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复制链接]
11392 0
云飞的 发表于 2021-12-16 10:31:1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想法。前几年的流行词汇是“正能量”,现在流行的是各种负能量词汇“躺平”、“精神内耗”、“996”、“焦虑”、“心累”、“过劳累”。疲劳似乎都快成了我们时代的精神。
如同「倦怠社会」一书中所说,上世纪,人们通过抗生素抗击了外来侵略的病毒,是一次免疫系统的胜利。而如今却面临着另一种时代病 — 神经系统的崩塌抑郁症、慢性疲劳、焦虑症接踵而来。在英文语境中,人们使用 Brunout 一词表示(职业)倦怠。Burnout,火柴燃尽自身之势,变得萎靡、枯竭。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第1张图片

Burnout;来源:Christina Maslach (2005)

在上一篇心理篇中,我们用心理学的知识和热力学定律来阐述心理疲劳的根源 -- 没有意义的探索将指向大脑的失序。这一篇将借助前沿神经科学的研究,来解释疲劳的生物机制。

  • 第一篇 · 心理篇:解释为什么无意义的探索是疲劳的根源
  • 第二篇 · 认知神经篇:从更细微的认知神经解释疲劳:疲劳来自于预测
  • 第三篇 · 压力篇:为什么长期压力驱动是疲劳和人体改造是助燃剂
  • 第四篇 · 建议篇:根据前文的有关理论,提出简单可行的建议
  • 第五篇 · 社会篇: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我们陷入疲劳
为了解释疲劳的机制,我们需要先介绍一下神经科学领域的发现,包括预测性编码理论、情绪构造理论、大脑大尺度网络。
1. 贝叶斯大脑:佛陀早知道

上世纪的行为心理学认为人类是一种被动接收环境中的信息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生物,即大脑是反射性的。一条蛇从身边经过,这一信息会通过视觉刺激进入到大脑,接着刺激你的杏仁核(大脑中的一个部位,通常被认为与恐惧有关),打开沉睡中的恐惧回路,于是你感觉到恐惧,并启动“战与逃反应”,心跳加速,肌肉开始紧张起来。
而另一截然相反的观点是大脑主要是内在活动的,通过预测模拟来与外界进行交互。1890年,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就曾说:虽然我们通过感官感知面前的事物,但另一部分,可能是更大的部分,总是来自于我们的大脑。
大脑是反射性主导的?还是内在活动主导的?神经科学为这一哲学问题揭开了面纱。
拘囿在颅骨中的这团灰质,由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即使你什么也不干,它也会消耗掉你全身葡萄糖代谢的20%,氧气代谢的11%,即使大脑处于任务状态下,也顶多多消耗基线活动时的5%[1]。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在无时无刻的工作,也没有因为你感觉自己心累而罢工,脑力活也不会让大脑多消耗太多的能量。这说明它的「内在活动」总是不间断地进行着,即使你关闭了五感,它也总是活动着。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第2张图片

人类静息态下,葡萄糖分布密度。图片来源:[1]

另一证据来自于大脑的神经元的连接。我们大脑中有一个部位叫做「丘脑」,它的位置恰好在大脑的中央,被比喻为“皮质的关口”,因为所有的感觉信息都会先进入到丘脑,再由丘脑将信息传递给相应的感觉接受区域。
下图【1】中:我们的感官 -- 眼睛输入到视觉皮质的神经元是比较少的,【2】代表的是视觉皮质给丘脑的信息,它的数量要远大于眼睛输入的,因为大部分神经信息并不是由眼睛传递过来的,而是大脑的其他部位,见图【3】,大脑皮层和颞叶对视觉皮质的神经元连接。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第3张图片

视觉神经示意图,图片改编自[12]

大脑的内在活动是为了随时做出响应,如果我们的大脑是被动响应的,那么效率将非常低下,毕竟神经元的传递虽然很快,但也总会有毫秒级的延迟。大脑这么大量的内部活动意味着什么?
高中生物有一个经典题目,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不小心触摸滚烫的水壶,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痛?

A. 先痛,后缩手      B. 感觉到痛,同时缩手      C. 先缩手,后痛      D. 不一定
在我读书的时候,这道题目就困惑我多时,以致于“烫水水壶”这一形象一直存留在我的心中。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第4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答案是 C,你答对了吗?为什么呢。”标准回答“会是这样:“缩手反射”不需经过大脑皮层,由脊髓发出指令,是“低级的神经活动”。而疼痛的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神经元长,因此经历的时间长,所以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开水壶,先产生缩手反射,后感到疼痛。
标准回答说的是正确的知识点,但是拼起来却是错的。反射的神经元确实只到脊髓就回传到手,但这并不是一个反射反应!(给标准答案们当头一棒)
如果我现在给你一本书,这本书实际上100摄氏度,你接到手后,是先痛还是收手?我想你会先感觉到痛,因为在你过去的经历当中,你不会觉得这本书可能100摄氏度。滚烫的水壶,你看得见,你能预测到它会非常烫手。
关于大脑内在活动的目的,一个可靠的观点便是:大脑一直在做预测,大脑永远关注着不久的未来。这也是神经科学近年来流行的理论观点 — 「预测性编码理论」。当你触碰滚烫的水壶前,你是在预测,收手后,痛觉开始传递到你的大脑,此时,如果你没有感觉烫,你很可能会再次触碰一下然后收手,以此来验证你的预测(假设)。
现在你在读这篇文章,实际上你是在预测我将要说什么,而你的预测能力又和你的经验有关,如果你之前已经学习过本文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那么你读此文会非常通顺,因为你的「先验经验」帮助你预测我将要讲述的内容。相反,这篇文章让你觉得不好读,很可能是因为触及了你预测盲区,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写的不够通俗流畅。
学习过「贝叶斯定理」的朋友可能知道,这是一个概率论经典公式,用于求已知情况下,某事件的发生概率。而这与预测性编码理论一致,我们通过先验的经验,在当前处境下预测事情的走向。因此,该理论也有「贝叶斯大脑」之称。
从前,在遥远深山里有一个神奇的国家,那里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她因失血过多而亡。(例子来源:[2])
这会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因为我没有按套路来。这些套路在我们人生经历当中构成了我们的先验经验,一个大脑内部的模型,让我们能够快速地理解世界。我们总是会在预测和偏差中学习,从而建立一个能应对更多情况的内部模型。
就如佛陀所说:色即是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之中,没有恒定的属性。因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我们大脑的预测,并且在脑海中模拟,脑补出来的。我们所认为的苹果是一个鲜红有光泽(视觉上),清脆又甜(触觉、味觉)的物体,这些定义都是由我们人类这种生物体所建构的,反过来它又指导着我们预测模拟。

2. 预测:大脑与身体的联结

大脑进行预测模拟,同时还会指导我们的运动系统做出反应:一颗棒球向你袭来,你会预测它的走向,并伸手去接住它。这一运动系统也称为「躯体神经系统」,这是一套与脊髓连接,传递感觉信息,控制随意肌的神经系统。
另一套与脊髓连接的神经系统称之为「自主神经系统」:一颗棒球向你袭来,你的心跳会加速,呼吸频率会变快,你的消化系统会减少活动。这些变化发生在你的内脏之中,它让身体的代谢加速,短时间内提供了更多的能量物质(氧气、葡萄糖),以让你的运动系统有更快的反应。这意味着,我们如何预测,也会影响身体内脏的活动。当你预测现在的任务需要身体能量,那么你的自主神经系统就会指导身体快速代谢,这也被美国东北大学教授 Lisa Barrett 称之为「身体预算」[2],我们在无意识间就给不同的任务设定了一个能量的预算。
而心脏的怦怦跳,反过来也会传递给大脑,我们感受到心率的升高,呼吸的急促,肌肉的紧张,这些都是大脑中的「内感受器」在起作用。这些感受传递给大脑皮质,又给我们定义当前的情绪提供了源材料。这一理论由 Lisa Barrett 教授所提出,称为「情绪构建论」。
这与本文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因为我认为心理疲劳的原理就隐含在其中:
我们刚到公司时,可能对工作充满期待,期待会让人产生多巴胺,促使你感觉到喜悦,让你产生动力。但当我们在办公室坐了一天,我们发觉事情原来没期待中那么有趣,绝大多数时间需要听领导安排,你的自主权并没有多少,做的事情又十分琐碎,缺少成就感,同事之间维系着表面的关系,甚至办公室内弥漫着一种政治氛围,你感觉缺少归属感。
面对需要努力,自我控制,但又缺少内在回报的任务时,我们的期待在持续地降低,身体预算在减少,交感神经活跃度下降,身体的唤醒程度在降低,于是,我们认为自己正在体验一种叫做让人越来越消沉的”心累“情绪,或者是对工作的厌倦情绪。
这也与心理篇所说的「探索/利用」串联了起来,探索的动力是你能预测到可能性,当你预测不到种种可能性,你的身体预算就会下降,感觉到疲劳。当然这和你的认知水平有关,同样的人,去健身运动,一个能预测到做平板支撑能让他在球场上进行折叠上篮的人(获得成就感),可能比一个单纯跟练,不知道这个动作有什么用的人更能够坚持,更不容易疲劳。所以也可以说,更多知识也许让你更不容易疲劳。
对工作厌倦之余,内感受网络中那些关于疲倦的信号显得更加突出,比如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的腺苷堆积(腺苷是一种大脑活动的代谢产物,它与生物钟激素褪黑素一起制造睡眠压力,从而让你感到困乏。它只能通过睡眠的方式清除掉,咖啡因可以与腺苷受体结合,屏蔽腺苷所带来的困乏信号)、久坐一天后肌肉的劳损,我们感受到一种由内到外的疲劳。
重复的经历越多,我们就会加剧这样的预测,这是你知识形成的过程,于是,上班如上坟,刚起我们就将探索的身体预算降到最低。我们更愿意刷刷短视频,玩玩手机游戏
人类社会为每个个体创造了高度的确定性,安全感,但同时付出的代价是拘系与咫尺间进行探索劳动。
心累,来自于我们预测自己不会再爱了。当探索变得枯燥无味,努力也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我们更愿意投入及时满足的诱惑。

3. 大脑脑区间的协同分工

1990年代,脱胎于核磁共振技术,美国人发明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fMRI),可以测量大脑中的血氧的代谢情况。这项技术成本不菲,在初期也只有少数科研人员拥有使用他们的机会。
1995年,威斯康星医学院教授 Bharat Biswal 让被试们躺在机器内,听从指令动手指,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动手指时大脑的哪些部位被激活[3]。这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实验。但是,研究人员还将被试们什么也不干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他们偶然地发现,人在静息状态下,竟然也有几个脑区同步被激活,。Biswal 教授以及他的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发现,想必可以将论文发表在 Science,Nature 等知名期刊,很可惜,事与愿违。最后这篇论文只发在了一个比较普通的期刊上。在 fMRI 刚发明的年头,业界会认为这些自发活动可能只是机器的噪声罢了。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第5张图片

左边为动手指时的脑区激活,右边为静息状态下的脑区激活;图片来源:[13]

这项实验虽然没有引起科学裁判的重视,但很快引起了其他科研人员的注意,大脑的自发活动如同宇宙中的暗物质,吸引着拥有探索精神的科学家们。在2001 年,来自华盛顿大学脑科学专家 Marcus E. RAIchle 教授发表论文”大脑功能的默认模式“[4],通过 fMRI 技术发现大脑有一组基线状态,在特定的任务状态下减少活动,在闭眼休息时则活跃。他们由大脑不同脑区组成,形成一个网络,后来被称之为「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第6张图片

2014年,奥巴马总统会见卡夫利奖获得者们,包括 Marcus Raichle 教授(最右)。该奖项授予在天体物理学、纳米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取得开创性进展的科学家;图片来源:THE WHITE HOUSE

这一篇论文开启了人们对大脑默认模式的认识,对于大脑功能网络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到目前为止,这篇论文在某学术搜索引擎上显示有 12,146 次引用。
借助于这些神经科学的伟大发现,我们能够对我们的大脑认知模式建立更完善合理的框架。
根据2019年的一项荟萃分析[5],大尺度脑网络可以分为6个:

  • 默认网络(DMN) ,主要区域是腹内侧前额皮质(vmPFC)、背内侧前额皮质(dmPFC)以及后扣带回皮质(PCC)
  • 显著网络(Salient Network, SN),主要锚定在岛叶(AI)和前扣带回皮层(ACC),还包括皮下组织杏仁核、腹侧纹状体(与多巴胺相关)、丘脑
  • 认知控制网络,通常被称为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 CEN),它的主要区域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以及外侧顶叶皮层(PPC)
  • 注意网络,通常被称为背侧注意网络(Dorsal Attention Network, DAN ),主要区域顶内沟 (IPS) ,额叶眼区(FEF)
  • 枕骨网(Occipital network, ON),视觉相关的网络
  • 周围神经网络(Pericentral network, PN),运动和感觉网络,还包括了听觉和触觉。
我们主要讨论认知相关的网络,即默认网络(DMN),显著网络(SN),认知控制网络(CEN)以及注意网络(DAN)
3.1  默认网络 DMN:人默认以自我为出发点

大脑一刻也停不下来,当我们没事做的时候,我们会做白日梦、走神、思维在不停游荡。这就是 DMN 在运作的结果。
DMN 是一个与”我“高度相关的功能网络,因为第一,当涉及到「自我参照」相关的任务时,比方说评价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时,DMN的脑区背内侧前额皮质(dmPFC)就会激活;第二,DMN 与神游有关,当你在做白日梦时,或者回忆往昔时,它的脑区在激活,而且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的神游。想想,我们在做白日梦的时候是不是以自己为视角的幻想;第三,默认网络与情感处理、快速思考能力有关[6][7],是我们大脑的自动导航系统,直觉的来源,直觉也当然是基于不同个体的经历所搭建的,所以我称它是与“我”高度相关的网络。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先验经历,这组成了他们不同的 DMN,也让每个人拥有不同的幻想。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第7张图片

你以为的白日做梦,其实是默认网络;图片来源:网络

Lisa Barrett 教授在「情绪」一书中提到“默认网络是预测的中心”,对此我非常认同,回忆过去是对过去经历进行重新预测,想象未来是对未来的预测,在当下,我们也是对不远的未来进行无时无刻的预测。
直觉来自于预测,让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大多数事情,能够快速、不费力气的完成。

3.2  显著网络:感知显著性事件,下达身体指令

显著(Salience)这一词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经常被用来表达重要性和可觉察性。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有许许多多的信息、感受,皮肤的瘙痒、眼前突然出现的小,都会显著地刺激到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做出反应。显著网络被命名为”显著“,是因为它总是在出现显著事件时激活,被称感知与响应稳态需求有关的网络[8]。
显著网络的重要部位,「脑岛(AI)」被认为是一能接收内部信号,例如心跳、呼吸等,二能接收外部信息输入,包括听觉、视觉。接收来自一些感觉丘脑核的传入神经,与杏仁核和许多边缘和联合皮质区域连接[9]。这说明它是前文所说「内感受」和「感觉输入」的主要脑区。
杏仁核能够让机体对刺激信息的敏感度增加,杏仁核的过度激活以及与脑岛的连通性增加,便会让机体对外源信息过度反应,也就是更容易焦虑,在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社交焦虑症等易焦虑者身上会观察到这种现象[10]。脑岛的作用能够让我们检测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指导大脑投入注意力。
SN 的另一个重要部位「前扣带回皮层(ACC)」被认为是与冲突检测、认知控制有关。在前文所说的“努力”时,它会显著的激活。有研究人员使用颅内电极刺激癫痫病患者的扣带回皮层,患者会感受到心率的增加(自主神经的变化),并且产生克服困难的想法“就像你是一名橄榄球运动员,准备去完成他本赛季的第一次达阵”,患者在报告中说道[11]。这与我们之前所说的「身体预算」吻合,当我们努力时,总是伴随着身体的唤醒。
所以说,SN 有一个“向上”和“向下”的功能,向上传递身体感受和外源信息输入,向下指导身体内脏反应。

3.3 认知控制网络:工作记忆

CEN 是我们的“工作记忆”、“执行能力”、“认知控制能力”,在我们需要处理多个信息时,它就会激活。工作记忆的容量有一定限制,最初提出的神奇数字“7”(一次性只能记住7个数字),到现在较新的观点是 4 -5 个块左右。执行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逻辑运算,思考问题。当面对比较复杂的任务,我们的 DMN 无法轻易预测任务的走向时,预测存在偏差时,我们的逻辑能力就会派上用场。而这些结果又会反哺 DMN,以让他下次轻易预测。
这其实也是我们努力学习、工作、探索,并且内化到长时记忆中的过程。

3.4  注意网络:“当下”的关键

DAN 注意力相关的网络。它是我们选择目标并专注的关键,当我们将注意力保持在电脑屏幕、树木上的猎物、正在计算的数学题,DAN 就在激活,一种活在当下的感受。回忆一下自己多久没有专心致志的工作了,你的 DAN 快要“发霉”了吧。
相比于成年人,小孩的专注度更高,他们通常能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而不受外界干扰。而成年人则很同意被外界信息所带跑。脑网络研究也显示,成年人的 DAN 更灵活以支持其他网络的工作,小孩子的 DAN 内部连通性更强。
在早期的学术研究中,DAN 和 CEN 被称为任务正向网络,DMN 则被称为任务负向网络。当然这种说法不准确,当任务是内部导向的,比如说评价自己时,其实是 CEN 和 DMN 共同激活,除此之外还有创造力、计划未来、自我反思,都涉及到二者的共同激活。相比而言, DAN 和 DMN 的负相关性确实比较大[12],这意味着对内心的注意力和对外的注意力是一对互不干预的过程。当你在进行一个任务时,诸如社交、工作、学习,如果将太多的关注放在自己身上,那么你就更难专注在外部环境,更难完成这项任务。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第8张图片

大脑网络模型。图片来源:原创

在这一模型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探索的最佳状态是什么?SN 内感受:empty,没有身体肌肉的疲劳酸痛,没有内脏感受的不适,外源刺激:empty,没有噪声、诱惑在转移我们的视线。DMN 根据你过去的经验(你的能力、信念)能够预测到当前任务提供给自己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这件任务的意义所在。于是我们的 CEN 就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在当下(DAN),同时 SN 进行合适的身体预算,唤醒身体。探索的最佳状态便是专注在当下 — 「心流」,疲劳的反面。
如前文所说,当探索无法提供人们太多的可能性,我们的身体预算会下降,于是我们的 DMN 就会开始活跃,产生自发思维,走神,走神的好处是寻找更多可能性,坏处就是让你分心,面临完不成任务的风险。
人(大脑)是闲不下来的,长期让自己做无意义的探索,我们 DMN 更倾向于神游,SN 身体预算下降,不愿意将努力付诸于外部世界。注意转向内心,进行大量的反省,思考意义,思考人生。也就是心理篇中所说道的反刍思维。这在大脑网络上的表现就是 DMN 的内部连通性增加,CEN 与 DAN 不再协调配合了,转而指向 DMN[13]。这又会降低 CEN 的执行能力和 DAN 的专注能力,让人变笨,更不专心。疲劳令人抑郁,也让人无能专注、思考。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认知神经篇 第9张图片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但过度审视的人生容易抑郁;图片来源:见水印

神经篇结尾:敬畏大脑

从海洋到陆地,从到想象未来,地球上的生物通过数亿年的演化才出现了智人,智人独一无二的大脑结构成就了我们的美好家园,我们拥有文化、建筑、城市...
然而我们却对自身缺少敬畏,我们认知的局限性让我们相信造物主的神话,将自己的命运交托给“真实”、神圣的权力意志,认为它英勇无畏、充满活力、血肉丰满、健全完整[14]。巫师、帝皇、专制...
科学的进步并不一定带来真理,但能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的复杂性。长城虽壮观,但也不足以媲美我们躯体、大脑的构造之美。用精美的血肉之躯构造独裁者的一堵围墙,是否也为一种惘过。如今我们应当破除集体主义下宏观叙事的光环,借科学之力将注意力重返自身,那么首先先重拾对疲劳的理解吧。

参考文献

  • Raichle, Marcus E. “Two Views of Brain Func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4, no. 4 (2010): 180–90.
  •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2019). 情绪.  中信出版社
  • Biswal, Bharat, F. Zerrin Yetkin, Victor M. Haughton, and James S. Hyd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the Motor Cortex of Resting Human Brain Using Echo-Planar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 34, no. 4 (1995): 537–41.
  • Raichle, Marcus E., Ann Mary MacLeod, Abraham Z. Snyder, William J. Powers, Debra A. Gusnard, and Gordon L. Shulman. “A Default Mode of Brain Fun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8, no. 2 (2001): 676.
  • Uddin, Lucina Q, B T Thomas Yeo, and R Nathan Spreng. “Towards a Universal Taxonomy of Macro-Scale Functional Human Brain Networks.” Brain Topography 32, no. 6 (2019): 926–42.
  • Raichle, Marcus E. “The Brain’s Default Mode Network.”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38, no. 1 (2015): 433–47.
  • Vatansever, Deniz, David K. Menon, and Emmanuel A. Stamatakis. “Default Mode Contributions to Automa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 no. 48 (2017): 12821.
  • Seeley, William W. “The Salience Network: A Neural System for Perceiving and Responding to Homeostatic Demand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39, no. 50 (2019): 9878–82.
  • Menon, V. “Salience Network.” In Brain Mapping, edited by Arthur W. Toga, 597–611. Waltham: Academic Press, 2015.
  • Stein, Murray  B., Alan  N. Simmons, Justin  S. Feinstein, and Martin  P. Paulus. “Increased Amygdala and Insula Activation During Emotion Processing in Anxiety-Prone Subjec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4, no. 2 (2007): 318–27.
  • Parvizi, Josef, Vinitha Rangarajan, William R Shirer, Nikita Desai, and Michael D Greicius. “The Will to Persevere Induc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Human Cingulate Gyrus.” Neuron 80, no. 6 (2013): 1359–67.
  • Dixon, Matthew L., Jessica R. Andrews-Hanna, R. Nathan Spreng, Zachary C. Irving, Caitlin Mills, Manesh Girn, and Kalina Christof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efault Network and Dorsal Attention Network Vary across Default Subsystems, Time, and Cognitive States.” NeuroImage 147 (2017): 632–49.
  • Kaiser, Roselinde H., Jessica R. Andrews-Hanna, Tor D. Wager, and Diego A. Pizzagalli. “Large-Scale Network Dysfunc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JAMA Psychiatry 72, no. 6 (2015): 603–11.
  • 史蒂芬·平克(2019). 当下的启蒙. 浙江人民出版社
题图来自 Unsplash


上一篇:打败“焦虑症” ,拥抱健康生活
下一篇:杭州教师据说待遇全国领先,为什么近年辞职的越来越多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5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