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复制链接]
87362 0
伟哉 发表于 2024-4-26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点   今天所要讲的,也是一个为了娃的教育“一波三折”的故事。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因前些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提前了好几年把孩子转学到加拿大。虽说也是国内名校衔接国外名校,这位妈妈一开始却是百般焦虑、后悔,没想到出来后,最不适应的会先是她自己…


文丨柯察金    编丨Lulu


儿子Matthew如今在加拿大上5年级,两年多前,他刚从上海中学国际部转学过来,妈妈Yvonne几乎每天都陷在深深的焦虑中。
尽管,Matthew于加拿大所就读的远非“菜小”,而是在各榜单上都排名靠前的IB世界学校,上加拿大学院(Upper Canada College)
UCC成立于1829年,迄今已有近两百年建校史,被誉作“加拿大的伊顿公学”。在最新的胡润全球高中排行榜中,其排名全加第一。

毫无疑问,UCC有着顶尖的声誉和设施,然而,和孩子之前所在的上中国际部比起来,Yvonne还是一下子感觉到,孩子在学术方面突如其来的减速;做家长的心态也差点甩飞出去。


儿子曾经超一线大都市式的学习节奏和状态,到了UCC后完全变成了风光田园式。就拿作业来说,新学校四舍五入等于没有,都已经到了三、四年级时,每周就算全部加起来,就一个小时的作业量。放在上海,无论是公私立学校都难以想象。


“简直是体校”“校长都曾是体育老师”“可以说是‘放牛班’”……连Matthew自己对UCC的最初印象,大抵也是这样。


正因如此,Yvonne在头一两个月反复地自我怀疑:带儿子从上中转学到UCC,真是正确的选择么?


“那时候我简直天天想:完了完了,儿子不会要学废吧?”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张图片

Matthew在上加拿大学院



可有意思的是,如今两年多过去、国际航班往返不再是问题,但儿子并没有再次转学,Yvonne的观念也来了个托马斯回旋。而享誉北美的IB世界学校,魅力渐渐发散,名副其实……


我好像找到了教育的“锚点”



带儿子来加拿大读书,算是机缘巧合。原本,Yvonne没想过在小学阶段就把他送出国。


2020年,一家在加拿大度假,后因疫情,不得不滞留当地。随着情况愈发不妙,她开始担心,如果长期回不去上海,孩子上学该怎么办?


情急之下,一番攻略,选择了排名头部的UCC上加拿大学院,抱着且试试的心态,给Matthew办理了转学。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2张图片

上加拿大学院


01
儿子变成半个“体育生”

一到UCC,儿子整个的生活方式与状态,用Yvonne半调侃的话来讲,就是切换到了“体校”模式。 学术方面,她一看到课表安排就“傻眼”了——“拿数学来说,UCC的进度至少比上中慢了一年还多”,作为前上中妈,真心觉得水土不服。 但一段时间过去后,Yvonne觉得平心而论,儿子和国内相比并非不忙了,只是汗水流到了其他地方。 在加拿大,儿子的课余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他没闲着,把超多精力都放到了冰球上。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3张图片


Matthew在冰球场上


Matthew很快喜欢上这项被称作“加拿大国球”的运动。这两年多当冰球守门员,打到了最高等级的“AAA”,看来不仅努力,还是小有天赋。
 
无论平时还是周末,大块的时间都忙碌在冰球场上,运动量比之在国内,可谓翻几番。小小年纪,浑身的肌肉都练出来了。
 
Yvonne原本每天都在忧虑,孩子的学术是不是要落后了。可自从儿子像很多其他加拿大小朋友一样迷上运动后,她逐渐平静下来,沉下心后,发现孩子发生的一些奇妙变化。
 
她觉得,“体校”……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02
教育的锚点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首先,Matthew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在国内,每天都忙,看似各个枝叶都想开出花来,但实际上好像也只是东忙忙、西忙忙,没有主干。 而“体育生”版本的儿子,终于有了一个炙热的、为之拼搏的目标。并且,冰球也带给了他很多以前未有过的自信。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4张图片


有次比赛,儿子为队伍防守住了几回关键性的进攻,高兴得连球杆都扔掉,队员们都做出像世界杯那样振奋的庆祝姿势。 作为妈妈,Yvonne看到了比孩子学习进步更值得欣慰和骄傲的成长,那就是,有了自己的内驱力。 国人对学业多抓紧,加拿大对体育就有多认真。Matthew不但有自己的运动员编号,甚至还要参加面试、选拔,和冰球队签订正式的合同,不比学习轻松! “那一刻,我感觉像是找到了教育的某种‘锚点’吧。”Yvonne如是说。
其次,儿子这两年身体得到了明显的强健。
尤其是之前他在国内有视力下降的趋势,Yvonne担心他不久后就会戴上近视镜,但没想到来加拿大两年多了,Matthew不但没近视,视力反倒还恢复了一些。
03
做过体育老师的名校之长
 
“体校”或许是句玩笑话,但UCC对体育的重视却不是闹的。据Yvonne介绍我们了解到,UCC的总校长Sam McKinney,以前居然是体育老师。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5张图片

UCC总校长Sam McKinney
刚好最近Sam总校长访问亚洲,我们有机会跟他本人聊了聊。他亲口证实,自己曾经确实做过篮球教练——当然,他本人三十多年从事教育,在多个国家、学校的履历丰富而难以道尽。
 Sam说,学校并不是要培养专业运动员,体育也不仅是竞技和锻炼,它和孩子的身心、社会情感的健康息息相关。 Sam校长自身就是一名热衷于运动的运动员,喜欢赛艇、足球、篮球和曲棍球,1984 年参加过伊丽莎白公主挑战杯比赛。他有三个优秀的儿子,分别是商科、金融和计算机领域的高材生,但同时,个个是体育达人,都曾兼职做过体育教练。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6张图片


对于Yvonne这样的中国家长来说,UCC对体育的重视初来时让人目眩。
学校在体育方面是真舍得花钱,校队有自己的专用车,尽管路途不远,也全部是那种“欧洲豪华大巴”;前不久,学校又在安大略湖造了个专业的船坞,供划船队使用,手笔不可谓不大。 “如果说还有比冰球苦的运动,那就是划船了。每天孩子们四点半就扛着船到船坞,风雨无阻,即便零度的天气也穿着短裤。” 她发现,学校有时候会半“故意”地让男孩子们吃点苦头。
上次,Matthew去UCC的诺瓦户外学校,一天光骑越野自行车就跑了三十多公里,回来的时候直接晒得皮都掉下来;寒冷的天气,全班住在帐篷里,两三天下来好几个同学都得了感冒。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7张图片


说起这个诺瓦户外学校,它其实是一片占地超过400英亩的生态保护区,沿河不能进行任何开发。


自 1939 年以来,一直是上加拿大学院核心课程的一部分,被称作“第二校园”,也是安大略省最古老的户外教育中心之一。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8张图片

诺瓦户外学校 在每个不同的季节,UCC都会把孩子们用校车“拉”过去住个几天。除了各种越野、滑雪等运动外,还有诸如野外生存课的“操练”,比如学像土著民一样制作肥料、枫糖浆,抓龙虾;也有科学、地理、数学、艺术和其他学科方面的学习活动。 Sam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教育,可不只是发生在教室里。” 可能环境本身也有塑造人价值观的力量吧。
当身边大多数人都在鸡娃的情况下,中国家庭是被推着往前走,根本没有自主思考的喘息之机。而在加拿大,学业好并不是最牛的,不玩体育才是真的没法融入下去。Yvonne对孩子的成长,增添了几分多元化的期待……
不是人家过慢,而是我们太急 深入体验和理解了UCC的用心后,Yvonne和孩子都渐渐享受起现在的这种“充实的松弛感”——忙自己喜欢的事情。 UCC的教学进度比上海慢,但不代表在学术上做得差。否则,每年也不会有那么多UCC的高中生斩获藤校。 虽然还看不到他们今年RD完整的录取结果,但仅就我们打听到的offer,就有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康奈尔、约翰·霍普金斯、卡内基梅隆、杜克……藤校级可说是拿到手软。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9张图片


01
世界学校的格局养育
 UCC的教育理念,首先令人想到的一个词是“格局”,绝不是培养书呆子。这里的孩子们有一大把的机会,去做一些真的很酷、可以影响到周边世界的事情。这和今天部分为了做活动而去做活动的年轻学校可能有着本质的区别。 Sam校长提到,就在上个月,两个12年级的学生带领几十位同学,联合布兰克森大学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世界事务会议”(WAC,加拿大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由学生主办的会议)。
牛到什么程度呢?连加拿大的宇航员、NBA球队的主席都被邀请来做主题演讲,活动当天,有超过1200名参加者、120名志愿者。
这背后的工作量难以设想,UCC学生的领导力可想而知;同时,孩子们从小与各界大咖的面对面接触,也极大地打开了他们的眼界。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0张图片

UCC的“世界事务会议” 事实上,像WAC这样的平台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视野,自上个世纪末开始,UCC就与教育局合作创建了“视野(Horizons)计划”:

为8~12年级的学生提供互利的学习机会和经验。包括的内容特别多,有学年编程,跨学科的课程模式,暑期课程,持续的研讨会,模拟联合国,计算机科学会议,音乐节,捐赠活动等等。

这么丰富的资源,让Yvonne很是期待。目前只是在小学阶段,儿子的时间就已经不太够用了,看来以后还要根据他的个性偏好,做一番取舍才是。
 说到UCC的课程设计,它不走鸡血路线,不仅非常丰富,而且有侧重和巧思。 丰富之处在于,海狸数学,乐高,财商,围棋,象棋,园艺,烹饪,编程,大提琴,小提琴,吉他……想得到、想不到的课程全都有。 Matthew已经参加过一些很有意思的课,比如参加审议会,学习投票,理解政府的运作机制。年龄虽小,格局却大。 像乐器这样选修课程,学校做得很人性化的一点,是安排孩子利用大课间、午休等间歇性的时间学习。
儿子选了小提琴,练习完全放在学校里,Yvonne不用再花时间送他去琴房或者额外把老师请到家里来。而且UCC的音乐老师比外面花钱的难得,本身就是英皇的评委、著名乐团的指挥。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1张图片


课程也是有侧重的。
比如在UCC,图书馆课程和设计课程都是必修课。学校很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科学素养。 因为Yvonne在学校的图书馆做义工,所以对儿子的图书馆课很了解。 图书馆课不仅是必修,比例还挺重,跟法语课差不多,每周都会有两节。除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还非常注重他们的表达,课堂环境就是你一言我一语。
尽管儿子离高中还早,Yvonne已经多次听说过UCC辩论队的厉害,放在北美也是一支劲旅。 “学校里没有什么正襟危坐的辩论课,就是在平时的点滴里注重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
设计课包含的层次比较多,包括数字媒体、编程,以及创新产品设计。Matthew在教室里,一会儿是木工,一会儿是电工,一会儿又要做程序员。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2张图片

 Sam校长向我们透露,UCC有近半数的学生最后选择了STEM领域的专业。他觉得做得不够,前两年制定了一个2029规划,要在STEM教育方面继续发力。
阅读、表达、科学素养……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时代孩子们必备的软实力。也挺神奇的,一所成立于 1829 年的学校,仍然把创新放到自己的校本里,紧跟时代的潮流
02
慢一点,蓄势待发

Yvonne还看到,儿子对数学比以前更有内驱力。会自己主动去参加一些数学活动和竞赛。
“以前他在上海时,如果不在外面补课,对数学考试其实是不太有自信的。每天光上中的作业量就够他喝一壶。现在,他没什么作业了,反倒对数学更有兴趣了。”
一脸稚嫩的Matthew宣告,他要好好学理科,以后争取考MIT。Yvonne听了哈哈一笑,她觉得,儿子能做到前半句她已经很欣慰了。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3张图片


听Yvonne聊孩子在学校的一些细节,我们能感觉到:
如果说别的学校是拼命地提前给孩子铆足发条,那UCC的做法,就是让孩子一个、一个零件地组装自己的发动机。
等到高中乃至大学时,“内燃机”开始零百加速的时候,被从小拧紧发条的孩子,却早已经泄劲了。这样的例子,如今不在少数,更惨痛的,是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
UCC有5大重视,分别是学习,多元主义,服务,社区以及福利。我们常常摆到首位的学业,在UCC看来,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
教育是有关人的联结 关于当时怎么就决定去UCC,Yvonne还说了一件有意思的经历。
01
四海皆“兄弟”

她的先生几年前有次去加拿大出差,在短短几天内,竟前后密集地遇见了3位UCC的校友,他们无一例外地推荐自己的母校。 “本来犹犹豫豫想放弃的,结果也算‘事不过三’吧,我们对这个学校顿时充满了好感。” 后来Yvonne发现,事实也的确如此——与其说UCC是个学校,不如说它是一张巨大的人脉网络。在加拿大各行各业,遇到UCC校友的概率都挺大,而关键是,“Old boy”之间的联系还很紧密。 Yvonne打趣儿子说,如果以后想做个律师、法官什么的,这些学长们一定会助你一臂之力。因为UCC的很多毕业生,都活跃在北美的律政界。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4张图片

万圣节,敲校长家的门 “其实对我们这种初来乍到者,想在加拿大站稳脚跟,UCC这样的学校真的是比较友好的。” UCC每年都会花费很多时间精力,用来举办维持校友关系的活动,校友评奖,校友讲座,校友聚会……对国内家庭来说,这可能也算是文化困惑,不少人会觉得这是浪费时间。
但用Sam校长的话来说,“育其实是关于人的联结。人际关系对我来说最重要。”这是他31年教育生涯、8年引领UCC以来,一直的信念。 令人颇感惊讶的是,UCC每年都有超过1000名志愿者为学校服务。校友们甚至远在伦敦、纽约、旧金山、中国香港等世界各地组织活动。 正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成绩为本,学校才会变得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而如果一所学校的联结在外部非常紧密,那么这种联结的生发,一定是从内部就很好地开始。
02
多元的社区,多元的视角
 Matthew说,学校所有学部的校长,包括总校长Sam,每天早上都会亲自在校门口迎接他们,和每个学生Say hi。 不止如此,Sam作为校长,在学校有自己专门的宿舍,平时和学生一样,多数时间都在校园里。 “我相信,如果要教学生,首先必须看见他们、了解他们,”Sam经常在走廊上和遇见的学生打招呼,跟他们交流最近在做什么。 前几天,他碰到两名学生正在组织“援助之手”志愿社团的工作,Sam立即询问他们是否需要任何支持和帮助。 而对于像Matthew这样远赴重洋的国际生,学校也提供了额外的学术、心理以及生活方面的支持。不管是走读,还是寄宿,孩子都能得到很好地照顾。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5张图片


UCC有个专门的“韦纳姆西学习中心”,是平日里来访者们必来打卡之地。 “无论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中心都会提供有针对性的定制支持。”这个学习中心在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高中时,则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帮助男孩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所需的技能,改善所有男孩的学习环境。” 事实上,UCC的国际生不少,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欧洲、亚洲、中美洲……校友社区由来自 80 多个国家的学生组成。 像伊顿一样,UCC同样是所男校,这种单一性别学校在我们国内不常见,但男校其实有自己的优势。 一般而言,男孩和女孩的发育速度不一样,男校的教育可以根据男孩的兴趣、学习风格和需求进行定制,减少社交压力。 不过,现代的男校也不是说不与异性打交道,相反,UCC的不远处就是一所女校,男校和女校之间,经常有学术、体育、生活等方面的交流活动,依然还是要尽可能打造多元化社区。有不少UCC老师的妻子,就在隔壁的女校工作,这点也挺有意思。 多元的社区,意味着多元的视角。Sam微微一笑,“如果一个房间里有一个人,另一个房间里有5个背景、经历、观点非常不同的人,谁会得出更好的答案呢?” 在他看来,一个丰富的社区本身就是孩子锻炼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平台。 Matthew现在打冰球,当然也是与他人联结的一种方式。让Yvonne很感动的是,每次儿子有比赛,班主任经常会带着全班同学过来,为他加油打气助阵。这种氛围真的很健康——也许,只有在不那么内卷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更单纯吧。 UCC高年级的妈妈们之前也经常告诉她,其实小孩子到了高中,学东西是非常快的。现在超前学一年的东西,高中可能两个月就学完了,用不着那么焦虑。
Yvonne现在自己也“看开了”,“小学阶段,只要数学不要太差,英文水平保持住,喜欢阅读,锻炼好身体,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底子,中学一定有很多机会。”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6张图片


在她看来,UCC是一片完美的缓冲带,进可攻退可守。
很多UCC的孩子尤其是“老钱”家庭,都会选择留在加拿大本地上大学,这没什么不妥的,以后工作也很方便; 同时,加拿大也有卷校,比如UTS(多伦多大学附中)就比UCC卷得多、里头华人、印度裔学霸扎堆;而铁了心要爬藤,最好还是去顶尖美高……要卷的话,前面是没有尽头的。 但得到一些,往往就会失去一些,选择全在个人,权衡都靠自己。 最重要的,是明确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教育最终的目标又是什么。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7张图片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8张图片
前上中国际部妈妈,带娃误打误撞进“加拿大伊顿”,三年过去她后悔了么? 第19张图片
活动预告
 
UCC 学校发展部活动

诚挚邀请您光临UCC亚洲校庆活动!



四月底至五月初,

UCC校长 Sam McKinney将带领学校招生和校友发展团队

赴亚洲举办系列活动。


我们期待与居住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家长或校友们联谊。



并在北京举办招生信息会,

 欢迎感兴趣的家庭参加。 




发现优质教育



上一篇:青春遇阴霾 请读懂孩子
下一篇: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选择了“躺平”,父母是“静待花开”还是积极引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6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