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超过35岁就不能成为青年人才了?同济大学教授呼吁避免一刀切

[复制链接]
11423 0
骚断腰 发表于 2024-3-3 07:46:2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超过35岁就不能成为青年人才了?同济大学教授呼吁避免一刀切 第1张图片


青年如今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生力军。然而,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多部门基金和人才项目时,他们都面临年龄“一刀切”的问题。
“这样会让青年人才很难静下心来做科研,惦记着年龄要到线了,得赶紧出成果。”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捷呼吁,有关部门不要过度强调年龄等硬性指标,并以灵活化方式处理,避免出现“一刀切”。
数据显示,目前,对于普通青年科学基金,设定为男性不超过35周岁、女性不超过40周岁;对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设定为男性不超过38周岁、女性不超过40周岁。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要求人选年龄不超过38 周岁;长江学者特聘计划要求年龄不超过45周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杰出青年项目,设定要求为男性不超过45周岁、女性不超过48周岁。
“这样的‘一刀切’其实没有考虑大龄博士的实际情况。”任捷坦言,一些博士可能有丰富的生产技术或管理经验,在大龄时考虑深造读博,也可能因为其他客观原因成为超龄博士,比如参军、支教、生病等。
任捷建议,按照国际惯例,用“学术年龄” 来取代“生理年龄”。比如,以博士毕业证的日期为起始年来计算年限。比如青年科学基金,可规定为不超过博士毕业后10年;优秀和杰出青年基金,可分别规定为不超过博士毕业后的15年和20年。此外,如果博士毕业后,有可证明的参军、支教、生病等中断科研经历,建议扣除相应时间后再计算年限。如女性每生产一次,年限可延长2年。
“科研能力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不会因为超过35岁零几天就不是青年人才了。”任捷呼吁,通过顶层设计改革,让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坚持长期主义,安心基础研究。


上一篇:同样是高校「编制」,你真的了解它们的区别吗?小心别被名字骗了!
下一篇:研究生招生人数六年翻番,内在动力是什么?丨快评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5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