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人民日报上的华语辩论赛(1958-2016)

[复制链接]
63069 1
学子汇 发表于 2021-12-8 05:36:5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日报1958年1月10日 第7版】


北京师范学院学生辩论结果
师范生要成为优秀的红色人民教师
据新华社9日讯 北京师范学院两千四百多名学生在最近的六周时间内,对师范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使命问题展开了大辩论。
问题是由学生黄然写给学院院刊的信引起的。他在信中说:学师范是不光荣的,当教师是被人轻视的,前途是“无望”的。为了对祖国有更大的贡献,他的理想是做一个“专家”或“伟大的工程师”。他不愿献身给所谓“平淡康俗”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很低的教师这个职业。对教师职业的错误看法,在北京师范学院学生中轻重不同地普遍存在着。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师范生的光荣使命是什么?将来是作红色的优秀教师还是当什么其他专家?各班各系的大辩论就迅速开展起来。
最初,有些学生同意黄然的第一个观点,认为社会上轻视教师是因为教育事业本身不好,这是“存在决定意识”。但是,许多学生批判了这种看法。物理系一年级学生王志勋说,社会上轻视教师的现象确是存在的,但要看是哪些人看不起教师,他们的思想深处是什么东西在作怪。当过两年中学教师的董鉴源根据北京市中学飞快发展的情况和教师们生活改善的事实证明,党和政府是重视教育工作的。农民出身的学生李凤才说,他在农村二十多年,从没看到过农民轻视教师的现象。相反,农民有点好菜,自己舍不得吃,却送给老师吃。经过辩论,大家明白了社会上轻视教师的只有少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本家和地主,以及深受他们思想影响的人才不尊重教师。不愿意当红色优秀教师的人,实际上也就是受到了这种思想影响的人。
主张师范生应当成为教育工作以外的什么“专家”的学生的主要论据是:国家正在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大量的工程师、科学家,因此,党号召我们成为又红又专的专家。这些人给自己规划的路线是由大学生而助教、而讲师、而教授、科学家,并且说这是从国家需要和党的号召出发的。许多学生不同意这种看法。董鉴源认为,这样理解国家需要是错误的,不应该把国家对干部和青年的一般要求和对每个人的具体要求混为一谈。他说,对于师范学院的学生来说,就是要求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学教师。抛开这个具体要求,强调一般要求,实际上是用国家需要为借口来掩饰自己个人主义的打算。
经过这次辩论,学生们明确了国家对师范生的要求是要他们成为优秀的红色人民教师。许多学生澄清了各种错误观点,感到眼睛明亮了,精神愉快了,劲头饱满了,并且认识到教师工作是一种艰巨复杂的有创造性的高尚事业,愿意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它。

【人民日报1986年7月26日 第6版】
新加坡举办亚洲大专辩论会
北京大学代表队获第一名
【作者:李永明】
新华社新加坡7月24日电 (记者李永明)北京大学代表队今晚在此间举行的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上获得第一名。
亚洲大专辩论会是由新加坡广播局举办的,目的是通过对某一题目的辩论,促进知识的交流,增加相互了解和友谊。参加辩论的成员要有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表达能力。参加者用华语进行辩论。胜负由权威人士和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裁决。
参加今年大专辩论会的四个队是:北京大学队、澳门东亚大学队、香港中文大学队和东道主新加坡国立大学队。
辩论会共举行三场,第一场由香港中文大学队对新加坡国立大学队,辩论题目是:“外来投资能确保落后国家取得快速经济成长”。结果,香港中文大学队获胜。第二场是北京大学队对澳门东亚大学队,辩论题目是:“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结果,北京大学队获胜。
今天晚上在围绕“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的最后一场争夺冠军的辩论中,北京大学队驳倒了香港中文大学队,获得第一名。这两个队精彩的辩论赢得了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人民日报1987年3月5日 第8版 副刊】

听辩有感
【作者:刘征】
晚上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大学生的辩论比赛。辩论的题目是:北京发展高层建筑的利弊。辩论双方的男女青年,一个个服饰入时,风采翩翩,辞锋健劲。特别是互相诘难的短兵相接,那知识的广博,反应的机敏,令人惊喜。
我暗暗地想,跟我们那个时候相比,真是大不相同了。
我们那个时候,是指1946年1948年间。那时候,旧北平的大学里充满了激烈的辩论。大范围的不说,单说说我住的北京大学一间寝室里的情景。那是一间门窗破旧的大屋子,住着十几个学生。冬天,屋子里只有一个火炉,再加上常常停电,到晚上漆黑漆黑冰冷冰冷,只有火炉闪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大家只好围炉谈天,谈着谈着,就争辩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时而激怒时而大笑,至于表情,在黑暗中是看不见的,只有谁的脸撞进火光里,才闪出一个特写镜头。啊,那“青蛙”的稚气的娃娃脸,那“耗子”的瘦削的书生脸……如今定然都跟我一样两鬓斑白了。“雷锋塔的倒掉能够说明由量变到质变吗?”“我们学生算是什么阶级?”“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今天看来,这些辩论的问题是幼稚的。但是,在那多难的祖国方生未死之际,许多追求真理的青年就是解破这一连串的问号,一步步走向革命的。
从躲在又黑又冷的寝室里辩论中国的命运,到在电视的荧光屏上辩论高层建筑,短短30多年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想到这里,我感到周身的血又象年轻时那样沸腾起来。
据说,只有老人才喜欢向后看,当代的青年是只喜欢前瞻不喜欢后顾,只喜欢作横的比较不喜欢作纵的比较的。无奈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链条,不了解过去也就难以准确地了解现在和未来。比如说,种树人如果不了解松苗只长了一两年的过去,就会把未来的栋梁当成柴木;妈妈如果不了解婴儿只降生几个月的过去,就会痛惜自己生下一个侏儒和白痴;行千里者如果不了解已经走了九百里的过去,就会因疲劳而对继续走完最后的一百里失掉信心;建筑家如果不了解我们取代茅屋土室已建起万间广厦的过去,就会面对摩天大楼自惭形秽。
但是,为了证明老人并非只爱忆旧,让我也想一想未来。再过30多年,此时正在荧光屏上辩论的青年都会象此时的我一样满脸皱纹了。那时在荧光屏上辩论的将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他们辩论的将是什么问题呢?我想,应该而且必定是:中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如何进一步跃居世界的前列。那该是多么扬眉吐气啊!但愿上帝开恩,让我到那时还来得及在电视机前坐一会儿。
但是,又是一个但是,这回请原谅我说几句逆耳之言。如果我们不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那么到下一个世纪人们恐怕就还得讨论怎样脱贫致富一类的老问题。这显然是没有一个中国人愿意看到的。

【人民日报1988年4月12日 第4版 要闻】


亚洲大专华语辩论比赛进行总决赛
复旦、台大分获冠亚军
中新社香港4月11日电 新加坡消息:亚洲大专华语辩论比赛,经过12天7次竞逐,今天在此间进行总决赛。上海复旦大学队击败台湾大学队,获亚洲大专辩论会冠军荣衔。
  获全场最佳辩论员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女队员吴裕佳。
  今天傍晚5时,复旦大学队与台湾大学队在此间电台大厦礼堂,就“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的辩题进行辩论。台大队是正方,复旦队是反方。
  评判团由7人组成,他们是常驻评判谢雪华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高级讲师李励图博士、指导陈福博士、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中学华文教材视导组组长赵令茂,澳门东亚大学指导阮大元教授,马来西亚大学指导何国忠,香港中文大学指导任伯江博士。

【人民日报198X-01-07 第3版 科教·文化·体育】

中美大学生在西安举行辩论赛

本报西安1月5日电 记者景险峰报道:今天下午,由中美双方14所高等院校的42名大学生组成的18个代表队,在古城西安以“联合国应大幅度地增加对第三世界发展的援助”为题,用英语开始了为期3天共18场的辩论比赛。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所属的9所分校的19名参赛队员,与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的23名参赛队员,双方各组成9个代表队,通过抽签办法,决定辩论中的正方和反方。今日下午举行了两场比赛。美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无疑是很棒的,而中国大学生不仅发挥了雄辩才能,同时也显示了清晰、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主持承办了这一活动。

【人民日报1990年7月9日 第7版 国际】
辩词锋利 剖析透彻
南京大学队在新加坡辩论首战告捷

 据新华社新加坡7月7日电 (记者李永明)南京大学队今天晚上在新加坡广播局主办的“1990年亚洲大专辩论会”的第四场比赛中胜澳门东亚大学队,获得首场胜利。
  今天晚上的辩题是:《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四小龙”指:新加坡、香港、台湾、南朝鲜)。通过抽签,澳门东亚大学队为辩题正方,南京大学队为反方。
  在一个小时的激烈辩论中,澳门东亚大学队力求论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而儒家思想为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和”的有利条件。南京大学队则列举大量事实证明:“战略选择和政策的协调”才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力,而儒家思想只是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背景。评判团认为:两队各有特色,但南京大学队辩词锋利、剖析透彻,被评为本场辩论胜方,队员姜红卫(女)获最佳辩论员。
【人民日报1993年8月14日 第3版 教育·科技·文化】


不仅仅是口才的锻炼——对高校学生辩论赛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杨扬】
杨扬
辩论比赛这一形式一直比较受大学生欢迎。
今年,国家教委决定:由复旦大学组队代表我国参加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今后此类比赛均由复旦参加。据悉:本届大赛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欧、美、亚近20个国家、地区派队参加,其中有美国哈佛、英国剑桥等蜚声世界的高等学府。为此,复旦数10位校领导、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评委会,经过5轮筛选,从110多名学生中选拔出6人集训,准备赴新加坡参赛。
而与此同时,上海高校学生辩论赛又一次掀起新的热潮。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20多所大学先后组织了100多场比赛,有校际、系际、甚至班际的。
辩论比赛为什么如此受大学生的欢迎?它的作用究竟如何?笔者作了一番调查。
——大学生关心国家改革开放,通过辩论可以直接表达自己对当前社会上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的看法。
可以看到,大多数辩题紧扣现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否必然与经济发展同步”、“大学生应该先富脑袋还是先富口袋”、“实现自我价值与服从国家需要哪一个应该放在首位”等等。这些辩题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大学生实际,大家很感兴趣。
——辩论赛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较为丰富全面的知识。
众所周知,辩论要“以理服人”,没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较丰富的知识,恐怕是难以占上风的。笔者与复旦大学几位即将赴新加坡参赛的选手做过一次交谈,他们都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受到的锻炼很大。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随机应变、口头表达等能力。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得辩论赛能够在校园里较长时间风行不衰。当然,笔者发现高校学生辩论赛中也存在着不足。如:把部分不适于进行辩论的命题作为辩题。部分学生热衷于玩弄辩论技巧,纠缠细枝末节,脱离主题。组织者对辩论赛很少评点等。因此还需要对辩论赛加强引导,提高质量和水平。
【人民日报1993年8月30日 第7版 国际】


复旦大学获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
【作者:蔡锡梅】
据新华社新加坡8月29日电 (记者蔡锡梅)上海复旦大学代表团今天下午在此荣获第一届国际(中文)大专辩论会冠军。台湾大学队获亚军。
复旦大学蒋昌建同学被大会评判团评为本届辩论会“最佳辩论员”。
这次大专辩论会是由新加坡广播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上海复旦大学、台湾大学、马来西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等共8个代表团参加了角逐。
【人民日报1994年5月2日 第4版 要闻】


首都高校拉开纪念“五四”序幕爱国主义成为纪念活动主旋律
【作者:张学军;江钱峰】
据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 (通讯员张学军、记者江钱峰)连日来,首都80余所高校的16万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即将到来的“五四”运动75周年。
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们以“跨世纪的北大,跨世纪的青年”为主题,开展或即将开展系列大型座谈会、大型征文评选、首届百场辩论赛决赛等50余项纪念活动。在清华大学,各种主题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人民日报1994年12月17日 第1版 要闻】


“给青年人更多的机会”
——访复旦大学(之一)
【作者:毕全忠】
这些学生都向我讲述他们的切身体验。国际政治系博士研究生蒋昌建,是安徽一所高校毕业的,仰慕复旦,考上了复旦研究生。他说,“复旦在培养、选拔人才方面,完全面向全体学生,在公开、公平的基础上开展。 这使我们感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机会,激励我们奋发进取。学校为我们搭起各种舞台,让我们演出丰富、生动的节目。”他虽然没有讲他自己,实际上他自己就曾在一个国际舞台上演了一个精彩的节目。
去年,新加坡广播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复旦队代表中国参赛。学校从全校学生中选拔了4名队员,其中就有蒋昌建。去年8月,复旦队在新加坡战胜了剑桥大学队、悉尼大学队和台湾大学队,获得冠军,蒋昌建被评为这次大赛的“最佳辩论员”。当学校领导感谢他们为复旦争得荣誉时,辩论队员们都说:“是复旦给了我们机会!”
似的事例很多,我还要提一提这次采访没有能遇到的复旦著名的年轻学者王教授。他也是20多岁就当副教授,33岁晋升为教授,在政治学研究方面很有建树。今年6月,复旦任命他为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年仅39岁。


【人民日报1995年9月4日 第11版 文化】


虽非汉家人 爱说汉家语
———记九五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几名外国选手
【作者:杨武军】
8月19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上,人们惊异地发现,几名黄头发的非华裔学生竟能用汉语与华裔选手唇枪舌剑地交锋,他们的汉语已学到了一定火候。
“我要发言。”南京大学队与香港中文大学队舌战刚罢,观众席上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队的克拉尔·多丽娜就举起了手,她要争取自由发言机会。3天前,她与队友一道竟辩倒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队,克拉尔用流利的汉语侃侃而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南威尔士队终不敌台北辅仁大学队,失去了进一步比赛的机会。然而克拉尔辩兴正浓,今天她要抓住机会发言。
像克拉尔这样的非华裔选手,他们的汉语水平可不像常见的“老外”那样,只会说几句蹩脚的“你好”、“再见”。德国波恩大学队的梅开姆,今年25岁,研习汉学已有5年。她现在做的硕士论文是中国佛教研究,她要读晦涩难懂的古佛经。队友欧福克,研究中国哲学,读过老子、庄子、孟子的著作,首场比赛,他引用孔子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支持自己“妇女需要更多关怀”的观点。队友史克礼,研究中国文学,现在在做庄子文学思想研究,他还读过许多中国现代小说,尤其喜欢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认为很“冲”。
外国人为什么要学汉语呢?“这可能是有缘吧。”金发碧眼的梅开姆说话已有几分“佛气”。戴眼镜的欧福克说话则更带理性,他从小接触了一些东方文化,认为东方文化非常神秘,很有韵味,上大学便选择了汉学系。
汉语好学吗?“很难,但很有意思。”欧福克和史克礼说。他们认为汉语是既简洁又模糊的语言,简洁性使得一句汉语能有很大信息量,比如翻译王维的一首诗,用德语要用几倍的篇幅。简洁性也带来了模糊性,有时难以准确理解,常常能把他们弄晕。“但汉语的魅力可能也在这里,不然为什么有人要用几倍的篇幅去翻译李白、王维的诗呢?”欧福克笑着说。
大专辩论会的日程安排得很紧,白天基本没什么自由时间,这使着迷中国文化的欧福克等人有些不满足。吃完晚饭,欧福克便与队友往月坛、地坛、日坛等公园跑,说是虽然看不太清,但也能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有一天上午,他们还钻空子跑到了北京的牛街,那里完整的四合院、古老的寺庙令他们大饱眼福。
欧福克他们希望毕业后能被留校,继续从事汉学研究。欧福克还希望他能做一些中德文化交流的工作,他说:“歌德、席勒在中国为许多人所熟知,但在德国李白、杜甫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应该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
【人民日报1996年4月22日 第4版 要闻】

辩论比赛的困惑(人民论坛)
【作者:柴米河】
记不清始于何时,兴起了辩论比赛,且把辩论现场搬到电视屏幕上。从摆开的阵势看,是非常郑重的。辩手都来自国内以至国外的名牌大学,主持人选的是电视台的主持明星,评判员请的是学术界的名流。辩论比赛对于锻炼青少年的思辨能力和演讲口才具有重要作用,对广大观众也有感染力量。但也毋庸讳言,有些辩论比赛让人感到困惑。
有一次国际辩论比赛,辩题是『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认为愚公应该搬家的是中国一所大学的辩手,而外国一所大学的辩手则认为愚公应该移山 。比赛结果,评委们判定,持愚公应该搬家论者的中国辩手为胜方。还有更出奇的,据报载,某学校举行辩论赛,辩题是『猪聪明还是人聪明』。结果是认为『猪比人聪明』的一方为胜方。
这里只说『愚公移山』的论题。『愚公移山』是出自《列子·汤问》的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在艰难险阻面前,只要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终会取得成功。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引述了这个故事,号召全党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团结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而努力奋斗。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激励和鼓舞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战胜艰难困苦,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伟大斗争中,起过很大的作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其含义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今,在同外国学生的比赛中,愚公的后代———中国的大学生却在滔滔不绝地论述愚公移山的行为多么愚蠢,搬家避开困难如何明智;倒是外国学生在阐发愚公移山的精神对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积极意义。而最后还是中国学生的『搬家论』取胜。这对于普通的中国人在理智上和感情上都是无法接受的。
谁都知道,愚公移山并非说愚公『承包』了开山筑路的工程,要计算劳力、土方量,要选线而是指在困难面前奋斗不息的精神。不仅在夺取革命胜利时需要这种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需要这种精神。要是当年在黑龙江亘古荒原上的找油者、太行山中开山引水的林县人,接受『搬家论』,还会有大庆油田和红旗渠么?要是如今掘千山填万壑的京九铁路建设者,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能提前两年把路铺通吗?英雄团长李国安,要是没有点愚公的劲头,能撑着病残的身躯,几十年扎根边疆,找水不止,为世世代代受缺水之苦的人民找到那么多甘泉么?
说到这里,有的人会指责笔者根本不懂辩论比赛。他们说这种比赛,不管你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具有真理性,只看你的技巧是否高明。辩题是抽签决定的,谁摊到什么题,就要千方百计为自己的辩题搜寻论据,琢磨如何辩倒对方。看的人不必太认真,辩手讲的也可能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违心的话。这个意思我也懂。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择愚公移山这样一类与广大群众思想、生活关系如此密切的重大问题来辩论,而且要把辩论现场在电视上播放给大家看。事实上,不管辩论比赛的组织者和传播者的主观愿望如何,只要辩论活动一上了电视,就必然会对观众产生某种影响,起到某种引导作用。因为一般人听别人辩论,不会撇开内容只看技巧的。听辩论时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摆进去,把别人讲的道理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感受联系起来,并想从别人的辩论中得到启发,进一步分是非明真理。单纯从辩手那里学技巧的人极少。一场辩论过后,胜负的结论人人都记得,而记得辩手高明技巧的能有几人?
笔者以为,如果这种辩论比赛确如某些人所言,只是为培养『辩才』所需要,那就关起门来让少数人去辩论吧,大众媒体大可不必传播这样的活动。如果是想对大众有益,非要公之于众不可,那就得换一些更有感染力,更能让人理服情动的题目。

【人民日报1999年9月14日 第7版 国际.体育】
舌战群儒摘桂冠
【作者:朱梦魁;王亚东】
本报驻埃及记者 朱梦魁 新华社驻埃及记者 王亚东
  在8月下旬北京’99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埃及开罗的艾因·夏姆斯大学队荣获了汉语非母语的B组冠军、最佳辩手奖和友谊赛纪念奖。该校汉语系6名参赛的队员不仅为艾因·夏姆斯大学争了光、扬了名,也为与日俱增的埃中友谊又添了一段佳话。
  夺冠固然光彩,但备战阶段却辛苦而紧张。该校中文系自5月接到组委会参赛邀请后,悉心组建了参赛代表队,由1名领队、4名辩手和1名“自由人”组成。此后,辩手们集思广益,针对组委会确定的14个题目,进行了正反两面观点和计时发言等细致周密的准备。在4队打擂的B组淘汰赛中,他们第一场舌战击败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队,辩题是《偶像崇拜的利弊》。第二场舌战胜了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队,辩题是《爱情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在最后与A组冠军西安交通大学的友谊比赛中,辩题是《夜晚的利弊》。为公平竞赛,友谊赛实行混合编组,埃中辩手的合作,睿智、机敏,特别是埃及辩手的汉语水平给广大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参赛队伍共12支,它们是艾因·夏姆斯大学、澳门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马来亚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台湾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耶鲁大学。
(本报开罗电)
【人民日报2000年4月25日 第5版 教育·科技·文化】

北京高校网络辩论赛开赛
【作者:王春兰】
本报讯 由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办、电商网(www.TOeCom.com)承办的“电商杯北京高校大学生互联网络辩论大赛”近日拉开帷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十六所首都著名高校组队参赛,就中国互联网络发展中的若干新话题展开激烈辩论。
(王春兰)
【人民日报2000年7月8日 第5版 大地周刊】


全国大专辩论赛决赛办法出台
【作者:李舫】
于6月中旬告一段落的“中华网杯”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赛将于8月在北京一决雌雄。大赛组委会日前出台了《决赛对阵及辩题抽签办法》,确定决赛分为复赛、半决赛和总决赛,时间为8月6日至10日,复赛辩题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发展经济应鼓励超前消费,发展经济不应鼓励超前消费”,“网络经济是泡沫经济,网络经济不是泡沫经济”,“现代社会男人更累,现代社会女人更累”。半决赛辩题为“大学生学习应以专为主,大学生学习应以博为主”,“西部开发引知更重要,西部开发引资更重要”。总决赛辩题为“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正反方立场,赛前由双方现场抽签决定。
本届大专辩论赛预赛已于6月5日至19日在上海、青岛、成都三个赛区决出胜负,参赛学校共十八所,胜出的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六支代表队将作为参赛选手参加决赛,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吴大学作为特邀代表队单独进行比赛,冠军将在这八支队伍进行的三轮七场比赛中产生,胜者代表中国参加明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赛。
为增加比赛的可视性,决赛后,组委会将在八支参加决赛的代表队中各抽出一名选手,组成两支混合队,进行一场趣味辩论赛,赛题为“电视征婚利大于弊,电视征婚弊大于利”。
这次辩论赛是继1998年以来的第二届全国大专院校辩论赛,由中央电视台主办。
(李舫)
【人民日报2000年8月7日 第5版 教育·科技·文化】


全国大专辩论会进入复赛
【作者:常莉】
本报北京8月6日讯 记者常莉报道:18所高校的代表队经过6月份预赛的激烈角逐,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6支初赛获胜队与特邀的台湾东吴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于8月6日开始在京参加“黄山杯”全国大专辩论会的复赛,8月10日将进行决赛。
第一届全国大专辩论会是1998年举办的。2000年的第二届比上届最明显的改进是增加了“辩”的比重,压缩了“论”的时间,幽默和智慧时时闪现;而且辩题大都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并增加了观众的提问,这使比赛更加精彩、生动。通过复赛、决赛,脱颖而出的冠军队将会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明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中央电视台将于8月14日开始播出复赛和决赛的全部录像。

【人民日报2001年9月25日 第6版 教育·科技·文化】
武大获国际大专辩论会亚军
【作者:魏新】

本报讯 二○○一国际大专辩论会日前在新加坡落下帷幕,武汉大学队获得亚军,冠军被马来亚大学夺得。武汉大学以去年全国大专辩论会冠军的阵容出战,在初赛和半决赛中分别战胜了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大专辩论会每两年进行一次,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传媒集团联合举办。
  (魏新)
【人民日报2003年8月31日 第4版 要闻】


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9月开赛
新规则强化了辩论对抗
【作者:曹红涛】
本报北京8月30日讯 记者曹红涛报道:今天上午,来自五大洲12所大学的参赛队代表通过抽签,将自己定格在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的6个初赛赛场上。9月在京举行的本届大专辩论会分华裔、非华裔两个组进行比赛,有8支代表队将参加华裔组角逐,而另外4支将在非华裔组一争高下。
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新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国际大专辩论会自1993年创办以来,以其新颖的节目样式广受好评,至今已历经6届。本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在继承大赛传统的基础上对辩论会的比赛规则进行了较多修改:如设置陈词、盘问、驳论、对辩、嘉宾提问、自由辩论和总结7个比赛环节;取消辩手固定辩位,辩手可独立承担任何一项比赛程序;教练作为代表队成员,从幕后坐到台前直接与辩手交流、进行战术指导等。这些新规则强化了辩论对抗,对辩手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现场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也使本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备受广大电视观众和辩论迷们的期待。
【人民日报2003年5月30日 第8版 科教周刊】

非典期间的网上辩论赛
【作者:侯大伟】

人民日报上的华语辩论赛(1958-2016) 第1张图片
5月25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4位辩手正通过网络与对手进行网上辩论。
辩论赛是该校的传统赛事,在每年的4、5月间举行。今年由于非典疫情影响,学校采取网上辩论的形式,以防止交叉感染。
  新华社记者 侯大伟摄
【人民日报2004年7月16日 第11版 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决出冠亚军
【作者:张生贵】


人民日报上的华语辩论赛(1958-2016) 第2张图片
7月15日,被评为最佳辩手的台湾世新大学队的黄执中(右一)在辩论中。当日,历时3天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在福州决出名次。上海复旦大学生队获得冠军,台湾世新大学队获得亚军,上海复旦大学队的陈倏盈和台湾世新大学队的黄执中被评为最佳辩手。
  新华社记者 张生贵摄
【人民日报2004年8月4日 第9版 文化-文化在线

  大专辩论会将重燃战火

【作者:肖菲菲;徐忠志;刘文;杨民;刘结;徐馨】
本报讯 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专辩论会8月中旬将在京开赛。
自1998年举办第一届全国大专辩论会以来,两年一届的大专辩论赛一直备受关注。本届比赛共有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5所高校参赛。比赛采取单淘汰方式,共进行14场比赛。每场比赛分为“知己知彼”、“旁征博引”、“短兵相接”、“一锤定音”4个环节,由评委分别打分,最后,累计得分决出胜负。所有比赛将于9月亮相中央电视台。
为使辩论会“活动化、社会化、大众化”,辩论会将在上海、西安、成都、大连等城市举行“名家论坛”,邀请学者、专家就“文物开发与保护”、“东北振兴”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在高校举行专题论辩,并邀请当地大学生参加。
【人民日报2006年12月28日 第5版 视点新闻】

为少年儿童开辟一片绿色文化空间
——写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三周年之际
【作者:卫庶;托娅;孙国明】
 2005年,少儿频道还圆满完成了与慕尼黑青少年电视节组委会和亚广联共同主办“北京亚太青少年电视节”、与亚广联共同举办“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与美国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共同举办《孩子的选择》活动、与新加坡新传媒集团联合举办“2005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等4个国际合作项目。
  2006年11月22日,青少中心频道制启动大会召开,中央电视台研究决定对青少中心实施频道制改革,由专业频道向品牌频道转变,并成立央视动画公司,实施产业化运作,频道品牌化与动画产业化和谐发展新模式探索开始了。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 第18版 财经纵横】

国税总局举办税收辩论赛(财经短波)
【作者:吴秋余】
 本报电 日前,由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共同主办的“青春梦想 税与争锋”全国大学生税收辩论赛冠军争夺战在北京举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就“个人所得税改革是扩大征收面好还是缩小征收面好”展开辩论。最终,西安交通大学以7∶0完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至此,历时4个月、跨越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学生税收辩论赛圆满落下帷幕。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等观看了整场比赛,并为获奖选手和单位颁奖。
  (吴秋余)

【人民日报2016年8月19日 第12版 文化】


从日常的说话技巧到艰涩的物理知识,都有人在线上教你
没有学不到,只有想不到(拓展教育产业新边疆)
【作者:康岩;吴扬;刘涓溪】
本报记者 康 岩
对于从业者来说,当今的中国教育产业,无疑处在发展的“风口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中国人注重教育的传统、产业发展的不充分,吸引资本和创业者不断涌入教育这个“朝阳产业”, 并为其带来更多可能。
  只有想不到,没有学不到,很多诸如说话、做饭等内容成了众人追捧的新知;学习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场所,知识的掌握变得更灵活和便捷……教育产业的边疆不断被开拓,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正逐步迭代和升级。本版今起推出“拓展教育产业新边疆”系列报道,探讨教育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编 者
  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开课”仅10天,销售额就超过1000万元。这款售价198元的线上说话训练音频课程的火爆程度,出乎马东的预料。
  马东有很多身份:米未传媒首席执行官、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主持……这款名叫《好好说话》的线上教程正脱胎于《奇葩说》,由米未传媒旗下的米果文化公司出品,帮助“不会说话症”人群走出说话困境。这也是喜马拉雅FM推出的首个付费精品课程。
在线教育并不新鲜,新鲜的是有趣、实用的课程内容
  相比于课程,马东更愿意将《好好说话》看做一款解决大家日常生活说话问题的产品。来自《奇葩说》的明星选手担任讲师,课程每周更新一次,每期6到8分钟。
  “传统文化中有诸如巧舌如簧、祸从口出之类的成语,仿佛说话是一件制造危险的事。但现在,如何在人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日益重要,顺畅的人际沟通是社会的普遍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我们就顺势而为,设计产品,解决‘说话’问题。”
  课程讲师、《奇葩说》明星辩手周玄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参加国际辩论赛,但他跟身边的辩友们都没意识到,教人说话也可以成为一门生意。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线培训课程早已不是新鲜事。国内几家互联网巨头曾先后试水,分享在线教育这块蛋糕。新鲜的是,许多类似于教人说话这种之前意想不到的内容,现在都能在线上找到相应课程。从下厨做饭、指弹吉他到介绍专业物理知识的《七堂极简物理课》……只有想不到,没有学不到。而面对这些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买账的人还不少。
  “虽然免费分享内容目前还是各个平台的主流模式,可是通过后台精准的全样本数据,我们强烈感觉到,总有一部分用户愿以付费的方式,消费特定内容,甚至有用户直截了当,希望推出精品付费内容。作为音频平台,付费课程对内容创作者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变现途径。”喜马拉雅FM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小雨说。
  在马东看来,《好好说话》与市面上教人说话的其他课程相比,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对语言交流状态的强调。“中小学课堂也有演讲的训练,但很难用到生活场景里,因为这些课一般要求提前写好文稿,语言就板结在文字里,失去了鲜活的表达”。
拿起手机就能听课,细分课程也有大批受众
  《好好说话》上线后,在宁波市政府工作了8年的孙雁冰第一时间就购买了课程。“价格不算高,课程本身也非常实用”,她还是课程华东地区用户微信群的群主,经常在群里组织线下分享会,并定时与课程团队沟通。
  后台数据显示,像孙雁冰这样的年轻职场人士和在校大学生是购买课程的主力,他们大多数工作或生活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在18至35岁之间。“这一类人群面对社交问题时会有明确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学生毕业步入社会、社交圈扩大后,会发现说话和沟通并不简单。”《奇葩说》明星辩手、课程总监胡渐彪说。
  活学活用的例子也不少。一位用户发现手机账户有额外扣费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和电信这样的大企业进行维权很困难,但是他使用了《好好说话》课程里关于“谈判”的技巧,不仅成功让电信道歉,还获得了1000元赔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上班路上还是工作间隙,随时随地都能拿起手机听门课。大环境的变化和学习的便捷性撬动着在线教育产业的版图,学习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学习人群的边界也被拓宽了。
  以往,报名学习烹饪课程的往往志在成为专业厨师,而最近,一款教你制作美味菜肴的线上课程,吸引的多是不太会做饭又想提升厨艺的80后、90后。一款售价90元的PPT视频教程,上线一年半,销量破两万,为了做出更好看的幻灯片,许多学生、白领自愿掏了腰包。除此之外,还有分享美妆、穿搭经验的时尚在线培训、学习西餐礼仪、红酒品鉴的线上课程……这些看似小众的细分课程,如今也能收获大批受众。
根据用户需求,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设计场景、增强互动
  不过,在获得极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在线教育产业也面临挑战:人们获取知识的便捷程度大大提升,拥有的选择也五花八门,如何用最合适的呈现形式,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传递有效的信息内容、快速击中受众痛点?
  为何选择用音频形式上课?胡渐彪觉得,音频形式为用户营造的聆听环境,能让学习显得更轻松。“如果是用线下或者视频的方式,对于用户来说成本过高,视频需要固定时间专注地看,线下上课还得考虑通勤成本。音频是学习成本最低的形态,用户可以释放双眼和双手,利用刷牙、洗脸、等车的闲暇去学习。”胡渐彪说。因此,他们选择了拥有近2.8亿激活用户的手机端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作为渠道。
  而在课程设计方面, 一开始,《好好说话》想让每一课都围绕一件新闻热点事件,由讲师研判分析,模拟事件中的当事人应该怎样说话,从而说明有效的沟通能使事件方向发生转变。比如,说到网络曾激烈争论的地铁让座事件,讲师会就如何合情合理劝说别人让座展开论述。
  听到课程样音后,陈小雨觉得,针对新闻事件提炼说话技巧,可能不那么让人信服。“好好说话不单单是技巧问题,还有很多说话者切换心理和视角的问题。”最终,团队确定了“三步走”的“场景化教学”模式:首先确立一个生活气息浓、实用性强的具体场景,比如“如何向老板要求加薪”“如何说服别人改变坏习惯”“怎样和女朋友道歉”等,发现这个场景中语言表达的问题,告诉用户应该怎么说;其次阐释原因,向用户解释为什么要这么说;最后举一反三,形成一个小贴士,提炼出普适的规则,告诉用户如何运用到其他类似场景里。
  “每节课时间不多,大谈特谈理论并不合适。对于大多数用户,他们要的是具有实操性,碰上相似的场景,立即用得上。如果想让用户听得懂、用得上,要点就一定不能罗列太细;如果想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不会听得太累,就必须让他们熟悉一套固定模式,分三步骤的格式化内容是最方便记忆的。”胡渐彪说。
  随着用户基数不断扩大,课程的互动性也越来越强。“我们通过课程微博和微信群与讲师们随时联络,反映我们实际遇到的社交和说话困难,发现没多久这些线索就变成课程里的场景,被当做例子使用了。”孙雁冰说。
  (吴扬、刘涓溪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7日 第11版 政治】

央视大型辩论节目《世界听我说》完成录制
【作者:徐烨】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徐烨)近日,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打造的大型辩论节目《世界听我说——两岸及港澳大学辩论赛》在北京完成总决赛暨颁奖典礼的录制,将于近期在中文国际频道播出。
  在阔别国际大专辩论赛多年后,中央电视台全新推出了这档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辩论节目,共有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16支大学生队伍参赛。《世界听我说》打破了传统电视辩论的模式,增加了更多明星元素,还首次引入导师制度,旨在“以辩论赛的趣味方式促进两岸及港澳地区青年的深入交流,培养传播中华文化的青年舆论领袖”,提升当代青年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能力。
近期文章:
辩论新手应该知道的(上) - 华语辩论 - 知乎专栏

关于校园辩论赛组织的56个细节(上) - 华语辩论 - 知乎专栏

辩论赛新手的18个忌讳事项 - 华语辩论 - 知乎专栏

我会给我的新队员买哪几本书? - 华语辩论 - 知乎专栏

辩论队长的七个行为准则 - 华语辩论 - 知乎专栏


上一篇:走在阳光下的悉尼,却让我想起伦敦
下一篇:美媒:独一份儿!澳大利亚不懂得对华平衡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liao4748 发表于 2021-12-8 05:37:24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1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