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什么没有率先造出原子弹?

[复制链接]
90651 6
怯懦就是耻辱 发表于 2019-11-14 05:58:5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个同时在科学史和战争史上的谜案,那就是: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什么没有率先造出原子弹?

我先来说大家都知道的史实:1945 年 8 月 6 日和 8 月 9 日,美国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的亮光比 1000 个太阳还明亮,在这种毁灭性武器的威慑下,日本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

美国人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就是曼哈顿计划,这个计划从 1942 年开始实施,仅仅只用了三年,就在广岛引爆了核弹,而试爆成功的时间就更短了。

其实,德国人早于美国人在 1939 年就开始搞原子弹研制工程了,他们组织起了一个以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为核心的豪华团队,由将近 100 位科学家组成,实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代号叫“铀俱乐部”。

当时的德国,可谓人才济济,全世界最好的物理学家差不多一半都在德国,他们的物理学研究水平远远超出其他国家。

我来举几个例子说明。
    大家知道原子弹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制造炸弹,那这个核裂变谁发现的?德国人奥托·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哈恩 1944 年获得诺贝尔奖。原子弹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而开创量子力学的先驱之一普朗克也是德国人。发现 X 射线的伦琴也是德国人还有劳厄(191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恩(195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盖革(盖革计数器的发明者,他进行了 α 散射实验)、魏扎克、巴格、迪布纳、格拉赫、沃兹。但最著名的还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24 岁提出量子力学中著名的矩阵算法、31 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海森堡,他后来成为了德国研制原子弹的核心。

这个名单继续往下念,还可以很长很长。

总之,至少在 1933 年之前,物理学研究的世界中心就在德国。而且大家别忘了,德国在二战开打后很快就占领了波兰、丹麦、法国等国家,这些国家也都有很多知名的物理学家,他们大多数都没来得及逃往国外,就被纳粹控制住了,比如发现钋和镭的居里夫妇生活在纳粹统治下的法国。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什么没有率先造出原子弹? 第1张图片

可见,当时的德国,人才肯定是不缺。原料就更是不缺了,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就控制住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铀矿。

那么,是希特勒不想搞原子弹的研制吗?

当然也不是,希特勒的嗅觉还是很灵的。虽然他以前是搞艺术的,但对于把最新科学用在军事上一向是很热衷。他特地拨了一笔款,委派自己的左膀右臂——党卫队的头子希姆莱——负责原子弹工程。希姆莱找来了海森堡负责理论部分,哈恩负责实验部分,这二位那也堪称是黄金组合。

这时候是 1939 年,正是纳粹德国如日中天的时候。按理说,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德国人没有理由搞不出原子弹啊,可偏偏就没有。这就奇怪了,我们免不了就要追问为什么。

二战结束后,海森堡作为纳粹分子被关押在了英国。回到德国后,海森堡在公开场合的说法是这样的:

“以他为⾸的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原⼦弹会引发激烈的道德争论,然⽽出于对德意志祖国(并⾮纳粹帝国)的热爱,让他们⽆从选择。两难之下,他们选择消极怠⼯,⼀拖再拖,刻意向德国军⽅夸⼤制造原⼦弹的难度,使得这项计划⼀拖再拖,最终不了了之,这样既能保全⾃⼰,又不助纣为虐。”

⾔下之意,如果他们⽀持希特勒,希望纳粹德国战胜,⼀⼼⼀意研究原⼦弹,以德国科学家的⽔平,搞出个原⼦弹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情?然⽽出于道德考虑,他们并没有全情投入与希特勒合作,所以德国没有造出原⼦弹。

海森堡的这个说法是否可以采信呢?

他到底是一个有着强烈道德正义感的良心科学家,还是一个巧舌如簧的伪君子?这事在科学史和二战史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海森堡之谜”。很多年以来,有非常多的学术论文、著作、科普书籍乃至是文艺作品都在试图破解这段历史公案。

尤其是以海森堡 1941 年只身前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与他的导师玻尔会面为题材的话剧《哥本哈根》最为出名,它表现的就是这段历史谜案,在国内外都长演不衰。还有一本挺出名的科普书,叫《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科学家的故事》,作者是德国的罗伯特·容克。他在这本书中为海森堡做了很多辩护,把海森堡描写为一个有着良知和正义感的科学家。

正统历史书普遍采纳的学术观点是历史学家马克·沃克的,他被认为是研究铀俱乐部的权威学者。他的观点是:

纳粹德国的物理学家清楚地了解核武器的制造原理以及核武器的作用,原子弹研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

这也是目前科学史界最普遍的观点。

但是《环球科学》杂志 2017 年 8 月号的一篇长文《希特勒为何没能造出原子弹》质疑了这种普遍的观点。该文的作者是德国物理学家曼弗雷德·波普,他于1976 – 1987年间领导着玻恩研究院的能源研究部门,在1991 – 2006 年间担任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董事长。可以说,从波普的背景来看,是资深的原子能专家,有着科学家的严谨和认真,我们来了解一下波普在这篇长文中是如何质疑历史学家沃克的。

沃克和他的历史学同事认为,对于原子弹的研制有两个关键性的知识:
    第一,必须知道正确的原子弹原理,即用快中子撞击铀 235 或钚 239 的原子核;第二,就是“临界质量”的计算,即发生链式反应需要的最小裂变材料的质量。

但是,波普告诉我们,沃克自认为很关键的这两点其实是相当外行的看法。比如,田径赛场上的跳高运动员,要知道对面横杆的高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不否认。但是,如果你认为那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可就太天真了,因为,知道高度是一回事,跳不跳得过去却是另一回事。而这个高度就好像是原子弹研发中的临界质量,知不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够得着又是另外一回事。

实际上,核物理学家都知道,临界质量的计算是原子弹开发当中最简单的任务之一,知道临界质量还远远没到能造出原子弹的程度。如果不加控制地把原料聚集在一起,战后不少实验室一不留神就干了这种事情,那么它们会在自身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立即分解,并不会成为一颗原子弹炸掉。

如今,原子弹的原理和临界质量早就已经公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制造原子弹就变得很简单了。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获取可裂变材料的成本非常高昂;另一个原因是让原子弹大部分物质发生裂变比你以为的要困难得多。

可以这么说,沃克和其他历史学家都远远低估了原子弹研制的难度。

在我们继续了解波普提出的几项有力证据来说明沃克的错误之前,我需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原子弹物理学。

原子弹的理论基础是,重原子核在裂变成多个较轻原子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就是著名的质能公式 E=mc2 向我们揭示的自然规律。

用中子撞击重原子核,就可以针对性地触发这个过程。对于核裂变的原料,最重要的就是元素周期表上的第 92 号元素——铀。天然铀含有两种同位素,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什么没有率先造出原子弹? 第2张图片

    最主要的成份叫做铀 238,也就是说它是由 92 个质子和 146 个中子组成,加起来是 238 个,因此被叫做铀 238。这种天然的铀矿含有一种同位素,叫做铀 235,它比铀 238 少了 3 个中子。能够产生核裂变的就是这种铀 235。但是铀 235 的含量仅仅只占到天然铀矿的 0.7%。

所以,对于核武器来说,必须通过物理过程对铀 235 进行“浓缩”,通常要把浓度提高到约 93%。

铀 235 原子核在裂变时,就会释放出中子,但是这些释放出来的中子,它们的动能是不同的,有些动能大,有些动能小,其中有一些中子的动能可以达到甚至超过 1 兆电子伏特,这些中子的运动速度相当于光速的 5% 或更高,这些中子就被称为快中子,它们是引发原子弹中链式反应的“子弹”。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什么没有率先造出原子弹? 第3张图片

每一个铀原子裂变时,平均释放出 2.5 个快中子,每个快中子又可以再次撞击其他原子核。如果可裂变材料的体积超过一个临界大小,使得大多数快中子在飞出材料之前就能撞上另外一个铀原子,就可能引发链式反应,这个最小体积对应的质量就叫做“临界质量”。

中子的速度越慢,就越容易撞上其他铀原子,就好像你过马路的时候,走得越慢,就越容易被来往的车辆撞上。所以,在核反应堆中,为了控制反应速度,会用到“减速剂”,通常是重水,来降低中子速度,与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这些被降低了速度的中子叫做热中子

一部分中子被铀-238 捕获,进而产生一种新元素——钚,它比铀 235 更容易裂变,并需要更低的临界质量。钚作为反应堆的副产品,生产成本也低很多。

但是,原子弹不是核反应堆,它的工作原理与反应堆有着根本的不同。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含有减速剂。

原因在于,原子弹要能成为一颗炸弹,就必须在瞬间达到数百万摄氏度的高温,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但是,当一个核反应堆的温度高于约 3000°C时,整个反应堆就会变成气态并开始膨胀;随着原料密度降低,链式反应就会立即中断。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什么没有率先造出原子弹? 第4张图片

因此,加热过程必须在原子明显分散之前完成。而反应堆中的热中子无法实现这一点,因为它们的速度已经跟周围的热运动一样了,无法达到在瞬间产生高温的目的。

因此,铀 235 衰变成的中子必须在原子弹中直接且不减速地撞击其他原子核,但核材料随着高温膨胀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个过程不可能让全部可用核燃料发生裂变。

1 千克铀 235 含有 10·24(次方) 个原子核。如果每两个中子引发一次新的裂变,则需要整整 80 代中子,才能让所有原子核发生裂变,因为10·24(次方) = 2·80(次方)。一个快中子平均要走 17 厘米路程才会引发下一次裂变,这段路程用时 10 纳秒。这样经过 80 代,差不多一微秒就过去了。在此期间,炸弹已经发生了热膨胀,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材料发生裂变,原子弹就会爆炸。在广岛投放的原子弹中,全部的 64 千克铀 235 只有 1% 发生了裂变。

即使是这么低的利用效率,也只有在材料聚集达到最接近临界质量的瞬间用快中子点燃原子弹,才能够实现引爆。在引爆广岛原子弹时,是以每秒 300 米的速度同时轰击两个亚临界质量核原料,把它们聚集在一起。这种情况下,从实现“首次临界”到达到最大临界状态,中间历时0.2毫秒。在此期间,由于铀衰变的中子逃逸到周围环境,导致过早引爆而影响爆炸效果的概率是1.7%。

研究物理科学史的人必须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这两种不相容的文化结合起来,把这两个研究领域的思想全都吃透,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可是,涉及“铀俱乐部”的重要出版物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由物理学家撰写的。在描述“希特勒的原子弹”历史时,物理定律和科学知识常常被抛到脑后,出现认识错误的情况非常普遍,这迫切需要得到纠正。

希特勒为何没能造出原子弹,这是一段历史公案。为了寻求答案,早在 1947 年,荷兰出生的物理学家萨缪尔·高斯密特(Samuel Goudsmit)就出版了第一本有关“铀俱乐部”的书。他曾是美国陆军特种部队“阿尔索斯行动”的科学主管,他的部队随前线作战部队一起占领了德国核研究中心,收缴了那里的档案和研究资料,并拘捕和盘问了在那里工作的科学家。由高斯密特收集的关于铀俱乐部的《秘密报告》此后被封存多年。

第一位能够对《秘密报告》加以利用的就是历史学家马克·沃克,他还参观了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其前身正是“铀俱乐部”,美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向该研究中心归还了“阿尔索斯行动”收缴的档案材料)。1990年,沃克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铀机器——德国原子弹的神话与现实》。和其他许多出版物一样,沃克的论文摘要认为:

纳粹德国的物理学家“清楚地了解核武器的制造原理以及核武器的作用”,原子弹研制失败主要是经济原因。

除此之外,一些当年参加过“铀俱乐部”的科学家也写有回忆录,还有一些美国和德国的物理学家也写过关于“铀俱乐部”的简短文章。直到 2005 年,才有一位德国历史学家出版了一本这方面的书——莱纳·卡尔施(RAIner Karlsch)写的《希特勒的原子弹》(Hitlers Bombe)。卡尔施比沃克更准确地描述了“铀俱乐部”的工作。他认为: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德国陆军武器装备局已经在开发小型战术核武器并测试了聚变核弹,但这些工作到底有没有取得成功,并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证实。

卡尔施相信,德国科学家算出了钚弹的临界质量,沃克至少也认为这是有可能的。这一点特别清楚地表明,历史学家对物理学有多么不熟悉。德国科学家与盟国物理学家几乎同时发现,在核反应堆运行期间必定产生一种新的“第94号元素”。

根据玻尔的理论,物理学家认为这个新元素必定比铀 235 更容易裂变。1941 年,这个新元素在美国得到证实,并被命名为。但直到1946年,德国科学家才知晓这一信息。在此之前,德国的反应堆实验也没有产生第 94 号元素。

这是因为,要把反应堆中产生的钚收集起来需要一种叫做“回旋加速器”装置,它作为重要的核物理设备,许多国家在 20 世纪 30 年代都制造过。但在德国,直到 1944 年底都没有这样的设备。当时在被占领的丹麦和法国首都有两台非常小的回旋加速器,德国本来可以予以没收,拿去做实验用,不过这样的尝试从未发生过。他们对自己假设的“第 94 号元素”的所有属性完全不了解,实在计算不出什么东西。

那么,德国到底有没有弄清楚原子弹的作用原理呢?

目前来说,高思密特的那份《秘密报告》依然是最好的第一手资料。在《秘密报告》中指出,

“铀俱乐部”的科学家们向他们的主管上级汇报工作(即德国陆军武器装备局,1942 年后改为向帝国研究委员会汇报),但他们也在“铀俱乐部”内部留存报告副本。这些副本是用打字机一个一个字符打出来的,插图和公式由作者手工绘制。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些报告中,只有很少的档案材料涉及原子弹。

海森堡在 1939 年 12 月才写了第一篇关于核能的稿件,在摘要中只有一句话涉及原子弹:

浓缩的铀 235,不仅能制造非常紧凑的反应堆,也是生产爆炸力超过常规爆炸材料几个数量级的炸药的唯一材料。

他起初估计,这样的反应堆炸弹至少需要几千克铀 235,或许需要生产近乎纯的铀 235,这是一项“过于庞大的开支”,因为当时只能在微克级别上分离同位素。制造反应堆炸弹或许可能,但可望而不可及。在报告的正文部分,海森堡对这种炸弹进行了详细描述。

不过,他给出的中子能量比实际需要的快中子的能量小了 1 万倍。高斯密特、伯恩斯坦、罗斯和卡尔施等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认为这种炸弹不会比传统炸弹威力大。而沃克与此相反,他从海森堡的摘要中单单选了刚才几句话引用,听起来就好像海森堡已经知道了原子弹的原理。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海森堡的博士生保罗·米勒(Paul Müller)其实对核爆炸的物理参数做过计算。通过使用相对较慢的中子,他确定了铀 235 的浓度必须达到接近 70%左右才能产生核爆炸,而且需要大量使用减速剂。

第一个结果接近正确。遗憾的是,第二个结果却完全错了,因为减速剂是原子弹的毒药。但奇怪的是,沃克却没有理会米勒的报告,这是唯一一个专门涉及核炸弹的报告。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可以说明海森堡的团队犯了错误。

海森堡还有另外一位重要的助手维尔茨,在他写的一封信中,维尔茨描述了一个大小为 1 平方米、厚度为几毫米的铀 235 薄板,两边被减速剂包围。维尔茨形容它可以成为几乎取之不尽的热源,也可以造成极具威力的爆炸。这说明,当时至少维尔茨认为,反应堆和原子弹不仅要按照同样的原理工作,而且要有相同的形式,这显然错得离谱。卡尔施 1990 年在莫斯科的一个档案馆里找到了这封信,但是沃克却没有考虑这封信。

还有一个错误尤为深远地影响了这个历史谜团。

德国陆军武器装备局在 1942 年编写了一份关于已取得成果的详细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有一句至关重要的话:

就爆炸而言,必须让 10 - 100 千克的铀 235 或第 94 号元素聚集到一处。

这与美国当时提出的“2 - 100 千克”惊人的一致。但遗憾的是,沃克只是一个历史学家,他不是一个物理学家,所以,他仅仅只注意到了这一句话,却没有仔细看整份报告的详细内容。

其实,详细报告中的物理学阐述却明显地证实了:

德国科学家关于原子弹作用原理的想法仍是错误的。在目录中,原子弹只是作为反应堆的特例再次被列出来而已。在正文中,只有两个对反应堆很重要的过程被视为生成中子的过程,而且没有提到用快中子撞击铀 235。关于原子弹的陈述仅仅是基于海森堡和米勒在1939 - 1940年的工作。这些事实表明,德国科学家还没认识到原子弹只能用快中子来引爆这一事实,但这个明显的证据一直被所有人忽视。

由于《秘密报告》基本不对外开放,使得许多作者都只好依赖沃克的解释。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以来,沃克在解释中引用的德国陆军武器装备局的报告内容,被认为是德国科学家具备正确的原子弹知识的证据。令人惊讶的是,沃克的错误一直未被发现。只要稍微了解核技术,就不难理解在这份报告中 10 - 100 千克这个范围的含义。这个数值范围是用来描述含有减速剂的高浓缩铀 235 反应堆的,并不是指引爆原子弹的临界质量。

如果在这个范围内就会爆炸,那么现在全世界已建成的约 150 座供研究使用的反应堆,它们的燃料平均就含有 10 千克高浓缩铀 235,在更高功率的反应堆中甚至含有超过 50 千克高浓缩铀 235,那么,它们岂不是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吗?显然没有。

所以说,德国物理学家计算的是反应堆的临界质量。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已经勾勒了一个相关理论,并且知道有效碰撞截面。但他们认为,用高浓缩铀可让这种反应堆变成原子弹。这种认识距离真正的原子弹爆炸原理还差了很大一截。

我上面这段分析也可以用来解释战后一直流传但未经证实的说法,即二战期间海森堡曾讲过 50 千克的临界质量。据说他在一次会议上,将炸弹的大小与菠萝进行了比较,菠萝大小的一块铀相当于 25 千克左右,当时德国国防部长阿尔伯特·斯佩尔(Albert Speer)也在场。这些数据与德国陆军武器装备局的报告中提到的数据范围相符。其实,这是一种数据巧合,海森堡谈到的临界质量依然是针对反应堆安全性的。

另外,在 1942 年 2 月的会议上,海森堡用一幅示意图,介绍了天然铀和纯铀 235 的裂变反应过程。在这幅图中,海森堡头一次没有用减速剂。海森堡似乎找到了正确的原子弹原理,但可惜的是文中并没有提到快中子裂变。战后,海森堡声称他一直都知道,原子弹只有用快中子才有可能制造出来。然而,直到战争结束,他也从未提起这个新的见解,也从未承认他的反应堆炸弹有错。沃克高估了这幅示意图,试图用它来证明德国科学家掌握了正确的原子弹原理。

其实海森堡还没有达到目标,只是终于到达了原子弹物理学的起点(美国在 1940 年初就已经达到了),但他没有再向前迈出一步。

就连铀计划的最后一位负责人瓦尔特·格拉赫(Walter Gerlach)也不知道海森堡的新想法,他在 1944 年 11 月写的一封信可证实这一点。在信中,针对有人指责铀俱乐部对可由火箭运载的小型原子弹上所做的工作太少时,格拉赫说:

可惜,中子的“风暴式增殖”只有使用数吨铀和减速剂才能实现。

高斯密特在 1947 年公开了这封信的复印件,证明了直到战争结束,德国科学家始终弄错了原子弹原理。但沃克却声称格拉赫已经描述了反应堆实验。不仅从这封信的语境来看,就算从原子弹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说法也很荒谬:

反应堆实验在“风暴式增殖”之后,中子就所剩无几了。

在对这些档案材料进行分析后,高斯密特在 1947 年得出了结论,认为德国科学家没能理解反应堆和原子弹之间的区别。高斯密特之所以会做出这个评估,是因为他是一名核物理学家,在战前就与海森堡认识,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他与德国人的关系在战后变得很沉重,因为他的父母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杀害。高斯密特很熟悉他收集的档案材料,能够从专业角度评估它们。他还亲自察看了许多德国实验室,并对被捕的科学家本人进行了讯问。

讲到这里呢,我们就应该明白德国科学家为何没有尝试用回旋加速器确定快中子的有效碰撞截面了:他们不知道这对原子弹很重要

那么就剩下了最后一个问题,海森堡是否真的算出了临界质量或者像他声称的那样心里知道但就是不说呢?

波普认为海森堡其实是真的不知道临界质量。

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让我们能够从另一个来源检验档案材料的分析结果:

战后,“铀俱乐部”的一些最重要的成员从 1945 年 7 月初起,就被拘押在英国兰德斯茨农庄,达 6 个月之久。这所房子安装了窃听器,所有的谈话都被录音。所以,我们如今还能够看到德国科学家在听到美国向广岛投放原子弹的消息后有何反应。

伯恩斯坦对他们讨论内容的低水平感到震惊:因为到那时,铀俱乐部成员仍然不了解原子弹。海森堡回答哈恩的问题时,承认自己从未计算出临界质量,在农庄里他才补上了这一课。在第一次尝试中,他犯了严重的错误,结果算出的临界质量是 1 吨铀 235。他甚至还根据半径简单计算了铀球体积,其实他的结果都到了 13 吨。当时两位最顶尖的原子弹专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常被称为氢弹之父)和汉斯·贝特(Hans Bethe,曼哈顿项目的原子弹物理学理论部负责人)从窃听记录中得出结论:

海森堡实际上是第一次尝试计算临界质量,但他犯了典型的初学者的错误。伯恩斯坦相信,如果海森堡是第二次计算临界质量,是不可能第二次犯这样的错误。窃听记录上满是这些物理学家针对用快中子撞击铀 235 所需的有效碰撞截面所做的种种猜测,这证实了他们的无知。

一周后,海森堡召开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研讨会来谈论原子弹物理学。他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正确认识了许多重要问题,包括原子弹的效率问题,虽然仍然有所低估。农庄窃听记录有力地支持了档案材料的分析结果:“铀俱乐部”成员对核爆炸的作用原理很陌生。

海森堡犯下的初学者的错误非常有力的证明了他从未尝试过计算临界质量,因为在当时,他已经完全没有必要演戏了,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如果立即就计算出准确的临界质量反而更能佐证他以前就知道临界质量。另一方面,他的研讨会表明,一周时间足以让德国科学家对原子弹物理学有一个基本了解。这驳斥了海森堡早就知道但故意不说的观点。

根据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显然,海森堡在二战期间没有认真思考过原子弹物理学,哪怕一个星期也没有。

读波普的文章,没有什么曲折,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冷峻的科学家在给我们不断地展示他的思考过程,逻辑、推演还有证据,我读不出任何感情的东西,我读到的只有理性的分析。

我知道,尽管这样的文章非常有说服力,但是很快就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而话剧《哥本哈根》依然还是会继续演下去。人们喜欢看到一个充满了戏剧张力的故事,人们也喜欢一个永远破不了的悬案,人们更喜欢一个谜一样的海森堡,当然人们也喜欢这个世界还是英雄多一点好。

但是,说实话,对于科学来说,人类的感情真的是多余的东西,当我们要去探究真相的时候,最好暂时把感情放到一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真相。波普是一个德国人,他的研究对象海森堡也是德国人,他有权力选择不多毁掉一个德国英雄,但是作为科学家的本能,他选择了放下感情,发现真相。

当我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时候,也最好把民族感情暂时放到一边,追寻真相不会让我们变成汉奸、卖国贼的。

全文完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什么没有率先造出原子弹? 第5张图片
科学声音 LOGO 墙




上一篇:分享德国格言和谚语「修养」
下一篇:外媒:德国制造业靠中国市场赚钱 近期形势不太乐观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6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al069 发表于 2019-11-14 05:59:54 | 只看该作者
 
您的科普文章总能把故事和知识娓娓道来,详实有趣,让人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aa3312415 发表于 2019-11-14 06:00:10 | 只看该作者
 
造出来现在世界都是德国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依然如风 发表于 2019-11-14 06:00:25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有海森堡,没他算对就造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o萌の讃月歌o 发表于 2019-11-14 06:00:46 | 只看该作者
 
还好没研制出来,否则会死更多的人!这种恐怖的武器还是不要掌握在魔鬼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wry031158 发表于 2019-11-14 06:01:22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分水8 发表于 2019-11-14 06:02:03 | 只看该作者
 
海森堡的消极怠工就是他有良知的表现。因为故意不动脑筋而不知道原理,比知道原理而故意隐瞒更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