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头条]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复制链接]
47411 0
wanlvhu1 发表于 2022-4-2 03:06:4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30日,北京市发布《深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加快推动京西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基于《行动计划》,北京市石景山区将科学谋划好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巩固“体育+”产业优势,打造以冰雪为特色的城市时尚新兴体育基地。

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邻近首钢园区北京冬奥组委驻地。2019年5月11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1000天时,高井路社区被北京冬奥组委授牌为“冬奥社区”,这是全国首个“冬奥社区”,也是北京市唯一的“冬奥社区”。

不到三年时间,这座曾经的老旧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冬奥而增设和改造的一系列公共设施成为一张张耀眼的“冰雪名片”。高井路社区和社区内的电厂路小学,在日前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集(2022)》中,分别入围“社会遗产案例”,在报告集的44个遗产故事中尤为亮眼。冬奥社区为何能成为冬奥遗产的鲜活案例?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给高井路社区留下了什么?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1张图片


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冬奥社区(广宁街道办事处供图)

3月18日那天,北京大雪回春。大片的雪花落在地面上,很快融成半冰半水的形态,人行路变得有些湿滑。74岁的许连锁从高井路社区服务站出来,沿着人行路上的健身步道慢悠悠地往家走。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2张图片


3月18日,大雪覆盖了路面,但高井路社区的健身步道依然可以让居民实现“健步如飞”(总台央广记者 韩雪莹 摄)

许大爷双腿的半月板多年前就不太听使唤,走路也很吃力。正因为这人行路上全长4.2公里的闭环防滑健身步道,他才能在如此大雪天气独自一人出门、回家。

许连锁说:“我前几年出门,我爱人都得拿着凳子在后头跟着我,有时候坐在那儿得坐一会儿。社区看到这些残疾人,就统计了一下情况,像我这样腿脚困难的,给家里的卫生间安装了扶手,还给配了洗澡用的坐浴凳。另外看我们楼里老年人比较多,也有残疾人,社区报了计划,全给安装了比较长的扶手。无障碍设施给我们很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3张图片


许大爷居住的高井路社区教工楼改造后(高井路社区供图)

74岁的许连锁在石景山区高井路社区生活了半辈子,他从没想过,家的里里外外,因为这次冬奥契机,能发生如此快速和彻底的改变。许连锁告诉记者:“我们小区的胡同比较长,大概100米,就算一条背街小巷。墙皮老化脱落,千疮百孔,大家把情况跟社区反映,社区想尽办法跟各方面商量了一下,根据24个墙垛正好对应24届冬奥会,就按照这个主题做了一组墙画。环境美了,大家也比较爱护,特别是为了冬奥,我们每个楼层到一层半的地方,都设计了很多冬奥元素,请人给做了木板式的壁画,这样楼道里也干净了。”

在高井路社区,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化工程”还只是“冬奥让生活更美好”的一小步,更“硬核”的变化,包括了老旧小区上下水设施更新、高井新村电力改造、违法违规建筑拆除、街区架空线整理……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4张图片


改造后的高井路社区晾水塔(高井路社区供图)

而走出许大爷家的胡同、过条马路就能看到的高井沟,作为高井路社区居民的“集体记忆”,它的新面貌早已和冬奥文化深深融为一体。曾经的高井沟看上去更像一条“污水沟”,借着冬奥社区建设,高井沟生态修复及河道景观提升工程方案提上日程,也重塑着社区居民的新“记忆”。

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党委书记薛海艳介绍:“夏天它是排洪功能,冬天我们在沟里做冰雪运动基地,而且是免费对全市开放。高井沟上有三座桥,也都是新改建的,改造后又宽、铺上步道又好走。这边以前是一个废弃的小院,我们把它变成一个冬奥‘口袋公园’,都是为了居民有一个休息的空间。”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5张图片


高井沟岸边的小花园里,随处可见高井路冬奥社区标识。冬奥社区标识以汉字“井”为灵感来源,运用书法艺术形态将高井路文化与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其中“雪花”“高井路发电厂烟囱”“奥运五环彩带”经过艺术化处理,体现了社区建设中“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总台央广记者 韩雪莹 摄)

和高井沟东侧的冬奥社区公园相呼应的,是西侧的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它也被命名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广场No.01”。北京冬奥会期间,高井路社区的街坊邻居们不约而同走出家门、相聚在广场舞台的大屏幕前,“见证了”不远处首钢大跳台上谷爱凌、苏翊鸣的夺冠时刻。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6张图片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7张图片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广场(总台央广记者 韩雪莹 摄)

广场也记录下了社区各项冬奥文艺活动和冰雪运动的瞬间——广场内先进的舞台和舞美设备、智慧健康监测设施、智能储物柜和垃圾桶、坐凳上的水杯架等,优化了居民的运动、娱乐和休憩体验。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8张图片


广场内各类智能设施优化了居民的运动、娱乐和休憩体验(总台央广记者 韩雪莹 摄)

紧挨着广场的就是高井沟内的“冬奥社区冰雪运动基地”,基地已经开办了三个冬天,每到冰雪季,大家就相聚于此,在众多冰雪趣味运动项目中玩得热火朝天。社区居民陈美华就住在广场旁的小区,近在咫尺的雪场让她找到了培养孩子冰雪运动爱好的“抓手”。

陈美华说:“现在建成了大型的滑雪基地似的(场地),附近老百姓就觉得幸福感‘砰砰长’,整个环境都不一样了。别看我们家儿子小,滑雪什么的他也特别喜欢,滑雪遇到困难的时候、摔倒了以后,还坚持接着再滑,说‘我一定可以的’。”

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和每年冬天开办的冰雪运动基地不仅是社区内很多小朋友的冰雪运动“启蒙地”,还是社区内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学生们的训练地,学校依托社区资源,带动孩子们开展“真冰真雪”练习,推动实现学生全员上冰雪的目标。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9张图片


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的学生们,人人都会旱地冰壶(总台央广记者 韩雪莹 摄)

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这所小学很早就开始普及冰雪运动项目,并成为全国奥林匹克示范校。学校处处都是冬奥元素,甚至还有一座真正的冰壶馆,四季开放。学校体育老师石晓军介绍:“目前全国在学校里有真冰冰壶场地的,我们是唯一一家。这是一块正规的场地,长45.7米、宽5米。国家队在这儿练过两次。因为它的底是空的,冰立方的底也是空的,所以和冰立方里冰壶场地的声音是一样的,运动员们听着这个声音来训练。”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10张图片


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真冰冰壶球场内,同学们正在训练(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摄)

实际上,高井路社区内的每一处公共设施都在印证,冬奥社区是冬奥改变城市生活的缩影。在社区党委书记薛海燕看来,既然社区被赋予了新使命,那就迎接机遇、“趁热打铁”。“被授牌‘冬奥社区’改变了我们社区设施陈旧、基础设施薄弱、没有活动场地和休闲场所的现状,我们整体有一个大的变化,而且特别合理,建设出来既有现代的感觉,又有古朴的风韵,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薛海燕说。

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办事处主任杨纪锋认为,冬奥社区之所以能成为一项宝贵的冬奥遗产,归根结底在于它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冬奥社区”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体育总局新颁发的“冰雪社区”品牌,高井路社区也将在后冬奥时期做好冬奥遗产的利用和开发。

杨纪锋说:“我们下一步将对冬奥文化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在这座遗址上实现多功能、多方位的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冬奥社区文化交流体验馆,把这三年来冬奥社区参与冬奥服务保障的一些事务进行回顾,也是通过社区层面、以点带面地把石景山区作为‘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做一个集中展示。”

走进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冬奥让生活更美好 第11张图片


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活动空间,也逐渐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总台央广记者 韩雪莹 摄)

杨纪锋介绍,今年5月11日是第三个“冬奥社区节”,高井路社区计划于当日揭牌冬奥社区文化交流体验馆,目前也在筹办“冬奥社区节”的各项展示活动,希望这个冬奥社区的每一处“网红打卡地”都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美好的城市体验。

杨纪锋说:“我们想把冬奥的遗产保护,特别是硬件环境的保护和挖掘,和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融合,把整个高井路社区打造成为一个品质社区,同时也是国家文明城区建设中的一个示范社区,把方方面面的城市景观、设施设备的完善,特别是百姓日常生活环境的更新改造作为重要内容提供给大家。”


上一篇:美国专家:中国式现代化堪称“奇迹”
下一篇:乌猛攻俄本土,油库爆炸引发二级火灾,普京下令:征召13万士兵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7 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