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复制链接]
11329 20
淺兮落墨 发表于 2022-1-20 00:40:1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问题算是个冷门的地域话题,如果您能点进来说明你可能是潮汕人或者关注过潮汕地区。
现在的潮汕舆论地位,非常像世界里中国的舆论地位。外国人是真觉得中国没人权,独裁,迫害藏疆少数民族,中国网友无论对他们怎么解释都是苍白乏力的。
现在你觉得你的周围跟BBC里一样恐怖吗?
如果对潮汕只是听说,或者只见过一两个大学同学,只去过一两次,没有更深入的了解,没有数据,没有实地调研,那么或许你可以指点,但是请不要指指点点!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让你对潮汕有了更多的了解,欢迎您留下你的看法或意见,谢谢!
潮汕在广东的角色:一个在广东的“东北”“河南”
跟东北人一样以文化归属自称,一个称自己东北人,一个称自己潮汕人,都曾经风头无两,而今落魄四散。(潮汕不是一个市,而是潮州汕头揭阳广义上加上汕尾,四市文化统称。汕头是老经济特区现经济特困区。)
跟河南人一样,肩扛重任,背负骂名。(河南背负18亿亩耕地红线,潮汕为地区稳定承受分而治之,为珠三角供血。为全中国的封建迷信重男轻女背锅。)
地理:禀赋一般,论地形与厦泉漳难分高下。
优点在于潮汕平原更平坦,更开阔,劣势在于厦泉漳虽纵深不如潮汕,但是沿海部分大致可贯通成一线,而潮汕的潮州汕头揭阳市区/普宁潮南/惠来汕尾三者被山体纵向分割开了。如果潮汕的行政区划被划归福建,那么政策倾斜的天平以及资金的流向肯定不似今天如此。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张图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张图片
人:地区教育水平在同等经济水平地市对比下,应该算是比较高的。
潮汕的教育常被喷子所诟病,但是但凡对潮汕有些许认知的,或者那些愿意认真阅读数据的人,断不会认为那是个不兴文教的莽荒之地,相反海滨邹鲁的称谓不是白叫的,与其他跟潮汕经济相似的地方相比,潮汕的教育不仅毫不逊色,甚至可圈可点。一本率,本科率,甚至是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水平,都在广东名列前茅。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张图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4张图片
虹吸:广深巨无霸的存在让潮汕人力资源长期向珠三角集聚。是珠三角人才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离天堂太远,离广深太近。珠三角就是我们的“天堂”,从小学开始,身边那些读书厉害点的,家庭情况好点的都往广深跑。小升初华附省实来捞人,中考了第一梯队跑国外跑珠区,第二梯队跑汕头金中潮实,第三梯队才留本地。高考了,哪个人不想往外面跑。怎么,想离家近?成,那就广州吧。毕业了,留哪?珠三角吧。
这个考了深圳海关,那个考了黄埔警察;这个去了腾讯,那个去了中山医当医生;这个去了深圳做房产中介,那个去广州跟亲戚做起了生意。。。。问问任何一个潮汕人,哪个家里面没一两个广深珠的亲戚的。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5张图片

七普广东人口增长率地图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6张图片

七普福建增长率地图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7张图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8张图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9张图片

关于虹吸效应or辐射效应相关的文章
URBAN GROWTH SHADOWS
城市增长的阴影
ABSTRACT
Does a location's growth benefit or suffer from being geographically close to large economic centers?Spatial proximity may lead to competition and hurt growth, but it may also improve market access and enhance growth. Using data on U.S. counties and metro areas for the period 1840-2017, we document this tradeoff between urban shadows and urban access. Proximity to large urban center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owth between 1840 and 1920,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owth after 1920. Using a two-city spatial model, we show that the secular evolution of inter-city and intra-city commuting costs can account for this. Alternatively, the long-run decline in inter-city shipping costs relative to intra-city commuting costs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se observed patterns.
摘要:(机翻)
地理位置靠近大型经济中心,对一个地区的增长有利还是不利?空间邻近性可能导致竞争并损害增长,但它也可能改善市场准入并促进增长。利用1840-2017年美国县和都市区的数据,我们记录了城市阴影和城市通道之间的权衡。1840 - 1920年间,靠近大型城市中心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1920年后则为正相关。利用两城市空间模型,我们发现城际和同城通勤成本的长期演化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另外,城市间运输成本相对于城市间通勤成本的长期下降也与这些观察到的模式一致
Concluding Remarks
In this paper we have analyzed whether a location’s growth benefits or suffers from being geographically close to a large urban center. To do so, we have focused on U.S. counties and metro areas over the time period 1840-2017. We have found evidence of urban shadows between 1840 and 1920 and of urban access between 1920 and 2017. Proximity to large urban cluster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 location’s growth in the early time period,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later time period, albeit with some weakening of this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last decade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we have developed suggests that as the cost of commuting drops, individuals first have an incentive to move from smaller closeby cities to larger urban centers. Later, if commuting costs continue to fall, individuals prefer to commute, rather than to move, from the smaller to the larger cities. This implies that falling commuting costs first hurt, and then help, the growth of smaller locations in the vicinity of large urban centers. As such, a single variable — commuting costs — is able to capture the growth patterns of small cities in the hinterland of large urban clusters over the time period stretching from 1840 to 2017. Other factors are of course likely t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se spatial growth patterns. In particular, the growth of smaller locations might have benefited from improved access to large urban clusters through trade, rather than through commuting. Using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introduces trade between cities, we show that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urban shadows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faster drop in shipping costs than in commuting costs.
结语:(机翻)
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地理位置靠近大型城市中心对一个地区的增长是有利还是不利。为此,我们将重点放在1840年至2017年期间的美国县和都市区。我们发现了1840年至1920年之间的城市阴影和1920年至2017年之间的城市通道的证据。临近大型城市群与地理位置的增长在早期呈负相关,在后期呈正相关,尽管这种正相关在过去几十年有所减弱。我们开发的概念框架表明,随着通勤成本的下降,个人首先有动机从邻近的较小城市搬到较大的城市中心。之后,如果通勤成本继续下降,人们更愿意通勤,而不是从较小的城市到较大的城市。这意味着,通勤成本的下降首先会对大型城市中心附近较小地区的增长产生影响,然后起到帮助作用。因此,一个单一的变量——通勤成本——能够捕捉到从1840年到2017年期间大型城市群腹地的小城市的增长模式。当然,其他因素也可能促成了这些空间增长模式。特别是,较小地点的增长可能受益于通过贸易而不是通勤进入大型城市集群的机会的改善。使用另一种引入城市间贸易的概念框架,我们表明,城市阴影的上升和下降也与观察到的航运成本比通勤成本下降更快的情况相一致。
地理上靠近一个超级大城市对于本地的发展是幸运还是不幸?这似乎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从中国的经验来看,人们一方面赞叹长三角城市群的繁荣,倾向于将其归功于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的“辐射”效应;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戏谑存在着“环帝都贫困带”,认为是北京这样的中心大城市“虹吸”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要解答人们的困惑,至少需要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从实证上检验“辐射”与“虹吸”效应的存在;第二,对大城市为何产生“辐射”与“虹吸”的异质效应提供一个长周期的、与实证发现一致的理论解释。

Cuberes,Desmet,和Rappaport最新的NBER工作论文就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作者使用了1840年至2017年的美国县级数据,发现了以1920年为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式(regime):在1920年之前,大城市主要发挥“虹吸”(urban shadow)的作用,靠近大城市的县人口增长得反而比较慢;而在1920年之后。大城市对周边的县却有明显的“辐射”(urban access)作用,越是靠近大城市的县人口增长得越快。作者通过整理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历史资料,认为促成这其中转变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城市内(intra-city)、城市间(inter-city)的交通成本的变迁。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0张图片
作者首先用实证证据概括了大城市溢出效应的四组特征事实:
(1) 自1840年到1920年,大城市主要发挥“虹吸”的作用;1920年之后,大城市主要发挥“辐射”的作用。
(2) 自2000年之后,大城市的“辐射”效应有所削弱。
(3) 自1920年到2017年,大城市的“辐射”效应的地理影响范围在扩大,但1840年到1920年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却没有伴随地理影响范围的扩大。
(4) 不论是“辐射”还是“虹吸”,其效应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强。
为了解释上述观察到的特征事实,作者回顾了美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内与城市间通勤成本(commuting cost)的变迁。首先,从1840年至1920年,公共马车(omnibus)与有轨电车(streetcar)的出现与广泛采用使得通勤成本有了一个缓慢的下降过程。1920年之后,汽车开始被大众使用,城郊铁轨的出现便利了市中心上班市郊居住的通勤者,再加上二战后美国的全国性高速公路建设使得人们的通勤成本有了快速而显著的下降。最后,在21世纪,通勤成本的下降由于城区交通拥挤等因素有所减缓。
此外,作者还使用一个截面数据证明在20世纪美国城市化发展的早期,本地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会加剧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如表5所示,虽然建设电车有助于本地的人口增长,但是却会对周边1km到100km的县的人口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作者归纳为特征事实5)。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1张图片
作者随后使用了一个两城市空间模型正式地阐述他们的思想。考虑一个经济体由一条测度为1的线段表示,线段上的每一点土地都是同质的,经济体中有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2张图片 测度的人口,每个人的居住占据一个单位的线段位置,并供给一个单位的劳动力。在线段上有两个外生给定的位置,称为  和  。在线段上居住得更靠近  的部分构成城市  的居民,更靠近  的构成城市  的居民。假设两个城市初始的人口分别为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3张图片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4张图片
在作者的基准模型中,暂时不考虑城市之间贸易的可能性(或者两地居民认为两个城市生产的商品是完全替代的),所以居民在空间上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居住成本和工作机会的权衡。每个居民给定他的出生地(  或  ),可以选择在  或  工作,并选择居住在离市中心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5张图片 (或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6张图片 )的位置。假设一个居民选择在其出生地  工作,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7张图片 的劳动力被消耗于通勤者,其中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8张图片 为城市内的通勤成本。一个居民最终扣除交通、居住成本后的净收益为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19张图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0张图片 为城市  的物价,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1张图片 为城市  的生产率(隐含假设是规模较大的城市生产率较高)。相应地,假设一个出生于  的居民选择通勤去  工作,那么他的净收益就为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2张图片
又或者,出生于  的居民可以选择搬迁去  ,付出一笔搬迁费用(moving costs)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3张图片 ,包括金钱与心理上的成本。作者进一步假设城市内与城市间的通勤成本是相同的,即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4张图片 在均衡中可以得到各地的房租如第(6)式和第(7)式所示。最终可以得到下列三组间接效用函数: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5张图片
上标表示居民的出生地,下标表示居住地,括号内的第一个元素表示工作地点,第二个元素表示居住地点离市中心的距离。三组函数分别对应“留在本地居住工作”(  )、“搬迁到异地居住工作”(  )、“本地居住通勤去异地工作”(  ) 情形下的间接效用函数。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6张图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7张图片
根据给定的外生参数的不同,该经济体有可能落入下面四种均衡之一: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8张图片
在左上角的均衡中,“留在本地居住工作”(  )的间接效用均高于其他的选项,因而将不会有任何搬迁和通勤产生;在右上角的均衡中,“搬迁到异地居住工作”(  )的间接效用较高,会诱发两个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和城市规模的相对变化,但同时这也会引起  和  的相应变化,最终收敛到一个均衡;在某些情况下,  和  的会在均衡中均等化,从而产生一个既有人口流动又有通勤的均衡,反映在左下角的图中;在右下角的均衡中,“本地居住通勤去异地工作”的效用高于剩余两个选项,虽然人们会通勤到另一个城市工作,但我们并不会观察到人口的流动。
本文关心的核心内容是通勤成本的变化会怎样带来上述均衡的切换。设想一个经济体最初处于一个“留在本地居住工作”的均衡中。这时,规模较大的城市是外生给定的生产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29张图片 更高的城市。随着通勤成本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0张图片 的逐渐下降,一些生活在低生产率城市但居民会被吸引搬迁到生产率更高的城市居住,从而产生了“虹吸”的效应。再后来随着通勤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居住在低生产率城市而通勤到高生产率城市工作就变成了更优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同时享受大城市的高生产率和小城市低廉的居住成本,以及节省搬迁的成本。这一发现被作者称为结论1,可以同时解释前文发现的特征事实1,2,5。
作者还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了三个通勤成本的cutoff节点。当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1张图片
时,两城市的居民处在一个“留在本地居住工作”的均衡中。当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2张图片
居民处于一个“搬迁到异地居住工作”的均衡中。当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3张图片
居民处于一个“搬迁和通勤同时存在”的均衡中。当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4张图片
居民处于一个“本地居住通勤去异地工作”的均衡中。作者还发现,这三个cutoff值,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5张图片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6张图片 都关于两个城市的距离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7张图片 单调递减,这意味着随着与大城市的距离增大,均衡的切换需要更低的cutoff值才会发生。这与特征事实3的发现是一致的。
作者还证明,  关于城市的规模单调递增,这意味着从一个“留在本地居住工作”的均衡往一个“搬迁到异地居住工作”的均衡的门槛变低了,所以我们会观察到与大城市为邻会强化既定的“辐射”或“虹吸”效应。这与特征事实4的发现是一致的。
作者另外探讨了城市内通勤与城市间贸易的权衡,表示在这个新的框架下也可以得到类似的分析结果。分析的框架和方法与上文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相同之处在于,城市内(intra-city)、城市间(inter-city)的交通成本的变迁都是决定大城市溢出效应的最根本的因素。
最后作者探讨了一些潜在的替代假说。首先,交通成本随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而提高还可以被等价地描述为是大城市的技术溢出带来的集聚效应,从而并不与主流文献的发现矛盾。其次,产业结构转型(例如早期从农业向工业,后期由工业往服务业)使得大城市相对郊区对于人口的吸引力变化似乎也能够解释本文的发现,但作者引用其他文章的结论认为至少在工业化阶段,美国的结构转型主要发生在地区之内,而非地区之间。
总结一下,交通成本,无论是运输人的(通勤成本)还是物的(货运成本),是决定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最重要参数。本研究虽然是针对美国的情况,但考察的时期覆盖了美国的城市化全历程,因此仍然对于我们国家当前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具有借鉴意义。区域一体化既内生于经济发展的历程,另一方面也受制于行政力量的干预。城市化说到底是人的城市化,是人用脚投票出来的。在没有行政壁垒的前提下,无论是虹吸还是辐射其实背后都是人理性选择的结果。作为城市经营者与行政规划者,无需刻意强调经济活动在最终结果上的平均,而应把重点工作放在打通区域之间交通上的、行政上的壁垒,构建一体化的市场,赋予人们更多的选择权。

推文信息:
Cuberes, D., Desmet, K., & Rappaport J. (2021). Urban growth shadows. NBER Working Paper, 28476
推文网址:https://www.nber.org/papers/w28476
摘要:
Does a location's growth benefit or suffer from being geographically close to large economic centers? Spatial proximity may lead to competition and hurt growth, but it may also improve market access and enhance growth. Using data on U.S. counties and metro areas for the period 1840-2017, we document this tradeoff between urban shadows and urban access. Proximity to large urban center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owth between 1840 and 1920,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owth after 1920. Using a two-city spatial model, we show that the secular evolution of inter-city and intra-city commuting costs can account for this. Alternatively, the long-run decline in inter-city shipping costs relative to intra-city commuting costs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se observed patterns.

引用自“辐射”还是“虹吸”?什么决定了大城市的溢出效应?
分治:主要是由于为了迎合“特区扩围”而带来的行政体制改革,最终由“汕头地区”拆分为 “汕头/潮州/揭阳” 三地级市。
而分市后对潮属侨胞的凝聚力显著下降;土地、资金、行政资源变得难以统筹,招商引资吸引力削弱;潮汕地区的行政影响力话语权整体下降;陷入三市间相互争夺资源的长期困境。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8张图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9张图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40张图片
交通:粤东西北港口,铁路,公路等基建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定位,对决策层影响弱等原因导致建设迟缓,错过入世后的黄金机遇期。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41张图片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42张图片

为什么这种话题下又有那些反智的人来引战,咱们说虹吸效应就讨论虹吸效应,因为虹吸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大家都可以理解北京对河北的吸血行为,甚至连北京人都能理解这一点,地点从华北换到岭南,性质就会完全不同吗?
那种说不喜欢你就回去,像极了那种傲慢房东的语气,但是性质呢,又不完全一样,因为房东对房子是真有所有权,而喷子呢他住二栋101,我住三栋102,让我回去,他可能觉得三栋也算他精神领土了吧属于是。
还有那种经常自掏腰包听风就是雨的,经常为“潮汕姐妹”打抱不平的活菩萨,开口闭口就是我一朋友blabla,我周围有个怎么怎么样。还都是匿名回答。
这种回答咱不说是否有目的性。就说例子的真实性就比较存疑了。
1.有些是根本就是捏造的,或者经过了添油加醋的。(包括从事件,到语气,这种添油加醋想必每一个经历过的人懂得都懂。)
2.有些是真事儿,但其实主角搞错了原来不是xx地的人(很多地域黑事件确实是这样发生的,像韩国人讲话大声,被白皮骂go back to China)
3.有些确确实实是真的,像“重男轻女”有肯定是有,像潮汕一脉相承的闽南,再往上福清福州,温台,苏北,哪个敢说没有!山东这种网上老重灾区了就不用说了,然后内陆的江西湖南河南,甚至可以说全中国除了二线以上城市还好点,其他的不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啦,没病走两步,各地男同胞能扛得住各本地女同志同样议题的十个回合算我输。
哪都有些家庭生了几个女孩子想生个男孩,我也见过生几个男孩想生个女孩的,有很多就只是对“一对”有执念,每个家庭诉求不一样原因也得具体分析,现在不能都往重男轻女去装了。
还有,这年头居然还有喷子想用列举法来证明潮汕的重男轻女的,拜托,论见过潮汕人的基数哪个本地人会比他少的。当然,本地人想用穷举法来自证清白这也是不可行的,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聪明了,会引经据典,引用权威数据了比如:性别出生比例、男女受教育程度、离婚率......
不过还有喷子妄图用难辨真假的个例来推翻统计数据,当然,不用管它了,因为到这我们对付地域黑喷子已经技高一筹了。
但是不乏有一些聪明的喷子,数据不够逻辑来凑,离婚率高了吧,可以说你婚姻不幸福,家暴;离婚率低吧,就说是潮汕女人不敢离婚。
男女高等教育比高了吧,说不让潮汕女孩读书;低了吧,说潮汕人就是反智让男的不读书就去赚钱。
性别出生比高了吧,它说你们打胎,溺婴;低了吧,它说你们潮汕男的是不是阳刚之气不足。
看看,是不是你以前也有被骗过,有段时间我也陷入了自我怀疑。这些高智商喷子就是喜欢把读者当猴耍,把别人当工具人。
潮汕人不喜欢珠三角的喷子,不意味着珠三角就不好,相反,它很好,它除了喷子之外什么都很好,正因为觉得它很好,所以全中国人甚至老黑都想去。
论证潮汕的价值≠贬低广府,闽南语系人口在世界大概有7-8000万,粤语系人口在世界也大概只有7-8000万,不用50年,两边都是只讲普通话的人儿了,还吵嘛吵,吃饱了撑的!

潮汕在广东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43张图片

1/“苍蝇不叮无缝蛋,潮汕的的名声怎么会这样你心里没数吗?”
“为什么别人不骂别的地方,肯定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明显的受害者有罪论,这种嘴炮思维跟对性侵案受害女主指指点点的郭蝻没啥区别。
2/“为什么会看到这么多“受害者”自述?”
①大数据推荐,造成信息茧房,大家会越来越大概率会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②这是一个“话题热点”,无论真假大家都会踊跃发言,就跟娱乐圈一个瓜炸了,很快就会出现真真假假很多不同的瓜一样。
③“幸存者偏差”,一般来说只有心里苦的人才会上网来吐槽。大多数网络上的潮汕人,他们也不关心别人怎么说,对这种乌烟瘴气的论战大家都是很心累的。
④抨击不政治正确的东西,我们心里是有一种道德优越感的。而破又比立容易得多,因为建立一种新制度本身关于建设方式就会存在很多分歧,而反对旧制度这点上大家却是相同的。所以跟①结合,那些高赞答案为什么高赞也能够理解了。
现在的潮汕舆论地位,非常像世界里中国的舆论地位。外国人是真觉得中国没人权,独裁,迫害藏疆少数民族,中国网友无论对他们怎么解释都是苍白乏力的。
中国这么长期的舆论地位怎么来的?
现在你觉得你的周围跟BBC里一样恐怖吗?


上一篇:单日确诊140多万,美国疫情这么严重,为什么不慌?
下一篇:2021上半年美国家具进出口:总货值超150亿美元,猛增55%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飞出我的鞋子 发表于 2022-1-20 00:40:3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算是个冷门的地域话题,如果您能点进来说明你可能是潮汕人或者关注过潮汕地区。
现在的潮汕舆论地位,非常像世界里中国的舆论地位。外国人是真觉得中国没人权,独裁,迫害藏疆少数民族,中国网友无论对他们怎么解释都是苍白乏力的。
现在你觉得你的周围跟BBC里一样恐怖吗?
如果对潮汕只是听说,或者只见过一两个大学同学,只去过一两次,没有更深入的了解,没有数据,没有实地调研,那么或许你可以指点,但是请不要指指点点!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让你对潮汕有了更多的了解,欢迎您留下你的看法或意见,谢谢!
潮汕在广东的角色:一个在广东的“东北”“河南”
跟东北人一样以文化归属自称,一个称自己东北人,一个称自己潮汕人,都曾经风头无两,而今落魄四散。(潮汕不是一个市,而是潮州汕头揭阳广义上加上汕尾,四市文化统称。汕头是老经济特区现经济特困区。)
跟河南人一样,肩扛重任,背负骂名。(河南背负18亿亩耕地红线,潮汕为地区稳定承受分而治之,为珠三角供血。为全中国的封建迷信重男轻女背锅。)
地理:禀赋一般,论地形与厦泉漳难分高下。
优点在于潮汕平原更平坦,更开阔,劣势在于厦泉漳虽纵深不如潮汕,但是沿海部分大致可贯通成一线,而潮汕的潮州汕头揭阳市区/普宁潮南/惠来汕尾三者被山体纵向分割开了。如果潮汕的行政区划被划归福建,那么政策倾斜的天平以及资金的流向肯定不似今天如此。

 第66张图片

 第67张图片
人:地区教育水平在同等经济水平地市对比下,应该算是比较高的。
潮汕的教育常被喷子所诟病,但是但凡对潮汕有些许认知的,或者那些愿意认真阅读数据的人,断不会认为那是个不兴文教的莽荒之地,相反海滨邹鲁的称谓不是白叫的,与其他跟潮汕经济相似的地方相比,潮汕的教育不仅毫不逊色,甚至可圈可点。一本率,本科率,甚至是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水平,都在广东名列前茅。

 第68张图片

 第69张图片
虹吸:广深巨无霸的存在让潮汕人力资源长期向珠三角集聚。是珠三角人才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离天堂太远,离广深太近。珠三角就是我们的“天堂”,从小学开始,身边那些读书厉害点的,家庭情况好点的都往广深跑。小升初华附省实来捞人,中考了第一梯队跑国外跑珠区,第二梯队跑汕头金中潮实,第三梯队才留本地。高考了,哪个人不想往外面跑。怎么,想离家近?成,那就广州吧。毕业了,留哪?珠三角吧。
这个考了深圳海关,那个考了黄埔警察;这个去了腾讯,那个去了中山医当医生;这个去了深圳做房产中介,那个去广州跟亲戚做起了生意。。。。问问任何一个潮汕人,哪个家里面没一两个广深珠的亲戚的。

 第70张图片

七普广东人口增长率地图

 第71张图片

七普福建增长率地图

 第72张图片

 第73张图片

 第74张图片

关于虹吸效应or辐射效应相关的文章
URBAN GROWTH SHADOWS
城市增长的阴影
ABSTRACT
Does a location's growth benefit or suffer from being geographically close to large economic centers?Spatial proximity may lead to competition and hurt growth, but it may also improve market access and enhance growth. Using data on U.S. counties and metro areas for the period 1840-2017, we document this tradeoff between urban shadows and urban access. Proximity to large urban center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owth between 1840 and 1920,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owth after 1920. Using a two-city spatial model, we show that the secular evolution of inter-city and intra-city commuting costs can account for this. Alternatively, the long-run decline in inter-city shipping costs relative to intra-city commuting costs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se observed patterns.
摘要:(机翻)
地理位置靠近大型经济中心,对一个地区的增长有利还是不利?空间邻近性可能导致竞争并损害增长,但它也可能改善市场准入并促进增长。利用1840-2017年美国县和都市区的数据,我们记录了城市阴影和城市通道之间的权衡。1840 - 1920年间,靠近大型城市中心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1920年后则为正相关。利用两城市空间模型,我们发现城际和同城通勤成本的长期演化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另外,城市间运输成本相对于城市间通勤成本的长期下降也与这些观察到的模式一致
Concluding Remarks
In this paper we have analyzed whether a location’s growth benefits or suffers from being geographically close to a large urban center. To do so, we have focused on U.S. counties and metro areas over the time period 1840-2017. We have found evidence of urban shadows between 1840 and 1920 and of urban access between 1920 and 2017. Proximity to large urban cluster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 location’s growth in the early time period,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later time period, albeit with some weakening of this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last decade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we have developed suggests that as the cost of commuting drops, individuals first have an incentive to move from smaller closeby cities to larger urban centers. Later, if commuting costs continue to fall, individuals prefer to commute, rather than to move, from the smaller to the larger cities. This implies that falling commuting costs first hurt, and then help, the growth of smaller locations in the vicinity of large urban centers. As such, a single variable — commuting costs — is able to capture the growth patterns of small cities in the hinterland of large urban clusters over the time period stretching from 1840 to 2017. Other factors are of course likely t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se spatial growth patterns. In particular, the growth of smaller locations might have benefited from improved access to large urban clusters through trade, rather than through commuting. Using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introduces trade between cities, we show that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urban shadows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faster drop in shipping costs than in commuting costs.
结语:(机翻)
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地理位置靠近大型城市中心对一个地区的增长是有利还是不利。为此,我们将重点放在1840年至2017年期间的美国县和都市区。我们发现了1840年至1920年之间的城市阴影和1920年至2017年之间的城市通道的证据。临近大型城市群与地理位置的增长在早期呈负相关,在后期呈正相关,尽管这种正相关在过去几十年有所减弱。我们开发的概念框架表明,随着通勤成本的下降,个人首先有动机从邻近的较小城市搬到较大的城市中心。之后,如果通勤成本继续下降,人们更愿意通勤,而不是从较小的城市到较大的城市。这意味着,通勤成本的下降首先会对大型城市中心附近较小地区的增长产生影响,然后起到帮助作用。因此,一个单一的变量——通勤成本——能够捕捉到从1840年到2017年期间大型城市群腹地的小城市的增长模式。当然,其他因素也可能促成了这些空间增长模式。特别是,较小地点的增长可能受益于通过贸易而不是通勤进入大型城市集群的机会的改善。使用另一种引入城市间贸易的概念框架,我们表明,城市阴影的上升和下降也与观察到的航运成本比通勤成本下降更快的情况相一致。
地理上靠近一个超级大城市对于本地的发展是幸运还是不幸?这似乎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从中国的经验来看,人们一方面赞叹长三角城市群的繁荣,倾向于将其归功于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的“辐射”效应;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戏谑存在着“环帝都贫困带”,认为是北京这样的中心大城市“虹吸”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要解答人们的困惑,至少需要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从实证上检验“辐射”与“虹吸”效应的存在;第二,对大城市为何产生“辐射”与“虹吸”的异质效应提供一个长周期的、与实证发现一致的理论解释。

Cuberes,Desmet,和Rappaport最新的NBER工作论文就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作者使用了1840年至2017年的美国县级数据,发现了以1920年为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式(regime):在1920年之前,大城市主要发挥“虹吸”(urban shadow)的作用,靠近大城市的县人口增长得反而比较慢;而在1920年之后。大城市对周边的县却有明显的“辐射”(urban access)作用,越是靠近大城市的县人口增长得越快。作者通过整理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历史资料,认为促成这其中转变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城市内(intra-city)、城市间(inter-city)的交通成本的变迁。

 第75张图片
作者首先用实证证据概括了大城市溢出效应的四组特征事实:
(1) 自1840年到1920年,大城市主要发挥“虹吸”的作用;1920年之后,大城市主要发挥“辐射”的作用。
(2) 自2000年之后,大城市的“辐射”效应有所削弱。
(3) 自1920年到2017年,大城市的“辐射”效应的地理影响范围在扩大,但1840年到1920年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却没有伴随地理影响范围的扩大。
(4) 不论是“辐射”还是“虹吸”,其效应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强。
为了解释上述观察到的特征事实,作者回顾了美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内与城市间通勤成本(commuting cost)的变迁。首先,从1840年至1920年,公共马车(omnibus)与有轨电车(streetcar)的出现与广泛采用使得通勤成本有了一个缓慢的下降过程。1920年之后,汽车开始被大众使用,城郊铁轨的出现便利了市中心上班市郊居住的通勤者,再加上二战后美国的全国性高速公路建设使得人们的通勤成本有了快速而显著的下降。最后,在21世纪,通勤成本的下降由于城区交通拥挤等因素有所减缓。
此外,作者还使用一个截面数据证明在20世纪美国城市化发展的早期,本地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会加剧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如表5所示,虽然建设电车有助于本地的人口增长,但是却会对周边1km到100km的县的人口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作者归纳为特征事实5)。

 第76张图片
作者随后使用了一个两城市空间模型正式地阐述他们的思想。考虑一个经济体由一条测度为1的线段表示,线段上的每一点土地都是同质的,经济体中有  第77张图片 测度的人口,每个人的居住占据一个单位的线段位置,并供给一个单位的劳动力。在线段上有两个外生给定的位置,称为  和  。在线段上居住得更靠近  的部分构成城市  的居民,更靠近  的构成城市  的居民。假设两个城市初始的人口分别为  第78张图片 第79张图片
在作者的基准模型中,暂时不考虑城市之间贸易的可能性(或者两地居民认为两个城市生产的商品是完全替代的),所以居民在空间上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居住成本和工作机会的权衡。每个居民给定他的出生地(  或  ),可以选择在  或  工作,并选择居住在离市中心  第80张图片 (或  第81张图片 )的位置。假设一个居民选择在其出生地  工作,  第82张图片 的劳动力被消耗于通勤者,其中  第83张图片 为城市内的通勤成本。一个居民最终扣除交通、居住成本后的净收益为

 第84张图片
 第85张图片 为城市  的物价,  第86张图片 为城市  的生产率(隐含假设是规模较大的城市生产率较高)。相应地,假设一个出生于  的居民选择通勤去  工作,那么他的净收益就为

 第87张图片
又或者,出生于  的居民可以选择搬迁去  ,付出一笔搬迁费用(moving costs)  第88张图片 ,包括金钱与心理上的成本。作者进一步假设城市内与城市间的通勤成本是相同的,即 第89张图片 在均衡中可以得到各地的房租如第(6)式和第(7)式所示。最终可以得到下列三组间接效用函数:

 第90张图片
上标表示居民的出生地,下标表示居住地,括号内的第一个元素表示工作地点,第二个元素表示居住地点离市中心的距离。三组函数分别对应“留在本地居住工作”(  )、“搬迁到异地居住工作”(  )、“本地居住通勤去异地工作”(  ) 情形下的间接效用函数。

 第91张图片

 第92张图片
根据给定的外生参数的不同,该经济体有可能落入下面四种均衡之一:

 第93张图片
在左上角的均衡中,“留在本地居住工作”(  )的间接效用均高于其他的选项,因而将不会有任何搬迁和通勤产生;在右上角的均衡中,“搬迁到异地居住工作”(  )的间接效用较高,会诱发两个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和城市规模的相对变化,但同时这也会引起  和  的相应变化,最终收敛到一个均衡;在某些情况下,  和  的会在均衡中均等化,从而产生一个既有人口流动又有通勤的均衡,反映在左下角的图中;在右下角的均衡中,“本地居住通勤去异地工作”的效用高于剩余两个选项,虽然人们会通勤到另一个城市工作,但我们并不会观察到人口的流动。
本文关心的核心内容是通勤成本的变化会怎样带来上述均衡的切换。设想一个经济体最初处于一个“留在本地居住工作”的均衡中。这时,规模较大的城市是外生给定的生产率  第94张图片 更高的城市。随着通勤成本  第95张图片 的逐渐下降,一些生活在低生产率城市但居民会被吸引搬迁到生产率更高的城市居住,从而产生了“虹吸”的效应。再后来随着通勤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居住在低生产率城市而通勤到高生产率城市工作就变成了更优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同时享受大城市的高生产率和小城市低廉的居住成本,以及节省搬迁的成本。这一发现被作者称为结论1,可以同时解释前文发现的特征事实1,2,5。
作者还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了三个通勤成本的cutoff节点。当

 第96张图片
时,两城市的居民处在一个“留在本地居住工作”的均衡中。当

 第97张图片
居民处于一个“搬迁到异地居住工作”的均衡中。当

 第98张图片
居民处于一个“搬迁和通勤同时存在”的均衡中。当

 第99张图片
居民处于一个“本地居住通勤去异地工作”的均衡中。作者还发现,这三个cutoff值,  、 第100张图片 第101张图片 都关于两个城市的距离  第102张图片 单调递减,这意味着随着与大城市的距离增大,均衡的切换需要更低的cutoff值才会发生。这与特征事实3的发现是一致的。
作者还证明,  关于城市的规模单调递增,这意味着从一个“留在本地居住工作”的均衡往一个“搬迁到异地居住工作”的均衡的门槛变低了,所以我们会观察到与大城市为邻会强化既定的“辐射”或“虹吸”效应。这与特征事实4的发现是一致的。
作者另外探讨了城市内通勤与城市间贸易的权衡,表示在这个新的框架下也可以得到类似的分析结果。分析的框架和方法与上文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相同之处在于,城市内(intra-city)、城市间(inter-city)的交通成本的变迁都是决定大城市溢出效应的最根本的因素。
最后作者探讨了一些潜在的替代假说。首先,交通成本随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而提高还可以被等价地描述为是大城市的技术溢出带来的集聚效应,从而并不与主流文献的发现矛盾。其次,产业结构转型(例如早期从农业向工业,后期由工业往服务业)使得大城市相对郊区对于人口的吸引力变化似乎也能够解释本文的发现,但作者引用其他文章的结论认为至少在工业化阶段,美国的结构转型主要发生在地区之内,而非地区之间。
总结一下,交通成本,无论是运输人的(通勤成本)还是物的(货运成本),是决定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最重要参数。本研究虽然是针对美国的情况,但考察的时期覆盖了美国的城市化全历程,因此仍然对于我们国家当前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具有借鉴意义。区域一体化既内生于经济发展的历程,另一方面也受制于行政力量的干预。城市化说到底是人的城市化,是人用脚投票出来的。在没有行政壁垒的前提下,无论是虹吸还是辐射其实背后都是人理性选择的结果。作为城市经营者与行政规划者,无需刻意强调经济活动在最终结果上的平均,而应把重点工作放在打通区域之间交通上的、行政上的壁垒,构建一体化的市场,赋予人们更多的选择权。

推文信息:
Cuberes, D., Desmet, K., & Rappaport J. (2021). Urban growth shadows. NBER Working Paper, 28476
推文网址:https://www.nber.org/papers/w28476
摘要:
Does a location's growth benefit or suffer from being geographically close to large economic centers? Spatial proximity may lead to competition and hurt growth, but it may also improve market access and enhance growth. Using data on U.S. counties and metro areas for the period 1840-2017, we document this tradeoff between urban shadows and urban access. Proximity to large urban center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owth between 1840 and 1920,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owth after 1920. Using a two-city spatial model, we show that the secular evolution of inter-city and intra-city commuting costs can account for this. Alternatively, the long-run decline in inter-city shipping costs relative to intra-city commuting costs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se observed patterns.

引用自“辐射”还是“虹吸”?什么决定了大城市的溢出效应?
分治:主要是由于为了迎合“特区扩围”而带来的行政体制改革,最终由“汕头地区”拆分为 “汕头/潮州/揭阳” 三地级市。
而分市后对潮属侨胞的凝聚力显著下降;土地、资金、行政资源变得难以统筹,招商引资吸引力削弱;潮汕地区的行政影响力话语权整体下降;陷入三市间相互争夺资源的长期困境。

 第103张图片

 第104张图片

 第105张图片
交通:粤东西北港口,铁路,公路等基建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定位,对决策层影响弱等原因导致建设迟缓,错过入世后的黄金机遇期。

 第106张图片

 第107张图片

为什么这种话题下又有那些反智的人来引战,咱们说虹吸效应就讨论虹吸效应,因为虹吸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大家都可以理解北京对河北的吸血行为,甚至连北京人都能理解这一点,地点从华北换到岭南,性质就会完全不同吗?
那种说不喜欢你就回去,像极了那种傲慢房东的语气,但是性质呢,又不完全一样,因为房东对房子是真有所有权,而喷子呢他住二栋101,我住三栋102,让我回去,他可能觉得三栋也算他精神领土了吧属于是。
还有那种经常自掏腰包听风就是雨的,经常为“潮汕姐妹”打抱不平的活菩萨,开口闭口就是我一朋友blabla,我周围有个怎么怎么样。还都是匿名回答。
这种回答咱不说是否有目的性。就说例子的真实性就比较存疑了。
1.有些是根本就是捏造的,或者经过了添油加醋的。(包括从事件,到语气,这种添油加醋想必每一个经历过的人懂得都懂。)
2.有些是真事儿,但其实主角搞错了原来不是xx地的人(很多地域黑事件确实是这样发生的,像韩国人讲话大声,被白皮骂go back to China)
3.有些确确实实是真的,像“重男轻女”有肯定是有,像潮汕一脉相承的闽南,再往上福清福州,温台,苏北,哪个敢说没有!山东这种网上老重灾区了就不用说了,然后内陆的江西湖南河南,甚至可以说全中国除了二线以上城市还好点,其他的不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啦,没病走两步,各地男同胞能扛得住各本地女同志同样议题的十个回合算我输。
哪都有些家庭生了几个女孩子想生个男孩,我也见过生几个男孩想生个女孩的,有很多就只是对“一对”有执念,每个家庭诉求不一样原因也得具体分析,现在不能都往重男轻女去装了。
还有,这年头居然还有喷子想用列举法来证明潮汕的重男轻女的,拜托,论见过潮汕人的基数哪个本地人会比他少的。当然,本地人想用穷举法来自证清白这也是不可行的,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聪明了,会引经据典,引用权威数据了比如:性别出生比例、男女受教育程度、离婚率......
不过还有喷子妄图用难辨真假的个例来推翻统计数据,当然,不用管它了,因为到这我们对付地域黑喷子已经技高一筹了。
但是不乏有一些聪明的喷子,数据不够逻辑来凑,离婚率高了吧,可以说你婚姻不幸福,家暴;离婚率低吧,就说是潮汕女人不敢离婚。
男女高等教育比高了吧,说不让潮汕女孩读书;低了吧,说潮汕人就是反智让男的不读书就去赚钱。
性别出生比高了吧,它说你们打胎,溺婴;低了吧,它说你们潮汕男的是不是阳刚之气不足。
看看,是不是你以前也有被骗过,有段时间我也陷入了自我怀疑。这些高智商喷子就是喜欢把读者当猴耍,把别人当工具人。
潮汕人不喜欢珠三角的喷子,不意味着珠三角就不好,相反,它很好,它除了喷子之外什么都很好,正因为觉得它很好,所以全中国人甚至老黑都想去。
论证潮汕的价值≠贬低广府,闽南语系人口在世界大概有7-8000万,粤语系人口在世界也大概只有7-8000万,不用50年,两边都是只讲普通话的人儿了,还吵嘛吵,吃饱了撑的!

 第108张图片

1/“苍蝇不叮无缝蛋,潮汕的的名声怎么会这样你心里没数吗?”
“为什么别人不骂别的地方,肯定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明显的受害者有罪论,这种嘴炮思维跟对性侵案受害女主指指点点的郭蝻没啥区别。
2/“为什么会看到这么多“受害者”自述?”
①大数据推荐,造成信息茧房,大家会越来越大概率会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②这是一个“话题热点”,无论真假大家都会踊跃发言,就跟娱乐圈一个瓜炸了,很快就会出现真真假假很多不同的瓜一样。
③“幸存者偏差”,一般来说只有心里苦的人才会上网来吐槽。大多数网络上的潮汕人,他们也不关心别人怎么说,对这种乌烟瘴气的论战大家都是很心累的。
④抨击不政治正确的东西,我们心里是有一种道德优越感的。而破又比立容易得多,因为建立一种新制度本身关于建设方式就会存在很多分歧,而反对旧制度这点上大家却是相同的。所以跟①结合,那些高赞答案为什么高赞也能够理解了。
现在的潮汕舆论地位,非常像世界里中国的舆论地位。外国人是真觉得中国没人权,独裁,迫害藏疆少数民族,中国网友无论对他们怎么解释都是苍白乏力的。
中国这么长期的舆论地位怎么来的?
现在你觉得你的周围跟BBC里一样恐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1072004954 发表于 2022-1-20 00:40: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工具市,代表汕头,招商引资,对不起汕头只有一点六平方千米特区,要不在深圳(三百多平方千米)建厂吧。要钱没有,要基建不批,要国企央企没有,要政策力度最小,范围最小,时间最慢,玩个屁。需要杀鸡儆猴的时候,说砍就砍,完全是领养的孩子。
第二,吸虹腹地,潮汕地区每年为珠三角提供不少年轻人口,特别是年轻女性人口。
第三,天然背锅地,广东男女比例高达100:113(全国最高),男女出生比例多年高于100:120(全国最高之一,粤西茂名曾经高达100:150以上),出生率也是全国最高之一(粤西>粤北>潮汕>珠三角)。潮汕的男女比例:汕头100:101,揭阳100:104,潮州100:103(均比全国平均还均衡);男女出生比例广东最平均,低于100:110。然而说到广东重男轻女,锅潮汕的;男女比例高,锅潮汕的;男女出生比例不均衡,锅潮汕的。真不知道潮汕要是不算广东的统计里,广东这点数据得多难看。
第四,指鹿为马作用,潮汕离婚率全国最低,然后结论潮汕婚姻不幸福。我真不知道这什么逻辑,难道你们不知道百分之五十的离婚原因是出轨么?离婚率高就幸福了?潮汕排外,因为喜欢报团说潮汕话,说别人外省仔。首先潮汕话是古汉语,与现在都普通话完全不同,官话区方言都互相听得个大概,这点没办法,除了闽南基本互相不通;其次,几个人说粤语就不是报团,而潮汕就是,什么逻辑;最后,不觉得捞仔侮辱性比外省仔大多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美美听听 发表于 2022-1-20 00:41:30 | 只看该作者
 
那 重要多了,没潮汕广东的黑锅谁来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韵寒 发表于 2022-1-20 00:41:36 | 只看该作者
 
咱们不谈论潮汕如何如何,谈论整个非珠地区的一点事。
一说到广东制毒,大家会想到哪个城市?
汕尾
汕尾被一部电视剧《破冰行动》带上了“制毒”这个标签,破冰行动为了渲染宗族势力的强势,里面有一些镜头根本脱离了实际情况,如,向族长下跪等情节。据我所接触,从未听说过广东有哪个地方给活人下跪认错。有没有汕尾的同学来讲解一些?当然,这电视剧是改编的,这些细节理论上来说没毛病。
汕尾什么时候摘除“毒帽”?同年广东还有哪些地区摘除“毒帽”?
2018年全国摘掉“毒帽”总共有四个地区,其中广东占两个,分别是广州,汕尾。
据18年广东的媒体报道:

  • “广州市毒情在2016年同比下降14%的基础上,2017年同比下降16%,今年继续同比下降8%。国家禁毒办去年以来对全国36大城市进行监测,按照客观毒情形势和主观工作成效两大方面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我市毒情形势严重程度由过去全国最严重地区之一,退至第10名,表明毒情形势明显好转。”
请注意关键字眼:“退至第10名”,之前毒情是如何的,大家一目了然。
网络是有记录的,即便现在媒体宣传广州多么先进,也掩盖不了几年前还有一个“毒帽”的称呼。治理这些黑暗,都是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人力物力。作为一个经济最发达的省府,在这方面做到的速度竟然和一个经济倒数的城市同期脱离“毒帽”的称呼,可想而知,本地的黑暗势力已经达到了根深蒂固,只有经过多年的大量金钱,人力物力砸下去,才得以撼动。有些人没有替这个省会感到不耻,反而高声欢呼,可能当地百姓“苦黑势力久已”。18年啊!18年啊!这既不是上世纪末,也不是本世纪初,而是法制社会的18年啊。

 第132张图片
其他非珠地区同袍,请记住思考:舆论的力量是被谁把握了?
广州城中村的菜市场,你会讲白话,是可以直接问他们的称是几两称,猪肉摊尤其明显,我平时买菜手拿就知道店家有缺斤少两。像我一天要吃一斤多肉的人来说,平时没必要去计较,一两块钱的事,但猪肉价高的时候,特意一个电子秤就很有必要,对比了七八家,无一例外都是缺斤少两,多数是七到八两称,最好的一家是八两多的称。外地人可以学几句白话,真的很有惊喜!
另外可以关注广州wb热搜,对比本地案件和非珠其他案件,上热搜的时间。总体上保持一种规律:本地案件基本当天上当天撤,非珠地方的案件,往往会保持两天以上。甚至更长。比如,云浮市女子砍伤丈夫事件,从9.10日爆出,9.11如上热搜,截止目前13日凌晨,依旧在广州热搜的第二
而同是砍人事件,8.28日的番禺砍伤三人的事件,警察开枪击伤当场控制(官方通告),据wb有言论说一共开了六枪,两死一伤(未知真假),在下午五点三十四分,下班高峰期发生,截止今天13日,《广州日报》评论区开启筛选,总赞数两百多。
什么是舆论,什么是潜移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ˇPuppy★YoYo 发表于 2022-1-20 00:42:25 | 只看该作者
 
物质利益上,跟其他非珠三角城市没区别,扮演的是一个输血角色,向珠三角地区输送了大量高中低端人才,为珠三角经济奠定了基础。
名声上,因为潮商,潮汕作为落后地区的很多缺点都被无限放大了,特别是在知乎,潮汕很多缺点都被拿着放大镜看,比如,重男轻女、排外之类的,很多地方都有,特别是重男轻女,潮汕现在,城市其实还好,农村的话,我想基本,中国落后地区的农村,都一个样,排外,君不见上海人都很排外,我上海的同学,自己就遇到,他跟司机讲普通话,司机绕远路,他直接上海话问候,立马成为老实人。本质上,就是既得利益者对于被输血地区的一个轻视,广州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在巨大的地区经济差异,你多少缺点都有人出来洗地,并且广州本地人靠着土地已经富裕起来了,大量普通农民转身当了地主,成为了食利阶层,靠着别人的供养站在道德高点对落后地区指指点点,殊不知就是这些落后地区供养了珠三角这片繁华之地,没有大量的外来人员到达广州,你房东能有那么多收入吗,没有大量外来人员给珠三角纳税,来珠三角读书,刺激消费,珠三角断然不能有今日的发展。
最后,每个地区能够先发达,都是历史的抉择,珠三角地区占据着地理,被历史青睐,发展起来无可厚非,但是也希望珠三角本地人不要嘲笑外来人员,没有外来人员,珠三角屁都不是。广东省所以优质资源都堆给珠三角了,珠三角这边一大堆高校名校,而目前,都2021年了,地级市揭阳甚至还没有一个本科院校,揭阳下面的普宁,百强县,本身揭阳也是中国玉都,连一个公办本科都没有(今年刚开始建设广工大的一个分校区),教育资源的差距,可见一斑。教育的差距,必然加重经济的差距,应该说,对于潮汕地区,目前,省政府更多的只是输血式地帮扶,没有从根本上去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但是,如果一旦探索出来,那么,本地人才肯定会大量流回家乡,所以,对省政府来说,这算是一个难题吧。没有大量的非珠人员为珠三角纳税,珠三角的城市建设就是废纸,吃亏的说到底还是中低收入的非珠人员和非珠城市,非珠人员为珠三角贡献了青春热血,还是很难在这里立足,非珠城市每年大量的人才外流不给本地纳税,等到他们老了很多人就会回来本地生活,然后,又开启新一轮的人才外流。私以为,如果不能继续探索一条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道路,未来广东经济的发展势必难以突破瓶颈。
懒得解释不想引起误会,再次说明一下,首先,珠三角的发展是历史的选择,这谁也没法改变,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现在的广东,珠三角地区很发达,但是,广大的粤东西北地区都是贫困地区,我的看法是应该探索一条全省地区能够共同发展的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zhuyi927 发表于 2022-1-20 00:42:44 | 只看该作者
 
人才输送基地之一,广东唯一指定背锅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属于REI的枫 发表于 2022-1-20 00:43:06 | 只看该作者
 
我蛮夷呀,广东的锅都是潮汕的,什么封建,斗殴,重男轻女,排外都是潮汕的。偷偷告诉你们,我们潮汕吃不起茶叶蛋,现在连涪陵榨菜都吃不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敢挑音也是女神 发表于 2022-1-20 00:43:17 | 只看该作者
 
网络上抹黑潮汕最厉害的是哪里人,不是东北、不是川渝,而是广府人,入手就是:落后、迷信、重男轻女、排外。
为什么要抹黑?因为他们认为广东是他们的广东,是广府人的广东,是全国最发达最有钱的广东,潮汕梅州就是来拖后腿的。
为什么要抹黑?因为这些乡下人来广州居然不说白话,还说着没人懂的鸟语。
为什么要抹黑?因为他们天天宣传广州是千年商埠的时候,世界提起广东先想到的是李嘉诚、黄光裕、马化腾、甚至连前泰国总理英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都说是潮州人。
这跟前几年开始深圳GDP超过广州后、网上大量的“抹黑深圳+广州人不管GPD只管喝茶收租”一样,但凡有人说深圳超过广州了,底下马上一堆人出来谈教育、谈医疗、谈交通网,后面再秀一把优越感:“我不管,我只喝茶收租”,仿佛连他家的拖鞋都高人一等。
这,就是广府人对潮汕、对深圳的态度。
---一更---
下面这个匿名用户,应该是老广吧,人家问潮汕和闽南的对比,他也能跑过来黑,真是棒棒的。

 第134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q254982 发表于 2022-1-20 00:44: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回答下的都是什么人?
成年了吗??????
广东宗族文化比较浓厚,东西两端都以团结敢闯在这些年都累积了不少的财富。
在我看来“潮汕”群体在近年也面临危机,危机最主要并不是你们口中的被“排斥”。
以前粤东粤西两端发展更为滞后,都出门闯荡,潮汕也获得大多广东人认可的标签:会做生意。
珠三角地区的人因为资源优势,很多时候是以收租和守成为主。
我认识些家里早年获得成功的朋友,随着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早年的发展方式到现在已经效率很低了,很多人的生意也开始从“闯”转变成“守”了。
如果说当年的闯,大家都在开疆拓土,都能有得分,其乐融融。那么开始守,就意味着大家有开始内卷、内耗和分化的趋势了。

我认识大多潮汕朋友都很正常,但这个回答下那么多不正常的人,只能说明潮汕人也分聪明人、普通人和c人,有的人别总以为你们就有多特别就是了。
至于什么重男轻女什么的,我认识的潮汕家庭并不会说女性不上桌、不能读书或者虐待之类情况。但是潮汕家庭大多对于传承有所执念,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全都会继续生,为了搏儿子。(仅个人认识的家庭)如果生了儿子还继续生的,要么搏个儿女双全,要么是为了保险,避免意外早夭。某种程度而言,这种保险谨慎的心态也许是一些潮汕人能在商业上有所建树的一个原因。

回到题目本身,潮汕人在广东扮演什么角色?
我觉得就是一群普通正常的国人,并不长三头六臂,也没有尖面獠牙,不用妖魔化,也并没有那么特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8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