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养生] 电休克应提升为抗抑郁三线治疗 | 研究速递

[复制链接]
131 0
wuleilei1981 发表于 2018-5-11 02:03:3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脉通导读

前两轮抗抑郁治疗均应考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联用,此时电休克治疗的收益成本比并不高,常规情况下不宜过早使用。

然而,若患者对前两轮治疗反应不佳,此时电休克则拥有很高的收益成本比。换言之,电休克或应成为抑郁症患者的三线治疗,以及很多难治性抑郁患者的一线首选治疗。

如果抑郁患者和医生打算尝试第三种、第四种甚至第五种抗抑郁药和/或心理治疗,此时越早进行电休克治疗越好。




尽管电休克治疗(ECT)针对心境障碍尤其是难治性抑郁的疗效已得到了公认,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除非患者存在某些特殊而紧急的情况,否则电休克在难治性抑郁治疗中的优先级仍相当靠后,甚至被视为「最后的选择」。

然而,一项5月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影响因子 15.307)的研究则显示,针对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应更早加以考虑。

怎样算更早?两种其他类型的抗抑郁治疗(如抗抑郁药或心理治疗)反应不佳后,无论是从疗效还是经济成本的角度出发,电休克即成为性价比很高的治疗选择。


  研究简介  

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对近年来的高质量临研究进行了分析,虚拟创建了抑郁患者经历多种抗抑郁治疗的路径模型,并比较了6个不同时间点(0-5种其他治疗失败后)考虑电休克治疗的收益成本比。转归指标包括治愈率、有效率、质量调节生命年(QALY)及治疗成本(换算为2013年的美元)等。

结果显示,第一轮抗抑郁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联合的收益成本比高于电休克。若患者初次治疗失败,第二轮继续选择上述治疗方案的收益成本比仍然高于电休克。换言之,前两轮治疗均应考虑药物和/或心理治疗,此时选择电休克似乎操之过急。

然而,一旦前两轮治疗未能缓解抑郁症状,此时很多患者即被视为「难治性」;此时电休克则脱颖而出,拥有很高的收益成本比。换言之,电休克或应成为抑郁症患者的三线治疗,以及很多难治性抑郁患者的一线首选治疗。

看上去,电休克需要更专业的医疗团队,单次治疗花费不菲,但数据显示,相比于其他治疗,电休克可显着减少患者存在抑郁症状的时间比例,并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相对获益。

「尽管选择抗抑郁治疗手段应高度个体化,参考每位患者的体验和喜好加以决定,但本项研究显示,针对抑郁患者,电休克原则上应更早地进入医生的视线,或许在第三轮治疗时即应考虑。」研究第一作者Eric L. Ross指出。研究开展时,Ross还是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在读博士研究生,本文发表后毕业,进入一个精神科住院医培训项目。

「电休克常被患者和医生视为最后的选择,」本研究资深作者Daniel MAIxner博士指出,「遗憾的是,研究显示,随着抗抑郁治疗失败次数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能够获得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少。电休克是实现治愈的最有效的手段,很多人提倡提高电休克的优先级,而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显示,早用电休克的性价比更高。」


  研究细节  

2011年,Ross和Maixner及其同事发现,全国的退伍军人(VA)抑郁患者中,只有0.16%接受了电休克治疗,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及躯体健康状况的患者差异很大。另一项更新的研究也显示,患者通常只有在5-7种药物治疗失败后才会接受电休克治疗。

Ross与其同事创建了一个模型,数据来自被视为金标准的STAR*D研究及其他一些随机对照研究及观察性研究。综合各路数据后,据保守估计,接受电休克治疗的抑郁患者中,有一半人可以迅速获得完全的治愈,但有三分之一会在1年后复发。作为对比,STAR*D研究显示,第一、二、三、四轮治疗分别只能帮助33%、25%、15%和7%的患者获得治愈。此外,在4年的时间内,电休克治疗可使患者受活跃症状困扰的时间比例从50%降低至34%。

治疗成本方面,每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电休克治疗的花费为54 000美元。这一数字看起来不低,但已经远低于通常被视为阈值的100 000美元。这一数据主要考虑的是治疗相关成本,而未考虑抑郁所致误工成本及就诊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下一步  
Ross指出,研究团队自己也没有想到电休克治疗将成为三线抗抑郁治疗。本项研究显示,如果患者和医生打算尝试第三种、第四种甚至第五种抗抑郁药和/或心理治疗,此时越早进行电休克治疗越好。

从医保角度出发,针对电休克费用的报销也应更早地进入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不同地区电休克的医保覆盖情况差异很大,这一现象并不合理,毕竟电休克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另一位研究者Kara Zivin指出,「我们不能因为电休克有不光彩的历史而限制其在今天的应用,加强医保覆盖有助于改善电休克使用不足的状况。」



文献索引:Ross EL,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vs Pharmacotherapy/Psychotherapy for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May 9, 2018.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8.0768


信源:Study about 'shock therapy' for depression suggests more patients should try it sooner. MedicalXpress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