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求麻省理工学院学研究生申请要求和专业介绍?

[复制链接]
12885 0
royd 发表于 2023-2-14 04:46:3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麻省理工学院学研究生申请要求和专业介绍?


上一篇:在波士顿租房子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一篇:这个背景 ED1波士顿大学会被拒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沙发
Forever原地 发表于 2023-2-14 04:46:5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开设专业及申请要求等信息,可以直接从以下官网地址查看:http://gradadmissions.mit.edu/programs/degrees/masters-degrees/
今天我就给题主与大家介绍一点从官网上没那么容易被发现的东西——存在于“被称为走在社会发明最前端的MIT Media Lab”里的MIT“宝藏”专业:Media Arts & Sciences 。不仅不要钱,对GRE也没有要求。

 第1张图片

Program in Media Arts &Sciences at the MIT Media Lab

 第2张图片

Program in Media Arts &Sciences at the MIT Media Lab

1、站在巨人肩膀上的Media Arts & Sciences

这个项目开设在MIT Media Lab,可能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室比较陌生,但大家熟知的Kindle电子墨水技术、XO Laptop、乐高Mindstorms、Scratch编程语言、全息数字3D打印...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绝大多数高新科技都出自该实验室。

 第3张图片

MIT Media Lab Mediated Matter Group

MIT Media Lab一直以来都围绕着“技术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进行研究,并且它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研究型实验室、学院派实验室、工业界实验室或者政府研究所都不同。
MIT Media Lab不限制研究方向。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室里所有研究小组的成员都能一边研究自己的项目,一边拿到项目经费。
因为MIT Media Lab每年的研究项目都是由Google、微软、Hasbrow、时代华纳、LG、三星等社会上的知名企业掏钱赞助,而MIT Media Lab只承诺企业内部人员拥有观察研究过程的机会。

 第4张图片

Ariel Noyman, City Science group, MIT Media Lab

听起来似乎有点“掉馅饼”的意思,实际上,这些企业就算不能直接干涉以及参与研究过程,但在这个引领着社会发展方向的实验室仅是观察就足以得到启发。(另外,如果企业在研究人员的某项发明中看到了商机,必须向MIT Media Lab申请授权才可使用)

 第5张图片

加入MAS需从“Faculty members/research groups”中选取三个项目

MIT Media Lab目前有大约400个项目正在进行,而今天我跟大家聊的Media Arts & Sciences(MAS)专业的申请需从Faculty members/research groups(里面包含22个项目)中选择三个项目进行申请,申请成功后即可加入MIT Media lab。
2、MAS可选择的22个研究方向

以下:

 第6张图片

 第7张图片

 第8张图片
这22个研究小组的主题方向主要涵盖了人机交互、城市科学、终身幼儿园、流动界面、可触媒体、私人机器人、智慧城市等,与MIT Media Lab的研究重点一脉相承:关注科技与人类的未来。
比如,专注于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互动界面“fluid interfaces” 小组以为提升人们对世界的感知而设计。这里所关注的“界面”比同学们平时所关注的“界面”更广,它更像是人感知世界,与世界发生互动的媒介,而不仅仅是手机界面,网页界面。

 第9张图片

fluid interfaces research group

我记得前几年前MIT Media Lab leader派蒂·梅斯教授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过这个概念。
“我是一个很不喜欢一切手持设备的人,包括iPhone,我认为这些设备是强行加入的界面,好让我们“移民”到数字世界,但这些设备却无法帮助我们掌握一些对成功生活至关重要的认知技能,例如动机,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情绪调节等等正向能力。”
所以,她认为未来技术的发展目标是消灭这些“设备”,去把它们的功能释放到日常生活中,让数字技术融于我们真实的世界。
而fluid interfaces小组从成立之初也一直坚持对除了界面设计之外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进行系统了解,去增强人们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系统和界面。
比如前段时间在网络上迅速窜红的“第六感装置”,就是fluid interfaces小组成员Prarnav Mistry的发明。

 第10张图片

by Ted talk

再比如下面这个可穿戴的“无声语音识别”设备也是该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

 第11张图片

AlterEgo:A Personalized Wearable Silent Speech Interface

这个设备可通过骨导传感器和智能肌电图通过皮肤震动等形式来传递一些听觉反馈,对于听力有障碍的群体来说,可以将他们听不到的声音变成可以“触摸”到的语言。
当然,以上只是Media Arts & Sciences(MAS)可以选择的22个项目小组中的其中一组,由于篇幅的限制,我无法逐一将剩下的21个方向展开细聊。感兴趣同学可以前往https://www.media.mit.edu/research/?filter=groups详细了解,也可私信与我取得联系。
3、MAS的录取要求和作品集建议

下面是MIT官网给出的申请材料的具体要求:

 第12张图片

Media Arts &Sciences(MAS)申请要求

•Statement of Objectives:需要包含 作品集链接研究生导师选择
• 大学的成绩单扫描件(不强制要求官方正式成绩单)
• 三封推荐信
• 列出最多三个意向教授或研究组(同学们可以从前面介绍的22个研究组,每个组的网站里面找该方向的教授)
• 语言成绩:IELTS score:7。TOEFL score:94(Internet-based)

 第13张图片

提交材料的规则

关于申请材料的评估,MIT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关于作品集页数,大小,审阅时长,项目方向的要求,比如皇艺要求大家在3页内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完整,罗德岛要求大家提交12-20works,MIT只有一句:“include any relevant work of yours that you would like to showcase to our faculty”。
看上去好像只要与同学们自身相关的,所有的项目材料都可以放在作品集里?并不是。

 第14张图片

每年MAS会招收约50名硕士和博士生

通过每年MIT medialab申请成功的案例来看,MIT考官非常看重你是不是清楚自己在MIT medialab期间到底想专注于什么。
所以同学们的作品集里所有的项目方向最好都有一个主要的内核,要让考官看完你的作品集就会清晰的知道你在MIT这期间到底要做些什么,你未来想要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作品集中同学们需展示你为这个方向所做的“积累”,项目积累的方向要与你未来在MIT Medialab的研究方向所契合。
当然,除了作品集之外,如果同学们还有各种扩展项目(课堂项目之外的项目)上的工作能力的证明,比如你的某个项目曾被发表,或曾获奖,只要是能够证明你目前的能力在领域内被他人认可的地方,都是能够与其他申请者拉开差距的关键。

 第15张图片

这是去年的Admissions Timeline 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大概九月中旬这个项目就会开放申请

如果现在正准备留学的同学有意愿申请今天这个“不要钱”的专业,从现在开始就一定要对自己之后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有为这个目标做长期准备的决心。因为你即将进入的是一个“引领着世界文明发展”的实验室,你只有对你专注的事情保有热情,只有一直保持前进才能带领这个世界走的更远。
PS:想申请该项目的同学可以先上官网https://www.media.mit.edu/research/?filter=groups进行浏览,确定自己想要申请的三个项目组。
以上就是关于MIT Media Arts & Sciences这一专业的介绍 ,望有帮助,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missTT 发表于 2023-2-14 04:47:40 | 只看该作者
 
前言

现在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在本科毕业之后申请到美国读硕士项目,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对于自己本科专业并不是很满意的同学也会趁着这个机会转专业。但是跨专业申请意味着更高的难度,很多同学对于跨专业申请也没有什么信心。
我其实对于自己本科学习的专业就不是很满意,所以我在硕士项目申请的时候也选择了转专业申请。虽然当时这也为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是我还是顺利地申请到了MIT的项目。
正好MIT也是题主想去的学校,所以今天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经历,希望可以为同样想要跨专业申请或者想去MIT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在我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之前,我先把自己的背景放在文章的最前面,这样大家也可以更好地借鉴我的申请经验。
背景简述

本科:
Mount Holyoke College
GPA 3.97
TOEFL:
Reading 30+Listening 30+Speaking 23+Writing 28
Total 111 (June 30th, 2012)
GRE:
1st time: Verbal 158+ Quantitative 168+Writing 3.5
2nd time: Verbal 164+ Quantitative 167+Writing 4.0
Admissi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全奖mast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t. Louis, School of Engineering & Applied Science, 全奖PhD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全奖PhD

 第31张图片
本科大学的选择


在分享我的留学申请经历时,我决定从我本科大学的选择开始说起,因为我觉得我的大学经历对于我后续的硕士申请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整个求学期间的心路历程。
首先和大多数的同学都不一样,我高中是在澳洲读的,那是一个位于国家公园旁的小学校,在那里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对我也都十分的友好,所以虽然我的英语口语一直都算不上好,但是我还是很顺利地完成了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
因为我之前在国内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所以在澳洲上学的时候,课程难度对于我来说相对还是比较低的,我学习起来也没有什么挑战性。
在高中毕业之后,我十分顺利地被当地的大学录取,可是在这个时候我却觉得这一切似乎都来的太容易了一些,我觉得这可能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恰好这个时候我之前国内的很多同学都选择申请到美国读本科,而美国高校的教学质量也要高于澳洲,所以我也决定休学一年试着申请到美国留学。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基本都是一个人闷在家里准备托福以及SAT的考试,虽然这一年中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因为我当时没有任何申请的经验,加上当时我也没有向其他人寻求帮助,所以我有很多准备环节都没有做好,结果最终我没有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高校。
在这个时候我的父母看到我已经浪费了一年的时间,他们也劝我要不就不要申请到美国读本科了,留在澳洲读书其实也是可以的。
但是我却有些不甘心,我拒掉了澳洲所有的高校,再次投身于申请美国本科的准备之中。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在这次的申请中我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工作,同时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向别人寻求了帮助。
因此最终有几所我心仪的高校给了我offer,而我最终选择了一所给了我全奖的文理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
可以说这次的本科留学申请让我有了一定的申请经验,而最为重要的是这次的经历让我勇于去挑战,而这次的申请经历也让我明白在申请的时候需要针对对方的需要来进行准备。
另外两年的申请过程让我我学会如何保持耐心和一个积极的心态,这些对于留学申请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段经历也为我之后的硕士申请打下了基础。

 第32张图片
大学阶段学习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大家在了解了我的这段经历之后,就会了解我为什么要转专业申请硕士项目了。
当时我选择进入Mount Holyoke College主要是想要学习它的医科专业,这也和我的家人从小和我灌输的思想有关,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将学医当成了我的理想。而刚刚进入大学之后,我学习的预科课也都是医学方面的,可是在来到美国之后,我了解到美国的医学院国际生录取率并不乐观,好在当时我们学校是让同学在大二之后再决定自己的专业,所以我也有机会将自己的目标转为牙医学院。
如果事情按照我最初的打算发展下去,现在的我估计正在准备开自己的牙医诊所,也不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留学申请经验了,而我之所以改变了自己的发展规划,主要是因为我在大二时期的一段科研经历。
在大二的时候,我为了积累学术经验,所以在当时进入了一个化学系教授的实验室,加入了一个对名叫polydimethylsiloxane的材料的研究,研究主题是如何让这个材料更加亲水。

 第33张图片
因为我们学校只有本科生,所以我们学校的本科生不仅可以参与很多的科研项目研究,同时在项目中都是主要的参与者,在整个科研过程中我们也有很高的自主权,因此在这个项目的研究中,我做了很多的工作。
从项目的实验设计开始一直到后续的设备搭建我都有参与到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亲自去设计和创造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这也比之前每天记课堂笔记有意思的多。
而在做项目的那段时间里,我迷上了产品的设计,平时我的脑海中也一直萦绕着一些关于产品设计的构想,所以我也会随手拿着一个小本本在上面记录我的创意。而在那个时候国内正好在广泛讨论pm2.5的污染问题,而在那个时候也有一批放pm2.5的口罩应运而生。
可是我在了解了之后发现当时国内所谓那些可以防pm2.5的口罩大多只是一个噱头,其实很多口罩并不能真正防pm2.5,这主要是因为过滤的缝隙太大或者密封性不好。
针对这些问题,当时我也利用一次性的水瓶为原料,设计了一款真正可以起到防pm2.5的口罩,其过滤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造价也相应提高了不少。

 第34张图片
而当时我也带着自己设计的这个作品去参加了克林顿组织的一个全美的学生大会,在这次大会中我的作品并没有得奖,但是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很多新的朋友,也拓展了我的视野,最为关键的是在这次活动之后,我决定自己未来一定要从事一个让我有创造与设计空间的工作。后来经过思考之后,我决定将来要从事工程类的工作,因为我觉得这类的工作最适合我。
但是我的学校中并没有设立工程学院,所以我并不能选到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加上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大三了,之前我也已经选择了牙医方向,所以最终我只是将我的专业调整到了化学方向。
不过我很清楚自己这样的本科背景在未来申请工程类硕士项目的时候回为我带来巨大的劣势,所以我当时也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善我的本科背景,但是因为我们学校本身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所以我也选择到邻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去选修一些和工程相关的课程。
当时我很迫切地想要学习一些和工程相关的知识,所以当时我没有选择循序渐进地先学习一些基础的课程,而是上来就选修了机械工程专业大四上的毕业总结课,在这门课上同学们需要运用自己四年内学到的专业知识,去设计出一个作品。
虽然这门课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模式,但是当时很不走运的是我的队友都不是很靠谱,所以大部分的工作还是要我自己去完成。
当时我完全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不得不自己一点一点地恶补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在那一个学期中我也一直都处于一种极端忙碌的状态之中。
回顾这段经历,我也很感激我那些不靠谱的队友,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我也不会如此努力地学习工程方面的知识。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对方对于实习以及科研经历也是十分看重的,所以我也很重视假期时间的利用,这对于我的专业背景也是很好的提升。
正因为我之前在学校进行了一些工程方面项目的研究,同时也选修了一些工程系的课程,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的背景,所以在大三的暑假,我顺利申请进入MIT材料工程学院的一个项目进行科研,当时的课题是研究一种高性能的2D materia。

 第35张图片

我合成的2D MoS2原子力显微镜图

MIT作为理工科的顶级学府,在我的心中也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在来到MIT之前,我对于那里充满了向往。但是真正来到了MIT之后,这里的环境却和我的想象相去甚远。
当时我们项目做实验的教学楼是MIT最老的教学楼之一了,里面的过道十分狭窄,还被大大小小的气体瓶占据了大量的空间,所以平时走路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
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实验室里面十分的寒冷,就算我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是会时不时感受到阵阵寒意。
不过很快我的注意力就被实验室中大神们的实验态度吸引了过去,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实验之中,丝毫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实验室中大家忙到深夜也是家常便饭。
我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工作状态也被吓了一跳,当时我也很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适应这样高强度的科研生活。可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节奏,后来的我也可以为了寻找一片完整的材料结构,坐在显微镜前整整一天。

 第36张图片

和mit实验室里的同事和导师们的合照,捧着向日葵的是Jing Kong教授,她旁边站的是被尊称为碳学之母的Mildred Dresselhaus教授

时间在每天的科研工作中悄然流逝,很快暑假就结束了,而在这次的科研经历中,我并没有做出什么科研成果,不过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在我看来这次的暑期科研经历对于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正是这次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科研生活的真谛,在这个过程十分的辛苦,而且平时经常会觉得看不到尽头,但是只要我们真的热爱它,那么我们只要可以坚持下去,还是可以走到最后的。
也正是这次的科研经历,让我确定自己是适合走科研这条路的,这对于我之后确定自己的申请方向也是很关键的。
所以我建议四同学们在本科期间一定要多多参加各类的实习或是实践活动,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同时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而在确定了自己想要申请的方向之后,我们也一定要多做一些准备工作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因为这些准备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最好可以尽早着手准备。

 第37张图片
留学申请准备

在MIT的科研项目结束之后,我也正式开始了我的留学申请准备工作,因为我本科是在美国读的,所以在申请硕士项目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提交自己的语言成绩。
在申请的时候,我一开始决定先完成GRE的考试,这样的话在之后的申请过程中我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起初我觉得我已经在美国读了很久的书,想要通过GRE考试还是比较轻松的,所以我在备考的时候并不是太用心。不过事实证明我这样做实在是有些托大,因为GRE考试中会有大量专业性很强的词语,这些词语我平时很少接触到,加上其考试的模式也和我平时接触到的不一样,所以我考出的成绩十分惨淡。有了这次失手的教训,之后我也老老实实用心准备GRE的考试。
在我看来想要考好GRE考试,最重要的就是单词的积累,只有掌握了词汇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及题目,从而考出高分。
另外GRE考试也是考察考生的答题技巧,所以我们也一定要掌握答题的技巧,当时我在复习的时候主要就是进行了大量习题的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慢慢就摸索出了答题的思路与方法。
在第二次的考试中,我也顺利考出了合格的成绩,总之想要在GRE考试中考出高分,还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花工夫进行复习,在这里我也不赘述了。
在完成GRE考试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graduate school的选择了,我之所以先进行选校的工作,是因为我觉得选校会直接决定留学的效果,而且提前进行选校,在之后的申请准备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结合项目的需要进行准备,从而提升效率。因为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有过申请留学的经验,所以选校工作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次对graduate school的选择和我本科的选校有着很大的区别。
当时在选择本科学校的时候,我有很多的考虑,除了学校的排名、学科安排以及地理位置这些大家都会考虑的因素之外,我还考虑了学校的环境、生活氛围、国际生比例等等,因为我觉得这些都会影响我平时学习和生活的状态。
可是到了我本科毕业选择graduate school的时候,这些因素我统统没有考虑,我唯一考虑的就是项目的设置是否和我的兴趣方向一致,如果学校中没有我感兴趣的课题,那么就算这个项目其他条件都很优秀,我也是不会考虑的。
这也是因为我在高中毕业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自己未来发展的事情,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才会被很多其他因素干扰。但是到了申请硕士项目的时候,我很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此那些不能带给我想要的东西的项目就被我排除到了候选名单之外。
当时在了解了我想要申请工程类项目之后,我本科的导师向我推荐了西北大学的材料工程项目,因为这个项目的专业排名很不错。但是当时我了解了这个项目的课程设计以及具体的课题,我发现里面没有我感兴趣的课题,所以我并没有听从老师的意见去申请这个项目,反而申请了Umass、BU这样相对冷门的高校。
现在很多同学在选择申请的项目时往往会局限于某个专业方向,我觉得这样做反而限制了自己的选择空间,因为很多不同的专业都是和我们感兴趣的方向有联系的。像我当时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很有目的性,我当时想要申请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项目,而且这个项目最好可以能对在改善环境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我当时没有局限自己的申请方向,材料、化学、环境等方向的项目我都进行了考察,之后我会根据各个项目内具体的课题设置以及其本身的实力进行筛选。
当时我在分析了各个高校的项目之后我只申请了6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和我本身的能力及背景较为匹配,还有3个项目相对来说录取条件较为宽松,是我选择的保底项目。
和其他申请留学的同学相比,我只申请6个项目还是偏少,尤其我建议同学们在选校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申请项目的数量,这样也意味着更高的被录取几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要申请太多的高校,因为这样反而会牵扯你的大量精力,这样的话可能会影响你的申请准备工作质量,反而适得其反。

 第38张图片
在完成选校工作之后,我也开始了文书的准备,而在这个部分我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在我看来文书可以说是留学申请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了,因为对于申请的同学来说,这是老师听到你声音的唯一途径,也是你和对方交流的唯一机会。而高校的导师往往也是通过文书来了解申请同学过往的经历,同时判断申请者的能力是否满足项目的要求。
所以说申请同学的软性条件基本上都是通过文书来呈现的,而且文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申请者的专业背景,这些都可以提升申请者的竞争力,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在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文书最重要的就是展现自己的能力,所以在文书的创作中,我大量罗列了自己在大学期间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这也是为了体现我的专业能力。
通过文书的创作,我塑造了一个合格的研究员形象,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校的老师明白我已经为进入项目进行科研做好了准备。不过我的导师在看了我的文书之后,表示我的文书写的太干巴巴了,就像是一篇自我介绍,他建议我在文书中加入一些和自己相关的学术背景之外的东西,让对方感受到我是因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并投身这个方向的研究。
后来我也调整了我的文书,我开始在其中加入一些其他的经历以及对于自己想法的阐述,适当地平衡了文书内容的专业性和个性化,这样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展现我的能力。而在说到自己申请项目意愿的时候,我也提到了自己希望可以改善环境的想法和自己之前的求学经历联系到了一起,这样也让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也变得更加有说服力一些。
在文书写完之后,我将它拿给了很多的人看,希望他们提出一些意见。事实上我刚刚听到他们的意见时,内心是很抗拒的,毕竟文书是我心血的结晶,当我听到一些否定的意见时,内心深处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不过后来对照文书的内容仔细分析,他人提出的建议的确都是很准确的,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建议,我进一步修改文书让其质量再上一层楼。
后来我和MIT的导师交流时他也和我说起了当年我的文书,他说当时申请的同学有很多,其中很多的同学其他条件要比我优秀,但是在所有的申请者中,只有我提到了想要改善环境,而这正好和他的研究方向一致,所以他选中了我。
由此也可以看出文书在留学申请过程中的重要性,另外文书的内容如果可以和申请项目相契合,那么也会大大提升我们申请成功的几率。
所以我们在准备文书之前,最好可以调查申请项目,确定其具体的研究方向,之后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于文书的内容进行调整,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第39张图片
不过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想要自己完成文书的准备还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国内的同学对于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于文书内容进行优化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国内的同学们在英文写作能力方面也往往存在不足,因此独立完成文书的写作还是比较吃力的。我也建议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可以请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忙,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文书的准备,同时在其他的申请环节上,留学机构也可以提供很多的帮助。
现在随着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选择的留学机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据我了解并不是所有的留学机构都可以满足我们留学申请的需要,因为很多留学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只是了解留学申请相关的事情,对于专业以及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并不能结合项目申请的需要提供服务,对于留学申请的帮助也比较有限,同学们在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也一定要考察对方的专业性。
像现在和我合作的admitwrite就有很强的专业性,也可以满足同学们在留学申请过程中的各种需要。现在admitwrite中有超过500位和我一样来自海外名校的导师,而这也是admitwrite专业性的保障。这些导师都拿到过美国top30、英国top10名校的offer,因此他们都有着很强的能力,与此同时他们也都经历过留学申请的全过程,所以对于整个流程十分的熟悉,同时也很了解同学们在申请过程中的状态。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导师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和项目,所以无论同学想要申请什么项目,在admitwrite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来为他提供服务,这也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首先同学们可以通过导师更深入地了解专业以及项目的情况,从而作为选校的参考,而导师也会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给出一定的建议,帮助同学们顺利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在选择了想要申请的项目之后,导师也会结合项目申请的实际需要以及同学的条件,为同学制定申请的计划,从而更加合理地安排留学申请工作,确保留学申请可以顺利进行。而在同学们进行留学申请准备的时候,导师也会结合自己对项目的了解给出一些指导,让同学们的准备工作更加有针对性,使之与项目更加契合,这样的话也可以大大提升准备工作的效率。比方说导师会为同学们推荐一些和项目相关的实习机会,或是一些科研的课题项目,这些都可以有效提升申请同学的专业背景。
而在文书的准备过程中,导师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会结合项目的偏好来帮助同学们优化文书的结构和内容,使之可以更好地打动招生的老师,从而提升文书的竞争力。而在同学们完成文书创作之后,导师也会帮忙进行修改,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文书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同时还可以对文书的内容进行润色,使之更加符合对方的阅读习惯,这样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文书的质量。
另外admitwrite的半DIY服务模式在价格上也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其全部服务的收费只要2万元,这也只是传统留学机构收费的一半,因此对于同学们来说admitwrite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第40张图片
总结

以上就是我成功从文理学院申请到MIT项目的经历了,之前也有很多的学弟学妹询问我的申请经验,我总是将这归结于幸运,因为最终我可以进入MIT,也是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如果其中任何一环出现了偏差,结果或许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毕竟如今我从事的行业和我一开始决定从事的医科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不过仔细想一想我的申请历程,我觉得这也不能完全说是运气使然,因为我其实始终都在探索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而也正是我内心的兴趣驱使我做出了如今的选择。
事实上这件事对于国内很多同学来说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平时给我们选择的机会就不是很多,通常人们也都会将我们成绩最好的科目或是前景比较好的科目当成了自己喜欢的科目,等到我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时往往已经很晚了,所以很多的同学也只好选择坚持下去。
但我想说的是往往我们觉得晚的时候其实就是最早的时候,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就要勇敢地去为之努力。
或许一开始你觉得自己对于新专业一无所知,或是你距离自己的dream school有很远的距离,但是只要我们真的对其有热情,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于那些还没有真正开始申请的同学,我想说的就是我们身边会有很多机遇,无论这些机遇的大小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而只要我们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很多看似不可能的目标都会慢慢完成。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大家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相信大家都会取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第41张图片
导师背景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工程硕士,本科就读于美国文理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化学系。
通过DIY申请,收到了MIT全奖硕士,UMass Amherst Polymer Engineering 和UWashingt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全奖PhD录取。
本科期间在Mount Holyoke College 和MIT进行新材料合成和表征研究,硕士M期间在MIT研究设计和优化新能源科技。
如果你对能源,化工或是材料专业感兴趣,我可以给你很详细申请流程,选校和文书写作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从不发广告贴3 发表于 2023-2-14 04:48:08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说,申请理科对绩点的要求要比申请文科高,要体现各种能力。
申请美国留学个人简历、推荐信、成绩单、学历学位、证明以及其他的一些文件,这些文书材料同样也是能展示最多。比如:托福分数要求到少在100+以上,大学平均分(GPA):3.50
正规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递交GRE成绩递交语言成绩:
IELTS:一般要求7.0 以上,部分专业仅要求6.5,部分专业要求7.5 以上,无单项要求。
TOEFL:最低要求90 分以上,一般要求100 分,无单项要求。
重点:麻省理工学院是USNEWS美国综合大学排名第一,最佳研究生的商学院排名第一。
在美国留学申请中,GPA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条件申请文书可以体现同学们的各种实践活动经验、语言成绩以及申请文书,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条件我把它来分三方面说:个人陈述,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以及商学院要求的GMAT。当然,申请双录取项目的同学可以不要求语言成绩,但这里主要来说正常的录取项目(因为这是名校)
注:要求所有非英语母语国际学生入学时参加由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英语评估考试(English Evaluation Test),
根据该考试成绩再决定学生是否需要增加英语课程的强化训练,无论TOEFL 与IELTS 多高,都必须参加该考试。该考试并非入学申请考试,未能通过评估并不会入学。
麻省理工学院有五个学院:建筑规划学院、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院、管理学院和理学院,以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世界闻名。
优势专业: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
关于留学选校定位:
可参考留学志愿参考系统:把你的GPA、语言成绩、专业名称、院校背景(211/985/双非)等信息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会自动匹配出与你成绩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可以依据自己的条件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留学案例,了解一下与自己情况类似的人,他/她们都去了哪些院校,作为自己选择院校的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迭代0 发表于 2023-2-14 04:48:55 | 只看该作者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MIT 闫学姐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和很多同学不同,最初MIT并不是我的目标,我也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以我也很羡慕那些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方向的同学,不过好在最后我还是成功申请进入了MIT,下面我也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是怎样从文理学院申请到MIT的。
大学选择

我的高中是在澳洲的一个小学校读的,在那里老师同学对我都十分友好,虽然我当时的英语水平还有些蹩脚,但是我还是很好地融入了他们,也适应了国外的学习生活。因为之前在国内打下了很好的数理底子,所以高中的课程对于我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在高中毕业之后,我也轻松地考上了自己申请的大学。
不过或许是一切太过轻松,当时的我觉得大学生活并没有挑战性,而且这也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就在这个时候,我和国内同学聊天得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申请美国的大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挑战,也可以让自己成长,于是我决定休学一年申请美国的大学。
在这一年中,我每天都待在家里准备托福和sat考试,没有寻求他人的帮助,整个申请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文书也是自己完成的。不过因为缺乏相关的经验,加上当时自己的能力还不足,所以最终我没有申请到任何一所我心仪的高校,一年的努力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个时候我的父母也劝我不要勉强,不如就留在澳洲安安心心上学,但是在申请的过程中,我对美国的大学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也意识到到美国留学才更适合我,也坚定了自己申请美国高校的决心。加上我当时十分的不甘心,便拒绝了所有澳洲的大学要求,决定再尝试一年。
在这次申请中,我有了去年申请的失败经验,所以也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另外也寻求了他人的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也成功申请了多所心仪的大学。最终在这些大学中,我选择了一所文理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因为它为我提供了全额奖学金,最终也成为了我的选择。
大学经历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Mount Holyoke College文理学院,其实也和我当时的职业规划有一定的关系。从小我的父母就经常和我说和从医相关的事情,所以我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从医当成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所以我当时也打算未来申请医科专业。
不过后来我发现美国的医科专业录取国际学生数量很少,因此想要学医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好在美国的大学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会让学生确定专业,教授的也大多是一些通识课程,所以我也有机会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或许是从小对于学医的执念,我当时将自己的目标从医学院改成了牙医学院。

 第53张图片

我在实验室里测量材料表面的亲水性

但是最终我却还是与医生这个行业无缘,因为大学期间的一次科研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并确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在校期间我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积累一些学术经验,我也会参加学校内的科研活动。
当时我参与了一个改善polydimethylsiloxane材料亲水性的项目,主持这个项目的是一位化学教授。在这次的科研项目中,教授给了学生们很高的自由度,加上我们学校中只有本科生,所以我也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也参加了从设计实验、搭建实验设备开始的几乎所有环节,这次的经历也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意识到相比于每天记录背诵医学预科的笔记,自己参与设计与创造更加有趣,而且也能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这次的科研经历让我开始迷恋设计,当时除了实验之外,我开始迷恋上了产品设计,当时我脑海中也总是会浮现出很多设计的点子和创意,所以我随身携带了一个小本子,为的就是可以随时在上面写写画画,记录自己脑海中的那些设计想法。而在那个时候,国内最热的话题就是空气污染了,当时也出现了很多有关pm2.5的产品。
不过我经过了解后发现,那时国内虽然推出了很多宣称可以防pm2.5的口罩,但事实上根本就起不到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也开始设计过滤性能足以阻挡pm2.5的口罩,最后我选择一次性水瓶作为材料,制作出了一款过滤性能大大提升的口罩,不过价格也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其他口罩。

 第54张图片

克林顿学生大会之后学校写的一则小新闻,照片里是我带着的我的自制口罩

恰好当时克林顿组织了一个全美的学生大会,我也带着自己的这个作品去参加了,不过最后并没有获得任何的奖项。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产品还有很多缺陷,也根本不足以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次参加学生大会我也是为了可以和更多的学生交流。
而在这次的经历之后,我也彻底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做一些可以让我有设计与创造空间的工作。
之后我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职业规划,开始认真考虑究竟什么专业才最适合自己,在深思熟虑之后,我发觉工程类的专业最适合自己,不过这个时候我已经大三了,才刚刚找准自己的方向。而且我的学校内是没有工程学院的,最终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自己的专业从生化改成了化学,从而更接近工程类的专业。
我知道申请美国的硕士项目时,专业背景是十分重要的,文理学院出身的我在这一环节上无疑是处于劣势的,所以我接下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法设法地弥补自己的专业背景。好在我们学校旁的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中有很多工程类的课程可以选修,这也成为了我的救命稻草。
不过作为一个大三才半路出家的人来说,当时的时间已经不允许我再按部就班地积累自己的工程专业经验了,所以当时我选择加速自己的进度,从而学习更多的东西。因此我选修的第一节课就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大四的专业总结课,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学生运用自己在四年间学习的知识,来为一个公司设计一个产品。
当时的我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是了解一些和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也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但是不幸的是,在这次的项目中,我碰到的两个队友并不是很有责任感,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为我提供什么帮助,几乎一切的事情都要我一个人来解决。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对于我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正因为如此当时我几乎将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这个项目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工程系的了解也深了几分,这次的经历也让我在日后申请工程专业的时候多了一分的底气。
大三暑假

虽然通过选修课程弥补了专业背景上的不足,但是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而美国的高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实践经历或是实习经历十分看重,所以我也打算利用大三的暑假参加工程类的项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自己的申请增加筹码。
正因为在这个时候我已经选修过工程类的专业,也有了接近一年的材料研究经验,所以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我也有了很多的选择。
最后我很幸运地获得了去MIT实习的机会,当时我加入了一个研究项目,参与研究一种高性能2D材料的合成。

 第55张图片

我合成的2D MoS2原子力显微镜图

起初我对于MIT还是很向往的,毕竟这对于当时渴望学习工程类专业的我来说是一个圣地一般的存在,但是真的进入了MIT之后,眼前的一切却让我有些失望,MIT的实验室根本不像想象中那么光鲜。当时我做实验的大楼是MIT中最为古老的大楼之一,里面的走廊也十分的狭窄,很多地方更是堆放着液氮瓶,走在走廊中都要小心翼翼。最要命的是这些液氮瓶不仅挤占了空间,还似乎带走了楼中的热气,实验室里温度很低,就算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是会有丝丝凉意。
不过实验室中的寒冷却丝毫没有冷却学生门的科研热情,在刚刚加入项目之后,博士和博士后们的工作状态实实在在地震惊了我。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每天都在埋头工作,加班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饭,像我这样来自文理学院的学生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所以我也一度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选择工程类的专业。当我投入到项目的工作之中后,我也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后来我也会一动不动地坐在显微镜前为了寻找一片结构完整的2D的材料花上几个小时,这对于之前的我是完全难以想象的。

 第56张图片

和mit实验室里的同事和导师们的合照,捧着向日葵的是Jing Kong教授,她旁边站的是被尊称为碳学之母的Mildred Dresselhaus教授

在这一个暑假之中,我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之中,但是最终我并没有做出什么让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但是这个暑假的经历对于我来说却是无比宝贵的。因为在这个假期之中,我真正认识到了科研生活的样子,我发现虽然科研虽然十分的辛苦,而且往往让人感觉看不到尽头,但是只要你对它足够热爱,那么就可以坚持一步步地走下去,所以这次经历也彻底坚定了我申请工程类项目的决心。
申请阶段

在大三暑假的末尾,我开始了正式的申请,首先我开始准备GRE考试,一开始我并没有太重视这个考试,所以最终的成绩也并不尽如人意。所以我开始认认真真背诵单词,并做了GRE的真题,之后在第二次考试中,虽然成绩还没有达到我的目标,但是Verbal 164+ Quantitative 167+Writing 4.0的成绩也基本满足申请我目标项目的要求了,同时我清楚在申请中GRE起到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即便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升带给我的帮助也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我也开始将精力放在其他方面的准备之上。
接下来我就开始进行选校了,这次在选择目标高校的时候,我变得很有针对性,在我看来我申请的学校最重要的就是有没有我感兴趣的课题,如果没有这所学校就算有再多的优势我都不会考虑。而像高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科研设备状况、国际生比例这些因素我则不会做太多的考虑。
像当时其实我身边的很多老师都建议我申请西北大学的研究生项目,因为西北大学的材料工程专业有着很高的专业排名。但是我在对西北大学的材料工程专业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其中并没有我感兴趣的项目,最终我还是没有申请,反而选择了Umass、BU这样稍微冷门一点的高校,只因为这些高校中有我感兴趣的项目。
另外因为之前的实习经历,让我对科研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在申请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的是项目本身的实用性,像我当时就希望自己申请的项目可以致力于环境的改善,所以我在申请项目的时候并没有局限于某一个专业。而是浏览了与此相关的各种工程专业,像材料、环境、机械等等,之后结合项目的方向、师资力量等进行筛选与申请,这也大大拓宽了我的选择面,帮助我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第57张图片

我和其他MIT tata fellow到印度去实地考察怎样减少生物质燃烧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

在当时经过筛选之后,我选择了六所目标高校,其中三所是保底的申请选择,另外三所则是冲击名校的项目。在当时申请硕士的同学中,像我申请6所高校其实数量算是很低的了,这其实是因为我想要节约时间来优化自己的申请材料,不过我其实也是想要更加省时省力。所以我并不建议大家在申请的时候也只选择这么少的目标项目,因为每多申请一所学校就意味着多一个机会,所以精力允许的话还是要多多准备,尽量多申请几所学校。不过申请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如果过多申请也可能牵扯自己太多的精力,导致你申请到的学校质量下降,所以最好还是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申请。
接下来我开始进行申请文书的准备,在我看来这也是申请的最重要一环,因为只有在这个环节中,你才能和项目的老师进行交流。对方也只有通过文书,才能了解到申请的同学是不是一个对于学术有热情的人,以及其能力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员,另外在日后的实验中是否可以和身边的人保持和谐的关系,所以说文书决定了你在老师心中的印象,一定要重视。
在最初的时候,我觉得文书就是要在里面写上自己的学习、科研以及实习的经历,让对方了解你的专业能力,所以我在文书中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自己的经历,为的就是让高校的老师知道我的能力是足以成为一名合格实验员的。
但是在写的时候我过分注重描写自己的经历,很多的细节都不曾遗漏,这样让文书显得很啰嗦,同时也干巴巴的像是一篇个人简介,里面没有任何个性化的元素存在。这个时候我的导师看到了我的文书,他告诉我在写文书的时候不要过分重视对于经历的描述,最好可以在文书中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内容让对方了解是什么让你选择了这个项目以及你将来继续研究的方向以及目的。
导师的话也提醒了我,所以我对文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在文书中我也借着我之前的经历,表达了我想要通过研究改善空气污染问题的想法,最终也得到了一份内容更加充实的文书。因为之前导师的建议对我的帮助很大,所以在写完文书之后,我也拿着文书请很多人给自己建议。其中很多的建议乍一听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仔细想过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建议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在众人的帮助下我也将文书修改完成。

 第58张图片

我和其他MIT tata fellow到印度去实地考察怎样减少生物质燃烧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

我很幸运地被MIT录取,后来我在和我的导师闲聊的时候,他告诉我当时申请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的申请者都比我优秀很多,毕竟我本身不是理工科专业,化学专业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差的,另外我的工程项目经历也不够丰富。但是只有我在文书中提到了改善空气污染这件事,而这正好和他的研究方向相同,所以他才选择了我,所以我可以进入MIT学习,也是比较幸运的。
申请建议

作为一个文理学院的学生,最后成功申请到了MIT的工程项目,这件事看起来显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很多的学弟学妹也都纷纷希望我传授一些申请的经验。不少人觉得在申请的过程中我很幸运,这点我不否认,但是我认为我申请成功和自己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首先在申请的过程中,我本身的成绩是我可以申请名校的基础和前提,在本科期间我的GPA为3.97,而Verbal 164+ Quantitative 167+Writing 4.0的GRE成绩虽然不算很高,但是也满足顶级名校的要求,而托福成绩我也考到了111分,这些硬性条件也是我敢于跨专业申请的基础,所以想要申请名校,这些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回顾我的申请经历,虽然我硬性条件还不错,但是我的本科专业背景劣势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我弥补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并坚定地为它付出努力。其实和我一样,很多的同学在申请之前也会不清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究竟是什么,那么不妨像我一样多参加一些校内的科研活动,接触其他专业的内容,这样也能帮助你找到你真正有兴趣的方向。
而在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之后,就要努力弥补自己的专业背景,不要觉得自己起步晚而放弃,而是一点一点地进行积累,让自己在申请中获得优势。像选修专业相关课程,申请参加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或是进行相关的实习,都是可以帮助你弥补专业背景劣势的。
这个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是只要你对这个专业是真的热爱,那么你的热忱也会支持你坚持下来,这个时候你也会距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你的dream school距离你也不再那样遥不可及。
而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最后的选校和文书准备也将直接决定你的申请结果,而在选校之前也一定要真正去了解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项目。而在写文书的时候,除了要通过经历来凸显你的专业能力之外,体现出你对于专业的热爱也是很关键的,因为一封有感情的文书往往更容易打动高校的老师。
不过现在很多同学在申请的时候没有精力去了解不同高校的项目的专业方向、师资力量等信息,所以在选校的时候会有些盲目,还有一些同学的英文能力则不足以写出优秀的文书,也难以通过文书传达出你对专业的热情,让对方感同身受,所以我也建议大家可以请留学机构帮忙,提升申请的成功率。
admitwrite中有超过500位来自不同名校的导师,他们也都拿到过美国top30名校的offer,所以对于留学申请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各个学校的状况十分熟悉。同时这些导师来自不同的专业,无论你想要申请什么专业都会有同背景的导师来为你提供服务,他们也可以基于对不同项目的了解,结合你的发展规划,选择最适合你申请的项目,也会为你省去大量的精力。
另外admitwrite特色的4v1服务模式也可以帮你解决申请中的其他问题,每位申请的同学都会有四位导师为他服务,其中有一位导师会整体负责申请的事宜,也会协调其他三位导师的工作,确保申请顺利进行。另一位有着同专业背景的导师,则会在申请的过程中为同学提供建议和帮助。
四位导师中还有一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来负责文书的创作,他对于项目十分了解,也清楚项目需要同学有什么能力,并清楚导师录取时的偏好。所以他们在文书的创作中也会结合申请同学的经历,体现出这些点,从而让申请同学在老师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最后还有一位外籍导师来对文书进行润色,而文书完成后30天内也是可以进行不限次数修改的,这也会让文书真正成为你申请时的助力。
最后admitwrite的半DIY服务模式在价格上也是有优势的,全部服务只要2万元,是传统留学机构价格的一半,所以很适合想要申请留学尤其是想要冲击名校的同学选择。
像我作为一名文理学院的学生,最后可以申请到MIT的工程项目,所以其实申请进入名校并没有那么困难。最主要的还是你要热爱你申请的专业,并为此付出努力,就很有机会进入你心仪的高校学习,也只有这样你才不会错过遇到的每一个机遇。
最后我也祝愿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并申请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学习。
导师背景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工程硕士,本科就读于美国文理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化学系。 通过DIY申请,收到了MIT全奖硕士,UMass Amherst Polymer Engineering 和UWashingt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全奖PhD录取。 本科期间在Mount Holyoke College 和MIT进行新材料合成和表征研究,硕士M期间在MIT研究设计和优化新能源科技。 如果你对能源,化工或是材料专业感兴趣,我可以给你很详细申请流程,选校和文书写作意见。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30 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