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复制链接]
57360 0
可爱的臭豆腐 发表于 2024-4-4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第1张图片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绘本《风去哪儿了》著/左罗托夫


1


有一次,在群里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因为孩子有了对生死的关注和担忧。

常常会让爸妈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们常说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谈“性”,而跟孩子讲“死亡”这个话题,也充满了挑战。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第2张图片




我们总有一天会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

那么,不妨抓住这个机会,不要回避甚至忌讳。
因为当孩子知道了死亡这件事时,只会在无知的状态中变得惶恐不安。


不如跟孩子好好谈谈,因为死亡教育也是我们应该给孩子上的一堂课。
只有真正了解了,才不会产生无穷的恐惧。



2


我觉得在所有跟小小鱼谈过的话题中,“死亡”是非常难谈的。
因为谈着谈着就无法继续下去。
记得3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听完故事的儿子问我:“爸爸,你会不会死?”
“将来等我老了就会啊!”
“不行,我不准爸爸死!”小小的眼睛涨得红红的,马上就要大哭起来。
我赶紧把他拉过来,紧紧地抱着他。
 
“好啦!你是不是害怕有一天跟爸爸妈妈分开?我答应你,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
这时小家伙就在怀里哼哼哼。
“走,我们玩点什么吧!”
只能用这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因为孩子太小,还无法去理解生命逝去的痛。
 
孩子的成长中有很多个敏感期,而对于死亡,同样有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
很多孩子从3岁左右开始,特别是4岁的时候,便可能对“死亡”的概念发生兴趣。
开始对死亡的概念非常好奇、总是刨根问底。
 
刚开始,孩子们对死亡没有真正的概念。
只是学会了这个词汇而已。
他会理解为死亡是见不到了,所以会因为害怕分离而哭泣。
 
当他们有一天会问:“妈妈,我会死吗?”
到了这个阶段,他们的内心才会产生真正的担忧。
这时父母不要担心,要打消焦虑,陪孩子度过死亡敏感期。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第3张图片




3


我觉得陪孩子走过这个敏感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性世界的陪伴。
在孩子0-4岁的时候,孩子谈“死亡”的时候,其实孩子只是害怕失去你,不想离开你!
请多陪伴孩子,给他们内心温暖和力量。
 
所以这个阶段不要惊讶于孩子提起这个问题。
反而要平静地接受,然后不要跟孩子钻在死亡这个话题中。
在孩子的理性世界还没有建立的时候,不要跟他们谈这些抽象的科学话题。
不如陪孩子玩点其他的东西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在0~2岁,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者剥夺的情绪感受。
 

有时,孩子会追问,这个人会不会死,那个人会不会死。


其实他们关心的是父母如果哪一天走了,我一个人怎么办,本质是安全感的问题。所以回答完之后,告诉孩子,你很安全,我们都健康平安,并且你会慢慢长大。


这时,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比如说抚触、拥抱。
当我们给了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同时告诉他,我们会陪在你的身边。
看到你上学,结婚,将来看到你有孩子。你也会看到父母慢慢变老。
我们能在一起的时间很长很长。每个人都是如此,甚至动植物也是如此。


这时孩子内心是安宁的,他就不会再畏惧害怕死亡了。
也不会总是纠结于这个话题。
当孩子的安全感满足之后,就不会那样担忧了。
 
第二阶段,我把它称之为理性世界的引导!
 
诚实地跟孩子好好谈谈死亡话题。
当孩子到了5岁的时候,假如你已经陪伴他走过了第一个阶段。
并且在他的脑袋里,有了一些科学的种子。
比如认识我们的身体,认识一年四季的变化。
见过花谢花开,也见证了小动物的死亡,并能坦然接受。
 
当孩子自己没有那么害怕死亡的时候。
这时就不需要刻意去回避。
在某一天提及这个话题时,就可以跟他们诚实地谈论一下了。
“每个人最终都会老去,最终会死去,但是新的生命又会诞生,一代接着一代。”
 
这时,孩子能知晓死亡代表生命的终止,意味着消失了,没有了。
他们也会在某一天害怕死亡的降临。
但是我们不能嘲笑孩子的胆小,而是告诉他小心翼翼保护自己的办法。
给孩子阅读接触一些科学绘本。
让他认识我们的宇宙星空、地球、大自然。
去试着了解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


平常还可以引导孩子读读科普类书籍,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的身体,有了科学观,加之安全感确立后,就不会如此担忧了,而会在一个可控的心理状态之中。


比如我陪着小小鱼这几年接触了非常多的科学绘本,让他了解我们地球生命的起源、进化。
了解我们人类的进化,畅想我们未来的星空大海的征途。



当孩子的视野打开后,精力就会放在这些上面。
对于我们人类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往何方。
孩子会在父母的引导下,加上自己的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
随着年龄增长,安全感和自己的能力见识增强,对死亡的恐惧就会越小。
如今小小鱼已经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了。
反而能跟我们讲很多很多的科普知识。


4


跟学龄前的孩子谈这个话题,如果有的话说起来太伤感,或者怕自己说不好。
也可以考虑换一种温和的方式来试试。
 
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结果。
而学会了尊重生命的孩子,也会爱惜自己的生命。
 
这时可以考虑利用亲子共读的力量。
从经典的图画书中,让孩子感受分离、相聚、怀念、温情等。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第4张图片


比如在《爷爷变成了幽灵》里面,它让读者,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体味死亡是一种从容美好,在自然中快乐地接受。这好像是个忧伤的故事,但从头到尾都被浓浓的亲情包裹着,于是,忧伤中也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第5张图片


《一片叶子落下来》里,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和给别人带来快乐
让小读者知道,死亡并不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在《小鲁的池塘》里,失去最好的朋友,怎么来处理这种悲伤的情绪呢?

说不要难过了,也许是最无用的安慰了。


校长说,大家应该做一件事来纪念小鲁,小女孩想起,小鲁最喜欢池塘,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为小鲁修建了一座池塘。


让孩子们行动起来做点什么,来释放内心的情绪,表达对小鲁的哀思,孩子不仅能从故事里,学会处理悲伤情绪的具体办法,还能读到那些关于友谊、关于分离、关于希望的主题。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第6张图片


还有一部关于生与死的温情电影《寻梦环游记》很棒。
当时我在电影院看着,当歌声响起时,眼泪已经止不住流。
那句“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一直回荡在心间。
因为女儿COCO一直记得自己的爸爸小时候唱的歌曲《remember  me》。


埃克托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可以说,死亡也不是真正的永别,遗忘才是。
爱的记忆永不消失,生命生生息息的传承,其实就是生命的意义。



面对死亡,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感触。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有了爱和家人,在一起风雨兼程,就不惧怕了


上一篇:太牛了!马斯克是真懂怎么教育孩子的,2个方法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下一篇:圈里的一些基础版“黑话”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30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