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佛教戒律简介

[复制链接]
81624 1
薇在左边 发表于 2022-8-26 05:36:3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佛陀的僧团成立后很多年间,没有制定过戒律,僧人们都自觉过着清净的梵行生活
佛陀制定的第一条戒,就是波罗夷第一:禁淫欲法。
制戒原因是,韦沙离城苏定那出家后,因灾回父母家乞食,与出家前妻子同房生子。佛陀知道此事后呵责他说:“宁可把男根放在恐怖的毒蛇嘴牙中,也不要把它放到女根中!宁可把男根放在熊熊的火焰中,也不要把它放到女根中!即使把它放到毒蛇的口中,火焰中,你都不会因为这样在将来死去之后而投生到地狱当中,投生到恶趣、苦趣。”

世尊呵责了之后,就制定了第一条戒律:

“若比丘从事淫欲法者,是波罗夷,不共住。”

波罗夷,犹如有人的头被砍断了,不可能再与他的身体连接而活命。同样的,比丘从事淫欲法后,即非沙门、非释迦子了。

戒律文本看,即使在佛陀在世时,要守好不淫戒也很难,还有很多僧人控制不住犯戒。淫欲戒是所有戒中最重的一条。因为性行为是对生命意志的最大肯定,是生命轮回延续的必须手段,爱欲是与佛法根本上格格不入的。
在制定第一条戒律后,随着僧团规模的不断扩大,僧人成份的不断复杂,不良现象和不良分子也逐渐增多。每当比库们发生不适当行为时,世尊就此因缘而制定了相应的戒律。

北传佛教有种说法:“戒律不得向非出家人介绍”,这主要是担心,一旦看到出家人犯戒,对出家人形成不好的批评性看法。南传则无此规定。经文中,佛陀并没有说过不允许在家人学习戒律。佛陀在《增支部 三集篇》中说,“诸比丘,这三种东西是毫无隐瞒的照耀给人们看的。此三者为何?一为明月,二为太阳,三为如来的经和律。”

客观上,如果在家人充分了解戒律,可以对僧人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僧人也会被迫更多约束自己,更好持戒。

以下内容涉及更多戒律细节,请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看。

比丘的戒律一共包括了227条(南传),或250条(北传,四分律)。

所有戒可以分为八大类,即:

一.波罗夷:4条;

淫欲,杀人体,盗,自称上人(大妄语)

波罗夷相当于比库的极刑。凡违犯了此戒律即自动丧失比库的身份,并且不得与僧团共住,当生也不能再受戒成为比库。

二.僧残法:13条;即:

1.故意出精
2.触摸女人
3.对女人说粗恶语
4.向女人赞叹以淫欲侍奉自己
5.做媒
6.建无主孤邸
7.建大住所
8.以无根据戒律诽谤
9.取类似事件的戒律诽谤
10.分裂僧团
11.追随分裂僧团
12.不受劝告
13.污家不受驱摈

对于此十三法,前面九条只需做一次即犯,后面四条则须经劝告三次才犯。

犯僧残虽然还不至于失去比库的资格,但为了恢复正常比库身份,他必须经历忏悔至出罪的一系列程序——由僧团来执行,并被迫在一段时间离开僧团别住(关禁闭)。

三.不定法:2条;
指尚未确定比库所违犯的是属于波罗夷、僧残或单堕三者之中的哪一种罪行。

这一类戒只有两条:
1.被控告与女人屏覆处坐
2.被控告与女人偏僻处坐

四.舍堕法:30条;

都是关于衣、敷具、金钱、钵、药品等物品方面的规定。凡是犯了此类戒的比库,应先把违律的物品在僧团中、在两三众中,或在一个人面前舍弃,舍弃之后再忏悔其罪。

这类戒分为三类:衣品、蚕丝品、钵品,每一品有十条,共有三十条:

1.存放多余袈裟过十日
2.离开三衣过夜
3.存放布料超过一月
4.让非亲戚比库尼洗染旧衣
5.接受非亲戚比库尼衣
6.向非亲戚居士乞衣
7.过量取衣
8.要求好衣
9.劝两家合供好衣
10.向净人索衣次数过限
11.做混蚕丝敷具
12.做纯黑羊毛敷具
13.做新敷具毛色不合规定
14.六年内做新敷具
15.做新坐垫不加旧垫布
16.自带羊毛超过三由旬
17.让非亲戚比库尼洗染羊毛
18.接受金钱
19.从事金钱交易
20.从事买卖
21.存放多余钵过十日
22.钵不满五缀换新钵
23.存放七日药过七日
24.提前寻求或使用雨浴衣
25.施衣后夺回
26.自乞线织衣
27.令织好衣
28.存放特施衣过限
29.衣存俗家过六夜
30.将供僧物转供己

五.单堕
违犯这一类戒者只需向一位比库发露忏罪即可。

分为九类,共九十二条:
1.妄语
2.辱骂语
3.离间比库
4.与未达上者同句诵法
5.与未达上者同宿过限
6.与女人同宿
7.对女人说法过限
8.告诉未达上者真实上人法
9.将比库的粗恶罪告诉未达上者
10.掘地
11.破坏植物
12.异语恼乱
13.嫌责轻毁
14.离开不收坐卧具
15.僧房内敷设卧具离开不收
16.强挤先住比库
17.赶比库出僧房
18.住楼上使用可卸脚之
19.建大房屋顶覆盖过限
20.有生物之水浇草或土
21.未受派教诫比库尼
22.教诫比库尼至日落
23.至比库尼寝室教诫
24.毁谤教诫比库尼的比库
25.送衣给非亲戚比库尼
26.为非亲戚比库尼缝衣
27.与比库尼相约同行
28.与比库尼相约乘船
29.吃比库尼促成之食
30.单独与比库尼共坐
31.食用施处食过限
32.结众食
33.辗转食
34.取饼或干粮过限
35.足食后再吃
36.引诱足食比库再吃
37.非时食
38.吃用储存的食物
39.为己乞美食
40.吃未授与食物
41.亲手拿食物给外道
42.托钵途中赶走同伴
43.强入于有两人之家坐
44.与女人屏覆处共坐
45.单独与女人共坐
46.受请后不嘱咐行访诸家
47.接受四月药资具过限
48.观看出征军队
49.住在军中过限
50.观看演习阅兵
51.饮酒
52.搔痒
53.水中嬉戏
54.不恭敬
55.恐吓比库
56.燃火取暖
57.半月内洗浴
58.穿未作坏色新衣
59.穿未舍出的共有衣
60.藏匿比库物品
61.故意杀生
62.使用有生物之水
63.翻案如法诤事
64.覆藏比库粗恶罪
65.使未满二十岁者达上
66.与盗贼商旅相约同行
67.与女人相约同行
68.坚持恶见不受劝告
69.与恶见比库共住
70.与受摈沙马内拉共住
71.不学学处
72.诽谤学处
73.不专心听诵
74.打比库
75.举手作打势
76.以无根据桑喀地谢沙毁谤
77.故意使比库疑悔
78.偷听不和比库谈论
79.与欲后不满如法甘马
80.僧团会议未与欲离座
81.不满僧团和合分衣
82.将供僧物转与他人
83.未先告知入王宫
84.在住处外捡拾宝物
85.非时入村不嘱比库
86.做骨、牙、角制针筒
87.床、椅脚高过量
88.床、椅入棉花
89.做坐具过量
90.做覆疮衣过量
91.做雨浴衣过量
92.做衣过量

六.应悔过

共有四条,都是关于食物的:
1.俗家中接受比库尼食物
2.不斥责在俗人家周旋供食的比库尼
3.接受认定学家的食物
4.未先告知而在有危险住处中接受食物

七、应学法

主要是关于比库行止威仪的规定。共有七十五条:

1.齐整着下衣
2.齐整披衣
3.善披覆行于俗家间
4.善披覆坐于俗家间
5.善摄护行于俗家间
6.善摄护坐于俗家间
7.眼垂视行于俗家间
8.眼垂视坐于俗家间
9.不拉高衣行于俗家间
10.不拉高衣坐于俗家间
11.不高声嬉笑行于俗家间
12.不高声嬉笑坐于俗家间
13.低声行于俗家间
14.低声坐于俗家间
15.不摇身行于俗家间
16.不摇身坐于俗家间
17.不摇臂行于俗家间
18.不摇臂坐于俗家间
19.不摇头行于俗家间
20.不摇头坐于俗家间
21.不叉腰行于俗家间
22.不叉腰坐于俗家间
23.不覆头行于俗家间
24.不覆头坐于俗家间
25.不踮脚行于俗家间
26.不抱膝坐于俗家间
27.恭敬接受钵食
28.注意钵接受钵食
29.以等量之羹接受钵食
30.平钵接受钵食
31.恭敬食用钵食
32.注意钵食用钵食
33.次第食用钵食
34.以等量之羹食用钵食
35.不从顶部捏取食用钵食
36.不以饭覆盖羹菜想要更多
37.不为自己乞求羹饭
38.不心存不满观看他人之钵
39.不作过大饭团
40.做圆的团食
41.饭团未持到时不张口
42.用餐时不把手全部塞入口中
43.不口含饭团说话
44.不投掷团食
45.不咬断饭团
46.不塞满口
47.不甩手而食
48.不散落饭粒而食
49.不伸舌而食
50.不作喳噗喳噗声而食
51.不作苏噜苏噜声而食
52.不舔手而食
53.不舔钵而食
54.不舔唇而食
55.不以沾有食物的手拿饮水器
56.不把有饭粒的洗钵水倒于俗家间
57.不对持伞者说法
58.不对持杖者说法
59.不对持刀者说法
60.不对持弓箭者说法
61.不对穿拖鞋者说法
62.不对穿鞋者说法
63.不对坐在车上者说法
64.不对躺卧者说法
65.不对抱膝坐者说法
66.不对缠头者说法
67.不对覆头者说法
68.不坐在地上对坐在座位者说法
69.不坐在低座对坐高座者说法
70.不站着对坐着者说法
71.不走在后面对走在前面者说法
72.不走在路旁对走在路中者说法
73.不站着大小便
74.不在植物上大小便或吐唾液
75.不在水中大小便或吐唾液
八、七止诤法
来止息僧团争议的七种方法:
1.现前调伏(当事人应在场)
2.忆念调伏(让当事人回忆)
3.不痴调伏
4.自认(让当事人自己承认)
5.依多数
6.调查罪恶
7.以草覆盖(不再追究)
依不同的犯戒程度而构成七种罪。此七种罪从重至轻依次为:
1.波罗夷
2.僧残
3.偷兰遮,粗重罪
4.单堕;
5.应悔过;
6.恶作(突吉罗);
7.恶说

当知戒与罪是有所不同的。
戒条为佛陀所制定,是每一位弟子都应当持守的。
“罪”则是由于持戒者有意或无意违犯了戒而构成的过错。
所有的戒,在佛涅槃后,由优波离尊者背出,经第一次集结参加的所有僧人确认,形成戒的定版。但在后世长期的流传中,不同派系僧团的戒开始有所出入。
南北传戒的不同自古有之,但一些小小戒,如果你研究佛陀制每条戒的具体原因,就可以认同佛陀涅槃前对阿难说“小小戒可舍”的说法,还是合理的。
对小戒特别强调,相反,对大戒,如过午不食、持金钱戒这些,反倒不认真对待,这就说不过去了。
大部分戒律,只是强制禁止弟子去做某些行为,戒是为了断除恶行,避免恶业,而不是硬要弟子积极行善。即使佛陀教导弟子去行某种积极性行为,如,“应该布施”等等,他也只是建议,而非强制。


上一篇:世界名城录:世界之都世界第一大城市纽约
下一篇:【坦格利安王朝史12】彩云易散琉璃脆——血龙狂舞01(冰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你爸是鸡霸 发表于 2022-8-26 05:37:21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佛陀在《增支部 三集篇 132经》中说,“诸比丘,这三种东西是毫无隐瞒的照耀给人们看的。此三者为何?一为明月,二为太阳,三为如来的经和律。庄春江版译为: 比丘们!有这三种,当被暴露时照耀,非被覆藏时,哪三种呢?比丘们!月轮被暴露时照耀,非被覆藏时;比丘们!日轮被暴露时照耀,非被覆藏时;比丘们!被如来教导的法与律被暴露时照耀,非被覆藏时,比丘们!这是三种,当被暴露时照耀,非被覆藏时。”经文中把律比为日月,应正大光明呈现众人之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1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