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军事]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复制链接]
36104 0
余树生 发表于 2024-3-22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年,美军继续加强对华军事威慑,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维系着高强度的抵近侦察、穿越台湾海峡、前沿存在、战略巡航、演习演训和战场建设等行动。其中,美军大型侦察机的空中抵近侦察约1000架次,并频繁抵近中国大陆领空;航母打击群和两栖戒备群大型编队8次进入南海,停留时间、训练强度和针对性都显著增强;全年至少有11艘攻击型核潜艇和2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先后出现在南海及其周边海域,威慑和吓阻意味明显。另外,盟伴联合行动和无人系统运用在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中较为突出。
                                                     一、战略平台活动继续加强

(一)航母打击群
 2023年,美军先后派遣“尼米兹”号(USS Nimitz,CVN-68)、“里根”号(USS Ronald Reagan,CVN-76)和“卡尔·文森”号(USS Carl Vinson,CVN-70)3个航母打击群,累计6次进入南海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1张图片


一是活动时长攀升、且多从巴士海峡进出。2023年美海军航母打击群在南海地区的活动频次与2022年持平,相比2021 年有所降低,但活动时长明显增加。其中,“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自1月12日进入南海,至2月18日离开南海,期间活动时间长达37天。“里根”号航母打击群 和“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也分别于6月14日至7月10日、12月12日至24年1月10日在南海部署近30天。2023年美航母打击群单次在南海的部署时长显著高于2022年的10-20天与2021年的4-5天。
不同于2022年航母打击群多选择圣贝纳迪诺海峡、民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佛得岛水道等菲律宾群岛水道中的海峡进出南海,2023年,航母打击群11次进出南海,其中有9次使用巴士海峡,2次使用巴拉巴克海峡,穿越巴士海峡的频次大幅提高。对于航母打击群等大型编队而言,巴士海峡无疑是主要的优先通道,而菲律宾群岛水道是次要的备选通道。2020至2022年,美海军航母打击群频频由菲律宾群岛水道进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演练“反介入或区域拒止”环境下的航母机动或部署能力。2023年,美军航母打击群进出南海回归正常,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经过近几年的训练,美军航母打击群对菲律宾群岛水道的熟悉和使用已达相当程度,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对于当前的台海和南海局势不如前些年那般焦虑
二是活动区域敏感、演训规模扩大、演习科目增加。2023年,美军航母打击群对巴士海峡以西、印马交界水域以北的万安盆地海域及南海东西两大主航道格外关注,多次在这些海域进行针对性的大规模演习。1月13日至15日,“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自黄岩岛附近经南沙群岛以北海域以25节高速航行至万安滩以西,26日驶离新加坡后,由南沙群岛东部水道返回吕宋岛以西海域,后再次航至南海万安盆地,长时间在印马交界水域以北的南海东西航道活动,直至2月17日。除了海上打击、反潜作战、水面和空中部队间的综合多域联合训练以及舰载机飞行训练等小规模演习,“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还与美海军陆战队和“马金岛”号两栖战备群(USS Makin Island,LHD-8)在印马交界海域举行联合远征打击部队(ESF)行动,美空军也派出2架B-1B轰炸机参加此次演习。此次演习规模较大,涉及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三军兵力,演习区域集中于南海东西航道。期间,美海军“胜利”号海洋监视船在南沙群岛西北方向高强度作业,该海洋监视船搭载了新型的拖曳式阵列声纳系统和低频主动声纳系统,或在为此次演习提供情报、侦察及监视(ISR)服务。4月,“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在南海万安滩附近海域活动期间,再次与美空军B-1B轰炸机与B-52H轰炸机举行全域联合演习。
(二)两栖戒备群
2023 年,美军先后派遣“马金岛”号和“美国”号(USS America,LHA 6)2个两栖戒备群进入南海活动。
​“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于2022年12月进入南海,搭载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3远征部队(MEU),其中包括装备10架F-35B战斗机的第122战斗机攻击中队。美国海军学院新闻网称,“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3远征部队成功完成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军事部署,跨越太平洋并覆盖中国周边地区。”部署南海期间,“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参加了 “卡拉特-新加坡”海上演习(CARAT/MAREX Singapore)、联合远征打击部队行动、“金色眼镜蛇2023”联合军演(Cobra Gold 2023)、“肩并肩 2023”年度联合军演(Balikatan Exercise 2023)等演习演训。“肩并肩 2023”年度联合军演期间,由“马金岛”号上搭载的F-35B战斗机投放制导炸弹,击沉在南海的靶舰。近年来,美军正试图将两栖攻击舰打造成“闪电航母”,以验证通过F-35B将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融合的可行性。“马金岛”号装配F-35B后,就具备了一定的制海和制空力量,在“闪电航母”作战理念下,既可以与航母打击群协同作战,也可以在某些场合作为航母的“替代品”,以提升美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2023年,“美国”号两栖戒备群多在东海和菲律宾海活动,“美国”号两栖攻击舰于3月和8月进入南海,短暂停靠马尼拉。值得注意的是,3月16日,“美国”号、“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和海军陆战队第13远征部队实施一体化作战,执行前线油弹补给点(FARS)行动。 “美国”号两栖攻击舰在东海活动时,第122陆战队打击战斗机中队的1架F-35B战斗机降落在飞行甲板上,并在接受前沿装弹和加油作业后,返回“马金岛”号。这架F-35B战斗机属于第13陆战队远征队指挥,搭载于“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当时“马金岛”号正在南海(泰国湾附近海域)行动。此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行动中广泛运用FARP作业,随着美军的重点转向“印太”,基于西太平洋的地理位置,此次FARS行动展示了实现“远征前进基地作战”(EABO)等作战概念的能力。
(三)核潜艇
 ​据开源信息统计,2023年美海军至少有“安纳波利斯”号(USS Annapolis,SSN-760)、“基韦斯特”号(USS Key West,SSN-722)、“哥伦比亚”号(USS Columbia, SSN-771)、“伊利诺伊”号(USS Illinois,SSN-786)、“汉普顿”号(USS Hampton,SSN-767)、 “斯普林菲尔德”号(USS Springfield,SSN-761)、“阿什维尔”号(USS Asheville,SSN-758)、“密苏里”号(USS Missouri,SSN-780)、“密歇根”号(USS Michigan, SSGN-727)、“杰佛逊城”号(USS Jefferson City,SSN-759)、“圣达菲”号(USS Santa Fe,SSN-763)等11艘攻击型核潜艇和“缅因”号(USS MAIne, SSBN-741)、“肯塔基”号(USS Kentucky, SSBN-737) 2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前往包括南海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执行战略巡航任务。与此同时,出于威慑对手和公共关系的考虑,美海军也越来越多地主动披露其潜艇活动态势,曝光其位置。2023年5月,太平洋潜艇部队指挥官杰弗里·贾布隆(Jeffrey Jablon)表示当时有18艘美军潜艇在整个太平洋上航行,其中7艘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执行任务。2023年美军核潜艇大幅增加了对韩国的港口访问,“斯普林菲尔德”号、“密苏里”号、“密歇根”号、“肯塔基”号和“安纳波利斯”号分别在3月、6月和7月访问釜山港口和济州港口。4月26日,美国和韩国联合发表《华盛顿宣言》,美方不仅承诺增加美国战略武器平台对韩国的例行访问,还将在韩国部署一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这是美方时隔四十多年首次在韩部署战略导弹核潜艇。
(四)轰炸机
美军正在增加轰炸机部署以提升其在西太的战略威慑能力,不断探索与盟伴国家的联合作战模式。2023年,美空军累计出动16批次30架次B-52H或B-1B轰炸机前往西太平洋地区巡航,与2022年的20架次相比有大幅提升。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2张图片


轰炸机的部署和作战演练逐渐成为美国加强与“印太”国家军事合作的重要纽带。在该地区活动的轰炸机主要部署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但2023年罕见地在多个盟伴国家机场起降。6月,美军2架B-52轰炸机首次降落在印度尼西亚,并参加美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西方对抗2023”(Cope West 2023)双边演习;7月,2架B-1B轰炸机抵达三泽基地;10月,1架B-52首次降落在韩国首尔机场,随后参加了美国、日本和韩国首次举行的三边空中演习。 
​目前,美军在亚太地区部署的轰炸机机型以B-52为主。美空军正在对B-52进行“雷达现代化改造”,其中包括替换老旧零件与设备、改造内部系统,装接有源相控阵系统(AESA)。美空军将其称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升级”,能够全面提高B-52的导航、瞄准和态势感知能力。根据美军的部署计划,B-1B将在2035年之前退役,美军最新一代隐身轰炸机B-21“突袭者”将逐渐替代B-1B和B-52,并优先部署在“印太”地区。
                                                     二、海空抵近侦察强势走高

2023年,美军持续派出侦察机和侦察测量船在南海地区开展高强度侦察活动。在空中,美军陆基大型侦察机在南海的出动频率约为1000架次,与2022年大体持平,其中,MQ-4C海神无人机成为美军抵近侦察的“新秀”。在海上,美军海洋监视船、海洋测量船等侦察船在南海地区的常态化作业更加具有针对性,并在关键水道保持高强度侦察,累计达314舰日。
(一)空中抵近侦察日趋激烈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美军从冲绳嘉手纳基地、韩国乌山基地、关岛安德森基地、菲律宾克拉克基地等地出动约1000架次各型大型侦察机前往南海侦察。其中,有约100架次逼近中国大陆及海南岛领空,多数距离领海基线不足30海里。2023年10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五角大楼声称,自2021年秋季以来,解放军战机对美机进行了180多次“危险拦截”。实际上,这些拦截多数发生在中国大陆及海南岛的领空附近。
在南海活动的侦察机机型主要是美海军的P-8A反潜巡逻机、EP-3E电子侦察机、MQ-4C无人侦察机和美空军的RC-135系列电子侦察机,美空军E-8C“联合星”空地监视机、E-3B空中预警机、E-3G空中预警机和U-2S高空侦察机。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9月,MQ-4C海神无人机第二次部署关岛后,渐成美海军对华抵近侦察的主力。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3张图片


目前,MQ-4C已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IOC),正在从“一体化功能能力3”(IFC 3)升级为“一体化功能能力4”(IFC 4)。从活动范围来看,至少在东海、台海和南海区域,MQ-4C已经取代了EP-3E电子侦察机。2023年10月以来,3架MQ-4C(AE625B、AE625D、AE6257)频繁在台海和南海地区活动,且活动时间多为深夜及凌晨。仅在2023年12月,MQ-4C在台海及南海地区就至少出动了14架次,其中在12月11日-14日这4天内连续出动侦察。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4张图片


近年来,美军在南海针对中国的抵近侦察越来越具有进攻性。一是频频逼近中国大陆和海南岛领空,美军不断刷新抵近中国海岸的距离。3月15日,美空军1架RC-135V电子侦察机在南海进行密集的侦察活动,从北往南、从东向西、再折向北,绕西沙群岛和海南岛进行大范围、大纵深活动。11月15日凌晨,美海军1架MQ-4C无人机沿着中国大陆东部海岸在台海地区进行抵近侦察,最近时距离中国领海基线仅31海里左右。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5张图片


二是频繁干扰解放军正常演习演训。在中方演习演训期间,美军通常不理会中方的禁行通告,不顾安全距离,闯入相关海空域与中方警戒力量发生近距离相遇。5月26日,美国空军一架RC-135V侦察机闯入到山东舰编队训练空域,负责警戒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歼-16战机不得不进行近距离拦截。
(二)海上侦察活动的针对性愈来愈强
 2023年,美军在南海部署了“胜利”号(USNS Victorious,T-ARGOS 19)、“能干”号(USNS Able,T-AGOS 20)、“有效”号(USNS Effective,T-AGOS 21)和“无瑕”号(USNS Impeccable,T-AGOS 23)四艘海洋监视船以及“鲍迪奇”号(USNS Bowditch, T-AGS 62)、“汉森”号(USNS Henson, T-AGS 63)和“玛丽·希尔斯”号(USNS Mary Sears, T-AGS 65)三艘海洋测量船,累计在南海的活动时长达314舰日。其中,“无瑕”号监视船最为活跃,活动长达82天。从作业范围来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巴士海峡间的三角区域以及南海的东西航道是其关注重点。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6张图片


美海军测量以及监视船还在菲律宾群岛水域保持高强度作业,与美军其他力量的配合显著增强。2023年12月,在“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经莱特湾-苏禄海-巴拉巴克海峡进入南海活动期间,“鲍迪奇”号测量船的行动轨迹也覆盖到了莱特湾和苏禄海。另外,巴步延海峡、佛得岛水道和民都洛海峡作为近年来美军航母打击群频繁使用的海洋通道,“鲍迪奇”号同样在这些地区保持密集的侦察阵位。海洋测量船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海底地形地貌探测以及海洋气象水文调查,能为美军提供重要的海战场环境保障。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7张图片


                                                      三、宣示性行动花样翻新

(一)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
 2023年,美军在南海地区的“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的频次有所增加,从2021年的5次和2022年的4次上升到6次,但仍低于2020年的9次。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8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12月4日,美军舰罕见地闯入了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的邻近海域。美军舰上一次闯入该岛礁,还是2019年2月的“斯普鲁恩斯”号和“普雷贝尔”号驱逐舰。考虑到中菲2023年在仁爱礁的摩擦,美军此举既有在热点地区显示存在,同时也有为菲站台的“意味”。美军舰闯入仁爱礁邻近海域也是为了配合其声援菲律宾南海主张的声明,即“仁爱礁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和菲律宾大陆架上”,针对性地挑战了中国对“低潮高地”所主张领海和领空的行为或声明。
(二)穿越台湾海峡行动
2023年全年,美军舰累计6次穿越台湾海峡,相较于2022年的9次、2021年的 12 次和 2020 年的 15 次,频次有明显下降,但每次行动都有官方舆论炒作,且盟友的参与程度有所提升。
​​军舰穿越兵力趋于多元化。6月3日、9月9日以及11月1日,美国和加拿大分别派遣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而此前的2021年和2023年,美加每年仅有一次联合穿越。6月21日,美海岸警卫队“斯特拉顿号”巡逻舰过航台湾海峡。“斯特拉顿号”是美国海岸警卫队于2019年部署至3艘亚太地区的舰艇之一,此次过航是2019年来美海岸警卫队舰艇首次单独过航台湾海峡。海警舰艇的作战能力远弱于军舰,显然起不到任何威慑作用,但此次过航发生在布林肯结束访华之后,炒作与政治作秀的成分居多。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9张图片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10张图片


侦察机穿越频次大幅增加。军舰穿越台湾海峡频次下降的同时,美海军P-8A反潜巡逻机飞越台湾海峡的频次则大幅增加。P-8A反潜巡逻机自2013年部署至西太以来,于2021年首次穿越台湾海峡。2023年,2月27日、4月28日、7月13日、10月12日、12月6日,美海军P-8A 反潜巡逻机共5次穿越台湾海峡,较2021年和2022年的3次明显增加。
随着美军派遣军舰、军机穿航行动的常态化,美官方的炒作力度也逐渐提升,2023年的6次军舰过航和5次军机飞越行动均伴随公开炒作,除开表面的侦察、收集情报与监视目的,更多意在向中方进行威慑和政治施压,并向盟友展示其军事能力。 
                                               四、盟友联合行动显著增强

(一)EDCA与美菲军事合作
 美国多次强调对美菲军事同盟关系的承诺,并推进以《加强访问合作协议》(EDCA)为核心的美菲军事合作。 
​2023年2月2日,美国和菲律宾发表联合声明,将全面实施EDCA,在落实美军投资建设和进驻原有五个基地的基础上,在菲律宾建造和运营另外四个新基地。4月3日,菲律宾正式公布这四个新基地,分别是卡加延圣安娜的卡米洛奥西亚斯海军基地(Naval Base Camilo Osias)、伊莎贝拉州加穆的梅尔乔·德拉·克鲁兹营地(Camp Melchor Dela Cruz)、巴拉望巴拉巴克岛(Balabac Island)和卡加延的拉尔洛机场(Lal-lo Airport)。传统EDCA的军事基地以空军基地为主,而新军事基地的选址则是重点考虑了与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的合作需求。而且,从新增基地的选址看,3个点都靠近台湾岛,美军借助南海争议和菲律宾强化在台海周边军事部署的企图昭然若揭。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11张图片


虽然菲律宾宪法禁止外国军队在本国驻扎和拥有基地,但EDCA允许美国轮换其在菲律宾“访问”的军队,以延长逗留时间。该协议还允许美国军队和承包商在“商定地点”之外开展行动,这些地点被定义为:“菲律宾政府通过菲武装部队和美国提供的设施和区域部队、美国承包商和其他双方商定的”。该协议将这些“约定地点”的所有运营控制权移交给美国,并允许美国军队预先部署和储存除核武器外的一切国防物资、设备和补给品。  
EDCA声称,其主要是为了提高菲军与美军的互操性、提高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的能力。然而,如果EDCA仅仅用于反恐、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问题,现有的5个军事基地已能满足其目的。不难看出,新增的EDCA军事基地是为了增加美国在西太的军事存在,遏制中国在台海和南海等西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
2023年,针对菲律宾在仁爱礁、黄岩岛等地的挑衅和中菲摩擦,美国频频拉偏架,多次在官方声明和表态强调对菲律宾的支持,其中,美国国务院就发表了7次“美国在南海支持菲律宾”的声明。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问美国期间,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对菲律宾的防御承诺如“铁一般的坚定”。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在公开表态中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与南海局势联系在一起。在历次中菲对峙和摩擦事件期间,美军都出动P-8A或各型无人侦察机为菲律宾进行实时情报支援,同时监视中菲双方的行动。尽管如此,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在仁爱礁等事件中主要对菲提供外交、舆论和情报支持,没有迹象表明美要“亲自下场”协助菲律宾进行补给。美希望利用菲律宾的地理位置为其印太战略或遏制中国布局,但却不希望因为菲律宾的议程导致无端卷入与中国的武装冲突。美国乐见中菲南海摩擦不断,从而顺势加大其在南海及台海的战略布局和对中国的打压,美希望南海天天出事,但现阶段不希望南海“出大事”,尚没有做好与中国在南海进行军事摊牌的准备和决心,更不愿为菲“火中取栗”。美高官政要虽频频威胁要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但这更多的是恫吓及预防性外交,美方总体上仍极力保持相关条款的模糊性,将诸如水炮、撞船之类的行为都归为非武装攻击。
​2023年11月21日至23日,美国与菲律宾基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时隔七年首次在南海展开联合巡航。美国海军派遣“吉福兹”号濒海战斗舰(USS Gabrielle Giffords,LCS-10)、“约翰·埃里克森”号舰队油船(USNS John Ericsson,T-AO-194)和一架P-8A反潜巡逻机,菲律宾海军派遣“康拉多·叶”号护卫舰(BRP Conrado Yap,PS-39)、“格雷戈里奥·德尔·皮拉尔”号巡逻舰(Gregorio Del Pilar,PS-15)、“何塞·黎刹”号护卫舰(BRP Jose Rizal,FF-150)和三架战斗机参加此次巡航。根据“约翰·埃里克森”号的AIS轨迹,此次联合巡航在菲律宾卢邦岛以西至雅米岛以西海域进行,远离南沙群岛及敏感海域。 
【年度重磅】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第12张图片


同时,美菲的军事合作和联合行动正在从双边向多边转型。5月1日,在美菲领导人会晤之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表示,菲、美已同意分别与日本和澳大利亚建立三方合作框架。6月16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日本国家安全事务局秘书长秋叶武熊以及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阿诺在东京举行首次会晤,三方围绕防务安全、海洋秩序、人道主义援助与救灾和经济秩序与安全等四大领域进行了磋商。2023年,日本也多次参与美菲的年度演习以及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联合演习。与美日菲的三边安全机制相比,美澳菲的合作步伐相对缓慢。但是澳大利亚作为第二个承诺与菲律宾在南海联合巡逻的国家,澳菲双边关系发展迅速,未来美菲澳将是“美菲+”多边安全机制的重要骨干。
(二)与日、澳等其他盟友的联合行动
强化盟伴体系是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一大重要支柱,在此背景下,美与日、澳等铁杆盟友的互动及联合行动显著增强。
一是加大与日本、澳大利亚的联合演训力度。在美日澳三边框架下,日本、澳大利亚作为美军多边联合演习的常客,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两国参加了美国在西太地区举行数十场演习,包含“超级哥鲁达盾2023” 联合军事演习(Super Garuda Shield 2023)、“萨马萨马”双边演习(Exercise SAMASAMA)等年度大型军演。10月,美国“拉斐尔·佩拉尔塔”号驱逐舰、日本“曙”号驱逐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号驱逐舰、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和新西兰“特马纳”号护卫舰在南海进行“高贵驯鹿”(Noble Caribou)多边演习,旨在提高战术能力,加强与参与国海军的合作。12月,美日两国首次在石垣岛(靠近台湾)开展了联合训练。
​二是强化与日澳的政策协调及互操作性。1月11日,美日举行防长外长“2+2”会谈并发布联合声明,美国表示强烈支持日本更新的国家安全政策,称《日美安保条约》中的共同防御条款适用于钓鱼岛。此外,美日双方确认将加强军事合作,深化情报、侦察和监视(ISR)以及灵活的威慑选项(FODs)等方面的双边协调,将共同防御条款扩大至太空领域,并且在日本部署美国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加强日本西南群岛的防御能力。 6月,美日澳在2023香格里拉对话期间举行了三国防长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将制定今后1年期间在澳大利亚实施的三国合作计划。三方承诺未来将在澳大利亚进行三边F-35联合攻击战斗机训练、增加三边演习、加快三国信息共享合作。 7月,美国与澳大利亚举行部长级磋商(AUSMIN)并公布国防合作协议,包括增加美国军队在澳大利亚北部军事基地的轮换驻防,增加美国舰船、海上巡逻和侦察飞机的访问,增加太空合作,增加对澳大利亚军事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美国将在2025年之前帮助澳大利亚生产制导多管火箭系统,进一步加强并扩大两国军事联盟。
​三是大幅增加对日澳的军售。根据2023年3月有关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声明,美国自2023年起增加潜艇到访澳大利亚的频次,2027年底前让美军核动力攻击潜艇在澳大利亚进行轮换部署,并且从2030年代初开始,如果获得美国国会批准,美国打算向澳大利亚出售三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并有可能根据需要再出售两艘。8月,一艘美国海军核动力潜艇抵达澳大利亚访问。同月,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宣布将向美国购买2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这批导弹将部署在澳洲皇家海军“霍巴特”级驱逐舰上。此外还将采购60多枚增程型先进反辐射导弹,以及为陆军采购反坦克导弹。同月,五角大楼表示,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澳大利亚出售M142 高机动火炮火箭系统(HIMARS)。
​8月,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日美两国政府已基本决定共同开发新型导弹,用于拦截高超声速武器。10月,美日防长在会面中一致同意将日本引进美制“战斧”巡航导弹的时间提前至2025年,重申了支持日本加强防卫的决定,强调了两国共同致力于加强美日同盟。11月,美国国务院批准日本购买400枚“战斧”巡航导弹及其相关设备的请求。
(三)强化地区海域态势感知
2022年2月,拜登政府公布《美国印太战略》报告,明确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并提出“太平洋威慑”和“海洋安全”两大合作倡议,聚焦提升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建立海域态势感知网络体系。为此,美国一方面发展军备,不断加强前沿军事部署,提升地区海域态势感知综合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帮助地区盟友和伙伴国提升海域态势感知能力,推动构建美国主导的、地区盟友和伙伴参与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网络。
一是重点加强无人作战平台和天基侦察网络建设。其中,美海军陆战队的动作尤其值得关注。2023年6月5日,美海军陆战队发布更新版《部队设计2030》报告,提及为应对全球危机,“美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要增强海域态势感知能力。”8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无人机中队(VMU-3)在夏威夷的卡内奥赫湾海军陆战队航空站举行仪式,展示了其新装备的MQ-9A“死神”无人机。该中队隶属美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军第1航空联队,也是首个装备MQ-9A长航程无人机,实现海军陆战队空对地特遣部队无人远征中高空长续航(MUX/MALE)飞机初始作战能力(IOC)的无人机中队。
美海军则在舰载机无人机部署和大型无人侦察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3年2月,美海军米格尔·基思号远征移动基地舰上的Aerosonde无人机进行了首次海上飞行试验。3月,美海军米利厄斯号驱逐舰在南海发射和回收Aerosonde无人机。Aerosonde无人机为德事隆系统公司为美国海军开发的一款舰载小型无人机,与美国海军驱逐舰作战系统集成后,可为驱逐舰提供海上情报、监视、侦察等服务。9月,一批美海军MQ-4C“海神”无人机抵达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在太平洋地区进行第二次部署,其海上情报、监视、侦察和瞄准(MISR-T)功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美太空部队则加快天基卫星探测系统建设。4月,美国SpaceX公将太空发展局的“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首批10颗导弹跟踪和通信卫星送入太空。9月,美国太空军发射 “沉默巴克”(Silent Barker)军用卫星,用以监测潜在的威胁。12月,SpaceX公司将美国军方X-37B“轨道实验飞行器”送入太空,此次任务内容高度机密,美军称会进行试验未来的太空领域感知技术等实验。
​二是加强盟友合作,构建态势感知网络。近年来,美国极力推动构建美日印澳、美英澳、美日韩等地区盟友及伙伴国的小多边机制,加强与盟友和伙伴国合作构建海域态势感知体系,如“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PMDA)。2023年4月,美国务卿布林肯在访问越南期间表示,美方愿意帮助地区国家提高海域态势感知能力,以应对其他国家对本国渔船的“胁迫”行为。6月,美日菲国家安全顾问三方会议中,重申了利用日本新的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等来强化海域态势感知的重要性。9月,东盟-美国领导人就东盟印太前景合作发表声明,声明中提到双方通过东盟主导的机制加强海上合作,促进包括海上执法机构在内的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提高海域态势感知能力。12月,美国公布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要求美国政府推动与菲律宾和泰国的联盟以及美国与东盟其他国的伙伴关系,共同加强印太地区的海域态势感知能力。
​2023年5月,拜登政府批准向澳大利亚出售远征版拖曳阵列监视传感器系统(SURTASS-E),加强后者探察中国潜艇的能力。同月,拜登政府还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防务协定,巴方将使用美国的卫星安全系统对海域进行监视。7月,美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缔结了一项“随船观察员协议”,以提高巴的海域态势感知能力。
​美国通过向地区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和海上援助,加强人员训练等方式持续加大其他南海声索方和地区盟友伙伴国的海上能力和海域态势感知范围,以达到牵制对手、维持地区力量优势的目的。
                                                    五、演习演训强化作战准备

(一)盟国伙伴国参与度全面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美军在南海及周边地区(东至菲律宾海,南至澳大利亚)累计开展大型演习演训107次(中小型的演习训练数千次),数量与规模较 2022 年有所增加。在107次演习中,单边演习9次、双多边演习98次。演习兵力涉及美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陆军以及海岸警卫队等各个军种。同时,美国不断拉拢盟友和伙伴国进行双边或多边军事演练,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联合演习对象涉及到东盟各国以及英国、印度、法国、加拿大、德国等域外国家。其中日本参演次数位列第一,达80场,澳大利亚次之,达16场。与域内外各国的演习中,数个多边年度大型演习规模及盟国和伙伴国的参与程度均有所提升。
2月至3月美国和泰国主办的“金色眼镜蛇2023”联合军演,共有来自30个国家的7000多人参加,美方称“达到10年来最高水平”。4月举行的美菲“肩并肩 2023”年度联合军演,演习规模空前,有1.76万名军人参加,包括约1.2万名美国士兵、5000余名菲律宾士兵,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100余名士兵,参演兵力几乎是2022年8900人的两倍。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举行的“护身军刀 2023”演习(Talisman Sabre 2023),是迄今为止美澳两军举行的“规模最大、复杂度最高”的一次演习。
(二)多个演习地点向西太转移
 从演习地点来看,2023年,美国恢复了和亚太相关国家的高密度大型联合演习,多个大型演习地点由传统演习区域转移或扩散至西太平洋重要地区。
2月至3月,美日开展“铁拳 2023”(Iron Fist 2023)联合演习,演习地点由美国至日本。“铁拳”联合军演从2005年开始举行,此前一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展,这是该演习首次在日本九州岛、德之岛和喜界岛举行。5月和7月,美菲时隔33年重启“雷霆对抗 23”联合军演(Cope Thunder 23),雷霆对抗系列演习于1976年首度在克拉克空军基地举行,美国空军于1991年撤离克拉克后,这项演习移师阿拉斯加,并更名为“阿拉斯加红旗”(Red Flag Alaska)演习。此次重启雷霆对抗系列演习,演习区域也从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周边扩展到菲律宾中部维萨亚斯群岛和南部棉兰老岛。
7月,美空军举行“机动卫士 2023”演习(Mobile Guardian 23),首次将演习区域拓展至美国本土之外,以关岛基地作为前沿枢纽,演习区域涵盖美国夏威夷、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的机场。同月,美空军“北方利刃 2023-2”演习(Northern Edge 2023-2)举行地点首次转移到日本山口县岩国市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基地,该系列演习往年均在阿拉斯加境内举行,而本年度则在日本、关岛、帕劳等地举行。10月中旬,美海军陆战队与日本陆上自卫队举行“坚毅之龙-23”(Resolute Dragon 23)年度联合军演。该野战训练演习首次以九州及冲绳的自卫队及驻日美军设施为中心,设想防卫离岛,在此之前的2届,该演习分别在日本本州岛和北海道一带举行。
诸多演习地点移师西太平洋地区,表明美国正在有意识地加强其部队在西太平洋特别是第一岛链附近的军事部署和作战演练,其战略针对性不言而喻。
(三)演习科目不断创新
 近年来,美军频繁在西太地区开展 “分布式海上作战”(DMO)、“远征前进基地作战”和“敏捷战斗部署”(ACE)等作战概念演练。2023年,随着以美国国防部“复制者计划”为代表的无人作战概念出台,演习科目也出现多个“首次”,在整体延续以往传统演习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向强化海域态势感知和无人作战平台运用等方向发展。
2023年4月举行的美菲“肩并肩 2023”年度联合军演中,美国陆军多域特遣部队和海军陆战队濒海战斗团混合编组,进行“以陆制海”联合训练,演习内容从两栖扩展至远海和网络空间,不仅新增海上射击演习,还首次设置了网络防御演练,同时,美军还首次在菲律宾进行“爱国者”防空导弹射击演习。美军首次在菲律宾部署MQ-9“死神”无人机,并出动 “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通过两栖登陆艇展开快速部署,首次在南海进行“击沉”演习。为了顺利实施“击沉”演习,美菲两军成立了合成信息和效果融合单元(CIEFC Combined Information and Effects Fusion Cell),尽管最终未能成功击沉靶舰,仍测试了通过融合指挥与控制、情报信息和多域火力,以扩大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肩并肩 2023”为美各军种演练各自作战概念并推进在联合部队层面的融合提供了训练机会。
​7月举行的“北方利刃 2023-2”演习中,美国及其相关盟国派出战机,进行了 “敏捷作战部署”演练,同时由MQ-9A无人机充当“分布式空中作战”(DAW)的通信中继站,探索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下的战法运用。
​9月,美海军“水手”号和“游骑兵”号无人艇部署至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并同美海军“奥克兰”号濒海战斗舰及日本海自 “熊野”号护卫舰在相模湾举行合练。这是日本海自首次与美军无人艇合练。其中“游骑兵”号早前已成功试射“标准-6”远程防空导弹。根据美海军设想,未来无人艇+“标准-6”导弹的配置将充当海上分布式武器平台,成为美海军“分布式海上作战”、“远征前进基地”等作战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在美菲“海上勇士7”演习(KAMANDAG 7)中,美海军陆战队东南亚特遣轮换部队首次将美国陆军战术情报目标访问节点(TITAN)与其海上探测设备进行联合部署。TITAN是美国陆军正在开发的下一代数据处理地面站,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处理情报、监视和侦察数据,加快多域杀伤链的传输速度。演习中还使用了Simrad雷达等商用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在建立海域感知图像方面实现更无缝的互操作性。
六、总结和展望
2023年,美国白宫国安会、五角大楼和美军大肆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针对美军舰机的所谓“危险拦截”和“不专业操作”,还公布了一系列的“危险”相遇案例。然而,美国方面从来不公布这些相遇的具体地点,也未言明为何会发生此类相遇。实际上,如前文所述,这些拦截多数发生在中国大陆领空附近或中国军队的临时演习禁行区域内,少数案例发生在西沙领海领空和南沙群岛中国驻守岛礁的临近海空域。​
我们认为,美方炒作此类事件,一方面确实是出于对中美海空相遇事件失控的担心,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政治和外交考虑,希望以此施压或造势,借助舆论和外交在中美战略博弈中获得有利地位。
而实际上,美军南海军事活动正在给中美关系乃至地区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一是美军在南海及其周边针对中国越来越激进的军事行动必然会招致解放军的强力反制;二是西太美军越来越处于过度部署和过度疲劳的状态,重大事故不断,美军的专业性下降不利于中美两军在南海的良性互动;三是美军大量无人系统的运用必将加大中美两军发生误判或误操作的可能性。
​2024年,尽管受到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和红海危机的持续影响,印太地区仍是美军海空兵力的部署重点,美军仍将持续加大在南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存在及活动。即将进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会给南海及周边地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反而会刺激美军加强在该地区的部署及行动。


上一篇:一则传闻引发的大跌
下一篇:世界气象组织红色警报!2024年全球温度或再创新高|科技观察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7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