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房产] 是否让好学生及格,可能是房产政策的风向标

[复制链接]
83228 3
石头大师 发表于 2024-4-26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否让好学生及格,可能是房产政策的风向标 第1张图片



前几天,有同学在金银岛上问,万科到底怎么回事,会不会演变成“一鲸落,万物生”的局面。


本来具体企业问题,实在不想多聊,但看到“一鲸落万物生”这个词,有点血往头上冲。忍不住啰嗦了几句。

不要轻易说“一鲸落,万物生”


我们不妨想想,从2021年下半年后,从教培行业开始,互联网大平台、房地产,一个又一个的“鲸落”,但也没见到生出什么来。



我不懂海洋生物学,就是瞎猜测,可能鲸生还是比鲸落要更生态友好?毕竟,一个有海洋食物链顶端物种——鲸鱼——时常出没的海域,必须物种繁茂丰富,生态循环良好,否则没法支撑。


最典型的当然还是房地产过去两年这个曾经支撑中国信贷市场的超级大蓝鲸遭遇这么大危机,也没见到生了什么东西出来。

万科的市场表现


去年下半年开始,万科一直负面缠身:评级下调、股债双杀、资产抛售、供应商举报……



第一次大新闻是2023年10月下旬,万科的境内外债券价格接连下跌。2024年到期的“VNKRLE 5.35 03/11/24”、“VNKRLE 4.2 06/07/24”,到期收益率分别一度高达52.9%、59.2%,2025年及以后到期的美元债,收益率也达到20%-40%。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成反比,收益率高企说明债券价格大跌。


2023年10月18日,惠誉将万科的评级从“BBB+”下调至“BBB(投资级)”;同年11月24日,穆迪也将万科评级由“Baa1”下调至“Baa3(穆迪投资级中的最低级)”,展望负面。2024年3月,惠誉和穆迪将万科的评级进一步下调,分别调至“BB+”和“Ba1”。


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万科先后出售其优质资产——悦榕酒店、深圳高新投、上海七宝万科广场等。从2023年10月初至今,万科股价从13.06元下跌至7.1元。

万科困境从何而来?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万科的困境从何而来,是谁的因,又是谁的果?



可能会更复杂。


根本上是房地产市场下行的缩影。覆巢之下无完卵。连续几轮房企违约潮之后,市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已经丧失信心,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导致市场价格波动,万科这种曾经的好学生也不例外。


不过好在虱子多了不痒,最近资本市场已经对房地产任何负面消息都基本脱敏。整一个,爱谁谁,爱跌跌——目前这时候少点人关注,倒也是好事。


但实话实说,从碧桂园开始到万科陷入困境,不算正常意义上的“行业危机”——客户在,供应链在,账上现金甚至都大几百上千亿,却活生生给几个亿的利息逼得发生违约事件,被拖进下行的“流动性螺旋”中,导致流动性危机。


产生流动性危机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自身造血能力确实下降。作为一个房地产企业,万科90%以上收入来自卖房。2023年的楼市陷入冰河期,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7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46%,确实承压。


更重要的是,手上现金大部分被项目绑定。这件事起因于房地产市场下行,一些房企爆雷之后,烂尾楼事件频发。因此,地方政府为了保交楼,就加强了对房地产预售资金的管理。比如,2022年出炉的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规定,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当全部直接存入监管账户。监管额度大概是工程造价的1.1倍,监管账户内的资金达到监管额度后,超出监管额度的资金才可由房企提取使用。


因此,万科账上的现金并不能自由支配。截至2023年底,万科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600多亿,在手现金998.14亿元,看着很轻松,但这998亿中有400亿是动不了的,一旦房屋销售回款不行,流动性就会显得比较困难。


类似的情况不是特例。2022年年中,碧桂园账上有1480亿现金,但其中一半都卡死在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上。到了2023年年中,情况进一步恶化,碧桂园账上还有1000亿现金,但仅仅能覆盖“保交楼”的资金。到了10月,碧桂园就无法支付几千万美元的利息,导致了违约事件。


那房屋销售好一点,会有帮助吗?也很难说。


很多项目如果开盘不能保证销售50%以上,对企业现金流反而是压力。为啥?也跟预售资金管理有关。比如,房企在一个二三线城市卖新房,售价8000元/平米,工程造价3000元/平米,有些地方要求1.2-1.4倍的监管额度,那么就要有大约预售款一半的钱进入资金监管账户,企业拿不出来。所以现在的市场行情下,企业敢投资盖房吗?大概率是不太敢的。


现实世界里,一个良好初心的政策,经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尤其是预期和杠杆驱动的现代社会,这些后果的连锁反应可能远比想象中更大。


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初心是“保交楼”,但现实中会让房企现金流极度承压,尤其碰到销售下行时期,更是雪上加霜,反而可能导致烂尾。


再比如说“三道红线”政策初心是降杠杆。但现实中经常是“越降越高的杠杆”——部分房企难以获得融资,难以完成房产交付和销售,反而导致一波债务危机。


另外,房地产最被诟病的“高周转模式”其实也与限购政策有关。2011年“国八条”提出限价政策,以行政手段控制新房价格。也许大家还记得,此后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限价政策压低了房地产行业的毛利率,因此房企就选择通过“高周转”来提升利润率。


“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信矣。


第三,融资渠道不再顺畅。


说回万科。理论上,要维稳房地产行业,给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的企业扶一把,缓解流动性压力即可。这也是今年各种政策出台要求给房企融资的背景所在。


例如,2024年1月,住建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出台的《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再如,1月26号和2月6号中国金融监管总局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个城市提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商业银行,要求各银行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对项目及时开展评审,加快授信审批,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满尽满”。


但你仔细看会发现,融资是针对项目的,不是针对公司的。


之前万科是“总对总”融资模式,就是总部跟银行总部签贷款协议。企业是信用主体,资金支配自由度很大。现在融资政策导向从“公司信用债变为项目抵押贷”,两者区别很大:“总对总”都是大额融资,“量大且快”;而项目贷款不但贷款量小,更要按工程进度才能提款,整体“量小且慢”。新增的单体项目融资却不能归集到集团,而存量债务却需要集团偿还,这又导致了集团层面在持续失血。然而,集团主体一旦出现违约事件,又会导致项目融资更加困难,老百姓也不敢买房,继续陷入恶性循环。


屋漏遭连夜雨。2024年3月,穆迪、标普及惠誉接连下调万科评级,给予负面观察,让万科的海外再融资变得更难,融资途径进一步收窄。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的三重衰退:



  • 利润表恶化:市场环境恶化,导致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
  • 现金流循环不畅:手上不断减少的现金存量,还有近一半被项目绑定。
  • 资产负债表衰退:负债端融资不畅,资产端估值下行。

万科能撑过至暗时刻吗?


从两方面来看吧。



在基本面上,最近万科有好消息。2023年末,在建工程账面值大概5000亿,较2021年末下降40%以上,且完成度很高。这意味着两件事:一是2024年工程建设支出将大幅降低;二是潜在的“竣工待售资源”庞大。换句话说,万科的资金支出下降,会有一波销售回款进入资金池,也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压力。


4月14日,万科的最新回应是:“当前万科的确遇到了阶段性经营性困难,流动性短期承压。但万科已制定一揽子稳定经营和降低负债的方案,能够妥善化解这些阶段性压力。”“我们有信心,今明两年我们的债务规模将下降1000亿元,债务风险获得实质性化解。这里我也郑重承诺,万科集团所有项目,将保证按时高质量交付。”


另一方面,从市场到监管层,万科一直被视为好学生。好学生能不能及格,也许是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执笔为剑,陪你穿越财富峡谷


上一篇:苹果一季度跌出国内手机出货量前三强 IDC:2028年AI手机全民化
下一篇:事实证明,已经“消失”七年的周立波,已经走上一条不归路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原来只爱你 发表于 2024-4-26 08:18:58 | 只看该作者
 
谁是好学生?请举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不说不说不知道 发表于 2024-4-26 08:21:42 | 只看该作者
 
有些鞭打快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布伦修法 发表于 2024-4-26 08:57:32 | 只看该作者
 
为啥会这样鬼都知道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5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