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华人餐馆] 美国“中餐馆综合症”:背后隐藏的手段,值得中国人警惕

[复制链接]
41404 0
浪子回头★皇城 发表于 2023-9-16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8年,美国科学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件用文学口吻描述:每次吃过中餐之后,都会感到头晕、心悸、麻木,怀疑这与中餐馆有直接关系。
不久后,该刊将读者来信全文刊登,一时间舆论哗然,引起民众的恐慌。甚至,不少人声称吃了中餐后,就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头晕、心悸、无力,持续数个小时不见好转。
于是,中餐馆被人人喊打,乃至波及到对华人的抨击。后来,中餐馆引发的这些“症状”,被称之为所谓的“中餐馆综合症”,还被收录到了《韦氏大词典》。
1969年,有人发论文称“中餐馆综合征”的根源,在于中餐做菜放味精,并表示吃了味精会导致“灼热感、面部压力和胸部疼痛”。
但问题是:“中餐馆综合症”到底存不存在?其实,这件事的科学检测并不复杂,但复杂的是背后隐藏的东西,而这一点非常可怕,值得中国人警惕。
美国“中餐馆综合症”:背后隐藏的手段,值得中国人警惕 第1张图片

毫无科学依据的流言

这件事出现后,各方随后进行了严格的调查,最终结果显示上述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1986年,美国《食品和化学毒物学》指出:经研究未发现味精存在危险,“中餐馆综合征”说法值得质疑。
199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一次严格调查,最终还是显示上述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此后至今,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都做过研究,均未发现上述问题。
总之,“中餐馆综合症”或味精导致“中餐馆综合症”等说法,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流言。
美国“中餐馆综合症”:背后隐藏的手段,值得中国人警惕 第2张图片

流言背后有什么原因

《新英格兰医学》是顶级科学期刊,编辑水平必然很高,即便刊登的是读者来信,也应当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文章。但为何刊登了如此一篇缺少基本科学依据的文章?显然,如果要说背后没有原因,估计很难让人相信。
其实,背后原因分析起来很简单,主要不外乎经济原因与政治原因。制造谎言,目的是打压中餐,以及中国文化,属于“反华”战略中的一次行动。经过不断有目的的打压,美国人对中餐的偏见已经很难扭转,中餐被塑造成廉价、低端、不健康的形象,法国意大利等食物被视为高级精致美食,美国食物被认为比中餐更健康等。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指出:直至今天,美国的“亚洲食品和文化仍然在受到不公平的指责,中餐综合症不仅在科学上是错误的、排外的,更是一种虚伪的种族主义。”
美国“中餐馆综合症”:背后隐藏的手段,值得中国人警惕 第3张图片

最后,“中餐馆综合症”事件并不复杂,但这件事的背后,却值得我们警惕,比如以下四点:
首先,《新英格兰医学》的确是科学期刊,但有时也是美国打击他人的工具,乃至武器。因为这种期刊被一般公众认为科学、客观、高质量等,因此上面发表一篇“流言”性质的文章时,比如上述对中餐污蔑的文章,立马就能引起轰动。
其次,当你在家里看到一只蟑螂时,说明已有上百只蟑螂在你家,和你同吃同住很长时间了。既然《新英格兰医学》上有过污蔑中餐的文章,说明上面或许已经刊登过更多的类似目的的文章,只是很多人被卖了还不知道。
美国“中餐馆综合症”:背后隐藏的手段,值得中国人警惕 第4张图片

第三,西方国家在炒作一个话题时,往往先在某个顶级媒体或期刊上发文,引起轰动后各方迅速跟进炒作,本文话题即是如此。同时,此类近乎“造谣”的文章或消息,往往是读者来信,或“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等提供,这种手法过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第四,既然《新英格兰医学》如此,西方其他看似客观的报章杂志上有无这些“劣迹”?显然是有,而且还不少。当然,《新英格兰医学》此类的科学期刊,有价值的文章肯定更多,但无疑也有“造谣文章”,因此对此不能全信,尤其涉及贬低中国文化时,更应该有所辨析。
参考资料:《“中餐馆综合征”是科学还是种族偏见?美餐饮界亚裔人士掀起为中餐正名风潮》等


上一篇:今天晚饭吃什么?3菜1汤已备好,一小时搞定,鲜香美味,营养丰富
下一篇:每逢周末吃大餐,除了会长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坏处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