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头条] 港真D|香港22万人正“屈”着最贵的租价和最窄的空间

[复制链接]
96116 0
台风眼 发表于 2021-8-10 10:56:0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房价和房租一直被称为全球“第一贵”。然而香港租金最高的不是中环,不是湾仔,而是位于深水埗的劏房。

“劏”为粤语方言,意指宰杀。而劏房又名房中房,是将一个普通住宅“劏”成不少于两个的独立单位,作出售或出租之用。香港一半的“劏房”面积小于11.5平方米,“劏房”内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为6.6平方米,但每平方米租金中位数却达417港元;每尺(约0.09平方米) 最高租金更可达300 港元,是北京三环单位面积租金的15倍左右,是香港中环普通住宅单位面积租金3倍左右……

港真D|香港22万人正“屈”着最贵的租价和最窄的空间 第1张图片


狭窄的斗室不仅容纳了底层港人的家庭,更容纳了全港22.6万人面对高房价与贫富悬殊时的无奈。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研讨会的重要讲话,引发香港社会热烈回响。他提及,当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期盼那时的香港能极大地改善住房问题,并告别劏房、“笼屋”。

香港逾22.6万人住在“劏房”“笼屋”

劏房的做法始于90年代,起因是港人愈来愈重视隐私,以致分房出租的单位,如果没有独立卫生间就不易租出,于是业主纷纷改建自制套房以适应市场需要。

劏房的“劏”涉及两大工程,一是加建分隔墙,二是增加水管。由于改建墙位,往往改动了主力墙而影响了大厦的结构;又由于增加了水管往往导致漏水,楼下住户不堪其烦。因为单位内有多个房间,日常人流较多,通道较窄,还容易出现消防问题。

港真D|香港22万人正“屈”着最贵的租价和最窄的空间 第2张图片


真正让“劏房”一词在香港民间流行起来,是2011年11月30日发生的花园街排档火灾惨剧。当日清晨,旺角花园街排档起火焚烧,霎时浓烟密布,火舌卷着浓烟直扑入唐楼内,形成高温炼炉般的烟囱效应,黑暗之中造成住客9死34伤。事后分析是因为该唐楼是劏房集中地,人口密度太高及通道太窄。事件引起市民强烈反响,劏房一词也自此广为流传。

事实上类似劏房的问题,在香港历史上早已出现,只是名称或细节上有些差异。在劏房出现之前,“板间房”和“笼屋”是居住问题的关键词。“笼屋”和“板间房”与劏房最大的区别,在于劏房有独立卫生间,而“笼屋”和“板间房”是住户共用卫生间。这些热词的变更,见证了香港社会的变迁。

近30年来,民意调查显示,房屋是最受香港社会关注的政策议题,但始终未能解决。据悉,现时香港有超过11万户底层家庭,逾22.6万人住在劏房和“笼屋”这类狭窄斗室。

负担不起私楼又轮不到公屋,只能蜗居劏房

目前香港市面上有约10万间住宅劏房、6900间工厦劏房,81.9%的劏房位于楼龄达50年或以上楼宇,约46.5%无业主或物业管理。63%的劏房户居住面积少于1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6.6平方米。

新家园协会社区发展总监梁秉坚便曾指出,仅深水埗一带就有接近13000新家园协会会员在租劏房生活

以新家园协会服务对象为例,新移民家庭多数会选择租住唐楼劏房,主要因为租金较低。还有些家庭可能因为收入刚好超过申请公屋的门槛,但又不能支撑家庭购买私人楼宇,所以只能继续居住在劏房。

住劏房的群体中,单亲家庭或单身人士的比例也不低。例如多数单亲妈妈会带着小朋友生活,她们有些因到港未满七年,不能得到政府的津贴援助,单纯依靠散工赚取微薄收入,只能将就住劏房。

事实上,香港大部分市民没有能力负担私楼(即“私人住宅”),而并非只限于劏房或新界偏远地区公屋的租户。现时全港八成住户的月收入低于申请公屋或资助出售房屋资格的上限,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无法负担私人房屋。在房屋租金攀升的情况下,市民只能选择去租住租金便宜的小空间劏房,劏房应运而生。

香港置业条件不足者为数众多、背景各异,但面对私楼楼价居高不下,需求形态受压缩,蜕变成只知道需求更多公屋。然而根据香港房委会最新数字,公屋平均轮候时间长达5.8年,数十万底层市民等待上楼,劏房只是无奈的选择而已。

加大土地供应,告别畸形“劏房”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住屋贵、住屋难、住屋细的背后存在两大社会矛盾,分别是收入的贫富悬殊和资本的贫富悬殊。

高昂的居住成本,不但令年轻人更难储钱积累财富,也阻碍他们大胆创新的意愿。拥挤脏乱的住屋环境、明显存在的消防隐患、高度紧张的邻里关系,使市民处于十分压抑的状态,压力长久积累必然导致爆发性的宣泄。因此,处理住屋问题已经不仅是经济或民生问题,也是关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

港真D|香港22万人正“屈”着最贵的租价和最窄的空间 第3张图片


8月3日,更有香港居民团体发布调查,指出73%劏房租户有中度至重度抑郁调查认为,恶劣的居住环境会影响劏房租户的精神健康。该团体建议政府为劏房租户提供情绪支援服务,同时须订立住屋标准以改善劏房居住环境。

土地房屋问题扰攘香港市民多时,告别畸形的“劏房”也亟须提上日程。港府以至香港各界,都可以用新思维看待土地问题。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便透露,短期内港府会三管齐下,尽量协助居住环境较恶劣的基层市民,包括2年内兴建1.5万间过渡性房屋的单位、为轮候公屋逾3年的家庭提供现金津贴,并将落实劏房租务管制等。

全国港澳研究会委员、民建联常务执行委员会委员梁熙提议,除了现有的“明日大屿”填海计划、新界各区的新发展区计划等,港府还可以考虑修订《新界条例》,放宽出售新界祖堂地的限制。只要土地面积或达到2400公顷的新界祖堂地得以释放出来,不但可以让潜在土地供应多于填海计划,而且配合发展新界北,让新界成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下的新经济火车头。

觅地建屋无法一蹴而就,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居住问题能早一天解决,就是急市民之所急、解市民之所困。

【记者】陈彧 实习生 单连新

【作者】 陈彧

港真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上一篇:拆迁过程那么长,究竟什么时候该走什么司法程序?
下一篇:作茧自缚?拜登迎来3大难题,川普乘虚而入,全球问话华盛顿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0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