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纽约(下):全纽约最酷的地方在布鲁克林

[复制链接]
39138 0
asd390030558 发表于 2022-1-11 00:48:3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小的曼哈顿岛寸土寸金,拥挤不堪,光鲜亮丽,有时代广场、帝国大厦和林肯中心,但它不是全部的纽约,因为另一面的纽约藏在布鲁克林。
曼哈顿似乎是个时间凝固的地方,稳定的物价和不变的城市景观总会让人产生这种感觉。你看伍迪艾伦老爷子1979年的电影《曼哈顿》,里面那个小小的“世界中心”,永远繁忙,那个时候的街景、高楼和公园,现在看着也差不多,再加上美国稳定的通胀水平,二十年前的《欲望都市》里,四个姑娘们吃块蛋糕5刀,今天还是这个价。
布鲁克林就不一样了,过去二十年,布鲁克林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那个在《欲望都市》里四个曼哈顿女孩口中“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去”的、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布鲁克林,如今已经是公认的酷,被《孤独星球》列为2007年最佳旅行目的地及“纽约最嬉皮的地方”,成了很多人心中比曼哈顿更受欢迎的时髦地,人口密度比曼岛还大。
布鲁克林面积广阔,物价相对曼哈顿要有人情味得多,一如布鲁克林社区本身。住在布鲁克林的朋友说,大家去布鲁克林都是为了真的居住在那里,所以布鲁克林的生活气息很浓。随便挑一条街漫步,遇到好几个出来遛的居民,街边一溜价廉物美的中餐馆和pizza店。一到周末,你总能在布鲁克林找到比曼哈顿岛上更有意思的活动,比如,各种各样废弃厂房和酒吧里举办的“非法”派对。说“非法”是因为,通常派对的举办地点都不允许此类活动出现,但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让它们成了纽约城里大家口耳相传的潮流,“问题不在于到底合不合法,而在于警察干涉的程度”,派对组织者爱这么说。这些更年轻的、更亚文化的、没那么商业化的活动,已经成了布鲁克林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站在布鲁克林大桥中央,身边熙熙攘攘各式口音的人群擦肩而过,被湛蓝海风包围,往前走就是狭小又广阔的曼哈顿,对许许多多人来说,这个小岛拥有整个世界的可能性。
在斯派克·李的处女作长片《她说了算》里,布鲁克林大桥一开头就惊艳亮相,镜头没有摇到曼哈顿的天际线,而是对准了布鲁克林这一边——那个时候还是个不完全开发的、不够时髦的混沌之地。
在斯派克·李的电影里,布鲁克林是黑人的布鲁克林。80年代至90年代初,布鲁克林接纳了许许多多从加勒比海地区和苏联解体之后的东欧过去的移民,拉丁裔与黑人的比例超过白人,但2000年的数据却显示布鲁克林正在越来越“白”,大概也与犯罪率骤减后,过去不愿踏足布鲁克林的白人中产们渐渐向布鲁克林迁居有关。
八九十年代,从曼哈顿下城区搬去布鲁克林的作家、艺术家、电影人、创意工作者越来越多,带来一波新的嬉皮浪潮。低廉的房租当然是重要原因,更为舒适的居住条件和更亲密的社区关系也对这些“受够了纽约”的浪子们很有吸引力。
这些新移民的首选目的地,就是威廉斯堡,这个过去停滞不前的工业区,成了年轻艺术家们的温。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经营小型的咖啡馆和画廊,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收支平衡,却无形中创造了一个新的东村。主流媒体们很快来了,前赴后继地报道着这个新近崛起的艺术园区,毕竟,SOHO的艺术收藏大亨都把来自威廉斯堡的画作拿来展出了,更别提1993年还有一场名为“威廉斯堡范式”的艺术展。
当然,伴随名气而来的是资本,威廉斯堡也开始走西村和东村的老路,嬉皮艺术家们开始为了控制房租往外搬,金融危机后滞销的豪华公寓让威廉斯堡看上去愈发分裂。
而老一辈的布鲁克林土著则会说,“布鲁克林不是一直这么酷吗?”他们眼中的布鲁克林,尽管有种种不足,但始终有authenticity(原真性)在,布鲁克林不是一个曼哈顿化(Manhattanization)的纽约行政区,布鲁克林一直都是那个多元的、包容的、生机勃勃的布鲁克林。这大概就是布鲁克林得以一直酷下去的原因。
电影里的布鲁克林:Let's Dance! 欢迎来到迪斯科时代

布鲁克林的另一座桥也在一部我很喜欢的老电影里出现过,尽管是截然相反的情节和氛围。1977年的电影《周末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描述的正是布鲁克林工薪阶级移民的生活。19岁的青年托尼来自一个典型的中下层意大利移民家庭,除了在五金店里卖力干活,剩余时间都花在与朋友们的聚会和去舞厅跳迪斯科上,某种程度上像一部迪斯科版的《猜火车》。

纽约(下):全纽约最酷的地方在布鲁克林 第1张图片
有趣的是,看完电影我才知道,里面那个迪厅舞王Tony老师本人,演员约翰·特拉沃尔塔(John Travolta),就是若干年后在《低俗小说》里和乌玛·瑟曼跳扭扭舞的银幕经典角色杀手文森特。看完《周六夜狂热》的表演,瞬间明白他为何当年能成为比肩马龙白兰度的时代ICON,在舞厅里的迪斯科舞姿迷倒万千少男少女;也瞬间明白后来的那段十个影迷九个爱的扭扭舞是如何能够诞生的。
我想没有人会不喜欢这部电影所呈现的文化图景,尤其是Bee Gees的音乐:几近艳俗的舞厅故事却有一个试图剖析时代的严肃内核,继「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之后,70年代的年轻人把视线从摇滚乐转向迪斯科,继续挣扎着在消费主义与虚无主义之间、在个体与家庭之间寻找出路。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作为迪斯科时代(Disco Era)的宣言,《周末夜狂热》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在全世界掀起了模仿男主托尼舞姿的热潮。之前还有些遮遮掩掩的「蹦迪亚文化」,借由这部电影变成了年轻人们的主流爱好,也深刻影响了七十年代乃至之后的青年文化,直到今天还在被当代电影和音乐作品致敬。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一种原本小众的、属于某个特定阶层或人群的地下文化“反哺”主流文化,影响大众的看法与审美,但这仍然是鼓舞人心且极为重要的一次。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中的许多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今天都生活在《周末夜狂热》的精神遗产里。
周六夜晚,不再有工作,母亲的唠叨与父亲阴沉的脸,不再有阶级和社会地位,五光十色的迪斯科俱乐部挤满了二十出头的小青年,一杯微醺,音乐响起,舞池里人人平等,谁都有权利尽情扭动身体,在这个秘密小世界里狂欢,纵声大笑,成为焦点,庆祝自身的存在。
每次看到托尼跳舞的场景,都感叹:太迷人了,这种释放自我的状态太迷人了。


上一篇:中外合作办学在职硕士有哪些不错的专业?
下一篇:纽约允许售卖大麻...只是为了增加税收?这些要生效的法律你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7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