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头条] 一线观察:“不变”的香港,正走出“变”的逻辑

[复制链接]
82791 0
@Xizi_mHf8fgHb 发表于 2022-4-12 05:11:1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文共3774字,预计阅读时间为9分钟。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很多年了,离开香港再回到香港,纵是三年五年,甚或十年八年,也难以发现她的变化。


似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香港已经定格了,不变的城市风貌,不变的人文风情,一贯的精致和挑剔、拥挤和聒噪,无论在物理层面以及化学层面,都仿佛止步于历史的某一时代、发展的某一阶段,没有后退也没有进步。






两年以后,当我再赴香港的时候,感受亦是如此。


街坊们还在,楼下保安还在,7.11的店员还在,加油站的工人还是那几个,见了我,就好像折叠了这两年时光一样,见面点头微笑,交流如同寻常,丝毫找不到曾经断联的痕迹。而他们这样的存在和表现,让人感动也让人心酸,因为香港社会似乎失去了流动性,旧情之下生机寥寥。


此现实一域,亦可以观照香港其他地方的景象。在网络空间里、社交平台上,同样能发现香港一直保有的“气质”:就某个社会议题争吵不休,对某个政治人物评头论足,各在各的阵营,各表各的立场。许多事看似讨论的热闹,实则更像在多维时空里平行交错,没有基准也没有结果。


开放的香港如此固化,有点不合常理。


固然这种现象可以予人一种熟悉的味道,确认香港还有的特色,但也给人一种老迈沉重的印象。尤其是这几年,香港经历大乱大灾,磨难也多,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新的法律体系和政治格局的确立,似乎还有未曾完成的使命,真正形塑一个全新的香港。


城市的再发展问题,社会的撕裂问题,人心回归的问题,以及还原到香港市民的个体层面,他们正面临的谋生问题、心理问题和对国家归属感的问题,都在等待一个契机、一股力量、一种希望,能带来突破,能实现突围,能推动香港完成与未来相适的与时俱进。


对香港来说,相较于“不变”,“变”明显已变得更为迫切和必要了。







香港“变”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1.走出怪圈。


基本法载明,“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不变”作为香港存在发展的基调,具宪制意义上的约束性,亦是“一国两制”香港实践25年来的主旋律。


然而,香港回归至今,令人错愕的是,几乎香港社会发生的所有重大社会政治法律事件,都是源于对“不变”的担忧、对“变”的恐慌。


香港社会,总有一些人顽固地认为,“一国两制”是一个矛盾体,必然产生冲突,对香港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守护“两制”。恰因为此认识上的偏差,他们意图用“两制”压制“一国”,通过对抗“一国”谋求“两制”所谓的安全感。


曾经一度,因为他们这种认识逻辑和行动逻辑上的错误,催生了香港的动荡局面,加剧了“一国两制”的内部张力。


从2014年非法“占中”到2019年修例风波,事实已证明,仅靠基本法的原则性规定,而不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中央履行全面管治权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任由香港惯性发展,“两制”可能脱轨运行,“一国”也将被冲击被反噬,各方面都不能消停、不得放心,彼此的信任基础永远无法夯实,香港就会持续出现动乱局面,陷在过往25年的怪圈里,争论不休、争斗不止,错付了精力和资源,贻误了一轮又一轮的发展机遇。


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变”才能守护“不变”。制定实施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就是要让香港走出“乱”的怪圈、建立“治”的基准、创造“兴”的环境。


2.突破瓶颈。


香港的政治问题积重难返,经济发展上同样困难重重。而经济发展问题进而造成的民生问题,又常常上升为体制问题,成为政治问题的又一燃点。


7.11的店员为何几年没换,物业的保安为何数年还在,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毕业的起点工资跟二十年前相差无几,劳动力市场失去流动性和激励性,正是香港经济问题的一个侧影。


造成香港经济发展瓶颈的原因,与香港的发展阶段有关,与其资本主义制度有关,与既得利益格局庞大以致形成固有利益藩篱有关,但另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常常被人所忽视。


香港曾经的经济腾飞,在于与国际的无缝对接,更在于与其时内地经济的势差,其传统路径建立在于对世界经济的“依附”之上,搭上的便车是自西往东的“顺风车”。而今天,世界经济格局已重塑,中国内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增长动力源,这个时候,香港想依附的还是所谓“国际外联”,想搭的便车还是从西方开来的“逆风车”,方向错了,发展上只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很多香港人的头脑中。在抗击疫情中,亦有深刻且全面的表现。


对于如何对待疫情,香港始终面临两条路线。或尽快稳控,与内地优先通关;或寻求平衡,与国际优先通关。而当香港选择走第一条路线,出台严格防控措施后,商界一直发出反对声音,并以撤出胁迫特区政府放松管控。


到第五波疫情暴发,香港商界更赤裸地展现了这一态度。疫情失控反而成为他们推动香港先与国际通关的借口,进一步影响香港特区政府的抗疫路线向西方靠近。这便是既得利益群体守护既得利益的方式。


问题是,这对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有多大帮助呢?一定会有,因为防疫举措放松,社会恢复常规,经济活动自然会活跃起来。但明显这是短视且狭隘的选择。


内地发展到今天,香港发展到今天,彼此的经济关系已然移位。香港或许还在内地联通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内地对香港的“依赖”早已不同从前。更直白地说,香港更需要内地而不是内地更需要香港。


香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需要突破传统观念,告别惯性思维,放下建基于西方经济体系和价值体系上的优越感,努力尽早实现与内地的大循环。这是一条不二的路径,是香港最大的经济现实,而且是能撬动香港深层次变革的路径。


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三年多了,不妨想一想、看一看,香港做什么了,跟上节奏了吗?国安法出台后,西方世界持续打压香港、诋毁香港国际声誉,又不妨想一想、看一看,香港还能像从前一样,讨得他们的“欢心”和“信任”吗?


向内地才能向未来。香港与内地作为命运共同体,主观上需要接受,客观上也在被外部世界压实。即便仅从经济考虑,香港也需要重新摆放内地和国家的位置。


3.卸下沉重。


“香港是本难懂的书”。所谓“难懂”,即是复杂,即是沉重。而香港的沉重,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实则,长久存在于香港的一个问题,就是无论左中右,抑或港漂,都一直没“家”的感觉,对何为“家园”一直意识错乱、忧心忡忡。



所谓建制阵营,回归前被压制,回归后长期受反对派排挤,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总体较低,一直没有找到主人翁的感觉。拨乱反正后,香港政治环境改良,但其心理调适和能力准备仍然没有完成,仍然焦虑不安。



所谓反对派,回归后一直为反对而反对,长期处在政治边缘、助推政治风暴,国安法后,又忌惮社会的发展变化,拒绝形势的转换迭代,压抑苦闷情绪酝酿,心里各种无奈和不爽,同样焦虑忐忑,时常冒起逃避乃至逃离的冲动。



确认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进入各种微信群组、whatapp群组,打开Twitter或FB的讨论区,香港社会惯有的那些沉重、那种戾气、那个张嘴闭口热衷谈论政治的情绪氛围,都会说明其尚处与昔日无异的“世俗胶加,人情万端”中,社会分化与撕裂的问题仍然严重。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香港市民活得太累、太乏味了。



让香港社会卸下沉重、市民卸下心理包袱的方式,除了再激发人们的“狮子山”精神,于特区政府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赋予社会“确定性”:



政治上的确定性,巩固新的政治格局,斩断一切非法的虚妄幻想;



经济上的确定性,厘清新的发展路径,展示打破社会板结的意志和方向;



文化上的确定性,推动新的身份认同,重建香港与国家的情感连接。



唯有全方位的确定性,才能让市民放下纷争、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知所趋附、有所归宿,不再彷徨迷茫。



实现所有这一切,无疑,都需要“变革”。








“不变”的香港,需要以“变”的方式维系。而眼下,香港无疑正处于推动变革的最佳时机,迎来变革的最大窗口。



因为国安法,香港有了社会稳定的最强保障,修例风波已不可能重演;因为新选制,香港有了政治稳定的最强保障,反中乱港分子已失去兴风作浪的舞台。中央一系列推动拨乱反正的举措,正正为香港赢得了变革的环境和条件,创造了时间和空间。



或者说,香港由乱转治,为香港赢得了一种可能性,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可能性,聚焦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的可能性,聚焦冲破既得利益藩篱的可能性。香港社会,终于可以沉下心来专注于二十年来想做而不能做的事了。



“行我将会行的路。”4月6日,辞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准备参选行政长官的李家超如是表态。正处在新的历史关头的香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是的,此时,实行行政主导体制的香港,正迎来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香港新的领导人又要产生了。



时与势,在“这一刻”,都要站在香港一边。这不会是巧合,这将是香港发展逻辑的必然。



4月9日,李家超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决定参选特首。参选发言中,他说:


40多年來,我跟隨香港發展進程,一步步走到特區政府的管治班子,經常反思,我們要怎樣做,香港才可以變得更好?


我期盼看到一個充滿活力的香港,一個人人都有幸福的香港,一個高度開放的香港,一個廣泛團結的香港,一個社會安寧的香港。


我會從政府理念和做事方式作出變革,......。變革,不是為變而變,好的政策,好的做法會保留。


世界大變,不進則退。香港慢不得,也等不起。


香港值得有更好的未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發展,但這一切不會自然發生。


香港更好的未来,不会自然发生;香港更好的未来,有赖于香港新的变革。


参选特首者正赋予市民一种新的想象,那么,让这想象走进现实,就从香港回归祖国的25周年开始吧。


文章转自靖海侯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出尔反尔!乌克兰再次变卦,普京的耐心已耗光,难题甩给美国
下一篇:乌外长库列巴:俄乌冲突证明乌军的强大实力,仅次于美国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2 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