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日军为什么仅仅偷袭,而不占领珍珠港?

[复制链接]
44544 5
卡布基糯i 发表于 2022-8-19 15:25:2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珍珠港明明已经被打了个稀巴烂,为什么不趁机登陆作战?


上一篇:张学良为什么葬在夏威夷?
下一篇:为什么美国二战后没像苏联和沙俄一样热衷于领土?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龍1225 发表于 2022-8-19 15:26:06 | 只看该作者
 
与其忍气吞声,不如死中求生,拼上日本的国运赌一把!

1941 年 12 月 7 日,是一个看似很平常的星期日。晚上九点,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正在别墅中用晚餐,陪伴他的是两个美国人:驻英大使约翰·怀南特和特别代表艾夫里尔·哈里曼。

这时,无线电收音机里的一条爆炸性新闻使得席间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日本在夏威夷和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对美国发动了袭击。

几乎同时,一个工作人员走进来说:「十分确实。我们在外面亲自听到这个消息。日本人已经袭击美国人。」丘吉尔立刻起身走到办公室打电话:他要亲耳听到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他证实这件事。

两三分钟后,电话接通了。丘吉尔问道:「总统先生,这件关于日本的事是怎么一回事?」

「十分确实。」罗斯福回答说:「他们已经在珍珠港向我们进攻。现在,我们大家是风雨同舟了。」

放下电话,丘吉尔不禁心潮澎湃。他想起了三十多年前英国政治家爱德华·格雷对他说的一句话:美国好像是一只巨大的锅炉。一旦在它下面生起火来,它就能产生无穷的力量。

所以,美国一旦同英国并肩作战,丘吉尔便坚信一点:我们赢定了!于是,他因为「心中充满了并且洋溢着感情与感想,所以睡了一个得到拯救而心怀感激的人所睡的觉。」可想而知,这一觉睡得多么香甜、踏实。

后来的战争进程,证明了丘吉尔的预判完全正确。

(一)1939 年二战爆发,美国为何等了两年才参战?

要把这件事说清楚,我们先要把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弄清楚。

这个政策,是美利坚合众国最重要的缔造者、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提出的。

通俗地说就是:欧洲的事儿咱们少掺和,利用美国远离欧洲的地理位置优势,抓住机遇搞建设,「闷声儿发大财」。

有人把这套政策称为「孤立主义」,还是挺形象的。

可是欧洲国家实在不争气,这仗不仅打起来没完没了,还越打越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刚刚二十年,又急不可待地打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一次,美国人实在没兴致去管闲事了,他们通过了一个又一个中立法案,对交战国实行军火禁运,自己则当起了看客。

然而,有一个人心里明白:美国人的太平日子,过不了多久了。这个人,就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他深知,在这场全球战争中,已经步入世界强国行列的美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但是,美国不可能与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为伍,而只能选择加入反法西斯一方。否则,如果让希特勒搞定了欧洲,再同远东的日本联起手来,美国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应付不了。所以,美国必须改变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

可是,这谈何容易。1940 年 9 月底,美国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有 83% 的调查对象希望美国不要卷入和德国、意大利的战争。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还不够吗?为了帮助欧洲那些不争气的国家,有 5 万多美国青年丧命,最后换回了什么?现在德国和意大利并没有进攻美国,我们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蹚这道浑水?

要知道,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罗斯福在白宫的位置是由一张张选票决定的。

那些选民今天可以把他选上去,明天也可以把他选下来。如果他利用总统的权威采取措施让美国积极参与欧洲事务,一定会招致公众反对,还要克服国会立法程序方面的巨大障碍,更何况,当时的美国完全没有做好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而最现实的问题是:他很可能会输掉 1940 年的总统大选,一旦他输了,换个秉承孤立主义立场的总统上来,将把美国带向何方?

既不能站在孤立主义一边,又不能明目张胆地让美国加入战争,现实留给罗斯福的选择只有一种,也是最艰难、最微妙、最考验智慧的那一种:「战争边缘政策」,也就是在暂时不参战的同时,加大对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力度,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最终将美国引向战争。

一旦打定了主意,罗斯福就开始像一个高明的马戏团演员那样,艰难地玩儿起了「走钢丝」的游戏。

一方面,他不断地向美国人民保证,「我国将永远是一个中立国」,」你们的孩子不会被派上外国的战场。」

而另一方面,他则在「战争边缘」疯狂试探:1939 年 11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四个「中立法」,允许交战国购买美国的武器和军用物资,条件是「现款交易」和「自行载运」。

这个法案有充分的理由堵住孤立主义者的嘴:放着好好的军火生意干嘛不做?而且从纸面上看,这是一个非常公平的法案,因为它对交战双方都有效。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尽管开战以来德国在大陆上凯歌高奏,可掌握制海权的还是英、法等国,只有他们才有条件「自行载运」。

可见,这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中立法」,美国事实上已经不「中立」了。

没过多久,新的麻烦又来了,这次是那个「现款交易」惹的祸。

仗打到 1940 年,老英国的国库里只有 20 亿美元的存款,眼看就要灯干油尽了。这时,罗斯福又站了出来。

12 月 17 日,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打了一个著名的比方:假设我的邻居家失火,他向我借灭火用的水龙带。我该怎么办?我不能说:老兄,这条水龙带花了我 15 块大洋,你得照价付钱。我当然不能这样做。我不要那 15 块,把水龙带借给他灭火,然后还给我。如果灭火的时候水龙带损坏了,他照价赔偿就完事了。

罗斯福这么一吹风,国会没过多久就顺顺当当通过了一部「租借法案」,取消了「现款交易」的限制,还授权总统向有关国家提供援助。

罗斯福又赢了一局,他胆子更大了:从 1941 年 4 月起,美国竟然派遣作战舰艇为英国运输队护航,而且明目张胆一直送到英国家门口。8 月,他还坐着巡洋舰跑到纽芬兰的普拉森夏湾会晤了丘吉尔,两人发表了一份后来被称为《大西洋宪章》的共同宣言,那里边有这么一句: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

要知道,从国际法的角度讲,这时的美国还是中立国,怎么居然就公开宣布要「消灭纳粹暴政」了?罗斯福这样做,除了表明美国的立场之外,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理由:他希望这一系列的行为就像在公牛面前挥舞红布一样,激怒希特勒!

如果这位元首按捺不住对美国发动袭击,导致发生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卢西塔尼亚号」事件或者「齐默尔曼密电」事件那样的事,罗斯福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停止走钢丝,带领美国堂堂正正地参战了!就像他对前驻法大使威廉·布利特所说的那样:我们要等待敌人先开第一枪,而德国人很快会开第一枪的。

希特勒上钩了吗?没有。他没有丧失理智,他很清楚美国庞大的战争潜力一旦被动员起来,绝非轴心国之福。于是,这位一向被视为「战争狂人」的元首对德国海军部队下达了明确指令:避免与美国发生任何意外事件,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均须遵循这一原则。

美国人发现希特勒没出招,索性再往前走一步:1941 年 9 月,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命令美国舰队:采取一切可行手段对轴心国不管是水面还是水下的海盗舰艇统统给以截击和消灭!

事实上,从这个「开火命令」下达起,美国就已经在大西洋战场上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了。这回希特勒该出手了吧?答案依然是:没有。就在诺克斯下达命令两天以后,希特勒召见了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和潜艇部队指挥官邓尼茨,他再三嘱咐,避免与美国发生任何意外事件。

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避免美国参战是不可能的,但尽量推迟美国参战则非常重要。于是心狠手辣的德国潜艇部队,依然按兵不动。

这一下,可把罗斯福难住了。不管他做什么,希特勒就是不接招,可他目前能做的都做了,总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对德国宣战吧?那不是耍无赖吗?看来,这钢丝还要继续走下去啊,还要走多久呢?

正在罗斯福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国家从另外一个方向毛手毛脚的捅了美国一下。这一下,不仅把美国捅疼了,而且把美国捅急了!罗斯福的所有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二)日美必有一战

当时间进入 1940 年的时候,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也进入了第四年。这场日本原打算用三个月时间结束的战争距离终点依然遥遥无期,而对中国的侵略,也严重恶化了日本同欧美国家的关系。

正当日本决策层对于如何了局束手无策时,欧洲战场局势发生剧变:1940 年 5 月,纳粹德国突袭西欧,荷兰、比利时、法国先后投降,英国坐困孤岛岌岌可危,他们在远东的众多殖民地立即成了没娘的孩子。

如果此时日本进军东南亚,不仅可以打破对华作战的僵局,更可以将几百年来西方在远东的势力一扫而空,建立由日本主导的「大东亚新秩序」,这可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啊!

6 月 25 日,日本陆相畑俊六向他的幕僚说:「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排除万难!」注意:畑俊六的身份——陆相,即日本陆军的最高代表(除天皇之外),而陆军向来是鼓吹「北进」战略的。

陆军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历来主张「南进」的海军自不待言。在历史上内斗不断的日本陆海军竟然达成了共识!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1940 年 7 月,日本政府和大本营联席会议通过了《处理变化的世界形势之基本原则》,正式将「南进」确立为日本的国策。

几乎从这一刻开始,日美之间除了开战,就不存在其他的选择了。原因很简单:美国是绝对不会坐视日本在远东称王称霸的,而美国又是当时欧美国家中唯一有能力遏制日本的国家。

那么,日本能打赢美国吗?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不要错过 发表于 2022-8-19 15:26:37 | 只看该作者
 
1,日军为了偷袭珍珠港,已经动用了六艘航母,二艘战列舰,三艘重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八艘补给舰,二十条潜艇以及五条特攻潜艇。为了保证战役突袭性,这支庞大舰队分成数批离港,在日本北方聚集后,绕了一个大圈,一路隐秘前行。在偷袭珍珠港前,他们经历了13天的无线电沉默,并且遭遇了暴风雨。对日军来说,这支舰队能一路前行到突袭位置而不被发现,已经是奇迹了。
2,珍珠港的美国驻军防守态势一直是陆海联合方式,除了庞大的舰队,驻岛陆军的实力并不低!除了大量的岸防炮,还有相当规模的机动部队。虽然他们可能装备的都是奇怪的M3,但就算这玩意儿也能吊打日军各种脆皮。日军要想完全占领珍珠港,即使有非常厉害的指挥官,至少也要投入一个正规旅团。也就是接近4-5个加强营的兵力。要维持这样一支陆战部队,至少又需要一支运兵船队。二战时期各国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运兵船,一般采用征集民间船只的方法,这些征集来的游轮,邮轮,油轮...在航速和适航性上都远不如专业的军舰。
3,综合上面两条,如果在日军偷袭舰队中再增加一支运兵船队,必将再增加相应的补给船只,来维持陆战士兵的食物和弹药。同时也将大幅度增加南云特攻舰队的任务。原先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是美军的战舰和陆基飞机,而现在他们还必须要协助登陆部队拔除美军的岸炮,碉堡,甚至还要协同攻击美军的坦克车辆目标。如此,航母上除了水平穿甲炸弹,俯冲高爆炸弹,反舰鱼雷外,还需要携带针对地面装甲目标的炸弹,为了加强对陆能力,可能还需要增加战列舰和重巡的数量...这么一相加,日军至少还需要八到十二条运输船,同时相应增加三到四条驱逐舰,而且为了照顾这些船只的航速,日军的偷袭旅程可能还需要增加三到四天...而实际上,哪怕只是多一天,都会让日本人提心吊胆。
4,在日本联合舰队,以及海军省里,本来就有很多人不相信庞大的舰队可以横渡太平洋而不被发现。即使都是航空舰队指挥官的南云和山口还经常吵得面红耳赤。相对而言,更多日海军指挥官还是迷信九段渐减邀击作战方式。现在,题主告诉他们,你们不但要炸掉美国人的船,还要占领珍珠港!先不说那些日本人会露出怎样的沙雕表情,黑岛龟人第一个会跳出来,抱住题主的大腿大哭...
雅美蝶啊!雅美蝶啊!那样的话,我们的宝贵舰队一定会被发现的啊!我为了制定偷袭计划已经把头发都熬干净了,还怎么增加舰队规模啊?你不信吗?你摸摸我的头啊...你摸啊!你摸啊!
此时此刻,题主,是摸还是不摸呢?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星梦紫唯伊 发表于 2022-8-19 15:27:2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原因,当时的舰载机火力投送能力不够全灭岛上美军的。
两个波次的空袭过后岛上390架美机被炸毁188架,伤155架,47架完好,已经陆续有美机升空准备迎敌。
而日方两个攻击波次内战斗机分别为43架和36架,并不具备绝对的制空权。再打下去顶着防空炮火和美机硬杠损失就太大了。
而战果相对于前两个波次,第三波空袭可以炸的目标也就是弹药,地下油库,港口设施和机场这些价值比较低的目标了(相对于战舰来说)。
其次当时美方太平洋舰队所辖的三艘航母全部失踪,事实上企业号就在珍珠港周围,所以如果日方派出第三个攻击波次的空袭,对航母舰队本身来说都是极其冒险的。
而对于美方来说,珍珠港周围海域处在加州的陆基B17轰炸机的航程之内,还有航母舰载机可用,加上地面轻伤的美机可以修复,是越打越多的。而日军舰载机则是打一架少一架,纠缠下去明显对日方不利。
。。。。。。。。。。。。。。。。
而由日舰发动抵近炮击行动则要面对瓦胡岛上的美军永备工事和岸炮,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啃下来的,而且必然伴随着巨大的伤亡,就不多讲了。
即使美军的大口径岸炮全部被瘫痪,日军登陆进攻还要面对岛上的大量的防御工事和近10万美军人员(虽然并不全是陆军部队),以及几十万美国平民和城市战的战场环境。(威力加强版冲绳战役)
。。。。。。。。。。。。。。。。
所以,虽然进占珍珠港确实在战略上比海马鹿的南下路线更合理,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旧日本陆海军自始至终也没有发动这么大规模登陆行动的能力。
在珍珠港事件当日,可以说南云已经做到了利润最大风险最小,放弃第三波次空袭及时撤退是理智的(虽然按照南云的脾性来讲说是胆怯更合适)。再拖下去被美军航母反咬一口的几率正在急剧增加,而当时日军无论是燃油,炸弹/鱼雷,或是地勤/飞行员的体力都已经消耗到了极限。
同样,假如日军在几周之后重返珍珠港,也会面临着与美军陆海基航空部队大打消耗战的前景(像极了中途岛海战的背景,先炸船还是先炸岛呢?)。
所以其实与其再战珍珠港,都不如进行跳岛作战了,绕过严密设防的夏威夷,直接在美洲西海岸漫长的海岸线上进行登陆进而夺取一个补给点。
当然接着就要准备面对一场百万级别的陆战了,考虑到当年美军的备战水平,把正在中国战场上深陷泥潭的陆军主力运过来个百八十万说不定也能打赢。。。但是同样很难有效占领。

啊,不对,陆马鹿根本不听海马鹿的,所以最后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
大概就是酱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布力神 发表于 2022-8-19 15:28:19 | 只看该作者
 
占领不了,这一点甚至无须具体资料支持。因为:
第一,日本没有那么多的运输船。日本动员起来的船舶运输能力只够输送4个师团,已经用于马来亚和菲律宾,而登陆珍珠港至少也需要2个师团的兵力,从现实角度已经抽调不出运力。即使不是事后角度来看,长途运输部队去珍珠港至少需要半个月,如果走海域平静的中太平洋线,几百艘船只很容易被关岛、威克岛、中途岛的美军巡逻飞机发现,等于暴露目标,如果走风高浪急的北方航线,则士兵们在风浪中颠簸半个月后还有没有体力都是问题。
第二,珍珠港距离日本基地太远,无论是陆军补给还是海军补给都非常不便。没有补给的地面进攻可以参见瓜岛的日军作战能力。而且此时日军对美军的战斗力估算还比较严格,没有占领菲律宾之后那么不靠谱。
补充第三点,日本地面部队兵力不足,无力支撑马来亚、菲律宾以外的第三个战役方向。如入侵缅甸的15军,将原属于25军的18、56师团调入后,才开始展开在缅甸的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方面更是长期只有一个南海支队,也抽调不出2个师团用于珍珠港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柳云开 发表于 2022-8-19 15:28:51 | 只看该作者
 
开头先讲个段子:
1932年2月7日星期天清晨,夏威夷岛北方的海面上,大老婆(列克辛顿)和小姨子(萨拉托加)在海军准将哈里雅内尔的指挥下放飞自我,起飞了152架舰载机一路向西然后从北偏东方向杀入瓦胡岛。他们首先“突袭”了各主要机场,然后开始用面粉包充作炸弹低空水平轰炸到港内下锚的军舰上。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地面上没有一架飞机起飞。演习裁判宣布哈里的空袭完全成功。
事后美国海陆军对此结果是什么态度呢?我列个摘要:
”这是作弊!”
“ 什么星期天早上发动空袭?这个时间太空穴来风了("inappropriate" for an attack),出了差错你们要负责的
”他应该用战列舰炮击的!“
”北偏东这个是装成了国内航线的飞机,是耍赖“
”低空轰炸停泊的战舰是不现实的,众所周知,亚洲人手眼协调能力差,不会搞这种高精度飞行“
最后嘛,裁判组在压力下修改结论,判定防御方获胜。之后演习总结会上海陆军团结一致,否决了继续对演习中的这次空袭进行做进一步调查研究。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中途岛兵推的美帝版不是么?要不是1941年12月7日,我估计现在绝大多数人也觉得夏威夷的对空防御和反登陆准备一样都是固若金汤。
这里有必要先破除一些历史悠久的传说:

关于日军的一些事实:

  • 机动部队并不缺弹药
  • 机动部队飞机损失第二天就可以补充回接近攻击发起前的水平
  • 机动部队不缺油,而且机动部队动用的高速油船不到日本当时拥有数量的40%
  • 运输登陆部队的运输船都是长航程远洋货船,根本不需要担心航程问题。
关于美军的事实

  • 瓦胡岛美军岸防炮实际是一套仅仅针对港口正面防御的、当时已经落伍的、老旧岸防系统,在空中威胁面前非常脆弱
  • 当时瓦胡岛的美军实际兵力仅相当于日军一个师团,而且人员缺编,弹药不足
  • 瓦胡岛粮食严重依赖外运,且当时仅有38天的储备,同时缺乏主粮储备
  • 夏威夷外海仅有两艘美国航母且都没有带足飞机,其中一艘急需回港补充油料
  • 瓦胡岛陆基航空兵已经基本丧失战斗力,在珍珠港内仅有四艘潜艇。
一些细节可以参考我另外一个答案:日军为什么不轰炸珍珠港第三次乃至第四次?
开战前日本拥有的大型远洋高速油船一览,这其实还只是被征用的而已。黄色高亮为实际在偷袭珍珠港行动中被调用的。

 第1张图片
再推荐两个视频:
这个视频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日军在第二波攻击时犯的错误。批驳了当时珍珠港除了油库和船坞外,已经没有值得进一步攻击的目标的说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J411U7Wu?from=search&seid=15480426974319729465第二个视频前部分对于炸油库的技术性分析。
【卧烟社】第16期 碧海蓝天太平洋:翔瑞双鹤 致行孤颅(下)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1941年瓦胡岛的实际情况

开始回答这个问题前,一些基本资料先要搞清楚。比如:

 第2张图片

第一步先要搞清楚瓦胡岛的地形地貌,哪些地方能登陆,交通干道如何,海岸水文条件等等

下图的中文版本作为瓦胡岛坚不可摧的证据,被不多的中文相关讨论频繁使用流传挺广,但可惜的是,流传的版本来自于战舰某期糟糕的翻译,重要的旁注被删去,导致了严重误读:比如这张图里的射界和炮位是假如所有战前和战时的计划都完成以后的状态,实际上很多计划到了1944年都已经取消了,比如很多把老式炮台改造成360射界的计划。把这个当成1941年的状态一旦报道出了偏差这是要负责任的。要知道1941年12月的状态你得先用下面的表格把1942以后添加的炮位去掉

 第3张图片

岸炮射界图,注意这是二战末期的,

 第4张图片

然后根据这张表,利用谷歌地图,或者美国1941年的军用地图把1941年末的布防状态还原。目的是搞清楚防御火力的重点是哪里,弱点有哪些。

不只是纸面数字,火炮的具体筑垒程度也要考虑,裸奔的炮位和完全堡垒化的不可同日而语

 第5张图片

 第6张图片

 第7张图片

除了岸炮,也必须搞清楚当时瓦胡岛上的兵力配备,部队情况和具体实力

 第8张图片

光陆军还不够,瓦胡岛上的航空兵站也是不能漏掉的内容

另外不要忘了瓦胡岛仅仅是夏威夷群岛里的一个,当年除了瓦胡岛,还有哪些岛屿有驻军,有机场?这些岛屿里哪个比较适合修建临时机场,码头,作为补给中心和转运中心?机场如果要压制瓦胡岛美军残留的空中力量、支援马鹿、封锁美军的援军需要多少兵力,这决定了机场规模。

 第9张图片
以上这些还只是美军的情况,了解这些最多能定出一个日军可能的进攻计划,根据这份计划还得制定出日本当时需要的最小兵力,需要调动多少资源,这对当时南下行动有多大影响等等。
看完这些,你觉得这么大一个题目,知乎能hold住?
搞定这个题目,三军联合作战的参谋班子都可以搭起来了。
瓦胡岛的防御真的那么可靠么

好,以上是资料部分,下面谈个人观点。
其实,这个问题几年前我也考虑过,发现工程量太大,没过于深入。
现在凭着当时留下来的材料和记忆简单说一下
首先关于岸炮的问题还是能讨论一下的:
有人说岛上有大炮,那炮粗阿。本子没戏。那请问新加坡岛上没炮么?管子不粗么?
有人还说,那岛上还有步兵师呢,还两个!齐装满员的!我就先不吐槽24th 25th步,这两个1个多月前还不存在、从夏威夷驻防师拆分改编的、混了大量国民警卫队,即不满编也缺训练的二线部队。新加坡岛上英军陆军就少么?就不满编么?新加坡坚持了多久?
我们还可以考察另一个非常好的战例,1942年初的科雷吉多尔岛和菲律宾。
科雷吉多尔岛在马尼拉湾的入口航道上,是港口的天然要塞,从美西战争结束起,美军历经几十年在这个弹丸小岛上修筑了11个炮台,基本把全岛要塞化。就论重炮的密集程度来讲,该岛的火力远胜于瓦胡岛。然而他和瓦胡岛面临同样的短板

  • 工事修筑时主要考虑的是来自海上正面的威胁,对于后方的火力覆盖不足,有死角。
  • 设计防御时缺乏对空中威胁的预见,因而很多炮位都缺乏顶层防护,或者干脆露天。

 第10张图片
在科雷吉多尔岛,经过大半个月的火力准备,最后日军出动了2个营的兵力,在14小时内拿下这个有一万多美菲联军驻守的要塞。其中日军的一个营因为没考虑到海潮的关系在航渡阶段就几乎被岸上轻武器火力全歼。即使如此,凭借一个营的兵力在机枪和掷弹筒还有最后1小时内成功登陆的三辆坦克(其中一辆还是缴获的M3斯图亚特)的配合下最终还是压垮了守军。当然这仗打得也很冒险,航渡阶段损失一半兵力,然后打了个一波流,差点成为金门1942。
科雷吉多尔岛围攻战验证了当时美国海防要塞的防御能力,特别是海岸炮的效能。实际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第11张图片

战后日军查看被空中打击击毁的305mm露天炮台

这里举个例子,美国当时很喜欢布置一种叫disappearing gun的炮位(如上图),有些翻译为地阱炮。这种炮位一般把火炮设置在一个可以360°旋转的炮架上,炮位周围有混凝土或者沙袋提供掩护,炮身只在射击时利用杠杆支架升高,射击后利用后座降低,大多数时间里基本不暴露在地表高度以上,具有一定防炮击能力,但是这种级别的工事设计于20世纪初,缺乏垂直方向的防护,无法应对来自空中的打击,最要命的是他是固定的,无法机动。在菲律宾和夏威夷美军都部署了大量这种火炮作为固定炮台的辅助。
二战以后美军意识到了这种以牺牲对空防御换取全向射击炮位的缺点,升级成了平时在混凝土地堡中隐蔽,但是只能在有限角度射击的阵地。如今在我国的敌占岛屿金门岛和小金门也有类似的火炮布置,特别是小金门上目前充当和平礼炮的M1型 240mm榴弹炮,当然因为年代较晚,小金门的炮位对顶层防护还是比较重视的,在露天炮位射击后,炮手可以迅速通过轨道把火炮移入掩体中,以隐藏射击和躲避对手反击。

 第12张图片

当然因为年代较晚,小金门的炮位对顶层防护还是比较重视的

 第13张图片
要塞炮的终极进化形态其实是马奇诺防线的那种装甲升降炮台。只有射击孔露在外面。不射击时完全隐蔽在地下。顶层防护即使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也不能穿透。
然并卵。
这里再上传一段美国海军炮兵训练的视频,珍珠港周围的美军火炮种类基本都在这个视频中涉及到了。可以注意到海岸炮的目标指示实际是由固定观测所提供的,而列车炮并没有自身动力,展开准备时间较长等不再适合1940年代战场环境的弱点。

另外还有人说列车炮的问题。下图这张就是当时瓦胡岛上的203mm M1888型列车炮。能机动部署的一共16门(说实话美帝真是大手笔,还有两门卸掉列车底盘后,放在檀香山边上海岸边的Battery Granger Adams 炮台做固定炮台使用)。
然而瓦胡岛的铁道只覆盖了西部和珍珠港周围,整个东部都没有铁路。。。

 第14张图片

 第15张图片
有人嫌上图太老(其实已经是夏威夷铁路的终态了)。没关系,1938年的够不够?
来,告诉我传说中的环岛铁路线在哪儿?

 第16张图片

如果指着图上的黑线说是铁路,那就请先学习美版等高线图的图例(早期中国的地图绘制规范也是大部分参考美版标准)

1938年的不够,我还有1943年的大比例尺高精度军用地图

 第17张图片

1943年的战争部军用地图总够新了吧?

 第18张图片

开战后从无到有修建完反登陆要塞的Mokapu半岛依旧是没有铁路的

参考一下铁路的正确画法:

 第19张图片

终点站檀香山车站,注意铁路到此为止,没有任何离开车站的延伸线


某位连地图都不需要就能大脑开路的答主,名字我就不挂了。胡搅蛮缠真的没意思

 第20张图片

古有蒋公地图开疆,今有某某嘴炮造路。。。连图都省了,真不知道自己打自己脸有什么趣味?




 第21张图片

岛上老人的回忆,在穿山隧道开通前(1950年代),东部地区是块很孤立的区域,也就是说没有铁路

而且即使不考虑铁路铺设的问题,这种美西战争遗留下来的19世纪的老爷炮在没有制空情况下的生存能力么。。。菲律宾战役日军登陆就遇到过,结果么:

 第22张图片

基本上就是被屠杀吧

当时日军在林加延湾登陆,美军把8门同款铁道炮派出去,结果在路上被日军飞机(估计是台南航)击毁6门。剩余两门后来退入巴丹半岛,其中一门在作战中打出五发校射弹后就被对方飞机/火炮反击摧毁,其余一门结局不明。
关于美军当时驻军的情况:

岛上的主力部队当时是美第24 25步兵师,他们是1941年10月才新组建的。这两个师的前身是驻防夏威夷的“夏威夷步兵师”。这个步兵师原来是一战后组建的老式4团制步兵师。(不知道谁开始的谣言,说这个师是机械化师,毫无根据。机械化师不放美国本土应对欧洲,放在夏威夷这个弹丸之地游泳么?)。1940年代开始,美国陆军觉得这种编制太大,开始搞三团三三制步兵师,于是这个师就被一分为二成为两个步兵师,缺额的两个团由夏威夷国民警卫队编成两个团分别补充这两个师。

 第23张图片

只有一个轻坦克连就敢瞎说是机械化师。。。当代美军看来都是复仇者联盟了

甚至说两个步兵师都已经严重高估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和平时的美军部队一样,这两个师当时都不满编,在85%左右,人员大多都是入伍新兵缺乏训练,纸上配属的国民警卫队团还配属在外岛。而步24师,如果大家对朝鲜战争有所了解的话,就是那个朝鲜战争伊始参战,结果被朝鲜人民军反复教做人,不但建制打散连师长都被俘的弱鸡部队。

 第24张图片

海岸炮兵弹药不足,步兵师缺编,官兵经验都不足。

而瓦胡岛上唯一一支装甲部队的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夏威夷师在建立之初时配属过一个轻坦克连,到了1940年由于上面提到的拆分,这只坦克连已经是不隶属于任何师的独立轻装甲连了,但是装备情况很糟糕,1929年还在用6吨的一战货。

 第25张图片

这图Osprey的那本瓦胡岛防御的书里就有,只会看二流翻译的杂志自然就忽略了

到了1940年代终于“升级”到了10吨的“坦克”了,代价是新“坦克”是奇葩到有两个炮塔但是没有炮,主武器仅有两挺机枪的M2A2。。。估计真交手连豆战车都可以嘲笑它一下。

 第26张图片

夏威夷街头比汽车大不了多少的“坦克”

所以说当时瓦胡岛的驻军主力师其实是新成立,缺乏经验和训练的二线部队。兵力大致上相当于一个2旅团4联队建制的日军甲种步兵师。由于补充新兵,混编国民警卫队,论战斗力应该还远逊于日军。毕竟日军打下马来亚和新加坡才动用3个师团,而对手英军大约有7个师。而24/25师在开战后还经历了一整年的训练才被投入战斗。历史上24师也没有什么光辉的亮点反而败仗不少(比如朝鲜)
<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google.de/books/edition/Rolling_Thunder_Against_the_Rising_Sun/VlfMQk-wekkC%3Fhl%3Den%26gbpv%3D1%26dq%3D%252211th%2Btank%2Bcompany%2522%2Boahu%26pg%3DPT114%26printsec%3Dfrontcov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s://www.google.de/books/edition/Rolling_Thunder_Against_the_Rising_Sun/VlfMQk-wekkC?hl=en&gbpv=1&dq=%2211th+tank+company%22+oahu&pg=PT114&printsec=frontcover
 第27张图片
所以总结来说
瓦胡岛的防御,作为美国二战前海岸防御模式的一个典型,是落后于时代的产物。这里有大萧条在经济上的不利因素,也有整个体系建立过早,没有充分预见到空中力量发展的大背景。英美当时岸防体系相比欧洲大陆比如法,苏等国家来可以说落后一代或者至少半代,这里也有英美长期掌握海上霸权,陈旧的岸防体系缺乏实战历练和发展动力,堆砌重炮有余,而现代化技术进步缺乏想象力。
瓦胡岛上的陆军部队,作为排在海军、航空兵和岸炮之后的最后防御力量也是长期欠发展的。从20年代开始到40年代初,守军除了有限的武器更新换代之外,没有任何数量上的大规模增加。尽管美国战争部屡次制定计划对其加强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改变,即使夏威夷的实际兵力仅有作战计划期望的1/6 。
所以从整个1941年末瓦胡岛糟糕的防御情况来看,日军利用作战突然性突击进攻得手的可能性还是有的。1941年底,美军现有的岸炮主要是集中在南部防御珍珠港水道的正面,以及瓦胡岛北岸比较容易防守的海岸。陆军兵营也是布置在岛中央靠北的方位。瓦胡岛的东部海岸因为紧贴科劳山脉的关系,基本没有什么像样防御,可以说是空档。但是这个地方恰恰又一片适合登陆的海滩和大小适中的平原能够展开兵力。
登陆的成功性取决于日海航飞机对地面的有效支援和日本步兵的战术能力和突击能力。
另外根据美军事后的统计,粮食严重依赖本土调运的瓦胡岛当时的粮食储备仅有37天,并且严重缺乏土豆稻米等主粮。

简单说一下我的构思(脑洞):

https://aviation.hawaii.gov/airfields-airports/oahu/kaneohe-naval-air-station/
 第28张图片

  • 登陆点选择在Mokapu point。目的是抢占这里的美海军水上飞机基地(二战后被四等人接收改建成起降固定翼的航空基地,所以一开始我以为是在建,但其实查阅资料后发现跑道和机库都已完工)。

 第29张图片

1940年刚建成时的航拍照片。

 第30张图片
当时mokapu point的位置有美国海军的水上飞机航空站,其实有跑道有停机坪,有大型机库,部署了36架卡塔琳娜,可以说规模不小了。为了方便飞机起降,美军还很贴心地疏通了这里的航道,并且除去了外海的珊瑚礁。所以这个点其实非常容易登陆,而且地形被孤立在山脉保护下,甚至连檀香山的炮兵都很难威胁到。珍珠港袭击前7分钟,该航空站就被日军优先攻击,地面上33架中有27架被完全摧毁,剩余三架当时在执行巡逻任务得以幸存。可见完全没有有效的防空火力。

 第31张图片

遇袭2天后拍摄的航空照片

登陆点可以选择Mokapu正面,南边的Kaneohe 湾和西面的 Kailua的沙滩, 整个区域内的有几处高地当时并未设防,连防空火力都没有。Kailua海滩往南大约5公里有Bellow野战机场。该机场当年7月刚刚被扩建成永备机场,珍珠港袭击时还降落过B17,可见跑道条件不差。但是当时这里并没有什么飞机,更没有防卫。

 第32张图片
从Kaneohe镇出发,往西南4公里则是Nuuanu Pali山口,可以从这个山口直接翻过科劳山脉的南端,一旦过了这个山口直接往下就是檀香山和更远的珍珠港。在1941年这里就有现成的盘山公路,叫Kamehameha Highway,整个路程大约12公里,不算太远,当然能否通过这个山口是很大挑战,虽然海拔400米不到不算太有挑战,但是两侧山脊非常陡峭,公路蜿蜒,及时抢占可不是轻松的任务。整个山区植被茂密,常年大风。如果能在美军反应过来之前拿下这个山口。胜算还是很大的。

 第33张图片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翻42年之后美军强化瓦胡岛防御方面的资料时发现了这么一段:

 第34张图片
说明我仅仅凭借地图资料得出的结论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假设攻占了瓦胡岛,之后呢?

长期占领瓦胡岛利用珍珠港作为基地威胁美国本土是不切实际的。即使抛开那些艰巨的后勤问题,假使日军成功迫使岛上驻军放弃抵抗,美国海陆军在投降前也会尽全力破坏各种设施和物资,包括自沉舰队和布雷堵塞航道,销毁燃油储备,炸毁港口设施等措施,防止日军在短期内恢复瓦胡岛的军事用途。因此,即使日军顺利攻占之,瓦胡岛和珍珠港也没有可以预期的军事意义。
所以攻占瓦胡岛的最终目标不是占领,而是发扬蝗军的家传技艺- 三光。把美军没能破坏的完全破坏,撤走日裔侨民,把全岛夷为平地和无人区(这段实在太没人性,我就不展开了)。
即使如此,日海军和运输舰队也有必要在夏威夷周围保持2-4周的存在,这在1941年还没有大规模海上舰队补给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此外还要应对美军可能的空中和水下反击。难度可想而知
总结

就整体来说,假象中的夏威夷攻略行动各阶段的任务难度可以如下简单衡量(个人瞎扯):

  • 运输2-3个师团的兵力与机动部队同时发起进攻 - 中等难度。运力问题、低速船团与高速舰队协同问题 等等。 (但是这其实不是大问题,机动部队在奔袭珍珠港的大部分航程里都是使用经济航速航行的,平均时速不过十几节,而且还经常要停下来为轻型舰艇补充燃料,因此大续航力的运输船要跟上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运输吨位和兵力的获取)
  • 抢滩登陆,抢占机场,部署陆基航空力量,夺取瓦胡岛制空权 - 低难度
  • 夺取檀香山珍珠港、消灭驻防美军部队 - 中等难度 - 达成突然性, 克服不利地形, 快速突破机动,克服美军筑垒要塞。
  • 在瓦胡岛和夏威夷维持2周以上的海陆军存在(夺岛部队和机动部队)- 极高难度。 燃料问题, 反潜问题,美军舰载航空兵反击问题,陆军和舰队补给问题,撤退问题。
总之,赌一把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是如果搞长期围攻,那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距离是夏威夷最好的防御,从日本本土到夏威夷距离过于遥远,中间也没有前进基地。补给间隔过于漫长且在潜艇面前非常脆弱。即使占领瓦胡岛,维持存在也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维持短期存在也是极高难度的挑战。
而且这还涉及到日本海陆军的配合问题,这种规模的攻势要占用的资源和南洋方向的作战会有极大冲突,这种情况下调和海陆军矛盾估计比攻克瓦胡岛难度都要大。这也不符合战前日本对美作战的预想 - 即占领南洋后等待美军主力反击并在中途通过决战邀击歼灭之的设想。
所以派航母突袭珍珠港并瘫痪之,装完13立马就走这才是最合(ci)理(ji)的方(wan)案(fa)
附赠 大比例尺高清瓦胡岛全图地形图,美国陆军绘制
Oahu Index Map - COE 1933-1936各种夏威夷全系列地图汇总
Research Guides: Maps: Hawaiʻips.
研究外国的东西,特别是还比较冷门的东西,最好直接看原文和一手资料,最不济也最好看看原文的研究或者著作,依靠国内水平参差的翻译是不行的。
我看很多人在下面引用了战舰某期对osprey- Defenses of Pearl Harbor and Oahu 1907–50 的书的翻译(从文字到图基本都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得到授权过了)。首先这翻译质量真的不行,加了一堆夏威夷历史的介绍凑字数,此外原文本来就是本仅有百来页的小册子,经过翻译这进一步节选浓缩,内容砍成了十几页却要涵盖从1907-1950时代瓦胡岛的防御体系变迁,因此很多关键内容基本都是一笔带过,一些对海岸防御体系基本问题很陌生的读者往往会不自主脑补一些内容,或者干脆误读,反过来还以为别人都是错的,实在很无语。(比如下面某位答主口口声声的Battery Granger Adams炮台的两门203“轨道炮”其实是拆掉轮毂以后安放在混凝土固定基座上,毫无机动能力,这个基座今天是个私人泳池)
所以对于那些看了十几页中文二流杂志就以为自己代表真理的,我无心去逐一科普辟谣,大家有兴趣我还是再次推荐去看原文资料交叉比对。

 第35张图片

24 或者25步兵师还有坦克连?奇闻啊。到底是谁分不清日期呢?



以上
17/07/2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