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中国建设者,好样的!在“鱼背”上开凿架设人工天河

[复制链接]
48187 0
西瓜仙子 发表于 2021-12-21 06:10:4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年7月6日上午,天朗气清,苟家滩引水枢纽现场旌旗招展,四川省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通水仪式正式开始。仪式在资阳、遂宁、简阳、乐至设4个会场,四川省省委书记彭清华亲临主会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宣布:毗河供水工程正式通水!顷刻间,数股清流从苟家滩引水枢纽喷涌而出,沿干渠奔涌向百公里外的川中地区。
      这一天,川中旱区的群众奔走相告,渠道沿线到处都是逐水人的身影。他们伴湍流而走、逐浪花而行,见证梦想成真。
      这一刻,十局人等了6年。川中人民,更是期盼了半个世纪。
川中旱区的深深无奈
      摊开地图,在四川盆地腹地,川中处于沱江以东、涪江以西的一片广袤大地。因处于两江分水岭上,川中之地如鱼之脊背留不住水,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年九旱”极度缺水地区,包括成都、资阳、遂宁3市的金堂、简阳、雁江、安岳、乐至、安居、大英等9个县(市、区)。多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460立方米,为四川省平均水平的14.6%。
      以资阳为例,1955年到2010年的55年间,资阳市境内有43年全面干旱,发生干旱频率为78%。“十年一大旱,三年两头旱,冬干春旱年年见”。在乐至县老县长王隆瑛的记忆中,1979年那场大旱令他永生难忘,“堰塘里的裂缝,能把我半个身子吞进去。”
      这种条件下,当地人出门,半天都不喝水已成为深入骨髓的一种习惯。
      水资源匮乏也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川中大旱,必须开渠引水!唯有建设一个大型引水工程来破解川中旱区用水之困。
      2008年,四川省提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将毗河供水工程确定为重点水利工程。2015年,水电十局成为总承包单位,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通水后,每年将为成都、资阳、遂宁3市供水4.33亿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25万亩,惠及225万城乡居民。
水电十局的殷切责任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是水电十局截止目前国内承建的规模最大、战线最长、施工环境最复杂、资源投入最多的一项重大水利民生工程。项目对于地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水电十局高度重视,1名副总经理披挂上阵,亲自担任项目经理。
      从形状上看,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宛如一条蜿蜒穿越多个市县区的巨龙。龙身是主干渠,龙爪是支渠,引江水浇灌旱区。龙身加龙爪的长度达到382.5公里,意味着别说施工,光是前期测量放线、复核勘测数据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连有多年测量工作经验的测量队队长郝超拿到招标文件后也有点儿懵。
      “整个工程在施工期间,共设计建筑物1160座,设计图纸约有9000张。每张设计图会印制20份蓝图,整个工程建设期间共提供18万份设计蓝图。”整个毗河战线之长,结构之多样,外围之复杂,由此可见一斑。复杂的设计、巨大工程量成为必须妥善应对的问题。
      2017年7月3日,水电十局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其刚到毗河项目看望慰问一线员工,并在调研座谈会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的推进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毗河无小事”理念和“履约为先、管理为重、创效为本”十二字核心管理方针,为总包部工作指明了方向。
小心翼翼穿“雷区”
      回顾毗河全线建设,故事如帜,而其中龙泉山隧洞的建设是不得不提的。作为整个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关键线路及绝对重难点,龙泉山隧洞对整个毗河工程通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龙泉山隧洞为四川省最长引水隧洞,全长11.89千米,位于青白江区福洪镇,隧洞穿越山脊、山咀和垭口和沟间山体,处在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分界线,勘测资料显示隧洞存在有害气体(瓦斯)问题,安全保障问题十分突出。除此之外,隧洞地质条件复杂、高瓦斯高风险、隧洞洞身超长、通风排烟困难、外部环境复杂。干隧道的人最不想遇到的问题这里都有。
      “时不时听到嘶嘶声,神经高度紧张”。对于如何在“鱼脊”上安全穿越万米的瓦斯“雷区”,参建将士们起初是心理没底的。
      但是十局人没有气馁,沉下心来开始制定方案。一分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多次修改完善方案,通过专家论证,《龙泉山隧洞施工专项方案》得以拍板确定。
      工期紧张,就设3个检修交通洞,从交通洞上下游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缩短工期。
      隧道超长,就采用高压电缆进洞及大功率风机接力通风,保证洞内通风,确保环保文明施工。
      瓦斯威胁大,那就干脆从零开始,自己摸索高瓦斯地质中开挖隧洞的特殊工法。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碍建设者大展拳脚。
      一分部结合水工隧洞和瓦斯的特点,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分析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结合实际施工获取经验,最终决定做好“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工作:机械设备防爆改装、建立门禁系统、通风和瓦斯监控系统实行全方面的监控报警;实施地质超前钻探,用到了目前国内先进的预测设备检测孔内瓦斯等有害气体含量及积聚位置,当瓦斯浓度超标时,钻孔抽排瓦斯直至含量处于安全范围后进行施工;一旦有瓦斯超限情况,立即停工、人员撤离,切断电源,同时加强通风,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项目部还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执行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始终坚持“岩变我变”和“短进尺、若爆破、强支护、勤测量”的指导原则,组织施工深挖潜力,保质保量安全。通过设备的使用与技术的创新,项目部成功穿越7段瓦斯地质带,有效处理瓦斯喷出现象33次。每一次都得到了及时处理应对,做到了零事故、零伤亡,最终达到了顺利安全贯通龙泉山隧洞最长控制段的优异成绩,得到了业主方的高度赞扬。
      每一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体现的是“基建狂魔”的专业严谨。每一次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塑造的是水电十局精益求精的品牌形象。 通过“软硬”结合,确保每一步重要工序质量可控、效果最佳,工程进度渐入佳境。
      “有一次,喷出的瓦斯最高浓度超过40%!先不说遇到火星,但凡作业人员不小心吸上一口···”一分部项目总工李贤军说起当时的场景,仍然表示在龙泉山里挖洞子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而且,根据丰富的瓦斯段隧道开挖经验,一分部还形成了《特长高瓦斯隧洞瓦斯防治体系及瓦斯隧洞安全施工工法》,并通过审核获得了省级工法认证。

毗河之水天上来
      2016年3月25日,在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渡槽变更通过四川省水利厅审批,众心所盼的蒋铜渡槽正式开工。
      蒋铜渡槽槽身为U型薄壳混凝土结构,横断面为半圆加直段,净高3.9米,净空5.2米,单跨长度16米,全长5552米,建成后超过了5200米长的长岗坡渡槽,摘得中国最长单座渡槽头衔。蒋铜渡槽宛如天上银河、巨龙游动,气势恢宏,因此被当地人称呼为“天河”。毗河总包部二分部工作人员也被附近老百姓亲切冠以“天河人”的称号。
      蒋铜渡槽开工后,毗河总包部二分部精心组织、合理配置、强化管控,克服了战线长、工期紧张、高空作业和跨金简河段施工等困难和考验,采用造槽机、架槽机等先进技术,并于整个毗河工程全线中率先采用预埋牛腿+贝雷梁支撑现浇槽身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然而,据毗河二分部工作人员回忆,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在48米的架空位置进行钢筋架设和混凝土浇筑十分困难,浇筑、振捣等都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工序衔接必须如同见缝插针般精准。浇筑混凝土的日子,工作人员根本不分白昼黑夜,推进到哪个环节,就必须抓住有窗口期,大干快上。
      “有时一天就就睡三四个小时,每天都是睁开眼瞬间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二分部项目总工郝超说。但大家都没有任何抱怨,身边的同事都在连轴转,一心只想着快些完成这项工程,让水源早日到达老百姓家门口。
2018年下半年,为了能在通水期前完成总干渠主体工程,二分部启动“大干一百天”的劳动竞赛。二分部坚持 “人停机不停”的原则,管理人员和现场工人24小时轮班作业。项目领导班子全都常驻工地参与各工区施工管理。
      因为施工现场位置偏僻,道路狭窄,夜里材料运输、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司机常常找不到进场道路,项目部的小伙子不管多晚,不管是不是刚刚睡下,接到电话就要立马赶到现场为司机带路。大家时刻都保持至高涨的工作热情。二工区主任刘宏斌在工作期间因工伤摔伤了腿,回家短暂休养,心中时刻想着工区工作进展,在腿伤还未痊愈的情况下亦然带伤返岗,回到现场指挥工作。
      隧洞开挖测量队的小伙子们也是好样的。随工程推进,要不定时在现场进行测量,为作业提供指导。有时深夜躺在上接到现场来电话,测量员就要立马背上仪器赶到现场进行测量,忙完就到天亮了。
      隧洞空间比较狭小,刚刚完成爆破的作业面充斥着火药烟雾,那种环境简直无法想象,但是测量队坚持下来了,而且在测量时不能有任何偏差,要保证隧洞两头开挖能完美对接。
      2018年8月4日,在分部全体将士的共同努力下,蒋铜渡槽347跨槽身全部完成。
争分夺秒 蚂蚁搬家
      如果说毗河一分部负责的龙泉山隧洞是穿越“雷区”,毗河项目二分部负责的隧洞和三分部负责的鞍台山隧洞施工则像是“蚂蚁搬家”,不仅考验技术水平,更考验大家的耐心和责任心。
      二分部支渠隧洞众多,洞径小,围岩若,且穿越居民聚居区、横穿道路且埋深浅。三分部关键线路工程——总长2963米的鞍台山隧洞同样是地形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洞径小,围岩稳定性极差,周边遍布居民,施工外围环境极差。传统爆破施工技术在这些地方被否决。
      “没想到啊,鞍台山隧洞施工比前期预估的困难大了太多!”三分部项目书记吴立军在回忆鞍台山隧洞施工过程中由衷发出感叹。
      “这可咋办?”“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么小的隧洞我们没法干!”面对如此严峻的施工环境,即使有多年施工经验的协作队也一筹莫展,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一时间项目管理人员也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在哪里。
      “大家别慌,我知道面临的困难是空前的,但是无论如何,这块硬石头我们都要把它啃下去,我们不能让千千万万旱区百姓翘首以盼的世纪工程成为幻想!”三分部项目经理李云以坚定的语气不断勉励大家。
      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和协作队伍开始冷静下来集思广益。首先开展大量的实地勘查,在足够了解具体地质情况后,分部多次组织技术论证会。经过技术攻关,最后决定采用定制的悬臂式掘进机施工的新工艺。该工艺不仅较传统的钻爆工艺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而且还在控制超欠挖、安全文明施工、降低对环境影响等方面远远优于钻爆。
      为了给周边百姓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项目部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针对围岩情况较好段,尽量将掘进时间集中在白天进行,晚上及时跟进支护,对当地村民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以这种类似“蚂蚁搬家”的方式,硬生生啃下了全长4.65公里内的所有明渠、隧洞,获得了金顺镇当地群众的一致认可。
      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下,三分部鞍台山隧洞2017年8月13日贯通。2019年4月23日,毗河二分部总干渠所有主体工程率先全部完工。
最美渡槽卢家坝
      如要论毗河巨龙哪条渡槽最美,非四分部卢家坝渡槽莫属。该渡槽设计全长1013米,最大架空高度32米,为U型薄壁结构。她就静静地矗立在乐至入城门户,横跨天童大道,以优美的拱跨结构向大家展示着毗河供水这一世纪工程的独特价值。
      同时,由于卢家坝渡槽拱跨跨度大,一般都在60米至70米之间,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结构安全风险大,卢家坝渡槽的建设集“苦脏累险难”于一身,堪称全线各类难度系数之大全。
      为此项目部高度重视,先后两次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评审,制定出了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指导分包施工,为卢家坝渡槽拱跨顺利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根据设计要求,渡槽拱圈封拱温度为15℃,但毗河施工现场已进入高温天气。如何确保封拱温度是卢家坝渡槽三跨板拱拱圈合拢质量?项目部几经讨论,决定在拌合站采取加冰拌合以降低混凝土出料温度,并选择在气温较低的凌晨4点开始进行封拱浇筑,最终达到了封拱温度要求,顺利实现拱跨合拢。
      卢家坝渡槽的建设,意义重大。不仅提升了项目部攻坚克难的信心,也为整个毗河全线其余拱跨结构渡槽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2019年,毗河供水一期工程荣获“助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长江”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精细管理 开拓创新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建设者们在地面笔走龙蛇、飞架南北,在地下隧洞埋头苦干、夙兴夜寐,不管是什么样的困难,对一个执着善于创新的团队面前都不是难题。
      在隧洞悬臂式掘进施工中会产生了大量的粉尘,随着掘进深度增加,传统的风筒压风无法顺利排出烟尘,整个巷道内弥漫着粉尘和汽车尾气,对洞内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危害十分巨大。经过项目技术创新,采用了波纹管结合风机抽风降尘,使粉尘通过波纹管排出,掌子面形成负压,新鲜空气从巷道内流入,为作业人员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
      在安岳段高石梯渡槽施工中,高空槽身浇筑受到四周民用线路影响,大型浇筑设备无法施展,浇筑作业不得不暂停。数个日夜,分部总工程师杨君磊与现场管理人员在工地与项目部之间穿行,白天上工地,晚上回到办公室翻方案查案例,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渡槽排架及槽身浇筑的问题得以解决:采用节节升高的落地式脚手架,架设滑轮,配合卷扬系统设计而成的一种适用于高架渡槽施工的提升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施工材料提升、运输体系,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运输速度,节约了混凝土浇筑时间,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而且大大的节约了汽车泵等大型设备的费用。该项工法还获得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项目部通过一系列的精心规划、科学部署、创新攻关、有效落实,新点子、新智慧、新方案不断涌现:隧道内狭窄无法错车,就每隔300米设置一个错车旁洞,提升出渣效率;悬臂掘进机开挖土方的“牙齿”磨损快,就给“牙齿”焊上耐磨层,极大提高使用寿命,还节约了成本20万元;槽身施工进度慢,就采用预埋槽身牛腿+贝雷梁支撑槽身,配合龙门吊吊装混凝土现浇槽身施工,将槽身上面的力通过排架来承载,而且通过牛腿上面的砂筒卸载,既有利于贝雷架的平衡,又方便贝雷架的拆除,大大提高槽身浇筑效率。
      在毗河2000个日夜,十局人克服了诸多困难,将这座宏伟的工程变成现实。无数渡槽、隧道的建成不仅仅意味着新工艺新功法的成功,更是对水电十局参建工人的肯定。一根筷子容易掰断,一把筷子难掰断,在困难面前,集众人之力,一切困难都会随之而解。
真诚沟通 以心换心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长达382.5公里,施工分为七个分部,以一为“头”,七为“尾”,修建若干穿越居民区和农田的隧洞、渡槽、水库等,无法避免地会对周边民生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涉及的赔偿、补偿等工作不计其数,如不重视导致阻工,对工程进度影响颇大。
      为了工程进度和百姓利益,项目的协调人员必须随时做好“临危受命”的准备,只要涉及到村民房屋菜地受损等问题发生,不管烈日骄阳还是数九寒天,必须到老乡家中查看清楚、调查仔细,而且要耐心解释相关政策,通过挨家挨户沟通、核对、谈判,一对一地解决问题。
      2018年6月,龙泉山隧洞进口施工至青白江区福洪镇杏花村人工湖段,由于隧洞埋深不足20米且需穿越人工湖正下方,隧道内渗水尤为严重,时刻面临着大量涌水冒顶的危险。项目领导班子亲自出马,会同业主单位多次同区移民部门、镇党委、村委沟通协调人工湖抽水,确保作业安全。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得到当地政府支持,获准将人工湖抽干。项目部得以在极短的时间里顺利穿越人工湖段。
      慢慢地,项目人员总结出了做好沟通工作的三条心得:一是要熟知相关政策,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二是要“下深水”解决问题,了解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三是要充分依靠镇村协调优势,依靠镇村人员组织协调扎实推进工作。
      “让周边老百姓理解我们施工单位的工作、理解政府的用心,而不是处于“对立面”。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真正做到让当地百姓顺心、政府舒心、领导放心”
七分部项目经理助理王红楼是这样看待解释工作的。他曾在30余天内与200余户群众达成了炮损补偿协议,成为项目远近闻名的“外交官”。对于如何与百姓真诚沟通有自己的心得。
      干一座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做工程不止是对承诺的坚守,更是对人民的关怀。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建成后,川中旱区多了一条天河,老百姓心中多了一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美丽天府更加水旱从人、江河安澜、物阜民丰。(李林峰)

中国建设者,好样的!在“鱼背”上开凿架设人工天河 第1张图片

苟家滩引水枢纽拦河闸

中国建设者,好样的!在“鱼背”上开凿架设人工天河 第2张图片

全国最长单座渡槽——蒋铜渡槽

中国建设者,好样的!在“鱼背”上开凿架设人工天河 第3张图片

卢家坝渡槽

中国建设者,好样的!在“鱼背”上开凿架设人工天河 第4张图片

龙泉山隧洞进口

中国建设者,好样的!在“鱼背”上开凿架设人工天河 第5张图片

桐麻林渡槽明渠段

中国建设者,好样的!在“鱼背”上开凿架设人工天河 第6张图片

廖家坝渡槽


上一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下一篇:杭州除了西湖,还有什么人少又值得玩的地方?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1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