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两岸] 台媒:台湾防疫持续陷入混沌状态

[复制链接]
89954 17
ju67434898 发表于 2022-4-25 21:34:3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中时新闻网4月24日报道,台防疫部门24日公布岛内新增5092例、岛外输入80例新冠病例。台湾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升温,相较一个月前仅10例,如今破千例已是日常,数万人居家隔离,全台医疗病、防疫旅馆、集中检疫所吃紧,最终只能走向居家照护。

据报道,民众党指出,疫情暴发后全台陷入疫苗荒、快筛荒,连家庭常备药物都很难买,超前部署不过是一场攫取声量的政治骗局。

报道称,对于岛内疫情失控暴发,防疫整备工作却持续陷入混沌状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民意代表江启臣23日都批评,台当局、防疫部门的防疫政策跟指引跟不上疫情发展状况,思维没跟上国际,本来应该超前部署变成落后,尤其现在台当局没有一个非常明确、一致标准的指引,这才是让民众担忧、无所适从之处。

报道称,国民党民意代表曾铭宗也表示,台当局根本欠缺足够快筛,只好让政策处于慢半拍状态。然而,不只快筛不足,儿童疫苗政策、校园停课标准、居家照护机制等,也都呈现被疫情推着走的被动状态,导致防疫整备跟不上病毒脚步。而恶性循环的肇因,恐就出在防疫部门负责人的预判错误。

报道称,回头检视4月12日台当局防疫部门负责人陈时中对疫情的评估,他说,以目前趋势来看,4月底单日新增本土病例“几乎”会达到上千例。但才过3天,15日本土确诊数就冲至1209例,这时他改口称,月底可能破万。但到21日,陈时中又改口“全台20%确诊不是不可能,但希望压在15%、16%”。言下之意,等于全台恐有345万至460万人染疫。

台湾《中国时报》4月24日发表评论文章称,新台湾模式,说穿了就是要与病毒共存。但企图参选台北市长的陈时中,因放不下清零的选举考虑,一再错估疫情,虚度了让台湾迈向正常生活的黄金准备期;而失准的判断,更让防疫整备量能陷入空前失衡。所谓与病毒共存,恐已变调为“与病毒共存亡”。

文章称,从清零转向与病毒共存,台当局改弦易辙过程显然没以充足防疫物资整备为基础,结果就是让民众光着身子上战场,新台湾模式名存实亡,自主应变也变成自求多福。

来源: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俄乌战争以来,川普频频发声,是吸引眼球准备美国2024大选吗
下一篇:自家“违建”被拆除,拆迁方分文未补偿,最后调解到32万元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7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北戴河财政局 发表于 2022-4-25 21:34:47 | 只看该作者
 
实践出真知,全世界只有大陆的防疫政策最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木木爱甜甜 发表于 2022-4-25 21:35:0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怎么不公布数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llkk 发表于 2022-4-25 21:35:44 | 只看该作者
 
这么说台湾快不攻自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LIHK 发表于 2022-4-25 21:36:34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就没清过零,台湾前面几波疫情只是赌对了运气而已。运气赌多了总有霉运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眼快者 发表于 2022-4-25 21:37:09 | 只看该作者
 
太多了,可能是数不过来,明天一起校正回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qwpol6056498 发表于 2022-4-25 21:37:29 | 只看该作者
 
说是延迟到四点半公布[捂脸]可也没有呀?台湾节奏世界跟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微醺2001 发表于 2022-4-25 21:38:17 | 只看该作者
 
1450火速返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晟is阳光 发表于 2022-4-25 21:39:13 | 只看该作者
 
从两点等到现在还没等到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jikhui0553 发表于 2022-4-25 21:39:36 | 只看该作者
 
过万就不公布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1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