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被误读的马士英:小人中的君子,壮烈殉国却惨遭抹黑

[复制链接]
90949 3
河源市源西教育 发表于 2022-1-11 16:38:1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误读的马士英:小人中的君子,壮烈殉国却惨遭抹黑 第1张图片

公元1646年,清军的铁骑长驱直入,饮马长江,南明弘光政权首辅马士英拒不降清,兵败遇害,壮烈殉国。


几乎就在马士英英勇就义同一时间,南京城里无数清流雅士为求活命,争相剃发易服,二朝为臣,这其中就担心“水太凉”而不肯投水的东林党代表人物钱谦益。


令人困惑的是,一众文人屈膝降清,大节有亏,可史书上言之凿凿痛骂的人却是死于国难的马士英。那么,为何马士英为国死节,反而背上了千古骂名呢?


01马士英,是奸臣?

马士英的“黑锅”,要从降了清军的东林党人说起。


南京城破后,东林党人集体跪了。这群素日里标榜“文人风骨”的清流们,纷纷摇身一变成了光荣的“带路党”。为了取悦新主人,东林党人还发挥写作特长,编纂了一部流传百年的《明史》。


或许是为了掩盖自身降清的污点,东林党人在《明史》中,含含糊糊的说阮大铖、方国安父子降清,随后清军在被俘的马士英身上搜出了通敌文书,一怒之下处死了马士英。


众所周知,阮大铖与马士英相交莫逆,方国安父子是与马士英同处一个战壕的战友,东林党人说阮大铖、方国安父子降清,无疑在影射马士英也同时投降了。
被误读的马士英:小人中的君子,壮烈殉国却惨遭抹黑 第2张图片

更为巧妙的是,东林党人并没有直接写明“马士英投降”,只是在《明史》中将马士英与降清的阮大铖交叉着写,顺带提了句马士英被清军处死,还毫不客气的将马士英编入《奸臣传》中,这让许多不明直相的吃瓜群众,一度以为马士英先投降了清军,又因为不忠于新主子而遇害。


然而,东林党人的文字游戏瞒得了世人一时,瞒不了千秋万代。那么,东林党人为何要千方百计抹黑马士英?马士英遇害的历史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02马士英,忠臣也

马士英与东林党人的矛盾,早在崇祯时代就埋下了隐患。


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复出,瞬间成为了明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此时阮大铖恰好在谋求职场发展,他听说周延儒能够左右官员升迁后,便带上重金贿赂周延儒,想要为自己求一个前程。


可惜,周延儒虽然收下了贿赂,却因为担心得罪东林党而不敢启用阮大铖。于是,阮大铖就退而求其次,请求周延儒启用他的好朋友马士英为凤阳总管。


马士英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捡”了个便宜。事后马士英对阮大铖十分感激,一朝大权在握便力排众议,助力阮大铖再度出仕,只为报答阮大铖昔日的恩义。
被误读的马士英:小人中的君子,壮烈殉国却惨遭抹黑 第3张图片

没有想到,阮大铖当了官,立刻着手报复当年迫害他的复社成员。要知道当时的复社又称为“小东林”,里面的核心人物全是江南士大夫,这无疑彻底得罪了东林党。


东林党人盛怒之下,忍不住将一口“提拔阮大铖就是替阉党翻案”的锅扣在了马士英头上。有的文人甚至将马士英归入了阉党一派,还有的文人干脆翻出南明小朝廷刚刚开张的时候,马士英与东林党人讨论拥立新君的往事,再度引燃了东林党人万丈怒火。


原来,崇祯殉国后,明王室留下了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四位皇室血脉。其中福王朱由崧福忠王朱常洵的长子,与崇祯帝是堂兄弟关系;惠王朱常润是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是崇祯帝的叔叔;桂王朱常瀛是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也是崇祯帝的叔叔;潞王朱常淓是明神宗朱翊钧的侄子,也就是崇祯帝的堂叔。


从血缘远近的角度来看,福王与崇祯帝同辈,符合“兄终弟及”的礼法,而其他三位王爷都与崇祯差了一辈,因此马士英一开始本打算拥立福王为帝。


可惜,马士英的想法却遭到东林党人的反对。谁让万历皇帝当年在太子朱常洛与福忠王朱常洵之间摇摆不定,闹出一系列“争国本”的悬案,让东林党人与福王一脉结下了死仇。


正因如此,马士英刚一提及拥立福王的构想,东林党立刻表示:“福王是万万不能当皇帝的,除了福王谁当皇帝我们都没意见。”
被误读的马士英:小人中的君子,壮烈殉国却惨遭抹黑 第4张图片

由于东林党在江南一带名望颇高,马士英为了团结东林党的力量,派史可法与东林党反复协商,最终双方商定放弃福王,改为拥立桂王朱常瀛,同时由潞王仿照古兵马元帅之制暂时统率兵马的方案。


事情到此本该告一段落了,谁知充当中间人的史可法自己都不看好这个方案,私下吐槽说这版拥立方案就是兵祸的开始。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史可法的言论很快被传扬了出去,一时朝野舆论沸腾。意识到说错话的史可法吓得“引避不言”,舆论压力一下子全压到了马士英身上。


据后世学者推测,当时清军步步紧逼,桂王又远在广西,留给马士英的时间不多了。想来马士英或许也是出于“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考虑,当机立断决定还是按照最初的想法,拥立近在淮安的福王称帝,这便是后来的弘光帝。


果不其然,弘光帝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清军兵锋已逼近南京。马士英明知南明小朝廷已接近崩盘,仍然“奉王母妃,以黔兵四百人为卫,走浙江”。


有人说,马士英是带着太后,留在江南一带战斗,也有人说,所谓的太后其实是马士英让自己的母亲假扮的,目的是借用太后的名义,号召人民与清军战斗到底。


但无论怎样,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刻,被史书定义为“奸臣”的马士英带着少许残兵,多次迎着清军的炮火发起一次次进攻,甚至在率兵渡过钱塘江后,以内阁首辅之尊亲自上阵攻打杭州,这在明朝的高官里,也算是独一份了。
被误读的马士英:小人中的君子,壮烈殉国却惨遭抹黑 第5张图片

可惜,由于敌众我寡外加叛徒出卖,马士英最终兵败被俘,但他依然坚守着心中的忠义,宁死不降,壮烈殉国。


马士英死后,东林党人找来各种史料片段拼凑,在《明史》中将马士英抹黑成投降后又得罪新主子的大奸臣,还不忘标榜《明史》的内容,都是“事具国史”。


所幸了解马士英之死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弘光朝礼部主事黄端伯被俘后,就曾在多铎问他马士英是什么人时,当场替马士英翻案称:“马士英,忠臣也!”


说完,黄端伯又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兵部尚书赵之龙等人说: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


东林党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就这么在顷刻之间被黄端伯撕得粉碎。那些东林党人标榜的“忠君爱国”、“千秋大义”,也随着这番问答,化作充满讽刺的历史笑话,无言的诉说着史册背后那令人心酸的往事。




参考资料:《明史·马士英传》、《南明史》、《明季南略》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上一篇:把大米炒一炒,经常吃能防癌抗癌?先别忽悠,这4种好处都是假的
下一篇:乌冲突决战时刻来临!沙特等对美说不,美三大损招催生世界新秩序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掠影月魂 发表于 2022-1-16 16:17:40 | 只看该作者
 
东林党完全代表儒家的特征,本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香吧外交_明 发表于 2022-4-1 15:59:18 | 只看该作者
 
《明朝那些事儿》说,明朝是被东林党人生生给骂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tifa0613 发表于 2022-4-9 14:24:55 | 只看该作者
 
马士英被黑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5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