑海中一直都没有「逻辑」这个概念,包括写文章,都是凭感觉去抒发,有时候感觉的确是对的,但是缺乏逻辑严谨性的。
如果不用「逻辑」去思考问题,你的生活就像是猜大小一样,有时对,有时错,但你不一定知道根本的原因,你只会把它归类为「运气」。
像是08年金融海啸之前,股市涨的特别厉害。
市场上有一种人:
「感觉」股价挺高的,我应该抛售股票了。
还有一种人:
根据估值判断,现在市场的确高估了,我应该抛售股票了。
两个人的抉择是一模一样的,但背后一个是根据「感觉」,一个是根据「逻辑」,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根据「感觉」的坏处就是当下一次出现相同情况,你不一定能够做出同样的选择,也许你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告诉你现在还值得买入,原本觉得高估的「感觉」瞬间就改变。
而根据「逻辑」,就算自己的想法改变,别人给你意见,你都是根据「逻辑」思考有没有道理,进一步再做出决定。
事实上,「感觉」可以是对的,「逻辑」也可以是错的。
但我宁愿做一个「逻辑错」,也不要做一个「感觉对但逻辑错」的人。
因为「逻辑」是可以不断锻炼的,随着你阅历、知识、经验的增长,你的逻辑推理会越来越符合真实,将来的抉择会越来越精准。
在别人看来是运气的事情,而你背后有「逻辑」的支撑,所谓运气也变成必然的事情。
学会「逻辑」还有一个好处:
和别人聊天或者写作后别人评论,说出一些违背我原本认知的观点,你都能够理性地去面对,而不是选择第一时间被「情绪」控制,思考如何反驳。
现在我会寻问对方「为什么」,理解对方提出观点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果有道理并且有逻辑,我的认知就会得到更新。
我发现坚信「逻辑」的人,必定会持续进步,因为他们不会固步自封地认为自己就是正确的。
2/ 不讲逻辑的长辈
记得以前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和一个长辈在讨论问题,结果讨论慢慢演变成争论,我开始说出自己的「逻辑」,解释给对方听我的想法。
长辈变得不耐烦,说道:你说的都有道理的,但你不应该和长辈这样说话。
如果按照规矩来看,我是不应该反驳长辈的,应该选择「乖乖听长辈的话」。
但感觉这就是封闭了思想,不能随意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好像闭关锁国一样。
如果大家都是能够选择理性探讨,不应该存在「长辈和晚辈」一说,而是谁有「逻辑」,谁更有「道理」。
包括男女关系也是一样的,大多数人能说出「不要和女生讲道理」这种话的人,其实就和这个长辈的思想是一样的。
理性来看,长辈也同样有机会吸取晚辈的观点和论据,不仅仅只是「长辈说的就是对的」或用「我吃盐多过你吃饭」这些没有逻辑的话,试图让对方闭嘴。
人一旦找不到合理解释,就喜欢搬出道德层面,「为你好」、「做人大度一点」、「小孩子别管这么多」。
胡适曾说: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在知乎上有一个有意思的高赞回答,问题是有哪些常见的道德绑架?
反正 两字,在中国大地上一出现,便标志着道德,规则,理智的偃旗息鼓。
例如反正你「有钱」,那就「借点钱」呗。
反正你「有空」,那就「帮个忙」呗。
反正你都看见这个回答了,就给点个赞呗
这种态度去面对未来变幻莫测的世界,真是害了不少年轻人,缺乏属于自己的思考,宁愿听从别人的意见,也不会相信自己的判断。
所幸的是,逻辑也是可以锻炼的,只要根据自己的逻辑多做决定,不断犯错,不断学习,你以后的决定会越来越好。
3/ 如何锻炼逻辑思考能力呢?
1)多读书
最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书,因为书一旦出版,作者很难再做出更改,所以他们落笔会小心翼翼,书中的方法也更为系统。
如果你选择去刷知乎、朋友圈、微博,大部分都是凭「感觉」写下来的,没有什么逻辑可言。
2)相信一件事情之前先看“来源”
现在网络上传播了很多“伪科学”“伪知识”,听起来不明觉厉,特别像真的。
这个时候你不是选择马上转发朋友圈,而是先看看出处到底在哪,去其他平台搜一搜有没有其他的解释,这样思考问题才会变得客观。
2)少看成功学和心灵鸡汤文章或书籍
偶尔看下安抚心灵是挺好的,但长期依赖的话,这些内容会禁锢我们的思维,让我们觉得世界这么简单,一句话就能说透了。
看起来特别爽,但往往提供的都是「个别案例」,极少提供理性客观的分析。
如果你没有养成阅读习惯,读读这类文章和书籍倒是挺好的,我一开始就是读这类简单易懂的书籍养成了读书习惯,到了后期就开始慢慢不看这类书籍,因为除了爽和简单以外,对个人实质的帮助并不大。
我们应该选择成系统的书,教科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读起来门槛特别高,特别难读,别说爽了,你在读的过程中还要边思考变理解,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想看更多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阿猫读书,每天分享一篇优质文章,陪你一起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abcdell000 发表于 2021-4-28 15:42:34 | 只看该作者
 
《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
如果提起量子物理这门课你就头疼,不用害怕,这本书将会成为你翻盘的机会。全书笑料不断,高潮迭起,初中的物理基础已足够,就算是数学忘光也没关系。
116 年前的 12 月 12 日,马可尼收到横跨大西洋、人类史上第一个无线电信号的那一天。
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第81张图片
包括马可尼自己,当时没有人能够想象,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通信会把世界变成什么样子。
 第82张图片
2016 年 8 月 16 日,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从酒泉发射的那一天。
就像当年的马可尼一样,我们也无从想象,未来的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终将带来一个怎样的魔法时代。
绝对安全的信息传输?
智商秒杀全人类的人工智能?
瞬移、穿越不再是科幻?
 第83张图片
潘建伟教授的量子通信卫星上天了。
5 年后,人人都会用无法破解的加密网络刷信用卡。你还觉得量子理论是象牙塔里的黑科技,和你的生活毫无关系?
让我们先从神秘的量子理论开始,解密量子通信。
这注定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旅程。
 第84张图片
如果你完全不懂量子力学,请放心大胆地往下看,我保证不用任何公式就能让你秒懂,连 1+1=2 的幼儿园数学基础都不需要。
如果你自以为懂量子力学,请放心大胆地往下看,我保证你看完会仰天长叹:什么是量子力学啊?
 第85张图片
正如量子力学大师费曼所说:没有人懂量子力学。如果你觉得懂了,那肯定不是真懂。
在烧脑、反直觉和毁人三观方面,没有任何学科能够和量子力学相比。如果把理工男最爱的大学比作霍格沃兹魔法学校,那么唯一和量子力学专业相提并论的,只能是黑魔法。
然而,量子理论之所以如此神秘,并不是因为物理学家的故弄玄虚。其实,在量子理论刚诞生的摇篮时期,它只是一门人畜无害的学科,专门研究电子、光子之类小玩意儿。
「量子」 这个现在看来很厉害的名字,本意不过是指微观世界中「一份一份」的 不连续能量
这一切,都源于一次物理学的灵异事件。
百年战争

20 世纪初,物理学家开始重点纠结一个纠结了上百年的问题: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
    粒派
所谓粒子,可以想象成一颗光滑的小球球。
 第86张图片
每当你打开手电,无数光子就像出膛的炮弹一样,笔直地射向远方。
很多著名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做了很多权威的实验,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光是一种粒子。
    波派
所谓波,就像往河里扔块石头,产生的水波纹一样。
 第87张图片
如果把光看作是一种波,可以完美解释干涉、衍射、偏振等经典光学现象。
很多著名科学家(惠更斯、杨、麦克斯韦、赫兹)做了很多权威的实验,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光是一种波,电磁波。
可问题是,波和粒子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啊!
    粒子可分成一个一个的最小单位,单个粒子不可再分;波是连续的能量分布,无所谓「一个波」或者「两个波」;粒子是直线前进的,波却能同时向四面八方发射;粒子可以静止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波必须动态地在整个空间传播。
波与粒子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于是自古以来,塞伯坦星上的科学家就分成两派: 波派和粒派 ,两派之间势均力敌的百年撕逼战争从未分出胜负。
 第88张图片
很多人问我:科学家为什么要为这种事情势不两立,大家搁置争议、共同研究不就得了。
为了一个字:
信仰!
千面之神

且问你:《权力的游戏》中,信奉七神的维斯特洛人民,为何要与信奉旧神的关外野人拼个你死我活?
 第89张图片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信仰争端大开杀戒,早已不足为奇。
唯一的和谐社会可能是古希腊:他们的神多达百八十号,有管天上、有管地下,各路神仙各司其职,倒也井水不犯河水。
人称:希腊众神。
 第90张图片
要命的是,科学家们信仰的神只有一个,而且是放之宇宙而皆准的全能大神。这位神祇的名字,叫作 真理
大到宇宙的诞生,小到原子的运转,科学家们相信,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基于同一个规律,可以用同一个理论,甚至同一套方程解释一切。比如,让苹果掉下来把牛顿砸晕的是万有引力,让月亮悬在空中掉不下来的也是万有引力。用同一个方程,既能算出地球的质量,也能让马斯克的猎鹰九号火箭上天,这就是科学的威力。
想要一个宇宙、两种规律?
对不起兄弟,别在科学界混了,您可以去跳个槽,比如竞选总统。
当然,科学家们没有谁敢自称是真理的代言人,就连牛顿谦虚起来都是这样的:「我只是一个在海滩上捡贝壳的孩子,而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啊!」
就算是捡贝壳,捡的多了,说不定拼到一起就能窥见真理之神的全貌呢!
整个科学史,就像一个集卡拼图的过程。做实验的科学家们每发现一个科学现象,搞理论的科学家们就绞尽脑汁推测它背后的运行规律。不同领域的大牛把各方面的知识、理论慢慢拼到一起,真理的图像就渐渐清晰。
 第91张图片
在 20 世纪初,光学的知识储备和数学理论越来越完善。大家逐渐觉得,这一块的真相总算有希望拼出来了——结果却发现,波派和粒派的理论早已背道而驰,还各自越走越远。这就好比你集了一辈子卡片,自以为拼得差不多了。这时突然发现,你拼出的图案居然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而且差的不是一点点!
是不是有种把对方连人带图都砸烂的冲动?
当时波派和粒派都坚信,自己手上的拼图,才是唯一正确的版本。
双方僵持不下直到 1924 年,终于有人大彻大悟: 波 or 粒,为什么光不能两者都是呢?
也许在某些时候,粒子看起来就像是波;在另一些时候,波看起来就像是粒子。波和粒如同阴阳一般相生相克,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波粒二象性),只不过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盲人摸象、各执一词。
 第92张图片
真理确实只有一个,但是真理的表现形式,会不会存在着多个版本?
难道真理就是那个千面之神,用千变万化的面目欺骗了我们如此之久?
灵异的实验

究竟是波,是粒,还是波粒二象,大家决定,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做个了断:
    双缝干涉实验
 第93张图片
双缝,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块隔板上开两条缝。
用一个发射光子的机枪对着双缝扫射,从缝中漏过去的光子,打在缝后面的屏上,就会留下一个光斑。(等效于 1961 年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在实验之前,科学家的推测如下:
第一种可能
如果光子是纯粒子,那么屏幕留下两道杠。
光子像机枪发射的子弹一样笔直地从缝中穿过,那么屏幕上留下的一定是 2 道杠,因为其他角度的光子都被板挡住了。
 第94张图片
第二种可能
如果光子是纯波,那么屏幕上会留下斑马线般的一道道条纹。
光子穿过缝时,会形成 2 个波源。两道波各自震荡交汇(干涉),波峰与波峰之间强度叠加,波峰与波谷之间正反抵消,最终屏幕上会出现一道道复杂唯美的斑马线(干涉条纹)。
 第95张图片
第三种可能
如果光子是波粒二象,那么屏幕图案应该是以上两种图形的杂交混合体。
总之,
两道杠 = 粒派胜;
斑马线 = 波派胜;
四不像 = 平局。
是波是粒还是二合一,看屏幕结果一目了然,无论实验结果如何,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第一次实验 :把光子发射机对准双缝发射。
结果 :标准的斑马线。
 第96张图片
根据之前的分析,这证明光子是纯波。OK,实验结束,大家回家洗洗睡吧。
粒派不服:我明明知道光子是一个一个的粒子!
这样,我们再做一次实验,把光子一个一个地发射出去,看会怎么样,一定会变成两道杠的!
第二次实验 :把光子机枪切换到点射模式,保证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
结果 :斑马线,竟然还是斑马线,怎么可能?我们明明是一、个、一、个把光子发射出去的啊!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开始光子数量较少时,屏幕上的光点看上去一片杂乱无章,随着积少成多,渐渐显出了斑马线条纹!
 第97张图片
光子要真的是波,那粒派也不得不服。
问题是:根据波动理论,斑马线来源于双缝产生的两个波源之间的干涉叠加;而单个光子要么穿过左缝、要么穿过右缝,穿过一条缝的光子到底是在和谁发生干涉?
难道……光子在穿过双缝时分裂成了两个?一个光子分裂成左半光子和右半光子,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发生了关系?事情好像越来越复杂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倒要看看,光子究竟是怎样穿过缝的。
第三次实验 :在屏幕前加装两个摄像头,一边一个左右排开。哪边的摄像头看到光子,就说明光子穿过了哪条缝。同样,还是点射模式发射光子。
结果:每次不是左边的摄像头看到一个光子,就是右边看到一个。一个就是一个,从来没有发现哪个光子分裂成半个的情况。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光子确实是一个个粒子,然而在穿过双缝时,不知怎么就会变形成两道波同时穿过,形成干涉条纹。
虽然诡异了些,不过据说这就是 波粒二象性 了,具体细节以后再研究吧,这个实验做得人都要精分了。
然而,就在这时,真正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人们这才发现,屏幕上的图案,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变成了两道杠!
没用摄像头看,结果总是斑马线,光子是波;
用摄像头看了,结果就成了两道杠,光子变成了粒子。
实验结果取决于看没看摄像头?
这不科学啊,做物理实验竟然见鬼了啊!
 第98张图片
一个貌似简单的小实验做到这份上,波和粒子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懵逼了。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在科学实验中正式遭遇灵异事件。
观察者魔咒

你还没看出灵异在哪里?
好吧,请先看懂下面这个例子:
电视里正在直播足球比赛,一个球员起脚射门——
 第99张图片
「咔」暂停,你预测一下这个球会不会进?
在球迷看来: 球进还是不进,和射手是不是 C 罗、梅西有关,和对方门将的状态有关,和裁判收没收钱说不定还有关。
在科学家看来: 有关的东西更多,比如球的受力、速度和方向,距离球门的距离,甚至草皮的摩擦力、球迷吼声的分贝数等等。
不过,只要把这些因素事无巨细地考虑到方程里计算,完全可以精确预测三秒后球的状态。但无论是谁,大家都公认的是,球进与不进,至少和一件事情是绝对无关的:
你家的电视。
无论你用什么品牌的电视,无论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高低、质量好坏,无论你看球时是在喝啤酒还是啃炸鸡,当然更无论你看不看电视直播——该进的球还是会进,该不进就是不进,哪怕你气得把电视机砸了都没用。
你是不是觉得,上面说的全都是废话?那么,仔细听好:
双缝干涉的第三次实验证明了,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球进还是不进,直接取决于在射门的一瞬间,你看还是不看电视!
看还是不看,这是一个问题!
光子从发射器射向双缝,就好比足球射向球门;用摄像头观测光子是否进缝、怎么个进法,就好比用电视机看进球。
第三次实验与第二次的唯一区别,就是实验 3 开了摄像头观察光子(看电视),实验 2 没放摄像头(不看电视)——两次实验的结局竟截然不同。
这,就是观察者的魔咒。
难道说,不看光子它就是波,看一眼,它就瞬间变成粒子?
难道说,「光子是什么」这一客观事实,是由我们的观察(放不放摄像头)决定的?
难道说,对事物的观察方式,能够改变事物本身?
《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我也能看懂的量子通信》纸质书已上线,点击解锁更多精彩
三观崩塌

在所有人懵逼的时候,还是有极少数聪明人,勇敢地提出了新的理论: 光子,其实是一种智能极高的外星 AI 机器人。
之所以观察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同,是因为光子在你做实验之前就悄悄侦查过了,如果发现有摄像头,它就变成粒子形态;如果发现是屏幕,就变成波的形态。
这个理论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
 第100张图片
难道机器人阿童木真的存在?(「阿童木」是日语「アトム」的发音直译,词语源自英语「Atom」,意即「原子」)
 第101张图片
这种扯淡理论居然没被口水喷死,还要做实验去验证它,可见科学家们已经集体懵逼到了什么地步。
第四次实验:
事先,只有屏幕没有摄像头;
我们算好光子穿过缝的时机,等它穿过之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上摄像头。(等效于 1978 年惠勒延迟选择实验)
结果是啥?
无论加摄像头的速度有多快,只要最终加上了摄像头,屏幕上一定是两道杠;反过来,如果一开始有摄像头,哪怕在最后一刻秒秒钟撤掉,屏幕上一定是斑马线。
回到看球赛的那个例子,就好比:我先闭上眼睛不看电视,等球员完成射门、球飞出去 3 秒钟后,我突然睁开眼睛,球一定不进,百试百灵。
 第102张图片
在你冲出门去买足彩之前,我先悄悄提醒你:这种魔咒般的黑科技,目前只能对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起作用。要用意念控制足球这样的大家伙,量子还做不到啊!
请注意,加不加摄像头,是在光子已经穿过双缝之后再决定的。不管光子在穿缝的时候变成什么形态,过了缝应该就定型了。
既然光子的状态在加摄像头之前就定型了,为什么实验结果还是能在最后一刻发生变化?
难道说,在之后做出的人为选择(未来),能够改变之前已经发生的事实(历史)?
而且,加摄像头的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40 纳秒)。就算光子真的是个狡猾的微型变形金刚,当它变成波的形态穿过双缝,在最后一刻却发现面前是一个摄像头时,它也来不及再次变身了吧?
「主观决定客观」「未来改变历史」「外星人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光子」……
好端端一个实验弄得谣言四起,物理学家们纷纷感到几百年来苦心经营的科学体系正在崩塌。
与之一起崩塌的,还有全人类的三观。
量子魔法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为了一只猫的死活,100 年前的天才哲学家,学历最高的足球运动员,撩妹无数的量子力学教授……他们都在纠结个啥?
 第103张图片
另一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做任何事,都是为了纠结,下面我要说的,就是另一些人的故事。
学历最高运动员

1908 年夏天。
丹麦,哥本哈根。
一名足球运动员正在思考自己的前程。
23 岁,是时候做个决定了。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已经成为国奥队的中场核心。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哈那德·玻尔率丹麦队 17:1 血洗法国队,斩获银牌创造「丹麦童话」,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球星。
而我,作为丹麦最强俱乐部——哥本哈根 AB 队的主力门将,居然从未入选国家队,这简直是一种耻辱。
 第104张图片
国家队大名单里怎能没有我?
教练说我什么都好,唯一的弱点是喜欢思考人生。
上次和德国米特韦达队踢友谊赛,对手竟敢趁我在门框上写数学公式的时候,用一脚远射偷袭,打断我的思路!最后一刻不还是被我的闪电扑救解围,要是后卫早点上去堵枪眼,那场球踢完就可以交作业了。
是成为世界最伟大的门将,还是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这是一个问题,我需要纠结一下。
 第105张图片
第一章里我们讲到,100 多年前,为了搞清光子究竟是波还是粒子,科学家们被一个貌似简单的「双缝干涉」实验弄到集体「精分」。
这个实验明白无误地说明,光子既可以是波,也可以是粒子。
至于它到底是什么,取决于你的 观测姿势
装摄像头观测光子的位置,它就变成粒子;不装摄像头,它就是波!
我们曾经天真地以为,无论用什么样的姿势看电视直播,都不可能影响球赛结果,可是在微观世界中,这个天经地义的常识好像并不成立,这就是那么多高智商理工男懵逼的原因。
但是在玻尔看来,将宏观世界的经验常识套用到微观世界的科学研究上,纯属自寻烦恼。
通过常识,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光滑小球的物理属性;但是凭什么断定,组成这个小球的万亿亿亿个原子,也一定有着和小球完全相同的属性?
凭什么在微观世界中,原子、电子、光子,一定要遵循和宏观世界同样的物理法则?
一般人纠结的问题无非是:量子世界的物理法则为什么这么奇怪啊……
只有天才,能够直截了当问出关键问题:这些法则是什么?
严格来说,量子理论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创立的。但是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个「量子力学代言人」的话,我觉得非玻尔莫属,因为当别人纠结的时候,他第一个想通了。
 第106张图片
通过前面那些烧脑的实验,玻尔总结了量子世界的三大基本原则:
    态叠加原理
在量子世界,一切事物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状态(叠加态),各种可能性并存。比如,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个光子可以同时处在左缝和右缝。这种人类无法想象的叠加态,才是最普通不过的本质形态;而在我们看来「正常」的非黑即白,才是一种特例。
    测不准原理
叠加态是不可能精确测量的。比如,精确测出了粒子的位置,但它的速度却永远测不准!这并不是因为仪器精度不够高,其实,仪器再好都没用。这个不可能是被宇宙规律所禁锢的「不可能」,而非「有可能但目前做不到」。
    观察者原理
虽然一切事物都是多种可能性的叠加,但是,我们永远看不到一个既左且右、又黑又白的量子物体。只要进行观测,必然看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结果。至于到底看到哪个态则是随机的,其概率高低取决于叠加态中哪个态的成分居多。
这样一来,实验解释起来就轻松多了:
「双缝干涉」实验的官方解释: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6 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