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华人美食]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复制链接]
15090 0
树枝 发表于 2020-7-11 17:52:4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1张图片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

1908年,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从妻子所做的海带汤中,提取出了产生鲜味的物质——谷氨酸。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2张图片


谷氨酸很不稳定,于是池田教授便用水和盐使谷氨基酸分子稳定下来的方法,这便是我们熟悉的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

在池田教授发现谷氨酸的第二年,也就是1909年,以谷氨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味精便开始工业化生产,之后的几十年中迅速火遍亚洲,并走向全世界。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3张图片


味精不仅在中餐里大量使用,同样也受到西方国家厨师们的喜爱,一时之间,全球味精消耗量与日俱增。但谁也不会想到,正是因为大量使用味精,一度曾给美国的中餐行业带来灭顶之灾。

原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受冷战影响,美国种族主义再次波及到了华裔,1968年4月4日,一篇刊载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文章,更是将全美国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中餐餐馆身上。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4张图片


文章作者自称是美国国家生物医药研究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而且还是一位中国广东的华裔,他表示每次吃完中餐馆的菜肴后,便会身体不适,心悸不已,并推测是因为中餐馆过量使用味精的缘故。

后续来自全美国的读者来信,迅速让这件事件上升为食品安全恐慌,以《自然》科学期刊更是将味精这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中餐馆综合征”联系在一起,引爆了人们对味精的恐慌。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5张图片


尽管医学研究并不能确定味精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迫于舆论压力,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做出裁决,称味精“可供食用但不一定适合婴儿”。

虽然这个描述既不清晰,也很暧昧,相对于普通民众,相当于对味精判了死刑,因为谁也不敢拿婴儿的健康来开玩笑。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6张图片


这个时候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众多矛头开始忽略那些使用味精的西餐企业,统一对准了分散在全美各地的中餐餐馆。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7张图片

为何唯独中餐遭殃?

其实美国的这一传统由来已久,在19世纪末美国主流社会便开始流传针对中药,中餐,与中国人生活习惯的流言蜚语。

比如中餐馆会给不知情的客人提供肉或肉,这些明显站不住脚的谣言一度成为美国官方排挤华人的正当理由。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8张图片


二战结束以后,这些言论虽然从官方政策中被抹除,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已经深深烙印在了记忆中,于是之前关于味精的报道迅速唤起了大众对华裔的偏见。

这就是为何作为卫星发源地的日式料理在美国,没有受到中餐餐馆那样的排挤,而像汉堡薯条之类的西方快餐,同样使用了大量味精,如果味精真的不健康,为何唯独反映在了对中餐的排挤上呢?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9张图片


有意思是在过去几十年,这种在美国明显已经过了期的谎言,在国内找到了市场,很多中国人家庭从最初对味精的喜爱,转为谈味精色变,诸如吃味精会掉头发,会得白内障等流言一度都很有市场。

中国也从最初的味精消费大国,到现如今消费量近乎腰斩。

有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全年味精消费量为114万吨,到2017年便迅速下降为92万吨,而这一趋势依旧在延续,专家预计,到2022年中国全年味精消费量将降到70万吨。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10张图片


那只是单纯的对鲜味儿的探寻,不曾想却因为世俗的偏见,产生了种种让人无奈又啼笑皆非的事件。

既然美食是没有国界的,那为何我们对待不同民族的态度却总是存在偏见呢?

记得曾经看过一位作家写的一句话,几百年后的人类看现如今的民族矛盾,或许正如我们看待中世纪的家族仇恨一样,感觉莫名其妙,又很费解。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11张图片


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或许我们就可以坐在一起,共同享用来自不同文化的美食,品尝其中变化无穷的鲜味。

至于用味精不健康为借口的偏见,会成为大家口中的一个笑话。

2020.07.12(清晨)

味精到底健不健康?一个流言差点毁了美国中餐馆 第12张图片



上一篇:天越热,越不能贪凉,每天一碗,胜过吃参汤,养阴安神睡得香
下一篇:美食推荐:萝卜丝肉卷,金丝虾球,凉拌海兔子鱼,蟹粉煮干丝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8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