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欧洲中世纪?

[复制链接]
43725 20
先头 发表于 2022-1-17 16:32:0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欧对于中世纪的形象塑造是跟着时代走的。文艺复兴时代看扁中世纪是因为“中世纪毁灭了古典”,启蒙时代看扁中世纪是因为“中世纪停滞不前”,反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上头的时候吹中世纪是因为中世纪“纯洁,田园牧歌”,民族主义时代吹中世纪是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先是查理曼/查理马特/大阿尔弗雷德”,现在的媒体吹/黑中世纪是为了恰饭,小朋友吹/黑中世纪是因为觉得吹/黑一个历史时代很酷,不是因为在乎这玩意真的是啥样。


上一篇:16世纪长居澳门和长崎的葡萄牙人靠什么维生?
下一篇:欧洲的历史可以简述一下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糯米饭234 发表于 2022-1-17 16:32:47 | 只看该作者
 
西欧对于中世纪的形象塑造是跟着时代走的。文艺复兴时代看扁中世纪是因为“中世纪毁灭了古典”,启蒙时代看扁中世纪是因为“中世纪停滞不前”,反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上头的时候吹中世纪是因为中世纪“纯洁,田园牧歌”,民族主义时代吹中世纪是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先是查理曼/查理马特/大阿尔弗雷德”,现在的媒体吹/黑中世纪是为了恰饭,小朋友吹/黑中世纪是因为觉得吹/黑一个历史时代很酷,不是因为在乎这玩意真的是啥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力帆搞昌够 发表于 2022-1-17 16:33:14 | 只看该作者
 
很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宁蒙586 发表于 2022-1-17 16:33:32 | 只看该作者
 
提到中世纪,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那些黑暗的时刻,因此本能的会产生反感。虽黑暗的确存在,但中世纪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客观来说,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大发展阶段。

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在大量的数据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上,发现所谓的中世纪「黑暗时代」并没有那么「黑暗」,或者说,这是一个黑暗与光明并存的时期。而且这个「黑暗时代」恰恰是今天西方制度的形成期。换句话说,要是没有经历中世纪,就没有今天独特的西方文化。

历史并不是沿着「进步」这一条单一的线前进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带来了无数的混乱、死亡和毁灭,出现了巨大的倒退,城市被付之一炬,欧洲沦为农村。中世纪早期的欧洲,确实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同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和中国隋唐王朝。

关于中世纪的各种说法,有一些需要澄清。比如「初夜权」早已经被学者证明并非一种真正实行过的制度,而只是一种「乡野传闻」或者说对中世纪的污名化说法。现代法国史学家阿兰·布莱认为,欧洲的初夜权是种乡野传奇而非实质的法律或习俗,他的证据是,到现在为止学者们并没有发现任何一例真的实施初夜权的档案资料。我们都知道,中世纪的社会是在罗马教会的严格精神统治下的,女性的童贞非常重要,一夫一妻制之严格,国王都不能随意离婚再娶,领主们怎么可能制定初夜权法规来触怒教会呢?[1]

也有一些中世纪的黑暗制度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可能比普通读者所了解的还要黑暗,比如宗教裁判所和火刑。天主教组织结构本身带有专制倾向。「如果有人稍越雷池一步,挑战教皇,便被教会视为背离上帝,大逆不道,重者甚至要处以极刑。」[2]德国的宗教法庭烧死了 10 万名女巫,法国和苏格兰也差不多处决了 1 万多名。至于处死异端就更为普遍。仅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就判处了 38 万异端分子,其中被火刑处死的就多达 10 万人。

中世纪欧洲人的生活和中国等文明比起来,在很多方面也是粗鄙落后的。中世纪的欧洲《礼仪书》规定:「痰不要吐到桌子上,也不要飞过桌子。」我们再来看一段《不伦瑞克的宫廷规矩》:「每一个人,无论是谁,白天黑夜、餐前、餐后或就餐期间,都不能在走廊里、居室内、楼梯上或者螺旋形的石阶上随便解手或乱丢污秽之物。」原来,西欧宫廷的金色大厅里,大理石地面上,一不小心,你有可能会看到一堆大便。

因此在中世纪,中国在很多方面遥遥领先西方,这些方面大多已经广为人知,在此就不做赘述了。

但是人们很少注意到的是,所谓「祸兮福之所倚」,即使是在这种混乱和毁灭中,也孕育着新的生机。

在第二次全球范围内的蛮族大入侵中,中国、印度、波斯也同样遭到了蛮族的蹂躏,但是原有的文明并没有被毁灭,特别是中国文明表现出强大的同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迅速地消化了蛮族入侵造成的文化不适。「因此,一个生活在公元前 1 世纪汉代的中国人,若在公元 8 世纪初复活过来,他一定会感到非常舒适、自在。他将发觉当时的唐朝与过去的汉朝大同小异,两朝民族相同、语言相同、儒家学说相同、祖先崇拜相同以及帝国行政管理相同等等。」[3]

只有一个帝国彻底地崩溃了,文化遭遇了彻底的毁灭,那就是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体制不如中华帝国坚固,所以崩溃后再也没能恢复,「如果公元前 1 世纪的罗马人于 1000 年、1500 年或 1800 年在欧洲复活,他将会为居住在这一古老帝国许多地区的诸日耳曼民族及其崭新奇特的生活方式而大吃一惊。他将会发现有几种新的日耳曼语和罗曼语取代了拉丁语,上装和裤子代替了古罗马人的宽外袍,新兴的基督教接替了古罗马诸神崇拜……这无疑说明,只有西方的古典文明被永久湮没,被一种崭新的东西代替。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文明,……却幸存下来(如中国北方和印度北方)。唯独在西方,古典文明消散殆尽,无法复原」[4]。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胡诌的猫 发表于 2022-1-17 16:33:45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大多数人只是喜欢想象中的田原牧歌,王子公主,骑士恶龙,乡村城堡,神圣魔法,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中世纪。
人们喜欢宗教圣洁感,但没多少人喜欢火刑与审判;
人们喜欢王子、公主、骑士诗歌中的爱情与英雄史诗,却没有人真地想回到一个医疗卫生状况极差的中世纪;
人们喜欢十字军东征,是因为圣战的热血,不是杀了多少无辜的平民;
人们喜欢骑士与美德,而不会接受他们大多粗野;
人们喜欢魔法,不喜欢被施法;
人们喜欢田园牧歌,而不会喜欢剥削与牛粪。
抛却幻想,很多中世纪迷粉都不会再喜欢中世纪,他们只是喜欢西方文化宣传下与自己幻想的中世纪。
但中世纪本身确实丰富多彩:一千年的跨度,成千上万的冲突。西欧文明,北欧文明,东欧文明,伊斯兰文明围绕着地中海不断碰撞。有悲怆的呐喊,有离散的哀歌,有胜利的欢呼,有千年帝国的衰亡。这是一个给予人无限遐想的广阔时代。
有精法的,有辱法的。有精拜的,有辱拜的。有精神罗的,有辱神罗的。那怕你是精格林纳达的也有讨论空间。
容纳了太多的残缺故事,这才是最迷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龙zzl 发表于 2022-1-17 16:34:03 | 只看该作者
 
大街小巷回荡着小猫的惨叫,身着长袍的瘟疫医生走过一个个堆满尸体的的门口,黑城的月亮下一个女巫正被处以火烧的酷刑,贫苦的农民在小木屋里看着烧尽的木炭叹息;红衣主教正在宫殿里日夜笙歌,领主在烧的通红的壁炉旁望着窗外的土地,国王在柔软的床上进入了梦乡;骑士擦拭着他铮亮的盔甲,奥斯曼的苏丹看向了远处高耸的教堂,圣城耶路撒冷教徒蜂拥而至,拜占庭的希腊火烧尽了最后一只敌船;骑士团踏上了东征的道路,信奉北欧诸神的维京人踏着龙船南下,苏丹向北方吹响了号角,教皇将剑矛指向了耶路撒冷;农民的儿子爱上了高墙上领主的女儿,乡村的歌手正在哼着着世俗的调子,夜晚秋收后的农田上孩子们在看着天上的繁星,君士坦丁堡中的士兵讲着自己的故事,骑士围在火堆旁酣然入睡;佛罗伦萨的画手在画着颠覆时代的作品,文学家写下了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浪漫,信奉上帝的人停止了跨越世纪的战争,站在了一起,向那群信奉真主的人冲去。中世纪是什么?是血,流了千年战争的血。是宗教,为了上帝而拔刀。是愚昧,上帝成为了太阳。是黑暗,笙歌下是尸横遍野。是希望,总有一群人在探索未知。是浪漫,面对死亡,唯有浪漫至死不渝。是忠诚,骑士精神永垂不朽。是闲适,麦堆旁玩着乡间游戏。这是一个跨越千年的故事,随着君士坦丁堡的崩塌,也逐渐被埋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來世今生 发表于 2022-1-17 16:34:15 | 只看该作者
 
 第1张图片
大概佃农奴隶可以自由的选择饿死还是累死,抑或是被老爷们拉到战场被别的老爷劈死等等非常自由,真正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创世纪年 发表于 2022-1-17 16:34:33 | 只看该作者
 
入秋之后,估计每个人的衣橱都少不了这几件单品,比如:
宽松拖地、居家舒适的藏肉神器——针织长裙


 第3张图片

体现着骑士阶层的英勇和荣誉,将妩媚与刚毅杂糅的马术装。


 第4张图片

没有袖子、看起来又酷又古老的斗篷大衣。


 第5张图片

点亮秋冬、突破沉闷的金属风配饰


 第6张图片

珍珠+金属也是一绝
踢人很疼的尖头靴子。


 第7张图片

大家知道这些常见的时尚元素是从哪来的、体现何种审美理念吗?
不知道也没关系,正好今年有本刷爆美学届的书——《中世纪之美》 。


 第8张图片

有多美?美到舍不得打开(图源博主:鱼耳曼斯克)
虽然这本书只展现了中世纪的冰山一角,但仍给我们提供一个豁口,得以窥见这个"黑暗的世纪"里闪烁着光辉而绚烂的美学之光。


 第9张图片

大概是人类在灾难后怀着久久难以平息的惊悸和怨愤,当提到中世纪的美学或文论,也是贬词居多,更是将这段时期视为“审美意识的中断”、”美学荒漠“。
但对待历史,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一种永恒的诅咒中,抹杀过去的人,如何走向未来?


 第10张图片

何况作为被误解最深的时代之一,中世纪对于现代人来说,非但不曾离去。


 第11张图片

它开启了西方服装优雅的新体系,是现在很多审美理念的前身、发源地
甚至在这个"上帝已死"、人们普遍失去精神家园的时代,中世纪的美学理念是启示录一样的存在。


 第12张图片

正如基督教同时给人类送来上帝和撒旦一样,中世纪美学就像人类文明史诞生的一个孽胎,即使是病态的,却也是一个新的生命。
在人类痛定后,还得拨弄那愈合后的伤创,思索其痛苦的因果。
所以,今天让我们顺着古老教堂缝隙里溢出来的圣光,一起走进中世纪那块黑色土地,去清洗苦难与罪恶中夹缠着的智慧和美。


 第13张图片

神起——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从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蛮族取代之起,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传播止,在西方历史上长达千年。
四面濒临黑海东岸、不列颠群岛、北非、斯堪的纳维亚,西方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这样的时间与地域跨度。


 第14张图片

公元5世纪后期(中国南北朝时期),欧洲老大哥古罗马帝国日渐衰落,各邦国伺机而起,种族、王国之间混战频繁,野蛮人民族迁徙规模扩大与持续入侵;贸易萎缩、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减少。
国家内忧外患、人民水深火热,对古希腊罗马诸神的传统信仰也随之瓦解。
而现实世界的土壤越是混乱,精神之花愈加竞相怒放。各种派别为人们酝酿着不同的救赎计划。
其中,基督教脱颖而出、一家独大。


 第15张图片

耶稣题材艺术作品
为什么是基督教?因为它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早期的基督教是属于当时的奴隶和平民,它最能给人们指引方向、提供安全感。
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上帝,晓谕人们以友爱、和睦、节制、谦卑、仁慈,成为人们情感慰籍的手段,现在受苦,是为了以后上天堂。
自此,基督教占领欧洲大陆成为大势所趋,中世纪成为一个超级宗教时代。
基督教题材艺术作品
知道欧洲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乃至精神生活之后,就能理解那时的“美”,在表达什么。
中世纪之美,美在上帝,上帝就是绝对的完善、完满、无限,美的特征就是上帝的特征。
那时的主流脸是“圣母玛利亚”式——兼具处子的纯洁神圣和为人之母的悲悯。


 第16张图片

圣经新约称玛利亚还是童贞女时受圣神感应而怀孕,成为耶稣之母
中世纪美学的基调——超越之美,即美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美不是自然而是上帝
那么,如何表现这种超越之美,也就是如何表现精神和上帝?


 第17张图片

用中世纪美学的两个主要标志:比例秩序+光与色彩,来无限接近上帝、把人引向上帝。
艺术作品也变成了象征上帝、崇拜上帝及神圣信仰的符号
建筑方面,比如玫瑰花窗,形式是明亮的光、美是秩序的光辉。
当阳光照射进来,或是夜间燃起烛光,彩色玻璃会反射出奇异的光彩,高大的穹窿和矢形的尖圆拱,混合着唱诗班歌声及牧师的布道声。


 第18张图片

外观为圆形窗口,由几何形状构成的、内呈放射状且镶嵌着彩绘玻璃,因外观像玫瑰花而被命名
视觉效果上所呈现出的光彩炫影,给人以从上方倾泻而入的神圣感,甚至让那些虔诚的信徒产生与上帝只有一窗之隔的错觉。


 第19张图片

玻璃主要以红、蓝和绿为主,分别象征着基督的鲜血、圣母以及救恩和希望
但人类使用的造型和色彩永远只是一种不完善的手段,因为当时的艺术家是无法用手去描绘臆想中的上帝的,所以人们需要更深层精神意味的艺术创作。
于是拜占庭镶嵌壁画的创作就成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和自我精神的寄托。


 第20张图片

拜占庭时期的教堂是镶嵌壁画创作的主要场所。
金色的背景、大块黑白中镶嵌的鲜艳颜色与教堂内部粗犷生动的柱头镂花雕饰相互映衬,人物形象与金色背景所衬托的抽象空间相融合,加之教堂内巨大的圆形穹顶所构筑的空旷空间,无不传递着一种强烈的感性情感。


 第21张图片

芬芳的檀香充斥着整个教堂,优美的圣歌在拱顶中回荡,再加上金色的镶嵌壁画所折射的金光,使信徒们在走进教堂那一刻便有一种置身于仙境的感觉。


 第22张图片

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造就了视觉上的美感,给予观赏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
这样,愉悦逐渐替代了现实生活中的压迫和不满,使人们暂时忘却尘世间的痛苦,满足了生理上的需求,从而更加坚信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赎罪,才能在死后进入天堂。


 第23张图片

另一方面,中世纪美学也体现着禁欲思想。
基督教形成与发展时期,其禁欲主义强调节制物质欲望、摒弃生理肉体的特质,完成了崇高的“感性显现”,这也是遵守“超越美学”基调的
禁欲主义思潮下的主流服饰,是既不显露身体的线条,也不裸露肌肤的宽松直线剪裁的拖地长袍。颜色、式样都很单调,贵族及上层人士区别于平民,只是在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的斗篷。


 第24张图片

直线裁剪、宽大、颜色暗淡的僧侣长袍
服饰不表露性别特征,男女之间衣服的样式相差不大,因为他们认为过于修身和暴露的衣服会显著提高性生活频率,即使在合法夫妻之间也是一种罪孽。
因为东方的丝绸价格非常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才能穿。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的质地和产地,贵族穿细麻布、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穿貂皮;而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


 第25张图片

客观来说,禁欲主义思想这在中世纪前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让上层阶级控制泛滥的物欲、让中下层阶级视苦难日子为修行。
但到了中后期,随着基督教教会权利的扩大,罗马教廷成为罗马社会的封建统治者,禁欲主义逐渐走向了形式化,成为了中世纪“黑暗”的源头。


 第26张图片

《新约》是带着幸福的约言和罪恶的诅咒来到人间的,上帝踏平了世俗的美,使美超越,也使美贫乏。


 第27张图片

神灭——中世纪晚期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商业手工业发展、国际贸易往来、经济繁荣,宗教势力在欧洲达到历史顶峰,统治者对社会文化系统进行全面垄断,使各个领域从属神学面具的笼罩下。


 第28张图片

女巫审判——中世纪末到近代欧洲基督教对其所谓的异端进行迫害之一
更有席卷中世纪欧洲的两大传染病——麻风病与黑死病,至今都绝对是疾病史上的两大主角。
描绘欧洲中世纪黑死病惨状的画作“死亡的胜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生存环境下,人们生存环境被压缩到极致,肉体和灵魂撕裂到顶点,终于触底反弹。


 第29张图片

罗马教廷打着“禁欲主义”名号,把苦修变成商业行为,出售“赎罪券。
贵族男女追逐时尚奢华和享乐,无视宗教戒律。
普通民众在贫穷、压迫、疾病的折磨下,慢慢意识到“上帝已死”。


 第30张图片

基督教不再是人们的精神庇护所
人们曾经的精神信仰逐渐崩坏,审美的主角也跟着溃烂,中世纪后期成了审丑的胜利。
在后期的艺术创作中,原本高洁神圣的耶稣开始遭受殴打、肋骨根根分明、表情因受尽折磨而扭曲
血液、伤口、痛苦、折磨、死亡、尸体,首次成为被审美的主角。
就连圣母怀里抱着的娃也集体丑化,有的直接是诡谲的微缩版老男人脸,有的像猴、有的像鱼,看着圣母的表情仿佛在说“妈妈我要吓死你”。
甚至还有撞脸暴走漫画的,长了一张亲妈才能下得去嘴的脸,又心酸又好笑。
骷髅也成了常见元素,人们为了驱逐对黑死病的恐惧,组织“死亡之舞”,地狱、魔鬼、末日、酷刑等题材成了主流,映照着现实世界的末日狂欢。
教皇、皇帝、少女都与骷髅一起翩翩起舞,表现死亡终将战胜一切,美貌与财富都是过眼云烟
而身体被“禁欲教条”束缚太久的男男女女,也开始极尽drama,男骚气、女做作成了当时欧洲顶级时尚界的常态。
潮男们纷纷穿上宽腰细夹衣、紧身裤、尖头鞋,模仿骑士塑造肩宽腰细、胸部宽阔饱满、背部厚实挺拔的雄性特征明显的形象。
更辣眼睛的还有这个晃晃荡荡的阴囊袋(笑话女生臀垫可以停停了,男人骚起来真比不了)


 第31张图片

亨利八世在位时是遮阴袋最流行的日子
女人也不甘示弱,极尽夸张之能事,在各种聚会上挖空心思地争奇斗艳。
面料和款式的丰富让她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创造机会,戴着一尺高的圆锥埃宁帽,奢华到内衣纽扣也要用宝石来装饰。


 第32张图片

尖顶的帽子与当时流行的哥特式建筑几乎从神似达到了形似
化妆曾被很多教会领袖视为罪恶和不道德,但再严格的条例也无法阻止人们的爱美之心,尤其是中世纪疯狂的女性们。
除了植物制造的天然化妆品,女人们还会选用含铅的油漆让脸看起来更白,其中一些还含有大量的砷。


 第33张图片

这就造成了一种非常搞笑的事件,中世纪的寡妇率特别高,因为男人亲完自己的老婆会经常在不知不觉中死亡,死亡原因是化妆品导致他们重金属中毒。


 第34张图片

中世纪贵族女性的理想:苍白的诱惑
细思这漫长的一千年,从神秘到夸张、从禁锢到张狂,追溯根源,中世纪美学的矛盾,是因为基督教神学美学的内在矛盾——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的对立和分离。


 第35张图片

为什么说中世纪美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一枚永不褪色的奇怪胎记?
它十足病态、又深具生命力,从古典正统的高雅艺术中杀出一条血路,又被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所贬低,历经千年轮回,在21世纪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第36张图片

我们为什么要重新审视中世纪
就连美学史家都大凡对中世纪美学仅投以匆匆的一瞥,便从古希腊罗马、普诺提罗直跃到文艺复兴阶段,现代社会与“中世纪”有什么联系?
最显而易见的是时尚圈,我们依然能在许多品牌的秀场上听见来自中世纪的回响。


 第37张图片

 第38张图片

修女的头巾、贵族少女的面巾,演变成现在硕大的防风帽


 第39张图片

大披风或小披肩,还是镶嵌金棕榈叶图案的宽腰带、或华丽印花,钻石珠宝,都提醒着我们走进了古老而雄伟的拜占庭皇宫。


 第40张图片

仿照教徒长袍的纵向造型线和褶皱,使人看着修长苗条,并通过高帽子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


 第41张图片

而对待历史、尊重甚至敬畏传统的一般性原则:不是轻率和粗暴地否定和抛弃历史遗产,而是用体贴入微的心思去感受过去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背后活生生的人。


 第42张图片

为什么审美潮流总是在回溯,是因为人类历史也总是在重复,在记录中世纪的字里行间中,我们翻看着那时的人们、他们亦在凝视着我们。
现代社会就没有神一样的存在吗?有啊,手机啊,这个世界的新神。
同样是侵蚀生存空间,同样是把人们赶到角落、压缩在固定框架里,只不过现在是房价与工资条、出租房的隔断间和转不了身的格子间。
于是乎,人们一头扎入手机营造的广袤的精神世界,忘记世俗生活、抛弃自然。手机像上帝一样把你拯救,给予你虚幻的自由与平等。
手机也像上帝一样把人们禁锢,游戏是奶嘴、短视频是精神食粮,手机是现代人的襁褓和坟墓,没有它,吃饭不香、出恭不畅、连发呆都变得局促。


 第43张图片

当手机彻底占据高地时,其他路数也成了“异教徒”,我们这一代审美看似多元化,实际上是被倾轧的。
昨日是正义之师,明日就殃及无辜,“神”规定了什么是美丑和对错


 第44张图片

大众的舆论也能弄权造神,对公众人物的捧杀,就像把猪养肥了再吃,利益和爽感都能飙至最大化。


 第45张图片

米尔恰伊利亚德认为,对于现代人来说,唯一的出路在于恢复神圣感。或许,这也是我们重新发现中世纪美学与艺术,重新找回传统、找回神圣的意义。
而无论是神魔佛鬼,都是我们在人身上看到的“神性”与“魔性”。


 第46张图片

引领我们看到“神性”的,也不是某个上帝,而是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至少在文艺作品层面,我们想看到的作品,是能满足人们情感释放的精神状态,让我们认识到人心理欲望的多重性。
《圣经》创世纪篇写道尘归尘、土归土,而一千年之后,我们仍在等待着一场文艺复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人参戒烟液 发表于 2022-1-17 16:34:39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想要体验火与剑的骑士生活,有些人幻想剑与魔法的冒险,有些人可能只是单纯好奇那个时代的生活。
至于P社玩家,他们只是想开历史倒车而已,遇到这种的建议直接就地枪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misszyy213 发表于 2022-1-17 16:35:23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光明的中世纪文化昌盛,科技发达,连群星时代都做不到的事情中世纪都做得到。滑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8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