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教育强国依赖拔尖创新人才,取消中考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有效途径

[复制链接]
76196 0
拼了命的珍惜 发表于 2024-3-6 14:54:5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是龙头,重中之重还是科技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目的还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这一急迫的战略需要可以联想到新中国建设之初和当时的高校院系调整:快速培养新中国建设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
腾讯新闻《文话教育》两会特别策划邀请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解读两会教育热词: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依赖拔尖创新人才,取消中考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有效途径 第1张图片


陈志文:建设教育强国,现在还有哪些挑战?最突出的是什么?
周光礼:目前比较大的问题是这个体系没有建起来。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系统质变和系统跃升,建设教育强国要建立两大体系,一个是要建立高质量的基本公平教育服务体系,一个是高等教育体系,就是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三教融通,是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体系。现在在中小学提的劳动教育,实际上就是中小学的职业教育,让学生对职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除此之外还有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相当于本科层次,再往上走的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实际上都是职业层面,所以这个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贯通的,从基础教育一直贯通到高等教育。
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忽视了职业教育是需要国民化的,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中小一体化,我们现在没有树立大中小一体化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可能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评价的问题,因为我们讲一个国家是教育强国,是评价之后的结果,那么用什么指标来测量?我们建设到什么程度算教育强国?我们国家已经把教育强国建设的日程往前提了,以前是本世纪中叶建成教育强国,现在已经提到2035年。所以从现在到2035年,还有12年的时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研究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路径,以及教育强国的评价体系问题。
教育强国依赖拔尖创新人才,取消中考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有效途径 第2张图片


陈志文:关于体系建设,国外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或者比较好的榜样?我们又做到了什么程度?
周光礼: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国家是最近几年才注重。以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没有配合的意思,互相认为是对方没有做好,并且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有一个分界线是高考,高考究竟是主要服务于高等教育还是服务于基础教育,这也是有争议的。我们目前主流的观点是高考要服务于基础教育,而且强调高考要对高中阶段的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它强调的就是高考的内容跟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是直接挂钩的。但是国际上不是这样,美国有一部分人认为,高考不应该考中学阶段教的内容,要与中学阶段教学内容脱钩,这对我们国家是有启示作用的,我们现在比应试教育就是因为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这可能是应试教育难以摆脱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高考考试的内容,跟中学阶段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只测量学生的能力,应试教育的问题可能就不会这么突显了。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没有形成合力,由此带来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学制是反复重复的,学制这个问题表面上它是一个学生领域的问题,实际上深层次的问题是我们教育的体系是不够好的,从时间的维度没有优化。第二个维度是各种类型的教育之间是封闭的不融通的,我们现在讲职普融通,但是现在的职普融通又走向了一个极端或者说异化,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应该有立交桥,有一个相互融通,可以转轨,但是现在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变成了以考证和专升本作为主业,也就是以普通升学教育作为主业,这个职普融通就已经异化。我们职业教育现在对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太注重,职业教育当然是为就业做准备,但目前的职业教育并不面向职场
陈志文:我非常赞同,我一直倡导我们的高考命题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今年和明年不应该有关系,应试教育的原因是,我们高考越来越屈服于服务基础教育的理念或者指挥,然后我们全面模仿,甚至固化,就导致出现了这种情况。
考试命题不断的水平化、模式化,甚至固化,最近十年的高考题看起来就是一模一样的,比如我闭着眼睛都知道北京市高考数学第一道题,一定是一个考集合的选择题。2012年这样考、2013年这样考,一直考到今年还是这样考。此前对高考的定位只有一句话,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的,但是现在这个说法已经变了,2014年国务院文件说的是三个有利,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社会公平,这个说法第一句话本质就是为了引导基础教育的。
教育强国依赖拔尖创新人才,取消中考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有效途径 第3张图片


陈志文:为什么做教育强国指数?
周光礼:现在大家对教育强国的理解,我认为可能是有问题。假设一下,教育强国首先必须是一个教育大国,不是一个教育大国,不可能建成一个教育强国,也就是说教育强国对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基数是有要求的,要有足够的规模、国土面积和人口能够支撑着。第二个假设,我认为教育强国,一定是一个经济强国,因为经济跟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需要经济来支撑,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话是不可能支撑一个强大的教育体系。另外一个方面,教育的强大能够使这个国家的经济更加强大,形成良性的互动。美国除了靠军工就是靠大学,靠世界一流大学,就是教育反哺经济,所以要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教育强国,就看它是不是一个经济强国。第三个假设,世界的教育强国一定是世界的科学中心,一定是世界的人才中心,换句话说,如果在高等教育领域,人们判断是不是高等教育强国就看能不能有效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有组织的科研和培养未来的科学家相互均衡的问题,之所以我们认为很多国家他们不会是高等教育强国,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陈志文:发挥我们体制经济优势,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有组织的科研,是不是从需求侧来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路径之一?
周光礼:我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更多的从需求侧考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的科研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因为是从需求侧来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但还有另外一点,如果我们回到一个教育理念上来看,拔尖创新人才究竟是选出来的还是培养出来的?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任何人群中真正的天才只有3%,这是一个国家宝贵的资源,这宝贵的资源能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把他甄选出来,是精选出来并不是培养出来的。把他甄选出来之后,给其提供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土壤、一个平台,他是自己冒出来的,不是人为培养的。那么我们现在的问题,一个是有些地方不能够为这种3%的天才提供土壤,另外一种是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把3%的人选出来,考试是选不出来的,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做综合评价,通过做综合评价评出来的人才凭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识,通过考卷上评出来的一定是知识,再科学的试卷它的开放性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沉浸式评价,做综合评价,发现这些好苗子,然后给他们提供土壤。
陈志文: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是有区别的,对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又如何去解决?
周光礼:一个人做一件感兴趣事情的驱动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驱,一个是外在,只有永保他的内驱力,这个人才能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外驱力是不可持久的,有一天发现没意思了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要鼓励对科学有兴趣的人,让他们的内驱力能够保持下去。
教育强国依赖拔尖创新人才,取消中考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有效途径 第4张图片


陈志文:要怎么保持内驱力?
周光礼:非常简单,取消高利害性考试。现在有一个理论认为,全世界所有的小孩天生都对科学技术是感兴趣的,因此世界各个国家有比较,就是青少年普遍在什么年龄阶段,失去了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用来测量这个国家的科技人才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结果发现我们国家的青少年失去兴趣的年龄比国外早了好几岁,大概到了初中阶段大部分的小孩就失去了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后来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中考。我曾听说国外做过实验,就是在局部地方取消中考以后,推迟了孩子对科学技术失去兴趣的年龄。所以取消中考从某种意向来说,可能是保持内驱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陈志文:从教育强国建设角度来讲,高等教育是龙头,我们有2820所高校,包含高职学校,目前双一流大学是147所,还需要再扩展吗?
周光礼:我认为还需要扩展,因为跟双一流高校水平比较接近的学校大概还有100所左右,就是各个地方的重点大学。要想把基础科学搞上去,要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那么现在只有147所实际上是不够的,我认为再增加一两百所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是够了。
陈志文:目前大家普遍存在一个争议,就是重理轻文的问题,怎么看待?
周光礼:拔尖创新人才主要理解为理工科,这从国家的需求角度来看的确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是当下比较紧迫的事情,换另外一个词就是紧缺。但是从长远来看,一个大学忽视社会科学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因为一个人的教育包括两块,向内的和向外的,向内的教育要指向学生的自身和灵魂,用文科来实现,向外的教育是培养一技之长培养能力,这是理工农医应该做的事,对一个大学一个国家教育体系来说,这两块都是必须并重的。
访谈嘉宾:
陈志文丨腾讯新闻《文话教育》主理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周光礼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


上一篇:211大学女生被骂“不会用电脑还上什么大学”,到底冤不冤?
下一篇:邱泽许玮甯正在备孕中,网友:他俩的娃得有多好看?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7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