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同样的疫情,为什么英国的死亡率如此之高?没有药还是政府不管?

[复制链接]
66362 10
@Xizi_xNaVOh7y 发表于 2020-9-4 00:36:4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据截止5月12日8:00

同样的疫情,为什么英国的死亡率如此之高?没有药还是政府不管? 第1张图片



上一篇:截止5月2日上午,英国宣布退出“索赔大军”,主动向中方提出援助!如何评价?
下一篇:英国在疫情期间有何作为?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sljswy21 发表于 2020-9-4 00:37:36 | 只看该作者
 
截至5月12日早上,英国累计确诊超22万,死亡人数累计32065人,死亡率接近15%,是全欧洲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这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疑惑,做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基础实力和综合国力不可谓不强大,论医疗水平,在2017年世界各国医疗水平排行榜当中,英国更是位列第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英国如此高的死亡率呢?

 第2张图片


原因一:老龄化现象严重!

在英国王室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英国女王会为年满100周岁的老人送去问候,送贺卡,30多年前,当女王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英国100岁以上的老人还不到1700名,现在已经超过6500人,女王就要忙不过来了,这也凸显英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现象! 欧盟统计数据也显示,欧洲疫情中死亡病例的近一半来自养老院。

 第3张图片


原因二:英国胖子太多!

联合国在一份有关全球肥胖率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每三个英国人中就有两人超重,每四人中就有一人肥胖。英格兰公共卫生局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英国10到11岁儿童中的严重肥胖率达到4.07%,每25名儿童中就有1人严重肥胖,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我们都清楚在感染了冠状病毒的人群中,其实自身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病人自身除了冠状病毒以外,本来就身患其他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等,会大大增加治愈的难度,很简单,这就好比我们是在攻击一个敌人还是同时要攻击多个敌人的问题!

 第4张图片


原因三:政府的不作为以及乱作为!

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今年三月份曾宣称群体免疫策略来应对疫情,约翰逊慢吞吞的性格加上在疫情方面的不作为,不但使得英国疫情迅速蔓延,而且他本人也不幸中招,好在后来经过精心护理,他痊愈复出,出院以后的约翰逊立刻充满活力开始投入紧张的抗疫工作,相信经历了这次自身的经历,他也一定会对之前的不作为深深懊悔吧!

 第5张图片


原因四:英国的城市人口密度过高!

中国人口虽然远超英国,但是中国的国土面积比英国大太多,所以反而是英国的人口密度远超中国,在一天当中的上下班高峰期,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乘坐同一个班拥挤的地铁或公共汽车上下班。这极大地增加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在实行隔离措施之前,该病毒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尤其疫情爆发初期,政府没能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下,可想而知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第6张图片


总而言之,面对新型的病毒,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第一时间就能研发出特效药,除去治疗的因素,那么就只剩下管理的因素,这里面政府的职能与责任心就占据了主因,不管是慢吞吞的约翰逊,还是信口开河的川普,显然并没有尽好自己的职责,因此英美两国疫情如此之严重,除了病毒本身,可能更多的是人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双鱼哥哥 发表于 2020-9-4 00:38:2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英国的疫情比较特别,无论累计确诊人数,死亡人数和死亡率都非常“亮眼”。
截至5月12日22:26,英国累计确诊22.3万+,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西班牙、俄罗斯,死亡人数高达3.2万+,仅此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死亡率达到14.35%,远高于美国,也高于欧洲各国。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12张图片

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英国是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老龄化人口达19%。
大家知道对于新冠来说,老年人是抵抗力最脆弱的群体,一旦感染上了新冠,康复能力比年轻人要小很多,这也是英国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英国的新冠死亡人口中,不少都是养老院的老人。

 第13张图片

第二个原因:就是英国之前比较“作”了,面对新冠不积极抵抗,玩佛系抗疫,对新冠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打算走群体免疫之路,迷之自信。
英国首相约翰逊甚至发表讲话,让国民做好失去亲人的准备。但是,新冠专治各种不服,结果不但查尔斯王储感染上了,连约翰逊都进了ICU。

 第14张图片

约翰逊出院后,对抗疫策略有了很大的转变,管理开始严格了,英国上上下下,对新冠真正开始重视起来,也算亡羊补牢吧。
但是,大家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染性简直堪称逆天,之前英国佛系抗疫,为新冠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所以英国感染人数众多,尤其很多老年人都感染上了,死亡率自然居高不下。
此外,英国的医疗资源被部分击穿,没有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延误了救助时机。但这不是最主要原因。
总之,英国感染人数众多,死亡率居高不下,算是为之前的任性付出了代价。英国算是全球抗疫路上的一个反面典型,告诉我们群体免疫这条路根本走不通。面对新冠,除了积极应对,别无他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云淡风1 发表于 2020-9-4 00:39:18 | 只看该作者
 
既不是没有药,也不是政府不管。
主要原因是英国很多官员和民众没有头脑,不长心!
没有头脑,当然不可活!
不长心,怎么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912118501 发表于 2020-9-4 00:39:26 | 只看该作者
 
“全民免疫”计划是导致英国如今疫情蔓延、死亡超3万的罪魁祸首。至于为什么英国死亡率如此之高,虽有特殊原因,但英国政府应对不力,还是主要原因!

 第18张图片


英国1月31日发现首例确诊新冠病人,却一直到3月23日才采取居家隔离等全国性封锁措施,将近2个月的时间里,英国政府先是信心满满“全民免疫”计划可以安度疫情,后是犹犹豫豫、遮遮掩掩,不愿承认“全民免疫”计划的荒谬,不愿算盘否定“全民免疫”计划,导致控制疫情的最关键2个月,白白浪费。
然后,当疫情爆发,英国才发现,准备不足,又要面对很多的抗疫特殊难题,手忙脚乱,抗疫手段捉襟见肘!

 第19张图片


英国人口密度太大,超过5500万人挤在只占国土面积53%的英格兰,英国人口具备高度“移民化”特征,稳定性不强的人口特征,本就让防疫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英国民众却又极度崇尚“自由”,不但不愿意戴口罩、居家隔离,还不愿保持社交距离和接受政府防疫监控。
最重要的,英国检测能力落后、医疗体系准备不足,最后导致医院只能接收重症患者,而养老院却基本处于放养状态。

 第20张图片


新冠肺炎死亡人群最集中的老年人,在英国没能得到重视,甚至有人质疑英国是选择性放弃了让养老院的老人!这个,应该是英国死亡率一度达到15%左右的一大原因。
总之,英国政府在这次疫情里应对极其差,是英国抗疫如此糟糕的罪魁祸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梦回不归 发表于 2020-9-4 00:39:53 | 只看该作者
 
全民免疫,是英国政府的最初设想。死多死少,己无能为力。适者生存,不适者将自然淘汰。目的,手段,结果。整个过程非常地协条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罗文婷 发表于 2020-9-4 00:40:43 | 只看该作者
 
英国政府一直消极抗击疫情,惠蒂、瓦兰斯等几名臭名昭著的政府顾问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出馊主意搞群体免疫,一直坚称不需要戴口罩不检测不隔离…导致现在疫情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linfeng321 发表于 2020-9-4 00:41:21 | 只看该作者
 
死亡率的高低与当地的医疗系统综合实力,政府是否有钱及国际间协作等因素直接相关,对于刚刚脱欧的英国来说不能共享欧盟的公共卫生资源及相关经验是造成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同时欧盟各国近些年的经济情况也确实令人担忧,造成公共卫生医疗资源缩水也是正常的。美国患病人数如此之高但死亡率控制的好只能说明美国医疗体系还处于良性运作并没有崩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萧梦乔乔 发表于 2020-9-4 00:42:15 |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英国政府真正管理起的效果还是太小了,如果英国政府早在一个月提前做好准备,不至于那么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Leo丶_君子 发表于 2020-9-4 00:42:59 | 只看该作者
 
死亡人数多或者是提到的死亡率高还看不出问题。还有个关键数字是:治愈人数。这治愈人数从4月中开始到现在都是1918人,这不知是否是统计问题,而死亡人数目前是32065人,数据比例是1:16.7,这表明平均活下来1个人就有16人死亡,那是否意味这现在还有的19万患者也是这个比例存活下来?不敢想象。未有相对真实数据前,所有猜测都毫无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6 00:10