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科技] 龙年首场寒潮来袭!专家提醒:走路别插兜,护好头胸腹

[复制链接]
59353 0
傅立 发表于 2024-2-19 17:05:1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阚海东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家璇
龙年首场寒潮来袭!专家提醒:走路别插兜,护好头胸腹 第1张图片


龙年首场寒潮来袭,部分地区降温可达20℃以上
节后假期,雨水节气开场,同时遇上龙年首场寒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2月20日至2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寒潮及大范围雨雪低温冰冻天气。此次寒潮与春节前雨雪冰冻过程相比,冻雨整体强度和持续性不及上次,但两次过程雨雪范围和强度基本相当,此次降温幅度更大,低温持续时间更长,冻雨影响范围更广,南方降雨更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寒潮还未正式到达,多地正在经历同期罕见的暖热。2月18日白天,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有超过30个站点气温突破2月同期最高温度极值,贵州遵义、铜仁、黔东南以及湖南湘西、娄底等局地气温超过30℃。随着寒潮抵达,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发生冷暖巨变,东北地区、华北南部、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北部等地降温达12~16℃;贵州南部、湖南南部局地降温可达20℃以上;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跌至历史同期最低,具有一定极端性。2月16日至2月26日,可能是2023~2024年我国冬季气温变化最大的十天。
暖湿气流遇上南下冷空气,寒潮威力将大增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最近1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大气蕴涵的能量和水汽增多,导致极端干旱、高温热浪、暴雨洪涝、超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多发、频发、强发的特征。早在2023年6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就曾发布厄尔尼诺警报。我国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也提示,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今年春天。厄尔尼诺往往造成气温偏高,叠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会明显加剧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厄尔尼诺导致我国今冬出现暖湿的气候特征,气温偏暖,降水偏多,在较高的温度基数下,一次强冷空气就容易造成极端降温和冷暖的大幅波动。寒潮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气温升高,使得原本在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大量南下。而强盛的暖湿气流遇上南下的冷空气会导致寒潮威力大增,拉长寒冷时间,从而造成超大幅度降温。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2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预计在4月~6月,厄尔尼诺会有79%的机会转变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中性状态。也就是说,最快在4月,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就结束了。
拉尼娜可能出现,骤冷骤热或成常态
厄尔尼诺消失,并不代表全球气候变化恢复正常。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预计在6月~8月,太平洋气流有55%的机会转化为拉尼娜。拉尼娜现象,简单来说就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冷。拉尼娜如果出现,势必将对我国气候变化造成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拉尼娜现象会在当年秋季后期,使我国西南南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他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华北南部、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
诸多气象科学家预测,2024年有可能比2023年更热,同时极端天气可能更加频繁、更加强大。无论拉尼娜是否出现,高温或降水都必不可少,骤冷骤热可能成为常态,需要人们做好准备应对极端天气。
极端寒潮下,重点人群需特别防护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领导的课题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联合发表了一项研究,评估了寒潮对我国居民总死亡、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死亡风险的影响,认为寒潮可增加我国居民近四成的死亡风险,尤其是老年和慢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最好提前采取防寒措施,以减少寒潮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国家疾控局近期发布的《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下述简称“《指南》”)中,针对寒潮预警信号等级,提出了分级人群防护措施建议。《指南》介绍,气温骤降容易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呼吸频率加快。寒潮期间,寒冷天气易造成浅表皮肤损害而形成冻疮,加重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的疼痛,并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还可能加重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重点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人群、户外作业人员要做好重点防护。
《指南》提醒,遭遇寒潮橙色预警时,不宜长时间在户外逗留,应尽量减少户外体力活动。如确需外出活动,尽量选择在一天中较温暖的时段,避开早晚气温较低时,且应特别加强头部和胸腹部的保暖。阚海东建议,腿脚活动不便的老年人,外出时应绕行积雪或结冰路面,放慢速度,必要时借助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走路时不要双手插兜,尽量戴上手套,将手放在外面保持平衡,避免跌倒。出现强对流天气时,应尽量在坚固建筑物等地方躲避,避免室外活动。遇到大风天气,应注意远离户外广告牌、棚架、铁皮屋、板房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切勿在树下、电线杆下、塔吊下躲避,而应前往有雷电防护装置的安全场所暂避。▲
责编:杨萌
主编:丁文君


上一篇: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后,未来的存款利率还会降吗?
下一篇:2024年,济南楼市百盘上新,东部占一半左右!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5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